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分享是一种美德,要学会分享》读后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分享是一种美德,要学会分享》读后感

2021-12-05 08:26:22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载入中…

  haring is caring”是西方很流行的一句谚语,意思就是“与人分享就意味着关心和照顾别人”。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品质。学会分享,是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的一种美德。但是分享并不是孩子天生就会,而是在与别人相处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就拿班里的孩子来说吧,我把他们的分享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不愿意分享

  “老师,他抢我的玩具”“老师,我不想让他玩我的娃娃”“老师,她抢他的玩具”无论是自己告状,还是替别人告状……其实告状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你不准玩儿我的东西。去年刚开学的时候,每天都会听到很多类似的话,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不会分享,没有分享意识。但是,这种现象不足为奇。对于刚刚入园的孩子而言,再正常不过了。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无论是吃的,穿的,还是玩的,都是一个孩子独享,孩子没有分享的环境,也没有分享的对象,他怎么可能会有分享意识呢?这是外部环境造成的。孩子三岁多,还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没有分享意识。经常视自己的东西为珍宝,不愿意让别人碰,别人一摸,就觉得别人要抢了他的东西一样。所以说:不分享,没错,一点儿都没有错。因为还没有到有分享意识的年龄,遇到这种情况不能着急,要慢慢引导。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要遵循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和年龄发展特点。

  中期——共享

  过了差不多一年了,孩子已经慢慢长大了,无论是生理年龄还是心理年龄都成熟了很多。这时候我就发现班里孩子已经有了分享意识,只是这个时候孩子的分享意识还不太成熟,经常会看到很多类似下边的现象。早上,发现两个孩子都特别喜欢看《黑猫警长》这本书,可是只有一本怎么办呢?我就发现一个孩子最开始是直接抢,想要抢走。可是两个孩子互不谦让,一本书在两个孩子手中抢来抢去,谁也没有赢。这时候,最先拿到书的孩子说,要不咱们两个一起看吧,但是你不能把书拿走。另外一个孩子觉得这好像是一个解决办法,就答应了,我就看到了两个孩子在一起看书。但是会发现有一个细小的动作,最先拿到书的小朋友不允许另外一个孩子碰这本书,只能看,因为怕被拿走。但是孩子确实已经进步了,能够共同分享也算是很不错。玩玩具的时候,也会经常看到这种现象,两个孩子喜欢同样的玩具,他们不会特别大方的让给对方,或者分给对方一些,但是最先拿到玩具的孩子会允许别人参与进去,就是不准因为他们还是怕自己的玩具被别人拿走。这种现象也很正常,一起玩儿不也很好吗?最起码孩子的眼中已经有了别人,不再仅仅以自己为中心了,已经有了初步的分享意识。

  后期——共享转化为分享

  这种共享玩具的现象已经成了主流,孩子之间因为抢玩具闹矛盾的现象也减少了很多,前不久,我又发现了更为惊喜的现象。每周五的玩具分享日,孩子们都会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这些玩具对他们来说是最珍贵的,也是他们最珍惜的。可是我就发现在分享的时候,很多孩子已经能够和小朋友分享玩具了,而且他们不再对别人存有戒心了,他们不再担心自己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会主动说:“我们两个交换一下吧,我玩儿你的,你玩儿我的,好吗?”这个时候,孩子们一般都会接受别人的真诚请求,并且很乐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对方玩儿。他们都会拿着交换过的玩具去自己座位上玩儿,不会小眼睛一直盯着自己的玩具。这已经充分说明,孩子们已经具有了分享意识。

  分享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成长过程,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营造分享氛围,肯定和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接受孩子的分享,让孩子慢慢真正学会分享。分享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美德,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分享,做一个爱分享会分享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