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沸腾的十年到未来大变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从沸腾的十年到未来大变局

2021-12-14 14:14:28 作者: 胡喆001 来源:左林右狸 阅读:载入中…

从沸腾的十年到未来大变局

  这篇文章,讲的是我们在创作《沸腾新十年》中的一点小小的“野心”,那就是我们希望为过去的移动互联网十年的发展规律,梳理出一套可以解释绝大多数企业发展规律的认知框架,而且,它也能用来预测未来的发展。

  这套理论,我们称之为“五新理论”,也就是我们在书中反复提及的“新技术、新需求、新媒介、新供给和新商业闭环”这套“五新”理论。必须指出,这个认知体系的框架并非我们写作之初就预设完成的,而是在一个个模块的写作中逐渐丰满和完善的。

  《沸腾新十年》已经问世了一段时间,在很多朋友们都在称赞我们“拜访真多”、“颗粒度细”和“故事性强”的时候,我们其实内心也是有更深一层次的期盼的,那就是我们用来支撑这本书的认知体系可以得到验证,可以得到公众的认可。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很难现成的套用某一套、某一家的理论体系,这是一个实践发展远远快过理论沉淀的领域,是一个没有体系性、框架性支撑的领域。即使经常有大佬大V说出一些金句,也如吉光片羽、属于点状理论,更系统的思考或许是还没有形成闭环,或许是还在路上的,或在某个人心里的。

  在本文中,你可以看到我们如何尝试以”五新“理论来总结过去的十年,并以之推演一个新领域——元宇宙的发展。

  理论不是闭合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欢迎更多的读者参与我们的共创和讨论,共同打造一套面向未来的认知框架。

  一、我们不是预言家

  我们的一个巨大优势是,我们写作的时候,古典互联网已经结束了,移动互联网已经到了下半场了,很多事实已经发生了,很多风口已经被证伪了,所以我们不是基于预测,而是基于总结来进行这套认知框架建设的。

  例如,本书的读者可能注意到,我们的书是从2010年开篇的,但前面有个2007年-2009年的序章部分。

  为什么这么安排呢,部分原因是由于iPhone的发布。

  图片

  第一代iPhone于2007年6月在美国发布,但它又被称为iPhone 2G,这是因为苹果当时决定只使用2G数据网络,而不是速度更快的3G;此后,iPhone 3G于2008年7月在22个不同的国家发布,第一个周末就卖出了100多万部;2008年中国有了首家苹果专卖店,而iPhone的大力推广实际上很大程度依靠2009年联通和苹果开始合力推广iPhone 3G/3GS的合约机,这也是大部分国人拿到的第一代iPhone……而到了本书正式开篇的2010年,iPhone4已经问世了。

  如果说iPhone代表了我们现在通俗意义上的智能手机(而不包括诸多历史上富有勇气的尝试)的正式问世,那2009年1月7日中国发放3张3G牌照,意味着支持移动互联网的两大技术——终端和网络,都已经具备了。也正是因为这两个新技术的出现,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产业而不是一个技术体系所需要的第三个支点——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新需求”才诞生了。

  也许有人会和我们讨论“新需求”与“新供给”是哪个在先?就目前而言,我们的排列是,需求在先。

  我们的书中记载了很多拿到自己第一台iPhone的创业人物的内心体验,比如做出第一个中文的第三方连接iPhone和PC的连接软件——91助手的作者熊俊,他就是基于早期的iPhone连最基本的更换第三方壁纸、铃音都做不到的需求洞察,才开发出第一代91助手的,你能说他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价值低于让计算机可以处理汉字的倪光南院士那一代人么?

  新技术的新,往往是体现在单点突破,缺乏配套上。所以包括后来的刷机、越狱、再到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批能够运行在iPhone和安卓上的软件的问世,再到一些深粉苹果的科技博客的兴起,再到中国第一批尝试开发移动操作系统的勇者们的尝试,都是针对当时移动平台强大的软硬件潜力,和缺乏把这些软硬件能力使用起来的应用,两者间的不匹配而出现的。

  当然,需求的满足有不同的路径,而不同的路径是否有未来,在当时、当下是很难判断的。

  比如,苹果发布iPhone时,微软时任CEO鲍尔默就放言,iPhone很好,但未来大部分的手机上将运行Windows,苹果最多有2%-3%的市场份额,这自然在多年后成为一个笑话;又比如,笔者当时供职于UCWeb,而当时包括UCWeb、3G门户网等一批企业的出现,其实是基于判断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的总入口也是建立在浏览器上的,因为这是在PC时代已经成功过的经验。

  图片

  后来的事实当然告诉我们,移动浏览器不是移动互联网的主流,因为每个APP都相当于一个内嵌浏览器的应用,所以浏览器时代就结束了,而浏览器(从技术上说)等于化身在APP里,开始了又一个新的征程。这并不妨碍UCWeb成功的融入阿里体系,给后者带来了滚滚流量,也不妨碍俞永福和何小鹏等第一代移动浏览器的创业者,现在还是一线的风云人物。

  某种程度上,“错判”往往和“即得的成功”绑定,也就是EGOU越高、成功越难(这个话题容后专文讨论),比如比UC们大得多、并且推广了安卓系统的谷歌公司,也在2009年判定移动端的未来一定在浏览器上,所以在2009年左右就开始尝试基于Chrome浏览器为用户接口、可保持待机/休眠状态且即开即用、永远联机的笔记本电脑。谷歌后来基于云端概念+ChromeOS系统推出了所谓“上网本”,而且chromebook作为一个产品至今依然存在并保有一点市场份额,但所谓的“上网本”市场其实后来被平板电脑和有较强生产力的轻薄本取代了。

  历史的蜿蜒曲折真是难以说尽,但列举以上的事例,无非想说明“新需求”先于“新供给”,而且需求和供给间还经常错配。

  又比如张小龙、张一鸣、王兴等人,他们无不曾有自己拿到第一台iPhone/iPad的历史回忆,虽然,后来回忆“第一次看到iPhone时的灵感触发”已经成为了创业者讲故事的标配,但我们仍然相信,一些伟大的创业者是在看到隐藏的需求后才做出新供给的。

  相反,站在新供给已经极大丰富、极大确定的时候,再去回忆自己曾预测“新需求”会爆棚的人,多半不是真·创业家,大家可以自己去对号入座。但是,这么做、这么说的人,未必不是成功的企业家,历史就是这样的。

  二、新媒介与新商业闭环

  相信很多人对“新媒介”这个词感到疑惑,你们哥俩是在说媒体?传媒?社交网络?其实,用这个词也是颇为无奈,在我们的语汇里,它更接近于单词Medium(媒介)而不完全是(也不完全不是)media(大众传媒、媒体),它甚至还可以指传播工具、媒体和社区。

  之所以把这个词放在一个不先不后、不三不四的地位上,是因为它很难界定。

  我们发现,一个新的技术体系出现后,一定会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信息的获取方式,比如QQ和百度,一个是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一个是改变了知识的获取方式,结果它们都改变了时代,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思考的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影响力的知识博客Apple4.us联系起不少创业者,最早做IOS端游戏引擎的陈昊芝和刘冠群也是从社群开始出发的,王兴更是把饭否作为布道、抒情和战斗的武器;微信和钉钉的超强黏性使得手机成为人体的又一器官,飞书改变了工作和创造的方式;而公众号、小红书、抖音、B站这样的媒介,既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也改变了媒介的形态,甚至改变了“血酬定律”这样的社会潜规则;而对于这一切,由于其内涵、外延的极大丰富和不确定性,我们只好选择一个尽可能中性的词汇来形容它。

  图片

  当然,当一个体系、应用、品类集齐所谓的“五新”的时候,它一定会产生一个新的商业闭环,可能是一家像字节跳动这样的公司,也可能是一个产业链;而我们发现,即使一个公司没有五新俱足,它也可能取得很高的成就,比如小米……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五新”的提出只是一个认知体系形成的初步状态,它需要向更多的历史真相挖掘更多、更细的亚规则,直到它成为一个真正的体系,并用来指导实践。

  三、用“五新”理论推演元宇宙的未来

  当然,林军和我在推敲“五新”理论的时候,也尝试用以分析未来,虽然存在分歧,但仍然有很大的启发效应。

  比如,现在高度热门的“元宇宙”,我们就曾套用“五新”理论来分析过。当然,元宇宙的边界还不很清晰,我们姑且定义为一个数字孪生的、和现实1:1对应的虚拟/混合现实世界吧。

  从“新技术”的角度,元宇宙的一些“元技术”已经有了,比如AI、云计算和大数据,其中AI在语音、视觉和图像上的潜力,会使人们的VR、AR体验比之于现在还很粗糙的产品技术(如裸眼三D、笨重的VR眼镜)得到本质的提升;而无人机、卫星乃至激光雷达的出现,极大的降低了人们创造数字孪生世界的成本,云计算和大数据则是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它们甚至已经不是“新技术”了。

  图片

  林军特别坚持“新需求”的被洞察,会先于“新供给”出现的一个例证就是Facebook的改名,这家公司的改名被一些人嘲笑,但构成历史趣味性的不正是那些对新生事物持嘲笑态度的人物(尤其是伟大人物)么?

  洞察需求才能创造产品,VR/AR硬件市场的代表性产品的Oculus Quest 2的销量已经达到了1000万台,当下,OculusQuest正在改名为Meta Quest,以期把旗下所有VR/AR相关产品指向Meta,而Pico、DPVR、HTC也分别位居二、三、四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5.7%、4.5%;在AR硬件市场,微软出货量接近 2 万台,同比增长 26%,受HoloLens 2产品的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所致。

  这些产品绝不会都跑到最终撞线的那一刻,但它们已经成为从“新需求”走向“新供给”的桥梁,而“新供给”最开始的出现的样子,往往是粗糙甚至滑稽的,比如当初粗糙的小企鹅最后催生了飞书这样的产品并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形态。

  “五新”体系观察到的一个有趣现象往往是,试图满足“新需求”的产品往往在第一代时,是过于超前的,但创造者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就在于克服各种困难把它们生产了出来甚至卖出去。比如,iPhone问世的时候甚至不支持3G,人们认为乔布斯只是把iPod塞进了一台电话,又比如IBM出身的周伯文博士告诉我们,他在2003年的时候,试图把一套结合了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识别的AI系统塞进一台只有32MB内存、离线并且使用WinCE系统的HP掌上电脑,而这种“掌上翻译设备”的70分产品其实出现在深度学习、云计算、5G、边缘计算等技术都已经相当成熟的当下。

  这意味着,先验者的需求洞察和工程实践,与成熟产品的大规模、低成本普及,往往存在十年以上的跨度。一个人有几个十年?而这就是“五新”体系尝试去洞察、归纳甚至预测的世界,多么迷人、多么有趣又多么VUCA啊!

  从新媒介的角度,元宇宙也具有新媒介的变化,我们发现的规律是,新媒介的迭代是伴随着信息量的不断提升的、表达方式不断演进的;微博的碎片化图文模式相对长博客来说,虽然单次信息量下降了,但创作门槛、表达能力、交互能力和总体信息量增长了,所以微博之于博客是新媒介,短视频之于图文是新媒介,未来元宇宙的Medium带来的沉浸式的用户感受之于短视频是新媒介。

  图片

  当然,从社会学的角度,我们也不得不认为,元宇宙的一大魅力和危险,也正在于它可能创造全新的Medium,我们的一位好学深思的朋友从最悲观的角度去论证元宇宙必然到来的原因——她认为随着资源的消耗,最终多数人类都只能通过数字孪生的方式获得最低成本的颅内高潮,这一幕仿佛《头号玩家》的再现,但这套理论其实很有市场……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对元宇宙持肯定论者中为数过半都是悲观者,他们的核心论点大多都是数字化可以实现更低成本的需求满足(但是是在一个孪生的世界里),而我们难以反驳的是——我们并没有发现在《沸腾新十年》访谈过的200多位大咖里,乐观者的比率是以统计学的严肃性存在着的,或许,我们最后的田园牧歌时代真的要湮灭在数字化的宇宙中了。

  然而,新需求的存在必然带动新供给,新供给一旦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就会产生新的Medium,那时候则大势已去——因为每个人都已经被动的卷入这个网络里,而这个网络的商业效率只要高于现有的方式,就必然取得竞争优势乃至形成最终的新商业闭环,这不以部分人、部分精英的意识为转移——精英们喜欢自媒体么?喜欢表达的权利被解构么?喜欢粗糙低俗的短视频么?喜欢廉价的拼多多么?而后者们恰好给了我们更大的自由和选择。

  这一切,即将在未来的十年中出现,做好准备,无论乐意与否,未来将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