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桂飘香隐山堂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金桂飘香隐山堂

2022-01-19 20:57:29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载入中…

金桂飘香隐山堂

  前宋诗人刘希夷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到了八月,金秋桂飘香的季节。

  时光的前脚刚刚踏进八月的门槛,我便迫不及待的与桂花的重逢,在无数次相拥的小巷中踱步,似乎有熟悉的香气若隐若现,眼波流转却寻不到枝头上的笑脸,难道是因为思念太深产生了幻觉?多次寻访未相逢,不想思念总能跨过千山万水,今年的第一次相见追寻到三百里之外。

  闲云悠悠,流水淙淙,在一片幽静的风景里踱步,桂的气息飞跃绵延起伏的白墙灰瓦,热情地向我扑来,如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扇动着透明的翅膀停落在鼻尖,我鼓动着鼻翼问:这是什么香?下一刻就微笑的自答:“啊,真的是桂花开了,原来你在这里。”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夷园一对半开的柴门传来听蟋蟀的歌唱,好像知道我要来,专门等候在这里。穿过翠竹掩映的青石径,隐山堂就在眼前,门前的两颗金桂笑得灿烂,一团团、一簇簇在翠绿的叶间向我招手,就是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四个小小的花瓣如高级首饰工匠拉丝的金箔一般黄灿灿,精美雅致。见到我来,笑意更浓,香气一阵胜似一阵,用悠悠的香娓娓讲述着伟大诗人刘希夷的平淡流年。

  

  参天古树下,隐山堂飞檐翘角、镂空雕窗,仿若清雅隔世的诗人,又有后人修复的温情。门前是一方荷塘,荷花都已凋落,只留下几个蓬头稚子的藕实在那里东张西望,在几张大伞帮的绿叶下面,一朵香槟色的睡莲安安静静。荷塘旁边是用竹篾篱围起的圆形篱笆,几口古旧的大缸错落有致成了一幅风景,里面有荷的身影,荷叶有的亭亭玉立着,有的已枯萎达拉在土褐色的缸壁上。篱笆的下面,一朵粉色的月季花倚在上面,还有黄色的线菊也微微绽开。这里丝毫没有衰败的悲伤,一片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的模样。

  夷园原名香积寺,王维《过香积寺》诗云:“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唐诗人刘希夷汝阳人,自由聪明,熟读百家。高宗上元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诗一位文武双全的诗人。代表作有《代悲白头翁》、《嵩岳闻笙》、《将军行》、《题汝阳潭壁》等。后人非常景仰,把其墓安置在灵山秀水的香积寺,改名夷园,园内修建隐山堂。

  

  穿越历史的尘埃,仿若看到一位风流倜傥的诗人轻弹琵琶,浅吟低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开花落,时光掷人,经典永远留存在尘世间,成为千古名句,红楼梦中黛玉的《葬花词》:“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此日”的用词和意境显然是模仿这首诗,可见此诗的魅力。他因此诗而得意,也因此诗而殒灭,他的这一联深受舅舅宋之问喜爱,便想据为己有,刘希夷不允,宋之问名家奴以土壤压死,未及三十,后人怜惜仰慕其才情,把他的墓地隐放在山脚之下的香积寺,从此这位诗人的灵魂每日吸取日月的精华,聆听古寺的梵音,在朝代的遗失和历史的兴亡过往里,与绿竹和花香为伴,淡如清风。

  年月深长,人生走过的片段似曾相识,季节往返,世人的迷惘终究如此。在无常的世界面对不可预测的明天,今日所能做的就是养我性情,让灵魂变得干净而明澈,带着虔诚的心,蕴藏着历史深邃的记忆,不求水月在手,不求花香满衣,只愿光阴简约美好平淡。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金桂的香悠悠飘至千里,青涩的心在似水流年中谦卑平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金桂飘香隐山堂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