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媒体的手应该伸多长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媒体的手应该伸多长

2022-01-26 08:31:15 作者:和菜头 来源:槽边往事 阅读:载入中…

媒体的手应该伸多长

  媒体热衷于制造动人故事,手也未免太长了一些。新闻报道和故事写作之间应该还是有一条分界线,写作的手法也应该服从于不同的原则,一个是凸显事实,一个是触发感受。

  比如说“孩子被拐,多年后寻访找回,一家人破镜重圆”里,孩子被拐、寻访和找回,这是新闻。一家人破镜重圆,看起来也像是新闻事实,但它更接近于故事创作。因为媒体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公众,孩子被拐是一种社会生活中潜在的风险或是威胁,公众需要知道孩子是如何被拐,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监护人当时在干什么,人贩子什么方法,什么运输路线,贩卖到什么地方,买家是什么人,什么目的。了解这些新闻事实,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规避某些风险。

  千里寻亲也是同理,未必然人人都需要知道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人的技巧。但是公众需要知道一个家庭遭逢大变之后,人们会采取哪些策略和手段应对。尤其是作为个人,在外部资源极为有限,寻人任务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可以做些什么?这对于公众而言,除了可以寄托同情和感慨之外,也能获得一些生活的启示,帮助大家理解现实社会。

  但破镜重圆不是,破镜重圆包括了两层意思:一层是回归,一层是接纳。它们未必是一体的,因为找寻孩子可能会花费十年,二十年,等到孩子回归的时候,也许在多年的悔恨和愧疚之情下,家庭早已经解体,父母都已经各自决定继续自己的生活。这时候原先的家庭都已经消失,那么回归哪里,谁来接纳,就是个问题。

  当然,破镜重圆永远是个好故事,人们永远都会喜欢。所以画家列宾才有《不期而归》,作家严歌苓才有《陆犯焉识》,这是艺术家创作的好主题。对于媒体而言,大概不应该成为一个报道重点。现在有太多新闻是紧紧相拥,喜极而泣,是“爸爸妈妈要补偿多年来的愧疚”---通过媒体报道就此形成了一种模式,人们会认为破镜重圆就一定是幸福的,回归之人就一定会被接纳,一家人就一定能重回昔日。可如果现实并非如此呢?

  现实可能会非常复杂,远远超出破镜重圆的大团圆结局。假设父母在找寻孩子的过程中离婚了,孩子回归之后他要去哪一个家庭呢?假设父母在找寻孩子的过程中家道中落,孩子会不会愿意离开环境相对较好的养父母家呢?假设孩子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是不是要带着孙辈再度迁移回家乡呢?现实比故事更具体,也更为复杂,不是破镜重圆四个字所能涵盖。

  因此之前我会说故事的归故事,新闻的归新闻,中间应该有一条分界线。新闻不应该追求讲故事,最后形成破镜重圆的固定模式。新闻应该报道事实,事实就是现实很复杂,从失踪到找寻再到找回,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阶段的困难,不同的阶段都有当事人想法和现实之间的尖锐冲突。并不是所有的寻亲都有大团圆结局,公众固然在情感上会觉得失望,但是他们对现实的认知却变得更加深入和具体,由此也可能更加体谅他人的处境,而不是把一切归于道德判定。

  因为公众喜欢确定的结局,喜欢破镜重圆、失而复得、好人好报、一诺千金,于是就不断提供在新闻中选取,挑选满足他们期待的故事反复给他们,我认为这就不是新闻报道,而是道德童话。一旦看道德童话成为习惯,人们就会无视现实的复杂,要求真实事件的结局按照童话脚本来走。这样培养起来的读者,和这样的读者催生出来的媒体,大概也总是会处在相互利用又相互厌弃的状态中。一方指责另一方吃人血馒头,而对方则反唇相讥这是网络暴力。然而,这一切并不影响下一次双方合作,再次感动到潸然泪下,或者又一次拍案而起。与此同时,却在暗中期待反转的到来。

  对于沉默的大多数而言,如此这般的热闹促成了另外一种心理:无论你们报道什么,热议什么,我都不闻不问不看不想不讨论。这种局面,看一下李靓蕾小作文系列的热度变化就能清楚。社会公众的关注也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也会耗尽,讲故事尤其耗得飞快,因为讲故事的核心就是读者在不断质疑作者,怀疑他的叙述。而作者的任务则是不断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把它转移到情节而非逻辑上去,产生情绪而非判断上去。新闻报道本来是有这种质疑的豁免的,但手伸太长就很容易失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