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犁沃野,虎啸春风
我一直很好奇一件事情:每年的春联都打哪儿来的?小时候过年,家里人回去裁两刀红纸,然后铺在大饭桌上写春联。如今能写字的人不多,能写的都在短视频里展示才艺,还有多少人家自己写春联?大概都是直接去商超购买印刷品吧?
于是有另外一个问题:既然是印刷厂批量印制,那么究竟是谁来决定印什么内容呢?类似春回大地福满人间那种春联,是不是有一个保留曲库,每年都拿出来印一遍,反正天增岁月人增寿这样的话哪一年都不会过时?那么,有些流行春联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比如说这几年猫肥家润出现的频率就越来越高了。
我个人觉得金牛辞旧岁瑞虎迎新春这样的春联虽然工整,但是缺乏文化和趣味,难逃俗套。看得多了觉得家家差不多,没能体现主人家的特色。按说每家人的状况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也不同,春联应该彼此有些差异才对。比如说一家人决定来年还要拼搏向上,那么一年春做首百兽虎为王就比较合适,能看出内心的野望。再比如说家里刚刚添丁,那么金牛辞岁乳虎迎春就有一种别样的喜气洋洋。而门口贴着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一看就知道主人家有一位以职业而自豪的教师,虽然有点近乎自我吹嘘。
小时候我在人家门口见过很多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觉得这家人不写福禄寿安康喜乐,门前有清气。如今类似的春联变少了,我就想在读书人家门口看到百年明素志万里看新晴,可惜就算是四时佳气满万里清风来都没见过几处。那些不能回家过年的人,在宿舍门口贴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搞得凄风苦雨,倒不如满杯春酒绿千里故乡遥来得深沉贴切,鱼玄机和骆宾王此刻携手,跨越千年抚慰思乡之苦。
春联不但可以表达生活感受,还可以凸显主家性情。许多年来我对一副四川文人写的春联难以忘怀,内容是形容他清贫的生活,但是诙谐有趣,尤其是用四川话念出来:一年四季烧草草,浑身上下是灰灰。虽然贫苦,但是有了下联的自嘲,和四个叠字,依然觉得这是个达观快乐的人,让人在感慨之余更加喜欢。今年写段子的人那么多,希望也能看到春联上能写着:笑看股票千般绿,只愁扫码一点黄。
距离除夕还有几天,我希望在留言区各位都分享一下自家今年的春联。这样一来,也方便还没有创作春联的读者从中选取一副自用。正所谓传书两行雁,沽酒一篱花。写完抄录完,大家唯留一湖水,各做万里云。回乡的人在路上吟诵一杯春酒绿,万里客舟还。我们这些游子继续巷有千家月,衣无一点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