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乡土中国》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字

2022-02-03 00:5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字

  《乡土中国》是一本由费孝通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土中国》精选点评:

  ●很多观点都是醍醐灌顶啊

  ●经典的社会学读物,但毕竟是几十年前所写,有些观点也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有所调整。

  ●第一次正儿八经地看社会学书籍,不得不说费老真的很厉害,能把我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和根源研究得如此透彻。书中很多看似抽象的内容其实可以很好地解释非常多(包括现存)的社会现象,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点,读完这本书真的可以从社会层面更好地解读中国。费老赛高!

  ●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开山之作,许多概念在今天仍然不断被借鉴

  ●把平时说不明白、没人说明白又很自然的事说了明白。看完好舒畅,后两章翻得潦草了,得重新看。

  《乡土中国》读后感(一):杂思杂想杂记

  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劳动力大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城市向边缘扩张吞噬传统农村,务工人员因城乡户籍制度少小离家老大回,形成“土地城市化超过人口城市化”的现象。阅读此书,我们可以了解在学者眼中传统乡土社会的模样。 标题妙趣横生 1.乡土本色 安土重迁的乡土社会形成一种天然信任(基于熟悉),办事和求助不需要立契约,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乡土社会的习俗成为落后的代名词。 2.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文字是现代史社会必须使用的工具,乡村较为封笔因长年累月的熟悉自成一套听声辨人、传情达意的系统。“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p24),传统基层社会靠口口相传文化即可在老少、上下一辈中传授。 3.差序格局、系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 “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p30)作者用学术性的语言把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人情冷暖势利,描述成“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p34)我可真是太佩服了。 4.男女有别 “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为了生育,生育却又规定了男女的结合。这一种结合基于异,并非基于同。”(p63)这种因生理结构的不同就注定女性要付出很多,因此才会在乡土社会中兴起反抗婚姻的结义性组织——华南姑婆屋,居住者是为了反抗封建礼教、终生不婚的自梳女,她们为在苦难黑暗的社会中受压迫的女性举起了一盏灯。但一切跳脱乡土社会秩序的个性肯定要被遏制的,自梳女后来逐渐消亡。 5.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 在鸡犬相闻范围有限的乡土社会中,“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在乡土社会中法治让位与人治,又因熟人社会关系,即使发生无伤大雅的讼事,也由当地德高望重的郡望、耄耋之年的老者解决(即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这就是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历代统治者为了皇权自身的维持,通常默认对乡土社会这种“无为政治”状态。 6.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p101),父与子,子与孙这种社会继承即是血缘,而父系亲戚和母系亲戚也是一种血缘趋向单薄化的关系,正是这些关系才构成“一堂亲万年,一表三千里”血脉关系社会。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p107)旧氏族大家长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一个同姓地缘村落,为了维持长老权力会进行“思想统治”,如宗族祭祀、节岁活动等。 7.从欲望到需要 “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p124)

  《乡土中国》读后感(二):乡土中国

  第一次看社会学类的书,一个下午看完了。

  乡土中国

  9.2

  费孝通 / 2018 / 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从乡土性展开,到人口流动性小,社会变迁也慢,从而从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乡村的特点。乡土性是全书的基调吧,文中多次提到了“生于斯,死于斯”,总体来说是一个变化慢、彼此熟悉的社会,依靠大家约定俗成的“礼”,稳定有秩序的生活。

  (一)文字

  作者认为在乡村生活中,文字并不是必要。从空间上说,乡村是一个彼此都熟悉的社会,亲密关系中往往有彼此才懂的暗号,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精确的文字表达反而不能完全传情达意。从时间上说,在安定的乡村社会,变化很慢,历代人的生活是以往的经验,而非记忆,则无需用文字方式提醒自己。

  (二)自我

  作者提出差序格局,认为中国乡村关系以己为中心,自我主义,推己及人,而西洋社会关系是团体格局,分工清晰。从而导致中国乡村的道德观也是由己出发,关系不同,则道德规范也不同,西洋社会道德则是人人平等。

  (但是这里有一点疑问,如果道德是依据别人与自己的关系,比如文中说父亲贪污就会帮忙遮掩,但是这样的话也有许多提倡大义灭亲的?再者是自己的想法吧,西洋社会道德人人平等,建立在他们都相信神,信上帝,信耶稣,总之有一个超脱于人之外,可以平等对待众生的“象征”,如果“象征”崩塌了,可能这套道德标准就不存在了吧。而如果说中国乡村的社会关系从己出发,衷信孝悌,克己复礼,那就是信自己吧,这是否就是回答了所谓中国人没有信仰的论调?)

  (三)家族

  乡土社会中,家族担负了许多除了生育以外的功能,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就是分工合作,从而高效率生活,家庭中感情淡漠就成了常见的事,夫妇之间的鸿沟也越来越大,反而和在外同年龄同性别的朋友更加有感情。但是就是这种淡漠的感情维持乡村社会稳定,为阿波罗式文化模式,现代社会中激烈的情感反而不利于维持社会秩序。

  (但我还是选择浮士德式模式)

  (四)礼

  乡土社会既非靠法制,也非靠人治,而是礼治。我的理解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已经约定俗成的规矩,成为了每个人内化于心的认知。但当法律推行到乡村时,与其伦理观却有很大差别,反而两种产生了矛盾,原因在于法律是个人平等主义。

  (五)权利

  权利分为几类:1)社会冲突,一方权利支配,另一方屈服,但心并不服。2)社会合作,即分工合作,产生了权利和义务。两者同时存在,历史中,冲突给和平创造了机会,从而无为政治,而和平过后,又是冲突,如此反复。3)教化性权利,在社会继替过程中,长老统治,但是如果新的环境产生,以往经验不适用,长老统治会成为所谓“面子”,名存实亡。

  《乡土中国》读后感(三):《费孝通作品集》|他是世界知名学者,却把一生献给了中国乡土

  社会是多么灵巧的一个组织,哪里经得起硬手硬脚的尝试?如果一般人民的知识不足以维持一种新制度时,这种制度迟早会蜕形的。——费孝通

  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诞生于苏州府吴江县一个重视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这埋下了他研究学术最初的种子。

  1935年,费孝通与王同惠结为伉俪。同年秋天,还是清华大学社会系学生的费孝通与新婚妻子王同惠前往广西大瑶山做瑶寨实地调查。在翻山越岭中,费孝通误入瑶族猎户为捕捉野兽而设的陷阱,王同惠为了救他独身离去寻援,不慎坠渊身亡。此时,他们结婚才108天。

  1936年开春,为了疗伤和平抚丧妻之痛,费孝通来到他姐姐费达生居住的开弦弓村,在这里,他拄着双拐,带着一颗破碎的年轻的心,开始了一次持续一个多月的细致的田野调查。

  苏南的吴县一带自明清以来就是江南蚕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晚清,欧洲的机织技术引进中国后,这里的纺织工业就开始萌芽,费孝通无意中找到了观察中国乡村工业的最佳试验点。

  1936年秋天,费孝通抵英,师从布·马林诺斯基。1938年春,费孝通完成博士学业,根据其在吴江的调查结果写出论文《江村经济》。第二年该书出版,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费孝通的观察超出了同时代的所有人,不独在中国,即便在全球学界也是独步一时,它完全不同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大工业设想,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指出乡村也能发展工业经济的经济学家。

  《江村经济》这本书使费孝通一夜成名,却鲜有人知道背后的诱因是一个让人心碎的青春悲剧,这本书是在费孝通的痛苦中开出的花。

  在该书出版后他在首页曾这样写道:“请允许我以此书来纪念我的妻子。1935年,我们考察瑶山时,她为人类学献出了生命。她的庄严牺牲使我别无选择地永远跟随着她。”

  费孝通与王同惠

  1938年,此时正值抗日战争初期,博士毕业后的费孝通从英国返回中国,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成立社会研究室开展调查工作,这一干就是8年。其间,他多次深入到云南农村调研,考察那里的经济状况。

  1939年,费孝通与孟吟女士结婚,后育有一女。他走出曾经的阴霾,把生命的热情投入到学术和新的生活之中。

  曾经的痛苦记忆更使他懂得人生的真谛,他认为“不能痛痛快快地活,不如爽爽快快地死”,他曾说“要是在这一生虽有了做人的机会而并没有痛快地做个人,不是一件最可遗憾的事么?”

  1945年时,他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投身于民主爱国运动。1947年,也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两年后,费孝通北上清华任教。

  未来的一切都看起来那么有希望。然而,十年之后,费孝通对学术的真诚和执着,却使他背上了巨大的罪名。

  中年时期的费孝通已不像年轻时那样清瘦

  1952年~1957年,费孝通当了5年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他还当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和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因此费孝通一直以来被看成是一个社会学家,而他的观点在经济学界受到关注是从批判开始的。

  1957年,他重返二十多年未归的开弦弓村做调研,在那里他又从田野里拾回了三十年前长出来的那个疑惑,“农民为什么还是那么穷?”

  他在《重返江村》一文中大胆地设问说,“现在土地制度变了,每个农户都拥有了土地,怎么还是缺粮食呢?”他走村串户,盘帐计算,得出的结论是“问题出在副业上”。

  费孝通重申了他在年轻时得出的那个结论,“在我们国内有许多轻工业,并不一定要集中到少数都市中去,才能提高技术的。以丝绸而论,我请教过不少专家,他们都承认,一定规模的小工厂,可以制出品质很高的生丝,在经济上打算,把加工业放到原料生产地,有着很多便宜”。

  他更大胆用数据说明乡村工业的倒退,“总的看来,副业方面现有的水平是没有二十一年前高了。作一个大约的估计,1936年,副业占农副业总收入的40%多,而1956年,却不到20%。”

  这样的观点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猛烈的批判,费孝通被指责“在副业上大做攻击组织的文章”、“反对会主义工业化。”在随后开展的反右运动中,他被划为著名的非左派,在其后的二十年中,凄惨度日,自称“连一张书桌都没有。”

  这是费孝通经历坎坷的一段时间,尽管身处逆境,他还是仗义执言,提出“为社会学说几句话”、“再为社会学说几句话”,然而,最后终于不许说话了。1957年以后费孝通只好选择从事翻译和边界问题研究。

  1957年费孝通重访江村

  ▌三访江村:提出“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

  1978年,费孝通始得平反。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他在1935年所期望的“农村企业”竟成了日后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开始于1978年的中国经济大改革,正是从这里发芽的。

  1981年,费孝通第三次访问开弦弓村,他看到家庭工业开始复苏,家庭副业的收入占到了个人平均总收入的一半,而在吴县一带,乡镇工业遍地开花,甚至跟城里的大工厂争原料、争能源和争市场。

  1983年底,费孝通写出《小城镇再探索》一文,认为“农民充分利用原有的农村生活设施,进镇从事工商业活动,在当前不失为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正是在这篇文章中他第一次提出了“苏南模式”。他写道,“从西方工业革命发展的历史经验上看去,苏南的乡镇工业是不伦不类,难以理解的东西,而从中国农村的家庭经济结构上看去,乡镇工业却是顺乎自然的事情······与西方工业革命的历史相对照,草根工业无疑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1986年《江村经济》一书也被翻译成了中文在中国出版。推迟了这么多年,是因为从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尝试在农村培植自己的工业基础,因为这被认为是反大工业的,是可笑的。

  《江村经济》英文和中文初版本

  同是1986年,已经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费孝通在一篇新闻报道中看到,在浙江南部的温州出现了一种有别于苏南模式的民间工业,他当即以76岁的高龄亲赴温州考察。

  陪同者描述,“费孝通一行在乡镇政府的接待室里听介绍,四周窗子的玻璃是残缺不全的,冷风丝丝吹进,他虽然穿着呢大衣,可清鼻涕仍不由自主地淌下来,双脚也冻得难受,有点坐不住”。不过,在温州看到的景象还是让这个睿智的老人很兴奋。

  在当时国内,对温州私人经济的批判和讨伐之声不绝于耳,而开明的费孝通则认为,“用割的办法是不能奏效的,割了还会长出来。” 他撰写的长篇调研报告《温州行》予以传播,后来又提出了“温州模式”的概念。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引人瞩目的两大成长模式,竟然都出自费孝通之观察,斯人贡献,以此为大。

  1990年之前,每逢宏观调控,乡镇企业都成遭受整顿的对象,费孝通一直是最坚定和大声的捍卫者

  费孝通晚年依然不辞辛劳地在乡村考察

  费孝通长寿,逝于2005年,晚年名满天下。他年轻时英俊清瘦,中年后则胖硕开朗,能写一手好律诗,做起学术文章来却是妇孺能懂,举重若轻。

  晚年时的他念念不忘,反复说的一句话正是,“农民和农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 费孝通先生作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理念虽历经几十年,但对当下的我们,仍然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

  为此,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经典《乡土中国》,知知还想推荐大家阅读“费孝通作品四部曲”中的其他三部《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重建》,看懂中国社会的真实状态。

  费老书在中提到的问题,诸如乡村经济发展、乡土文化建设、乡村重建、婚姻制度、与子女养育等等,即使在当下的中国,也依然存在争议与难点。

  在书中,费老不致力于提供一个具体的答案,而是通过一种思考的方式,让今人借鉴、思考,进而得出自己的回答。

  费老的作品,毋庸置疑,是中国最经典社会学著作,而中信这个版本则是费老后人直接授权!!!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和知知一起阅读一起思考一起嗨呀,或回复评论,或豆邮私信知知都可以的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