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
1:张可已经来北京有三天了。
在坐上车的那一瞬间,他感到一下子轻松了下来。终于可以离开家了。
这样的感觉似乎有一点很没良心,但他就是这么想的。
在家这些天里,对他来说特别是一种折磨,特别是饭桌上。
就是感到累。
一家人似乎都在维持着这种关系,生怕一不小心,这种关系会受到破坏。
于是妈会一个劲的给他夹菜,而爸就是在躲闪,至于到底躲闪什么,他也说不清。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地扒饭,然后说一句:妈、爸,我饱了。
迅速地撤桌。
他心里长出了一口气。
妈和爸,也是。
一想到这,张可就会心生出一片荒凉。
父母可是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呀!
可是,他们却亲近不起来。
至于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种感觉,他也说不清楚,他好像一直就是觉得和妈和爸之间有一种天然的隔阂,令他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
这让她生出一种无力感。这种无力感让他百无聊赖,做什么事都没了激情。
2:他记得上学时,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都不用管,好好学习就成了。
他也是这样做了。
他用好成绩报答他们,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他说不出来。
自从住校以后,这种感觉更甚,好在妈和爸听到他汇报的成绩是高兴的,他又在心里笑自己想多了。
是想多了吗?
他算了一下,初中以后,她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真是有限的很。即便在一起,他发现,已经没有了那种天然的亲近感。
他试着撒过娇,试着赖过床,都无功而返。
都没用。
妈和爸的反应冷冷的。
他心里也是。
反倒是因为学习好,他在班主任那里,感受到了父母之爱。
班主任是他们学校里的教学模范,他是他们班里的学霸,班主任看他的目光里,满是宠爱。
刚开始时,张可蛮享受这种得之不易的爱。这种爱,张可记得曾经好像是有过,但很模糊,模糊的影响力,母亲抱着他,摇啊摇,爸爸也在那里笑着。
后来,他一直觉得那种感觉不太值得推敲,那是不是他的一厢情愿的臆想。
但没多久,张可就疏远了班主任。
他感到害怕。
班主任有一儿子也在邻班,经常在课间时,他看见班主任咬牙劫持的斥责自己的儿子,因为学习不好的缘故。
那个孩子很可怜,垂着头一言不发。
后来就更严重,谁也不能再班主任面前提他儿子,一旦不小心提起来,她就会失控,那样子很怕人。
有一次班主任把他堵在教室里,问他怎么回事。
他说抬头看着他说:我怕。
3:毕业都好几年了,张可有时会想起班主任,他想给他打一个电话。
他拿出手机,又停了下来。
他还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