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大雪
昆明大雪,网上有人写段子说:每天从西伯利亚飞来昆明越冬的红嘴鸥面对皑皑大雪直接懵圈。我想,红嘴鸥应该没有什么反应,情绪依然稳定。从1985年红嘴鸥首次造访昆明以来,它们遇见的大雪天不止一两次。但从来没见它们就此不来,或者因为大雪天就集体南撤。毕竟这里是昆明,有大量开放水域可以栖息,还有热情的昆明人不断投喂食物。一个个养得滚瓜溜圆,毛光水滑,又怎么会在意区区零下2度的气温?看红嘴鸥的昆明人穿着买来的羽绒服,而红嘴鸥穿着自己长出来的羽绒服。
都是误解,都是千山万水之外的想象。我现在可以算是老昆明人,讲点千山万水之外的网友所不知道的事情好了:首先昆明叫做春城,但是四季如春的概念是和内地做比较得来的,不是说它本身一年里天天23度。俗谚说:四季无寒暑,一雨变成冬---讲的就是昆明。即便在盛夏,只要下雨气温也会陡然下降,更不用说冬季的时候会出现降雪。如果连续生活二三十年,会发现昆明通常多年冬天不下雪,然后下雪也就是三两天的事情。
夏季的昆明最容易让人感叹说是春城,内地气温此时达到35、6度,但是在昆明飞机一落地,打开舱门,只看见头顶是蓝天白云,身体周围是凉风环绕,当然会让人觉得无比美好。日光又强,看什么就都觉得分外清晰,就像是打开了图片软件的细节增强功能,自然又觉得一切都鲜活立体。到了冬季,云南和贵州之间维持一条准静止锋,北面的贵州阴雨连绵,南面的云南阳光明媚。此时四川、重庆、贵州人来到云南,感觉就是春天。即便是偶尔有点雨雪天气,也是他们本地的春天气象,并不是那种愁云惨淡的湿冷深冬。
如果冷锋足够强盛,可以越过云南北部山脉的阻挡,深入滇中腹地,也会有大雪或者暴雪出现。从我有记忆以来,昆明的第一场大雪出现在1983年,雪深盈尺,树木倒伏无数,冻死了50多人。我记得当时我们全家在昆明市中心等公交,就站在汽车大厦对面。耳听得“喀嚓”一声,就见到街对面一棵三层楼高的行道树因为不堪积雪重负,折下一根粗大的树枝。那根树枝“簌”地一声落下,在空中拉开一面雪幕,带着积雪重重落下,又从地上反溅起一片雪雾,此时街道上人们的惊呼声才四下响起。
然后就是1986年再来一场,规模略小。90年代我出省求学,刚好那几年也没有大雪。等到我返回家乡参加工作,1999年一场大雪席卷昆明。当时我在昆明巫家坝机场工作,头天上了24小时大班,正在集体宿舍里补觉。还没睡到半小时,手机响起,说是大雪封锁机场,要求所有职员到岗清理跑道。我只能睡眼惺忪爬起身来,参加扫雪大军,用笤帚和铁锨清理跑道和联络道积雪。
雪深过踝,但是航司、机场职员加上当地空军驻军士兵,大约有上千人,居然也就用人力把跑道给清理了出来。清理完毕,北风一吹,地面上立即结了一层薄冰---这下是彻底不能起降飞机了。我带着一身风寒,还有一双皮鞋里灌满的冰水回到宿舍倒头接着睡觉,当天就发起了高烧,差点过去。2000年我去香格里拉机场,看到他们用吹雪机清理跑道,车子顺着跑道开过,吹走积雪烘干道面,我站在联络道上不禁热泪盈眶,泪沾衣襟,忍不住高呼:科技万岁!
除了昆明不是大家以为的春城,还有另外一件不为人知的事:红嘴鸥其实反应很慢。它们首次造访昆明是在1985年,昆明全城沸腾。想一想看,昆明是高原内陆,当时的海鲜概念都仅限于带鱼和马面鱼(四川话:耗儿鱼),哪里见过什么海鸥,而且不是冻在冰块里运来,全都是活物。更不用说红嘴红蹼,暗合高原红土地,基本上就算是个祥瑞。
红嘴鸥遭到了昆明市民的热情招待,估计是它们南迁历史上难忘的一冬饱饭。然后它们就把这事给忘了,随后的几年没有红嘴鸥出现,让昆明人感叹福薄。一等就是三年,三年之后红嘴鸥仿佛是如梦初醒,想起在南方有一片高原大湖,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于是重临昆明。从此,三十多年来一再重访,从市中区的南太桥、翠湖公园到市郊的大观楼,再到滇池岸边,都有它们的银白色身影。
即便昆明遭到风雪袭击,昆明人在大雪纷飞的早上醒来,第一个问题就是:风那么冷,雪那么大,红嘴鸥有吃的吗?在我小时候,市政府还提供了许多浮排或者是木船,上面放满饲料,生怕红嘴鸥因为缺乏食物而一去不返。更不用说许多市民专程前去投喂,赏雪不忘喂鸟。红嘴鸥的确也没有走,但我怀疑根本原因还是反应慢。第一年下雪,要到第三年它们才会考虑此地也有大雪,不如换个地方越冬?但第二年没有大雪,它们也就忘记了这回事,安心做个昆明市的间歇性家禽。
让红嘴鸥懵圈的不会是大雪,它们在昆明经历过不止一次,早已经习惯了偶然的降雪和昆明人持续的热情。真正让红嘴鸥懵圈的是新冠,中间一度人们都不敢出门,滇池大坝上稀稀落落没有几个人投食,和红嘴鸥玩耍。红嘴鸥在天空盘旋,湖水依然碧绿,天空依然清澈,日光依然泼洒而下,不免困惑:人都去了哪里?难道是人心易变?
我希望红嘴鸥的反应再慢一点,也希望疫情不要超过三年。至于说大雪,对于昆明人而言,大概就是多了个理由在家里烤饵块和牛干巴。灶头上再用陶土砂锅放了火腿脚和红豆慢慢炖着,等到油香四溢,红豆出沙,再把上好的酸腌菜剁碎放下去,好用那汤汁来泡饭吃。
禅定时刻
记得红嘴鸥刚来昆明那几年,新闻报道有人偷猎,要尝尝红嘴鸥的滋味,结果被判得很重。后来有游客捕捉红嘴鸥,更是被强烈要求驱逐出境,禁止再来。在冬季,没有在昆明喂过红嘴鸥,衣服上没有落过鸥粪,就不算去过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