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把娃扔给叔叔阿姨们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把娃扔给叔叔阿姨们

2022-03-09 11:28:13 作者:和菜头 来源:槽边往事 阅读:载入中…

把娃扔给叔叔阿姨们

  前几天我对朋友说,如果有娃,应该扔给你们这些叔伯们轮流带一下。倒不是为了节省请保姆的钱,而是希望能从叔伯们那里学到一点真东西。这是因为那么多年下来,我发现他们刚巧都有一个特点:所想所言所做都是一体。

  所言和所做是两层皮很常见,随便挑选一个馆子去听一下就能明白,人们在餐桌上高谈阔论的话题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毫无关系。大谈国际关系的人往往护照都没有一本,大谈商业和管理的人很可能连小卖部都没开过一间。两层皮,各归各的。

  把闲谈放在一边,从知识的层面去看也同样。知识的评论家和知识的践行者是两类人,一个人如果足够勤奋,记忆力足够好,可以背诵世界上所有红酒的产地、好年、特色、工艺,提及任何一瓶酒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他可能一杯酒都没喝过,或者真正喝的时候又无法分辨好坏,谈不上欣赏和享受。而有些惯常喝红酒的人,也许说不出个一二三四,但是他们的舌头和鼻子敏锐,可以从一小口里获得许多难于言传的快乐。如果一定要在头头是道和无言之乐里找一个人学习,应该去找谁呢?

  很多年前曾经有一种很流行的表述:陈景润证明了“1+2”。所有人看到这句话都觉得自己懂了,怎么不懂呢?1+2嘛,等于3嘛。等稍微学了一点数学,才知道1不是那个1,指的是一个质数,2也不是那个2,而是两个质数的乘积。等再学习一点高等数学,又发现自己完全不懂。虽然听闻了陈景润的证明方法,但是看一遍论文并且理解需要更多数学知识和实践。此时回过头来再看,“1+2”的表述似乎依然成立,但是自己知道完全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所以木匠师傅是好的,厨子师傅也是好的。他们可以说一些话,说完就可以拿起刨子或者是炒锅演示一遍。这样徒儿学起来会很快,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木匠或者是厨子。当然他们也可以去看《鲁班书》或者是《烹饪技巧大全》,逐字逐句阅读,理解所有的字面意思,读到烂熟于胸,也未必能够打一张桌子,炒一盘小炒。但许多人的确认为,如果精读这些文字,可以随时脱口而出,看起来要高明那么一点点,甚至把这种行为当成是一种游戏,彻底沉溺其中。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能看到上万条留言。在这上万条留言里,我确定以及肯定自己一定会看到这一条: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我猜想人们那么喜欢这句话,大概是因为它容易记住,是个漂亮的绕口令。而且,只要说出这句话,就会让自己看起来有些高深莫测,自己的留言让人感觉颇有哲思和深度。

  但是我怀疑,留言引用这句话的100个人里,大概没有任何一个真正在生活中体验过见山不是山的瞬间。就像是学自行车,任何一个人无论会不会骑车都可以站在一边鹦鹉学舌,说出六个字:放松,保持平衡。这六个字是对的,等你学会自行车之后,你也会承认诀窍就是这六个字。但是在你未学和学成之间,有那么一个瞬间---之前你反复听这六个字,觉得气恼,认为完全都是废话。然后有那个瞬间来临,你福至心灵,突然感受到松弛地扶着握把,自行车仿佛有了自己的活性,不需要你的控制它也能自己行进,于是“保持平衡”这四个字作为话语猛然降临,和你的内心交融从此不再分开,你真实地知道了什么叫平衡,你知道那就是了。此后,剩下的事情就是一次次试图进入这种状态,找到这种感觉,越来越快,越来越纯熟,直至成为一种本能。

  但是在见山是山这件事情上,存在着另外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就是脱口而出,直接背诵,但是根本没有任何真实体验作为基础。那我也可以提供一个更短但更有力量的句子:当观身是身,观心是心。也很简单,从字面上理解不需要1秒钟,人人都觉得自己知道了其中的含义。如果是这样,不妨接着问问自己:身的定义是什么,心的定义是什么,观的定义和方法又是什么?自己也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立即给出解答么?

  把娃扔给叔叔阿姨们带一下,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叔叔阿姨们所思所言所做是合一的,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传授真正的知识,不单从理论上总结而来,更有自己的真实体验作为指引。又因为他们是叔叔阿姨,所以不大好意思说大话说谎话,玩弄言辞的游戏,把人骗入概念里兜圈子。更何况江湖上的叔叔阿姨从早说到晚跟你聊红酒,连一杯水都没有。自家叔叔阿姨在一开始,就可能先在桌上斟了三杯,让你先别说话,逐一品尝。

  老天爷,这得省多少钱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