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画语录》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画语录》读后感摘抄

2022-03-18 00:12: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画语录》读后感摘抄

  《画语录》是一本由徐小虎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38.00元,页数:5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画语录》读后感(一):跟着老神仙读「笔墨

  我对国画一直以来敬而远之,主要是因为刻板印象中的水墨是期颐老人才能品鉴的,更让人望而却步。但这部书很实在,也很好读,诸多技法和风格的分析方法可以直接用于国画鉴赏。王季迁先生以对话的形式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中国水墨的概念和技法,像是老神仙带着徒子徒孙入山门,亲切得很。

  传统西洋画执着于对现实世界的描摹,故而多用透视法增强真实性。这份对于真实性的追求重技巧而思维受限,即使发挥到极致,也始终不及摄影术。而传统国画更注重的是气韵和逸兴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物质和时空的束缚,给予艺术家对「现实」进行解构与重组的特权。

  国画的优劣因此取决于画家个人的审美与表达,与其灵气与悟性相关,并分为「神、妙、能、逸」四品。道法自然,国画自成体系,拥有了灵魂与生气。这也是为何当代西方艺术家想要自我突破,往往从东方哲学与玄学寻找出路。在技法和理念上,国画本不该有自卑情绪。可惜当代中国绘画大多崇尚拿来主义,而忘记向传统国画借一抹魂。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气魄只有在中国艺术家的自由绘画中才能有体会,这是因为这类画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媒介壁垒,将哲思与感情融入作品。在这种意义上说,国画与书法、音乐、诗歌相似。王季迁先生将「神、妙、能、逸」四品精炼为「神、逸、能」三品,并举例解释各位国画大师的技法与灵气。

  一言以蔽之,读国画,就是读笔墨的重心、姿态与美感。

  笔墨传递的信息不止包含轮廓、结构、笔画和皴法,也包含了艺术家的潜能。王先生将国画比作一场歌剧,内容与歌声并重。笔墨即受过训练的歌者的声音,一流作家的笔墨辨识度极高。毕竟,笔刷的材质、秃锋,皴法,渲染方式,墨的浓淡、色调都大有学问。书中详细解释了多种大师的皴法:范宽的「雨点皴」,郭熙的「卷云皴」,董源的「披麻皴」,李唐的「斧劈皴」、倪瓒的「折带皴」以及无笔迹。「湿染」、「干染」与「飞白」的技法也有提及。

  美是永恒的,绝对的,普世的;而审美是时代的,相对的,个人的。虽然每位大师对「中锋」和「偏锋」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方笔的严谨和圆笔的随性带来的观感始终给予观者迥异鉴赏的体验。其刚柔雅俗也根据画家的技法呈现。相对于西方传统的描摹,元代以来的写意画派更能体现艺术家更自我的思想与情操。俗与雅固然各树一帜,实在难说孰优孰劣,更不能和画家人品挂钩。至多能说是反映了画家不同的心境、技法和审美。王老看得通透,也解释得清楚明白。从彩页中董其昌作品的变化也能看出万历年间审美的变化。

  这部书的后半部分通过详解沈周、倪瓒、唐寅、“四王”和石涛,比较八大山人与牧溪、梁楷与王蒙、黄公望与夏圭,以及戴进、李唐和陈洪绶,通过实例讲解诸多技法。那么多美而灵的画作如烟花绽放,到清代中后期戛然而止。徐小虎说:“在这些清初文人画家之后,轰!文人画突然就完蛋了。在世界画坛上,中国对绘画的贡献就此结束了。”更令人遗憾的是今人因为各种因素而对传统绘画的忽略。

  理论学到很多,但当我看到院派的笔墨和各种文人画家的笔墨还是会惊诧于简单黑白的层次和潜能,也会感慨自己对于诸多技法还是不够熟悉。也许,想要真的了解国画,我们需要抓起一只圆笔,沾着墨自己试着描摹诸位大师的皴法与结构,才能体会到其中妙处。想必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抵就是如此吧。

  《画语录》读后感(二):如何读懂笔墨?

  艺术史家徐小虎曾说:不能辨识笔墨,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书画的精髓。

  这句话不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艺术如此注重行笔的痕迹。不论习画人如何变换,不论绘画风格如何更迭,笔墨的演进始终有其内在逻辑,它是构成书和画的基础,亦代表着创作者对绘画与世界的深层理解,因此,读懂了笔墨,也便读懂了书画,甚至是书画背后的作者。

  徐小虎

  关于笔墨,范景中记载过一件趣事:

  高居翰曾在日本购得一幅山水,由于破损,题字和印章都漫漶( huàn )难认。经过谨细的风格比较辨析后,他认为出自谢时臣之手。另一位生活在东京的中国鉴定家费力地研究了题跋和印章后也得出同样结论。而王季迁展卷一览,即断为谢时臣。

  在中国书画鉴赏领域,王季迁的影响极大。他一生精研笔墨,过眼古书画万余件,他之所以能够一眼辨出画作作者,依靠的正是对绘画最精道的细处——笔墨的熟悉。

  王季迁与徐小虎

  不过,王季迁所为人钦服的,不止在鉴定与收藏,更在于对中外艺术史学者等众多后辈的指授。

  1971 年,徐小虎再度拜访 65 岁的王季迁,以学习中国绘画笔墨的奥秘。此后的 8 年时间,她开启了漫长的“采访”,徐小虎渐渐意识到:当 20 世纪初 2300 年传统中国艺术史结束的时候,笔墨行为的演变不像中国绘画中结构螺旋演变一般,而一直是以线性方式演变的,没有回转过。

  这段长时间的对话,有着极高的知识含量。经过细致梳理,2014 年集结成书,广西师大出版为《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豆瓣高分 8.7。

  时过近十年,88 岁的徐小虎对曾经的对话有新的理解,对《画语录》作出新注解,并再次审视王季迁先生对笔墨要领的阐释,终由三联出版为《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增订版)。

  书中,不仅有两人对笔墨、用笔和气韵等内容的谈论,还有涉及沈周、倪瓒、石涛、八大山人、梁楷、王蒙和黄公望等艺术家个案的对话,整体丰富而有深度。

  相较旧版,本次出版的增订版,文字增多,开本更大、页数更多,同时增加了徐小虎的视频课程、高质量画作全图、放大细节,及王季迁作画示范图。这些图片,可以直观地展示王季迁所描述的关于笔墨的内容,通过对这些画作笔墨行为的分析,也能够探究出每件作品可能的创作时期。

  王季迁示范李唐斧劈皴

  如果你有意了解中国绘画,或者说,你想去到中国绘画的内在世界,读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这正如徐小虎所期待的:

  有朝一日,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一辈熟悉本书中所提供的对笔墨细节的细读,全新的中国书画史将会出现,与世界其他美丽的文化史一起引以为豪。

  《画语录》读后感(三):欣赏国画的一个角度

  《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这本书在讲国画的书里面是上品。

  第一,讲的欣赏国画的角度很小,大部分只谈画家的笔墨,不追究太多主题和构图。

  第二,对话很精彩,访问者徐小虎会“质疑”王老先生,要他解释“模棱两可”的部分,而王老先生在表达美学观点的时候是毫不含糊的。谁是他不想评论的画家,两个画家让他讲孰优孰劣,毫不躲闪。

  第三,素材引用精妙而不是罗列,观点表达简单,主线非常明确,没有塞给读者一大堆素材,过度引经据典,让读者迷失在一波知识焦虑中。

  笔墨

  王季迁研究笔墨,这种研究是比较传统的定位中国画优劣的一种美学视角,并非是他独创,只是现代的人觉得这个角度不够宏大或者有说服力。王老先生,自己做美术品收藏,也画国画,起码,他着迷于笔墨,当然也用笔墨分析去推断一些作品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不是如世人所说的出自于谁之手。他有自己的观点会告诉你,大家推断的台北故宫的某幅作品并不是出自于谁之手。

  这个里面好玩的地方是美学研究,不是只讲感觉的玄学,而是有逻辑可循的。

  他喜欢用戏剧做比喻,笔墨好像声音,梅兰芳之所以是梅兰芳,是因为其声音的独特性,而不是受限于剧情。“歌者越好,其声音越容易被辨识,而且愈不容易被模仿”,好的笔墨也是如此,所以有的时候不得不承认最顶级的大师,绘画除了后天练习以外,好的笔墨能力也是天给的。

  画品

  传统中国画评价体系分,神,妙,能,逸四品,王先生觉得“妙品”太含混了,他拿走只讲三品。

  神品——是一种艺术成就,同时拥有技巧能力和表现能力。

  逸品——是指绘画具有特别的艺术特质,却又缺乏技巧和能力。

  能品——有技巧而又缺乏表现的,也就是通常我们会觉得一幅画有匠气但是缺乏灵性。

  被王老先生放入神品的是赵孟覜(tiao),“他可以画各种东西,人物,山水,竹石、动物,通常可以激起特别的表现特质。最后发展出了元代艺术家的标准方向,尤其是在运用笔墨方面。”

  但是对后代艺术影响很深的董其昌,他只给“逸品”——“他的画经常缺乏技巧能力,思想上的成就大于手上功夫,因为绘画中的神品是要求每一幅画都要包含新的观点,新的视觉,你必须在每件作品中创造自己的结构、笔法、皴法、颜色。”

  美学主张

  辩解的最为激烈的部分是关于美是不是有时代性。王老先生认为:“美是一种自然的客观的存在,一个东西是美的,在任何时代都具备艺术价值,但是人们的喜好有时代性。”

  他比较喜欢的画家是倪瓒(1301-1374,元代),王原祁(1642-1715),他认为倪瓒是天分比较高的画家,他的笔墨很含蓄雅致,而且这种笔力天份,是他的模仿者同时也非常有名的画家沈周(1427-1509)所没有办法超越的——“在这里我们面对的是天生的禀赋,在刚的方面,沈比倪表现了更多力量而过了头,失去了倪内在的安静的趣味。沈周的笔画经常是细而断的,倪的却是又长又韧的,像条皮筋似的。”

  徐小虎一度引导王先生谈论对日本绘画影响很深的中国画家牧溪(1225-1270),但王先生认为由于从笔墨的观点来说这不是中国画,所以不应该放入中国画讨论的范畴。“日本人大量用染,但是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条件来讨论他们的笔墨,虽然笔墨对日本画家来说很重要,但是它的重要性主要在于描写与表达情感上的功用,而不在笔墨本身的优美或趣味。”

  王先生,耐得住寂寞,研究小的问题,又把事情讲清楚了,让后人有好东西看,好书,好研究,令人感动和敬佩。下次去美术馆,可以关注中国画的笔墨了。

  《画语录》读后感(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鉴赏大师谈笔墨之道,细品中国传统书画之精髓

  王小波有句名言:“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想要找寻这“诗意的世界”,不必背起行囊踏遍万水千山,只需在某一个短暂的瞬间,从“满地是六便士”的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将目光投向“天上的一轮明月”,游走于山水画卷之中,徜徉在浓淡笔墨的字里行间,从一张张“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传统书画中,感悟其中蕴含的诗情画意——这便是艺术的魅力。

  艺术是天底下最平易近人的东西,任何人都能基于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对那些传世珍品进行鉴赏和品评。但艺术也是天底下最深奥幽玄的东西,因为很多玄而又玄的知识,无法轻易以文字传递。就以对于绘画最微妙、最内在的感知来说,通常都是师徒间口传心授,普罗大众压根没机缘接触这些最底层的核心知识。

  但在机缘巧合之下,当代数一数二的中国传统鉴赏大师王季迁先生,和拥有双重语言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徐小虎女士,共同创作了一套极具价值的《画语录》,在这套书的帮助下,业余艺术爱好者也能以欣赏古代玉器、青铜器和陶瓷器发展历史一样的轻松和逻辑,观赏和分享中华文化中成就至高境界的书画世界了。

  本书的两位作者都非等闲人物。身为提问者、诠释者的徐小虎,堪称名门之后,其祖父是北洋军阀皖系将领徐树铮,因收复外蒙古而声名远扬;其父徐道邻是留洋法学专家、民国宪法先驱;姑姑徐樱是昆曲名家,姑父李方桂是音韵学家——由此看来,徐女士真可谓是书香门第、家学渊源了。

  而本书的对谈人王季迁老先生,则是海外收藏巨擘,也是首屈一指的鉴定专家。他年轻时曾师从著名画家、书法鉴定收藏家顾麟士、吴湖帆,学习中国书画的鉴定、创作之道。季迁先生一生过眼古书画上万件,是20世纪最杰出的书画鉴定家和创作者之一。

  徐小虎在牛津大学攻读中国美术史博士学位时,结识了王季迁先生,此后几年间,徐小虎多次向王季迁请教中国传统笔墨的奥秘,而王季迁老先生也毫不藏私,将自己毕生的经验倾囊相授。

  在王季迁的启发和影响下,徐小虎穷毕生之力,综合现代美术史学中的风格分析方法、日本东亚美术史学中步步为营的细致分析方法,以及中国传统书画鉴定方法,发展出一套清晰缜密、前所未有的书画观看、鉴定之道——而这些精微绝妙的知识,全部浓缩在这本《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一书中。

  可以说,这本书远非市面上那些简略而传统的叙述可相比拟,我们可以从中洞悉收藏的通则、鉴赏的技法。例如:

  宜让藏品内容保持流动,通过买卖或与其他藏家交换而改变,如此可同时提升藏品的品质与自己的眼力;各种赝品的原委、如何制作,又可以如何察觉;那些传统“主流”中占有稳固地位的鉴赏家如何看待不同的主要与次要大师,为何会认为董其昌高过后来追随古典派的人,而牧溪的成就又为何因笔墨的弱点而黯然失色;我们也学到许多纸与绢、墨与颜料和毛笔的知识,还有墨施于纸上、墨或颜料施于绢上等无数的讲究……

  就拿鉴赏圈里最基本的“画品”这个概念来说吧。传统画届将绘画分为“神”“妙”“能”“逸”四个品级,但王季迁认为,可以从中去掉“妙品”,只留下“神”“能”“逸”三个品级,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品画分等更为清晰明了。

  在王季迁看来,所谓“能品”,是指空有技巧能力而缺少表现的作品;所谓“逸品”,是指具有特别的艺术特质,却又缺乏技巧和能力的画作;至于“神品”,则是指同时拥有高超的技巧能力和过人的表现能力的画作。

  王老在书中举了几个例子,向我们阐明这三个品级,在他看来,在“清初四王”,也就是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这四人当中,王翚的作品便属于“能品”,虽然他的画作非常有技巧,但论及艺术价值,却比其他三人略逊一筹。此外,明代“华亭画派”代表人物董其昌,其画作缺乏技巧能力,但大多数作品却有很高的精神,因此可以列为“逸品”。而唐寅、石涛、八大山人等人的艺术成就已超越一般的画家,因此可被称为“神品”。

  王季迁于书画一道,最看重笔墨,他认为,好的笔墨讲究宁拙勿巧,看似简单自然却内含无穷韵味。换言之,笔墨本身即是艺术,而且是艺术的精神和精髓。

  书里用了大量篇幅,来阐述笔墨之于画作的意义。王老认为,笔墨就像人的声音一样,有各自的特性,而互不相似。对外行人来说,不同画家的笔墨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在行家眼中,笔墨则凸显出一位画家的精气神。这是因为,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特别的用笔方法,来画出他们的点、线,如“披麻皴”“斧劈皴”等。

  书中举了很多详细的例子,比如:

  北宋山水画名家范宽的“雨点皴”,先用笔拖出轮廓的线条,然后用笔尖进行渲染,这样一来,每一笔看起来就像是急雨打在墙上一样。

  而另一位北宋山水画巨匠郭熙擅长的则是一种被称作“卷云皴”的技法,在他的笔墨中,石头的顶端较为浓重,而到下面则变得较轻,笔墨间有相互的重叠,使得层次较多,如同卷云一般。

  倘若我们上溯到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董源,就会发现另一种有趣的皴法——披麻皴。在董源的画作中,皴法是淡而隐藏的,我们只能看到很少的笔墨,看起来相当圆浑而生动,显得举重若轻,一派平淡天真的气象。

  在中国画中,这些高明的笔墨技法,就像受过训练的歌唱家的声音。我们评判一个歌唱家的标准,包括腔调是否圆润,呼吸的方式和乐句是否自然舒畅,等等。

  同理,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笔法,我们只有熟悉了画家独特的笔墨技法,才能进一步学习、辨识和鉴赏他们的画作,才能抓住每一幅书画的真正意趣。换言之,看中国画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会透过笔墨,看一个画家基本表现潜能的发挥。否则你就看不到中国画的精髓。正如王季迁老先生所言:

  “要想成为一名艺术家,你不需要学习传统中国书画,但如果你想完全理解中国绘画史,还想学习鉴赏及鉴真,那就必须学习笔墨,这是唯一的出路,而且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