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买饭
故事一: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
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
“为什么?”
“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想使自己不贫穷,可能吗?”
启发:
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在适合的环境里工作。
故事二:
有一次,达尔文来到非洲的一个原始部落,那里的人还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达尔文在那里住了几天,吃惊地发现:当气候恶劣人们找不到食物时,就将老弱病残的人分而食之。达尔文非常吃惊,他决心对他们进行文明改造。
他把当地一个男婴带回英国,16年中,他用现代文明的教育方式让这个非洲血统的小孩变成一个现代的文明人。然后,把他送回了非洲,他希望这个“文明人”能改造他家乡人吃人的原始现状。
一年后,达尔文再次来到非洲,想看看这个原始部落是不是有了进步。可是,结果却令他失望极了,部落不但和原来一样,而且他再也找不到那个经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年轻人了。
他向当地人打听年轻人的下落,当地人告诉他:“他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做,我们把他吃了。”
启发:
不是你领导别人,就是你被别人领导。
故事三:
南宋嘉熙年间,江西一带山民叛乱,身为吉州万安县令的黄炳,调集了大批人马,严加守备。一天黎明前,探报来说,叛军即将杀到。
黄炳立即派巡尉率兵迎敌。巡尉问道:“士兵还没吃饭怎么打仗?”黄炳却胸有成竹地说:“你们尽管出发,早饭随后送到。”黄炳并没有开“空头支票”,他立刻带上一些差役,抬着竹箩木桶,沿着街市挨家挨户叫道:“知县老爷买饭来啦!”当时城内居民都在做早饭,听说知县亲自带人来买饭,便赶紧将刚烧好的饭端出来。黄炳命手下付足饭钱,将热气腾腾的米饭装进木桶就走。
这样,士兵们既吃饱了肚子,又不耽误进军,打了一个大胜仗。
启发:
一个优秀的人,不在于他会不会做具体事务,而在于他有无本事发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