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下雨啦,下雨啦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下雨啦,下雨啦

2022-04-14 13:21:16 作者:迁徙 来源:迁徙推荐 阅读:载入中…

下雨啦,下雨啦

  “下吧!下吧!我要发芽!下吧!下吧!我要开花"!这是我小时候的一篇启蒙儿歌,表达了植物对雨的渴望、依恋和情感。那时年纪小不懂事,只知道雨点打湿衣服不好受,雨水泡透鞋子不好受,雨路泥泞不好走,房屋漏雨不好受,雨天放羊、看雀儿更不好受。因此我希望天天风和日丽,山明水秀,四季如春,难以理解植物、动物、人类和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冰川沙漠对雨的企盼。年龄稍大一点,知道了生活的艰辛,知道了甘露的意义,知道了雨和万物生长紧密相连,雨和庄稼丰收、衣食温饱、社会稳定、国家盛衰、民族兴亡都紧密相连,知道雨和人的一生结下了不解之缘,风风雨雨,缠缠绵绵。丝丝春雨让人温馨,凉爽夏雨让人舒坦,潇潇秋雨让人凄迷,暴风骤雨让人惊惧,久旱甘雨让人感动,江湖夜雨让人思归。

  雨是所有远离河流的陆生动植物补给水份的唯一方法。自从神农氏遍尝百草、教人农耕以来,人们逐渐被固定在一块块土地上,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耕田种地,繁衍生息。人类生存的三要素——阳光、空气和水之中,唯有水主要依靠降雨提供,靠老天的眷顾和关照。因此人类对雨的依赖和企盼贯穿始终,人们经常盼那沥沥细雨抑制沙尘、浸润大地、哺育禾苗、滋养万物,润泽喧嚣的世界和人们的心田。企盼那杏花春雨,渭城朝雨,巴山夜雨,天街小雨,空山新雨; 企盼聆听雨的声音,品尝雨的芬芳,感受雨的温柔、多情、浪漫。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的家乡连年干旱,庄稼收成不好闹饥荒,农民年年盼雨,天天盼雨。本县北乡地下水都是苦咸水,人畜饮水历来都依靠收集在水窖中的雨水解决。由于连年大旱,水窖也干了,出现了严重的水荒,政府调集车辆远道拉水定量供应。当拉水车辆到来之际,马牛驴等牲畜在车后追赶,鸟儿在上空跟随盘旋,人们排队等待,这一惊人景观被口口相传、演绎翻新到天南地北和京城边关,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凄美笑谈。缺水的地方,洗脸是用碗盛水,有时就噙一口水洗洗,要洗脚只能在下雨天或到小河边去洗。

  记得祖辈们说,民国十八年陇中、关中等大片地区连年干旱,闹饥荒,野菜、草根、树皮等凡是能充饥的东西都被吃光了,处处萧条,饿殍遍地,有民谣曰: “人吃人,狗吃狗,鸦儿老鸹吃石头","千村薜茘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真是惨不忍睹。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干旱闹灾荒,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流民揭竿而起,举旗造反,导致统治者的政权被颠覆,天下大乱,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明末李自成起义就是因关中、中原大旱引起的,那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当然还有雨涝的灾害。局部的暴雨导致山洪泥石流,大面积暴雨导致江河泛滥,都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害。历史上中州大地因暴雨导致黄河泛滥,给中州百姓带来数不尽的灾难,多少人家妻离子散、背井离乡、逃荒要饭,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高原边关到处都落下过中州人的足迹,真是不堪回首。

  记得小时候家乡下雹雨,大人就让孩子们喊: “白雨到南面吃大豌豆(蚕豆)去了",说喊一喊雹雨就过去了。后来从事教育行政工作,到岷县检查教育项目,才了解到岷县号称"蚕豆之乡",几乎年年遭受雹灾,给当地百姓造成巨大损失。我说岷县的雹雨是我们家乡人喊过来的,不好意思,望理解。他们听后都笑了。

  人们对雨的企盼可以说由来已久,"久旱逢甘雨"就像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样,早已被古人列为人生"四喜"之一,特别像我这样生长在十年九旱的陇中人,盼雨情结那是流在血液里的。曾记得,一场透彻的春雨,结束了我第三次,即高中阶段的辍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一场透彻的春雨,让背井离乡的一家人毅然返回家园,坚持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贫瘠的土地上。一场透彻的春雨,让那深夜里萌生邪恶的心重新归于正常,用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谋取利益。为了得到知时节的好雨,早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经常举行祈雨仪式,祈求老天垂念苍生,普降甘霖,场面可谓宏大悲壮,惊天动地。古代帝王也专门设立天坛和社稷坛,年年举行神圣仪式,祭拜天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有出戏《窦娥冤》,冤死的窦娥在刑场上发过一个毒誓: "叫这楚州大旱三年",控诉那罪恶的社会,意在让老天用不下雨的方式来惩罚那些丧尽天良的贪官污吏和流氓恶棍,真是字字血声声泪,惊天地泣鬼神啊!可她怎知大旱三年遭殃的依然是普通百姓。

  由于雨的珍贵、温情和不可或缺,不论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还是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对雨有特殊的感情。有的借雨抒发感想,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有的托雨言志,如毛公"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许浑"山雨欲来风满楼"。有的借雨浇愁,如李清照在雨里充满忧伤,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有的以雨志悲,如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司空曙"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有的借雨抒情,如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特别是多情诗人戴望舒,在雨天里写了一首《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让多少风情男女缠绵悱恻,为情所迷,为情所困,为情所伤,就连诗人自己,在短暂的一生中也"丁香一样地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不停地苦苦寻觅那个虚无缥缈的“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再也走不出自我设定的樊篱。有的借雨留客,下雨天留客天,人不留天留。真可谓雨里的情怀,雨里的故事,雨里的风流、浪漫!

  我喜欢雨,我喜欢雨的滋润,渴望雨的拥抱,依恋雨的缠绵,思念雨的甘甜,千百度地等待雨的召唤,期待着经风雨、见世面,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甜美甘露,"春风放胆去梳柳,夜雨瞒人来润花"!

  我渴盼雨顺风调的日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飞","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桃李芬芳,岸柳如烟,耕牛遍地,牧歌飞扬,鸡鸣犬吠,鸟语花香,和风在耳边低唱,微笑在脸上绽放,爱在心中荡漾。

  我爱阳春三月的杏花雨,淅淅沥沥,点点滴滴,红了江南,绿了塞北,带着诗的浪漫,带着梦的希冀,带着初恋情人的气息,带着儿时伙伴的情谊,溶解了心情,滋润了大地,让喧嚣的心在绵绵细雨的浅吟低唱中安静舒展。

  我爱闷热夏日的夜雨,人在夜雨中对窗而立,向远方祝福; 在夜雨中书写情诗,吟唐朝的云、宋朝的风,思念阳关故人; 在夜雨中怀想过往,追寻漂泊的足迹,品茗漫谈,闲敲棋子。

  我爱那新雨后的空山原野,它以特有的温柔唤醒了熟睡的精灵,蘑菇突然撑开地面,田鼠遥相呼应,玉米拔节作响,野花舒展开放,燕子上下翻飞,布谷放声鸣唱,处处生机盎然,处处蕴含希望,和风轻吻脸庞,年华在身边淙淙流淌。

  我喜欢在雨天里懒在温暖的炕上睡一个长觉,一整天理直气壮地把不想做的事统统推开,去打牌、下棋、访友、聊天、喝酒,消磨这雨天的光阴,也不管孔老夫子"孺子不可教"的批评。

  我喜欢听雨,滴答答,淅沥沥,叮咚咚,听雨敲窗棂、雨打瓦片、雨敲油纸伞,听雨敲打玉米的嫩叶,听雨敲打池塘的水面,听"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轻柔、空灵、激越、欢畅。这是雨的脚步、雨的歌声、雨的琴音,是大自然的心跳,似洒落的珠、流泻的玉,仿佛是天籁的回音、草木的呻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雨声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听雨就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岁月的回响,听世事的沧桑。静听雨的诉说,是最惬意的回忆,思绪在梦境中游离,往事伴随着雨声在心底弥漫,敲打出悠长的思念、衷心的祝愿。我羡慕"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罗帐,觥筹交错,笙歌曼舞,不知愁之滋味。我难以忍受"老年听雨僧庐下",苍颜白发,凄风苦雨,黄叶飘零,雨犹如此,人何以堪。我憧憬那"中年听雨客舟中",感受江阔云低,山重水复,人生"在路上"的意境,体会那份漂泊沧桑的感觉,感悟人生的曲折、艰辛和充实。

  我喜欢看雨。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都不见; 一点一个雨泡儿,三天不摘草帽儿。下雨的时节就想起留在心底的谜语、谚语和儿时看雨的情景。雨滴如铜钱,一点、两点、三四点,无数的雨珠串连成线,压住飞尘,冲洗草木地面,大雨瓢泼如注,水溢满院,水面绽放着翻卷的雨花、雨泡,开开谢谢,明明灭灭,生得灿烂,死得壮烈,让人眼花缭乱。儿时的记忆,儿时的好奇,情景历历,往往引起童趣的皈依,也常常感叹青春转瞬的无奈和昔日难再的痛惜和欲说还休的怅惘。

  我喜欢看乱雨飞花,雨打芭蕉; 看细雨灯花落,风雨故人归; 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看“画栋朝飞南浦云,竹帘暮卷西山雨",让人浮想联翩,无限向往; 看细雨笼罩了故乡的山峦,迷乱了街市的风景,遮断了天边的驿道,模糊了阡陌的桑田; 看群山在细雨中若隐若现,文人墨客在细雨中悠闲信步; 看天涯游子在细雨中顾盼寻觅,踽踽独行在苍茫的天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下雨啦,下雨啦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