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晚风细雨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晚风细雨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5 10:55: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晚风细雨读后感精选10篇

  《晚风细雨》是一本由刘大任著作,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19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晚风细雨》读后感(一):从《晚风习习》到《细雨霏霏》

  《晚风细雨》是两个各约五万字的小说《晚风习习》和《细雨霏霏》的联作。以第一人称儿子的视角,讲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从动荡中的中国大陆迁徙至台湾的家庭故事。

  刘大任的叙事文风,很像我中学时代读到的语文教科书里收录的那些小说,行文舒缓幽静,哲理含蓄蕴藏其中,就像一股涓涓细流从不知名的小洞里缓缓流出,总能不经意间沁入心扉。

  如果说《晚风习习》是一位民国的父亲节节溃败的一生,那么,《细雨霏霏》则是一位民国的母亲无法快乐的一生。听起来有些悲观吧,作者在自序里也提到,故事里的两位主人公都是以他父母为原型,取材一半源自生活,一半源自虚构。不管真假与否,作者的出发点皆来自想写些东西,悼念逝世的父母,写着写着,笔锋便指向了父母辈生活的那个时代——“抗战的一代”。但我想,初读这本小说,不用把眼界放得那么高,不管时光拉长几许,总有那么一种共通的情愫,可以跨越海峡两岸,看一个人从风华正茂走向风烛残年,沧海桑田的变幻中,一定有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晚风习习》以“我”整理父亲的遗物开场,带出一桩桩对父亲往昔岁月的回忆,尤其是对父亲晚年生活的描述,写出了现实中大多数老年人的现状。小说里的父亲六十岁退休,退休后过了十四年无聊而又无奈的生活,“眼见自己的青年和中年时代的理想一节节的崩溃,眼见儿女一辈在自己无法理解的新世界里胡乱冲刺,而日渐萎缩下去。” 每每读到这儿,不由想起我的爷爷。爷爷年轻时是一名数学老师,在我的印象中教学十分严厉,随着年岁渐长,我记忆里的爷爷退休了,刚开始几年,爷爷去老年大学学习计算机,再后来,那个曾经教我学习的爷爷,与我的身份发生了颠倒——我开始教爷爷学习很多随着时代发展而涌现出来的新鲜事物……我想,老一辈的很多知识分子,从来没有停止过不断向前的步伐,只是很多时候,岁月的厚手轻轻拂过,减缓了他们向前的步子,我们这些后来的年轻人,不妨多等等他们一会儿,毕竟,时代是我们的,也是上一代人做基垫为我们铺开来的。

  刘大任以文字的形式纪念他逝世的父母,那他的父母,究竟留下些什么呢 ?《晚风习习》里说: “物质的遗留是符合常识的。父亲留下一些房产,一些书画,一些子孙。然而,物质是会解体的……就是附属于物质的抽象精神,像怀念,也将随所附的物质解体而消失……父亲一死,我和弟弟妹妹,我们每一个人的一部分,也随之死亡。”

  你体会过这样的感觉吗?曾经身边最亲近你的那个人,离开你不到半年,很多东西,都在逐渐冲淡、消亡……首先是声音,那个人独有的嗓音和语气,从地球上消失,也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能模仿出来;然后是那个人的脸,按中年、青年、老年的顺序次第模糊,即使偶尔翻阅相册,对视良久,那音容相貌竟似茫茫人海中闪过的似曾相识的陌生人的脸……正在死去的,不是亡故的故人,而是我们回不来的时光!

  余华说: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是啊,未亡人没有败给亡故人,却在时间的漩涡里让相思泛滥成灾,引一场山洪海啸冲走了自己引以为傲的记忆。

  从《晚风细雨》里,我们窥探了一对夫妻在动荡时代下的人生际遇。轻轻掩卷,是该想着怎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至少生活在和平国度的我们,都有各自新的命题,要与命运抗争及和解。

  -THE END-

  《晚风细雨》读后感(二):不平凡的故事

  小说中的母亲,给读者的影响很深,“很少留下眼泪”,即便是比较激动的事情发生,还是不愿意留下任何的眼泪,这也让母亲的儿子拥有了这样的“本领”。自己的一家子当年离开家乡多年,最终在台湾定居,终于因开放的政策,台胞可以回到自己的故土,看望自己的家人。

  离开故土多年的父亲,历经艰险,终于第一次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看到自己的两个女儿,隔海相望多年的两个女儿,拥有各自肤色的两个女儿,在第一次见面之时,姐妹俩相互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抱头痛苦。看到这儿,父亲也伸出双手,上前环抱住自己的两位女儿,感情不自觉地也流露出来,也第一次留下了激动的眼泪。作为母亲的儿子,父亲的儿子,看到这一切,还是保留住自己的特色,没有流泪,“只是站在一旁发着呆”。

  作为读者的我,没能想母亲的儿子一样,还是有些激动,自己的眼眶也有些湿润。改革开放,隔海相望离开故土的台胞,终于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看望自己的亲人。

  这部小说从台胞的角度,记录下这段不平凡历史。在祖国大陆统一之后,台胞想回到自己的家乡看看,起初由于时代所具有的特点很是艰难。有时,因联系大陆亲人,甚至会给对方带来可怕的后果。看到小说中,台胞回到家乡,会受到很热烈的迎接。不由得想到,如果想偷偷地回到自己的故土,估计应该很是艰难的样子。

  这次的回家,相对于父亲的感情流露,母亲所无法言语的害怕,导致不敢回自己的家乡。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也还是害怕这样的回家,这也让这次回归有些遗憾。当母亲在弥留之际,自己从没见面的女儿终于越海来到母亲的身边,母女俩第一次见面,女儿抱着母亲就是一场痛哭,让围坐在身边的亲人感动。母亲虽说,不想让自己的女儿来看望他,当真的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还是不由得内心的激动。

  这部图书,包含《晚风》《细雨》两个章节,写作也从两个角度来书写。在《晚风》中,作者主要记述着父亲的点点滴滴,而《细雨》则以母亲为主要的描述对象。具体写作中,两个章节都描述到这个不平凡家庭的故事。有些凄凉,有些倍感,就如同《枯山水》里的中老年的孤独的生活相仿。

  父母亲之间的感情,有些怪异,两者家庭出身的人相合在一起,这让对生活的看法有了不同。父亲的私生活,有着另外的女人存在,这也是家庭不和的重要原因。不过,当父亲在和儿子交谈时,透露出母亲的大女儿非他亲身,这让这个小说的情节产生了另外的变化。

  出轨的母亲,外遇的父亲,家庭出身迥异的父母,这样的家庭组合,就这样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延续,也直至生命的终结。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晚风细雨》读后感(三):沉甸甸的思念,似晚风,似细雨

  当记忆渐渐模糊,就让文字用来纪念。——题记

  最初,以为这是一部讲大陆人去台湾的故事,实则不然。翻开这本书,也是这个原因,曾听奶奶讲,她少女时期差点就到了台湾。这个消息听过,我不知是喜是悲,若是奶奶到了台湾,也许生活会更好,但若是她去了台湾,也就不会有我了。

  虽《晚风细雨》不单纯讲大陆人去台湾,但多少涉及一些内容,这就是作者刘大任的父亲晚年于台湾生活,心里却是对大陆有深深的惦念。这部书主要包含两个故事:《晚风习习》、《细雨霏霏》,这两个故事分别写了作者对父亲和母亲的思念。从朴实无华的文字里,能看出作者对父母沉甸甸的思念,也能从中窥探出上一辈人的生活状态,情感状态。

  《晚风习习》从作者父亲去世,他整理父亲的遗物开始写起,都是睹物思人,因此作者在整理的过程中,回顾了与父亲相处的岁月。他写父亲让他珍惜金星钢笔,他写父亲因他打架骂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还写父亲与友人杀狗吃菜等生活中细小的事情。但他又说,他渐渐记不起来父亲的模样……

  甚至,他在入梦时想念父亲,希望能在梦中相见。然而,他却只做了一次噩梦,梦见父亲。

  刘大任写父亲,大致是生活中细小的片段,每个都很短,但却让人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那种沉甸甸的爱与思念。

  《细雨霏霏》写的是母亲。他写到母亲的眼睛,“记忆中,母亲的眼睛最美。那是童年留下的印象,她应该还是三十出头的少妇时代吧。”亲人离世,记忆会随着时间渐渐消融,但有些人给我们的记忆却很深刻,尤其是某些特征,就比如刘大任记住了母亲的眼睛。

  当然,除了这些,他还写到母亲的“半解放”,为何叫“半解放”?只因母亲曾经缠过脚,后来又放开了,但是她的脚还是很奇怪。在书中他这样写道:“那双脚,样子相当奇怪,苍白不说,似乎还有点畸形。脚趾头好像全叠在一起,形成三角,带点弯曲。两脚的尺寸,也比常人小,脚背拱起的弧度,远超过常人,看起来很不舒服。”

  只这一件小事,就让人窥探到那个年代对妇女的禁锢。脚大的女人不能嫁人,因此很多女人都裹脚。记得我小时候,还见到一些老人是小脚的。虽从未见过脱下鞋子之后的脚,但看那老人走路的样子,已然很是心疼。

  《晚风细雨》这一书,写的是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是作者刘大任对父母的片段回忆,这是对过去,对父母的一种思念,也是对过去那个时代变迁的印证。他的文字,若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定能读出来同感。对于不是那个时代的我来说,读出来更多的是亲情,是作者对父母深深的怀念。

  记忆,总会消失,会伴随着物质消失。人,何尝不是物质的一种?那么文字呢?是不会消失的。

  沐夕瑶 2017.12.10

  《晚风细雨》读后感(四):晓风残夜中的时代变迁

  晓风残夜中的时代变迁

  晚风细雨,第一眼看来,我以为是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在多雨的江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一首怅然的抒情之歌跃然纸上,而翻开书页的我顿觉理解失误,原来是由两个中篇小说构成,其首篇为《晚风习习》,次篇为晚于前篇几近二十年的《细雨霏霏》。其讲述的主要是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一个普通家庭的变迁故事。

  晚风萧萧,吹过流年。

  在《晚风习习》一篇中,作者以第一视角,从客观且主动的角度侧面观察了父亲的一生,也在普通平滑的文字里卷起汩汩暖流,直入读者心间,引起读者共鸣的同时,使其如同回到那动荡的年代感同身受,时代变迁,仿佛昨日。

  父亲在每个长子的心中都是伟岸的,父亲的足迹在某种程度上是激励其子的最好方式,文中作者的父亲虽然在事业场上逐渐衰落,但从不在生活中和家教上有丝毫怠慢,父亲在年华中消逝,作者在岁月中成长。

  细雨无声,流过芳华。

  迟到了近二十年之久的《细雨霏霏》终于与前篇汇合。同样的篇幅,同样的结构,同样的视角,同样的回忆勾起以往的曾经,作者将同样温情的文字把其和父亲完全相反的母亲的一生勾勒出来,母亲本应有着更自由的生活更理想的人生,但跟了父亲后成了为一日三餐、家务活等家庭琐事操劳的主妇,过着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生活。长期以往,也让母亲生出重新做回女人的想法。

  思想上的过大差异使得母亲与父亲同在一个家庭中却走着完全不同的路,彼此的交集也许就是同在家庭中且支撑着这摇摇欲坠家庭关系的孩子。

  虽然作者祖籍在大陆,但是也算是在台湾长大,心中的记忆也多半为台湾记忆,算的上大半个台湾人。透过文章,我认为从其他视角来观察中国是极具意义的事情。譬如从台湾同胞视角看大陆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分析曾经的那段时代历史,20世纪末的那些乡土风情文章就从社会小人物的生活中侧面映射了中国的变迁。从台湾看大陆,比从大陆看台湾来的更直接,更有代入感,也更真实贴切。

  时代在改变,历史在上演,匆匆流过的,是我们的年华。

  我,最不忍看你,背向我转面。

  《晚风细雨》读后感(五):屋里的月亮

  正读书时接到家里来的网络电话,那头见我手边翻着书,问道,看的什么书呢。

  我合起书,写他的父亲去世了。

  那边叹息着笑了,这样悲伤。

  我又补充,也不是只写他的父亲,是他父亲的那一代去了台湾之后对大陆的念想和遗憾吧。

  便顺着这个话题唏嘘开来。

  正如对话里我的描述,这部小说看起来更像是作者对父母的怀念,散文式的,情节琐碎,但情感始终贯穿,如身处其境般真切,虽不浓郁,却深陷在作者铺就的氛围中,逃离不开。

  整部作品由两部中篇小说构成,后篇《细雨霏霏》多看作是作者对《晚风习习》的续写。前篇以父亲去世为引,从父亲刚过世的哀痛中的怀念一点一点延伸开去,整部作品的情绪低落而伤感。作者以第一人称写出,自少年起便与父亲之间有极深的隔阂,成年后出国更是生疏,彼此间十分陌生。因此他对父亲执意返回故土,重游大陆的规划十分不解,但仍一一遵从。但书中联系不到父亲后的焦虑,以及父亲随旅行团出现后刹那间的放松,这些描写都可以看出主人公对父亲的感情。我想,这或许可以稍稍解释,为什么在父亲伏在坟场的泥土中大哭时,主人公会毫不挣扎地屈膝跪下。或许是血液中的归属和依附,亦或是主人公自少年时便刻意回避的对父亲的深厚感情。相比前篇萦绕其间的哀伤,《细雨霏霏》更显平淡。一则因母亲已过世十年之久,二则母亲生前也始终淡漠,主人公从未了解母亲的内心想法。她对自己的过往除外祖父母外从不多谈,和父亲几十年的共处中,内心仿佛有坚如寒冰的固执,安静的毫不退让的,即使遭受背叛却也从未哭泣。她离自己的家人那样远,眼神总落在看不到的地方。她说,她对不起他们。

  但是这一切的无法释然在生离死别面前显得那样微不足道。在父母离去之后的日日想念中,从疑惑到音容却也渐次遗忘,而作者着重写到的,是父母的温度。他们身后,关于他们的记忆逐渐消散,直至生前的温度也感触不到,仿佛死去的不是父母,而是自身的一部分。读到此处,遍体生寒,迫切地想要拥抱父母,想要珍惜他们。

  而无论是翘首故里的父亲,还是缄默中沉浸在年少时光的母亲,他们对乡土的眷恋,大陆山河的向往,还有前朝的石碑,优雅的祖父母,少女时代的浪漫恋人,这些情愫无一不依托于大陆,无一不依托于旧时光。他们怀念的是旧时纯粹乡间和诗意园林,怀念的是五洲同一轮圆月和古老戏曲。 悲伤和乡音一样,历史和时间也无法使之改变。

  “这个月亮,有什么味道,在我们老家……”

  遗憾和絮叨,最让人动容。

  《晚风细雨》读后感(六):似故事,似思恋

  刘大仁的《晚风细雨》是《晚风习习》和《细雨霏霏》两篇中篇小说构成,分别写了父亲和母亲,但是两篇相差近20年。

  《晚风习习》写了一位民国父亲——从山里走出来的民国大学生,一块村庄里的石碑,经历了抗战,颠沛流离,解放前到了台湾,晚年寻根的故事。“人心里可能有些东西,连历史都无法阻绝”。那就是对故乡的思恋,只有背井离乡的才会有这样的感觉。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思想很严重,几千年来都是讲“衣锦还乡”、“落叶归根”,根到底在哪里,那就是你父辈世代生活的地方,那里有你的乡亲,你的血液里流着那片土地的气息。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也就是,解放前那一批离开祖国大陆的人,对故乡的思恋,和《晚风习习》中的父亲一样,因为认为的原因或者说政治原因,想回一次故乡是不容易的。余光中散文《听那冷冷雨》中“前尘隔海,古屋不在。听那冷冷雨”,也是海峡两岸隔海相望,“古屋不在”和刘大仁《晚风习习》中父亲故乡村口宋朝的石碑不在一样,因为一些政治运动的原因,不在了。而现在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就和熊培云书中《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写的一样,故乡也不在了。我们这一代是找不到故乡的现代人。

  《细雨霏霏》将了一个民国书香门第的母亲,下家一个穷乡僻壤出来的大学生,因为战争,到处颠沛流离,最后在台湾过着并不算快乐的生活。“人心里可能有些东西,连历史都无法阻绝”。这是大妹跪在母亲床前嚎啕大哭时的感受。找到大妹,让母亲释然,虽然不是父亲亲生的,但是母亲这么多年的心结也许真的放下了。我、小妹、父亲去找大妹,应该是每个人的体会都不一样。出生在台湾的小妹和出生在大陆的大妹,第一次见面就报头痛哭,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父亲也许是为了去见他和母亲心里的那一道隔核,看到了,也就放下了;我到底是为了母亲还是父亲,还是自己,还是真的就是为了搞明白一些事。

  “人心里可能有些东西,连历史都无法阻绝”。那就是父亲的那一代人的乡愁,抗战那一代人因为历史原因,有些没能再也没有看一眼故乡;那就是母亲和大妹的母女情,孩子就母亲心里掉下来的一块肉;那就是我们和大妹的亲情,血浓于水的亲情,可以经历时间的拷问;那就是中国大陆和宝岛台湾永不可分割的母子亲,无论什么历史原因,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讲中国话,有些东西是血液里流淌的,不可改变的。希望抗战那一代,不在有乡愁,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

  《晚风细雨》读后感(七):风雨过后的力量

  “人心里可能真有些东西,连历史都无法阻绝”

  《晚风细雨》是由《晚风习习》和《细雨霏霏》中篇而完成的一本书。形成了一个长篇,格式一样,表示方式一样,是属于作者和作者父母的故事,当然里边也有关于弟弟与妹妹的描写,对于滞留在大陆的大妹,只字片语带过,但也在书中写到父亲对于回故里以后呜咽说的“对不起”就能体会到当初的一些不舍,以及以后的悔恨。

  看完觉得像自传,可又不像。晚风写的是关于父亲的事情,细雨写的是关于母亲的事情,综合以后出版而成的一本书,动荡不安的年代,在逃亡的路上不停歇的行走,停歇很间断,最终落叶台湾,作者本人去了美国,但又同大洋彼岸的家人联系中得知父母的消息,以及寻找关于滞留大陆的大妹。

  父亲是贫农出身,母亲是官宦家的大小姐,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父亲与母亲的结合无异就是一种形式而已。父亲属于走南闯北的人,母亲是旧社会下裹小脚的女子,知书达礼的母亲和粗犷的父亲多多少少都有着不同之处,饮食方面以及穿着方面。书中也描写了母亲向往的是自己父母那般的爱情与相处模式。

  作者对于欲望的启蒙,是六年级和父亲一起洗澡而发觉的,早熟在哪个时代不多见,但如果没有发生变迁,大多属于作者年龄的孩子定亲的就有很多。文革和运动都陪同作者长大,作者的父亲也受到了部分印象,而选择的离开,越走越远,父母弟妹留在了台湾,而作者本人选择了美国。

  父母的婚姻生活见解的印象了作者的感想,妹妹说:“我们就是孤儿”,而弟弟说:“父母本就不是一路人,能在一起,不就是被当时的事情捆在一起了。”而作者本人对父亲走后,缅怀父亲的章节中,以及最后怀念母亲的文章中,多少也会知道父母的相处本不属于夫妻之间的生活,而是陌生人的结合,为了延续血脉而在一起的,就像最后的结尾母亲说的一句话:“你不久就会明白的。”对呀!父母走了许久以后,扫墓的时候明白了很多。

  母亲临走的时候要让作者把父亲的照片带来,父亲坚持回大陆,就是为了落叶归根之时,在看一下自己的家园,也为了很久不想见的大妹。都是在最后明白了人生中的力量是必然联系的,不是说断就断的。

  父亲,母亲,贺表哥以及大妹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贺已不在了,大妹最终的安排还是依靠父亲而被安置好,也算是对母亲的一个交代。

  “那是什么样的一代人,又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那个时代我不清楚,通过电视剧和记录片知道一些,不能予以评论,时代不同,人就不同,就像结尾之处作者说的关于“小说家”的事件其实差不多一样的问题。

  《晚风细雨》读后感(八):父母的一生之《晚风细雨》

  lue编辑

  现在的80后一代差不多已经进入而立之年 ,在这个社会中已经开始逐步成为中坚力量。如今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已经由之前的对抗变为共同发展。这代人的生活与上辈人的生活已经截然不同,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与上辈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无从理解,这个现象我们称之为“代沟”。

  代沟导致我们很难理解上辈人的生活,尤其对于现在的台湾青年一代 。如果自己的父辈们是跟随国名党从大陆来到 台湾定居生活的,就更难理解上辈人的内心情感。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祖籍江西的美籍华裔作家刘大任在《晚风细雨》一书中通过《晚风习习》和《细雨霏霏》两部中篇小说为我们揭示了经历过民国那些事儿之后到台湾一辈人的生活印记。

  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发现这两部中篇小说其实是可以合为一部小说的,或者说这两者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小说中从第一人称儿子的角度出发将儿子眼中的父母这一生的轨迹进行了阐述。

  在《晚风习习》中你可以看到在“我”眼中的父亲所处的世界是怎么的不合群,这一代人所处的背景究竟是如何的难以理解。故事中作者采取的是倒叙的方式进行回顾,首先从整理父亲的遗物开始入手。父亲遗留下的每一件东西都能勾起“我”的回忆,不管是痛苦也好欢乐也罢,不管是乐意不乐意,这些回忆犹如水库泄洪般地涌出来。

  在这篇小说中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回忆都是我们现在这一代人无法接触的处境,如抗战时期的生活。父亲在民国初期怀着报国理念投入国民政府之中,可惜当抗战爆发之后 ,个人的生活轨迹再也不能如其所愿。

  《晚风细雨》读后感(九):父亲,母亲,返乡,顺从

  《晚风细雨》,讲述了刘大任父母一辈子的故事,读来令人唏嘘,虽有虚构成分,但真情的流露却假不了。故事的高潮都与返乡有关系,因为返乡,看见了曾经的自己,看见了埋没的私密。看见灰飞烟灭,看见断垣残壁。返乡,折射出错综复杂的感情。扑朔迷离间,父亲母亲释然凋零,顺应天命!

  父亲的顺从。原本“我”不想让父亲回归故里,但父亲给“我”一种全身蛀空的状态。“他走路迈不开步子,”,走路“像京剧旦角碎步走圆场,两脚交叠前进”,还有“嘴唇呈乌青色,,嘴角向下撇,坐在他的来藤椅上看报纸,翻不到两页便歪开头打起鼾来”。于是,“我”决定带他回家,以免他留下终身的遗憾。可是,在机场,“我”遇到的父亲,却是健步如飞,脸色红润。父亲动用了他的狡黠,骗过了我。年迈的他,如那年的“我”,内心依然天真烂漫,内心顺从家的呼唤,顺从儒家教条的呼唤。

  父亲的墓碑。父亲的到来,给村里带来了莫名的兴奋。“我”想寻找村里的那块刻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石碑,却发现它已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只留下人群的中心——父亲。欢迎的爆竹遍地开花,年近八十的父亲,昂首飞腾,“眼睛噙满泪水,脸上放射着异样光彩”,“这一刻的荣耀至成永恒”,仿佛他是那个衣锦还乡地状元宰相。叶落归根,是始终萦绕在国人心里的宗法观念。父亲走了之后,弟弟拟出了碑文:“神州天河镇厚溪村 迁台第一代开山祖 袁公 轩之墓”。袁轩,也就是“轩辕”的倒装,象征着历史文化的延续,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延续。

  母亲,是个不快乐的女人。当她想起留在大陆的大妹,“突然显得灰白,眼睛向窗外望去,半天没有动静,也不再说话”,原来大妹是母亲与范表哥所生。母亲与父亲是南辕北辙的两个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感情,父亲出了轨,母亲也不甘示弱,因为母亲不甘心只做母亲,她还想做女人。一天晚上,“我睁开眼睛躺着,望着上方无边无涯的黑暗,发现他们那张幸福的结婚照,给撕成碎片,雪花一样撒下来”。终其一生,母亲是个不会哭的女人,“我”从来没见过母亲的眼泪。母亲认命,所以不相信眼泪。

  母亲的“大妹”。一听说要到大陆寻找大妹,全家都很兴奋,除了母亲。她说:“见了面,更难过,算了。”其实,母亲是怕回头看见曾经的青春,曾经的任性。寻找大妹的队伍中,唯独少了母亲。父亲代表母亲,抱住了大妹,“夹着喘气干咳,重复不停,就一句话:对不起你呀,对不起你呀……”对不起的原因有三:一、没有信守承诺,当年没有回来带着大妹。二、大妹的命苦。三、没有陪伴大妹成长。母亲错过了大妹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父亲的痛苦,还有另一层含义,为年轻的失败而哭泣,为死去的理想而哭泣。父亲的痛苦与母亲的痛苦重叠在一起,只不过母亲从来都不会哭。“我”三番五次问母亲,要不要把大妹接过来,见个面?母亲还是那个态度:“见了面,更难过。”母亲始终不敢面对事实,或许深藏心底的儒家教条在监视她,命她不许反抗,不许背叛!“我”自作主张,把大妹接到台湾。那一天,大妹跪在母亲床前号啕大哭,“我第一次感觉,人心里可能真有些东西,连历史也无法阻绝”,那就是亲情。即使相隔千山万水,即使相隔长长的时空,它也不朽。母亲“干枯的脸,明显放松”,母亲释怀了,因为她将离开这个严肃的世界,严肃的儒家思想。

  离开医院前,母亲嘱咐:“明天,帮我把爸爸的那张照片带来”。生命的最后,母亲选择了和父亲在一起。从此,两个冷漠的灵魂将交织在一起,去往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世界,还有儒家思想,还有那些令人信服的条条框框,还有一个母亲,对应一个父亲……

  《晚风细雨》读后感(十):我的父亲母亲

  很少看像刘老师这样的作家的作品,乐于读外国小说的我读到书中的这两篇小说,不知道为什么又有了一种读高中语文课本的感觉,我说的这种感觉不是反感,而是刚刚发下语文课本,就会迫不及待翻看里面有趣的文章的感觉,是一种亲切,温暖,同时又有力量的感觉。

  首先来说这两篇小说的题目《晚风习习》《细雨霏霏》,同样都是以景为题,表达的是对父亲,母亲的缅怀,还有对于自己记忆的重现,我想这对于文中的“我”来说,是珍贵的,也是美好的。当然,这些记忆之中也会有失望,有担忧,有沮丧,可正是这些复杂的思绪构成了作者一句句有力量的话语。

  特别喜欢作者的语言,从平凡之处出发,又归于平凡,但每句话都掷地有声。虽说是小说,大部分都是叙事,但在叙事之中掺杂着很多复杂的情怀。是很令人深思的,也是令人回味的。比如在书中作者描写了父亲的一支金星钢笔,质地是非常好的,更是父亲非常珍贵的东西。父亲说:“别糟蹋了,现在哪有这么好的东西。这支水笔,跟了我几十年,武汉、昆明……八年抗战,南京、上海。”虽然是小说,可我觉得这些描写太写实了。每一个细节都描述的那么真实与自然。

  在这两篇小说中,作者讲述了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一批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我对政治对历史了解并不深入,不想多做判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作者对于文中父亲,母亲的描写。小说中的“我来说”,父亲母亲都有缺点,甚至在作风上,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也是有问题的,这可能源于不同的生活环境,或者成为家庭背景,所以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些出入,但在大的方向上是没有问题的,父亲母亲始终保持这一家人的关系。并且在父亲去世的时候母亲的表现也能看出两人的感情是非常深的。

  很多对于细节的描写作者刻画的非常到位,比如在《细雨霏霏》这篇小说中,作者写道,爸爸的手,捏着林阿姨的手。后来在母亲的改变之下,父母和好,在家庭困难的时候,也接受了林阿姨的施舍,虽然作者写的简短,轻描淡写,却看出了母亲的坚强个性,还有一些夫妻之间的相处方式。

  在序言中,有这样一句,无论如何,两个中篇各约五万字,格式也一样,都由五十个短段组成,明白表示了我的心意,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我想作者就是用朴实的却非常有力量的语言将文中的父亲母亲刻画的清晰立体。

  这本书的装帧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淡雅的封皮包裹着黑色的精装封面,内敛又不失大气,文中的每个部分都是用纯黑色的纸隔开,显得十分有质感。对于我们这些喜欢收藏书籍而且注重颜值的人来说,是非常值得反复欣赏和阅读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