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郎她死了》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发表文章就可以赚钱!

《女郎她死了》读后感1000字

2022-05-08 00:2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女郎她死了》读后感1000字

  《女郎她死了》是一本由[美] 约翰·迪克森·卡尔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郎她死了》读后感(一):?

  读到中间,实在读不下去了。或许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不适合罢了。年岁见长,遇到看不下去的时候,放弃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冲着密室来的,最后直接跳到结尾,也不影响我的观书体验。结尾嫌疑人是谁,还是挺让我吃惊的,这也是这本书打三星的理由之一吧。 密室的构成,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犯人抓住了受害者内心的诉求。但是里面的主角,我真的并不能get到他的魅力。除了医生人物的个人魅力之外,其他一干人等完全没有让我燃起欣赏之情,这也是我放弃这本书的理由。 或许有人会说,你在悬疑推理小说中寻找刻画人物的细节描写,难道不是痴人说梦吗?我觉得你这样理解很对,但是我就是看不下去。 推理方面应该是本格派,跟着主角一步一步推导出作案手法,得出真正的罪犯时,大快人心、意想不到、欣喜交加,各种情绪杂糅在一起,这就是我看对推理最欲罢不能的地方。 但是如果仅仅靠一个案件,支撑起一本小说是完全没有魅力的,即便他的作案手法写的再精彩,如果没有里面人物的深刻刻画,使得犯罪过程更加合理化。我想我并不需要一个悬浮于空中的阴谋诡计。

  《女郎她死了》读后感(二):爱情让人快乐,也让人受伤

  《女郎她死了》(She died a lady),She died a lady,简单直白的陈述,其实源自于故事中出现了多次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影射着发生了一起“殉情案”。侦探小说大多都是天然的悲剧,《女郎》更加凸显了这一点。

  一对情侣由于都有婚姻,为了”爱情“决定私奔,他们在悬崖处留下假脚印,剪断电话线和放掉汽车的汽油,为的是拖延时间让警察在涨潮之后到来。他们拿着压路机压平假脚印踩上真脚印,把压路机扔下悬崖,他们是两个潜游高手,跳下悬崖到达海盗洞,被前男友汤姆击杀,汤姆在回家途中弄丢手枪,然后把钻石放回了女主丈夫,汤姆想去处理弹壳和泳衣的时候意外遇到了父亲卢克医生,但是没有发现是自己的父亲,于是开了枪没打中,没想到是自己的父亲,HM赶到时把证物藏起来,在老医生去世后才揭开真相……

  这篇推理小说以乡村老医生卢克的口吻展开,每个人的证言都有盲点,让我们一直在自杀和他杀之间徘徊,一度怀疑卢克医生就是凶手。 这就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作为凶手的汤姆一直没有正面出现,所以我们很难想到凶手出现的版面几乎只有一页多。但是作者在文中用一句话给了我们提示: “一旦你抓住了最为核心的线索,就会发现事情简单得可怕。” 可是我们都被作者的障眼法骗了。 在回到这本书的主角“女郎”上,她喜欢丈夫的金钱,又喜欢新欢的激情,倘若他们能够顺利私奔,金钱耗尽后他们的结局会如何呢?

  《女郎她死了》读后感(三):看完这本书,脑子里都是↓

  三大家,我永远的偶像

  这篇评论并不怎么深奥,只是我的个人小感悟,不涉及诡计评论

  为了不让朋友们想太多,建议看完小说之后在看

  这部也是一如既往的没有猜出凶手(我推理出来的凶手和医生一样),作者把这部人物性格描写的很好。我舍不得卢克医生,也看到了战争洪流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看完之后也是让我有点小伤心。H.M的轮椅,我也想要!依旧喜欢H.M,“我要为这个国家做出贡献!”

  那么,最后说说我对一些人的看法。你看得懂看不懂,你自己适合不适合欧美作品,不是你给这部书评分的原因,看不下去别看,在评论区说看不下去,分不清谁说什么,完全是你自己的原因。没人逼着你看。

  《女郎她死了》读后感(四):女郎她死了

  今天是约翰·迪克森·卡尔的生日,《女郎她死了》出版了,真是个美妙的巧合。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突然间拿到样书的喜悦难以形容——终于能伴着油墨香仔仔细细读一遍这本有点儿被忽略的杰作了。

  和编辑的“女明星”合影!

  《女郎她死了》写在1943年,是卡尔创作旺盛期的尾端,从1930年开始,他每年都产出两部以上作品,1938年甚至有五本之多,这在需要不断创新谜题诡计的侦探小说家中,是出类拔萃的,更何况是几乎只钻研“密室”这一个门类的卡尔,大概只能用“天才”来形容了。《三口棺材》《犹大之窗》《孔雀羽谋杀案》《绿胶囊之谜》等等被读者奉为经典的佳作都是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创作出来的。在这些精彩而数量庞大的作品里,《女郎她死了》是被低估的一个。即使在侦探小说持续风靡的英国,也并不常可见它被再版(在一些知名的推理博主的文章下有时会看到卡尔忠实粉丝的呼声),事实上,《女郎她死了》有极大的魅力,它是卡尔又不像卡尔,在叙事风格和诡计两个方面都表现十分出色,甚至从书名就开始了。

  She died a lady,简单直白的陈述,其实源自于故事中出现了多次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影射着发生了一起“殉情案”。侦探小说大多都是天然的悲剧,《女郎》更加凸显了这一点。

  三口棺材

  7.9

  [美]约翰·迪克森·卡尔 / 2019 / 新星出版社

  犹大之窗

  8.3

  [美] 约翰·迪克森·卡尔 / 2019 / 新星出版社

  扭曲的铰链

  6.4

  [美]约翰·迪克森·卡尔 / 2019 / 新星出版社

  耳语之人

  8.1

  [美] 约翰·迪克森·卡尔 / 2021 / 新星出版社

  整个故事都笼罩在二战的阴霾下,大战即将爆发。英国乡村处处透着紧绷和恐惧的气氛,亚力克·韦恩莱特像大多数的英国老年绅士那样,酗酒,着魔了一样关心战争消息,有一位美丽的妻子——瑞塔。村子里来了个年轻又英俊的美国演员巴里·苏利文,瑞塔和巴里打得火热,准备私奔。一天下午,广播中播放着《罗密欧与朱丽叶》,瑞塔和巴里消失了,留下两串脚印一直通往俯瞰大海的悬崖边。尸体在两天后被发现,梅里维尔爵士坐着电动轮椅前来调查。他还是那个富有喜剧色彩的可爱胖爵士——穿着一件罗马长袍,头顶月桂冠,把村子里的人惊得不轻。他与这起事先张扬的“悲剧”好像格格不入,如果看过几本梅里维尔爵士系列,欣赏作者在叙事处理上的幽默感,那么读《女郎她死了》会是一种不同的体验。

  这本书的叙述者是乡村家庭医生卢克,太讨喜了啊,这样的设置。家庭医生在古典推理小说中简直是一颗最有用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他们处在一个拥有特权又十分为难的境地,几乎知晓一切秘密,可以宣扬各种说教之辞。卢克医生的行为有些令人困惑(可能所有家庭医生的行为都令人困惑),起码从他的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这件诡异谋杀案的看法好像有些偏颇,但像卡尔这么会吊人胃口的作者,自然不会直指要害,而是让你在字里行间体验一种“不可靠”感,至于这种感觉是否来自于叙述者的“险恶用心”,只能在最后一刻定论。

  如同Jacques Barzun和Wendell Hertig Taylor在《犯罪目录》(A Catalogue of Crime,1971)中说的那样,虽然梅里维尔爵士依旧是大嗓门暴脾气,但医生的叙述使得故事线比以往的卡尔更加连贯和理智,情景设定依旧牢牢吸引着读者,线索的交织和多重反转突破了故事本身的限定。

  这是一部罕见的小说,它的结构特别,以防过多剧透此处不宜进一步说明,但这是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每个人的视角和供述都有盲点,而每个人看到事情的方式又总是有自己的倾向和偏见。所有这些“诡辩”最终都以一种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解决了。而读者,怀疑到了每一个人,唯独漏掉了凶手。

  曾有一位外国书迷评论《女郎她死了》是卡尔的《尼罗河上的惨案》,这是一句略带玩笑的话,但如果翻阅读者评论,这本书的开篇设置的确具有阿婆的风味——颓败不安的英国乡村,不合时宜的风流韵事,但只要翻过前三章,你就会认定了这只有可能是约翰·迪克森·卡尔。一个魔术般的无足迹密室出现了。卡尔的典型特征:一小部分人陷入了一种充斥着近乎荒谬的因素的境地,比如此案中凶手除非浮于空中,否则无法解释脚印之谜。可一旦你抓住了最为核心的线索,就会发现事情简单得可怕。

  “不可能犯罪”小说的最后几页往往至关重要,作者能否用恰当的镇定的阐释将读者从疯狂的谜面中拉回是衡量解答好坏与否的关键标准之一。《女郎她死了》应该称得上是卡尔作品中最为简单的解答之一,但合情合理到令人赞叹的地步。整本书的阅读仿佛经历了埃德加·华莱士的恐怖片的压迫感之后坐在舒适开阔的草地上抚摸猫咪,淋漓痛快之后回归理性,这时候响起了有点儿悲伤的一曲《如果你是这世上最后一个女孩》。

  这本可能被很多人忘了的杰作,最终以这样优雅美丽的样子面世,纪念伟大的“密室之王”约翰·迪克森·卡尔。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发文赚钱-发表文章就有现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