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隐秘史》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隐秘史》的读后感大全

2022-05-11 00:00: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隐秘史》的读后感大全

  《隐秘史》是一本由罗伟章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隐秘史》读后感(一):摘抄两句

  “世间之所以有秘密,就是等着人去揭示的。”

  “创造别人的死亡,也就创造了自己的死亡。”

  ”世间没有任何一种事物能单独存在。

  世间也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季节,是专为美而存在。

  他们为自己存在,为自己的处境昨和命运存在。

  各自都很重要,各自又都不重要。

  正因此,一切才是自在的,和谐的。“

  《隐秘史》读后感(二):心理悬疑比心灵鸡汤管用

  《隐秘史》可读性极强,属于心理悬疑,以夸张、扭曲的现实写普通日常、生存处境。小人物的恐惧、卑微、伤心积聚在心里,因为一个突然的事件无声地爆裂,在这种爆裂中看到更怪诞也更真实的自己,看清自己模糊不清的情感,当然也看到自己晦暗扭曲不愿面对之处。

  荣格说,没有面对自己的地方,就会成为命运。如果我没理解错,这就是罗伟章所写的隐秘史——生活史亮在明处,是面对自己面对世界的部分,隐秘史则是另一部分,犹如二十四正史和野史,哪一个更真实,更通往历史深处?

  “主动”会成为一个懦弱者的药方。小说里写到这个也很有意思,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忍字背后其实是选择被伤害,当然也不是说,一言不合就要干架,只是,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自己是个生活着的人,不是戴着纸镣铐的囚徒,这种心理暗示其实很重要。存在主义对人的自由和自主性的假设,有时候还是管用。

  让小人物忏悔、反省自我,多少有些不忍,不过这才算是救赎吧,作家的犀利和悲悯也都在其中。说小说是罪与罚主题也恰当,主人公和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的底层,原本都有一套自己的人生逻辑,一旦发现这套逻辑有问题,还出了人命,罪孽就产生了,怎么去惩罚,怎么拯救自己,就进入了人生哲学的探讨,这是小说更可看的地方,也是作家伟大之处,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感性的小说语言可比哲学思辨更有意思,更容易受到直接的启发。

  另外想到:小说里杨浪这个怪人很魔幻现实主义,不失为成功的本土魔幻,可以借给毕赣一用。

  《隐秘史》读后感(三):分担每个普通人的心灵重负,罗伟章以“史”为名探索现代人隐秘内心

  摘自《扬子晚报 》。

  作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近日,罗伟章长篇小说《隐秘史》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小说在出版前就备受文学界好评,在李敬泽、吴义勤、梁鸿鹰、毕飞宇、苏童等国内著名批评家、作家共同推选下,获得首届凤凰文学奖评委会奖。

  《隐秘史》是一部探索现代人隐秘内心的杰作,兼具现实主义和心理小说特征,关注时代变迁下人的内心世界的幽暗角落。

  小说围绕一起扑朔迷离的凶杀案,让读者进入一个未知的圈套,穿过层层迷雾,逼近恐惧背后的恐惧,凶杀背后的凶杀,由此探索罪恶背后的时代与人性之殇,救赎现代人内心的脆弱和迷惘。

  罗伟章擅长对人物内心进行深度挖掘,他的两部“前史”——《声音史》《寂静史》,以及新近出版的长篇《谁在敲门》也都有这一鲜明的特点。

  这是一种“发现小说”的特质,背后则是对人性关怀的温度写作——通过对普通人无法言说的软弱、苦恼、恐惧乃至罪孽进行聚焦显影,用诚恳、坚实而平等的对话,分担精神的痛苦,从而修复人们无法自知的平庸、匮乏与残缺。

  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小说是一种当代“罪与罚”主题的创作,用故事照亮人心,引起当代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另一方面,罗伟章的写作从来都是扎根于最真实、可感的现实,对人物和场景的描写极其逼真,让人感到亲切、熟悉,仿佛看到自己或是亲人,看到自己经历过的生活。

  中年夫妻之间的爱与恨,邻居之间的争端与欺凌,主人公的自尊、死要面子、善良懦弱,早年生活里的贫穷、饥饿、屈辱的记忆……

  罗伟章的文字写活了每个普通中国人的普通生活,“把即将逝去的乡土社会中人性的扭曲放大在现实世界的长镜头聚焦之下显影”(著名文学批评家丁帆评)。

  《隐秘史》尤其展现出这一主题写作的纯熟和精湛,是国内同类题材写作的全新突破之作。

  关于《隐秘史》故事中的动人之处,还有很多,平凡人的尊严和渴望,人性的温暖和绵延,在故事的枝枝蔓蔓中闪烁着微光。

  我们会看到一对亡命鸳鸯,在穷困和绝望中唱着属于两个人的谣曲;

  看到村里最老、最慈悲的张大孃藏着一段石破天惊的爱情,直到去世;

  看到留守等待丈夫的女人夏青,以牲口般的辛劳麻痹自己也安慰自己;

  看到罗伟章《声音史》里的怪人杨浪一如既往,收集村庄的声音,从光阴的深渊里唤醒人们的记忆……

  他们都固执地守着自己的秘密,为了捍卫自己的生活,为了能够活着。

  而秘密并不是可耻的,小说探讨了人心的秘密,拥有秘密的人生会变得阴暗和狭窄,但“有些秘密,放在心里,就是放着一盏灯”

  在当下碎片化、重情节的阅读中,《隐秘史》朝向纵深处的心灵写作是对于人之存在和作家使命的强调和坚守。

  作为小说,它以精巧的构思、精微的叙述和精准的力度,让读者自然地跟随、潜泳到人性深处并照见自身。

  村庄、悬疑、惊悚、心理、先锋,在这部小说中有艺术化的显现,但都是次要的,小说注目和奔赴的是被遗忘的故土和心灵的宽阔,让我们看到自己活着的样子,思考怎样活着才不辜负生命。

  原载《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2022年5月6日

  《隐秘史》读后感(四):为什么会有《隐秘史》?——专访罗伟章

  声明:摘自《红星新闻》

  1.您是多久开始创作《隐秘史》?您的创作灵感是来源于什么?

  罗伟章:我记不住具体日期了,但应该是在《声音史》之后、《寂静史》之前;《隐秘史》虽是“三史”中最后一部出版,但其实写得比《寂静史》早。

  有次我回老家,听我哥说,我们村某个山洞里发现了一具完整的人骨,公安来调查取证了一番,没有下文。至今也没有下文。这件事很触动我。我当时就想,那个人死了,死得不明不白,连亲人也不知他死在何处。我想这定是那个人的痛。我应该让他复活,让他开口说话。于是就有了这个小说。

  2.有评论家说《声音史》书写心灵史,《寂静史》书写信仰史。这一次《隐秘史》以“隐秘”为名,以“史”为喻,书写人性史,您是怎样看待三部曲之间的关系?

  罗伟章:我比较喜欢评论家的这个概括,我觉得是较为准确的。当然总不会分得那么清,心灵、信仰和人性,是文学的深切关照,每一部好的作品里边,都会牵涉相关内容,比如人性,《声音史》《寂静史》里面同样有。只是各有侧重。这三部作品的共通性,是都写出了一种孤独。

  3.《隐秘史》落笔后,您最大的感受是怎样的?

  罗伟章:复活一个生命的快乐。让我遗憾的是,这个生命活过来了,但他活得并不快乐。因为他看见了另一个自己。那个自己与他为敌,不断地揭露他,让他凝视自身的阴影,无可逃避。他是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善良到懦弱,所以在自身的阴影面前,他无所适从,陷入重重挣扎。

  4.这次您为何会选择将现实与心理联系起来,您认为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罗伟章:心理本身就是现实的一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所以它们不是“两者”,它们就是一体的。

  5.您认为主人公桂平昌是一个怎样的角色,以及为何选择用黑影来链接两者?

  罗伟章:看上去,桂平昌是一个有些“特殊”的人,其实毫不特殊,他跟我们一样正常,他的善良,包括他的懦弱,也和我们没有多少区别。他的特殊性无非是不断发现自我。黑影是他自我的“胎化”,但终究,会跳出来与他分庭抗礼。

  6.在《隐秘史》中出现了“谵妄症”,您是何时开始关注到心理学领域的?为何选择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罗伟章:其实很早了,我的许多小说都如此,有批评家专门写过论文,分析我小说里的心理揭示,但没引起更广泛的注意。前两天我碰到批评家白浩,他说他写了“三史”的评论,开始以为就像分析《声音史》《寂静史》那样写下去,等到读了《隐秘史》,他觉得自己的很多观点被颠覆了,要重写了。我估计他是注意到了《隐秘史》跟前两本很不一样,特别是心理演进成为了故事的动力。

  我说过,心理本身就是现实,是更深也更真实的现实,融入创作是自然的。

  7.您认为人性是一种怎样的存在,面对罪与罚,我们该如何去“拷问”人性?

  罗伟章:文学家解释人性,跟理学家、哲学家会有不同,但照样会赋予它道德内涵。我尊重人性的自然性特征,但同时要有光,哪怕这束光很遥远。我们拷问人性,正是拷问那束光是否存在、是否已经熄灭、是否承担了应该承担的。当人类的罪与罚不由别人判定,而是自我审视,人性就进化了一步。

  8.通过《隐秘史》,你认为当代人该如何去处理自己的心理世界(或管理情绪情感),以及该如何去审视自己和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罗伟章:你提的是个大问题,我一时回答不过来。但肯定是个极有意义的问题。我觉得在《隐秘史》当中,我呈现了这些问题的部分答案。

  罗伟章

  《隐秘史》获得首届凤凰文学奖评委会奖

  罗伟章

  《隐秘史》书影,2022年5月出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