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挣脱母爱的束缚》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挣脱母爱的束缚》读后感锦集

2022-05-19 09: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挣脱母爱的束缚》读后感锦集

  《挣脱母爱束缚》是一本由于玲娜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挣脱母爱的束缚》读后感(一):《挣脱母爱的束缚》:正视母爱,实现自我成长

  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看到“挣脱”两个字时,大脑里中出现的“妈妈怎么会不好”的念头,然后会自动把这个念头屏蔽掉,不去触碰这个话题。 心理学家荣格说:“我们意识不到的事物,构成了我们的命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挣脱母爱的束缚》这本书,来正视母爱,走出负面情绪,实现自我成长。 作者:于玲娜,浙江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督导师,日本东京映心堂心理创始人,著有《我抑郁了吗:抑郁者自救指南》,译有《母爱的羁绊》《为何母爱会伤人》《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等。 作者在书中剖析了15种不健康母女关系的根源、表现和影响,并结合自身多年咨询经验,给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同时这是一本心理学的自助书,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主人公得到一本武功秘籍那样,我们需要一边读,一边体会,一边练习,需要时间帮我们走出这些负面情绪。 1、首先需要澄清下: 我们不是来改变你和母亲的关系,而是一起来反思和母亲的关系,消除不利的影响,走出对你的限制,更自由地过好自己的生活,这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孝,也是母亲最愿意看到的:你是如此幸福的生活着。 2、本书列出了15种不健康的母女关系,也许你会好奇:“我和母亲到底是哪种关系呢?” 其实,这些类型之间并不是彼此排斥的,你们的母女关系可能以一种类型为主,又混合其它的几种类型,在我们这几十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会逐渐演变、更替。 虽说现在一直在说男女平等,但是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一直在影响着很多人。 前段时间热映的电视剧《欢乐颂》,里面的“樊大姐”,她的家庭尤其是她的母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母亲一直非常宠溺儿子,却一直打压着“樊大姐”。 现实中也有很多的妈妈属于“扶弟魔”,姐姐什么好吃的都要先让着弟弟不说,就算姐姐成绩很好,初中毕业也只能去上中专,因为要让弟弟读高中上大学;姐姐毕业工作了,收入除了孝敬父母,还得留一部分给弟弟;姐姐结婚时父母要的彩礼是留着给弟弟结婚用的;弟弟买房子姐姐也要出一部分;弟弟的孩子吃什么奶粉,办什么游泳卡,这些也得要姐姐管…… 我有个同事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她告诉我,她曾很羡慕那些可以自由支配收入的小同事,在这样家庭的影响下,同事凡事都亲力亲为,过度的牺牲自己来成全家人。结婚后她不想回娘家,回去了也没人心疼她。产后她陷入抑郁,痛苦得她一直自己以泪洗面。 三年后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才慢慢地走出来。 3、本书用了大量的篇幅去理解和描述问题,小篇幅的提建议。我们需要的是对自己更深刻、持久的理解,承载、消化和穿越这些负面情绪和痛苦,实现更好的成长。 我们一起读这本书,一起打开这些负面情绪,让我们一起自由地体验、观察和反思任何负面情绪,这是我们心灵成长的基础。 写在最后:有的人就算常年遭受心理折磨,也不愿意指责母亲。殊不知,子女对母亲最好的报答就是获得幸福。 我们可以学会自我同情,自我认同,真正开始自爱,坦然做真实的自己;满怀感激地与母亲保持距离,不再期待母亲的改变,更无须与母亲决裂。 让我们一起正视母爱,实现更好的成长。

  《挣脱母爱的束缚》读后感(二):《挣脱母爱的束缚》——建立健康母女关系

  母爱是束缚?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书名都会觉得疑惑吧。是的,不健康的爱就是一种束缚。

  坦白说,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很清楚,我和妹妹都受到过不同情况的不健康的母爱束缚。而母亲自己的行为又多半是来源于她的两位“母亲”,养母和生母。两位祖辈都已经去世了,母亲现在更多的是怀念她们。而我在自己成为母亲后逐渐理解了母亲,对于很多情况都不再介怀,也努力让自己不再成为孩子的束缚。

  这本《挣脱母爱的束缚》,更多是告诉我们有哪些爱是不健康的,为什么会有不健康的爱出现。

  女性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模式,使得母女关系和其他亲子关系不太一样,女孩会更加容易受到母亲的影响,很多时候成为母亲一样的人,或者相反成为母亲完全不希望成为的样子。

  不健康母女关系的实质是母职的缺失。

  一个“完美的母亲”,需要具备十大角色:生命之源,养育者,依恋对象,保护人,第一响应者,情绪调节器,镜子,啦啦队长,导师,大本营。

  一个母亲需要承担的责任实在是太多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某种职能缺失。这时候如果家庭其他成员能够协助她完成某些职能,那么孩子就依然可以成长为一个健康、乐观的人。

  因为母亲的某些职能缺失,所以会造成一些常见的不健康母女关系。

  例如:有些母亲对孩子的感受是习惯性“看不见”的,这样的孩子看起来也可能会很乖,但是到了某些特定时刻会爆发出来,让她陷入不健康的婚恋关系中。

  更有甚者,母亲会刻意打压孩子的感受,教育孩子忽略自己的感受。这种情况会造就“优秀”的学霸女儿,结果是要么“优秀”的过了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要么是放飞自我,疯狂的寻求刺激。

  还有一些母亲,控制欲很强。即使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却依然得按照她的想法去生活。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势必会产生一些反抗,明里暗里的和母亲作对。

  意识不到这些的母亲,还会通过让孩子产生内疚感,来左右孩子的决定。前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大,我也曾采取过这样的方式。跟孩子说我已经很累了,为了你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你就不能让我省心一点。也不知道孩子心里是否会因此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迹。不过和她的同学比,她自己觉得自己很幸福了。有一天在一起散步的时候,跟我说非常谢谢我对她的教育。既没有压着她学习,也不过分限制她的自由。

  不健康的母女关系还有可能是不同的家庭结构造成的。

  以前我还挺羡慕有些母女能够像姐妹一样相处的,但这姐妹还是得有分寸。如果母亲过于混淆自己的位置,把自己也当成孩子,不能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孩子保护,这样的关系也是不健康的。

  还有些母亲会因为某些原因怨恨孩子的存在,或者与孩子一起将父亲当作敌人,这些都是不健康的。

  健康的母女关系,需要母亲对自己充分的进行探索和了解,也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的适当帮助。回想孩子成长的这十二年,我也是在不断成长,不断调整我和另一半的关系,和家人的关系,和孩子的关系。也很庆幸,我们是懂得学习的一代人,通过各种方式,总归能够避免一些错误的出现。

  看完这本《挣脱母爱的束缚》,虽然不能百分百做到一个完美的母亲,及时发现错误并修正,也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

  《挣脱母爱的束缚》读后感(三):女性成长,从反思母爱的束缚开始|序言

  “理想的结局是分离”

  文|于玲娜

  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自己成年以后的性格、亲密关系、人际关系模式,甚至学业和职场表现,都常常受到童年经历和原生家庭的影响。她们开始关注自我成长,不断探索自我,疗愈内心创伤。

  在寻求心理咨询的人中,女性所占比例大于男性。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心理问题困扰的原因复杂而广泛。如果从原生家庭的角度看,女性的精神痛苦,很多都源于和母亲的关系。

  大部分寻求心理咨询的女性,起初并没有期待在咨询室里谈论自己的母亲。她们深受困扰的问题大多是各种难以承受的负面情绪和躯体症状,如抑郁、焦虑、恐惧、强迫倾向、被害妄想等;或者是让人失望的伴侣关系,如争吵、冷战、出轨等;或者是育儿过程的心理困难,如对孩子期待高、没耐心、伤害孩子的想法等;或者是和上司、同事、家人的关系紧张,比如辛苦付出却不被认可,难以抑制又无法表达愤怒,和长辈相处不快......

  如果谈到母亲,她们可能会轻描淡写地转移话题:“我妈妈?她对我挺好的,我们之间没什么问题。”然后,她们会继续谈论她们不健康的情绪和身体、不负责任的丈夫、麻烦的孩子、索求无度的上司、自私的婆婆等。

  对很多女性来说,谈论母亲对自己的伤害,本身就是个禁忌,这会令她们感到不安,觉得母亲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自己不该谈论母亲的不是,甚至不该去想这个问题。

  但随着咨询的推进,她们对当前的困扰不断抽丝剥茧、寻根溯源,逐渐揭晓的答案往往都会指向和母亲的互动。

  意识到这些,会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接纳自己,从而更有能力主动做出选择,掌控自己的生活。

  谈论母亲给女儿带来的伤害,并不是为了评判母亲,指责她、报复她,而是为了让我们更了解自身痛苦的根源,改善我们的身心状态,真正实现自己人格的独立和成长。

  当然,父亲也会影响女儿的人格,同时母亲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子的人格,很多图书已经用“亲子关系”这个概念概括了母女、母子、父女、父子四种关系,并讨论了“原生家庭对人格的影响”。那么,为什么还要 把“母女关系”单独提出来讨论呢?

  2021 年母亲节时,为了给我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准备一些庆祝母亲节的文案素材, 我用“母亲节”三个字在网上搜索图片,找到了海量的母亲节配图,同时得到一个有趣的发现,我数了前 100 张表现其他人为母亲庆祝节日的配图。

  这个数据让你感到惊讶吗?背后的原因无法用三言两语简单概括,但如果你有耐心读完这本书,就不会感到惊讶了。你会发现,和其他三组亲子关系相比,母女关系十分独特,这份关系对女性的一生都有深远影响。

  本书就试图帮助女性朋友们回顾、反思、梳理自己和母亲的关系,识别其中的消极影响,走出母女关系的创伤阴影,为自己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在进入正式讨论之前,我想对下面几个问题略作澄清,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原来不健康的母女关系只有这么几类!那是不是只要我确认了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属于哪一类,只读相关内容就可以了呢?

  当然不是。读这本书时,你和母亲的亲密关系可能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在这个过程中,你和母亲的性格或多或少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而生活带给你们的挑战也在不断变化。

  有的母亲年轻时比较自恋、任性,容易和女儿形成嫉妒和竞争的关系,到了中年,性格渐渐成熟、沉稳起来,更能付出无私的爱;有的母亲年轻时家境优渥、生活轻松,对女儿也比较宽容有爱,到了中年,经历了生活的变故和打击,则可能变得脾气暴躁、性格乖戾;更多的母亲是早年生活拮据,对女儿各方面的需求常有忽视和过度限制,在女儿长大后,自己更有能力和意愿支持女儿。

  有的女儿在婴幼儿时期和父母关系较好,成长环境还算健康,但到了少年时代,父母离异,和满腹牢骚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性格变得内向压抑;有的女儿则在成长初期受到父亲的虐待,活得很痛苦,后来母亲和父亲离婚,就过上了相对健康的生活。

  我们和母亲的关系,是几十年互动的累积和叠加而成的。很多母女关系是多种情感模式的复合体,每个阶段的成分和配比都不一样。

  当你开始认真反思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时,可能会很快发现一种占据优势的情感模式,但最好不要止步于此。如果继续探索,也许还会发现别的模式,其中一些模式只是你们关系的一段小插曲,还有一些模式,虽不起眼却影响深远。

  如果能把这个复合体几十年来的演变过程描述清楚,你就能更接近自己和母亲的关系的真实情况。

  我们所处的时代非常注重结果和效率,甚至有些“急功近利”。带着这种习惯去寻求心理咨询时,常常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不想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也没有兴趣知道为什么发生。事情已经过去,是无法改变的,我只想知道现在该怎么办。我只想尽快解决问题,因为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一些心理学咨询师也会迎合这种需求,拒绝讨论来访者的过去,而是提供各种“短程”“高效”“迅速”的解决方案。其结果往往是,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陷入更深的无力感之中。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不想谈论过去”,这种想法背后常常是对痛苦的防御。去理解发生了什么会让人感觉太痛苦,为了回避痛苦,有的来访者会要求心理咨询师给出一个不会痛苦的解决方案。其实,有效的心理咨询,不是避开过去造成的痛苦,而是承载、消化和越过它们。

  本书用了大量篇幅去理解和描述问题,而用了比较小的篇幅提建议。这和我在咨询中的工作经验是吻合的:来访者的真正成长,往往是因为(或伴随着)对自己更深刻、更持久的理解,而极少是因为从咨询师这里获得了什么特效的建议。

  在尝试理解过去的经历时,可能会涌出很多负面情绪和痛苦,为了帮你更好地承载和消化这些负面情绪和痛苦,我有以下建议。

  关系是两个人的共舞,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舞步,但对方不一定会跟过来。母女关系能不能改变,除了你的努力,还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

  不过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改变你和母亲的关系,而在于帮你反思和母亲的关系,消除她留给你的不良影响,走出她对你的限制,更自由地过好自己的人生。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艾米告诉我,十年前她读了《母爱的羁绊》这本书,书里讲的是有自恋情结的母亲对女儿造成的负面影响。当时她觉得书里的情况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她认为自己有个好妈妈,自己的妈妈并不自恋。最近她重读了这本书,才突然发现自己的妈妈跟书里写的妈妈一模一样,而她本人的很多心理问题也的确是妈妈的自恋倾向导致的。艾米认为,十年前自己之所以看不到这一点,是因为她当时不能容忍自己有这方面的念头,就好像脑子里有个“思想警察”,自己一冒出“妈妈不好”这样的念头,就会自动地把它屏蔽掉。

  母亲对我们的消极影响并不会因为我们回避它或不承认它而自动消失。相反,越是我们压抑的、不肯承认的东西,越会在无形中控制我们。就像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r Jung)说的:“我们意识不到的事物,构成了我们的命运。”这就好比我们开车行驶在山路上,如果我们的车子的刹车坏了,而我们并不知道,那么我们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灾难;而如果我们上路之前发现刹车坏了,把刹车修好,灾难就可以避免。正视母女关系中的问题,就是对我们的车子进行一次细致的检修。

  正视母女之间的问题,并不是为了批判或惩罚谁,而是为了让我们都能放下心理包袱,解放情感,更好、更安全地上路,开启更美好、更稳健的人生旅程。

  在这一过程中,你可能会对母亲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但另一个声音又紧紧束缚着你:“我不能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

  你可能会认为,强烈的负面情绪是你和母亲关系中的一个“异物”,在你的记忆里它从来没有出现过,在你的想象中它也不应该出现,而后面那个“理智”的声音才是“正常”的。

  其实恰好相反,这个想法才是你和母亲的关系中不健康的一面,它正是问题本身。

  在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怀有负面情绪时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有的孩子吃奶不顺利时哭闹踢抓,心情不好时乱扔东西,父母不给自己买喜欢的玩具就大发脾气,等等。这些都是为人父母需要承受的,这些负面情绪一旦被接纳,就会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减少,直到某一天父母发现:孩子变得懂事了。

  如果父母由于生活压力或自身的心理问题无法承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就会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不应该出现”,要求孩子自己压抑和控制这些情绪,孩子就会难过、隐忍,最终认同,并将之变成自我要求,从而留下心理健康隐疾。

  我们需要接纳这些负面情绪,尝试打开一个“内在空间”:在这个“内在空间”里,存在任何情绪都是被允许的,可以自由地体验、观察和反思任何情绪。

  这种允许情绪存在并能自由地体验和反思情绪,正是心灵成长的基础。

  虽然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但在我们内心的隐秘角落,或许还是会对母女关系有理想化的期待,比如大家可能会期待:

  这样的场景即使存在,也不可能是永恒的,生活中总难免会有冲突。

  好的关系,就是带着诚意真实地表达,解决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修复关系中的裂痕,让关系慢慢变得更深厚,更值得信赖,更经得起风吹雨打。好的关系,不是某种特定的形态,而是这个过程本身。

  (本文为《挣脱母爱的束缚》序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