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锦集

2022-06-07 09: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锦集

  《可喜可贺的临终》是一本由[日] 小笠原文雄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02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一):一些感悟

  目前,居家安宁缓和医疗的概念尚未统一,但它的内涵已经越来越被大众认可:居家安宁缓和医疗中的“居家”,是指受照护者的生活居所(注:可以是自己的家,也可以是一起生活的孩子的家,或者养老院等);“安宁”则不仅关注生,也关注死,思考怎样的照护方式对于即将离世的患者才是最为恰当的;而“缓和”是指缓解患者的痛与苦,且不限于临终的患者。居家安宁缓和医疗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帮助与关怀,关照被照护者的愿望、表达及灵性需求,帮助他们点燃每一天的激情,让所有人充满力量感和价值感。

  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最后的日子能在家中度过,但是却不知道最后的日子“能”在家中度过。

  目前,日本有多达 75%的人是在医院离世的。但实际上,由于照护保险制度的实施以及居家医疗品质的提升,即便是独居的癌末患者,也能实现最后一段时光居家度过这一愿望,可以选择在自己喜欢待的地方离世。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二):٩̋(๑˃́ꇴ˂̀๑)

  2015年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一项关于全球死亡质量排名的报告,关注各国缓和医疗实施情况,报告结果显示,在80个国家和地区中,英国排名第一,中国大陆地区排在第71名,几乎垫底。而且报告中指出,中国是对缓和医疗有极高需求的国家,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满足病人的临终关怀需求对中国医疗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死好”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对“缓和医疗”提出了三个原则:重视生命并接受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它是从现代医学无法治愈疾病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对于处在生命终末期的患者,专业的安宁缓和医疗团队会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以及治疗其他症状(包括身体、心理、社会支持、灵性的困扰),来预防与缓解其身心痛苦,以改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不加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 2021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表了《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这意味着政府对缓和医疗也开始重视并行动了起来。本书由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联合推荐,倡导并推广安宁缓和医疗的概念和方法。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三):临终也可以可喜可贺吗?

  今年初,2021年全球死亡质量排名报告出炉了,中国大陆相较于2015年的71名,提升至53名,我国安宁缓和医疗在中国政府和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努力下有了巨大的进步。中国是对缓和医疗有极高需求的国家,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满足病人的临终关怀需求依旧对中国医疗提出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开诚布公地谈论生死、如何坦然地接受死亡的自然规律、如何“死好”依然是摆在普通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问题。

  《可喜可贺的临终》的作者是日本居家安宁疗护界泰斗小笠原博士,他为超过1500位末期患者提供过居家安宁照护服务,实现了患者“最后时光在家里度过”的愿望。本书由致力于国内安宁缓和医疗推广的北京协和医院大夫宁晓红博士审阅,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CCTV《健康之路》联合推荐,共同倡导并推广安宁缓和医疗的概念和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在为本书撰写的序言中写道:“死者善终,生者无憾。如何才能善终,这是本书致力回答的核心问题,也是安宁缓和医疗的终极课题。”希望那些因为“独自生活”或“害怕给家人添麻烦”而放弃居家医疗的患者,还有担心“无法照护患者”的家人们,以及还不知道居家安宁疗护为何物的人,都能抱着或许人生能有“多一种选择”的心态,阅读此书。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四):《可喜可贺的临终》:生命的诗篇要如何结尾?

  生命总是神秘又充满了意外的,它的强大和伟大让世界日新月异,让世界充满感动,它的珍贵和脆弱也同样让世间充满不舍和悲伤。从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已经注定了它的消逝,而生命进程中的每一份美好的瞬间都让必然会到来的消逝变得更加沉重。 生命只有一次,它义无反顾地向前流逝,总是会走向终点的。 当生命的尾声真的到来之时,我们究竟应该用怎样的心境去面对?无论是别人的终点,亦或是自己的终点。 人往往在临终之时,才会猛然发现自己的生命中还有很多精彩没有经历过,还有很多遗憾没有弥补过,还有想完成的事,想陪伴的人……于是,只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忍受来自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这并不是所有临终之人的常态,却也是大部分人在生命走向终点时的共同遗憾。

  然而,另一种面对生命尾声之时的声音,也在逐渐扩大开来。他们不再受困于哀叹生命即将逝去的悲痛和不舍,而是将自己全部的心神都用来寻找生命尾声中最后的幸福之中。身体的痛苦已经令人疲惫了,既然生命的流逝不可逆转,那为何不在最后的时间里最后一次感受生命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的一面呢? 死亡只有一次,我们又要如何去面对它呢? 死亡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恐惧和忌讳就停止脚步,笑着面对死亡的到来,也是一个人最后的尊严。在面对最后的时刻逐渐逼近的时候,生命的尾声又要如何度过呢?当痛苦、恐惧、逃避、遗憾都变得没有意义,我们也只有让自己平静下来,笑着面对,在生命最后的时光肆意地去拥抱幸福,享受快乐和安宁,才不枉这一生只有一次的死亡的来临。

  《可喜可贺的临终》让我们见到,在生命尾声中的确还有一种不一样的面对方式,一种更加积极而安宁的最后时刻。死亡不再是“痛苦的”,病患哪怕离世也同样可以让生命享受到最后的幸福安宁。“居家安宁缓和医疗”是一个近些年才新型的领域,却也是在如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所诞生的最温柔和人性化的领域之一。它让病人的离世变得平静幸福,没有遗憾和悲痛的同时,家属也终于能够平静面对,与病人一起享受最后的幸福时光。 《可喜可贺的临终》的作者是日本医学博士小笠原文雄,日本居家安宁疗护协会会长,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特任准教授,岐阜大学医学部临床系客座教授。1973年毕业于名古屋大学医学部,曾供职于名古屋大学第二内科,1989年于岐阜市内开设小笠原内科诊所。有为1500余位患者提供居家安宁疗护的经验,在此期间亲眼见证了太多微笑着走向死亡的患者,和微笑着送别亲人离去的家属。在临终之时,他们所面对的不再是死亡的冰冷和无可奈何,而是一段美好生命在尾声中幸福的终结,并怀抱着那份幸福继续走下去。

  居家安宁缓和医疗中的“居家”是指受照护者的生活居所;“安宁”则不仅关注生,也关注死,思考怎样的照护方式对于即将离世的患者才是最为恰当的;而“缓和”是只缓解患者的痛苦,且不限于临终的患者。当生命走向尾声时,患者和家属将不再困于死亡的阴霾和离别的悲痛,而是充分呵护了心灵,点燃对于生活的激情和对于幸福感的体验,让所有人的心中都在此充满了力量。 《可喜可贺的临终》中所收录的临终前的温暖故事,无一不是在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哪怕在面临着生命最后时刻的逼近,患者和家属仍然能够平静地面对,能够最大程度地感受到来自彼此的温暖和力量,让他们能够有勇气笑着面对死亡,能够在临终之前仍然安宁地享受生命带来的幸福和满足。这与生命本身是同样的震撼人心,是生命的奇迹,不得不令人赞叹。 既然生命的消失已是必然,与其哀叹痛苦,不如选择让故去之人和想送之人都能够感到满足的死亡方式。不再困于痛苦不安,即便离别也可以平静安宁、心满意足、充满希望,让患者和家属都能够不留遗憾,这才是可喜可贺的临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