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情绪是一面镜子,照出真实的你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情绪是一面镜子,照出真实的你

2022-06-11 22:52:04 作者:十点甘蓝蓝 来源:十点读书 阅读:载入中…

 情绪是一面镜子,照出真实的你

  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情绪

  大部分人的第一答案是生活,是每天林林总总的大情小事。

  房贷让人压力山大,孩子的教育让人焦虑不已,奇葩的同事总能激起怒火,猪队友也总是让人失望……

  可是细细想来,为什么同样一个事情,发生在A的身上掀不起什么涟漪,发生在B的身上却是一场狂风暴雨?

  决定情绪的,到底是事情本身,还是我们自己?

  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了“情绪ABC理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因此,情绪的好坏,在于我们对发生的事件有着怎样的信念。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作者奇普·康利是一位企业家,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每年都会有生意的淡季,淡季来临,公司现金流短缺,他的恐惧也来了。

  他常常被焦虑、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甚至引发胸闷、精神紧张。

  后来,奇普·康利学着把那些情绪归类、分解,辨别是哪些原因带来了这些情绪,再去客观地看待这些原因,情绪背后的时间就迎刃而解。

  由此,奇普·康利提出了一套“情绪公式”,每一种情绪袭来的时候,我们都能在公式里识别出情绪背后的信息,从而打破自己习惯性的情绪模式。

  焦虑=不确定性x无力感

  无论是一般的焦虑,还是更难摆脱的强迫症、恐慌症、社交恐惧症,焦虑大多源于过度关注危险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在即将面对的事情前毫无准备。

  人们倾向于高估某个察觉到的危险,而低估我们化解危险的能力,从而对无法控制的未来产生焦虑。

  比如很多父母会想,如果孩子不能进入好的幼儿园,就大概率进不了好的小学、中学,最终考不上好的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过失败者的一生……

  对此毫无办法的无力感,将这种对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性加倍放大,从而形成了父母的焦虑。

  “不确定性x无力感”的方程中,两个因素是互相影响的,你越感觉不确定,就会越无力。如果你能改变其中一个变量,将其减小到接近零,就可以明显降低你的焦虑感。

  试着想想最极端的结果,如果当下你担心的事发生了,那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要达到最坏的结果,还需要哪些关键步骤?这些步骤都会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回答自己这几个问题之后,你就会发现最坏结果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失望=期望-现实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在美国人和德国人中间进行了一次有关人类发生情绪频率和强度的详尽调查。

  在包括内疚、孤独、尴尬、伤心等13种负面情绪中,失望是调查反馈中遥遥领先的、强度最高的情绪。

  在出现的频率上,失望紧跟在焦虑和生气之后,也有研究显示,中年是失望情绪出现最为频繁的阶段,如果现实不及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美好,失望就会油然而生,这种失望不只是对社会环境、身边人,也包括对自己。

  一件事让你失望,还是心满意足,取决于“四个距离”:

  你拥有的和你想要的之间的差距(“我想要美丽的绿草坪”);

  你拥有的和你认为其他人拥有的之间的差距(“邻居家的草坪更绿”);

  你现在拥有的和你曾经拥有的最好经历之间的差距(“我不喜欢现在的草坪,我还是想念以前的”);

  你拥有的和你觉得你应得的之间的差距(“我已经很努力地在养护草坪了”)。

  应对失望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预期。

  英国作家亚历山大·波普说:“无所期望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永远不会失望。”

  已故科学家霍金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时,他说过一句话:“当我21岁时,我的期望值跌为零。因此以后的每一件事,对于我都是奖励。”

  手里握着半杯水,人们讨论是“只有半杯水的失望”,还是“还有半杯水的满足”,可是从另一方面说,能够拥有一个杯子,不也是让人开心的事吗?

  幸福=“想要拥有的”除以“拥有想要的”

  我们常常把幸福看作一种生活目标或一个物品,当我们满足自己的本能或欲望时,就会幸福,比如吃到了想吃的东西就幸福、还清了房贷就幸福……

  但这种幸福就像一个无底洞,我们得到的越多,就越难得到满足,也就越难产生幸福感。

  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200万个人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个方程:幸福=“想要拥有的”除以“拥有想要的”,也可以简化成“拥有”除以“想要”。

  和所有的除法等式一样,提升幸福感的方法是增大被除数,也就是“拥有”;同时减小除数,也就是“想要”的欲望。

  拥有同样的东西,欲望更小的人,感觉更幸福;

  欲望相同,拥有更多的人,感觉更幸福……

  任何人都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调整幸福感的支点。

  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经提出“元月回顾”的方法,在新年过后不久,他会抽出一天的时间回顾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包括:爱情、工作、财务、娱乐、朋友、健康、创造性以及整体。

  在回顾这些方面的时候,花些时间、细细品味那些给你带来幸福感的细节,试着想象,如果生活中缺少了它们会怎样……

  未来一年,你就更知道自己“想要拥有的东西”是什么。

  智慧=经历的平方根

  今天一个10岁孩子掌握的知识,可能要比亚里士多德还多,但是知识不等于智慧,也就是洞穿事物发展规律、洞察人性的能力。

  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和顾客聊两句就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婚姻学家约翰·戈特曼只要观察一对夫妻15分钟的互动,就能准确地预言他们是否会离婚以及何时会离婚,这些都是基于经年累月的经历提炼而成的智慧。

  但是有了经历并不等于就有了智慧,作者认为,智慧是经历的平方根。

  比如,3是9的平方根。9是我们阅历的总和,我们需要在这些阅历当中找到一个至关重要的规律或者方法论,也就是3,这才是我们的智慧。

  有这样一个寓言,富人很喜欢猫,他请了一位有名的画家为自己画一只猫。

  大师答应了,让他三个月后来取,但是富人来取画时,大师却推迟说再等等,一直拖了一年之久。

  最后,在富人的请求下,大师轻松地拿出一支画笔,流畅地画出一只猫,让富人叹为观止。

  震惊之余,富人很生气,问他:“你明明只需要花30秒的时间,为什么要让我等一年呢?”

  大师没有说话,而是打开了一个橱柜,上千幅好的、差的、难看的猫的画掉了出来。

  当我们面对一件难解的谜题,试着回想自己的经历,找出它的平方根,也就是关键因素,不但让问题迎刃而解,也会让你的智慧更多了一层。

  电影《低俗小说》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

  每一种情绪都是一个信念的反射,让我们看清世界、看懂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