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技术陷阱》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技术陷阱》读后感1000字

2022-06-14 09: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技术陷阱》读后感1000字

  《技术陷阱》是一本由[瑞典] 卡尔·贝内迪克特·弗雷 / Carl Benedikt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2.00元,页数:4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技术陷阱》读后感(一):《技术陷阱》:技术进步与人类发展

  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助推力之一,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富裕程度,也极大丰富了人类的运转机制。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技术进步也可能是一个人类自我掘墓的“陷阱”,它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出掩盖在原始和粗糙文明状态下的“性本恶”。

  《技术陷阱》这部著作“系统而全面地回顾了近几百年技术进步的历史,以及它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和政治权力分配”。本书意在表明,工业革命从长远来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和繁荣,但机械化的直接后果对大量人口来说是毁灭性的。中等收入岗位减少,工资停滞不前,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利润激增,经济不平等加剧。可以说,本书是在科学技术狂飙突进的21世纪,写给全人类的“警世恒言”,提醒人类警惕技术这把“双刃剑”,从而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发展、

  作者卡尔·贝内迪克特·弗雷是一位知名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同时担任联合国、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欧盟等著名国际组织的顾问,对经济和技术深有研究。

  本书主要分为五部分,共十三章。第一部分“大停滞”回顾了前工业时代发展历史、工业化之前的繁荣以及机械化为何失败;第二部分“大分流”讲述了工厂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不满;第三部分“大平衡”阐述了从大生产到大繁荣的历程、机器问题的回归和中产阶级的胜利; 第四部分“大逆转”讲述了中产阶级的衰落与政治两极化;第五部分“未来”展望了人工智能和致富之路。

  正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刘学教授所言,“技术进步始终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义力量。即便颠覆性创新颠覆了许多产业、职业,经济学家依旧坚信,这是社会进步不可避免的代价。本书透过漫长的历史镜头,聚焦到‘取代技术’对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的冲击,揭示了技术进步并不完美的一面,并对相关政策进行反思,值得反复研读。”青年社会学家廉思也说,“作者力图告诉我们,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并非单纯的生产力增长亦或人类对自然的一次次胜利,而是呈现出更复杂的劳动分工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政治力量的更迭乃至国际关系的调整。……本书不仅是一部技术变革史,更是一部社会分层史、劳工演进史和制度变迁史。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言,如何处理好技术引发的短期变量和长期变量,本书带给我们的启发和思考无疑是极为深刻的。”

  这是一部聚焦人类进步与技术文明、人类未来与社会发展的优秀著作,尤其是对于人工智能的探讨,更是发人深省。对于人类学、社会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关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此书。

  《技术陷阱》读后感(二):技术的福音与诅咒

  工业革命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技术和机器的普遍化,在工业革命之前,技术和机器很少见,人们大多都是生活在乡村,依靠简单的几件农具而自给自足,当时最复杂的技术和机器或许是筑城和海船,一个是土石结构,一个是木结构。与工业革命掀起的钢铁时代相比,这非常原始和初级。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使技术成为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也成为繁荣的源泉。人类从追求生存变成追求财富,整个社会从价值观上发生了一场内心深处的革命,生存是有限的,但财富永无止境,人类的欲壑难填,技术作为人类追求财富的工具和受到,被应用得无所不在,人类对财富的崇拜也变成对技术的崇拜,这种崇拜已经变得无以复加。

  刘易斯·芒福德在写作《技术与文明》时,计算机技术还不是很发达,也没有进入互联网时代,当时他就对技术的滥用提出批判,但如今我们所面对的局面远远超出芒福德的想象。不幸的是,人们往往只关注技术的应用,对技术不可预知的后果往往不去做任何考虑。

  技术是一个可怕的杠杆,它既是获取财富的工具,同时也放大了财富的差距。对于今天的世界来说,贫富不均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被放大到世界范围。

  今天来说,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赢者通吃,让不平等的加剧远非马克思时代可比。马克思当年提出机器对人的“异化”,而现在,计算机完全将人彻底“物化”,让一些人成为“超人”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称为“螺丝钉”。有人概括计算机技术的一些特点,比如更有利于技能劳动力而不那么有利于非技能劳动力;增加了资本所有者相对于劳动力的回报;促成或加速了全球化,削减了中等收入员工的就业岗位和工资增长,尤其是在制造业与可贸易的服务业;扩大了超级明星和幸运者的收入优势;给极不完美的市场制造了租金收入,等等。

  随着智能机器的能力提高与应用普及,它们将给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带来挑战。在这个体系中,大多数人靠着出售劳动力获取收入,当劳动年龄人口中的很大一部分群体,无论其受教育水平如何,在技术上变得冗余,或者其收入不足以实现社会接受的最低体面生活标准时,会出现什么后果?

  作者在本书的最后写道:

  一些读者可能仍会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机器取代所有工作的新时代。我们当然无法判断这是否会成真,但从目前来看,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次的情况与此前的技术革命有什么不同:现在的发展轨迹看起来和典型工业化时期的情况极为相似,我们都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然而,即使我们假设这一次有所不同,这仍然意味着未来的挑战发生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而非技术领域。在一个技术创造了很少的就业机会却创造了巨大财富的世界,主要的挑战在于财富的分配。本书最后想说的是,无论技术在未来如何发展,都要靠我们来塑造它对社会和经济造成的影响。

  近年来,类似这样的话题越来越引起中国读者的兴趣,从去年出版的《技术与文明》(张笑宇著)到最近出版的《皮凯蒂之后:不平等研究的新议程》,以及本书,都切中了当今世界的痛点。技术会让人,尤其会让权力上瘾,技术的棘轮效应让它只进不退。这是一场温水煮青蛙的演变,身处其中的个体似乎只有忍受和承受的份儿,尽管不断有人提醒,在未来数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可能使工作生产率更高的人与工作岗位不再被需要的人之间的收入不平等持续扩大。

  《技术陷阱》读后感(三):历史并不重复,但会押韵

  有两种技术,一种是使能技术,一种是取代技术。取代技术使人失业,造成社会问题,伴随着取代技术的诞生,也会创造性的工作机会,问题是被替代的人群未必掌握新工作岗位的技能;使能技术会使的原岗位人员生产效率更高,可能会提高其薪酬,但也会对原岗位人员的操作技能、储备知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马克吐温说,历史并不重复,但会押韵。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不同,他们不相信历史可以指导未来。人类历史上分别有三次大规模的技术使用,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第一次是农业技术革命,使人类从狩猎、采集的流动社会转为种植的固定社会,人口迅速增加,但人类平均健康水平却下降了,社会不平等迅速加剧,文明开始诞生;第二次是以蒸汽机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生产力大幅提升,进入了工业社会,但大量产业工人的生活境遇十分悲惨,收入陷入“恩格斯困境”;第三次是以电气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以往不同,这次革命是工人的收入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目前我们正在经历以计算机、原子能、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虽然发展已有数十年历史,真正进入产业界是最近几年的事,造成的影响却是重大且深远的。

  从历史经验看,新技术的应用在短期会导致工人失业,长期有可能提升工人的收入水平。前面所说的“短期”,对具体的人而言可能就是一生,所谓“时代的尘埃落在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因为新技术的这种负面影响,古代的统治者一般都对能够提高效率、节省人工的新技术的应用十分慎重,甚至是抵制,因为这将危害到他们的统治,中外莫不如此。英国是第一个主动推进新技术的政府,这也正是工业革命能在英国发源的重要原因,当时的英国统治者在衡量的利弊得失后认为,如果不采用新技术,将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落败。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很难指望统治者会推行新的技术。

  新技术从出现,到真正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升,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蒸汽机、电力、计算机,无不如此,因此我们对于自动驾驶和其他人工智能技术要保持耐心。人工智能技术的成功落地还面临很多难题,其中包括波兰尼悖论(我们所知道的要比能清楚表述出来的要多,即隐形知识的重要性)以及莫拉维克悖论(一些事情对于人类很容易,对于计算机却很难,反之亦然),这些问题终将被一一克服。每一轮技术发展,低技能岗位都会受到更大的冲击。洗衣工、点灯工这些工种都成为了历史名词,不远的将来,司机、会计这些曾经“颇具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或许也会消失。

  二战以后,西方国家各阶层收入分配趋于平等,但90年代开始,这一趋势开始逆转,导致中产阶级的萎缩,这对西方社会民主机制的有效运转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为民主机制就是建立在一个占社会较大比重的中产阶级之上的,中产阶级的衰微,使精英阶层和底层两级分化严重,社会被撕裂,这是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的重要原因。

  工作给人提供的不仅仅是生活保障,同时也提供了价值、意义、社会关系、尊重等等;失业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都是非常大的伤害。《千与千寻》中锅炉爷爷用最直白的话表达了这个道理“没有工作,你就会消失”,这里的消失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忙碌的人渴望闲暇,但过多的闲暇带来的可能并不是幸福,而是空虚、无意义。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工作能够提供救赎。

  重资产型的国有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推进减员增效,至今仍如此,每年会设定一定的减员指标。过多的人员,带来了沉重的人力成本;冗员会影响企业运行效率,降低企业产出;拉底员工收入,使企业不能吸引优秀人才。这种政策的本质,是把人当做成本和负担,而不是一种创造价值的资源,这类企业需要的是产能的扩张,而不是人员的扩张,这两者并不必然呈正相关关系。即便把曾经的“人力成本”改称“人力资源”,仍不能改变以下事实:重资产型企业创造财富主要依靠的是机器设备,人只是用来使这些设备运行地更好,这一残酷事实,200多年前马克思已专门论述,即机器对人的异化。先有人的机器化,再有机器的人化。分工能带来效率,在亚当斯密发现这一规律前,人们早已开始想办法将复杂工作拆分成多个简单可重复的流程,使更多低技能、低龄的劳动力能够胜任,进而这些作业环节又被机器取代。随着机器在生产进程中开始扮演主要的角色,人就成了为期服务的辅助性配角。《摩登时代》中卓别林将人类在机器主导下的可悲角色以一种夸张、荒诞的方式充分演绎出来。

  1930年代,凯恩斯曾预言随着技术的发展,百年以后,人类每周只需要工作15个小时。凯恩斯的预言对了前半段,技术导致的生产效率提升的确非常可观,但却并未带来人类劳动时间的显著缩减。那种有时间追求自己兴趣爱好的生活仍然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梦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