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课堂生成也美好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课堂生成也美好

2022-06-14 18:59:37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载入中…

课堂生成也美好

  教学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谈读书》也有三四次了,每次都按部就班地讲,孩子们按部就班地学。因为太过程序化,感觉讲着很没意思,孩子们学习也提不起劲。总觉浪费了这么一篇很好的文章,很是可惜。

  这次教学《谈读书》一课,该上课了,我还没有更好的教学设计。因为提前一个早读让学生背诵了课文,想着文章不长,班里有一二十个背会的同学应该不成问题。结果一调查,班里竟然没有一个会背的,这让我很吃惊。我又问大家,是全都不会背吗?大家都说背会了一部分。我又随机问了几个同学背会了哪些句子,一个孩子说他背会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我问他为什么记住了这个句子。他说:“这个句子很出名,在学习这一篇课文之前就在其它地方见过。”我又问了好几个同学也说会背这个句子。原因还有这个句子虽然长,但是好背,因为用了排比的手法比较朗朗上口;也有同学说这个句子有用,他可以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还可以引导自己什么时候需要读什么书。也有同学说会背了“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我又惊奇地问,这个句子也很长哦,你怎么背会了这个句子啊?!”那孩子不好意思地笑笑:“因为这个句子在文章开头,平时一读这一篇课文就是从头开始的”“哦,原来如此。”我和其他同学一样善意地笑了笑。那个同学又说:“老师,这个句子虽然长,其实也挺好背的。因为前面是一组排比句,后面三个分句分别对应前面的每一个句子。

  ﹍﹍后面又有几个孩子背诵了自己会背的句子并且说了会背那个句子的原因。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篇文章不好背,还因为有点像文言文,文绉绉的,有点装。”提起“装”这个字,同学们有点起哄,竟然连班里一个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孩子也认同。怎么会装呢?

  那我们读一读课后习题中的三则翻译,和本文比较一下看看在语言方面有哪些不同。通过读,同学们分析出来第一则水天同的翻译用的是白话,有点像聊天。第二则高健的翻译用的是纯文言,有的句子读懂有点费力。而第三则曹明伦的翻译则是文白夹杂。通过分析,我问同学们:“如果你是初中语文教材的编者,在选培根《谈读书》这篇文章时你会选择谁的翻译。这次,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王佐良翻译的,也就是现在的课文。问其原因,是语言既接地气又不失文雅。所谓接地气是因为能看懂,文章在有点抽象的地方用了比喻和类比的手法。这样就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更更通俗,容易被人接受。而一组组的排比句就使文章句式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文章语言简洁,优雅,有点像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的第一段,语言比较文雅,或者雅致。

  就这样,孩子们虽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完成全文的背诵,却成就了课堂意外的生成。有了这个生成,孩子们不仅结合课后习题对课文语言有了更深刻的感知,而且还积累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且这种根据自己需求和喜好阅读的方法,无形中也应和了本单元的把读书方法和文学鉴赏方法运用到自己欣赏实践中的目标。同时,这次生成也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了批判性思维意识。

  我又想:这节课我如果对孩子们没有完成预期的任务,而劈头盖脸的批评一顿,那么会怎样?孩子们可能会心存抱怨,或者带着委屈下课再继续背诵,直到背会。总之,对于这节课的学习回忆一定不是美好的。

  当然这件事对我以后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启发: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化阅读,很重要。因为它可能会收到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背书可以不按部就班背诵,可以个性化的让学生有选择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觉得有用的,觉得好背的等进行背诵,可能更能调动孩子们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背诵的积极性。背书是这样,那么其他教学设计呢?不是也可以这样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课堂生成也美好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