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看懂当代艺术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如何看懂当代艺术读后感100字

2022-06-20 09: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何看懂当代艺术读后感100字

  《如何看懂当代艺术》是一本由苏也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看懂当代艺术》读后感(一):让人耳目一新的当代艺术

  近日获赠了苏也的新书《如何看懂当代艺术》,之前关于当代只读过阿森纳的现代艺术史和一些零散的理论,格林伯格啥的,都是比较枯燥的学院派著作。苏也这本书倒是让我耳目一新了。

  最大的特点是,这本书的共情力很强。很难描述这种感觉,或者可以说比较温暖?充满了人性?苏也很显然是有自己的喜好的,当代艺术里有很多痛苦的东西,书里这方面的内容不多,大部分都是相对温馨的作品,这也让阅读体验更加愉快。而且即便是痛苦的艺术,苏也也是以一种充满共情或者说悲悯的文风阐述,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抹去了一些痛苦的棱角。

  这样的气氛为阐述当代艺术从“服务眼睛”到“服务大脑”和反对取悦视网膜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因为我们经常说当代艺术不一定好看啊,不写实啊,总是搞一些看不懂的东西啊什么的,仿佛当代艺术就非要虐待观众一样,那观众肯定不高兴了,所以才会闹出那么多对立来。

  那么这本书把当代艺术的接受过程弄得圆滑了。书里面写到的很多艺术,比如大地艺术,他不一定取悦你的视网膜,也不一定服务你的眼球,但他并没有虐待你,他只是服务你的大脑而已。

  服务大脑的范围就大了,这本书里最着重的一点应该是体验,我估计这是苏也的个人喜好了。无论是大地艺术,还是埃利亚松的作品,各种声音作品,互动型作品,人的现场体验都是很好的。而书里也特别强调对这种体验的描写,于是阅读的时候会有漫游和亲临现场体验的感觉,我特别喜欢读这些段落,比较轻松愉快。

  这样我相信读者慢慢就会接受当代艺术了:当代艺术虽然不取悦视网膜,但当代艺术还是会取悦我的大脑的,他不是非要装莫做样的虐待你。

  当然这本书并不仅止于此,苏也在书中对很多视觉理论都偶有提及。比如摄影那一章,谈到摄影的视觉本质到底是什么,很有启发性。摄影原本是记录的,但后来就完全变成风格化,形式化的艺术了,砖头也好,垃圾也罢,都可以拍,拍摄的对象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形式。这和后印象派的逻辑是一样的。

  还有就是摄影和视觉收藏的关系,摄影的记录性和尺度很容易让人产生掌控感和收藏感,也是一个长期被讨论的问题。很多类似的理论在书里一闪而过,都没有深入展开,这个我觉得比较遗憾。大概也是限于书的定位,一不小心可能就枯燥了。

  最后一章是全书的最高潮,写阿布拉莫维奇明显是共情爆发,写像素森林则是掩饰不住那种词穷的现场感,看到作者走出了展览现场进入了躺平部分,激动的心情也跟着安静了下来。。。

  书名叫如何看懂,但苏也并没有进行分析式的解读,而是通过传递体验,带着读者看展的方式达到“懂”的目的,所谓润物细无声,不过如此了。

  《如何看懂当代艺术》读后感(二):这是一本让人“又爱又恨”的艺术类书籍

  首先,这本书是严重的文不对题,并且文不对题这个事是作者亲自承认的。作者自己在前言中写到她这本书倒不如说是”如何看待艺术的时代处境以及为什么我们不要纠结去解释艺术“。然而作者定义的解释艺术指的是我们要直到艺术家搞出的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并且用抽象艺术说明我们看懂艺术家搞得是个啥没有意义。但其实喜欢艺术的人、有一定思考的人最注意的一定不是这件事。而艺术要怎么吸引不懂的人呢,至少要给人一个可以进入的门槛吧。至少对我来说,我已经具有很多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的经验,一个艺术品到底搞得是个啥很多时候我并不关心,我所关心的是艺术家想要通过这些作品表达些什么。所以其实作者的这个解释和观点至少对我来说是无用的。我觉得作者把”看懂“这两个字的含义缩减得太狭隘了。

  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一句话:当代艺术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个问题,而不是直接给人们一个答案。这句话对于当代艺术的描述和定义真的太棒了!其实我觉得封面的这句话就回答了这本书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对于当代艺术来说,艺术家到底通过这个艺术品提出了什么问题才是我们在观赏的时候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当我把这本书全部读完以后,我发现作者整本书的内容加在一起都不如封面上那一句话。作者几乎没有把封面上那一句话展开并进行深度解读,而是用很多模糊、不明确的表达让人看不出作者到底在说些什么,尤其是提到如何看待艺术或者艺术品中包含的艺术家的表达的时候,作者写出的文字就会格外虚无缥缈。作者的文笔一点都不像一个已经发表过很多作品的人,文风十分诡异,很像小学生或者初中生的作文,基本上就是堆砌辞藻、堆砌修辞。这本书的阅读过程让我感到十分痛苦,大多数时候我看到的文字毫无逻辑可言,并且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

  这本书有一个观点令我完全无法苟同。在作者表达出来的观念里,进行艺术创作的技能变得完全不重要。典型的例子依然是抽象文学中有的观众会说这东西画的是啥,我家小孩也能画出来。其实抽象艺术的画作中有很多画看上去只是一些色块,但是这些色块颜色的选择、位置的排布、绘成的形状等也不是那么随意,这些也是需要画家具有一定的绘画功底的。更扎实的基本功对于作品表达的效果一定是有更正向的影响的。这些色块看上去似乎说都能画出来,但真的并不是谁都能画出来的。作者也有我觉得对我很有启发的观点,比如作者提到现代艺术,尤其是装置艺术更多的关注观众自身的体验,同时通过观众的参与完成观众和艺术家之间的对话。我想我以后如果再看到让我“地铁老头”的艺术品时,我会尝试从其中提取和感受作品蕴含的情绪,尝试和作者“对话”。

  虽然我觉得作者的写作很烂,但是从整本书的内容能够看出来作者是具有十分扎实的艺术方面的知识体系的。作者对艺术流派的介绍、对艺术发展历史的介绍、对一些艺术家的客观介绍都很大程度上增长了我对于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以及当代艺术为什么会发展成现在这样的了解,也提高了我观看和理解当代艺术的能力。所以虽然整个阅读过程中我经常觉得“看的头疼”,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中是有实实在在的干货的。无论是作者的观点输出还是这本书的内容,都不是一无是处的。

  我想对于已经有很多美术馆、博物馆经历的人来说,这本书可能不是那么合适。也许这本书对艺术小白会更有帮助吧。

  《如何看懂当代艺术》读后感(三):自序:当代艺术是一场视觉的把戏吗

  一

  当听到“当代艺术”这四个字时,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是一幅涂鸦的抽象画吗?还是一个裸体艺术家在对着人群嘶吼?或是一段文字被做成了一串彩色的霓虹灯,在美术馆的墙壁上孤独安静地挂着?

  当代艺术指的是什么,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象。爱它的人觉得它是创新的、大胆的、先锋的;讨厌它的人又觉得它是无聊的、空洞的、故弄玄虚的。这些被称为当代艺术的东西,在普通人的心里有着忽近忽远的距离。不少人认为,当代艺术不切实际,先锋艺术过于晦涩,很难理解,不过是艺术家通过视觉刺激摆弄的幌子,它距离我们的日常很远很远。而就在这些质疑的声音中,还有人觉得当代艺术或许根本不算是艺术——杜尚在一个陶瓷小便器上签了一个查无此人的名字,怎么就是艺术品了呢?当代艺术是皇帝的新衣,是一场视觉的把戏。匪夷所思的抽象绘画、不留痕迹的行为艺术、啥也不像的极简主义,包括指鹿为马的概念艺术一个个都让人怀疑:是不是在今天,做一个当代艺术家的门槛太低了?

  而事实上,我们与当代艺术的距离究竟是什么?当代艺术究竟该如何被看待、被理解呢?

  二

  有一点我得承认,想要看懂当代艺术,需要精力。

  因为当代艺术,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此时此刻,还处于一个运动、变化、成长、自我反思的阶段。面对一个还在变更之中的新事物,想对其简单而准确地定义,并得出吸收指南的一二三点,这是不现实的事情。但当代艺术又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实际上,它从未有过地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先说说看懂当代艺术的难点之一吧,就是它自身那变化多端、分支复杂的个性。

  事实上,不同的学者、专家对于目前当代艺术的定义还存在着争论。尤其是因为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在历史中有许多承上启下的接壤部分,因此对于当代艺术的时间起点,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二战的结束标志了当代艺术的历史起点。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核能作为一种威力无穷的现代科技被制成了一种杀人武器。这一军事行为也标志着在人性的战场上,人类开始用最大的破坏力去争夺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说,原子弹的爆炸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砍下了深深的一刀,成为了思想和艺术的断点。哲学家和艺术家咬着牙、撕扯下还带着血的伤疤去解构人性的错误。而那一朵粉红色的蘑菇云,象征着一种强大的力量和可怕的罪恶,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刻下创伤烙印。因此,战后艺术[1]被视为当代艺术在美国发声的序幕,宣告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怀疑主义的、否定一切的、精神虚无的生存环境。

  另外,还有一批学者认为,当代艺术的起点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他们认为,印象派开始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直到1970年代才真正结束。那时候的美国,在文化领域爆发了如反战运动、嬉皮士运动、女性主义、性解放等一系列社会运动,都是反对现代理性、反对已有社会结构的。相伴而来的视觉艺术中,产生了极简主义、观念艺术、行为艺术、视频艺术和大地艺术等全新的创作和表达,它们都很大程度上颠覆了现代艺术的传统。

  例如,这本书中提到的大地艺术家们,就直接跳出了传统艺术的规范,跑到美术馆之外的地方,如森林、湖泊、沙漠、冰原、海边等地,去创作即时性的艺术品。他们的创作,甚至不需要观众的观看,只有短暂的生命;且常常从自然中就地取材,随着时间和天气的变化,再让创作回归到自然界中去。大地艺术家们选择拒绝服从体系内的创作和展示模式,另辟蹊径,实质上是对于现代社会的反抗,尤其是反对现代社会所建立的审美体系。类似大胆而激进的艺术行为彻底改变了艺术的面貌,影响了后来的艺术家们的思维模式和创作手段。所以,在20世纪6、70年代,人类艺术才真的脱离了现代艺术的格局,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一个只属于当代的艺术语境。

  最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代艺术就是21世纪的艺术。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粗浅的划分方式,一刀切地把当代艺术的起点定了新千年的开始。的确,在2000年之后,当代艺术越来越多的涉及到了新的科技、新的语言和新的观看方式,如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和交互艺术变得越来越多,且备受关注。这些依赖新科技和交互性的作品在网络时代受到不少普通人的欢迎,反倒是历史悠久的绘画和雕塑显得古板和过时了。当然,支持这种划分法的专业人士多为一些画廊、杂志和网络媒体;他们之所以这样定义当代艺术,是为了让当代艺术“年轻化”、“时髦化”,好让他们正在代理和合作的青年艺术家在艺术的生产过程中超长待机,持久发光。

  作为读者,你大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选择这三种定义;但是,把过多的关注放在争论当代艺术的起点时间上似乎不太划算;因为,后面的消化和理解过程才需要你开动更大的脑筋。而无论你选择站边哪一派学者专家,我们都必须看清,当代艺术是我们眼下所处时代的产物,是一个现在正在进行时的状态。你完全不必去纠结当代艺术的历史,因为它还没有结束。

  在这本书中,你就会发现,当代艺术和从前的艺术是那么的不同:产生的原因、艺术家的目的、作品的功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正在阅读的东西,既是一种艺术的结果,也是一种艺术的生产。而这个还在不断运动、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当代艺术,就是一种材料、方法、概念和主题的动态组合。它就像一个性格多变、才艺满满、精力旺盛的少年,喜欢挑战传统;而多愁善感的他又会时刻记录下自己所感受到的当下,刻下灵魂与精神的面貌;并且,这位少年充满了好奇心,喜欢去质疑我们,反问社会中对于一切事物的即有定义。

  这位还在学习和成长中的少年就是当代艺术的样子。要想完全弄懂他,还真的需要点精力。

  三

  但话说回来,我其实也一直认为,对于非专业的普通艺术读者来说,像学者一样地“看懂”当代艺术,掌握它的点点滴滴、历史和未来,其实是没必要的。

  因为,当代艺术在大部分时间里,是没有唯一答案的。

  艺术的创作和理解都是主观的——这一点倒是从古至今都没变过。

  因此,当代艺术的解读和领悟常常也是千人千面。尤其在当代艺术里,很多时候艺术家自己根本就没有给出个唯一、完整、确定的卷面。对于行为艺术、关系美学、交互艺术的创作者而言,那些捉摸不透、不受掌控、难以捕捉的“非确定性”瞬间,反倒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人类作为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生物,总喜欢在万事万物中寻一个究竟,在一幅画跟前想“它画了个什么”,在一首歌中找“歌者的隐藏秘密”,在一部电影的犄角旮旯中搜寻别人看不到的彩蛋。刨根究底,是一个优秀的品质;但很多时候,在我们谈论当代艺术的情况里并不受用。

  要记住,当代艺术的创作是发生在后现代主义中的今天;而今天的一切,都是拒绝唯一的。

  我很难用一两句话去概括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因为这个概念过于广大,时间太过宽泛,流派十分复杂;还因为,后现代时期的重要理论家,如福柯和德里达,都公开反对各种约定俗成的理论范式,所以后现代主义更像是一群具有反叛精神的思想家的头脑风暴大集合。

  同样的,当代艺术家们也不愿意用一种固定形式和某某主义来限定自己。所以,我们看到的当代艺术家更像是某一个专业的研究员,只不过是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手段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分享给了这个世界。这批人可能是在研究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文化、媒介理论、物质主义中的一个或几个主题。这种内容多元化的产生,一方面体现了当代艺术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也符合了艺术家的自我要求——他们往往是追求艺术的反思功能,文化的批判意义,反对审美的单一化。对于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好的艺术,什么是应该被观看的艺术,艺术家自己也拒绝统一的唯一标准答案。即便是在面对自己的作品时,如安迪·沃霍尔这样的战后艺术家,和后来他的许多追随者,也从不解释自己的作品意义。他们似乎在进行着与自身作品的“脱离”活动,把艺术的解读工作全权交给观众。

  而从客观来看,当代艺术的不断商业化和行业化,也产生了不同层面、职能分工的艺术专业人员:如创作者、策展人、收藏家、艺术史家、评论员、拍卖行、画廊主和艺术媒体等;这些艺术工作者都从自己的领域和侧面,投入到了艺术内容的生产过程之中,都成为了某件作品意义制造的参与者。这样一来,当代艺术从艺术家的工作室到观众跟前,经历过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从其生产的过程上看就是非常多元而复杂的。这种当代艺术圈的生态环境,也成为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让普通人感到难以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一个让人在理解当代艺术时感到困难的现实是,后现代主义的审美精神就是反对释义的。德·库宁[2]曾说过,“内容是对某物之一瞥,如刹那间之一遇,它微乎其微。”可尽管如此,我们在面对很多东西的时候,都渴望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的现代文明是在语言和逻辑之上建立起来的,我们都习惯于对事物的内容一探究竟,否则就会陷入直面无知的不安当中。

  对此,苏珊·桑塔格[3]就在《反对阐释》里犀利地指出,“当今时代,阐释行为大体上是反动的和僵化的,就像是汽车和重工业的废弃污染城市空气一样,艺术阐释的散发物也在毒害我们的感受力。就一种已陷入以丧失活力和感觉力为代价的智力过度膨胀……的文化而言,阐释是智力对于艺术的报复。”正因如此,体验式的艺术创作就成为了当代艺术家的一种解决方式,以对抗理性对艺术的报复。就像是这本书中提到的社会美学一样,宣扬着“你看见什么就是什么”的口号,华丽登场,试图打破语言和阐释对于艺术的束缚。在这本书里,你会读到当代艺术家卡斯滕·霍勒是如何设计大型装置艺术,邀请观众在美术馆内滑滑梯、吃药、睡觉,用一系列实验性的参与行为,展示出一种除了提供体验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内容的艺术作品。这类什么也不需要阐释、只需要观众去现场感受的艺术实验,其背后的创作哲学实际上就反映出了当代艺术的一种新自由,离开释义必要性的自由。

  但是,我们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就是绝对可靠的吗?

  新入手的名牌衣服真的就会让你看起来更美吗,专家鼓吹的养生大法真的能够做到益寿延年吗?还是这些贩卖幻觉的做法都是用符号和语言的交换散播一种心灵的安慰剂?正如鲍德里亚[4]在其“仿象”理论中对媒介效应的描述一样,我们人类今天正生活在一个充满了“仿象”的世界中;在这里,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被取代,曾经以劳动力和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旧社会秩序,正在被以信息复制和图像传播为基础的新社会秩序所代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生活在自己脑海里的“超现实”中罢了,很难在日常生活里看到任何事物的原貌。这里早就没有了所谓的真实体感,各种人为制造的图像、概念和二手符号信息,正在成为我们认知世界、了解现实的主要来源。

  悲观地讲,我们自以为拥有的真实生活与独特的私人经历,不过是一层又一层的《楚门的世界》与《骇客帝国》;何为爱情、何为美丑、何为真实、何为正义,甚至是何为自我,都不过是来自各个被宣传、广告、媒体夹持的信息生产端口。放眼四周,是无数吃瓜群众一个转发、一个点赞,不停复制仿造出来的繁荣人工世界,而你我就生活在这其中。

  四

  所以,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迪士尼乐园:一切皆是人为。吃穿住用行,真善美、罪与罚,无不参杂着由政治、商业、道德用意主导的信息与图像生产。我们都自以为是地活在自己的当下,以为自己的生活经历是真实而唯一的,但谁又能来证明我们不是一个个当代楚门、一个个银翼杀手、或是工作在社会大舞台上的接待员[5]呢?

  这样想来,解读当代艺术似乎并无必要。因为,我们都知道艺术的人造属性,而当一切都感到虚假的时候,阐释行为不仅是对于艺术的报复,阐释还是对于世界的报复。人们对什么是真实都已经分不清楚,还如何去解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在人们所掌握的一切感知和经验都只是复制品的前提下,去阐释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虚空、更加枯竭而已。

  这么看来,当代艺术所面临的理解困境也不难懂了。一方面,艺术家自己不愿意解释自己的作品,不提倡唯一的正确答案,而作品的内容和意义似乎也不再受到艺术家单方面的掌控;而另一方面,那些不强调作品内容只追求观看体验的当代艺术,又面临了感知力匮乏、甚至是感知力无意义的现实。于是,学者告诉人们,不要去尝试阐释;艺术家无心,也无力去阐释自己的作品或行为;而观众则是被夹在了无法填补的好奇心与无法依赖的自身体验之间,变得两难。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用解析方程那样的方法去看懂当代艺术,简直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这些理解当代艺术的困境,并不意味着当代艺术的无意义。

  当代艺术,绝非一场虚假造作的视觉把戏。相反,阅读和尝试理解当代艺术,了解这些作品的历史知识,走入艺术家的精神世界,明白艺术圈内外的文化现象,会极大的帮助我们去更好地理解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我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当代艺术的存在意义,常常就在于提出了一个问题,而不是直接抛给人们一个答案。

  也正因如此,我的这本取名为《如何看懂当代艺术》的书,倒不如说是“如何看待艺术的时代处境以及为什么我们不要纠结于去解释艺术”;正如我上面所说,给某一件艺术品下绝对的定义是一件难以完成、也不该为此而苦恼的事,而当代艺术家做的工作,有的时候就是替我们说出了一些连我们自己都没发觉和想到的问题;或是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表达出了一些深层而隐匿的人类情绪。这些问题可能至今都没有标准化的解答,因此抱着“看图说话”和“庖丁解牛”的想法打开此书的读者大约要失望了,因为,了解当代艺术并没有简单粗暴的快速途径,刨根问底式的阐释剖析很多时候也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是,试图去理解当代艺术的形成、发展与作用却是长期有效的。并且,值得鼓励,需要被发扬。我认为,当代艺术最为珍贵的一点是:它成为了文化对话的一部分。因此,观看和阅读当代艺术的故事,会加深我们对自身生活的了解。

  每个艺术品都像是文化海洋中的冰山一角,露出了一个晶莹剔透、闪闪发光的小坐标在海面上,等着来往的游客投来好奇的目光,去洞察下面隐藏的秘密。而我的这本书,就在试图描摹出一些冰山的大致特色,并努力把我所看到的海平面下方的美丽景色、或暗潮涌动,分享给你们。

  从艺术运动的转变、艺术作品的形成、艺术家的思考,这三大方向出发,你会发现,看懂当代艺术虽没有解析公式和量化指标,却有按图索骥的方向指南。

  每一件伟大的艺术品,都是一个文化宝藏,背后涉及更大的时代背景,成为了后人可以无限挖掘的信息迷宫。而每一件作品本身又是十分具体的,在内容和情感上直接记录了某位艺术家的生命故事。如果说,当年的杜尚用《泉》向世人发出了宏问:艺术是什么;那么,在今天,每个艺术家都能用自己的形式与渠道,去关注和挑战任何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如:社会结构、气候变暖、环境保护、性别权利、个人身份、居住空间、文化认同、家庭关系、民族国家等等。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的当代艺术家都还活着。他们可以用自己的作品与今天的观众直接对话,甚至用思想和行动去改变、影响一些现存的社会问题。包括举办大型展览、公共装置艺术、拍摄纪录片、发起保护项目和组织公益活动,为他们关心的人群发声。艺术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举动在之前的每个艺术时期都有,但是,只有在当代艺术时期,我们才可以活在艺术家的话题里,与他们的作品直接交流,从而发挥出每个人的具体力量,产生出包含有我们自己身影的时代观点。

  五

  我们必须承认,即使很多人都觉得艺术无效,但艺术很可能在这个地球上是最珍贵的东西。

  在人类文明出现语言文字之前,原始人就在石壁上,手指蘸着赤泥土,画下过这星球上最早的艺术品。而我也曾幻想过,若是有更高级的外星文明在黑暗中默默观察着这颗蓝色星球的起起伏伏,那些象征着科技革命的伟大发明或许并不能激起它们心中的一丝波澜;但是,像贝多芬的奏鸣曲和梵高画下的那片会流转的星空,或许能成为它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究竟是什么真正代表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代表了我们超越自然、超越科技、甚至超越了人类生命有限性的永恒存在?我想,我愿意相信,那是艺术的力量。

  这本书自然不会天真到以为可以在十几万字中去传递出艺术的永恒与伟大,但我愿意去做一个尝试,尝试着把我看到的当代艺术的有效性讲给你们听。从具体的艺术家和艺术品出发,带你去数一数那些冒出海平面的美丽冰山。从形象、声音、颜色、身体、技术、情感、网络等几大创作元素着手,我会尝试着给大家讲讲形成当代艺术现状的重要运动与艺术思潮,介绍一批新作品、新问题、新手段。通过这些讲述,我希望读者看到当代艺术的存在意义,感受到艺术的活力、思考和创新,真正体会到艺术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具体联系,破除关于当代艺术的迷思与偏见,从而理解和欣赏到艺术那变化多端的无穷魅力。

  注释:

  [1]战后艺术(Post-war Art)并没有明确定义为一种艺术风格或一套观念,而仅是定义了一个艺术时期。这一术语的使用者多为类似于佳士得等拍卖行机构,通常指的是1945年至1970年之间创作的艺术作品。用于区别于之前的现代派艺术以及之后的当代艺术创作。

  [2] 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生于荷兰,1926年移民美国,于4、50年代成为纽约画派的一份子,是重要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家。

  [3]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生卒于纽约,美国作家和评论家、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她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最引人注目、最有争议性的女作家之一。她对摄影、绘画等视觉艺术保持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著作包括《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风格》,《论摄影》,《艾滋病及其隐喻》,《阅读他人的痛苦》和小说《火山情人》。

  [4]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2007)法国哲学家,后现代理论家,被誉为知识的“恐怖主义者”。他在巴黎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长期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并对艺术创作及艺术市场、艺术作品的符号价值持有自己的研究观点。

  [5] 接待员,指代的是美剧《西部世界》(West World)中提供园区内接待员服务的人工智能仿生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