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把《火烧云》上砸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把《火烧云》上砸了

2022-06-21 22:01:02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载入中…

我把《火烧云》上砸了

  昨天学习的是萧红的经典文章《火烧云》,在本册课本里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小学时也学过这篇课文,至今有对火烧云的温暖回忆。备课时,无意中听我们组的老师说,ABB式的重叠词语读的时候要变调,“笑盈盈、金灿灿、红彤彤”后面一个字都要读成轻声,天呢!这个还真是我以前不知道的,这样读起来感觉好别扭。为什么要变调呢?教参上只是提了“红彤彤”“彤”是要变成一声的,可所有的ABB式词语都要变成一声吗?对此,我深表怀疑,于是,我就上网百度了一下,网上说大部分变调,有些可以不变调,还说有个语音专家说,若实在拿不准要不要变调,那就变成一声。但怎么读起来就那么别扭,这个问题,后续还要接着研究研究。

  上课了,我先从话题导入,先和大家聊了聊火烧云现象,同学们知道了火烧云现象一般出现在早晨或傍晚。然后我问同学们有没有见过火烧云现象?大家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那你眼中的火烧云现象是怎样的呢?”我随即问到, “着大火时我见到过。”一个孩子极其兴奋地说,我似乎都能从他的眼睛里看到火烧云,“孩子,你的意思是熊熊大火燃烧的情景和火烧云的情景很相像,是吗?”他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火烧云让人感觉很温暖。”“是的,火烧云的颜色很艳丽,是暖色调。”

  接着,我们开火车学习了课本中的几个生字,没有更好的识字办法吗?我们的识字过程总是这么单调。

  该走进课文了,我这样过度:“学习了生字,让我们跟随作者萧红走进她笔下的火烧云。先自己读一遍课文,看看跟随作者的目光我们都会看到火烧云的哪些景象。”同学们读完了,我们对刚才的问题进行了反馈,这实际上是梳理文章思路的一个过程,“我看见了一条大狗。”一个同学说,“我看见了大象、马”“这两个同学说的都是火烧云的”我故意顿了一下,“形状。”聪明的同学迅速接上去了,“对,会读书的同学会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甚至一个词。”接着,在我的适当引导下,同学们也说出了火烧云使地面发生的变化,火烧云的颜色等内容,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梳理。

  “对火烧云的描写当中,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分呢?通过朗读把你最喜欢的一部分读好。”“我最喜欢第一段。”第一个同学站起来说,“第一段当中,有一个老人的话,该怎样读?”这个同学读得很不尽如人意,添字漏字特别严重,读到老人的话时语气夸张,教室里笑声一片,我简单评价后又让人读老人的话,说看谁有当演员的潜质?难道这句话误导了大家?第二个同学读得也是拿腔捏调、很不自然,而且读错的地方也比较多,这个时候我应该引导同学们先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否则谈不上更高层次的绘声绘色,可是我竟然在这点上和同学们杠上了,还点同学读这一处,点的几个同学当中,没有一个读得稍微好点的,教室里只有嬉笑声和讨论声,乱作一团、笑作一团,这个时候课堂都成了一场闹剧,表面的热闹掩盖不住实际的空洞苍白。在这个地方耗的时间很长,我看了看表,有点急了,也没有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就直接说:“你还喜欢火烧云中的哪一部分的描写呢?”相当于那么长时间全浪费了,同学们最终也不知道该怎样读好里面的对话,不了了之,这个时间段,一无所获,而且这样不是由文字本身、朗读本身带来的乐子,终会让学生对文字越来越迟钝、对文本越来越不认真。这时候,我应该范读一下的,可这个地方, 我没有准备,也怕读不好。一个没有准备、没有实力的老师在讲台上是很被动、很尴尬的。

  这节课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火烧云形状的多变和颜色的瑰丽绚烂才应该是重点,你胸中无目标、无重点自然课上得一塌糊涂。这样的课不要再有、不能再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