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牛津妈妈面对面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牛津妈妈面对面读后感精选

2022-07-02 09: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牛津妈妈面对面读后感精选

  《牛津妈妈面对面》是一本由赵妙方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津妈妈面对面》读后感(一):成功的家庭教育,大多注重高效的亲子沟通

  成为母亲已然第七个年头,从养育的烦恼到教育的苦楚,有时候我真心觉得,这个世界没有比养育孩子更难的事情了。

  孩子小的时候,需要付出许多的精力和时间解决喂养的问题,我常常手忙脚乱,长期缺觉难免会有身心俱疲的时候。

  此时,身边总有好心人提醒说:“熬一熬,等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

  事实上,为人父母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等孩子稍大一些,喂养的问题不那么费时费力时,养育教育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依旧需要我们潜心修炼,以准备迎接孩子成长道路上更多的挑战。

  说实话,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并没有觉得好一些,反倒徒增了更多的苦恼。

  尤其是孩子成为小学生以后,学习上的监管,生活上的照顾,情感上的链接,心理上的沟通,都时时刻刻在考验我的耐心和智慧。

  其实,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我在初为人母时就开始大量阅读心理学和育儿方面的书籍。

  希望自己所学能用,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期待孩子未来能成为一个优秀快乐的人儿。

  我深知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也在认真汲取关于亲子沟通建设的方法论。

  所以,我之所以被《牛津妈妈面对面》这本书吸引,除却想知道赵妙方女士如何把女儿送进牛津大学,更对她与女儿之间的沟通方式好奇。

  我实在没有想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传递信息有很多种可以“偷懒”的办法,但是赵女士选择了最古朴最费时的方式跟女儿沟通——书信沟通法。

  无论是成长的困惑,学习的压力,还是生活中的摩擦,母女俩都采用书信的方式沟通,说出自己的疑虑和困惑,等待对方的答案和解释,最终达成一致,收获一个良性的互动结果。

  或许,写一次书信并不难,难的是赵女士将这种方式贯穿了女儿的成长。

  说不出的话,道不出的情感,都可以藉由文字,让对方知道,让对方懂得,让对方明白自己内心的想法。

  书信之中交流的,有日常生活的小事,有涉及人生规划的大事。

  但无论大事小事,母女俩都非常认真,绝不敷衍,将每一次的书信交流变成链接两个人的纽带,亲子关系日趋亲密。

  当然了,除了书信交流的经验,在书中赵女士还提到了不同年龄的沟通技巧,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在每个学习阶段正确对待学习。

  或许,看过很多育儿书侧重的都是理论知识点,而这本书更倾向于教你可以操作的方法论,实用性很强。

  也可能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孩子不一样,采用的教育方式也要有所调整。

  但是赵妙方女士对孩子的用心程度,值得所有父母学习。

  很多家庭亲子关系的问题,都在于缺少高效的亲子沟通。

  如果你也有此类烦恼,也许封面上的一句话能对你有所启发:别想控制孩子,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管好自己。

  与所有妈妈共勉!

  《牛津妈妈面对面》读后感(二):普通家庭可以怎样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2022年冬奥会上,谷爱凌为中国拿了两枚金牌一枚银牌。这个女孩子一下子成为了家长谈论的焦点,乐观加优秀,这样的孩子是怎样养成的。除去家庭优秀的基因,妈妈谷燕在谷爱凌的成长中付出了很多。

  那么,我们普通家庭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们用对了方法。

  最近在读《牛津妈妈面对面》。

  赵妙方一家一直生活在一个三线小城市,在女儿圆圆的成长过程中从没有离开职场,对女儿圆圆的教育一直奉行的是国家现行的“双减政策”,从没参加过学校外的学科类培训。其女儿申请5所英国大学全部被录取,最终选择了牛津大学材料系本硕连读。

  我也是一位望女成凤的妈妈,所以我是本着取取经地心态读了这本书。在读的过程中,我真的发现了许多教育孩子方面的好方法。我在这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一、 人生是属于孩子的,与其替他做出选择,不如培养孩子面对人生的优秀品格。

  大多数家长都知道纪伯伦的诗《致孩子》里的那句“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藉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但是真正能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并做出来的家长很少。我们总是怕孩子在成长的路上磕到伤到,总是想用我们的经验为孩子做选择,但是这样却是剥夺了孩子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权利与乐趣,这是对孩子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做的应该是培养孩子面对人生的优秀品格,这些品格里有自信,责任。

  在孩子成长中,作为家长,我们总是会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负面的很多,比如“你怎么这么笨”“你真懒”“你一点都不懂得感恩”,我们看到的总是孩子的缺点。说句实话,连我这么大的人了,有时还要活在母亲贴负面“标签”的生活中。可是这样的标签在孩子成长中影响真的很大,我现在大多数时候的自卑就和我的负面标签有很大的关系。

  赵妙方女士则不给圆圆贴负面标签,她会给圆圆贴上正面标签。比如她经常会对圆圆说“你是一个勤快/细心/诚实/自律/体贴/善良/勇敢/努力/聪明……的孩子”。她会及时反馈圆圆做的好的地方,并将它们放大,而且贴的这些标签她有论证。当她眼里都是圆圆优秀的地方,圆圆就会给自己优秀的心理暗示,她就越来越优秀了。

  在圆圆的成长中,赵妙方在很多地方都放手让圆圆自己去干,上学前陪圆圆买闹钟,让她自己早睡早起,让她自己收拾自己的书包,如果忘了带东西,也让她自己为忘带东西的后果负责;自己检查自己的作业;在做一些重大决定的事情时询问圆圆的想法。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点是赵妙方有一天和老公聊天,赵妙方说“爸爸,我们家的女儿好像没有什么叛逆期?”赵妙方老公说“她对谁叛逆?我们都不要求命令她,很多事情都是和她商量后由她自己决定的,难道她自己与自己叛逆吗?”可见给予孩子对人生的选择与负责是多么珍贵与重要的事情。

  二、 用有效的方法和孩子进行沟通。

  赵妙方与女儿沟通的书信和日记

  赵妙方和圆圆的方园密语记录了母女的沟通与交流,赵妙方还经常和女儿圆圆以通信的方式进行交流。

  前几年看龙应台老师的书《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书里也是以36封书信的方式记录了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的交流。

  写信的方式更能让母亲与孩子将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有利于交流。

  除了书信的方式,赵妙方喜欢用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有时我们随口说出去的“你看你这是什么样子,真给我丢脸”“你看一下XX,再看一下你”,这样的话虽然发泄了我们的情绪,却会对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心灵伤害。而非暴力沟通是时刻对孩子肯定、赞扬与激励,让孩子一直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热情,保持积极乐观、勇敢自信的心态,让她更有信心期待美好的未来。

  三、 让孩子爱上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能带给孩子的东西真的很多,让书籍成为孩子的朋友和老师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做的一件事。在孩子小的时候进行亲子阅读,这样可以让孩子在爱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带孩子出去玩时也可以给孩子带书,这样总比让他看手机好。还有书真的能拓宽孩子的眼界和思维。许多优秀的孩子都有爱看书的一面。

  有时候在想这是一个内卷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普通家庭怎样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牛津妈妈面对面》这本书可以给你一些答案。

  《牛津妈妈面对面》读后感(三):读书 | 和牛津妈妈学习养育孩子的3个秘决

  今年的北京冬奥林会上,中国队18岁的天才滑雪少女谷爱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除了她所获得的两金一银的成绩,大多数中国人更关注的,恐怕是这个女孩是如何被教育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说实话我也被这个18岁的小姑娘圈粉了,小小年纪就如此成功,前途不可限量,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在看过很多关于谷爱凌的视频之后,我可以肯定地说,她的妈妈对她的教育起了决定性作用。塑造谷爱凌的,正是她妈妈那开放、包容、尊重、肯定、鼓励、无条件的爱。

  用谷爱凌自己的话说:我的妈就是比你好!

  谷爱凌(图片来自网络)

  每一个成为父母的人,蕞大的愿望莫过于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骄傲。虽然我们只是希望他们长大以后可以成为一个性格好、品德好、有学历,能自给自足的普通人,也依然会在教育孩子方面无比焦虑。

  因为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出一些问题,如早熟,叛逆,自私,冷漠,贪图享乐,不爱学习等。而我们,也只能秉承了父辈的那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在过分重视分数的教育体制中,用错误的教育理念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如果你也是一位为了孩子教育问题而困惑的家长,不妨看看这本《牛津妈妈面对面》。这本书的作者赵妙方女士并不是知名作家,而是一位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的上班族妈妈。她以爱、欣赏、尊重为出发点,将女儿教育得非常优秀,被5所英国大学录取,她蕞终选择了牛津大学材料系本硕连读。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十分朴实,书中所介绍的育儿方法也很接地气。作者没有单纯地讲道理,而是把女儿从小学到高中每个成长阶段中的点滴经历以事例的方式显现出来,是一本有方法,易理解,可操作的家庭教育参考书。

  在本书中,作者以下的几个观点对于我们日常育儿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你相信吗?父母的语言对于孩子的行为、性格以及心态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父母的语言》一书中,作者达娜·萨斯金德在长期的调查研究中得出结论:

  “语言环境对孩子有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不能影响孩子学业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蕞关键的因素。”

  父母每天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塑造他们的过程,这一点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深刻的感受。

  长久以来,我们都相信“打是亲,骂是爱”,当孩子的表现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的时候,我们时常会口不择言或“放狠话”。我们似乎更擅于用“惩罚”来代替“夸奖”,认为只有让孩子吃点苦头,他才能够改掉某个坏习惯或是培养起好习惯。

  然而,无论是惩罚还是语言暴力,这些本身都是带有负面意义的举动,孩子是因为害怕惩罚带来的后果才会按我们的意愿执行,他们是被“负能量”逼迫着。但问题是如果孩子内心缺乏自信心和能量,他们又用什么来激发自己的内驱力和进取心呢?

  在这本《牛津妈妈面对面》中,作者从未对女儿说过一句的“狠话”, 相反地,她和老公对于女儿永远是赏识、喜爱、肯定和赞美的。

  其实,我们对孩子的赏识和赞美的本质是爱、尊重和欣赏,这也是人性中蕞本质的需求。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表扬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经常给孩子贴上积极正面的标签,以及不断地流露出对孩子的喜爱。

  这些“正能量”的事,会让孩子通过“皮格马利翁效应”产生自驱力,你表扬他什么,他就会在哪个方面越来越好,你给他贴上什么样的标签,他就会成为那样的孩子。真的就是这么神奇!

  所以,父母们一定要相信自己语言的力量,并利用好“语言”这个塑造孩子的工具。如果你还不知道或是不好意思对孩子说出欣赏他们,激励他们和肯定他们的话,可以从作者举出的以下6个场景入手。

  当然表扬孩子也可感情真挚,尽量多表扬细节和过程,多描述自己的感受。避免一味的只是说“你好棒”“你真聪明”等这种不走心的夸奖,这种夸奖真的无法起到作用。

  二、与孩子通过书信沟通感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这个信息技术相当发达的社会,我们的沟通方式也越来越看重快捷性和即时性。像是书信这种古老而陈旧的沟通方式,几乎已经被这个时代抛弃了。

  但是你可能想不到,通过文字及书信进行沟通的这种方式,却是作者赵妙方女士和女儿重要的沟通方式。

  她和女儿有一个共同的日记本,名叫《方圆日记》,里面记录着彼此想要说的话,想要写的东西,想要问的问题。当双方由于一些原因不能进行当面沟通时,这个本子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这不仅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还能锻炼孩子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除此之外,她们母女之间还会经常写信。每到了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和时刻,比如重要的日子(如生日,纪念日)、送礼物的时候、孩子取得荣誉的时候、家长出现失误向孩子道歉的时候,她们都会通过书信来表面心情和想法。

  我们通过书面沟通有什么作用呢?

  古人云“见字如面”,文字所表达出情感,其实更加深入人心,也更能触动孩子的思想和情感。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书信的段落结构,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要给孩子写信,开头都要以平和温暖的语气,向孩子表达赞赏,感谢或其它正面积极的情感。即使是纠正孩子错误的,也不能一上来就劈头盖脸地痛斥孩子的错误。因为书信蕞大的魅力,就在于这种情感上“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另外,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与老师在就孩子的表现进行沟通的时候,使用的也是书信的方式,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虽然现在通过V信与老师沟通更加快捷方便,但是一封手写信函更能让老师体会到家长对孩子成长中所出现问题的重视程度,老师才愿意更多地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

  书中书信的手稿

  三、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实行正面管教

  樊登在《陪伴孩子终身成长》这本书里就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什么叫无条件的爱,就是你要单纯地,不带有任何目的性和功利性地爱孩子。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与其它任何事情、表现、成绩无关。

  这听起来好像容易得很,很多父母会说,我自己的孩子能不爱吗?但是你仔细想想,却是很难做到的,根本的原因就是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心里认为孩子应该怎么样,再加上家长容易拿自己孩子与别人进行比较,就会在心里产生落差,这种感觉就会不自觉地削弱对孩子的爱。

  很多父母对待孩子都是这样一个顺序:表现好-----我爱你------表现更好

  但实际上应该是这样的:我爱你----表现好------我爱你------表现更好

  只有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才会对我们无条件地信任和依赖。孩子只有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的滋养,才能在内心建立安全感、价值感和归属感,才有可能产生自制力、自驱力、专注力,孩子才能知道,她表现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让父母更喜欢自己。而一个人只有在为了自己做事的时候才会心甘情愿,才会全力以赴!

  所以,要告诉孩子,我们爱你,不是因为你优秀,而是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你是怎样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是你坚强的后盾。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每个成长阶段常遇到的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比如怎样帮孩子养成坚持的品质、培养阅读兴趣以及如何进行时间管理;比如如何与孩子进行升 学阶段的重要沟通;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如何应对孩子青春期;如何处理孩子的错误等等。

  目前我家孩子还处于小学阶段,书中的很多方法都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别是习惯养成这方面。它同时也是我未来在教育孩子路上的一本实用指南。

  在书中推荐序里有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群不完 美的人,带领着另一群不完 美的人,追求完㺯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更应当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并学习好的方法,努力成为孩子眼中爱他,懂他,支持他的好父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