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读后感锦集

2022-07-08 09: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读后感锦集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一本由[英] 帕德里克·巴德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读后感(一):维也纳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的一生可以说是和维也纳捆绑在了一起,他生于维也纳,死于维也纳。当克里姆特死去的同年,他的弟子席勒也因病去世,维也纳的辉煌时代从此一去不返。

  克里姆特在维纳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他还是著名的维也纳分离派创办人之一。

  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克里姆特进行一个比较简单的介绍,大概的内容都是有关克里姆特的生平经历以及对克里姆特有影响的人或事。

  本书的亮点就在于选取了许多克里姆特的画作当插图,这可以使我们非常直观的感受到克里姆特的画作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格,他又画了哪些作品,书中还辅以文字对不同的画作进行了相应的解析。

  通过画作和文字的结合,我们一边了解克里姆特,一边欣赏克里姆特的画作,虽然可惜的一点是克里姆特的许多真迹都因为战争又或者是其他缘故被大火所毁。不得不说克里姆特的画作的逼真程度是真的高,色彩搭配以及他自己的创新性也使作品更加精彩。

  克里姆特画油画、壁画、装饰画,可以说是艺术方向很广的一位名人了。但是在私生活方面克里姆特好像并不是那么的检点,他说男人不能被女人所束缚,如果被女人束缚你就成为不了你自己了。所以克里姆特一生未婚,然而死后称自己是克里姆特私生子的就有16人之多。克里姆特另一个被人熟知的点就是他敢于用金去作画,没错就是真正的金,而且数量还不少。

  2006年6月,克里姆特的《金衣女人》被化妆品巨头罗纳德·S·劳德拍卖走,刷新了当时世界上单幅油画拍卖价的最高价格--1.35亿美元。克里姆特一共历时三年的时间完成了这幅画作,他使用了大量的金箔来完成他的作品,可惜这幅画的命运可谓是一波三折。

  这幅画的原主人布洛赫-鲍尔夫人于1925年死于脑膜炎,她的丈夫也于1945年过世。由于他们俩人没有任何子嗣,所以将画作作为遗产留给了布洛赫鲍尔夫人系兄弟的三名子女。然而“二战”时期,这幅画被纳粹德军抢走,后来归还给了奥地利政府,被放置在奥地利国家博物馆,成为奥地利民族精神的象征。身为画中主人公的后裔,犹太裔美国女子玛利亚·阿尓特曼为了讨回这幅画,雇佣了律师前往奥地利,她与奥政府展开8年诉讼,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奥国政府归还画作。最终,奥地利当局将全部5幅画作归还给了玛利亚,其中就包括《金衣女人》。不久就90岁的阿尔特曼最后选择通过佳士得拍卖行把这幅画卖给了化妆界巨头罗纳德·S·劳德。该故事还被改编为了同名电影《金色女人》。

  单从这里就能看出克里姆特画作的艺术性以及收藏价值,而收藏价值又从侧面烘托出一个画家的价值。总之作为一本了解克里姆特的入门书还是不错的,内容都比较浅但是配上插图作为了解算是挺不错的了。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读后感(二):金色浪漫成就黄金时代

  “二流的艺术家模仿别人的作品,一流的艺术家则窃取别人的灵感。” ——毕加索

  维也纳是当之无愧的音乐之都,孕育了辉煌的古典乐,每个夜晚,城市的不同角落,或许都有一场交响乐表演正在上演。

  音乐上的巨大成就会让我们或多或少忽视了它在文学艺术领域的贡献。

  事实上,20世纪的维也纳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海纳百川,各地的思想在此交融碰撞,形成了“独到的维也纳特色文化”,开启了它作为艺术中心的黄金时代。

  艺术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便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这本艺术家传记《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以这位传奇的象征主义艺术家、维也纳分离派领袖为主角,讲述了他与这个城市彼此成就的关系、回忆他的艺术生涯,详细分析其艺术作品及风格,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全面立体的大师形象。且书中有大量的插图,为读者在理解一些案例提供很大帮助。

  克里姆特出生于维也纳西郊的一个小村庄里,父亲是一位金属雕刻匠,母亲则是一位音乐和歌剧的爱好者。他在七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特别是与弟弟小恩斯特极为亲近,共同从事艺术工作直至弟弟去世。与很多艺术家一样,克里姆特风流韵事无数,据说他在为模特作画时经常穿着僧袍一样宽松的工作服,以便与模特发生更为亲密的关系。他一生未婚,然而私生子却可能多达16个。

  乍一看克里姆特的作品,视觉上会受到极大的冲击。金色,大片的、亮眼的、张扬的金色很难让人忽视。比如这幅《金衣女人》,体现了所谓“慵懒的美”和“必要的丰富性”,画中女子似站非站,瘦骨嶙峋的身体仿佛融入金色的背景之中,她嘴唇轻启,面目表情魅惑迷人,被誉为奥地利版的蒙娜丽莎。

  艺术作品中,黄金的使用并非自他而始,早在古埃及时,大量的黄金制品作为太阳的象征,带有重生或永恒之期盼,伴统治者长眠地下。中世纪,宗教画或是教堂的建造中黄金也是频频出现的元素,增强作品的神圣之感。作为黄金雕刻匠的儿子,克里姆特对黄金并不陌生,他对金色或者说黄金的运用,是赋予了它一种浪漫色彩,让人感到神秘和绚烂。可以说,正是黄金,成就了他的黄金时代。

  《金衣女人》

  《金衣女人》的大获成功,也标志着克里姆特金色时期的这种风格已经做到极致。在人生的最后十年里,他转向法国现代主义,并表现了强大的能力,即吸收不同风格的同时保有自己的特色。其实终其艺术生涯,无论是早年的公共艺术,还是后来的肖像画、风景画,这种能力都有所体现:象征主义哲理性与装饰趣味的融合、对次要景观轮廓的观察、抽象和几何形式的构图尝试等,他博采众长,并融会贯通于自己的作品中,这便是毕加索所定义的“一流的艺术家”了。

  除了介绍克里姆特精彩的一生,维也纳艺术界在当时的发展情况亦是一条暗线。在这本书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维也纳这座城市的热爱,特别是对茨维格文章的引用,更能唤醒读者对维也纳文学成就的记忆。

  克里姆特说,“我只是个日复一日、夜以继日地画着的画家,任何想要了解我的人,都应该仔细看看我的画,这样他就能了解我的为人和创作意图。”

  若想进一步了解这位传奇艺术家,不妨找来作品,细细品味一番吧。

  附上一张维也纳街头随手拍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读后感(三):黄金时代,大师养成记

  世界的科技中心在美国,世界的艺术中心则在欧洲,而最能代表欧洲艺术成就我认为有三个地方,希腊、意大利和法国,它们分别代表了欧洲文化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即是古希腊雅典的文明启蒙、代表人文觉醒的意大利罗马的文艺复兴,以及近代文化思想启蒙下代表时尚和浪漫之都的法国巴黎。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中心,则是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的奥地利维也纳。这片音乐热土上不仅滋养了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等一大批音乐大师之外,更是涌现出弗洛伊德、薛定谔等人文科学巨人,当然还养育出了像卡夫卡、茨威格等文学大师,科学、文化和艺术的繁荣会带来无尽的创新,那么倘若在奥地利找出一位最具代表性的绘画大师,那么恐怕非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莫属了。

  今天要说的这本《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我的黄金时代》正是一部讲述克里姆特人生经历为主线、几经沉浮终成大师的艺术历程变迁。读完全书,我对于这位绘画大师也有了一些较为客观和全面的了解,他是奥地利象征主义艺术家,也是维也纳分离派运动的倡导者。他的绘画风格极具个人风格,描画的许多女性与裸体,不只反映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西方世界人们特有的神秘、妖娆、恍惚和空虚的精神状态,克里姆特选取了描绘女性这样一个独特且极具争议的切入点,旨在表达人们与世界、与现实的矛盾分离与调和,极具艺术震撼力和社会隐喻性。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我的黄金时代”,毫无疑问和预指了一个特定时期的时间节点,这一时期正值19世纪后半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这一时期正是克里姆特绘画艺术生涯的黄金时期,也是整个维也纳文化艺术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奥地利是一个大师云集,文化艺术积聚之地,堪称是奥地利文化艺术的高光顶峰时期。所以解读克里姆特的艺术生涯之路,也是回顾整个维也纳艺术的发展之路,这座艺术魔都成长滋养了克里姆特的艺术灵性,大师也以自己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创作为这座城市留下一个繁荣时代的辉煌记忆,他们相辅相成,相互依靠,相互成就,正就犹如雄鹰与天空、鱼与大海之间的关系一般不可分割。

  在本书中,首先就从克里姆特与维也纳的关系开始写起,也从中印证了艺术土壤的滋养对于大师艺术启蒙和风格的形成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克林姆特生于邻近维也纳的鲍姆加登,在家中三子四女中排行老二,深受父母艺术熏陶的兄弟几人都从小展露出不同的艺术天分,这也极大促成了他生活与性格方面都有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基于对于美术的热爱,少年的他后来在维也纳的一所美术学校接受了十多年的学院式基础绘画训练,这也极大地锻炼了他顽强刚毅的艺术追求和品格。由于受父亲雕刻艺术和弟弟以及朋友的壁画涉及的影响,他的作品常呈现出探索装饰性和象征性相结合的表现风格,这是他分离派表现主义艺术风格的雏形。

  后来因为社会环境的动荡、父兄的逝世等家庭变故,以及克里姆特本人绘画艺术生涯的不断探索和情感世界的一系列变故,使得他对自己一向痴迷追求的艺术变现方式产生了深深地自我怀疑,他需要开创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流派来展示这一时代与个人、理智与情感所带来的的巨大落差与冲击。1897年,克林姆特等人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克林姆特并担任了该派的期刊《神圣之春》的负责人。这是一个集思广益、融合各种绘画形式百花齐放的平台,这种自由的艺术追求也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一致支持和拥护,由此他的黄金时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本书虽然是克里姆特的个人绘画传记,但从中折射出了当时维也纳这座艺术城市浓郁的艺术气息和魅力。这其中有十分流行的装饰艺术、犹太人在维也纳的生存现状和艺术活动、绘画的赞助与收藏、还有克里姆特的肖像画、风景画和素描速写里蕴含的社会寓意和文化符号,这其中更是掺加了弗洛伊德心理学中性、马勒和音乐等外在因素对于克里姆特创作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推动,可以说这本书也是一部解读透析维也纳文化艺术的优秀读本,不可错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