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读后感精选

2022-07-12 09: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读后感精选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是一本由[美] 蒂莫西·泰勒著作,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读后感(一):如何做选择最高效?

  你有没有在早上起床出门的时候突然犹豫该穿什么出门?会不会在镜子前站了很久却不知道应该戴哪副耳环比较好看?你有没有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犹豫是该点个外卖还是去跑步?

  生活中的每一刻我们其实都在做着选择。我们的一生都处在不断地权衡取舍中。只不过我们普通人权衡取舍的只是财务,而很少把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放在里面通盘考虑.。我们会为了每天选择吃什么而苦恼,会为了买房的问题烦恼,做选择是一件极为耗能的事情,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清醒和定力,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被强大的天性支配,去选择娱乐消遣。在有约束的环境下我们反而效率更高,生活更充实。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事来举例说明,经济学在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我们只是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进行考虑财务成本。

  这本书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蒂莫西·泰勒所著。他不仅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还是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授,他的畅销书《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被列为2015年度经管类好书。

  01 机会成本

  经济学家经常提到一个词语,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人们经过思考,权衡取舍之后,成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的一个重要指标。

  比如我们自己吃一顿饭需要花50元钱,请一个牛人吃饭需要花100元,看似好像多了50元,但是获得的是和对方的友谊,和吃饭时候所获得的经验,如果你每周都去认识一个牛人,那么一个月下来多出来的200元钱却可以帮你提高更多你的阅历,你的人脉资源,这些隐藏的价值可以为你的财富做更多的积累。

  所以选择一个人吃饭和选择几个人吃饭是有差异的,要看你链接的人是否值得。

  02 沉没成本

  我们很多人会陷在爱情中不可自拔,有的时候因为对爱情的过分投入,所以即使受了伤害也不舍得分手。短期来看,暂时的委曲求全保存了爱情,但从长远角度看,勉强的爱情会继续折磨人,让人的能量变低,甚至危害身体健康。

  涉及到短期和长期之间的权衡。作者说了一句非常有趣的话,收益在未来成本发生在现在。现在所付出的成本就是我们的沉没成本。

  当我们考虑沉没成本的时候,看到的不仅是现在还有过去。因为我们需要考虑过去为这件事有没有过多的投入,还要考虑目前做这件事情,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总的来说,沉没成本就是指已经发生了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说时间、金钱、精力等,就像爱情中你的青春,你的真心。

  03 如何更好地做选择?

  和小行李箱相比,大行李箱会让人产生另一种状态,那就是“余闲”,多余的余,空闲的闲。 有余闲的人,就不会去权衡,做选择比较容易。比如说刚才说到的行李箱,够大就不用权衡该带什么不该带什么,全部带上就好了。

  人往下活,越活越不容易。人向上活,反而会出奇的包容。如果我们生活的状态是最好不选,或者是多选,而不是一直在选,那能给我们的余闲留出很多。 事物过度关注,吵架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坏处,愤怒。陷入紧急状态,稀缺会导致借用。那么本来可以自给自足的当下就要去借用未来更多的注意力,得不偿失。 所以,信用卡是在向未来借,那些每个月都保底10%的存款的人也是在未雨绸缪,不让自己陷入一个带宽匮乏乃至崩溃的窘境。

  如果过去已经有投入,而我们现在并没有回收这些成本,那么这时候我们就不应该再继续关注,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做任何决策已经没法改变,不要往死烦恼和忧伤,这是我们人生中经常遇到的机会成本。

  经济学并不是一味告诉你如何去做的学科,而是一种思维技巧,是在摸透制度.、法律、市场背后的经济学逻辑科学权衡后作出的最优选择。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读后感(二):用经济学思维去生活

  朋友最近卖了两套房,其中一套亏了钱。

  是的,朋友很生气,但是没有办法。自己需要资金周转,最快的变现方式就是卖房。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朋友也没有亏,因为他这两套房是用当初的一套房换来的。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一书中,有提到经济学和房产的关系。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斯坦福超人气教授蒂莫西∙泰勒的第二本有关经济学的著作。

  作为美国通用教材《经济学原理》的作者,蒂莫西教授这这本《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中,用可很多国内的案例来解释经济学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很形象,很接地气。

  如果用经济学的眼光去买房,可能我的朋友就不会导致今年卖房亏钱了。

  在书中,作者利用三个维度讲解了经济学的原理。

  分别是:循环流向图、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生活中,我们用到的最多是微观经济学。

  作者说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谁来消费的问题。

  这样一看,是不是和自己创业开店的逻辑是一样的。

  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有关的三大基本问题。

  朋友是自己开美容店的,疫情影响,客人都不能出来消费,没有客流,房租和人工成本还要继续承担,所以最后只能卖房周转。

  生产者如果失去了消费者,那么就会失去价值,不循环的市场,死水一潭,大家没有收入,也没有消费,经济陷入崩溃。

  某城的开发区被称为鬼城,就是这个道理。

  房子盖了很多,也卖出去一部分,但是因为供大于求,开放商的资金收不回来,房价下降,然后买了房的人也不去住,个别入住的,物业服务也没有,恶行循环,大家对这一区域的房产都没有了信心。

  开放商崩盘,买了房的人被套牢。

  作者提出了一个钻石和水的理论。

  当你拎着钻石在沙漠行走,需要喝水,你愿意用钻石换吗?

  当然,你是愿意的,因为这时候,水是稀缺性资源。

  那么,某个地段的房子是有限的,需要购买的人多,自然是房价上涨。但是房子建的太多了,买的的人少,房价自然下降。

  所以,买房看地段,说的是地段资源的不可再生,也是稀缺性。

  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它只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经济学不会直接告诉你一件事情的结果,但是通过经济学思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

  所有的选择都是一种取舍。每个人所面临的境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如果我的朋友早点把美容院转出去,或许就不会亏得太多,导致最后卖房的结果。

  书中,作者提到了个人取舍的经济学成本,是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

  一个人花了钱去看电影,但是看到一半发现自己不喜欢。这时候电影票的钱付出的是沉没成本,无论你看不不看,钱都不会回来。

  但是坚持看完不喜欢的电影是机会成本,如果就此放弃看电影,剩余时间还可以去做别的。

  所以,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通常是权衡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

  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

  我们生活的社会,物质的交换通常是以货币来衡量的,精神的学习提升也需要用货币支付。

  所以,当你用经济学理论去考虑问题的时候,你就很容易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当然,因为每个人遵守的道德底线和人生原则不同,所以在考虑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时候,出发点也会不同。

  正是每个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我们才置身在多元化的世界。

  这也是经济学的妙处。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作者为了让国内的读者阅读更立体,特地用了很多我们熟悉的例子来说明。这样阅读毫不费力。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加文对于作者的评价,说他是美国经济学界顶尖的知名人物。他在许多大学都是明星教授,包括斯坦福大学。30多年来,他一直密切关注经济领域的前沿发展。蒂莫西最显著的特点是,他能够轻易地从最简单、最基本地经济原则出发,解释清楚复杂地经济学概念、世界经济问题、国家的发展问题。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读后感(三):运用经济学学会思考和决策

  如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突然多了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你会做什么呢?是选择追剧,玩游戏,读书,吃点零食,冥想还是锻炼身体?

  短短的一个小时就有这么多可供选择的选择。我们的一生都处在不断地权衡取舍中。只不过我们普通人权衡取舍的只是财务,而很少把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放在里面通盘考虑.。

  而经济学家思考则不同,因为他们对经济学有更深刻的认识。那什么是经济学呢?通俗的来说:“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必须做出选择。”

  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因为时间的稀缺性,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得不做出选择。因为我们如果想要追剧,那么就很容易放弃锻炼身体。

  那么经济学的主题,就是由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我们所做的选择和我们的权衡取舍构成的。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事来举例说明,经济学在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我们只是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进行考虑财务成本。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的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天才编辑蒂莫西·泰勒,他不仅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还是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授,他的畅销书《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被列为2015年度经管类好书。

  经济学家经常提到一个词语,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人们经过思考,权衡取舍之后,成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的一个重要指标。

  比如说我们去某个地方旅游,计划花费是12000元。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这12000块钱认为是旅游成本。

  而经济学家则会思考,如果不去旅游我会做些什么呢?会不会制造一些价值呢?如果把这12,000块平均分摊到12个月中,那么每个月就是1000元。这笔钱可以用在别的地方吗,会另外产生价值吗?有没有因为这次旅游而使钱包更加紧张?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考虑的机会成本。

  经济学并不是一味告诉你如何去做的学科,而是一种思维技巧,是在摸透制度.、法律、市场背后的经济学逻辑科学权衡后作出的最优选择。

  假如我们在下班的路上每天买一杯奶茶。那么这杯奶茶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来看,每天一杯奶茶可以在奶茶的身上投入多少钱?如果我们每周一杯奶茶,那么又会节省多少钱呢?省下来的这些钱又能用来做什么事呢?

  涉及到短期和长期之间的权衡。作者说了一句非常有趣的话,收益在未来成本发生在现在。现在所付出的成本就是我们的沉没成本。

  当我们考虑沉没成本的时候,看到的不仅是现在还有过去。因为我们需要考虑过去为这件事有没有过多的投入,还要考虑目前做这件事情,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总的来说,沉没成本就是指已经发生了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说时间、金钱、精力等。

  如果过去已经有投入,而我们现在并没有回收这些成本,那么这时候我们就不应该再继续关注,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做任何决策已经没法改变,不要往死烦恼和忧伤,这是我们人生中经常遇到的机会成本。

  当我们辨析什么是机会成本之后,有付出却没有收获,就不会黯然伤神,而是理性对待,失去的已逝去,往日不可追。而是往前走,忽略掉机会成本重新出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是一部优秀的经济学入门书籍。作者在书中通过运用大量妙趣横生的故事,有通俗的易懂的语言以帮助普通读者能了解经济学。

  这不仅是一本简单有趣而实用的科普书,而且有助于慢慢打开思维方式,学会从经济学的方面来考虑问题,不断扩大我们的思维面,学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正确抉择取舍,从而在消费中作出最优的判断和决策,更积极的生活、消费和投资。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读后感(四):从身边大小事件的思考和决策中,轻松了解经济学现象

  当我们在生活中小到每天购买的早餐豆浆油条,大到购买理财产品,房屋车辆等资产,都在让我们对经济一词有着太多的思考,关于什么时候该买什么时候该忍?什么决定了长城脚下的草莓价格?是什么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的价格波动?这些从生活日常出发,是否有一种基本规律帮助我们能够理解看似并没有什么联系的各种现象呢?

  这就不得不提及蒂莫西·泰勒所写的《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蒂莫西·泰勒作为一个美国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授,他是斯坦福“杰出教学奖”得主,美国常春藤名校通用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原理》的编写者。

  在这本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里我们看见作者以极为妙趣横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个人职业、家庭投资和企业治理、金融市场以及社会现象等所蕴含的经济学原理和逻辑,让我们在了解经济学原理的同时更触发脑海里很多平时所忽略的经济现象,让我们能够从更精准的视角去做出自己的决策和预判,让自己的生活消费和投资更有所获益。

  当我们试图去推理甚至解读更为宏观的经济学现象以及原理时,在我们所不自知的日常生活里,其实就蕴含了太多的经济学原理,而这些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我们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当我们去购买日常用品时,每家商店这个物品的价格高低是否会影响你的购买习惯?而这些商品为何在不同的店铺会有些微不同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有哪些来源呢?

  所谓的厂家直销时,它剔除的渠道费用,是否让直接购买者受益?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在看见的商品购买时很容易想到的,然而它蕴含了什么呢?

  比如说供需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当你生产这个物品的厂家具有较多的产品,但是因为现在需要它的人比平时增加,那么相对应的需求变高,很有可能会造成原本量的物品的价格有调整,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现象,因为供需关系的变动造成的价格变动,然而这是全部吗?当然不是,然而这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现象它就在我们身边。

  当我们走进作者的序言中,最需要了解的就是循环流向图,它以一个基本的图形阐释了经济学思维方式,既然有流向,说明给你它是一个具有流动的走向的图,从家庭与公司这样的两个主体,去看参与和涉及的经济主体,并将其进行表述出来。就好像我们从超市购买一个牙膏,那么牙膏从哪里生产,经历了哪些流程,最终到达我们手中,作者以循环流向图,就是在让我们极为明晰地了解经济带给我们的影响。

  而这并不仅仅是作者在这本书里所要表达的,还给我们分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差异,以及探讨和中国经济相关的问题,这些都是作者在书中所要讲述的,而我们在作者构建的框架里,更感受到思路的清晰,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自身日常生活。

  作者讲述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时,给出的趣味故事和案例让我们极为好奇,比如在讲述如何看见那只看不见的手时,他所饮用的一个小说中关于隐形人的故事,从人肉眼可见的隐形人,去延伸理解经济中的隐形的所看不见的手,这本书的特点就是作为一个给大众科普经济学原理的书籍,而在选择案例与讲述中也更为恰当的让我们受众能够明细。

  在对于讲述经济学家如何利用“看不见的手”?提出了自利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当被适当引导的时候,就能为社会带来好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触发的是经济的某种本质,除了供需两种力量,还有价值交换在经济中的呈现。对于上面所说的循环流向图,其实就是一种价值交换在各个场景下的应用,而如何进行的,以及我们从哪个视角去观察它们的流动,以及有哪些规则,这些都构成了经济在市场中的变化与发展。

  从古至今,很多被总结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在我们不自知中就已经被理解和应用了,比如说稀缺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而造成稀缺,可能会让价格上涨,它的原理又经历哪些参与主体呢?它其实和我们提及的循环流向图也构成了链接。

  这样一个个概念与现象不断地填充进我们的脑海,构成了学习思考的路径的延展,让我们更能够对经济相关的内容有所触发,形成经济学视角,它亦是一种看待问题的解读方式。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由超人气的斯坦福经济学内容重新打造而来,在通俗易懂且结构清晰明了之下,以生动有趣的例子,让我们触发对经济学的好奇,掌握经济学视角,让我们更好地对身边大小事件进行思考和决策,生活也因此变得更美好!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读后感(五):为什么钱老是存不下来?一定要警惕生活中的拿铁因子

  你听过“拿铁因子”这个概念吗?

  “拿铁因子”这个词是由金融顾问大卫·巴赫提出的。这个词源于一个故事:有一对夫妻习惯了每天早上都喝一杯拿铁咖啡,这个习惯持续了30年;而这样看似很小的花费,在这30年时间里竟然积累到了70万元。

  所以拿铁因子指的就是我们生活中像买一杯咖啡,喝一杯奶茶一样可有可无的习惯性支出,也叫非必要开销。

  而有研究发现:中国近半数网民均有这样的“拿铁因子”,且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大卫·巴赫有这样一句话:“钱的问题通常不在于收入太少,而在于开销太多!

  那么,我们身上有怎样的“拿铁因子”呢?

  我要怎样对待它呢?——要彻底摈弃吗?该如何控制呢?

  为什么我的钱老是存不下来,就是因为“拿铁因子”吗?

  其实要想“根除”这类问题,我们一定要了解一些经济学知识。

  要想阅读经济学知识相关书籍,一方面不能选择市面上那一类过分鼓吹“财务自由”的书籍,否则容易“认不清现实”;另一方面新手也不建议直接阅读过于专业的书籍,容易失去阅读兴趣。

  从干货内容+可读性上来比较,《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更适合阅读。

  这本书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蒂莫西·泰勒所著。

  这本书比起第一版更适合经济学小白阅读,书中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有趣的小故事阐释了很多社会经济现象,让读者可以轻松地掌握其中的经济学思维。

  这本书没有晦涩难懂的经济学理论,共有53个小标题,都分别对应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经济情况或者问题,我们可以直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

  每天一杯咖啡,或者每天一杯奶茶,看上去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涉及到了权衡和取舍的问题。

  这里我们要知道的第一个重要概念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的是某个东西的成本,就是你放弃做其他事情的机会。

  比如说我们去购物的时候是选择那件相对有些小贵,但是质量更好的衣服?还是另一件相对便宜,但看上去比较普通的衣服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考虑这些“钱”的机会成本——买了便宜的,剩下的钱是不是可以发挥其他的作用?买了那件贵的,是不是可以让我更自信或者更美丽?

  在机会成本这一点的思考上,大部分普通人思考的都是金钱方面的成本。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比如时间成本。去电影院看电影,进场半小时后发现这个电影你并不喜欢,这个时候你会选择“来都来了,买都买了”,坚持看完?还是离开去做其他更感兴趣的事情?

  在这个案例里,已经花费的电影票钱是沉没成本,而看电影的时间就是时间成本。所以除了金钱,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更加慎重的、全面的思考。

  正如书中所说:经济学不会告诉你该怎么选择,经济学只是提醒你:你必须保持清醒,并慎重考虑自己的选择。

  比如每天喝一杯咖啡,除了金钱方面的机会成本,我们还需要考虑:是否还有健康、时间方面的成本?

  除此以外,坚持每天或者每周一杯咖啡,还涉及到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权衡。

  比如说从短期利益来看,每天一杯咖啡可以满足自己当下的欲望,给自己当下最好的享受。

  但从长期利益来看,每天一杯咖啡,日积月累也是极大的数额,如果这笔钱攒下来,用于其他方面,会更好。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第二个经济学概念是: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指的是:已经发生的、不可回收的支出,比如时间,金钱等等,都可以统称为沉没成本。

  如前文提到的买电影票的钱,是已经无法回收的。但接下来是否继续看电影浪费时间且持续坏心情,则是我们当下可以改变的。

  已经无法回收的成本,我们不应该继续关注。因为他们已经变成了过去式。你现在或者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法改变它们已经失去的现状。

  通过这几个概念我们不难认识到:经济学是一种分析方法,而不是答案。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会帮助拥有他的人得出更正确的结论,科学的权衡利益得失,做出最优选择。

  当然我们也一定要注意:经济学并不能单单以金钱为标准来衡量,人生也不能仅仅只有经济和金钱,也有一些事情,比如感情,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