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没大没小的为什么》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读后感精选

2022-07-14 09: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读后感精选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是一本由王歌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1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读后感(一):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父母如何做好儿童哲学的启蒙呢?请看这本书

  当你的”十万个为什么的宝宝“上线:

  小草为什么是绿色的,而花朵是红色的?

  难道因为小草喜欢绿色,花朵喜欢红色吗?

  为什么爸爸去上班,妈妈在家不上班?

  难道是因为爸爸是男生,妈妈是女生?

  为什么胳膊摔到地上,疼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难道是因为眼泪跟胳膊还有关系?

  ……

  我们每一个家庭中都有一个这样可爱的“小大人”,但我们又无法解决他们层出不穷的问题

  不是我们不懂得世界,是因为,小可爱的意识远远地超过了我们的思想。

  这就是孩子的哲学思想,也就是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的很神秘的能力,但每一个孩子都是与生俱来的哲学家。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更迭让人目不暇接,作为父母的我们,如何引导孩子适应这个快节奏的世界,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主见、有独立思维、思想健全,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人呢?

  王歌老师在《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给了我们一些启迪:“让孩子学习一点哲学,因为哲学可以培育独立思想”。

  王歌老师是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领域涉及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

  这本《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主要就是带着孩子学会提问,并且在这种哲学问题中深度思考,从而获得成长的智慧。

  儿童哲学教育其实最早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的美国教育学家马修• 李普曼(Matthew Lipman),它属于哲学的分支,更注重的是孩子的思考思维与实践。作为父母,不能阻碍孩子爱问问题的习惯,反而应该加以引导,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学习哲学呢?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那么一个阶段,就是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充满了求知欲。

  但当孩子在问问题的时候,家长的做法是什么?要不然泼冷水,要不然就是什么“长大了就明白了”等等,不做正面的回答。稍微好一点的家长,可能各种搜索、寻找,希望能够为孩子提供最标准的答案。

  但不管哪一种,对孩子的提问而言,他需要的可能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种引起家长注意,并且愿意跟随孩子思维的一种行为。因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王歌老师在书中提到:做一点哲学练习,更像是开始一点怀疑的精神:既是针对外在,也是反观自我。

  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哲学练习在我看来就是让孩子能够提出问题。

  在当前的情况下,标准化、统一性或者是答案的唯一性,正在让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一点点的消失,慢慢变得不会提问,甚至是不敢提问,思维不再放飞,意识也受到压抑。作为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守住这份异想天开,与孩子进行自由的对话。

  我们家长需要在日常,多多的回应孩子的发问,哪怕不知道不理解,也要跟孩子一起探讨,可以记录甚至可以用自己的办法来解决,随着时间推移,可能某一天也许会有新的答案。

  每个孩子就像一个个古灵精怪的精灵一样,都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诸如《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书中所提到的:

  规则是从哪里来的?

  为什么妈妈需要出去工作?

  为什么会生病?

  为什么必须上学?

  ......

  英国曾有一项调查显示:3~8岁左右的孩子,大概每天会提出73个问题。

  是不是很惊人?

  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一定要保持耐心还有好奇心,与孩子一起探索问题的答案。

  我们家孩子小时候就有一个小伙伴,现在是一个非常聪明、有灵气的一个小姑娘。但是她在四岁左右,每天说的话或者是提的问题,她的妈妈都被她吓到够呛,但她的妈妈依然若无其事的、充满耐心的跟她解释,也许正是因为她妈妈的耐心,才有了现在爱思考、有主见的她。

  记得她上小学时第一节课,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她是这样说的:我的爸爸妈妈给我一双黑色的眼睛,让我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善和美,我热爱读书......总之,惊呆了我们这几个经常在一起的家长们。

  某位知名的教育家曾说:“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所以能够提出问题,是孩子思想启蒙发展很关键的一步。而王歌老师也在《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书中提到:不管问题看似多么简单,多么大而无当,多么无聊无用,十个问题中总会有两三个特别闪光。如果刚开始没被人认真对待,可能日后也没有办法以提问的方式,将对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保持下去。

  所以,各位爸爸妈妈,请小心呵护、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家长要随时随地准备着,在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做发散思考以及思维锻炼。

  关于形成讨论的习惯,我们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针对性地设置讨论计划,比如提到书中某一个问题,如果是科普的问题,那肯定是存在一个比较正确的答案,但在这个答案以外,亲子之间可以针对此问题进行思维的发散,并给出一些思考与讨论的角度,这样亲子关系也会更加亲密。

  这些都是《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书中带来的启发启示,我们父母们需要用心地对待孩子。

  未来的教育将会是更加的个性化,多元化,智能化。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需要教育引导孩子面向未来,以培养有独立思想的人为最终目标。

  作为父母,我们就在这些一个个的追问中形成了孩子的哲学启蒙,让孩子学会并具备,对事物本质的客观全面地分析能力,。

  这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才能生存的时代,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存力、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如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都能在《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找到答案。

  建议作为家中有个“问题包”小家伙的家庭,来一本书。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读后感(二):经典哲学问题趣味讲,孩子哲学启蒙不用愁

  叔本华说过:真正独立思考的人,是精神上的君主。

  现今网络发达的社会,各种舆论、信息、价值观大爆炸.如何在这样的世代帮助我们的孩子像王戎一样拥有、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以避免他们被滚滚的信息洪流裹挟迷失人生的方向呢?

  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学点哲学,因为哲学可以培育人的独立思想。

  孩子们常常提出诸如此类看似幼稚、却直击生命和宇宙本质的哲学问题。孩子们得到怎样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这些问题时,因为不知该如何回答,常常含糊其辞地糊弄过去。孩子生发哲思,却无人给予恰当引导,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好在最近有一本图书叫《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解决了我们的这个难题。即便是不懂哲学的家长,也能通过和孩子共同阅读这本书、探讨书中思考题来给孩子进行良好的哲学启蒙。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从“自我”、“社会”、“万物”三个维度、用26个哲学问题和孩子们一起追问、探讨,激发孩子和家长共同展开天马行空的哲思,适合6---12岁孩子阅读。

  为什么说《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程》是一本给孩子做哲学启蒙的绝佳书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这些经典的哲学问题在《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里均有探讨,而且每个哲思主题的内容逻辑都十分严密:

  在“过去的时间都去哪里了”这一主题下,王歌先从“时间是什么”入手,告诉孩子们人类如何计算和感知时间,让年幼的孩子对时间有一个更明确的认知;然后再和孩子探讨我们该如何理解过去的时间、记忆和时间的关系、过去和未之间的时间如何存在等等。

  王歌并没有给出这些问题的“准确答案”,而是用涓涓细流般的讲述,引领孩子去感受、去一步步深入思考。

  每个主题下都有一个或几个“思考和讨论”题,还有“大小朋友练习时间”,这些讨论题和练习题意在拓展大小读者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以出其不意的发问,引发对人生本质的深层拷问。

  在“我可以说谎吗?”这一主题下,王歌提出的思考和讨论是:

  王歌在探讨问题主题时,还常常引用哲学家的话进行阐述。

  康德说:“ 启蒙除了自由之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

  尼采说:“我的记忆说,我做过这件事;我的自尊说,我不可能做过这件事。最后,记忆让步了。”是的,记忆也可能“说谎”。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还随书附赠音频导读课程,课程娓娓道来,语调舒缓,还有和小朋友的萌萌对话,很适合陪着孩子在睡前一起倾听。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里的哲学主题,除了来自经典哲学问题,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孩子的直接提问,这些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关心的问题。

  因此,一打开书本,孩子们马上会被吸引。

  比如,在“我为什么必须上学”这一孩子关心的问题主题下,王歌告诉孩子们,“学校”在古希腊语中是“闲暇”的意思,因为在很早的时候只有有闲暇的人才能上学。在古代,学习是特权,学习能够带来平等。当今社会,每个孩子都要上学,是前人经过努力为我们争取来的权益。同时,她还告诉孩子们,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一技之长,可以帮助我们谋生。而终生学习,会决定我们是“谁”。

  这是不是就解决了孩子在某个不想上学、带着起床气的早上提出的刁钻问题了呢?

  为了让孩子更易读懂,王歌还在《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以大量经典哲思绘本为切入点,展开哲学问题探讨。

  全书共提到了25本经典绘本,王歌把绘本故事融入哲思探讨中,让人感到妙趣横生。

  在”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去工作?”这一主题下,王歌讲述了绘本《森林大熊》中的大熊因为环境改变,被人类定义为“不是熊”,于是它被迫像人一样,穿上工服,打卡上班,日复一日地站在巨大的机器前工作,忘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本来的样子。直到深秋到来,他冬眠犯困,被赶出了工厂,他才惊觉自己是头熊。

  从这个好笑中带着点悲伤的故事中,王歌引发问题:“爸爸妈妈在忙碌的工作中,有没有像那头大熊一样,忘记了什么最重要的东西?”由此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思考: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还讲到了好几部经典科幻、哲思电影,如《月球》、《银翼杀手2049》、《寻梦环游记》等,家长们可以去网络上搜一搜,有时间的时候带着孩子们一起观看,共同思考、探讨。

  名人故事也是书中的一大亮点,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引导孩子们重新定义“不足”和“障碍”;苏格拉底的“不听话”是对专制和成见说“不”。

  台湾著名绘本出版人郝广才曾经说过,我们这个世代,文盲已经很少了,但是还存在很多“图盲”。是的,我们确实不能忽略对孩子审美品味的培养。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全书共有36幅全页插图,均由Lensforkids负责负责创作设计。

  因此,我们会在《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里看到一幅幅看似漫不经心、却让人感受到生命力、自由之美的插画。

  就像这幅在“为什么我会忘记?”这一主题开头的插画,一个人的头脑变成了胶卷,他还拿着剪刀和浆糊对胶卷进行修修补补。

  以前有一个朋友说起她晚上失眠的时候,是这样形容的: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似的把过去的事一幕幕的放过去。这种形象的描述和这幅画颇有异曲同工之处。照片帮人们留住记忆,人们又可能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人的情感倾向而修改修改记忆。就像画中这个小人儿拿着剪刀和浆糊对脑子里的胶卷进行修剪一样。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全书装帧设计也很贴合孩子的大脑构造,适应他们的阅读需求。

  在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一个大开页的设计,章节标题以一种灵动的方式被大大地写出来,再在旁边配以小插图,整个画面看起来相映成趣。在这一页面中,每一章都有其专属的底色,章节开头的页面是什么底色,章节下的主题内容也用对应的颜色标记出“思考与讨论”、总结金句和小标题等。这样的策划设计让孩子阅读时一目了然,逻辑线也更清晰、驱除了阅读时的疲劳感。

  正如为本书作序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郁哲隽说,对普通人而言,哲学的第一动力恰恰是一个质朴的质疑,一次好奇的发文。有些问题会如落在沃土中一般,有朝一日,它们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是的,《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通过探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来给孩子进行哲学启蒙,引导孩子们心中那颗小小智慧种子蓬勃生长,直至枝繁叶茂。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读后感(三):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

  翻翻我的朋友圈,发现原来我早就在感慨:孩子才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思考的内容又大又抽象,让我无法回答:

  无数个为什么现在充斥我的带娃生活,无数次我忍不住想发脾气:“这有什么好问为什么的!”

  然而Lensforkids联合知小乎推出的《没大没小的问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告诉我:

  我究竟有没有给孩子的问题提供沃土?又有多少问题的种子被我随意丢掉了呢?

  对孩子来说,学习哲学听上去不怎么靠谱,其实,儿童哲学已然是一门学科。

  理论挂的哲学家可以去深入思考哲学的本质,搞点一般人看不懂的研究,但儿童哲学是实践派的,它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我理解的儿童哲学是让孩子学会自主思考,能够进行知识迁徙,不迷信权威、不只是接受填鸭式的教育、不人云亦云。

  从1岁到2.5岁期间,可可分不清楚“你我”,每天上演搞笑的爆哭场面。

  娃一边指着饼干,一遍说:“这是你的!你吃你吃!”姥爷很开心,一口吃掉了那块饼干。

  “呜呜呜哇~~~~~~!”

  我赶紧来灭火:“宝宝的饼干被姥爷吃了?没关系,再补偿你两块吧。”

  宝宝嘴里的“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我”,指的是宝宝自己。这种啼笑皆非的鸡同鸭讲持续了好一段时间,大家才渐渐适应了和娃在一起就你我不分的局面。直到2岁半的某一天,娃突然开窍,才把你我分清楚。

  小朋友之于他们的一辈子,就像人类之于宇宙。孩子通过认识“我”来获得自己食物、玩具,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人类也一样处于认知自我、认知世界、认知宇宙的初期。

  哲学的思考,认识什么是自己,是个宏大的命题,值得我们一生来探究。

  遛娃时,孩子特别喜欢摘点漂亮的小花带回家送给姥姥姥爷当礼物。我说:“小花会疼的,我们捡地上的花瓣叶子也很好呀。”

  无独有偶,《没大没小的为什么》里,也有一模一样的案例。而这普通的亲子对话之中,引申出来了真正的自然科普知识和哲学思考。

  花儿可以真的感受到疼痛吗?它们用那种机制来反应?一旦问出了这个问题,我们对待植物、看待世界就会有所不同。

  作者的身份不假,果然是一个饱读童书的妈妈,她用绘本《小种子》《彩虹色的花》的例子,向孩子解释了植物的一生,小种子在大风中旅行,躲过了无数的危险,熬过寒冷的冬天,终于开出一朵比房子还高的花。我们不免会替小种子担心,担心它夭折、枯萎、被伤害,担心自己就是那个跑来跑去的小孩子,踩断花茎。

  “花儿会不会疼”的问题,是一个感受自然和生命的契机。我们去研究万物的生长、我们去珍惜一草一木;一旦有了对花儿的感受,我们也会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体会“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心境,尝试理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哲思。

  可可和表哥只差100天,两人经常一起玩,以每小时爆发至少一次冲突的方式愉快地相处着。

  有天晚上在外面一起疯,表哥把她推到了。姥姥看不下去了:“再推人我们不和你玩了!”可可爬起来大哭:“我要和哥哥玩!”

  两人在一个班上幼儿园,老师很震惊地告诉我:“可可竟然保护哥哥呢!我有点严厉地说要哥哥过来接受批评,可可挡在哥哥面前大哭“你别去!””

  什么是友谊?孩子看的很真切:我们在一起玩非常开心,我们互相关心和爱护,虽有内部冲突,但当有友谊的外部破坏因素出现时,一致对外。

  作者也在如何理解友谊上,用大量的绘本故事、民间传说等总结了友谊的定义和维系。

  这个问题,是我们最近的重点问题。

  一走到幼儿园门口,我娃就开始头疼肚子疼,我只好开动脑筋,从法律规定、学习知识、挣钱养家等诸多方面给娃洗脑。感觉自己已然是个满口胡言的“伪哲学家”。

  “法律规定”:小朋友必须去学校(当然,幼儿园阶段是我为了哄娃夸大出来的)学习知识,这个我们国家法律规定的,如过你不去,门口穿制服的警察叔叔(实际是保安)会打电话给妈妈确认你为什么不来,如果是生病了,可以理解。如果没有理由地不来,妈妈是要被警察叔叔罚站的。

  学习知识:你记得老奶奶家隔壁的傻叔叔吗?他就不去上学,所以他也不会看绘本,不会唱歌,不会玩游戏,不会骑滑板车。这些都是你在学校才能学到的厉害的知识哦!

  挣钱养家:你喜欢去玩的游乐场、游泳池、绘本馆,喜欢吃的冰激凌、零食,都是要用钱才能买到的。幼儿园的钱已经交过了,如果今天不去,钱回不来,我还要再花买奶酪棒的钱给你买菜做饭吃。这样,就没有额外的钱买好吃的零食了。你去上学,就相当于赚钱呀!

  以上是我的独家胡言乱语,娃很吃这一套,最近没有再出现类似的“开学综合症”。

  作者则从上学的历史、学习带来的平等机会、女性教育的困境、去学校的好处和坏处、未来的无边界学校等方面打开了孩子的思路。

  这个话题太应景了。

  学校(幼儿园)有规则:上课不能说话,出去活动要排队,吃完饭要接水漱口,不能拿别人的东西等。规则虽然严格、没有“自由”,但小朋友们也要承认,这些规则有利于所有人的安全、卫生和学习。

  滑滑梯有规则:从楼梯走上去,从滑梯滑下来,而不是反着来,造成滑梯拥堵和打闹事故。

  如果没有这些规则那岂不是太爽了?有一本绘本叫《捣蛋学校》,专教人调皮捣蛋。毕业时,还要经过严格的捣蛋测试,看看他们在吵架、说脏话、捉弄人之类的事情上本领是不是过关。可是再想一想,你真的能忍受在这样“捣蛋鬼”成对的地方上学吗?

  那规则都是对的吗?为什么有的规则被废止了?有的特例不用遵守规则呢?

  这些思考都有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两年前,我娃开启了对害怕的认知。

  两年后,她也问出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害怕睡觉呢?是害怕黑,还是害怕睡觉本身?

  这些问题对大人来说都不好理解,何况是小宝宝呢?作者借用大量的绘本故事 ,比如《小黑鱼》等,不说教地把害怕揉碎在故事情节里,就连宝宝都听得进去。

  前两天去海边玩,回来的路上,我在地铁上给她读了这部分内容,诸多熟悉的绘本解读,她也认真听着不排斥。

  虽然最后娃听睡了。歪打正着,一路睡回家不闹腾。

  又说到了发脾气的问题,我承认,我脾气不好,得改。

  孩子也常说:“妈妈你以后别生气了,生气不好。”有时我说话声音大了些,她就开始察言观色,躲在一边不出声,偷偷判断我是不是生气了。

  我真的在改了,比如感觉脾气上来时会跟孩子发出预警:“到刷牙时间了,我已经说过两遍了,第三遍会怎么样来着?”

  娃就麻溜去刷牙:“会生气!”

  那我们为什么生气?生气有什么坏处?生气一定是不好的吗?我们该如何驯服自己的脾气?

  总之,《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内容深入浅出,不是长篇大论的理论,而是利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结合孩子耳熟能详的精彩绘本故事,分析他们“为什么”的问题里蕴含的哲学知识,并在讨论环节让孩子互动地思考,鼓励他们提出更多问题。

  回答孩子的为什么永远不是对话的终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