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她的才华惊艳了文坛,世人却只关心她的绯闻八卦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她的才华惊艳了文坛,世人却只关心她的绯闻八卦

2019-09-02 07:46:02 作者:乔言儿 来源:上下五千年故事 阅读:载入中…

她的才华惊艳了文坛,世人却只关心她的绯闻八卦

  1942年1月22日,三十一岁的萧红在炮声中的香港玛丽医院病逝。临终前,她在纸上写下自己心情:‘’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萧红短暂一生,伴随她的是凄苦穷困,奔波,从十九岁离家出走后,就再也没有回头。

  她一生颠簸流离,情路坎坷。所幸,在这悲凉世界里,还有文字能够暖一暖她的心,支撑着她在苦难日子里活下去。或许是上天怜悯萧红的悲苦,所以赋予了她独特文学才华。她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是‘’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她的老师鲁迅先生很是欣赏她的文笔,曾不遗余力推崇她的文学作品,还评价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女作家

  然而如此有才华的作家后人对她感情生活讨论却远远大于她的作品。对于这一点,萧红生前曾有过预言,她对骆宾基说过:也许,每一个人都是隐姓埋名的人,他们的真面目都不知道。我想,我写的那些东西,以后还会不会有人看,但是我知道,我的绯闻,将会永远流传。

  如果,你了解了萧红的成长经历,读过她的作品,你就会明白,在她如烟火般短暂的生命里,文学作品才是她的骄傲。她是个女斗士,冲破封建牢笼桎梏追寻自己的命运。她生命的悲凉,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女子缩影

  她的悲剧,从出生开始

  萧红的出生,就注定了一个悲剧的开始。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和兰区一个地主家。

  作为家中的第一个孩子,萧红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喜悦,相反,由于萧红出生这天是农历的端午节,受过教育父亲张廷举竟然认为这是不详的征兆,加上重男轻女思想,萧红从一出生就遭遇到父亲的冷淡对待

  不久之后,萧红弟弟出生了,原本对她还有点关爱母亲对她失去了爱意,萧红在家受尽了冷眼。在这寒夜包裹童年里,唯一的亮光来自萧红的祖父。和祖父相处的日子,是她一生中最温情时光

  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祖父是唯一一个真正疼爱她的人,他陪她玩,教她读诗识字,在家里其他人责骂她时护着她。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萧红还在念初中时,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世界上最爱她的那个人走了,也把这个家唯一的爱和温暖带走了。第二年,初中毕业的萧红不顾家反对,毅然决然和表哥一起前往北京求学,也开始了她初期的文学创作依附男人的生活,注定不会长久

  鲁迅先生在评价《玩偶之家》时说:‘’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不是堕落,就是回来,除非她有钱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一语道破更何况萧红所处的时代本来就是男尊女卑,她又是违背父亲的旨意出走的。她这一走,父亲彻底断了她的经济来源,表哥的父母也不再资助儿子求学。

  没有金钱支撑学业,萧红又返回了家中,被父亲软禁在家。次年,她追随未婚夫汪恩甲去了哈尔滨,两人在一家旅馆开始了同居生活。可是,就在萧红临产在即,汪恩甲却不辞而别。挺着大肚子的萧红交不起欠下的房租,被老板扣留,威胁要把她卖到妓院抵债。

  心急如焚的萧红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的副编辑裴馨园求助,裴馨园多次派萧军到旅馆给萧红送书。萧军的出现如同萧红生命中的救命草,他把萧红救出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也走进了萧红的心里。

  对于萧军,萧红是深爱着的。她把自己的名字冠以萧性,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啊,春天到了!逃出旅馆的萧红一头扎进来萧军怀抱,在萧军的帮助下,萧红在医院生下第一个孩子,无力扶养的两人把孩子送了人。

  爱情开始时,总是甜蜜的。萧红和萧军爱得炙热时,即使两人穷困潦倒,依然是有情饮水饱。

  萧红满心欢喜道:‘’只要他在我身边,饿也不难受了,肚痛也轻了。

  萧红本以为这次的爱情能落个圆满可惜事与愿违,几年后,萧军背叛了爱情,他四处留情,两人渐行渐远,彻底分道扬镳。和萧军分手后,萧红内心不安,她急需另一个人来依靠。她曾说:我就向着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追求

  内心缺爱的人,才会如此寻求温暖,才会急于寻找一个寄托,哪怕所托非人。和端木蕻良结婚时,萧红已经怀了萧军的孩子。尽管萧红心里很清楚她和端木蕻良并没有多少的爱在里面,但她依然嫁了他。

  她在婚礼上坦言:我和端木蕻良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恋爱史,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我只想过正常老百姓式的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其实,她只是想要一个普通女子拥有的家庭生活。可惜,连这一点平和老天爷都不肯赐给她。两人新婚后不久,作为战地记者的端木蕻良就去了重庆,留下身怀六甲的萧红独自面对生活。其后,萧红历经磨难,辗转多地,追随至重庆。在友人白朗家生下一子,没几天孩子就夭折了。

  萧红和端木蕻良的婚姻并不开心,她曾向友人抱怨过:端木蕻良就是胆小鬼势力鬼,马屁精,一天到晚在那里装腔作势。然而如此糟糕的婚姻,萧红并没有选择离开。她不是离不开男人,而是不相信自己,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或许,对她来说,再不堪的婚姻也好过一个人的流离失所

  1939年,萧红和端木蕻良婚后第三年,两人为了躲避战争,去了香港。到香港没多久,萧红因病住了医院。因为医术有限药物的缺乏,萧红的病日渐加深

  让人感到揪心的是,在萧红病最重的日子里,陪在她床边的不是丈夫端木蕻良,而是被丈夫指派帮忙照顾她的小友骆宾基。关于她和骆宾基之间,有人说有爱情的关系,有人说只是骆宾基欣赏萧红的才华。不管怎么样,这个一生都在寻求爱和温暖的女子,最终只能带着遗憾和不甘离去

  被鲁迅欣赏的才女,惊艳文坛。从中学起,萧红就以悄吟的笔名报纸发表文章。不过真正让萧红走上文学之路的是萧军,把萧红推到了大众面前的则是鲁迅。

  和萧军在一起后,萧军很快发现了萧红的写作才华。1933年,在萧军的支持下,她以笔名悄吟创作了第一篇小说弃儿》。随后她发表了诸多作品,踏上了文学征程

  同年,萧红和萧军合着的小说散文集《跋涉》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巨大轰动,受到读者一致好评,两人在东北文学界声名鹊起

  1934年冬天,萧红在上海见到了鲁迅先生。那一年,萧红23岁,虽然她在东北有一定的名声,但是对于中国文坛,她还处于文学创作的萌芽期。叱咤文坛多年的鲁迅看出了她身上的潜力,称她是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作家。

  鲁迅的肯定指导,就如一盏引路灯照亮了萧红的文学之路。她明白,她这一生离不开写作,感情上的伤痛也可以靠写作来疗愈。

  一年后,萧红的长篇小说生死场》出版,鲁迅先生亲自作序,并向出版社推荐。鲁迅先生在序中写道:

  生死场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表现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新鲜

  《生死场》在文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强烈反响,萧红一举成名。1936年,为了缓和与萧军的矛盾,萧红在鲁迅先生的支持下,只身东渡日本。在日本的一年,是萧红创作环境最好的时候。她在给萧军的信里说: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

  在日本的一年,萧红没有经济上的压力,也没有感情上的纠葛,虽然孤身在日本,却加深了她对生活的思考。她笔耕不辍,屡出佳作。只是这黄金时代太短,一年后,萧红最敬重的鲁迅先生去世,她回了国,第一时间去拜谒了鲁迅先生的墓。此后,她写了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被文学界普遍认为是回忆鲁迅文章中写得最好的。

  如果说《生死场》让萧红一夜成名,那么《呼兰河传》就让萧红的创作达到了顶峰代表了她最高的文学水平

  1940年,抵达香港的萧红,在《星岛日报》连载《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打破了传统的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萧红以她悲剧的人生感受和对生命的体验描写家乡的生活环境和人物场景。一句: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道尽了人生的苍凉无奈

  萧红本想续写第二部《呼兰河传》,可惜不久之后,她抱憾而去。一代才女还没来得及好好绽放,就在在最好的年华陨落了。与命运抗争,不做封建时代的牺牲品对于自己感情上的苦楚,萧红曾这样解释自己:我一生最大的痛苦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其实,错不在她是个女性,错在那个时代。《呼兰河传》里面的团圆媳妇,,一个仅仅12岁的小姑娘,因为长得比一般同龄孩子高就是一种错,性格爽朗、说话大方也是一种错,走路太快也是一种错。

  于是,她在其他人眼中就是不符合“规范”的,该打。她的婆婆也认为要好收拾一下她。

  左舍右邻都议论起来,说早该打的,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在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

  最后,这个12岁的小女孩生生被她们折磨死了。可是,你说他们是有意要害死团圆媳的吗?并不是。在那个愚昧无知迷信粗俗的大环境下,他们只是处于对封建社会权威维护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礼数规矩,你不遵守就是错。

  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让萧红意识到了,唯有反抗才能换得一些自由。于是,在“五四运动影响下,萧红以出去读书的方式进行人命运的抗争。她一方面想要争取自由,另一方面又因为缺乏温暖不断依靠男人。这就造成了她命运的最大悲剧:一直把男人当做情感支柱,却总被男人伤害

  相比同时期的才女张爱玲,她在感情上远没有对方洒脱独立。对于命运,她在不甘中带有无能为力的妥协。半生潦倒,人生中最后时光念起自己的故乡,《呼兰河传》成为生命绝唱我家院子荒凉的,这句书中多次出现的话,正如萧红一生的写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