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明的人生活法,25岁以后必须要懂
不少人的状态可能都是,完成的目标不多,堆积的烦恼却不少。
一到公司,看着堆积如山的工作,勾心斗角的同事,还有那些不给力的下属,总觉得脑子要爆炸。
一回到家,看着只会捣乱的熊孩子,不仅不听话,考试成绩还很差。
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整天心浮气躁,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在油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却依然把生活过成了一团乱麻?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他们的处境比我们复杂得多,却凭借过人的智慧,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不仅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还收获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晚清名臣左宗棠就曾说:“若教闲里工夫到,弥觉胸中度量宽。”
想要活得更舒服,就得多读古人书。当你学会了他们的生活之道,许多困扰你的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提起左宗棠,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
事实上,左宗棠不仅是军功卓著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一位家学渊博的文化大家。
胡林翼说他:“ 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梁启超盛赞他:“ 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
曾国藩也对这位老朋友推崇备至:
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在职场上,他是文武双全的全才,文能大刀阔斧兴办洋务,武能手提雄师收复新疆。
短短十年间,他就从一介布衣升为朝廷的一品大员,位极人臣。
回到家里,他又是循循善诱的严师慈父。无论公务多么繁忙,他都会抽时间给孩子们写家书,讲讲最近的经历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人。
从他的家书里,我们可以学到最深的道理,体会最真的感情。
1、教子之道
很多人都不知道孩子怎么教,左宗棠却有独特的 教子三字诀:俭,静,专。
他认为,孩子要从小养成勤俭、安静、专注的好习惯,未来才大有可为。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写字要端身正坐,要悬大腕,大指节要凸起,五指爪均要用劲,要爱惜笔墨纸,温书要多遍数想解。
很多家长对调皮的孩子束手无策,左宗棠却有高招——让孩子练字。
练书法不仅可以帮孩子多认字,还能让孩子去除杂念,学会“定心”。只有先把心静下来,才有可能做好其他的事。
工课只有在恒,断不宜贪多。
左宗棠提倡把“素质教育”融于“应试教育”中。
他认为比读书更重要的,是用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要摆脱流俗世家子弟习气,结交端人正士,为终身受用,勿稍放浪。
俗话说,父亲少积钱,儿子少积过。
左宗棠非常厌恶纨绔子弟的风气,平时只给儿子提供日常的生活费,避免儿子养成大手大脚、拼爹炫富的恶习。
在左宗棠的家书里,这样的教子法门随处可见,让许多家长茅塞顿开。
2、管理之道
在管理用人方面,左宗棠更是一流高手, 他提倡领导者要有“计算”的能力,不打无把握之仗。
大仗开打前夜,不忙打仗先忙整顿军队。
统帅楚军之初,左宗棠没有急着投入战事,而是先开始着手清理队伍,把偷懒冒功、不懂合作的人统统开除。
他的开除人的策略是公平公正公开,让所有人心服口服。经过整肃,楚军弊病一除,战斗力也大大加强。
领导“大事不糊涂,小事要精明”。
一般的管理层都主张“抓大放小”,但左宗棠却认为,如果统帅只限于“大事不糊涂”,那么团队内部的低效、贪腐问题都无法解决。
只有在小事上也保持着精明和敏感,才能迅速找出团队存在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用兵最贵“节制、精明”,临阵胜负只争一刻功夫。得失虽在一日,而本领长短却在平时。
曾国藩用兵喜欢扎硬寨,打死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左宗棠则长于战前计算,他不打呆仗,只打计算仗。
临阵打硬仗固然精神可嘉,但学会平时积累、事先筹划,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才是最优选项。
管理者若能从这本书里学得左宗棠的一枝一叶,也会对自己和团队大有益处。
3、读书之道
左宗棠虽然爱书如命,却明确反对埋头苦读、死记硬背,他用独特的“体验式读书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书在穷理,做事须有恒。
读书和做事一样,首先有恒心和毅力,不能浅尝辄止。
左宗棠还举了一个例子,小时候认真学过的东西,会成为终身记忆;如果当时只是草草读过,几个月后就会忘了。
苦读能伤气,久坐能伤血。
左宗棠认为久坐伤身,死读书则体会不到书中的精髓。 相比之下,他更推崇“吟诵”,即把书大声读出来,让身体与头脑一起运动。
他还总结了一个读书八字诀:义理悦心,从容涵泳。
一字求一字下落,一句求一句道理,一事求一事原委,虚字审其神气,实字测其义理。
左宗棠喜欢体验式读书法,即透过表面的文字揣摩作者的语气、心理,与作者进行对话。
我有个朋友喜欢读书,却总是记不住。后来他学习了左宗棠的体验式读书法,发现读书比之前轻松了很多,也不容易忘了。
其实,只要掌握好方法,把书读到心里去了,就能一通百通,读书也不再是件苦差事。
4、处世之道
能在官场纵横捭阖这么多年,左宗棠也有着高超的处世艺术。 他信奉“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理念,掌握分寸,步步为营。
少年宜志高言大,中年宜检点自省。
左宗棠认为年轻人说大话是正常的,师长一方面要充分肯定,一方面也要及时提醒。如果一味批评压制,反而会让他们丧失进取心。
但是人到中年,基本定型,就需要有自知之明,掂量出自己几斤几两,多反省自己。
富贵怕见花开,暴得大名不祥。
左宗棠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崛起,成为朝野举足轻重的人物,但他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恐惧。
他始终清醒地意识到,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人生最好的状态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只有降解小目标,追求大目标,让人生永远在路上,才能避免乐极生悲。
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在高处立,着平处坐,向阔处行。
成大事者,做人当志存高远,做事要懂得中庸之道,生活上要简单,才能把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