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晚清第一奇案:没有真相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晚清第一奇案:没有真相

2020-08-04 06:04:23 来源:汪平书屋 阅读:载入中…

  01

  同治九年 (1870) 七月二十六日,一个爆炸性消息,很快就在江宁 (以下称为南京) 迅速传播开来:

  两江总督马新贻马总督,被人用匕首,捅死了。时,两江总督,是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和晚清权力最大的封疆大吏。

  话说当天,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校场阅兵完毕后,正在一大帮护卫的前拥后簇下,返回总督衙门途中,突然,在两边围得密密麻麻热闹人群中,冲出来一个人跪在了路中,他双手高举一封书信,用马新贻老家的山东菏泽口音大喊了一声:“大帅!”正当大家注意力被他吸引时候,人群中突然又冲出来一个人,他大声喊道:“大帅伸冤!”然后也冲到马新贻面前跪了下来,马新贻还没回过神来,这人却突然窜起,猛地抽出一把匕首,直接就捅进了马新贻的右胸。马新贻惨叫一声,扑倒在地。护卫们猝不及防,登时乱成一团,但凶手却并不逃跑,甚至高声嚷道:“刺客就是我张文祥,一人做事一人当,我没有同伙,不要胡抓人。我大功告成,现在可以跟你们走。”说罢,刺客束手就擒,仰天狂笑起来。

  

晚清第一奇案:没有真相

  电影 《投名状剧照

  总督被刺,顿时震撼了整个南京城

  02

  说起来,马新贻 (1821—1870) 的官场口碑,其实很不错作为李鸿章同年 (1847) 考中的进士,马新贻个人能力过硬,从合肥知县、庐州知府,一路做到了安徽按察使、布政使、浙江巡抚,最终升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在各个任上,他协助清廷平定太平军与捻军之乱,在处理漕运、盐政、河工等各项工作上都颇有成绩解决了许多民生问题,颇受百姓爱戴

  

  但马新贻,为何惨遭毒手,而且凶手还宣称,要“为天下人除恶贼”?尽管百姓、人和各级官员百思不得其解,但对于自己的死,马新贻好像早就有了预感

  同治七年 (1868),在前任两江总督曾国藩被调往北方,改任直隶总督后,担任浙江巡抚的马新贻,被升官担任两江总督一职。两江总督,是晚清政坛中,最受朝廷倚重和信赖的封疆大吏,同时也是油水最肥、权力倾国的要职,但马新贻,却高兴不起来。

  按照当时的惯例,马新贻久未进京,按理说应该到处会见京城的大小官员,但面见慈禧后,马新贻很快就离开了北京,并且专程请假回家“祭祖”,在山东菏泽老家与兄弟们告别之际,马新贻将自己的两位哥哥叫到身边,对他们说:“我此去吉凶难料,万一有不测,千万不要到京告状,要忍气吞声,方能自保。”

  1864年,担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兼协办大学士的曾国藩,其属下湘军最终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当时,属下拥军30多万的曾国藩,也达到了自己的军事政治巅峰在当时,关于曾国藩是否会拥兵叛乱、自立为帝的疑虑,一直在清廷高层和慈禧等人心中徘徊不去。

  

  《投名状》剧照

  但还好,奉忠君报国的曾国藩,并没有叛乱称帝的野心,从平定太平天国的1864年开始,曾国藩就开始急流勇退、自裁湘军,以博取清廷的信任。

  但清廷,显然无法放心。

  为了瓦解分化湘军,清廷先是支持曾作为曾国藩幕僚的李鸿章编练淮军,让淮军从6000人,急速扩至70000人,以与湘军形成分庭抗礼、相互制约之势;清廷并且让江苏、直隶、安徽、河南、山东、江西等九省四十一位官员,先后举办团练,通过扩大各个地方武装,来制衡湘军;为了进一步防范湘军,清廷还让钦差大臣官文,率兵20万扼守长江中游的重镇武昌;长江下游,则让富明阿等人把守镇江、扬州;长江以北,则让悍将僧格林沁重兵驻防在安徽等地;另外在京城所在的直隶等地,清廷还保留了近百万绿营兵,和地方团练武装等后备军队;在做好军事上的一系列安排和分化、防范后,1868年8月,清廷下令将曾国藩从他的江南大本营、两江总督任上调离,改任曾国藩为直隶总督——清廷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将曾国藩调到京城周边进行看守、防范,让他难以接近湘军势力。

  

  曾国藩像

  而接任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一职的,正是慈禧所信任和安排的:马新贻。慈禧显然希望马新贻能带着清廷的期望,继续在东南地区扫清湘军势力,以确保大清的江山稳固。但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时机、好差事。所以面见慈禧出来后,马新贻预感到,自己的死期,或许就要到了。

  03

  但凶手,究竟为何刺杀马新贻?背后的真正指使者,又是谁?

  对于为何刺杀马新贻,张文祥,是这么说的:文祥说,他是河南汝阳县人。道光年间,他在浙江宁波开了一家典当行,后来太平军攻入宁波城,因为太平军有熟人,他就参加了太平军;1864年太平军失败前,他偷偷返回宁波,才发现自己的妻子,已经被一个叫做吴炳燮的人霸占了,家里的所有财物也全部被其骗走;后来,张文祥告到官府,虽然领回了妻子,但财物却无法要回。

  

  马新贻画像

  就在这时,穷困潦倒的张文祥,碰到了一个当海盗的人龙启云,龙启云给了张文祥一些本钱,让他重开了一家典当行,龙启云则经常借典当行进行销赃。

  在此情况下,1866年,时任浙江巡抚的马新贻到宁波巡视,张文祥拦轿喊冤,想要追回被吴炳燮霸占的财物,但马新贻觉得事情小,就不予办理,相反,马新贻还下令取缔了张文祥违规经营的典当行。

  张文祥再次走投无路,于是龙启云便劝说张文祥说,马新贻是个昏官,他的海盗弟兄们,有很多也被马新贻捕杀了,于是龙启云便怂恿张文祥刺杀马新贻,为他自己和大家“报仇”。

  

  《刺马》中狄龙饰演的马新贻

  于是,张文祥开始到处寻找机会刺杀马新贻,历经近两年时间,最终得手成功。张文祥辩称,“刺马”那天,先他喊冤的那个人,只是恰巧碰到而已,此案跟他没有关系。

  尽管没有证据显示“刺马”案跟湘军和曾国藩有关,但慈禧,显然是怀疑他们的。可恢复两江地区的稳定,没有曾国藩,又万万不能。

  审讯中,还真审出了一些新情况。此时,张文祥又来了个新说法,说他刺杀马新贻,是想为国除害,因为他听说,马新贻勾结西北的回王,想对大清国不利。

  04

  作为一个小小屁民,张文祥竟然知道这么隐秘的事?但审了近八个月,案件究竟,应该怎么定性呢?

  到了1871年3月,一直陪着钦差大臣郑敦谨审案,却绝少说话、提问的曾国藩,终于对着郑敦谨说了一句:“这案子,还是照着初审的意见办吧!”曾国藩的意思是,追查太细,对谁都没有好处。

  郑敦谨也心知肚明,无奈之下,他只得同意曾国藩高深莫测的“建议”,上奏慈禧说,张文祥刺杀马新贻,确实是受海盗指使,“挟私怨行刺”,并没有其他主使及同谋。为了慈禧嘱咐的“大局”,郑敦谨选择了沉默。最终,这一刺杀总督的大案,就这么上报了。

  

  慈禧

  接到结案报告后,慈禧没说什么,也没再追究,估计也不好彻查追究。或许在慈禧看来,为了清廷的维稳大局,很多事情,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1871年10月,就在刺杀马新贻一年多后,张文祥最终被凌迟处死,并被挖出心脏,在马新贻坟前进行献祭。莫名其妙被杀的马新贻,则被清廷下令追加为太子太保,并入祀贤良祠;在马新贻的老家山东和他做官的江浙等地,朝廷还给他建了忠烈祠,可谓备极荣哀。

  这个被编造出来的剧情,后来还被编成了戏剧进行演唱,再后来,甚至还有人将之拍成了电影 《投名状》 。于是在民间,关于张文祥是个义勇好人,马新贻是个无耻淫贼的说法,开始广泛流传开来。

  

  《投名状》中的姜午阳(前排左一,原型张文祥)

  张文祥被处死5个月后,即1872年3月,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突然病发去世,至此,这一被后世称为“刺马”的晚清重案,彻底落下帷幕。

  而那个慈禧派出的,想要清剿湘军势力的枪手和替死鬼—— 马新贻,究竟是怎么死的,已经没人关心了。

  真相,难道很重要吗?或许政治,本来,就没有真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