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轼:人生三道坎,迈过去你就赢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苏轼:人生三道坎,迈过去你就赢了

2021-05-05 06:06:15 来源:洞见 阅读:载入中…

  

苏轼:人生三道坎,迈过去你就赢了

  作者:洞见·燕穿杨

  所有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苏轼曾感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的确,人生就是一段旅程,道阻且长,坎坷不断。

  其中最难过的三道坎,就是得失,名利和生死。

  得失原上马,名利水中鱼,生死云中电,纵然我们尽心竭力,也多半难以掌控。

  惟一能掌控的,是我们的心态。

  01

  得失:得固欣然,失亦无憾。

  《菜根谭》上说:“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

  太在乎得失的人,容易被欲念困住内心,患得患失。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在得与失之间兜兜转转,历尽半生,才把得失看淡。

  任密州太守的三年,是他颇感苦闷的一个时期,因为和之前他在杭州时相比,环境有天壤之别。

  杭州风景秀美,物产丰饶,人文浓郁,治安稳定;而密州,风景单调,缺衣少食,人文寥落,盗贼满山。

  苏轼怀念杭州,心情低落,对家人也没什么好脸色。

  直到有一次家人劝他:为什么不能开心点?

  他这才意识到,对“失去”的耿耿于怀,已然阻碍了他对新生活的体验。

  于是,他放下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执念,开始重新审视密州生活。

  境随心转后,他霍然发现密州也有独特的魅力——地域辽阔,民风雄壮。

  他一扫往日阴郁,与朋友村店喝酒,和同事平冈围猎,快意豪放,雄心万丈。

  那个快乐的苏轼,又回来了。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

  人生所有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这种心态帮他在数次贬谪中,重新审视生活,收获异乡的美好。

  贬谪湖北黄州,他躬耕于东坡,觉得做个黄州人挺好;

  贬谪广东惠州,他惊喜地发现“罗浮山下四时春”,发誓要做岭南人;

  贬谪海南儋州,他觉得和海鱼、海鸟特别亲切,认为自己是寄生在四川的海南人。

  后半生,得失于苏轼,早已淡如轻烟。

  他欣然接受现实,以“我心安处是吾乡”的心态,把别人眼中的苦日子过得生机盎然,妙趣横生。

  对得失的参悟不仅让苏轼四海皆能为家,也让他得以窥见友谊的真谛。

  苏轼每次遭受贬谪,都有很多朋友离他而去。

  但他也惊喜地发现,那些真正的友谊,反而在时间的试炼下,历久弥新。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人这一生,都活在得到与失去之间,得之固欣然,失之亦无憾。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只有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才能真正活得自在安然。

  图片

  02

  名利:浮名劳神,不如天真。

  天下熙熙,皆为名利,苏轼也难以免俗。

  20岁高中进士,被宋仁宗认为是留给皇子皇孙的宰相人选。

  不久后,他又考中难度非常大的制科三等,为北宋立国百年来第二人。

  自认为名满天下的他,在陕西凤翔做签判时,便有些得意扬扬,对别人称呼他“苏贤良”欣然笑纳。

  还仰仗着自己的名气,当面批评新法的总领导者宋神宗。

  当时宋神宗不但没有生气,还嘱咐他继续“为朕深思治乱”。

  这让苏轼更加得意,逢人就说宋神宗的这句话,搞得人尽皆知。

  他的上司陈知府见他如此,特意对他严格挑剔,想压一压他的名利心。

  因为锋芒太盛总要吃亏的,只是苏轼当时还体会不到。

  后来,出尽风头的苏轼,果然引起了小人的嫉妒,被诬陷入狱。

  那时,他才体会到陈知府的良苦用心,发出“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的感叹。

  经此一役,他渐渐对名利不萦于心。

  后来,宋神宗去世后,苏轼被起用,短时间骤升高位,各种名誉、赏赐无数,名流学子们也纷纷聚集在他的周围。

  苏轼不仅不为此骄傲,反倒深感负担,几次请求辞职外任。

  他深谙名利即负累的道理,后来哪怕被赶出京城,一连遭贬谪,也能淡然处之。

  不仅自己心态平和,还劝家人“努力加餐饭”。

  从海南被召回时,朝野上下都希望他回京后主持政局,他却说自己“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相反,那些因争名逐利曾经陷害过苏轼的人,反倒是活在忧惧之中。

  每次苏轼被起用,他们都心惊胆战。

  名利之于人,恰似鸟笼之于金丝雀。

  看上去很美很豪华,实际上很压抑,很费神。

  正如古语所说: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

  若没有名缰利锁的羁绊,身心便飘然如不系之舟。

  往东,是美景;往西,亦是胜境。

  图片

  03

  生死:参得透死,方才懂生。

  相对于得失和名利,生死这道坎可能是最难跨越的。

  境况难时,不免怀疑生之意义何在。

  境况顺时,又遗憾人生青春太短。

  苏轼对于生死的参悟,比一般人来得惨烈,也来得深刻。

  他曾经有过误认为自己必死无疑的经历。

  当年他因批评新法,被变法派中的小人陷害入狱,与儿子约定,如果有死讯,送饭时就送鱼。

  一次儿子有事,拜托朋友给苏轼送饭,但忘了告诉朋友这个约定。

  结果,朋友恰好送去了鱼。

  苏轼以为死期将至,写下绝命诗,诗中念念不忘的是家人。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经过这一番生死考验,苏轼终于体悟出家人的可亲,生命的可贵。

  正因为如此,他出狱后对待家人格外珍爱,对待生活格外用心。

  入狱前在密州时,他曾因心情不好训斥过孩子。

  但出狱后,他对孩子经常大加赞扬,甚至承认自己有“誉儿癖”。

  入狱前,他曾遗憾妻子缺乏文采,但出狱后他常用上好的纸张抄诗送给妻子,还在大量诗文中赞美她。

  苏轼不仅爱护家人,也热爱着当下那些细微的人与物。

  在黄州,他把富人不屑吃、穷人不会煮的猪肉,小火慢炖,熬煮成千年美食“东坡肉”。

  在儋州,他教授海南人民认字读书,培养出海南有史以来第一位举人姜唐佐。

  环境越恶劣,他越热爱生活。

  他梳头、泡脚、睡足觉,以壮身体;他读书、煮茶、观风景,以养心灵。

  他参透了生死,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如此热烈,所以当他面对忽然而至的死亡时,毫不畏惧。

  从海南被召回的路上,他生了重病,大限将至。

  别人叹息他回京要做宰相的,没想到却要告别人世,他却淡然说道:

  “死生亦细故耳,无足道者。”

  生死都是小事,何足挂齿。

  临终前,僧人朋友嘱咐他不要忘了西方极乐世界,他却说:顺其自然,不必刻意追求。

  是的,与其重视死后,不如放眼生前。

  人终有一死,我们很难决定自己怎么死,但能决定自己怎么活。

  也正因为终有一死,所以生命的每一天都弥足珍贵。

  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意,活好当下,不负光阴。

  图片

  ▽

  古诗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一个人若在百年时光里整天忧愁郁闷,那么就算活上一千年也未必能潇洒开心。

  若能放下得失,看淡名利,悟透生死,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从此,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