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恶棍列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恶棍列传》读后感10篇

2017-11-01 21:3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恶棍列传》读后感10篇

  《恶棍列传》是一本由[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1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恶棍列传》读后感(一):博尔赫斯教你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博尔赫斯《恶棍列传》

博尔赫斯曾经简单第概括过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人问我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我会说是我父亲的图书室。实际上我有时认为我从未离开过那间书房。”博尔赫斯的文学生涯起源于这间“拥有无数英文书籍”的藏书室,当然,还有布宜诺斯艾利斯近郊那“富有传奇色彩的、夕阳灿烂的街区”。在虚幻与现实之间,博尔赫斯练就了自己的小说绝技——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恶棍列传》读后感(二):一部关于恶人的历史

阅读某些风格的小说以及历史书籍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种奇怪的时空倒错感,比如感觉遥远的历史事件好像就发生在不久之前,而我近期的一些经历却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如果能把阅读本身当作一种体验,那么只要你有足够的脑洞,完全就可以把书中描写的历史事件和虚构的故事当成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于是生命就有了无限的可能性,与之相比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和琐碎无聊的工作都显得无足轻重了。
虽然不懂西班牙语,但是大概能看出来小说标题里的historia.....de la infamia直译的话差不多是“关于声名狼藉的人的一部历史”,当然这绝对不是年代意义上的历史,要知道书里的若干故事完全没有特定的时空背景,它只能是一部关于人的历史,让那些可能在历史的河流中翻腾出微小的浪花就从此湮灭的人物形象活了出来。书的最后还真的一本正经的列出了作者借以发散出奇思异想的故事所依据的“参考文献”。
全书由若干个小故事构成,每个故事都好比一副独特风格的画作,即使不考虑故事情节,也能够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和环境。解放者莫雷尔的故事:十九世纪美国老南方潮湿的土壤和沼泽地,阳光明媚的棉田里黑人在劳作,追忆早已不存在的生活方式透露出怀旧的忧伤,一个坑蒙拐骗起家的奴隶贩子发家和毁灭的历程。骗子汤姆•卡斯特罗的故事:十九世纪雾蒙蒙的伦敦也是鱼龙混杂的江湖,坑蒙拐骗的主角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恶棍,倒是有几分滑稽的喜剧效果,可能哪怕是恶人也比我们想象中的他们幼稚天真的多。中国女海盗的故事:被西方人浪漫化了的古代东方世界。纽约黑手党伊斯曼的故事:摩天大楼阴影下的罪恶勾当,身穿法兰绒西服头戴鸭舌帽的帮派分子。不法之徒哈里根的故事,美国西部拓荒时代无数传奇故事的翻版,大漠黄沙小镇枪手警长的形象让人想起伊斯特伍德的老西部电影。掌礼官上野介的故事,愚忠的武士诛杀卑鄙小人,简直就是黑泽明的某个没拍成电影的剧本。蒙面先知哈基姆的故事:神秘的中古阿拉伯世界,没有神灯和飞毯的天方夜谭故事,讲述了一个神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毁灭。
全书只有几万字,大多数时候作者并不像一个小说家,倒像一个说故事的人。读完整本书之后,我还是理不清书中各种意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仍然觉得作者在序言里说的“本书是宇宙中一个微乎其微的部分”实在让人莫名其妙,但是我会记住书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尽管我连他们的名字都记不清

  《恶棍列传》读后感(三):小罪恶

——评博尔赫斯的《恶棍列传》
前些年,一则国外新闻称,只需1000G就可完美记录人生。放至当下中国,这点容量估计够呛。时代在进步,只要想想,光是将微信、微博上发表的那些即时心情可爱照片储存起来,就要占去不少空间,更别提要将奔波于售楼处、汽车4S店的种种行踪,接受各类推销的电话等纳入其中了。
记录是否完美另当别论,可以断定,极少有人会反驳“人生从来就不完美”这一观点。要知道,任何些微的小错误便是“完美人生”的大灾难。难怪古人有言,善恶全在一念之间。
在此,应对古埃及人衡量善恶之法表示敬意。他们相信,人往生到达另一世界的过程中,必先用天平称量心脏以裁决其一生善恶几何。为善多者,心自然轻于鸿毛,得以引荐神灵、许诺来生;为恶愈多,则心愈肥重,直至将羽毛高高抬起,便把此心丢于怪兽、饱其口腹。人之善恶全凭一杆无半点感情色彩的天平,不偏不倚,俨然是国际标准化进程的先驱典范。
与之相反,国人向来以“人治”为本,断善判恶感情意味浓厚。阎王一声令下,“唰唰”声齐鸣,手下判官便一一翻阅那些将凡人碌碌一生记录在册的手抄账簿。想来这些“地下公务员”们确也辛苦,且不说,倘将一人一生所作所为统统记于一个小本子中,纵使都用上蝇头小楷记之,所书当有多密、此本该需多厚,方可记全。也亏他们一双好眼神!更难之处,平时需多少“神力”、“鬼力”,跟踪监视凡人一举一动记录成册,否则,关键处漏掉一笔,岂不冤枉好人、枉纵恶人?与埃及人相比,显然拙力用得不少。
彼岸世界或也与时俱进未可知,毕竟近年清明祭祖,燃物遥寄的已是“苹果电脑、香车别墅”之流,“地下官员”们必不至过于落后时尚。传说本就难究真假,只需明了其导人向善、劝君诸恶勿为的本意即可,可如若让我们活人来认真议论为善作恶的标准,实难确切说出个一二三来。因为,但凡涉及善恶判断必是一个价值判断,便极难有个定论,“模棱两可”才是这一领域的“土特产”。
火上浇油的是,让人爱憎分明的奸淫掳掠、烧杀劫抢的十恶不赦之徒已然罕见,更多的则是坐火车偶尔逃票、买东西偶尔插队、捡了无主的百元大钞直往自己口袋里塞之流。此类诸君虽算不得大奸大恶,但鸡毛蒜皮当真放到台面上,又让人觉得是不可为、不应为之事,搁到古埃及人的天平上绝对属于减分项目。然而,若改换增添几句,善恶界限便又立时模糊,逃票为省下钱来做更有用之事,插队为赶时间救人于水火,捡钱只为家中有老母病重在床,加个目的描述,减分即变加分,叫人摸不着头脑。
断案不易,听书容易。回头看看博尔赫斯的《恶棍列传》,倒省却了此番纠结。记得刚接触博尔赫斯那会儿,正接上将王小波全集通读一遍之后,于是,记忆中总爱把他们比为同类,以文字的轻盈和诡异的逻辑著称。待从头审视这位阿根廷文学巨匠时,已很难纠正那一先入为主的“偏见”,而他的别致之处,却在对人生命运的细微考察上。
《恶棍列传》,看似为一个个作恶多端之人立传,可细细品味之,这些人或在结局上、或在实际“罪行”上又叫人提不起恨意,现世报有之、浪子回头有之,所见只是所谓“常人作恶”、命运弄人,到最后反要叹息这帮叱诧风云的穷凶极恶之辈的落寞结局。一部时隔多年的著作,倒像是现下的预言录,纵使再怎么“大时代”,终究也是逃不出命运掌控的渺小人物。与他们相比,我们的一点“小罪恶”又何足挂齿呢?
(刊载于《秀江南》2014年6月号)

  《恶棍列传》读后感(四):一部恶人的历史

阅读某些风格的小说以及历史书籍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种奇怪的时空倒错感,比如感觉遥远的历史事件好像就发生在不久之前,而我近期的一些经历却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如果能把阅读本身当作一种体验,那么只要你有足够的脑洞,完全就可以把书中描写的历史事件和虚构的故事当成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于是生命就有了无限的可能性,与之相比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和琐碎无聊的工作都显得无足轻重。
虽然不懂西班牙语,但是大概能看出来小说标题里的historia.....de la infamia直译的话差不多是“关于声名狼藉的人的一部历史”,当然这绝对不是年代意义上的历史,要知道书里的若干故事完全没有特定的时空背景,它只能是一部关于人的历史,让那些可能在历史的河流中翻腾出微小的浪花就从此湮灭的人物形象活了出来。书的最后还真的一本正经的列出了作者借以发散出奇思异想的故事所依据的“参考文献”。
全书由若干个小故事构成,每个故事都好比一副独特风格的画作,即使不考虑故事情节,也能够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和环境。解放者莫雷尔的故事:十九世纪美国老南方潮湿的土壤和沼泽地,阳光明媚的棉田里黑人在劳作,追忆早已不存在的生活方式透露出怀旧的忧伤,一个坑蒙拐骗起家的奴隶贩子发家和毁灭的历程。骗子汤姆•卡斯特罗的故事:十九世纪雾蒙蒙的伦敦也是鱼龙混杂的江湖,坑蒙拐骗的主角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恶棍,倒是有几分滑稽的喜剧效果,可能哪怕是恶人也比我们想象中的他们幼稚天真的多。中国女海盗的故事:被西方人浪漫化了的古代东方世界。纽约黑手党伊斯曼的故事:摩天大楼阴影下的罪恶勾当,身穿法兰绒西服头戴鸭舌帽的帮派分子。不法之徒哈里根的故事,美国西部拓荒时代无数传奇故事的翻版,大漠黄沙小镇枪手警长的形象让人想起伊斯特伍德的老西部电影。掌礼官上野介的故事,愚忠的武士诛杀卑鄙小人,简直就是黑泽明的某个没拍成电影的剧本。蒙面先知哈基姆的故事:神秘的中古阿拉伯世界,没有神灯和飞毯的天方夜谭故事,讲述了一个神权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毁灭。
全书只有几万字,大多数时候作者并不像一个小说家,倒像一个说故事的人。读完整本书之后,我还是理不清书中各种意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仍然觉得作者在序言里说的“本书是宇宙中一个微乎其微的部分”实在让人莫名其妙,但是我会记住书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尽管我连他们的名字都记不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