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浪漫主义的根源》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浪漫主义的根源》的读后感10篇

2017-11-05 21: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浪漫主义的根源》的读后感10篇

  《浪漫主义的根源》是一本由[英] 以塞亚·伯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8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一):世界内心生活梦想出来的一首诗

说到诗,看完《浪漫主义的根源》,想起顾城的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觉得很是配浪漫主义的发展历程。
老实说,我看这本书做了弊,在读完第一章激情澎湃的“寻找一个定义”后,我就直奔末尾看了全书最后一章最后一段:
“因此,浪漫主义的结局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的生活的体谅;是理性的自我理解的一定程度的增强。”
于是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都在想“浪漫主义的结局如何是自由主义”?在这点上,作弊其实是有裨益的,嘻嘻。
第一章我特别喜欢,伯林对各个大家对浪漫主义的定义如数家珍,大量运用“密集重复、内嵌层层悠长而澄澈的定语从句的排比句段(这是译者语,个人觉得这本书翻得还不错,译者们显然快乐并痛着,泪……)”,读起来特带劲儿,原本这就是演讲稿,可以想象现场该该得有多热烈啊!你想想各家浪漫之义本就异彩纷呈,现又如珠玑般串联并列呈现在你的面前,真是琳琅满目,看得我目不暇接,不知选哪个一亲芳泽(只是比喻,比喻哦…换个比喻那就像你吃火锅时,那一盘盘码得整整齐齐的层层叠叠地露出嫩尖儿的绿叶蔬菜,诱惑得不知道先夹哪一个入油锅……唉,食色性也,我们打比方总是离不开生活的对吧……)
那排比比喻很是精妙,不过各种意象都被列举出来归为浪漫主义,我真是找不出青春、中魔的城堡、母牛的项铃、自虐、绿色的假发之间的共同点,“是丑也是美,是有力也是软弱,是个人也是集体,是纯洁也是堕落,是革命也是反动,是和平也是战争,是对生命的爱也是死亡的爱”,难道矛盾就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自由就是“博爱”么……
总之,首先伯林提示我们注意思维方式的差异。
简单地说,今人也许无法理解前人的想象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也难以相互理解。时间的概念,今人更多的是一维的,是滴滴答答一去不复返的一条直线,古人或许是二维的,是每夜每夜月亮的阴晴圆缺的平面变化。希腊人崇尚几何数学逻辑,犹太人则习惯于从神迹启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很有道理不是吗?我们总是太想当然
我想这里我们就该小心了,我们如果老想着“自己”与“他人”有多独特,小心自己又轻易画下了界限。有研究就显示异文化间的差异其实并不大于文化内部的差异,西方人并不比东方人更少集体主义,东方人也不比西方人更少个人主义。所以思维是该柔软点,不要太想当然,这样才能吸收更多,当然也不要因为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就不敢谈论自己的观点(我曾经因为这样在面试时被考官连将好几军,血与泪……),所谓“动中有静”嘛,重要的是想办法“冻结“你想要讨论的那个时刻那个事件,只要在那个具体的时空范围内放开谈就是了吧。
人们的思想意识开始转变,人们不再相信有绝对真理普世的世界观,人们开始钦佩”全心全意的投入、真诚灵魂的纯净以及献身于信仰能力坚定性,不管他信仰的何种信仰“。
老实说这种观点令我很是敬佩亦很是畏惧。真诚坚定纯净哪个不是带着美感的词呢?沙场上革命战士的视死如归、刑场上嵇康的一曲广陵散、苏格拉底手中的一盏毒酒,无不有以身为祭的悲壮,令人感动。那如果换成为”圣战“而自爆的恐怖分子呢?和”戊戌六君子“做个比较呢?谁也不能说岳飞愚忠了吧?还有不少喊着口号(当然我们一般会用”叫嚣“二字)死不悔改的,比如”麦当劳杀人案“的那一家子,”照理“该也很动容的。拔特,常识下用我们的膝盖头和公理心不假思索地我们会说两者不一样好不好,但是纳入浪漫主义这种崇拜逻辑中……啧啧,控制不好真是危险,随时来个自杀啊殉情啊屠杀啊纳粹啊什么的以表纯净,这世界还运不运作了……
有点离题了,回来进入第二章”对启蒙运动的首轮进攻“。
启蒙运动有三个支柱命题(明天打算开始看伯林的《启蒙的时代》虽然时间上似乎反了哈哈):所有的真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所有的答案都是可知的;所有答案必须是兼容的。启蒙家们相信美德在于知识,相信有永恒的灵魂,相信有一些永恒不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实体,相信社会在进步,科学会引领人们过上幸福安宁自由满足的生活。然而如上所说人们的意识开始转变。
首先是孟德斯鸠的相对主义冲击了永恒真理,接着是休谟的“万世之间并非相互制约的关系”及“推论完全不能用到实存之物上”,无法用逻辑推导出永恒世界的两个命题削弱了启蒙家们的优美合理的宇宙整体。
然后是在“受伤的民族情感和可怕的民族屈辱”的作用下产生的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冲击下,伏尔泰所说的人们想要过上幸福生活的理想的失守,哈曼说“人们想要的是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人们想要的是创新,人们想要的是创造,如果这些行为带来冲突,如果引起战争,如果招致争斗,那也是人类的命数”(这话很酷啊,某种程度赞成,如果放在动漫里,那这话肯定是出自腹黑高智商爱装帅的男二号口中了,少女当他耍帅有型犯花痴……可惜在那个时代,也许在我们的时代也有,有人不止信还往种族灭绝的方向行动了……)。
哈曼认为身体是灵魂的画像,“人所采取的一切行动源于他自身力量的联合,所有的分离都应该被否定”(歌德概括的),看来哈曼是反对“离身心智”的,他是唯物吧?(谁来解答下,我不清楚哈曼啊,其实我谁也不清楚……)
在第三章“浪漫主义的真正父执”,伯林介绍了上一章的哈曼以及威廉布莱克(一只知更鸟身在樊笼,整个天堂陷入狂怒之中)、宣扬人工人格和天才人格的狄德罗、他认为作用被夸大了的卢梭 、自杀的“行动”的伦茨,不过在他看来真正称得上浪漫主义之父的只有赫德尔和康德两人。
赫德尔将这场运动引为同调,其三个观点贡献巨大。
第一是“表白主义”的观点: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在充分地表白自己的本性;(让我不自觉又想起魏晋之风,当时朝政的黑暗,文人名士纷纷转而探讨清玄,各种荒诞不经却又标榜个性之举层出不穷,和这时受伤的德国转向内心世界不是很像?)
而因为表白使用的词汇是别人创造的,人们只能根据自己成长的环境所提供的象征进行创造,艺术的目的是交流,离开了创作者的目的,作品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只有通过了解与你自身所处环境很不相同的环境才能理解那里的人。
由此推论出第二,“归属”的观点: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可以归属的群体,试图归属于某个群体,这是关于“根”的概念;人由于属于特定的群体所以不可能看到全部的世界。(破第二条命题)
然后最后一条来了:第三,真正的理想之间经常互不相容,甚至不能调和。
粗暴地说就是,希腊人理所应当走希腊人的独木桥,印度人理所当然走印度人的阳光道,他们的理想相悖,没有终极答案。(破第一、三条命题)
结论:每个人类群体都应该为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传统)而奋斗,应该说出他认为是真的真理。生命在于表达各种经验,在于以你完整的个性方式把自己的经验传达给别人。
第四章“拘谨的浪漫主义者”,介绍了痛恨浪漫主义、与这场运动唱反调却扩大加深了它(唏嘘……真是人类行为不可预测啊……)的康德以及弗里德里希·席勒和费希特。
康德因他的道德哲学被伯林“选为”浪漫主义父执之一,而他一再强调的核心命题是:唯一值得拥有的是无拘无束意志。而这带来了康德“万万没想到”的极度革命性的后果。
那么我们如何得到自由?
席勒运用“游戏”的概念,认为“只要我们能把遵守法则的必然性改成某种近乎本能的、完全自由、和谐、自发、自然地运作:只要我们能做到这点,我们就获救了”;费希特则认为“生命源于行动”,“外在的自然撞击我们,阻挡我们,但它是供我们创造之用的黏土:只要我们创造,我们就能重获自由”。
进入第五章“奔放的浪漫主义”……
终于……奔放的浪漫主义爆发了(现在是1:42到了到这里已经疲惫不堪了)。
施莱格尔概括了三个从美学、道德、政治方面深刻影响浪漫主义的重要因素:费希特的知识学、法国大革命、歌德的《威廉·迈斯特》。
费希特剥离了“自我”,他认为“作为‘自我’理解的主格的‘我’(I)并不同于宾格的‘我’(me),“自我”的创造性活动赋予物质以形式,渗透物质,创造价值奉献价值。而当自我不是与个人而是与超个人的实体等同时,这些外在实体一意孤行的意志会把它的人格强加在外部世界,强加在它自身的构成要素——人身上,由此人成为了更巨大更显赫更持久的人格附庸或零件。
真是精神错乱的浪漫主义者,不过我想每个人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有过如下的思想困境吧?
“我想表达出无形之物,却必须使用有形的介质。我想表达不可言传之物,却必须使用措辞。我想表达,也许是无意识的事物,却必须应用有意识的方法。”
“不管我们怎么解释这些话,它们都会开启幽深的远景,不可简化,不可贴近,不可描述,不可面面俱到。没有什么推理公式能得到它们全部的真实值。”
“用有限象征无限,用有形象征无形,用死亡象征生命,用空间象征时间,用言说象征那些无以言表的东西。”
老实说小时候有段时间真被这些个圈圈套死了,想不通,想不通怎么办?就不想了,世界那么多事情,身为小孩子只有好奇心,没有实践能力,转移注意力是迟早的事情。不若这些假小孩的浪漫主义者有想法又有实践能力,真真地去“躬行”来绝知此事,就造成了很多“疯子”,要不是追寻蓝色花朵的思乡游子要不就是明知自己不会成功、也不可能成功却终其一生痛苦搏斗的偏执狂……
伯林提到“如果我可以被称为艺术家,可以成为德国浪漫主义者所说的那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思想家,那么我终其一生都在为之搏斗”,遂想起想起旅德摄影家王小慧的为艺术奋斗不懈的视觉日记,德国对于艺术家的要求那么高同时给予的声誉也那么高,是否亦是滥觞于浪漫主义运动?
然而,“如果赐予浪漫主义者他们正在寻找的家园、给予他们讨论的和谐与完美,他们却会拒绝这样的赐予”,这个虽然逻辑上不大通,但是心里多少是理解的,“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浪漫主义关于高贵野蛮人想象的全部要义在于你压根当不成野蛮人”,如果你真能摘得蓝色花朵真能到达完美家园,那也就没什么价值了,“整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找不到的、无法实现的、无穷无尽的那些事物”……
第二个重要因素是,法国大革命的失败。法国大革命并“没有带来理性和平和谐普遍自由,而是暴力令人惊骇的世事无常群氓的非理性行为恃力自傲的个人英雄拥权自重的伟人”,冰山下看不见的部分以各种不曾设想的后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向人类报复,某些巨大的非人力量也被召唤出来,不明就里亦无法扭转。
第三个重要因素的《威廉迈斯特》在“散文诗歌散文”的体裁之间的敏捷转换获得了浪漫主义者们的青睐。
在施莱格尔看来,“反讽是反抗死亡,反抗僵化、反抗任何形式的一成不变,反抗生命之流冻结的唯一武器。”
反讽是指一个人所共知的命题至少会有三个其他命题与之对应,其中的每一个都与之相反,但每一个都同样正确,所有的命题都是可信的,正是因为它们相互矛盾,因为那是唯一可以逃避可怕的逻辑紧身衣的方式。然而仅仅拒绝规则是不够的,因为“拒绝会带来另一种保守,另一套与原有规则相反的规则。规则必须被彻底破除。”
因此,这两种因素————其一是自由无羁的意志及其世上存在事物的本性;其二是破除事物具有稳固结构这一观念的尝试————构成了这场价值非凡、意义重大的运动中最深刻也是最疯狂的一部分。
第六章“持久的影响”(最精华的一章,可实在太困了,结果大部分摘抄……)
古老传统“知识即美德”受到严重打击和破坏,再没有现实的真知识,再没有“一种你能凭借对它的掌握就能知道如何行动、如何应对的知识”,
世上再不存在“一种我们必须拼凑起来的七巧板”或者“一份我们必须探索的秘密宝藏”。
浪漫主义最基本的要点是“不屈的意志”的观念:仅仅是骄傲就能满足浪漫的灵魂,人们所要获得的不是关于价值的知识,而是价值的创造;以及这个事实:世上并不存在事物的结构,人能够随意塑造事物————事物的存在仅仅是人的塑造活动的结果,世界是一个永远挺身向前、永远自我创造的过程,通过你把自己揉入这个伟大的过程,通过你发现自己蕴藏的创造性力量————这种创造性力量,你会发现,同样外在于外部世界,通过一方面认识精神,另一方面认识物质,通过把整体视为一个巨大的自我组织和自我创造的过程,最终你将得到自由。
伯林就何谓浪漫主义的核心提出自己的见解,回应第一章提出的众多对立的浪漫主义意象和定义,他说,“就表面而言,浪漫主义似乎表达了一切事物以及它们的对立面。如果我是对的,那么或许可以如此断言,意志之必然性和事物结构的缺失这两个原则可以满足我所提及的标准中的大部分,并且,看起来不可通融的矛盾之处可能也不会那么激烈了……如果你想问这两者有何共同之处————洛夫乔伊就很自然地对这两者共用一个词语表示惊讶————答案是,两者都试图打破事物的固定本质……它传达出一种意愿,试图揭示在平滑的表层之下,可怕的难以言传的力量在沸腾,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本质而言,对生活的深刻洞察需要打碎这个镜面似的表层。不论你投向何方,是高度文明还是某种未知的纯朴,结果没什么差别。”
“伴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簇生出新的美德。既然人即意志,我们必须获得康德或费希特的意义的自由,动机就比结果重要得多。因为我们无法控制结果,但是可以控制动机。既然我们必须自由,必须尽最大可能成为自己,伟大的美德————一切之中最重要————就在于存在主义者所说的本真(authenticity),和浪漫主义者所说的真诚(sincerity)。”
看到这里我总算有点明白韦伯做的行动分类的。本来在我看来价值合理性行为和目标合理性行为根本就分不清楚。“价值合理性行为”表现为对纯粹自身行为的绝对价值所持的自觉信仰,“目标合理性行为”是把对外界现象以及他人行为的期待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并以最为有效的途径达到目的和取得成效。我就疑惑了,以实现绝对价值为目标而自觉地有计划地选择手段的话,这属于那种行为,况且我以为这是很顺水推舟的,本来人为了信仰而行动,为了实践信仰的目标而理性地行动,不是很正常的吗?这么划分难道不会有点勉强,难道不令人费解吗?
如今,然而看来是我思维太窄或者不熟悉西方人的思维模式。
首先,目标和结果这两个概念我得好好分清楚了。假设我们的行为都带有目的性,那么所有的人都在力求想象中的目标与实际中的结果的一致,大概吻合度越高越成功,但是有个词叫做“事与愿违”,“我们无法控制结果”,所以我们结果总不遂我们的本心,既然无法控制的结果总是前途难料,那么行为实不实现我们的目标就不重要了,意义不在于行动的结果,而在于行动的过程之中,在于“可以控制”的始终如一的为接近最高价值而努力的动机之上。其次,是手段的选择问题。为了实现心中大义更应该理智地选择有效手段,可是当没有方法在完全不违背纯净的理想情怀的情况下又能带你直接靠近最高价值时,矛盾就此凸显。尽管我们可以采取“迂回政策”,表示有种前进叫波浪式的前进,有种上升叫螺旋式的上升,可大概具有浪漫情怀的人会不屑于这种迂回这种“不纯净”吧?如此奉行价值理性的人大概都是有精神洁癖有点固执的人,而目标可变的目的合理性行动者大概都是圆通的,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我自己瞎想的有没有人和我讨论啊??谁来和我讨论下吧!!)
“理想主义意味着尊敬那些为了他们真心认同的信念,不论其信念为何,而准备放弃健康、财富、受人拥戴、权力这一切他们的情感欲求的东西,放弃他们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康德称之为外部因素的东西,也就是其本身为心理或物理世界一部分的那些情绪,把这一切抛开。”
“如果我说自己是现实主义者,也就是说我将说谎或者做出一些极卑鄙的事情————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产物。真诚成为美德本身。”
“不过是人类值得同情的企图,通过培育无数惬意的幻想,使它们能更舒服地适应这个世界,而无须面对必须为自己的行动承担全部责任的可怕前景,并以这样的方式来看待世界,从而使自己的生存更加怡然自得。”
“宇宙空无里只有你一人独自存在,你做一切应该做的,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你无法请求减免。所有借口都是虚假的,一切解释都是开脱之辞;也许,一个足够勇敢和悲壮————悲壮到能够直面现实的人是能够面对这个现实的。”
“这就是法西斯主义的全部:领袖明天将发表什么样的言论,精神如何推动我们,我们去往何方,我们将做什么————一切都无法预言。”
“对人类事物做出一个统一性回答很可能是毁灭性的,假如你真的相信有一种包治人类一切疾病的灵丹妙药,且无论付出何种代价你都要使用它,那么,在它的名义之下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暴力专制的独裁者,因为,把一切障碍留给它解决的愿望将最终毁灭那些你本来想为其利益寻求解决之道的生命。”
“这就是浪漫派,其主要任务在于破坏宽容的日常生活,破坏世俗趣味,破坏常识,破坏人们平静的娱乐消遣,把每一个人提升到满怀激情的自我表达经验的水平,或者那些神(他们仅仅存在于古老的文学作品当中,浪漫派认为他们能够证明这样一种经验的存在)的水平。”
(浪漫派这一公开的教义和常人方法学里面的“断裂试验(breach experience)”的创意岂不异曲同工?系统地破坏想当然性,造成社会生活局部失范,让平淡无奇的日常行动重新“可见”。虽然浪漫主义是试图将一种美学模式强加于现实生活,而断裂试验则是为了揭示社会行动的内在组织过程。)
“如果理想不相兼容,那么人类迟早会明白他们必须去应对,去妥协,假如他们试图毁灭他人,他人将设法毁灭他们。我们最终会赞同有必要容忍他人、有必要在人类事务中保持并非完美的平衡。”
“因此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的生活的体谅;是理性的自我理解的一定程度的增强。这些和浪漫主义的初衷想去甚远。然而同时————就此而言,浪漫派的教义是真实的————他们是最强调人类行为之不可预测性的人。他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幸运的是,他们有志于实现某个目的,结果却几乎全然相反。”
所以我才会觉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句诗很配浪漫主义的发展历程呀。
“世界是内心生活梦想出来的一首诗”,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好多人心中的梦,组合起来好似永恒浩瀚的星空!
梦只编一个多无趣,要异彩纷呈才好;
诗人独吟多么寂寥,喝茶吃酒开个诗会,每人做个三百篇的才痛快!
因为如今是多元包容的时代呀!
也许我们的时代在某些问题上无法超越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可一步一点慢慢靠近成功的精神不要输了,就足够高贵了吧。
这是拿浪漫主义的精神来说的,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呢。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二):潮

它是如此地美麗,以至於它不得不迎來自己的死亡。浪漫主義無疑是一個極耳熟的詞彙,而它的出現與深意,在思想歷史上刻下的痕跡,果然值得我們去追尋。這一演繹的過程必然會伴隨迸發對一些習見的變化過程更爲透徹的啓發以及對如今種種現象重新定位的不小的提示。
“我所要論及的浪漫主義有時間的限定,我無意涉及永恒的人類態度,只想關注在特定歷史階段發生、至今仍然影響我們的某次變革。”和《啓蒙時代的三個批評者》對赫爾曼(?不完全確定但是三篇之一)的序言陳述方式是一樣的。
誠然,對於這麽命題,這本書的篇幅是不夠的,作者晚年深入探究的計劃沒有付諸現實也讓人深深遺憾,但這部演講稿的集合依然澎湃而完整,同樣,也得到了哈代的細心整理。
譯文流暢。以塞亚·伯林的文字一如既往地令人心折。真好,2008年就有这本书了。 
伯林一開始就划出了這個命題的複雜之處:“面對這些,就不難理解爲什麽A.O.洛伕喬伊論及浪漫主義時會有絕望之感。他研究最近兩個世紀的觀念史,是這個領域最審慎的學者,也是最傑出的學者之一。……他得出的結論是它們之間沒有任何共同點,我們贊同他的這個看法。”
正如作者在稍後提起的“深刻”的定義,難以接近,不可化約,而它的呈現中雜亂而互相矛盾的部分不得不被注意。
“浪漫主义是原始的、粗野的,它是青春,是自然的人对于生活丰富的感知,但它也是病弱苍白的,是热病、是疾病、是堕落,是世纪病,是美丽的无情女子,是死亡之舞,其实就是死亡本身。”
之後的剖解還是很順利的,從反激浪漫主義的源頭,普遍的理性之類種種需要被做出回應同時也是做為浪漫主義後果的直接被衝擊部分,哈曼,赫爾曼,謝林,康德,以及不願意與浪漫主義爲伍卻被視爲領袖的歌德相繼出現。引出了浪漫主義的源頭:
德國。虔敬運動。
……這是一種酸葡萄心理的宏大表述。(喂)
即使是這樣,浪漫主義運動對整齊劃一的打破,對個性的遵從,也將不可避免地發端並深刻地席捲以後的世紀。在這裡,思鄉病和狂想症得到了和解:它們看到了自己的同一個源頭。時間開始了~一場反叛的狂歡,也是人的真誠,對自我的定義,對不同立場的尊重的開端。其後它又將引導存在主義,自由主義,法西斯主義,以及種種神義:
這一力量給了人更多的自由,包括在其中的混亂部分,同時也隱藏著深刻的破壞性:
又是一個有趣的觀察:
“不曾設想的後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這一觀念認爲,儘管人可以計劃現實,但隱藏的現實自行其是;……;如果人想改變自然、人類自己,還是別的什麽東西,所謂的“人性”、“社會的本性”、無意識的黑暗力量“、”生產力“、”理念“這類巨大的實體,一旦你做得太過分,它們就會反戈一擊,把你打倒在地。在歐洲,這一觀念滲入很多人的想象之中,而他們並不認爲自己是浪漫主義者。從這一觀念派生出形形色色的新神義論:馬克思主義神義論、黑格爾神義論、斯賓格勒神義論、湯因比神義論,以及我們時代許許多多其他的神學著作。我認爲,它們都濫觴于不曾設想的後果這一觀念;妄想狂的潮流亦由此而生,關於某些比我們強大的東西,某些巨大的非人力量的觀念也被召喚出來,對於它們,我們不明就裏卻也無法扭轉。這樣一來,十九世紀的世界就遠比十八世紀的世界令人恐怖。”
還是放上結尾原文,
“因此,浪漫主義的結局是自由主義,是寬容,是行爲得體以及對於不完美生活的體諒;是理性的自我理解的一定程度的增強。這些和浪漫派的初衷相去甚遠。然而同時,就此而言,浪漫派的教義是正確的——他們是最強調人類行爲之不可預測性的人。”
但我們不會忘記那喜悅的迷亂、打破枷鎖的尊重與真誠,還有可愛的施蒂耐,他如此絕決地貫徹了自己獨行的信仰。這一時代已經遠去,而在更多更多的演進中,我們能將其背後浪漫主義的面孔辨認出來。
hi,好久不見。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三):摘录

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 启蒙运动提供的三个命题:
1.所有的真问题都能得到解答,如果一个问题不能得到解答,则这个问题不是真问题;
2.所有的问题都是可知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授得到的方法获知这些答案;
3.所有的答案必须是兼容的。
蒲柏:以往的法则被发现,而非被发明,自然依旧是自然,但自然变成了方法。
向启蒙宣战的约翰·格奥尔哈·哈曼的观点:人所采取的一切行动源于他自身力量的联合,所有的分离都应该被否定。(歌德)
赫尔德的观点:1.表白主义;2.归属的观点;3.真正的理想之间经常是互不形容的。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在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本性。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可以归属的群体,也确实归属于某个群体。
每个表白自己的人都要使用词语。词语不是他个人创造的,而是经由传统意向代代继承的长流水,流到他这里来的。这条长流里已经容纳了别人的情感表白。如此以来,个人就与他人共饮一水。--民族
每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重心:“重点突破”。
疑问-答案-命题:互为伴生。
奔放的浪漫主义的最终爆发:美学,道德,政治。对应费希特的知识学,法国大革命,歌德《威廉迈斯特》。(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
费希特的意志理论和谢林的无意识理论的结合产生出的第一个伟大的理念是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所有浪漫主义思想的核心。
浪漫主义似乎表达了一切事物及其它们的对立面。
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生活的体谅;是理性的自我理解的一定程度的增强。这些和浪漫主义的初衷相去甚远。然而同时--就此而言,浪漫派的教义是正确的--他们是最强调人类行为之不可预测性的人。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四):啊,好浪漫啊

(大二写的,完全忘了还写过这个笔记。看着还可以。)

启蒙运动的三个支柱命题:1、所有的真问题都能得到解答;2、所有答案都是可知的;3、所有答案必然兼容——这是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一般假设,启蒙运动的不同在于得到答案的方法不再是神的启示等,而是人的理性

于是艺术被认为需要表现自然应该达到的完美的样子(自然总是趋向完美的)、理想形式,而非简单描述现状

孟德斯鸠虽然承认人们追求大致相同的东西,但不同环境下的人还是有很多不同;休谟从知识论上打击了唯理主义——启蒙运动中的裂痕

三十年战争后德国分崩离析,通往完善的路被封闭,人们转向内心世界(如同亚历山大入侵后的希腊)(路德教便是强调灵魂而鄙弃形式的),强调地方主义的特殊性;十八世纪的德国文化巨匠都出身社会下层,和法国恰好相反,德国人鄙夷法国人的矫揉造作、没有灵魂

德国浪漫主义者是宿命论的、悲观的,对世界的前景不像启蒙运动般乐观(维特的烦恼)

哈曼强调人的特殊性、美、感性等不是一般概念等所能把握的,科学运用于人类社会只会把人变成官僚制度下的活死人,人所要的是在创造中自我实现;启蒙运动的整套理念是在扼杀人的活力

雅各宾派主要继承卢梭普遍理性主义的方面;卢梭在浪漫主义运动中的作用被夸大了,他和百科全书派并没有太大距离,除了在完美世界的实现手段上更为彻底和激烈和自恋及偏执狂

真正的浪漫主义之父是赫尔德和康德

赫尔德的三个观点:1、表白主义,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在充分表白自己的本性(艺术便是一种创造者的表白);2、每个人都归属于某个群体(人是有机长成的);3、因此要理解一个作品,必须了解一个群体的历史(于是在德国发展出历史主义),而不同文化的文化重心是不一样的,因此理想之间往往不可调和,每个人类群体应该为自己与生俱来的传统奋斗

康德痛恨浪漫主义,崇尚理性和科学;之所以认为他是浪漫主义之父,是因为他在道德哲学上的成就;康德认为人有超越因果律之外的意志自由选择,道德只有在意志自由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决定论与自由因而也与道德不相容(但康德的绝对律令其实使得自由意志本身不得自由),但康德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出相同的决定

席勒继承并推进了康德的思想;席勒认为悲剧不是善良者遭受不幸,而是一意孤行(道德理念意义上)、反抗压迫,自然是反复无常的,人类要反抗自然;在席勒的意义上,维特只是个多余人,虽然他道德高尚中,但在那个时代没有机会挑战市侩等可怕的势力,来证明自己的优越(俄罗斯文学的多余人形象滥觞于此),而拉斯科尔尼科夫则是伟大的罪人

席勒设想的人类社会的阶段:被激情驱使;被权威驱使;被理性驱使;通过艺术创造(通过自己构造的游戏规则来生活)——由此理想不再是如启蒙运动所认为的那样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发明的

费希特认为知也无涯,但生命源于行动,知识只是工具,事物不是外在于我而如此,而是因我而如此,我制定目的(自然只是质料);费希特因拿破仑的入侵而变成了民族主义者,宣称一个自由的民族必须不断创造

谢林则认为自然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发展就是一个从无意识到有完满自我意识的过程,上帝就是自我发展的原理;由此谢林认为,艺术家只是自然的代言人,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展现了内在精神的悸动(也就是未被人充分认识到的自然的自我展现),艺术品不能受制于完全自觉的意识,否则便僵死了(对比启蒙主义创造理想之物的艺术观)

费希特的意志理论和谢林的无意识理论创造出了象征主义,而象征主义是浪漫主义的核心;存在两种象征,一种是被规则制定的符号,另一种象征源于世界的无限性(而启蒙运动认为世上存在一种封闭而完美的生活范式),因为世界的无限,无法被充分表达,所以只能求助于寓言和象征符号,它的所指超出本意之外,不可被明确陈述;由此产生了一种思乡情结,即试图与无限合一却不得的惆怅;还产生了一种偏执狂,即浪漫主义的乐观主义一面,认为要不断前进、拓展天性,摧毁一切障碍,不断实现自由,这种偏执狂还表现为一种阴谋论,即认为我们努力行动却一事无成,肯定是被某种隐藏的力量阻碍了,比如阶级斗争的力量

法国大革命的失败也引发了对历史隐藏的意图的猜测,从而产生了一大堆偏执的思想家,虽然他们自认为不是浪漫主义者

歌德的《威廉 麦斯特》描写了一个天才的自我实现过程,文笔丰富绚烂,对浪漫主义者产生巨大影响,虽然浪漫主义者看不起歌德的小市民心态,歌德也看不起浪漫主义者

如前所述的西方传统的一般假设,即,知识即美德,其实质在于,世上存在着种种我们必须服从的事实;而浪漫主义强调不屈的意识(人所需要的不是价值的知识,而是价值的创造),世上不存在一个必须适应的模式,世界是永无止尽的自我创新

浪漫主义使人的一些价值理念产生了深刻转变:人即意志,动机重于结果,真诚的意志成为美德(如尊重一个为荒谬原则而奋战到底的敌人),而不仅仅根据结果来判定品质的好坏;浪漫主义使人警惕对世界的统一性回答对人类生活的毁灭,多元性、不可兼容性、非完满性等都是浪漫主义的馈赠——因此浪漫主义的结局竟然是自由主义

存在主义是浪漫主义的继承人(自由-责任,而非被外界、被本质决定,可以借口被决定而免除责任)

法西斯亦是浪漫主义的继承人,法西斯即一群人的不可预测的意志以无法理性化的方式前进,为了自由意志破坏一切束缚,优越的人以其更强有力的意志征服劣等人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五):浪漫主义的七巧板

《浪漫主义的根源》是以赛亚·伯林于1965年三四月间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A.W.梅隆系列讲座上做的有关浪漫主义的脱稿演讲,因为伯林生前想要完成一部浪漫主义研究的大部头专著,所以在他生前本书并未整理成文字出版,而是在他去世以后由研究者亨利·哈代整理出版。多亏了哈代,让我们没有错过这一颗浪漫主义研究界的思想明珠。在本书中,伯林的演说风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借用伯林的自我描述,这六个小时的演讲“倾斜出巨大的语言洪流”。他的言说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看起来有些散乱,然而任意撷取一片碎片都闪烁着迷人的思想之光,如果能悉心提取其中的逻辑,整个拼在一起又是一枚完整的七巧板。
在演说一开始,伯林首先指出历史上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主导模式”的历史——一个文明最有特色的写作以及其他文化产品都反应了这种独特的主导模式。他认为,对绝对真理的信奉构成了古希腊文明至启蒙主义以降西方文明的主导模式,当然,获取绝对真理的手段可能随着历史时段的不同而有所殊异:或来自神启、或来自经典、或来自哲学思辩、或来自圣灵启示。
接着,话题进入浪漫主义。伯林辨析出“浪漫主义”一词的两种不同意涵,一是指一种普遍的精神状态,一是指特定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伯林将研究重心聚焦于后者,又将后者发生的时间坐标定位在18世纪后期的德国。借用他在另一场演说中的话说, “这次革命是西方生活中最深刻、最持久的变化,比起影响力不曾受到质疑的那三次大革命——……——一点都不逊色” 。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萌生了浪漫主义的第一颗火花?伯林在后文分析,德国浪漫主义是受伤的民族情感和可怕的民族屈辱的产物。18世纪德国人居住在一个比较落后的地区,没有形成权力集中的民族国家。随着30年战争导致德国分崩离析,德国文化逐渐萎缩为一种地方性文化:一方面滑向路德式的极端经院学究,另一方面沉入人类灵魂深处。伴随着这股探究人类内在精神世界的浪潮,虔敬主义,这一真正的浪漫主义之源,得以渗透进入德国。它是路德教的一支,主张认真研习《圣经》,推崇人和上帝的个别关系,强调精神生活,蔑视求知、庆典、形式的东西。这是因为,当人类通向自我完善的自然之径被堵塞时,他们便会逃向自我、沉溺于自我,建立一个外在厄运无法侵入的内心世界。伯林不无诙谐地将这股对内在世界的热情称之为酸葡萄心理的宏大表述:当你无法从世界上得到自己渴望的东西,你必须教会自己如何不想得到它。
回到关于浪漫主义与绝对真理关系的话题,伯林指出浪漫主义存在如下症候:对“真诚”的赞颂。浪漫主义者认为最高意义上的价值是为某种值得牺牲一切,某种值得为之生为之死的理想献身,而这种理想是否是“正确的”,这个所殉的道是否是正确的“道”,相比之下并没有重要。对比古希腊文明对于“对错”“善恶”的严格,“浪漫主义更在乎动机而非结果”,比起信仰的对象是否是真理,他们更关心信仰的是否纯洁、完整、投入。
由此引来古希腊悲剧概念和浪漫主义悲剧概念的区别,古希腊人认为,只存在一个唯一的真理,人类幸福生活的要诀就是将他挖掘出地表。因此古希腊悲剧将悲剧归因于人的某种过失,归因于人类理性的不足。悲剧是神施予人的,如果人能像拥有神一样洞明一切的智慧,悲剧则可以避免。而浪漫主义不承认唯一真理的存在,因此浪漫主义的悲剧并不是来自智性的缺失,而是来自两种同样有理据的价值观的不兼容性,因此,在浪漫主义的主导模式之下,悲剧并非因为不可避免的缺失,而是来自于黑格尔所谓的“善与善的冲突”
接下来,伯林尝试为浪漫主义找寻一个定义,他以纵横捭阖的语势尝试在文学家哲学家的话语森林里寻找浪漫主义的树基,从司汤达、歌德掠过马克思抵达施莱格尔斐迪南,最终却发现,这些定义往往自相矛盾。例如施莱格尔认为浪漫主义是“人遨游于无限的渴望”,而斐迪南却认为浪漫主义是文学自我中心主义,是舍弃更大的世界强调个人。这番话语森林中的遨游以对“迷路”的承认告终,伯林不无狡黠地告诉我们:不要为浪漫主义尝试一个定义。
迷路带来气馁,一种失败主义的观点因此盛行,它认为浪漫主义不过是一个网罗了诸多不相干甚至可能互相抵牾观点的空洞能指,他们同归属于“浪漫主义”这一词语的集合并不承诺他们共同的本质。
然而伯林也否决这样的观点,他认为,浪漫主义运动的确存在,也的确曾引起思想革命的风暴。研究浪漫主义的唯一明智方法,是回顾18世纪初期,分析当时的局势,逐一考察哪些因素导致了这场十八世纪后期的变化。
这场探索由对西方传统的“主导模式”的细致归纳开始。伯林认为,三个命题支撑起了西方传统的三个支柱。他们分别是:
1、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答。
2、所有的答案全部可知。
3、所有的答案相互兼容,彼此不相矛盾。
到了启蒙主义以将,这三大支柱依然挺立,只不过启蒙运动对其中的第二条做出了新的规定:答案的获知方式不再是神祗或传统或教条或特权人士,而只能通过理性。
启蒙主义认为,真理存在于自然的客观结构之中,人们只需要将其挖掘出地表。反映到美学观上,也就无怪乎18世纪的主流美学理论认为最美的作品是拿一面镜子映照自然。存在于美学的唯理主义投射到历史观上,人们认为充斥着偶然性的历史流变不居,无法满足人们对凝然不动的“客观真理”的追求,因此18c的人普遍轻视历史,他们的历史观是一种将历史作为普遍观点得以建立的数据(作为社会科学证据)的历史观,历史成为攀向哲学明珠的绳索。
然而,在启蒙主义构筑的坚如磐石的理性铁壁中,仍然从内部悄悄滋长着裂缝。伯林在这里援引了孟德斯鸠和休谟的观点,孟德斯鸠强调土壤、气候和政治制度作为人类生活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换言之,一个波斯人意念中的幸福生活和一个法国人的存在不同,尽管在以追求幸福生为人生终极奥义这一点上,人们并无什么不同,然而鉴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获取幸福的手段必定存在殊异。
如果说孟德斯鸠的观点只是一种一般的相对主义,休谟则瓦解了启蒙主义的前提基础。他对因果关系的质疑,直接撞击了启蒙主义自以为颠扑不破的铠甲——凭借因果必然性构建起来的逻辑关系网络。休谟认为,因果关系并非实际存在,世间万物之间并非互相制约的关系。与其说一种情形造成另一种情形,不如说一种情形伴随另一种情形出现。休谟的怀疑主义甚至由因果关系直接蔓延到对整个外在客观世界的怀疑,他认为,整个外在世界并不能用逻辑推导出来,我们只不过是基于信任将其暂且接受下来。
然而,在伯林看来,孟德斯鸠和休谟的观点只是在启蒙运动的铁壁之上留下了轻微的擦痕,约翰·格奥尔格·哈曼的观点才给启蒙运动带来了最沉重的打击。哈曼反对启蒙主义以概念的方式切割生活,在他看来,概念和范畴都是一般性的,无法抓住生活的过程,唯有特殊性才有意味。他还认为人类想要的并不是幸福(此处对比孟德斯鸠,显然哈曼对启蒙主义的反叛更为彻底),而是创造、创新,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哈曼认为,启蒙学说扼杀了人们的活力,在哈曼的影响下,18世纪70年代的歌德,年轻浪漫的歌德同样反对法国的方式:归纳、分类、固定、分门别类进册页,试图把人类经验导入某些理性秩序之中,毫不理会活力和激情、流动、个性、创造的欲望、甚至斗争的欲望。
簇拥在哈曼周围,18世纪的数不尽的思想星辰构成了浪漫主义思想的星座:威廉·布莱克认为牛顿和洛克是这个时代的首恶,因为他们将现实切割为数学一般对称的碎片,杀死了精神。狄德罗则认为人具有两种人格,一种是人工的,遵循社会习俗、竭力八面玲珑,另一种则内藏与灵魂深处,它与规则唱反调,狂暴而大胆,不时有破笼而出的冲动。德国人18世纪70年代的“狂飙突进运动”也有这种对类似犯罪型人格的强调,他们认为,比起正常的人来说,不正常的人离上帝更近。
然而在这簇思想的星座中,有一颗星辰格外闪亮,那就是赫尔德,赫尔德和康德二人被伯林共同指认为浪漫主义真正的父辈。
赫尔德提出了三个观点:
1、表白主义的观点:赫尔德认为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在表白自己的本性,如果不能冲分表白自己的本性,就会自我戕害、自我限制,抑制自己的能量。这种观点投射到艺术观上,赫尔德拒绝认为艺术作品是一个封闭、自律的实体,拒绝仅以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判定其价值高下。他认为艺术作品是人的一种表白,因此,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不能脱离创作者而发论。
2、归属的观点:赫尔德认为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可以归属的群体,每个人都要找寻属于他们自己的“根”。归属的观点实际源自表白的观点,伯林概述赫尔的推导的过程如下:“每个希望表白自己的人都要使用词语,词语不是个人的创造,而是由传统意象代代相继的长流水,流到他这里来的。如此一来,个人就与他人共饮一水。”不难看出,比起地缘血缘上的归属乃至种族上的归属,赫尔德更强调文化上的归属。由此发端出历史主义的观点,即特定的时间空间孵化出特定气质的人,只有通过了解与自身所处环境很不相同的环境,才能了解那里的人。
3、通向生活幸福的路径往往是互不相容的,甚至不能够调和。他认为,埃及人想要的东西注定与希腊人想要的东西不同,然而令人纠结的是,二者同样正当,同样是硕果累累的文明的产物。赫尔德希望小到每一个事物,大到每一个文明都按照自己的本性得到最丰富的发展,他决不能允许和接受一种文化消灭另一种文化,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对文化个殊性的践踏。
赫尔德最终的结论是:“人,由于属于特定的群体,生活在特定的区域,不可能看到整个宇宙。每个人类群体都为它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奋斗,为了他们的传统而奋斗。对每个人而言,他所相信的真理应该与别人心目中的真理一样正当有效。”不难看出,这种对理想互不兼容性的强调是对整齐划一、和谐有序的启蒙主义堡垒内部的瓦解。
浪漫主义的另一位父辈是康德,在康德看来,人具有与生俱来的自由,人与自然界其他事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之外的事物受制于因果律,人却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来选择。
基于对个体自由的张扬,在《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这篇文章里康德指出,启蒙是指人们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摆脱别人管教的能力,特别是摆脱一个“家长式政府”的驱迫和摆布。由此,他“反对一切人支配人的形式,反对剥削、欺辱和非人化,反对生活的物化和机械化,反对将人当作原料使用、罔顾人的意志,视他们为可被驱迫、被操纵或教育的实体。”
这种对人类意志的着重强调,即自己管理自身的道德、行为并为其后果做出承担,换句话说人为自己的立法的状态,即被康德称为自律性,与之相对的是被称为“他律性”的东西,即被自然不可控制的外界因素(包括他人,也包括自身的情绪、自己的身体)摆布。
康德因此刷新了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在此之前,自然被视为一个和谐的系统,均衡、构造合理的系统,谁与自然脱榫,谁就遭殃。”这种自然观相信自然是机械的,自然中的每件事情都遵循着所有事物概莫能外的必然性。如果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谓的道德(自由的选择并担负其后果的责任)就是一种幻象。因此,在康德那里,往坏处说,自然是人的敌人,往好处说,自然是一个中性材料,我们可以对它有所作为,打磨它塑造它,但决不能从属于它机械冰冷的律令。
在伯林看来,席勒对康德的观点做出了继承和发展。席勒拒绝了康德关于自由获得的解决方案,他主张通过游戏的驱动调和自然的必然性和严苛的戒律。他主张我们应该成为游戏规则的发明者,由此,必然遵守的自然铁律就成为了我们建构的艺术作品,遵守法则的必然性就变成了某种近乎本能的、完全自由的运动。不难发现,在这里,理想不再是被给定的,理想是生成的。所谓的理想主义不再是顺应自然,而是与自然决裂。
在梳理了浪漫主义的思想史之后,我们可以重新回到浪漫主义的定义问题。在演讲的一开头开始,伯林悬置了浪漫主义的定义,现在,是时候从浪漫主义唱向启蒙主义的反调中听出一点弦外之音了:
启蒙主义认为存在一种关于现实的真知识,一旦掌握了他,就能知道该如何行动、如何应对纷纭世事。浪漫主义的主张与此相反,他认为人们所需要的不是关于价值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全部来自僵死的自然,只会禁锢我们的活力。价值不应来自自然,而是应该来自于我们自身的创造意志。在艺术品被创造出来之前,它是不存在的。
启蒙主义总是假定存在一个颠扑不破的客观世界,一个如同牛顿探索的物理世界一样坚实牢固的自然结构和伦理结构,人类唯一要做的就是挖掘它的激励。然而浪漫主义者宣称,世界上不存在事物的结构,不存在人必须要去适应的模式。世界是永无止境的自我创新的过程,通过对它的认同,通过将自身投入创造过程,最终个体将获得自由。
因此,伯林总结道,创造意志的必然性和世界结构的缺失,这是浪漫主义的核心。有了这把钥匙,我们就可以解释我们在触及浪漫主义表象的时候面临的大量矛盾,例如,我们可以回答洛夫乔伊的问题:为什么尚古、崇尚简朴生活的“高贵的野蛮人”和染绿色头发、饮苦艾酒的纨绔主义者,二者都被称为浪漫主义?答案是,他们都试图打破事物的固定本质,都是在尝试打破18世纪弥散在艺术、政治和其他生活领域的极端繁琐的秩序仪节。 正如伯林所说,“互不兼容、各有千秋的多元理想成为浪漫主义者反对秩序、进步、完善这些概念以及古典理想和物质结构的攻城利器的一部分。”
最后,有必要说说浪漫主义在当代思潮带来的后果,甚至是恶果。伯林认为,存在主义是浪漫主义的真正继承人,一方面,存在主义强调个体意志,认为动机比结果重要的多,因为我们无法控制结果,但是可以控制动机。因此,我们必须纯化动机,尽最大可能成为我们自己,这就是存在主义者所说的“本真”,也是前文提及的浪漫主义者为了理想献身的“真诚”,而这种“真诚”之所以凸显出价值,仍然是因为“浪漫主义破坏了这样一个观念,即对人类来说,但凡涉及价值、政治、道德、审美,总是存在行之有效的客观标准。”——既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是非善恶,那么从心所欲就成为一个上佳的选择。
存在主义者萨特走得更远,他拒绝承认一切形而上学结构,拒绝接受神学和形而上学概念——在康德那里,自然只是我们所反对的对象,然而在萨特这里,自然的结构干脆消弭于无形了——萨特认为,所谓的自然结构只是人类为自己制造的温床,人类为自己培育的幻想,这种臆想无非是为了让人们更舒服的适应这个世界,而无需面对承担自己行动后果的可怕前景。
显然,存在主义是浪漫主义推到极端的一种形式。这里请允许我打一个比方,某种程度上浪漫主义就像是给过于板结的启蒙主义的土壤松土透气,然而过于极端的浪漫主义就好像是把土都挪走了,因此生活于其中的人就失去了养分。施蒂纳就是这种极端浪漫主义的受害者,他认为任何制度不是永恒的——这当然没有错,因为制度是人造的,服务于人类利益,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失效,制度如果快要失效,就要废除它——同时,他认为理论也必须被废除,因为任何声称在个人选择之外存在某种客观正确性的普遍理论,都是一种可怕的专制形式,施蒂纳进一步推论认为,词语也必须废除,因为词语也是概括性的,也要对世界进行分类。但如果不存在系统化的范畴(语言),人就无法思考,不能思考,人就会发疯。作为结果,施蒂纳的确疯了。
因此,有必要对浪漫主义进行限制:人类生活在社会中,必须要交流,要交流,就必须存在共同语言以及某种程度的共同价值观,否则,人之间不可理喻。极端浪漫主义对于个体个殊性的过分强调失其忽略了人的社会性的一面。还记得赫尔德关于语言和归属的命题吗?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
浪漫主义的另一种扭曲的极端形式是法西斯主义,伯林说,法西斯主义意味着“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不可预测的意志以无法组织、无法预知、无法理性化的方向前进”,意味着“歇斯底里得自我肯定以及对现有制度进行虚无主义的破坏”。
在本书最后,伯林不无仓促地得出了浪漫主义可以阴错阳差地推导出自由主义的结论。他说,浪漫主义的本意是破坏平庸宽容的日常生活,将每个人都提升到满怀激情自我表达经验的水平。然而,“作为宣扬多元价值论”的结果,浪漫主义这门强调了理想的狂热和理想的不可兼容性。如果理想不可兼容,人们最终必须学会妥协、学会容忍他人,由此达至一个并非完美的平衡。有趣的是,浪漫主义最强调人类动机至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在从浪漫主义到自由主义的吊诡推断中,他们也确实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阅毕此书,作为一个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读者,我想伯林没有说出的是:启蒙主义对唯一真理的强调,背后显然隐藏着西方中心论的政治意涵,他假定幸福的生活是唯一的真理,真理只能用理性得出,无疑是遮蔽了无数藏匿在西方话语霸权背后的(西方看来的)少数族裔和有色人种的生存境遇。在这个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进程激荡着我们的生活的岁月,浪漫主义就像一针解毒剂,帮助我们破除价值一元论的迷思,包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的存在,这就是所谓伯林所推论的浪漫主义推导出的自由主义式宽容。然而,宽容可能意味着绝对的真理的退场,而没有绝对的真理,就没有了何为善何为恶的教义,浪漫主义对意志的极端夸大,当然可能产生超越乏味的善和平庸之恶之上的超人,但也可能孵化出希特勒那样的恶棍,后者同样是将意志推导到极端的产物,也是被极端虚无的相对主义泯灭了善恶之分的产物。浪漫主义强调动机与真诚比结果和真理更为重要,实际上是悬置了真理的出场,然而就像在本书的末尾强调的,我们毕竟生活在同一个生活世界,退一万步说,即使真的揭不去真理的面纱,我们也有必要将一些普遍法则作为信仰权且接受(还记得休谟的观点吗?)。而将动机与结果分离,极有可能产生对结果拒绝承担责任的个体,此处同样可举希特勒为例。因此,我想对浪漫主义的限制是必要的,他告诉我们既要明辨,又要承担,说得心灵鸡汤一点,就是既要勇敢地张扬个性做自己,又要为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人负责。
~~~~~~~~~~~~~~~~~傲娇的分割线~~~~~~~~~~~~~~~~~
写的这么辛苦肿莫可能不发出来= =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六):球·读书笔记——《浪漫主义的根源》

——————括弧为备注,其他为原文——————

第一章:寻找一个定义

1.艺术的目的是产生美,只要艺术家自己感到他的作品是美的,这就足够了。

2.19世纪以来人们的思想意识开始转变,使他们不再相信世上存在着普适性的真理。

3.司汤达说,浪漫主义是现代的和有趣的,古典主义是老旧的和乏味的。他的意识是浪漫主义是去理解驱动你自己生命的各种力量,而不是遁隐于过时的事物。歌德却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疾病,是狂野诗人和天主教反动派虚弱、不健康的战斗口号;而古典主义则是强健的、鲜活的、愉快的、合理的,如同荷马或尼伯龙根之歌。

4.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起初的浪漫主义滑向极端自我主义和原始主义的边缘。费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认为,任由一种可怕的不可满足的欲望,总想遨游于无限;一种狂热的渴望,总想摆脱个体狭窄的束缚。

5.简而言之,浪漫主义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它是对独特细节的逼真再现。

6.(总之,浪漫主义的根源以及定义非常地难以概括,但是以塞亚伯林却认为),研究浪漫主义唯一明智的方式,就是通过耐心的历史方法,考察十八世纪初期的局势,再逐一考察哪些因素颠覆了十八世界,哪些因素结合和融合导致了十八世纪后期的变化,引发了浪漫主义变革。

第二章:对启蒙运动的首次攻击。

1.启蒙运动的三大命题(同时也可能是整个西方传统的三大支柱)

1.1 所有的真问题都可解,如果一个问题无解,那么它必然不是个问题(典型的可知论思想)——这个问题是基督徒和经院哲学家,启蒙运动和二十世纪实证主义的共同命题。事实上也是西方主要传统的骨干,也是浪漫主义的萌蘖之处。

1.2所以的答案都是可知(可知论的另一个表现,但实际上并非一切可知,至少一些答案我们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譬如量子叠加态这类的不确定现象——即薛定谔的猫的试验)

1.3所有的答案必须是兼容性的(答案之间不存在彼此冲突的可能,如果存在,那么就是答案错误)

2.随着牛顿等人在自然科学上取得的巨大胜利,使得物理学领域的秩序得到建立。与此同时,人们试图以同样的方法用于伦理学、政治学、美学领域以及其他人类思想领域——这就是启蒙运动的理想。

3.那时的主流思潮,如伏尔泰、爱尔维修等人代表的多数人的观点认为,我们正在进步,我们正在发现,我们正在摧毁古老的偏见、迷信、无知和残忍,我们正要建立某种科学使得人们生活得幸福、自由、道德和正义。(浪漫主义之所以萌蘖于此也可能是因为这些奋斗理想在此后的实践中无可实现导致的绝望所引起)。

4.之后孟德斯鸠提出的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民的诉求的不尽相同的事实,造成了相对主义对普遍真理的冲击。

5.休谟对于启蒙运动的攻击主要表现在他对它的两个命题的怀疑上面。1.因果关系能否被我们确切感知,并非有因就有果。2.无法根据某种确定性来证明任何事物都是存在的(怀疑一切)。————(孟德斯鸠和休谟的观点都给启蒙理念之墙撞出一些凹痕,一个表明普天之下并非处处皆同(冲击普遍性),一个说不存在必然性(冲击必然性),但实际上,掀起浪漫主义浪潮的重任,还是交到了德国人手上)

6.十七、十八世纪的德国相对弱后,除了十八世纪初的莱布尼兹外,德国极少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家或者艺术家。分析如下:

。6.1 德国未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民族国家,三十年的战争使得德国分崩离析,文化发展受阻,它摧残了德国精神。由此德国文化萎缩成一种地方性文化——没有中心,没有活力,没有进步、变化和权威的意识。一方面德国滑向路德式的极端经院学究——细微琐碎又枯燥无味;另一方面则深入人类灵魂深处。后者的产生很大程度归功于民族自卑情结,尤其是产生与法国迎面相撞时期。

7. 此背景下虔敬运动,真正的浪漫主义之源,得意渗透德国。它是路德教的一支,强调精神生活,蔑视求知,蔑视庆典和一切形式东西,强调受苦的人类个体灵魂和造物主之间的个别关系。

8.(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弄潮儿,无论是激进派还是左翼人士还是极端的反对派,绝大多数都来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他们所反对的,实际上都是与自己同一个阶级。而德国思想家,正好与他们形成一个鲜明对照:康德、赫尔德、费希特出身卑微,黑格尔、谢林、席勒来自中下阶级)

9、科学的、一般性的概念是抓不住实际的生活过程,跳动的生活现实。

10.在以赛亚柏林看来,是约翰·格奥尔格·哈曼,给了启蒙运动最沉重的打击,开启了浪漫主义进程。,启动了整个反叛启蒙理念。

他认为,科学一旦被运用到人类社会,就会导致某种可怕的官僚主义。他反对科学家、反对官僚、反对那些喜欢把东西理得井井有条的人,反对路德教派的神职人员和泛神论者。……在哈曼看来,创造是一种难以形容、不可言传、无法分析的个人行为。通过这种行为,人民在紫仁杰印上自己的痕迹。创造是任凭自己的意志驰骋,说自己想说的话,诉说自己内心的想法以及冲破任何障碍的冲动。因此在他看来,启蒙的整套学说正在扼杀人们的活力,以一种苍白的东西替代了人们创造的热情,替代了整个丰富的感官世界。

第三章:浪漫主义的真正父辈——赫尔德&康德

1、十八世纪是科学取得伟大胜利的年代,发生在那个年代人类情感最深刻的变革是由于旧秩序被破坏而造成的——是自然科学对已有宗教攻击的后果,是新的世俗政权对古老中世纪等级制度的攻击的结果。但毫无疑问,过分的理性主义使得人类的情感受到阻碍。在此情形下,人类的情感总要以某种别的形式爆发出。

(而在科学的围攻下,宗教为了人们继续接受它,开始俯就理性,人们无法从中得到道德满足和精神愉悦。由此,在“一般人心目中,十八世纪是一个和谐、对称、无限理性化、典雅、精致的年代”,掀起了反理性主义现象)。

2、不管怎么说,这就是十八世纪的社会氛围,人们身处其中。一个表面上看似和谐、看似优雅的世纪里,各种暗流涌动。一股强大的反科学、兴人欲的思潮随之兴起,我们不妨把这种反叛性的思潮称为质和量的对决。关于哈曼观点的总结:上帝不是几何学家,不是数学家,而是诗人。我们凡人想把自己那点不足挂齿的凡人逻辑强塞给上帝,简直就是一种亵渎。.

3.卢梭的意思是,没有人能像卢梭那样去爱,没有人能像卢梭那样去恨,没有人能像卢梭那样承受痛苦。只有卢梭才能了解卢梭(以赛亚柏林认为卢梭对于浪漫主义的作用被夸大了——虽然事实上他的确对浪漫主义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卢梭的观点和百科全书派并不太多不同,,本质上是与十八世纪启蒙主义的普遍信念并不悖逆。)

4、卢梭之所以还是一个诡辩家是因为他的学说依旧维系在理想上,依然寄希望于这样一点,即世上存在着一些规则、好的人类生活、好的人。只要这些人能够清除多少个世纪以来累加在他们身上的谬误,只要他们能够清理败坏了他们的不良社会,他们从此以后就能够永远过上幸福的生活,应和永恒的法则,而这些正是德国人不相信的,也是德国人指责卢梭的原因。

5、(为什么德国人会如此?如此质疑秩序和一直被永恒表述的东西的憎恨?)因为他们所信奉的虔敬派具有强烈的精神性,也是因为科学的横行破坏了他们的虔敬派信仰,只让他们留下了虔敬派的脾气,从而使他们丧失了宗教对世界的那种确认。======》导致他们对世界感到绝望,认为世界是一个非理性之地,根本找不到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6。在以塞亚伯林看来真正称得上是浪漫主义父辈的是两个人:赫尔德以及康德。

赫尔德:

1.表白主义(Expressionism):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在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本性(即从对物的关注转到对人本身的关注——ex.艺术)====》民歌之类的东西与自然界中那些沉默不语的客体不同,它们是人工制成品,是为了交流的目的而被创造出来的。这就是主张艺术即表白、艺术即交流的学说。在此基础上他发展处了“归属的观点”

2.p(67) 归属的观点 (notion of belonging),意即归属于某一个群体。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可以归属的群体。也却是归属于某个群体,一个人若从群体剥离出来,他会感到孤独,找不着家(群属的概念——即跟的概念)=====》进一步发展后,由此发端出整个历史主义、进化论的观念所谓历史主义、进化论的观念就是说你只能通过了解与你自身所处环境很不相同的环境,才能了解那里的人。这个观念么也是归属感观念的根基。(抵制了世界主义——即所有人无论在何地都如同一处)====》如果每种文化的价值都隐藏在特定文化的理想之中,那么,赫尔德说了,每种文化都会拥有它自己的重心。你想要理解某一文化类型的人民,你就得找出它的文化重心。赫尔德把这叫做“重点突破”

3.真正的理想之间经常互不相容,甚至不能够调和。

赫尔德的最终结论:每个人类群体都应该为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奋斗,或者说,为了他们的传统而奋斗。每个人都属于他所在的群体。作为一个人,他应该说出他认为是真的真理。对每个人而言,他所相信的真理与别人心目中的真理一样正当有效。多样的色彩构成了万花筒般的世界,但没有人能够看到全部的世界,没有人能看到全部的森林,只有上帝能够看到整个宇宙。

从这种意义上,赫尔德当然是浪漫主义运动父辈中的一个。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的一些个性遗传给了浪漫主义运动,包括抵制整齐划一、抵制和谐、抵制理想互容性。对于赫尔德来说,生命在于表达各种经验。

第四章:拘谨的浪漫主义者——康德

(未完待续)5.23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