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情报的艺术》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情报的艺术》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09 22:30: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情报的艺术》读后感精选10篇

  《情报的艺术》是一本由[美] 杰克·迪瓦恩(Jack Devine) / [美] 弗农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悦读名品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报的艺术》读后感(一):谋生与信仰

        有一个老笑话说,课上老师问:“请对于其它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非洲小朋友问:“什么叫粮食”?欧洲小朋友问:“什么叫短缺”?拉美的小朋友问:“什么叫请”?而美国小朋友问:“什么叫其它国家”?细想想,这个笑话其实很尖刻。但它流传甚广,可能是因为它真的揭示出这几个地区的局限。不同的是,非洲和拉美的匮乏让人难过,欧洲的富裕令人羡慕。而美国的,呃,自大,总是能激起人更复杂的情绪,其中有羡慕,更有不爽。确实,只要多多少少接触些美国文化,就能感受到美国人对祖国的自豪,有时自豪到看不到其它国家的程度,也无怪乎有些人戏称美国为“新罗马帝国”。
       有一部暴露年龄的老美剧《糊涂侦探》,陪伴了我十多岁时的每个假期。记得那时每到寒暑假,总有一个电视台在非黄金时段播这部剧。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特工”这个职业,主角麦克斯韦·精明是个时不时犯糊涂的特工,但即便你被他逗得笑到肚子疼,也不会忽略他对国家的自豪感和对维护美国利益的热情。你会觉得,他的工作就是人生的全部,而且他是自愿投入。他的家可以作为证人保护安全屋;他自费购买工作用设备,甚至是武器;他比局长更遵守工作条例;他随时准备为美国利益牺牲并且以此为荣。如果不是这部剧平均三分钟一次的笑点,你一定以为这是美国中情局制作的宣传片。
      这几天看《情报的艺术》,一次次让我想起麦克斯韦·精明。不同的是,迪瓦恩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因而给我的震撼更大。虽然迪瓦恩高大严肃,工作在世界各地,而精明先生瘦小搞笑,工作只在国内,但他们那种以工作为人生梦想的特点如出一辙。他们并非不知道什么是“其它国家”,他们只是信奉美国利益至上,并且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利益就是世界利益,就是全人类的利益。
本书的作者和主人公迪瓦恩还有一点让我想起精明先生,就是他工作中对专业化的坚守,虚构特工精明先生以糊涂著称,然而事实上他的糊涂没有一次导致任务失败,就是因为他对工作程序的严肃执着。迪瓦恩也是如此,作为长期奔赴世界各地执行秘密任务的高级特工,他经常会面对的突发情况,比007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迪瓦恩明确反对便宜行事的思想,在书中多次强调坚守规则,重视各部门配合的重要性。
       跟电影版的精明先生一样,迪瓦恩也是立志做情报工作并通过一系列测试才如愿以偿的。直到26岁,迪瓦恩都是费城郊外一名中学社会学教师,为补贴家用,假期做货物装卸工。他偶尔读到一本批判中情局的名为《隐形政府》的书,披露了大量中情局秘密行动的真相,认为这个强大的机构已经威胁到了设立它以用来维护的民主制度。但是,迪瓦恩读完此后完全没有震惊、愤慨。相反,他心潮澎湃,觉得这正是自己想为之效命的工作。他毫不犹豫的向中情局投了一封简历!所以,你可以说迪瓦恩是“天生的”情报官,他对中情局“一见钟情”。他于1967年入职,32年间,见证了中情局最辉煌、忙碌的时期,自己也由一名基层情报员一路奋斗至高层。他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各地:1973年,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在政变中遇难时,他在;1987年阿富汗内战冲突最激烈时,他在;1990——1992年,当美国毒品走私已经集团化,打击毒品犯罪活动被称为“缉毒战争”,需要中情局协调多国协作共同打掉毒枭集团时,他在;1991年6月,在苏联解体之前,中情局官员访问莫斯科,观察苏共政权崩溃迹象时,他在;1994年,饱受内乱之苦的海地,在美国干涉下,第一任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再次回国掌权时,他还在!他的整个家庭妻子和五个孩子)随着他辗转世界各地,多半是动乱地区,付出了很多很多。伴随着一个个艰难危险的任务,他声望日高,教皇亲自主持他们夫妇的结婚纪念日活动!同时他也终于迎来自己事业的辉煌:成为行动处助理副处长。搬进了在中情局内人人羡慕的高层领导办公地:中情局七楼。
       成为副处长后,迪瓦恩算是正式迈进中情局高层的行列,他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任务,更有政治层面筹码惊人的博弈和超常工作量。他发现自己往往天不亮就得开始工作,天黑好久才停止,即便回家也不得不工作,下班时他拖着一个庞大的新秀丽牌箱子,里面放满了需要阅读的文件,回家后放在保卫处提供的保险箱里。有时他纳闷是不是其他领导也像自己一样忙碌,结果有一天看到副局长拖着两个箱子回家!
        当然,这个职务带来的心理满足也是巨大的,迪瓦恩坦率承认:他有一把局长专用电梯的“贵重”钥匙,在众人羡慕的七楼有间办公室,在地下停车场的精英专属停车区有个专属停车位(是专属停车位,不是专车)。迪瓦恩还回忆起当时他的停车位旁边是情报处副处长的车子,是一辆“顶级”破车,漏油得厉害!大家都没有詹姆斯·邦德的范儿。有一点很有趣,迪瓦恩似乎对邦德这个角色非常不满,书中几次提到邦德绝不是中情局特工的真实形象,虽然迪瓦恩自己就是个能独挡一面的优秀特工,但他非常看不惯邦德工作时的随性和豪奢。
       迪瓦恩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自豪,虽然他很注意保持冷静的叙述口吻,但偶尔自豪感还是会流露出来。例如他谈到对海地军事政权的颠覆时,详细回忆了跟海地秘密警察领导人弗朗索瓦谈判的过程,人高马大的迪瓦恩用一个故事警告弗朗索瓦:“拉美人就像站在铁轨上的公鸡,美国就是火车。面对驶来的火车,尽管应该离开铁轨,但公鸡却挺起胸膛,不为所动。”迪瓦恩警告对方不要学习公鸡,不要站在军政府一边与美国做对。结果佛朗索瓦吓坏了,以为迪瓦恩是在暗示将对他的生命不利,结果他很快离开海地,开始流亡生活。尽管迪瓦恩是在为自己正名,声明当时绝无威胁之意。但在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出迪瓦恩对自己的威慑力很满意,身为美国高官的优越感扑面而来
       可能也是因为自豪感,迪瓦恩最耿耿于怀的是一个老同事的背叛。其实,叛徒与迪瓦恩没有直接关系,但对这个子承父业的叛徒情报官的讲述几乎贯穿了全书。作者无法原谅叛徒对中情局的背叛,更无法原谅自己竟然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发觉身边的叛徒,那几乎是一种个人恩怨,是对他个人荣誉感的冒犯。迪瓦恩对情报工作的热爱,对中情局的维护虽然立场鲜明,但作者一直力图以冷静客观的口吻叙述自己的工作,唯有讲到这个叛徒同事时,再也压抑不住愤怒情绪。
       读到这里,我突然领悟:迪瓦恩对中情局工作已经不只是自豪,更是信仰。所谓信仰,就是不问对错,不必论证,不计得失,生死以之。美国中情局某些行动,可能在别国读者眼中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对别国内政的严重侵犯,在迪瓦恩眼中却切切实实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美国利益的必要之举。迪瓦恩只是遗憾对某些问题,比如阿富汗的毒品问题,解决得太晚,以至于问题变得严重。但同时,迪瓦恩也声明这不是中情局的错误,而是美国政府短视,不重视中情局意见的恶果。据此,迪瓦恩认为中情局高层应该加强与政府高层的互动,争取与各个政府机关密切沟通,为中情局任务的顺利完成铺路搭桥!
     若工作只为谋生,人很容易疲乏厌倦;如果人是为信仰作战,那么很自然就不会处处计较得失,慢慢会觉得工作就是整个世界,内中风景无限。就会像迪瓦恩那样,尽管吃辛吃苦32年,依然不情愿退休。这让我想起去年风行全国的一封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这封信的批评、赞赏声都不少,其实最大的可能是辞职的姑娘没有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信仰,心中的热情无处释放。那就出去看看呗,没准儿就找着了呢!毕竟,若工作就是信仰所在,同时又能借此有尊严的谋生,像迪瓦恩这样,是多么幸运而又幸福的事!
      在信仰中谋生的迪瓦恩真是最幸福的职业人!无怪乎他认为自己处理了一辈子的情报工作是门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

  《情报的艺术》读后感(二):暗夜疾行,谍影重重

晦暗莫测的夜,他从远处走来。他身材高大,体格健硕,面容英俊。一身得体剪裁的西装衬托着他的稳重,而一方撞色丝绸口袋巾则点缀着他的儒雅。当一群彪形大汉围攻过来,他以敏捷的身手和勘称英国绅士般的优雅,将他们一一打倒在地。枪战,飙车,空降,赛艇都不在话下。不管怎样的局势,他都能化险为夷,最终沐浴着胜利的曙光,为国家赢得荣誉,博美人香吻拥抱。
这便是欧美电影中常见的间谍形象,典型代表便是家喻户晓的“007”詹姆斯·邦德。他们是暗夜中的疾行者,是被赋予了N多主角光环的开挂boy:拥有惊人的洞察力和推理能力,每每利用最先进的科技设备,在管家“塞巴斯蒂安”的帮助下,恣意在国际政治和军事舞台上上演着谍影重重。哪怕身后炮火冲天,他们亦波澜不惊
时至今日,一提起间谍,托好莱坞的福,我们脱口而出的便是CIA(中央情报局)与FBI(联邦调查局)。而比起好莱坞大片,真实的间谍们,他们所参与和执行的任务,远比银幕上展示的要更加错综复杂,与此同时,少了些宝马香车、性感佳人。《情报的艺术》一书,可谓是作者三十年中情局情报生涯的自传式记录。他由初入中情局、从一个小情报员开始,逐渐深入国外谍战的内部,并最终踏入中情局权力的顶层。作为亲身经历者,他的陈述比较完整且客观地揭秘了中情局的内部运作规则,为读者掀开了高级情报官员的神秘面纱。由上世纪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作者这三十年的从业生涯,也恰恰联系着中情局近期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一些事件:伊朗门事件、美国对阿富汗反对派的军事援助、针对智利总统阿连德的政变、对哥伦比亚大毒枭的围剿等等。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得以窥见中情局内部的真实状况,或光鲜亮丽,或汹涌黑暗。前所未有的,这个情报机构不再令人感到高深莫测。而情报员们,即通常所说的间谍们,也不再宛若神人。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中情局以及007们正名,把他们从银幕形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作为内容题材方面稍加“敏感”的作品,通读完本书也能引发读者的相关思考。中情局作为美国政府全球策略目标的一个工具,多次捕捉并粉碎了一系列有组织的恐怖袭击,不得不承认它在美国称霸全球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稳固美国自身角度来看,中情局是美国引以为豪的防护盾牌。然而放眼到全球,间谍们遍布世界各地,不断搜索其他国家的机密信息,甚至干涉某些国家的政治洗牌。基于此,很难站在道德的高地上说这便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个人无权评价当下,恐怕只有历史和未来才能证明他们的举措是否正确。

  《情报的艺术》读后感(三):刀尖上的芭蕾舞者

红灯让一溜儿疾驰的汽车嘎然停止,这是大家不约而同对规则的尊重与敬畏。狭小的车身内,我的思绪飘向目之能及的高空,一只不知名的大鸟正扇动翅膀,翩然而飞。是离群的大雁,还是觅食的老鹰?那种矫健的姿态,独在高空俯视的气息,让我的脑海马上浮现出了一个名字:杰克·迪瓦恩,以及许多为美国中情局效力,为了美国的本土利益贡献着自己一生的中情局“战士们”。《情报的艺术》,这是我最近在读的书,杰克·迪瓦恩是这本书的作者,他用自己32年间参与的无数次重大情报活动作为书中引线,对美国几十年间重大对外事件中的是非曲直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从此书触摸到他们的职业环境、工作性质,我喜欢称呼他们为“刀尖上的芭蕾舞者”。凡人看上去高大上、吊炸天的职业,光环簇拥,高高在上,但其背后,却是常人难以想象难以用语言表达出的艰辛。“战争就是战争,既然有基本规则,就要去遵守。”对于一个铁骨铮铮,胸怀祖国利益的男人,面对战争规则,面对残酷现实,如何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如何保持政治中立,坚守道德自律?如何创造斐然业绩?......诸多的方向与抉择,让他们在刀尖上负重舞蹈,即使背负不解与骂名,流血、牺牲。这本书是了解美国三十年间外交大事的一部缩影。成功的案例,汇集了多少人背后的唇枪舌战、实战探索;失败的案例,又有多少人绞尽脑汁的想要扳回一局,但关键的决策期已过,不可避免的失误已成为一个无法抹去的历史污点。
          书中真实刻画了许多人物,有心思缜密、擅长社交、勇于探索与挑战的帕克,她是杰克·迪瓦恩的妻子,一位与他相携一生的灵魂伴侣,一位对他的了解超过所有人的女人。正是因为这个女人,杰克·迪瓦恩选择了成为一名情报工作者,并在这条道路上颇有建树。还有选择叛国,在中情局潜伏长达10年的埃姆斯。兄弟相称,互相提携与关照,于公于私都赋予了对方信任,但许多兄弟的生命也在他的手上终结。仅仅是为了金钱吗?书中的剖析可谓入骨:这个动机的背后隐藏的是他的心理问题,从出生到成长的环境,决定了他需要用金钱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和自我价值。
        一切伟大均出自平凡。不看此书,很难想象出国际大佬美国运往阿富汗的那些杀伤力强大的军用武器竟然是用骡子运到目的地的。也难以想象卧底、监控、谋杀、死亡、流血会是情报工作者的人生常态,这一切都在许多的光环和高档社交场所里潜藏。许多的神秘在<情报的艺术>中为我们揭开冰山一角,虽不能窥其全部,但最起码聊以解惑。这本书远不能与惊险刺激、夺人眼球的谍战片相比,平铺直诉的叙述也远没有画面感强烈的现场声效更让人震撼。但现实远比文字残酷,文字仅仅告诉我们,因为背叛,一个一个的优秀情报人员失去了生命。而现实中每一个生命的结束都要经历撕心裂肺的疼痛与折磨。新鲜、刺激,永远充满激情与挑战,神秘、遥远,永远只能感受而不能深入其中,这是普通人心中的情报工作,但置身其中的杰克·迪瓦恩们认为它只是一份职业,只不过,这份职业需要更强烈的爱与道德观念去支撑。
         杰克·迪瓦恩说:我经历了那段历史,参与了那段历史,也很喜欢那段历史。对,作为一名“刀尖上的芭蕾舞者”,他已完美谢幕,但这段经历将持续的为前赴后继的舞者们,旁观者,美国政府等等方面以借鉴和警醒。

  《情报的艺术》读后感(四):职业情报人员的养成

对于美国中情局的第一印象大概来源于1998年成龙电影《我是谁》(《Who Am I?》)中,法拉美穗饰演的的中情局特工Christine在片尾潇洒的一踢伴随台词:“你就是中情局的耻辱!”简直帅的不要不要的。随后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都把中情局这个神秘的机构搬上银幕,尤为出彩的大概要属马叔《谍影重重》系列,不仅刻画出了Jason Bourne这个几乎无所不能的中情局特工,更是深刻的黑了一把中情局这个世界级的情报机构。而包括我在内的这一部分“不爱学习”的初级电影爱好者,就仅仅从影片中给自己竖立起来了一个中情局就是间谍大联盟错误形象。
《情报的艺术》作者杰克·迪瓦恩(Jack Devine)确实是一个传奇人物,单凭一份求职信就从一个郊区社会学教师一跃成为中情局中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并且亲身参与了许多足以影响国家格局甚至世界格局的大事件。在书中,作者结合自身的经历为读者介绍了中情局这一“神秘机构”的组织方式、行动模式以及成功或不成功的案例,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下这个“间谍大联盟”。
印象中的中情局,应该是培养特工间谍,布满世界各国,随时调用执行情报窃取或是暗杀任务。而根据作者的介绍,中情局并没有这么肤浅。中情局根据美国利益的需要,对敌对势力进行渗透,从对方的军政高层发展招募线人获取情报,或是支持反对派势力促使引发政变。另外在国际领域,中情局也兼具打击世界毒品犯罪以及恐怖主义的职责。当然,中情局的行动准则之一,就是维护美国国家利益。其中的一些秘密行动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光彩,包括贿赂对方官员、向反对派提供武器等等。但是如果上升的国家利益的角度,这一切工作似乎又合情合理。
此外,书中对中情局在美国海外工作方式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并不是所有特工都要化妆、伪装搞得神神秘秘,而是可以携家眷大大方方的居住在目标国家,并且通过参与军政界的社交活动结识中上层官员,从而招募那些认可美国价值观的“叛国者”作为中情局线人取得情报。更有意思的是,为各国政府效力的情报官之间也会相互策反,上演一出又一出国家之间的“无间道”。
建立在国家利益之上,中情局对于国际毒品犯罪以及恐怖主义的打击,的确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些工作的成果也确实超出了国家利益层面,可以说受益人是整个国际社会。
当然,作为一个中国读者来说,本书读起来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舒服。作者在书中的所有观点和论调,都是以美国国家利益和价值观为先,似乎忽略了其他国家的感受。但辩证的来看,不可否认杰克·迪瓦恩是一个爱国者。而本书正是从爱国者的角度,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真实的、鲜活的美国中情局。
PS:如果有读者认为本书是一次美帝的文化渗透,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一个中情局特工的基本素质了,哈哈哈。

  《情报的艺术》读后感(五):中情局的“卖油翁”

        在读杰克•迪瓦恩《情报的艺术》过程中,我总是不由自主想起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只见他将一枚铜钱置于葫芦口,用油勺将油缓缓注入葫芦,油从钱孔入,钱本身却不湿,然后对自认世上最擅长射箭的陈尧咨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老翁的本事已经进入到另一种境界了,连观看都是一种享受,不然你试试?老翁却不领情,还偏要泼冷水,哪有,我只不过是手熟而已。某种程度上,这正是理解本书的一个门路。
        以“情报的艺术”这个中文名为例,它的对应英文单词是good hunting,可是完全没有艺术这层含义。Good hunting更像情报行业的一句通用祝福语——“祝狩猎成功”,类似于best wishes或者“中秋快乐”。至于是否真的狩猎成功,或中秋是否真的快乐,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good hunting表达的其实是一种愿景,哪里有什么艺术呢?
        再比如书的正文,迪瓦恩本身就有一段关于“情报的艺术”的表态。在担任中情局拉美科负责人期间,迪瓦恩有意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决心让情报处与行动处的工作人员在一个团队中协同工作,结果阻力来自行动处。
        “如果你跟行动处的多数官员聊天,他们在某些时候总是会强调间谍活动是‘一门艺术,不是科学’,这种态度往往拿来搪塞一切:因为‘我们是艺术家’。这话听起来不错,有好多年我也认同这种观点,甚至有好多次自己说过同样的话。但我越是进一步思考,越感觉这种说法显得荒谬。”(P149)
        一般情况下,但凡将自己的工作称作艺术的人,总有一种傲娇的优越感,以及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神秘感。一讨论问题,他们就会告诉你这靠的是“直觉”,而不是理性的分析。因此,当迪瓦恩带着由情报分析人员整理出来的数字和资料,与行动处的工作人员谈工作的时候,面对的自然是冷遇——把那些放到一边吧,我们不需要这个,我们有“直觉”,我们是艺术家。可是呢,在迪瓦恩看来,将情报工作或间谍工作自命为一种艺术,真是荒谬。所以,将迪瓦恩这本回忆自己中情局生涯的大作取名为“情报的艺术”,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荒谬感呢?
        当然不是。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艺术的内涵。既然不是那种故弄玄虚、以“直觉”作为挡箭牌的艺术,那么,它完全可以是“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意义上的艺术。
       所谓熟能生巧,艺术只不过源自“手熟”。能在中情局工作32年,且步步高升,手不熟都不行。当然,背后则是勤奋的劳作。比如,在担任行动处助理副处长之后,迪瓦恩往往是天不亮就开始工作、天黑好久还在上班,下班后还要拖一个装满文件的庞大行李箱回家,晚饭后继续看文件。“我曾经纳闷自己是不是唯一一个这么干的人,结果某一天晚上,我看到副局长斯蒂德曼离开时居然拖着两个箱子。”(P167)不投入那么多精力与心思,根本无法掌握其中的诀窍,为此,迪瓦恩还总结了成功的秘密行动所要具备的六项条件或原则——书中首尾各出现一次,可见,他对自己的经验总结具有自信。
        还有一些信息值得注意。迪瓦恩从中情局离职时,颇有感慨,“我觉得自己挺适合中情局,中情局也挺适合我”(P203)。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情报工作,它需要特定的心理素质、行动能力与决策应变能力,而迪瓦恩认为自己具备这些素质与能力。有了这种相互适应,才能造就强烈的归属感,用迪瓦恩的话,“中情局已然成了我的家”(P203),将自己的工作单位比作家,这一点中国人是最能理解的。
      看起来,长期的工作生涯、勤奋的工作、自身与工作的相互适应、对工作强烈的认同和归属感,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情报的艺术的关键。好吧,这看起来一点都不令人惊诧。是的,那位老翁不是说了吗,“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所以,到最后我又觉得这个中文书名其实还蛮好的。一方面,它可以吸引那些不了解情报领域同时又对这个领域好奇的人,想知道情报是如何艺术的;另一方面,这本书其实在告诉大家,情报的艺术没什么稀奇之处。情报工作跟你手头的任何一份工作没什么两样,要想把它做好,达到一种境界,无怪乎:确定自己适合这份工作,然后对它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长期的、勤奋的工作,最终熟能生巧。好像很多心灵鸡汤的文章都这么说过,所以,这本书也算是情报工作领域的心灵鸡汤吧。

  《情报的艺术》读后感(六):真话不说全,假话不全说

      这不仅是“情报的艺术”,更是语言“艺术”的典范之作。
      作者杰克•迪瓦恩,中央情报局(CIA)的高级官员,在挑选信息和传达自己意图上,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部回忆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位坦率而狡黠、经验丰富手段高明的情报官员跃然纸上。这种专业感,甚至无需介绍作者,我们就能领会这是何等人物。
      专业感是一柄双刃剑。读者因其专业而信任,却也因其专业而怀疑:一位情报官员,会在书中把真实情况一五一十讲出来?
      不会的。
      阅读本书的乐趣与困难都在这里,“真话不说全,假话不全说。”中情局高层通过避重就轻,模糊全局而描写细节等等手法,写出一部既不违背总体事实,又无损于中情局形象的著作,不正是“情报的艺术”吗?
      如果在一定的警惕之心基础上加以信任,本书可以让读者收获颇多。
      
      本书的第一个重头戏在智利。
  
      智利总统阿连德,怀有鲜明的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政治理念,在智利国内备受怀念。不过其在任的短短三年里,政策失误加上美国制裁,国内经济每况愈下。1973年9月11日,他被智利陆军总司令皮诺切特的军事政变所推翻,身死殉国。
       关于这场政变,始终有声音认为是中情局所推动策划的,因为1970年阿连德胜选时,尼克松总统曾要求中情局煽动政变。后来美国的制裁又加重了智利的困难局面,促成政变发生。
      但是我相信杰克•迪瓦恩,中情局没有参与政变。
      原因在于,他花了大量篇幅讲述这次智利之旅,其中的内容十分坦率:尼克松想要中情局煽动政变,他承认;他们在智利秘密支持反对派,招募线人,他津津乐道。但唯独军事政变一事,他不但不承认,还公开贬损了基辛格,否认阿连德有“自我政变”的计划。
       第二个重头戏在伊朗。
       对于今天的美国,伊朗是敏感的。三十年前的往事,今天依然可以照进现实。尽管作者写这一部分时,伊朗核协议还没有达成,直升机撒美元换人质事件也没有发生。但他避重就轻,希望避免牵扯的意图十分明显。
      本部分的关键词是“军火换人质”。1985年,深陷两伊战争困境的伊朗,决定秘密与美国接触,以购买军火,同时会释放被真主党绑架的美国人质表示诚意。在里根的直接授意下,中情局展开一系列活动与伊朗建立联系,出售各式导弹,获利数千万美元。这件事被揭露后,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号称“里根时代的最大丑闻”。
      有意思的是,杰克•迪瓦恩不否认这件丑闻与中情局的关系,但他的讲述角度是奇特的:从头至尾,他都在说中情局将军火交易的盈利挪用到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身上一件事。这是典型的“认轻罪,拒死罪”做法。
      改变部分资金用途,在整个事件中并非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当整个获益来源非法,美国政府绕开国会,不顾民众情绪而与“敌对国”展开秘密交易时,深涉其中的中情局还是不是美国利益的可靠保障?这才是事关中情局形象的关键问题,作者在这里避重就轻,是非常讲究的。
      今天的美国,已经与伊朗达成了关系正常化的外交协议。但即便如此,奥巴马政府用4亿美金换取四名人质,“直升机撒钱”的作法依然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推此及彼,我们可以想象,在攻占美国大使馆仅仅八年后,里根政府与伊朗的秘密交易,会造成多大的震动。
      本书精彩之处尚多,兹不一一列举,有兴趣的朋友若对其中人和事细细查证,必能有别样收获。

  《情报的艺术》读后感(七):整理笔记系列 |20世纪的特工——小说素材积累

特工课程表岗前培训:
9个月——科目 选择与招募/监控/技术操作/秘密接头 ——武器使用/丛林生存/跳伞/爆破/——军事训练/爆炸物制作炸弹制作一个测试:旋转门递文件。
(监控死角)中情局(等机构)都会去做一些什么?
1986——阿富汗——反苏联——毒刺导弹
1971——智利——帮助政府反对派生存萨尔瓦所 阿莲德遇害
资本主义国家vs社会主义国家
作者一再强调政变与其无关,中情局仅仅作的是帮助反对派生存。但是其对政变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中情局采购军火的大订单一般在年底
——年终补充资金(作为一个财务人员猜想这大概类似于事业单位年终一定要把多余的钱花掉因为不花就没有了而且影响来年预算)年底会有报告出具——随时联系供应商和情报站
美国如何招募间谍:
1思想上亲近美国——不赞同本国体制/受到过国家伤害
2政府高官——宴会
3给钱
如何介入一个国家的舆论——例如:
在智利——投资——《信使报》——保证其起码看起来不偏不倚的态度——等待对方出错(阳谋)利用——人权组织——女权组织——民主人士——示威游行(阴谋)
案例——智利家庭妇女游行被激进青年围攻——阴谋阳谋结合——挑动之后等对方出错了再显示一下不偏不倚的态度
一则可怕的消息:
——大逮捕酷刑,有人被当成颠覆分子杀害。许多智利人不愿受到此类行动的牵连。他们确实害怕激进运动,也不完全相信军方会伤害无辜的群众。(摘自原文——翻译的太奇怪了)P055情报站称:绝大多数人死于反对激进人士的清理工作中,死亡人数未被记录。
批注:这在展示一种可能性,在政变中很少有人能独善其身,你不可能做一个蝙蝠还安然无恙。
一则趣事
——官员在报纸上印广告表示把猫放到苏联大使馆就能得到当地货币
野猫成群的大使馆附近的街区
印象深刻的人物
——作者本人——
——背叛者埃姆斯——
——中情局的律师——伊朗门——作者本人被起诉该律师:“我是中情局的律师,所以在触犯中情局的利益时我才会....一切都要考你自己哇”
——帕特——作者的妻子——辅助作者执行一些任务——譬如用颜料掩饰已经被拆开的政府秘密资料
——凯西——作者的顶头上司——
——克拉里奇——上司之一——精致的帕子塞到口袋——单片眼镜
——查理 威尔逊——闪光人的粉丝——议员
——人权组织的领袖叛国者——祖母类的女性——智利家庭主妇游行
本来觉得这本书也蛮恐怖的,但读了《人类砍头小史》觉得从始至终可能人类就是这样的。不过是现代文明给它蒙上了面纱而已,但总有一天,人类社会这个巨大的机器会因为资源等等原因开始为战争而转动。
我希望世界和平。
但是希望我自己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智识,将来能够读懂形势,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