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黑书读后感10篇

2017-11-10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书读后感10篇

  《黑书》是一本由(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49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书》读后感(一):哪个我是谁

晕晕乎乎读完书,我想趁脑子再次乱掉之前,卑鄙地、剧透地把我脑中记得(臆想)的故事情节写下来。鉴于本书中诸如“我是谁”这种问题连主人公自己都回答不了,所以在叙述中,我将略去名字,只用男人女人之类的称呼。
故事(应该)是这样的(仅代表个人意见):
一个老实巴交、认真勤恳的男人,自小恋慕着美丽的堂妹。这个美丽的堂妹是个不安现实激情如火的开放女青年,在与一个极端左派分子离婚后选择嫁给了安稳度日的男人。平静地生活了十几年后,一天,堂妹突然消失了,一切线索都表明堂妹是和她同父异母哥哥(也就是男人的堂哥)跑了,偏巧这个堂哥是男人从小崇拜的对象。于是,丢下多年恋慕与崇拜情结的男人,在平日就已积攒过剩的嫉妒心的促使下,杀了堂哥和堂妹。更狠的是,他还在堂哥死后,一把抢下了堂哥经营多年、小有成就的饭碗。
这(应该)是一个披着侦探表皮,实际在进行自我身份认定的故事。作者散漫杂芜的创新手法使得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我是谁”,而成了“哪个我是谁”。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我将书中(或许)能够促成身份认定的几个要素暂列于下:
空间。“当两个人在电话的两头时,他们可以变成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书中如是说。空间赋予人意义,同时也暴露人的思想。同一个人在不同空间时,将具有不同的意义属性,随着空间私密性越高,人的意义属性的灵活度也就越高——在一个安全封闭的环境中(不仅是绝对空间意义的封闭环境,也指没有任何威胁因素的开放环境),你可以放肆地表达真实的自我,也可以不被拆穿地扮演另一个人。男人从一开始就扮演了许多角色:仍过着美满生活的丈夫、堂哥的代理人、堂哥本人等等,安全的空间给予了他绝对的自信,以至于时而他自己也笃信了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虚构的情节。
互动。“八个小时的阅读后,耶拉的形象在他心里已全然改变,而他自己也变成了另一个人。”人是一个整体,这一整体只有你自己知道了解。在所有的人际互动中、在别人的眼里,你都只是时间当下的一个标志,是一个角色碎片。可以说,互动使你从一个整体碎片化。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情人的眼里你是西施碎片,在仇人眼中就是东施碎片。反过来,这不同的碎片又重新塑造了你的身份。从以往崇拜仰望的下位到俯视甚至鄙夷的上位,通过与表哥互动中地位的转换,男人从弱者碎片突转为强者碎片。这一互动中的碎片转化使得男人的整体角色从以往的谨小安稳变得突进大胆。
记忆。“‘记忆,’耶拉曾经在他的一篇专栏中写道,‘是座花园’。”记忆是最容易背叛自己和他人的因素之一,也是人们最爱利用的手段之一(一衣带水的那位)。遗忘到底更倾向于一个浪漫情感选择过程?还是只是脑部结构发生了类似于正反物质湮灭的物理反应,随后释放出100%的痛苦孤独与背叛破坏力?记忆就是一个人的历史,没有记忆的东西在己就不存在,不存在的东西不会影响我是什么样的我。男人最终只将记得堂哥和堂妹中枪死亡,而不会记得出自谁之手,所以他永远不会是凶手。
“你会不会觉得做自己很难?”“一个人有办法只做自己吗?”“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办法只做自己。”所以,到底哪个谁是男人?男人扮演着各种角色,是欲望促使他持续地进行着扮演,可为什么男人作为真正的自己时不能去享受这些欲望?如果享受的这些都是出自于自己的内心欲望,那么为什么扮演的这些人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男人本身?身份定位走到尽头变成了自己与自己脑中概念、想法、定义的游戏。
男人曾对喜欢看侦探小说的堂妹说:“唯一值得阅读的侦探小说,应该是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凶手是谁。”当男人在地位高低上与堂哥堂妹进行了互换之后,他用堂妹喜欢、却又高于堂妹的方式“写成”了这部侦探小说。

  《黑书》读后感(二):《黑书》——侦探小说的严肃形态

侦探小说的严肃形态
     在卡利普走在伊斯坦布尔的街道上寻找妻子如梦和表兄耶拉的八天日光里,耶拉的专栏文字与卡利普的命运神奇地融合在一起。有时这文字会提示卡利普有关他妻子的线索,有时又与卡利普的感觉呼应。在这寻找的过程中,卡利普最终与耶拉的精神契合,他遵循耶拉笔下的思想陷入到一场掀开城市建筑、人们日常生活物品、脸孔表情(尤以此为主)下藏匿的文字究竟揭示何种民族秘密的追寻之旅,这秘密无法言说,宏大而深邃,卡利普相信这终将揭示如梦与耶拉的所在。
     
     如梦在土耳其文的原意中就是梦,书中325页提到过在如孩童时期般美好的、“意义与行动始终是同义词”、“事物是灵魂的延伸”的黄金时代,人们的梦境与现实融为一体。正如黄金时代的一夕消亡那样,卡利普也突然丢失了如梦——梦——迷。卡利普从最初的寻找如梦,寻找耶拉,到最后寻找城市的解谜符号——这条路径代表了作家对民族本性、宗教精髓的求解过程。不妨这么解读:耶拉可能就是先知、救世主,但人们永远无法寻觅到他——甚至有一天突然死了,人们只会陷入到对国外颠覆势力、国内极端者的无限猜忌妄想中——只能在遗忘、迷惑或憎恶中带着永远见不到曾经被许诺的美好愿景的失望之情耗灭生命的烛火,由新的国民——不断重复的继任者——继续这类似德罗斯特似的永无休止的等待
     
     作者用侦探小说的形式写了一个没有凶手、没有结局的悬疑凶杀故事,但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伊斯坦布尔风土人情描写里纳入对文明衰落的感伤。在这场寻找文明失落之谜的过程中留下了无数先贤、哲人、领袖斗争的足迹,并最终由耶拉以专栏的形式传承。但文明巨峰滑落深渊的步伐总是早于英雄的觉醒,当奥斯曼·亚拉列丁王子孤身一人决绝地与妨碍他成为自己的书本、往事、旧屋、精英人士做了耗尽他一生的斗争之前,伊斯坦布尔的街容、民众的穿戴、话语间吐露的故事、书籍乃至一切都早已失掉本来的面貌。
     
      书中明确指出:文明的衰落在于我们无法做自己,书中卡利普常常纠结于做自我还是做他人,暗示土耳其文明也在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摇摆不定。其实在“自我和他人”的命题里我们感同身受:比如我们常常受别人影响做出判断,仿佛做判断的是那个我们信赖之人而非我们自己;比如我们时常记不住自己的脸,反而记得清楚别人的脸;我们有时很难——也未曾想起——叙述自己的性格却给其他人标记各种各样的鲜明符号。而在“文明衰落”命题里,中华文明和土耳其一样也被西方代表的现代文明的巨幕笼罩,在间隙中闪耀光点。我们有些人也自觉不自觉地为文明哀伤:我们为外国影视炫目色彩所夺目时,某些勤于思考的受众却时常困惑于光影折射出的价值观;我们不清楚何为民族性格,也疑惑“国籍”这现代法律秩序下的产物在名字背后隐藏的深刻意义。这一切都表示我们同奥斯曼王子临终前绝望讲述的那样,面临同样的困境:“我们将透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自己,倾听别人的故事以支持自己的故事,迷恋别人的脸而非自己的脸”。
     在城市之心公寓的旧居里,卡利普翻阅耶拉保存的先贤文章,一遍一遍地阅读耶拉过去的专栏,突然明悟人脸上的文字谜语。在书的结局,在历经失踪与死亡的纠缠纷扰后,卡利普以耶拉的身份继续书写专栏,但卡利普无意将文字的奥秘用专栏的形式传递下去——像耶拉那样,也无意承担着救世主——一部分人始终相信通过解开耶拉文字所传递的隐秘信息就能够最终迎接救世主的到来——解开生命中失落意义的重担。卡利普无意也无法拯救世人(当然也许世人无需拯救),他只能通过不断地书写,以讲故事的方式成为他自己。在书的最后,书桌前的作者与书中人物卡利普形象合二为一,他们起身深情地遥望伊斯坦布尔的黑夜,思念文明中遗失的谜团,突然袭来的悲伤提醒自己:只有书写是这场神秘之旅中的唯一慰藉。
     《黑书》的侦探小说形态提示我们:文学就是文学,其内在的意义无穷无尽,不该也不能被题材与样式禁锢。书中有句话我很喜欢——“世界是一个充满线索的海洋,每一滴海水里所蕴含的盐分,都指向它背后的奥秘”,这让我意识到我可能是个喜欢神秘事物的人。如同卡利普愿意活在耶拉深情笔调营造的世界里,也如同本书中提到的老记者活在马赛尔·普鲁斯特和阿尔贝蒂娜美好爱情的追忆里,我也愿意沉溺在奥尔罕帕慕克笔下那迷幻如梦的神秘文字中。

  《黑书》读后感(三):关于我和他

     直觉告诉我这将会是一个错误,当我决定写下生平第一篇书评后,居然选择了《黑书》--这本神秘又迷幻的著作。
     我不知道该如何定义这本书,一部小说?一部侦探小说?一部探寻神秘主义教派关于“真我”的侦探小说?一部借由探寻神秘主义教派关于“真我”追求历程而引喻“吾国吾民”该何去何从的、只不过看上去有点像侦探题材的小说?合上书后,我觉得读过的不是一本文学作品,而一部哲学,甚至玄学作品。我不知道自己太多的迷惑是源于那古老而神秘的教义离我太过遥远还是自己的阅读素质尚未达到作品的要求,但是我努力跟随作者的叙述一路摸索和推理,在这个充满奇异诡谲的历程中,终于发现了属于自己的《黑书》。
     不得不承认,对于书中涉及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我知之甚少,什么诸如卡夫山、苏菲教派、胡儒非教派、鞑迦尔、救世主、苏丹、帕夏以及真真假假的历史人物让我一头雾水,更别提那些能通过人脸看到文字、地图以及由此能探究出背后更深层次的奥义的古老秘籍了,但就如文中所说“迷”是任何文明的核心一样,这些存在于古典伊斯兰文明中的“迷”,正如每一个古老文明都会将一些自然物赋于神秘一样,我想,作为同样拥有浓重的、传统的东方历史文明的我们,会更好的理解这些“迷”隐秘的含义,但我不打算就此发挥下去,去猜测这古老文明的哲学或玄学的宗义了(面对历史,我们要有必要的敬畏和尊重)。
     书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卡利普、耶拉和如梦,等等,让我想想,如梦算不算“主要人物”(作者在书的最后部分透露出此作品有命名为《如梦与卡利普》的意愿)?或者说在这部书中,她的主要性是不是体现于她的“人物性”?她的意义也许正如她的名字--如梦--一样虚幻同时令人感到迷惘
     卡利普发现妻子如梦失踪后,开始了疯狂的寻妻之旅,当他发现妻子的失踪与大自己二十几岁的堂兄、如梦的同父异母哥哥-耶拉-有关时,又开始了卓绝的寻兄之旅,作者通过隔一章写“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卡利普的“真实”经历,隔一章写“消失”在现实生活外的耶拉的“虚构”世界的叙述方式,展开了这场波诡云谲的寻找之旅。
     寻找之旅,我很满意这个定义。寻找什么?当我看到一半时,以为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由耶拉在一篇专栏中借一个读者的嘴问了出来:“你会不会觉得做自己很难?”“一个人有办法只做自己吗?”,在这之前和之后,通过卡利普的“寻找”和耶拉的“寻找”,我仿佛找到了这个答案:人们一直在努力成为别人,不知不觉中失去自己,我们的先知和圣贤看到了这将会带来的毁灭,为此提出了做真正自己的主张。这个答案看似无懈可击,将其影射到文中的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和土耳其人,更增加了几许现实意义,我没有根据的觉得,这正是一个有抱负的作者该有的情怀,然而我错了,呵呵,我怎么会如此轻易的理解一部伟大、神秘作品的真谛呢?在我读到如下段落时,我开始试着重新理解:“世界之所以如此神秘,是因为一个人的身体里躲藏着另一个人,两个人就像双胞胎一样共同生活着。”直到卡利普在电话里说:“我既是我自己,也是另一个人。”我开始有点明白了,回想起卡利普的寻找之旅,脉络逐渐清晰起来,卡利普从寻找妻子的丈夫,逐渐变成了寻找堂兄的弟弟,在寻找耶拉的过程中,卡利普渐渐的明白在自己的心中,耶拉一直是自己的偶像,他的寻找也从找到耶拉变成了探究耶拉,通过不断的了解、阅读耶拉的文章和其它资料,他开始深入的探索胡儒非教以及上面所述的面孔、文字、地图,他对着镜子看着似乎要失去自己的卡利普,他开始模仿耶拉,直到他变成了耶拉。是的,卡利普变成了耶拉,从穿着耶拉的睡衣、坐着耶拉的书桌那个神似耶拉的卡利普,变成了自发的写出了“耶拉式”文章的已经变身为耶拉的卡利普。这一过程神奇而合理,过程中通过卡利普的眼睛和耶拉的专栏,伴随着其他林林总总的模仿他人,变成他人、失去自己、发现自我的各式人等和各种故事。卡利普变成耶拉的过程是一个痛苦、崎岖、挣扎、顿悟和升华的过程,当耶拉的尸体出现在阿拉丁商店门前时,卡利普正式成为了耶拉,再等等,也许是卡利普正式取代了耶拉,他们两个最终到达了合而为一的境界,或者说“人神合一”吧。
     是的,耶拉最终是死了,随后还发现了如梦的尸体,好吧,这也许是一个带有悲伤气息的结局,但是令你震惊的远不是圣贤和如梦的死亡,而是他们死亡的原因和意指。帕慕克虽然没有指明凶手,还“装模作样”的在最后几页描述了寻找凶手的故事,但他在整部书的字里行间和点点滴滴里都说出了事实:卡利普杀死了耶拉。也许我该写成“杀死”。还记得鲁米(神秘教派的精神领袖)吗?还记得被鲁米称为镜子的贤姆士吗?作为鲁米的“灵魂伴侣”,贤姆士感动和点燃着鲁米。然而在耶拉看来,贤姆士的死正是拜鲁米所赐,是鲁米杀死了贤姆士,鲁米因此晋升为伟大的苏菲派神秘主义诗人,达到了对自我本真的终极追寻(这个逻辑我至今感到迷惑),当我读到此处时,根据书中的种种迹像表明,从精神层面讲,耶拉就是鲁米,作者最直接的暗示是,他们俩拥有同样的姓:撒力克。然而,当耶拉死去时,我才发现,真正成为鲁米的,也许是另一个撒力克:卡利普.撒力克!
     如同鲁米需要杀掉贤姆士一样,卡利普也要杀掉耶拉,超越这个外在的“他”,以实现终极的真我飞跃。至于卡利普如何杀掉了耶拉,帕慕克的手法让我惊叹不已,这也是这部小说最迷人的地方,当你读着当下的文字时,你丝毫不会有别的联想,但当你读到一个阶段性结局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之前早已暗示和隐喻,就像他描述耶拉的专栏总是在暗示和隐喻种种神秘一样,就像他最终把书名定为《黑书》-小说中提起过的一本苏菲神秘主义作品-一样,他总是在现实和虚构中切换。
     当卡利普住在耶拉儿时的公寓中逐渐羽化成耶拉的过程中,看到一位名叫“默罕穆德”的狂热读者给“假扮”成耶拉的卡利普打电话的的片断时,我不禁怀疑书中大段大段的写他们在电话里关于耶拉文章和观点的争吵到底是为了什么?直到看到耶拉的死我才明白,真正的事实是:“默罕穆德”正是卡利普,而假扮耶拉的卡利普却是耶拉本人,小说的叙述纯粹是卡利普自己的幻想、修改回忆或者精神灵修?通过与耶拉在电话中的“对峙”,使卡利普透彻的了解了耶拉,并最终决定杀死耶拉以做真正的自己。所以卡利普费尽周折的约出了耶拉,如警官所述,晚上9点25分左右,发现了耶拉被一个装扮成“默罕穆德”的colsaplay者枪杀,而10点钟,卡利普自信满满的接受英国人的采访并宣布:我就是耶拉。
     遗憾的是,我最终没能知道如梦到底指代了什么,从卡利普的视角看,如梦是他真正的爱,即便他成为了耶拉也深爱着如梦,我愿意相信不靠谱小报的分析,凶手枪击耶拉时,并未注意到如梦,如梦是被误杀。但是卡利普却实在的失去了如梦,而种种迹像表明,如梦是耶拉的灵魂伴侣,而卡利普即耶拉,呵呵,难道这里的隐喻是寻找真我是一个艰难的旅程,甚至会失去所爱?
     有人说《黑书》的主人公是伊斯坦布尔,但我觉得帕慕克不会同意,至少不会完全同意,我想它的主人公应该是土耳其以及土耳其人,请不要笑话我的自以为是,也请不要猜疑我是装腔作势,"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知道这句话的真实喻意,但觉得放在这里很贴切。最起码,我找到了自己的哈姆雷特。

  《黑书》读后感(四):按作者意思来,谜的三层含义

如果按作者 说的 谜的几层含义来理解的话 :
一层 最直白的理解 如梦出走 ,被那个打电话来的穆罕默德 ,在杀耶拉的时候所误杀。
二层 卡利普 就是凶手 。如梦是和耶拉一起私奔的 。卡利普不能提供如梦所向往的生活,而耶拉可以。同时卡利普内心想成为耶拉,无能感和嫉妒心交织在一起,他杀了耶拉也杀了如梦,最后还继续了耶拉的工作,成为他想成为的那个人。同时,打电话来的耶就是卡利普自己的人格分裂,他在想着自己(穆罕默德)和卡利普(耶拉)的对话,那穆罕默德所说的暗杀计划,其实就是卡利普杀死如梦?耶拉的计划。这样的解释最符合 侦探小说 做自己这两条主线。
第三层,我们不去纠结谁杀了谁,离开侦探小说的构架。按照“重要的不是是说故事的人,而是故事”。那么这就是一个关于“自我”的故事。如梦,是梦,是自己所想成为的一切,是自我意识的幻想,是自己对自己的估价取舍。耶拉是 愤怒,是自己想成为的人,想模仿的对象。卡利普,是胜利,是现实中的自我,是别人眼中的“我”,是自我的真实表露,不管这个自我所具备的潜能是否完全实现,但这是现实意义上能够,在世界中的全部展开。作者关于能否做自己给出的路径是:想要做自己——模仿别人——不能做“自己”。最后这个“自己”显然经过这一过程已经不是第一个自己了,这个自己才是自身潜能的实现。于是,按作者的叙述,想要成为真正的自己(卡利普,即胜利),就要否定幻想的自我(如梦)和扬弃自己的模仿者(耶拉)。否定如梦就是要弃绝,扬弃耶拉是要先模仿,在模仿之后才能批判并保留。这样的解释,在于人不可能凭空去成为自己,要有个对象的中介,先成为对象,再回到自身。通过对象化的存在来认识自己。第三层解释能够去理解 文中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说,双线叙事的矛盾,由显及隐乃至最后消失的人物。但是第三层的解读,在空间和思想的复杂程度上没有第二层大,其二层的“留白”能多,内涵也就大得多,也更令人惊艳。

  《黑书》读后感(五):黑书

  文如其题,这作品是用来“黑”书的吧。
  律师卡利普的妻子如梦失踪了,而如梦同父异母的哥哥耶拉也失踪了,耶利是知名的报纸专栏作家。于是卡利普开始了寻找妻子和耶利的过程。
  这个如同推理小说的故事读来其实是一部关于文学、哲理、思想以及社会的作品。通过追寻耶利,卡利普找寻了耶利到过的场所,耶利的文字,耶利文学的深层含义,甚至以耶利的头脑来思考。于是在后面,卡利普“变成”了耶利。当得知耶利和如梦死后,卡利普依旧以耶利的名字发表着专栏,文字与思想得到了传承。看时我都在想,《伊斯坦布尔》是不是耶利的专栏结集出版的。
  本书真实与虚幻交织,行动与想法夹杂,各种体载各种手法纷至沓来,很是令人眼花缭乱。

  《黑书》读后感(六):在阿拉丁的商店里,在如梦剧场里,在漆黑如深渊的井底,我终究会失去你

       第一次知道帕慕克,是高中时候随手在书店翻开的“我的名字叫红”,完全看不懂,看来就是一堆毫无关联的叙述碎片——这一手法在黑书里也展现的淋漓尽致——对于偏爱惊心动魄情节,享受怅然若失情感,沉迷波云诡谲氛围的年少的我而言,痛心疾首的担忧国家政治,民族文化消失的责任我实在是承受不起。
      律师丈夫在伊斯但布尔的大街小巷寻找离家出走的妻子,走过每一家熟悉的商店,每一条泥泞的小巷,每一栋破旧的公寓,每一级磨损的台阶,她都不在,存在的只有往昔美好的回忆,城市的残破,文人的私利,政治的阴谋,教派的争端,民族的冲突,文化的落寞,自我的丧失,用尽一生却未曾得到回应的爱情。我们只有在别人的故事里才能扮演自己,这有一个谜,谜底是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成为自己。满心欢喜你以为世界充满符号,却被告知世界不过是世界,生活仅仅是生活,没有人能欺骗你,你只有替自己编写梦境。最后你终究意识到一切都是无意义的,是一堆你连名字都不知的粒子,化学元素,是死亡,是存在,是你永远无法改变也不再期待的世界,而那时她终将爱上你。
      毫无疑问,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用尽作者一生的情绪,而这本书,终究是太重太大了,在这座城市的角落,在主人公的片断思绪里你所看见的却是整个世界。神秘的黑色之书被撕碎,神秘主义被打破被重塑,而世界不会是应该的样子,你也不会是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黑书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