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龙床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龙床读后感10篇

2017-11-10 22:23: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龙床读后感10篇

  《龙床》是一本由李洁非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5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龙床》读后感(一):人治并非不如法治,法治可靠于人治!

    李洁非先生此书引经据典,从各种琐碎的线索中串联出一幅王朝的宏观景象。本书分五章,选择了明朝的六位帝王进行剖析,多处以管中窥豹之姿,向我们生动的刻画了一个个在正史中显得枯燥的形象。
    朱元璋,明朝开创者,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农民之出身威加四海的帝王,他绝对有骄傲的资本,本章对我的最大印象是:太祖,独夫却非民贼,细细思之,有醍醐灌顶之感。
    朱棣,先尊庙号太宗,世宗时,感于出身相类,易为成祖,这么一位被后世称为永乐大帝的不世出之雄主,在本书中一无是处,用烂人来形容亦不为过。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总是对比之后,觉得,凡事还应客观看待,以今人之观点,苛求古人,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在这点上,我更愿意随宾四先生的看法。
    朱厚熜,我认为他的天质冠绝明朝各代帝王,其以藩王之身,与束发之年临驭宇内,未及弱冠,牢握权柄,并在其后的统治中,即使二十多年不临朝、不见诸臣,仍可始终做到掌控一切,思之恐极!本书对他的评价,除了肯定他的智商比朱氏其他亲人高一些之外,余之皆墨。并认为,明朝败亡之病根,就在嘉靖一朝,特别是士大夫群体的集体堕落。
    朱厚照,这位几百年前的行为艺术家,不知该如何评价。
    朱翊钧,在未读此书之前,我认为明朝第一王八蛋帝王非他莫属,读了此书,更坚定了此想法。此人当真是天下第一自私自利之人,平日里最乐之事就是数钱,由于对第一个儿子不喜欢,竟然连书都不让他读,长期对大儿子的压抑导致其继位一月就一命呜呼,顺带着使孙子长到15岁了,也没怎么读过书。而其前无古人的“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直到后来清朝的两广总督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降、不死、不走”的“壮举”出现后,才被顶替,这真是明朝的第一号大混子。
    朱由校、朱由检俩兄弟,前者是一个知识上的文盲,鲁班界的天才;后者则秉着“怀疑一切”的哲学思想,力图扫清大明几百年沉珂,奈何士风败坏、君臣失和、国贫民怨、内忧外患,使得他最终愤而手书“文臣人人皆可杀”之后,在 “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叹息声中掩面吊死在煤山上,中国大地上的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中华帝国忽略不计),落下帷幕。
    读罢此书,感慨良多,首先是对制度的思考。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我们不能迷信制度而力求凡事都要依制度而行,制度是为现实服务的,只有常改常新,不断地让现实反馈制度,让制度指导现实,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朱元璋制定出自认为可保大明江山万世万代的制度,但事实证明,这个制度只能在他一个人手里玩得转。
    其次,有感于中央集权社会,皇帝才是各项标准要求最低的人。即使如明熹宗这样没心没肺的半文盲又略显弱智的皇帝,都可以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中央集权社会,百姓最大的政治期望就是明君能臣,这是因为昏君佞臣比例远大于前者,真是人治不如法治。
    最后,士风对一个王朝的延续,最为重要,民风次之。国家可以正常运转,全赖士族,如若此阶层出现问题,特别是思想上的问题,那么他带来的影响将是全国化的。士大夫们因为钻制度的空子犯法,只要处理得当,损失仅限于犯法者所辖范围,不足虑;但是,如果士大夫们因为看别人犯法而犯法,乃至其犯法是为了融入士大夫阶层,获得更好地晋身之机,性质就完全变了,王朝走下坡路就是在所难免了。下降的势能一旦启动,中间可能有中兴,也可能有再造,但对大势毫无补救,王朝最终会走向崩溃,直到下一个王朝取而代之,以推倒重建的方式,触底反弹。
    末了,对李先生写书仍有两点存疑:
    1.未能做到客观、公正,尤其采纳《明史》甚多,而对《明实录》较少引用;在引用时多以自己的观点出发搜集史料,并存有基础性的硬伤,仅举一处:本书对朱棣一黑到底,如此颠覆性的观点,着实吸引眼球,但是,其许多地方,黑的让我费解“朱元璋时代,锦衣卫。。。人数应该不超过二千人;朱棣再度起用锦衣卫后,其人数急遽膨胀,到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是多少人呢?已达六万多人!”(P99,人民文学出版社),以此来证明锦衣卫这种恶劣的机构虽设置于朱元璋但重用且扩大化却是始于朱棣。先不说嘉靖距离永乐已有100年之久,期间经历了7帝8朝,更兼有英宗之庸、宪宗之愚,武宗之劣,单凭把100年之后的账算到100年之前的人头上,以属感情用事
    2.李先生处处影射,却多显牵强,本书所列六帝,均处遭批判之位置,李先生却可将六人之缺独影于一人之身,咄咄怪事。

  《龙床》读后感(二):事出必有因

主要记述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璁、熙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等六位大明王朝的“奇葩”皇帝,每个人的奇葩之处作者都从其性格成长经历中找到了根源。
1.朱元璋大兴文字狱,源于他对自己社会底层出身的深切自卑。因为没有文化,所以觉得士大夫阶层的舞文弄墨都是在含沙射影。
2.朱棣亲征蒙古、派遣郑和下西洋、修永乐大典,都源于对自身取得皇位合法性的自卑,且不论以上事件的原本意图,仅就其表面看也是朱棣试图粉饰自己在道义上合法性的花招。
3.朱厚照的离经叛道,源于打小就成长于失去生母的(据不完全说法)阴影中,私生子认知导致他成长成一个性格乖戾、幼稚、不负责任的人,且不论当皇帝,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他都是变态的。
4.朱厚璁一生寻求在礼法上压制文人阶层,他无疑成功了,将大臣们玩弄于股掌之上。但也正是从这时起,明朝文人阶层的气节和情操向着阴暗面出走,所以有明朝从此现出颓势的说法。这种过度的自信也使得朱厚璁沉湎于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并最终死于重金属中毒。
5.朱由校生母地位低下,不受父亲重视,致使他在登基时竟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皇帝。此后的善恶不分、任人唯亲似乎都可以归结为他的愚昧无知。然而是真的无知,还是不想知呢?
6.朱由检在整个明朝历史中算得上勤政爱民的典范,但是虽有心,确无能,加之世风败坏如此,兼有内忧外患,虽无亡国之相,却为亡国之君。是偶然,亦是必然。

  《龙床》读后感(三):皇帝的另一面

很显然,读完全书后很确信,按照作者李洁非的想法,明朝的皇帝可能连一个好人都没有,少不得的伧辈巨憝。甚至至今仍在荼毒我们的一些病态社会行为,都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祸根,比如朱元璋的许多肃杀手段,以及对言论的钳制,或者嘉靖朝时对知识分子羞辱,也终于让之后的耿直之士被逆淘汰,以至于到了最后的崇祯一朝,多数官员只会萧规曹随,唯唯诺诺,其实都是前朝遗留下来的蛊虫反噬。

与很多近年来流行的白话讲史不同,本书是从几个帝王的生命中撷取了他们人生中的很多关键片段,以此度之彼时的政治和人事,甚至有时我们在那一瞬间,会感觉回到了历史的案发现场。

比如对于明成祖朱棣,后人赞赏之人不少,然而作者却从白纸黑字间流传下的记载,从中为我们揭开了可能是之前不曾注意到的暗角,甚至让朱棣直接从一代雄主,变成了弑亲,残忍,多疑,甚至有些嗜血变态的恶魔,然而当你读过书中描写明成祖朱棣的相关章节后,我们却不得不佩服这个结论,甚至连被称为他许多功绩的内容比如组织写成《永乐大典》、定都北京、组织郑和下西洋等,都开始有了别样的不可告人的目的性在里面。

而且,我们会发现,宫殿之上,许多人并没有我们设想的那样聪明,而许多人也并没有我们曾经所宣传的那样愚笨,比如魏忠贤,这位曾经权倾一时的宦官,尽管大权在握,却始终视皇家为主,从来不曾有过背叛的想法, 而这也是他很快倒台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嘉靖皇帝,这位多年不上朝的神秘帝王,用着他的非凡政治手腕,让严嵩等一干大臣们战战兢兢,严嵩终其一生,都在孜孜矻矻地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甚至隐隐地他已经设想到了自己的悲惨结局……

李洁非老师的历史著作确实有着别样的特色:运用史料得当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探究到人物的内心,尽管时隔几百年,但心同此理,面对利害关系时,许多时候人的选择,也许跨越千年,也会是同样的。

正如作者自己在书中所说:

人是复杂的、能动的个体生命,跟内心丰富性相比,人的行为是过于简单的一个层面。做什么,是一瞬间的事;但在做之前,却可能辗转反侧、不知度过多少不眠之夜。历史只盯住了那一瞬间,将此前远为漫长的内心斗争置之不理。历史从来如此,但显然是荒唐的。历史的主体是人,作为主体,只有部分的真实性和表面的真实性被描述,而另一些虽然隐秘却无疑同样真实的内容任其缺失,这是一个可怕的黑洞,它会吞噬掉许多东西,将真相弭于无形。

  《龙床》读后感(四):明朝那些皇帝的事儿

自从读完《明朝那些事儿》后,遇到跟明史相关的书籍就要上去凑凑。这本《龙床——明六帝纪》很符合我的胃口,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看明朝具有代表性的六个皇帝:太祖朱元璋(洪武)、成祖朱棣(永乐)、武宗朱厚照(正德)、世宗朱厚璁(嘉靖)、熹宗朱由校(天启)和思宗朱由检(崇祯)。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最有趣的地方在于每一任明朝皇帝从皇帝的标准来看基本都不及格(除朱重八等少数个别外),但仔细一想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普通人。
朱元璋和朱棣确实是合格的皇帝,不过较之其他开国之主也有很鲜明的性格特点,朱元璋恨贪官恨的牙痒痒,朱棣沽名钓誉名利双收,朱厚照是最不合格的皇帝(却不残暴,其实就是贪玩的普通人),朱厚璁脑子绝顶聪明可惜只想着玩人,朱由校是个超级木匠,朱由检是有名的背锅侠。
看看我们身边,是不是充满了这样的人?
皇帝这个职业,还真不是普通人能当的。
在浩浩汤汤的万余字中,有一句话击中了我:权力稳固与否,与是否勤政爱民根本无关,关键在于控制力。什么是控制力?简而言之,就是如何用人——抑或说得更黑心一些——驭人。
作者道出了大实话,只不过以前的控制力集中在文官集团,皇帝、文官集团之间的拔河,直接导致了太监势力的崛起。不过归根结底,都是控制力。
一个社会的真正堕落,从来不是以产生奸佞为标志,而是以奸佞在何种程度上遭到抵制为标志。
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共勉。
PS:对此书有两处不解和疑惑:
1)谈论明朝皇帝竟然没有在位时间最长的万历。
2)对于朱棣的评价出乎我的意料,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看过朱棣,但觉得有失偏颇,想拨乱反“正”,结果又偏向了另外一方。

  《龙床》读后感(五):我这不叫书评

读历史是该先入微还是先概览?这不好说,因为不知道该怎么选,所以就信手拈来读,读完我得出一条结论:这是一本概览的书。
     好吧,写完第一段准备提交,豆瓣说书评不能少于140个字,这算什么破规矩,可能官方想保证书评的质量吧,但为什么书评不能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呢?我自然么这能力,保不齐谁有。况且书评也不是越长越好,……相必差不多够140个字了吧。
     再加几个字,本文通过介绍明朝六个皇帝的故事,构建了真个大明王朝的兴衰历程,文中多有作者主观看法,却也在理不好反驳。

  《龙床》读后感(六):《龙床》——让人坐上龙床往往是个残酷的笑话

李洁非先生通过此书给读者展开了有明一代"凡二百七十八年"过程当中的一些皇帝的事迹,从朱元璋的草莽起义一直写到了另一个草莽李自成取而代之的明末风云。它最大的特色,不在于把故事说的多么绮丽婉转,而在于让人真正体会到了坐在龙床上的那些凡夫俗子的生命温度。是,朱元璋残忍、朱棣残暴、嘉靖迷信、正德愚蠢、天启愚昧、崇祯亡国,以其劣者而观之,则此辈皆枉置于皇位之上也。但是我们真的应该对他们从另一个方面进行观察,从而对其抱有"历史之同情。"
除了开国之君以外,后嗣的皇帝往往长于深宫院帷之中,他们的人格和教养甚至往往不如民间的孩子。人们对这张龙床上坐着的这个心理残疾者山呼万岁、顶礼膜拜,实在是一件灰色幽默到了极致的事情。但是这的确曾经是一种极为高级的统筹社会资源的组织样式,否则它的生命力也不至于绵延中国历史两千年之久。这些皇帝的愚蠢行径和旁人看来无可理喻的作为,真的只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吗?时事如此,环境如此,你还能指望他们有怎样跳出时代局限的雄才大略。他们置于龙床之上,其实也是一种可悲,于国于民如此,于其自身亦然。表面上他们似乎权柄在握,指点江山,其实那种力不能逮、遭人绑架的痛苦谁能想见?尤其崇祯一朝,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怎么不是一种不若生而为庶人的难过。
历史,尤其是官修历史,总是留给我们太多幻想和疑问,不求诸稗官野史和学者推理我们往往已经无法理解历史的原貌,也因此,少了一份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有明一朝,这种事情也未能幸免,屡有发生。《龙床》努力复原了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皇帝言行背后的合理性。为什么崇祯如此勤政还是亡了国?积重难返,非他一人之力所能扭转,何况他资质不高。为什么嘉靖迷信道教、只争礼教、任用权奸,但是终其一朝中国也没有被搞垮?盖因嘉靖实在是一个权谋高人,足以运筹帷幄之中。明成祖称"永乐大帝",但是他实际上是怎样一个英断之主?其实不过是一个活在自己做的孽上面的惴惴不安的小人而已,所谓盖世功绩不过是他老人家的一块遮羞布而已。凡此种种,颠覆你对明朝想象的思考,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读毕觉得神清气爽,头脑充盈。
这些可怜的人,坐上了自己可能并不适合的位子,这也许是某段时代人们大力批判儒家学说的一大论据吧。这个世界往往喜欢跟人开一些残酷的玩笑,你想不理他他还给你颜色看。纵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世界运行当中的一个小角色,它想怎么逗你就怎么逗你。你看他锦衣玉食,你看他三宫六院,其实不过时势眼下的一只可怜虫。偏偏这只虫子的一颦一笑对于兆亿人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书中多次引用"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想必就是这个意思。权力这个玩意,这本身就是一个顶顶残酷的笑话。
最后关于明史,我没有看过《明朝那些事儿》这本前些年极为火爆的书,我相信作者当年明月肯定也是本着传播历史的良心做的这一套书。听闻此书风趣幽默,读者极为欢迎,想必也是相当棒的。但是我所以没有看,是因为担心会受到非专业史家一些主观言论的影响,写作过程当中作者一般难以避免这种内容,否则即成单纯言事,可读性大大降低。《龙床》这本书语言也很平实幽默,作者的主观想法、甚至和主流观点相左的想法也不少,但是李洁非的专业背景让我愿意冒这个风险。《明那》粉不要喷,《明那》我相信是好书,但是相较之下我更愿意看《龙床》。

  《龙床》读后感(七):权力上的不自由

以下内容,是我看完这本书的一些想法。我并不是很在意作者的“主观性”,毕竟,这本书是一部通俗读物。我读这本书,并不是出于考据。我在阅读作者观点内容后,阐述自己的一些想法。欢迎与我交流。我的内容分为三部分:“明太祖”,“嘉靖”与“崇祯”。
一、 百密一疏的政治安排——朱元璋
说起明朝的制度,我们往往就会想起朱元璋的专制形象。这位大明帝国的缔造者,在维护自己朱家的统治上面可谓是处心积虑。他在行政上“废丞相、权分六部”,军事上“废大都督府、分五军都督府”,司法上搞出了臭名昭著的“诏狱”、廷杖等制度。诏狱,就是皇帝绕过司法程序,直接把大臣投入监狱。这让人想起了直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才被废除的“劳教制度”,劳教也是绕过法院判决,直接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可见我们国家的制度上还残留有“明太祖”当年的影子。
如果明太祖仅在制度上去限制臣权,消除君权的威胁,那也倒罢了,甚至还可以被后世称颂为“伟大的立法者”。可太祖似乎不满足于此,对待那些和他出生入死的老臣们,绝大多数的勋爵被一个一个的予以肉体消灭。对此我曾经很看不顺眼,觉得同为太祖,这朱元璋咋就和赵匡胤差了那么远,太血腥,太残忍。但仔细读书,发现朱元璋也有他的不得已之处。
其实,朱元璋在登基之前,曾经对刘邦做出一番评价,说刘邦也算是雄才大略,但就是对待功臣不能做到善始善终。这说明朱元璋也是想过要好好和他的战友们分享“革命果实”的。从他登基后的封赏来看,他的属下们位列公侯,职位也不乏丞相、大将军等。为何数年之后就翻脸了呢?
当皇帝的感觉,是我们一般人无法体会到的。从《大明王朝1566》中的感觉,皇帝是上天降临到人间的管理者,是亿兆子民的君父,是江湖山川的领主。当皇帝的滋味我们虽然感受不到,但凭借我们的猜测,必定是拥有了就不想失去的。开国者经历了多少牺牲、隐忍、苦难才得到这种权力,而且得到后自己的生命也和这种权力绑架在了一起。对于他们而言,为了权力的稳固(某种程度是为了性命的稳固),牺牲功臣们的性命也就无可无不可了。
朱元璋是无法像赵匡胤那样,做到“杯酒释兵权”的。这与他们权力来源有关,也与国家政治的演进有关。从权力来源来看,赵匡胤以宋代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以禅让方式进行的改朝换代。换句话说,赵匡胤在登位之前就已经是众人眼中的“天子”,已经很稳固的掌握权力了。而朱元璋起身于草莽,借助民族战争的背景兴起,他的许多部下,在草创的时候甚至是他的上司。朱元璋凭借自己强大的个人能力在这个组织中占据核心地位,但自己在意识形态上的威望并没有达到赵匡胤的程度,他也没有把握去演一出“杯酒释兵权”的佳话。从国家形态的演进来看,按照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的说法,中国在唐宋之交从贵族社会走向君主独裁(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朱元璋所处的社会显然不是贵族社会,而是靠实力与道义所编织的一种混合形态。朱元璋在捍卫皇权上面,是没有以往那种与功臣之间温情脉脉的选择的。
我现在已经不会因为屠戮功臣而去谴责朱元璋,一是换成别人当皇帝,多半也会这样做;二是朱元璋作为一个绝对专制帝国的缔造者,“似乎”也有权力左右属下的命运。相反,在很多方面,朱元璋是个很优秀的皇帝。毛主席对吴晗所著的《朱元璋传》有所微词,觉得吴晗只写了朱元璋的权谋和残忍,没有看到他发展生产力的一方面。主席的观点确实高屋建瓴,朱元璋三十一年的执政,没有耽于声色,也没有对外发动非正义战争,对待百姓也确实做到了休养生息。如果刨除朝堂上的腥风血雨,洪武朝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算得上 “太平盛世”了。
如果我是被诛戮的功臣呢?我自然会先去愤恨,恨领袖朱元璋的薄情,命运的不公。然而换个角度来说,领袖无论是谁,自己的结局恐怕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而命运似乎也不算不公平,诚然,被诛灭是命运的苦果。可想想死去的战友,自己能享受几年胜利后的“神仙日子”是不是很幸运呢?况且自己又能留名史册,终究不是一笔坏买卖。在《亮剑》中,李云龙自杀前,想到自己参加红军竟是这样的结局,但转眼一想,倘若不是参加红军,自己还在大别山锄地,还不知道脚下的大地是个地球呢?
然而,我们的太祖皇帝还是百密一疏了,他为子孙除掉了他能想到的一切威胁,唯独忘记了提防皇太孙朱允炆的叔叔们。在朱元璋的眼里,自己的家庭是那么的父慈子孝,那么的风正淳朴。他哪里会去想到外表乖顺的儿子们对自己孙子将要坐上的龙床虎视眈眈呢?
朱元璋失算了,于是一场悲剧爆发。靖难之役,国家生灵涂炭,朱棣——这个“雄才大略”的成祖皇帝,击败自己侄子建文帝只用了四年,也不算太费力。然而到了南京城,他发现真正的挑战才降临。讽刺的是,这一挑战竟是他的父亲朱元璋给予的。洪武时代,朝廷崇尚程朱理学,出现了一大批“浩然正气”的士大夫。这些士大夫捍卫儒家理念,也自然捍卫建文帝的道统,视朱棣为乱臣贼子。面对满朝士大夫的不合作,使朱棣一面举起屠刀,去诛戮这些士大夫的家族,另一方面高举胡萝卜,吸引厚颜无耻之人入朝,世风败坏从此开始。
更要命的是制度,明代制度,朱元璋只算确立一半,另一半是朱棣确立的。朱棣先是恢复了被朱元璋在晚年撤销的锦衣卫和诏狱,又设置东厂,国家重新回到了“警察国家”的状态。此后又疯狂的篡改历史,修改《实录》《圣训》。他还引入了太监干政的先河,终于给这个朝代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阉祸”。另外,为了抑制藩王的势力,将藩王迁入内地,自己前往北平,上演了一出“天子守国门”的戏码。
有时我会去想,朱元璋若是在皇太孙朱允炆和朱棣之间只留一个人的话,会不会在死后迎来一个“好时代”呢?若朱允炆没有藩王的威胁,凭他的仁厚,修养生息,很有可能成就一个盛世。若朱棣被立为太子,他也不需要为合法性去屠戮大臣,搞厂卫制度,大明朝也就没有后来的隐患。凭借朱棣本身的政治才能,也很可能创造一个盛世。可惜朱元璋诛戮功臣就是为了保证自家人的安全,他无法制止儿子与孙子的斗争。更可惜的是,这时的国家已经不是玄武门之变的初唐了,儒家观念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士大夫对改换君主的抗争可以不惜性命。悲歌固然伤感,但这种伤感又隐含一种力量。每当想起这些读书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从容赴死的时候,自己一是诧异,甚至难以理解,但又有一种感动。谁说纯粹没有用呢?
二、 士风的变化
士风,指的是士大夫群体的风度和操守。明代的士风前期与后期给人呈现出一种截然矛盾的印象。一方面,明代的士大夫中,刚烈正直的士大夫数不胜数,无数官员敢于豁出性命,犯言直谏君上;另一方面,尤其是在晚明时期,士风败坏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明清易代时,一群士大夫上演了一幕幕无耻的片段。
明代的士风,在前期可以说十分纯正,在历朝历代为最;到了后期,其败坏程度也为历朝历代之最。那士风的转变出于何处?又有着怎样的脉络?
说回太祖太宗(成祖)时期。明代立国之初,就将儒家确立为立国思想。这儒家思想,自孔子提出之后,实际上沉寂了近五百年,直到汉代的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才得以兴盛。然而,随着汉朝的灭亡,祖国陷入四百年的大分裂,黄老之术又开始兴盛,佛教影响式盛。即使是大一统的盛唐,“儒释道”中,最流行的也是“释”。直到距离汉朝灭亡八百年后的北宋,知识分子才开始了复兴儒学的运动,对儒家进行了大量新的解释。然而,这一运动更多的是停留在知识分子层面,旋即被蒙古人的统治所中断。直到明朝建立,儒家才终于被重新立为正宗,而且儒家的影响不仅停留在精英阶层,更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有一种观点认为儒家是封建统治的帮凶,其实这种观点颇显片面。儒家并非简单的要求士大夫效忠君主,而是通过圣人的语录和后世大儒的诠释,构建出一个理想的君臣治国之道,在这个基础上谈“致君尧舜上,再使古俗淳”。当帝王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士大夫心目中的标准时,士大夫便会捍卫道统,甚至付出生命。
显然,洪武朝的士风较好,否则不会在朱棣攻入南京的时候,大部分的官员拒绝同朱棣合作。朱棣通过暴力、复设特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士风。但朱棣之后,国家又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此时士风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准。直到嘉靖皇帝的出现。
嘉靖皇帝朱厚熜,给人留下的印象有两个:一是怠政,二十五年没有上朝;二是沉迷玄修,自称“万寿帝君”,祈求长生不老。近年来的明史热,给人揭露了他善于权谋的一面,例如著名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陈宝国饰演的嘉靖,当其身披道袍,念到唐代李翱的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这首诗时,颇有种历史上半英主半痴徒的感觉。电视剧出于艺术需要,将这位皇帝进行了美化,真实的嘉靖做了什么呢?
嘉靖登基之初,依赖内阁首辅杨廷和,在杨廷和的操持下,改正了前任正德皇帝的种种弊端,国家为之一振。然而,由于嘉靖是以外藩入京承继大统,在对于其生父母名号的问题上,与朝臣展开激烈的争执。此时的大多数朝臣,仍然捍卫儒家正统观,不肯向皇帝妥协,可见士风依然纯正。争执的结果是皇帝很不高兴,先是送走杨廷和,随即动用了廷杖和诏狱,打死了十九名请愿的大臣。十九名堂堂国家大臣,在没有经历司法程序的情况下被杖毙,被打伤者更不计其数。此间过程复杂,有兴趣可以看各种材料,总之,最终以皇帝的胜利告终。
在皇帝通往胜利的过程中,大臣的分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皇帝动用廷杖时,向士大夫群体们昭示了他的决心,于是便有投机分子抛弃儒生的操守,投入皇帝的怀抱。例如这次事件,张璁和桂萼二人在看到皇帝态度后,充当皇帝马前卒,张璁后来做到了内阁首辅,桂萼则为内阁次辅,可谓权倾朝野。嘉靖也看出,通过利用士大夫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彼此争斗,可以巩固自己的权利与地位,此后,他便化身高超的权谋家,分化制衡他的臣子。
可这与士风败坏有什么关系呢?确实,制衡之术从来都是“优秀”帝王所必备的技能,很多情况下,也不见士大夫的风骨就因此沦亡。这就要说到嘉靖的执政特色了。嘉靖统治前期,在摆脱杨廷和之后,所做的事情便是修订礼仪,牢牢地掌握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这一点是之前的帝王没有做到的,之前的帝王注重的是实际权力的控制,话语权则在儒家知识分子手中。而嘉靖不仅要控制实权,还要连话语权也掌握。嘉靖的后期主要是修道,甚至因此不去上朝。他个性极其自负,自尊心极强,大臣的奏折中凡是有对他不恭敬的意思,都会招致他的报复。而修订礼仪和崇信道教,在儒家知识分子看来,显然是动了他们观念上的根基,很多士大夫或多或少都会反对。在这一过程中,嘉靖帝坚定的打压不与他合作的士大夫,扶植对他忠诚的士大夫,整个士风的败坏也就不可避免了。以至于海瑞的奏疏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事实上,海瑞的奏疏固然言辞激烈,但放眼整个明朝,他的言辞并不是最出格的。海瑞奏疏一案的之所以影响巨大,实乃当时朝政上万马齐喑的结果。
说到这里,总结一下,士风的败坏,是因为政治生态不正常导致的。在不正常的政治生态中,坚持真理的被废黜,曲意逢迎的被重用,儒家观念在士大夫头脑中被消解。而政治生态的不正常,则与明代皇权的高度集中有关。
明代皇权是否高度集中?近年来有人认为明代的内阁实际上大大限制了皇权。如果我们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会根据一些材料认同上述的观点。但实质上,内阁的权力根本无法有效的制约皇权。以嘉靖帝为例,纵使嘉靖帝的旨意被内阁退回,但只要皇帝坚持,最终胜利者总是嘉靖。内阁具有给出意见的权利(票拟)而无决策权,而一般情况下,皇帝为了表示对内阁的信任,往往照批内阁的处理意见。但这绝不代表皇帝的权力被限制了,只是明代的皇帝中,嘉靖是权谋水平较高,个人政治诉求较大的一位,内阁与皇权之间脆弱的平衡到他这里就被打破了。他与大臣的冲突多,而他又比较强势,这些冲突最终都以他的胜利告终,这也反过来说明明代皇权的强大。
皇权的随意作为,导致士风的急速坠落。天启一朝的例子更能说明这一点。
嘉靖死后,他的儿子朱载垕即位,是为隆庆皇帝。隆庆帝性格柔弱,在位六年后去世。留下十岁的朱翊钧即位,是为万历皇帝。万历帝年幼时,由张居正主导改革,推行“一条鞭法”,国力为之大振。万历御宇四十八年,后二十八年不上朝,而且派宦官到全国各地搜刮,导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万历晚期,女真崛起,萨尔浒一役击溃明军主力,占领东北大块地区。万历去世时,国家矛盾激化,内外交困。而新上任的泰昌皇帝由于纵欲过度(纵欲害死人),即位一个月便去世,整个国家交给了天启皇帝朱由校。
这位天启皇帝,由于疏于教育,即位时竟然是个文盲,而且其怠政程度超过祖父万历。他不上朝,兴趣在木匠活上面,很快大权便落到了太监魏忠贤的手里。魏忠贤虽然不是皇帝,但由于其颇得皇帝信任,皇权实际上落在了他的手里,到了天启四年,魏忠贤开始向反对他的人动手了。
由于万历皇帝的晚期由于怠政,朝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了党争。一批为泰昌皇帝和天启皇帝先后顺利登基立下大功的大臣,由于以东林书院作为一个活动中心,被对手讽刺为东林党。东林党与魏忠贤不来电,朝中反对东林党的人便主动投靠了魏忠贤,向东林党发起总攻。
讽刺的是,东林党在天启皇帝即位的时候立下大功,天启皇帝却对此不感冒,这可能与天启皇帝的心智发育不全有关。尽管东林党成员大都身居高位,但由于魏忠贤控了皇帝,于是东林党被魏忠贤轻松地击败。此时,依附魏忠贤的士大夫显示了其厚颜无耻的一面,称魏忠贤为九千岁,全国的官员搜刮民脂民膏,为其建造“生祠”。魏忠贤是文盲,但有些官员居然要求将魏忠贤的像配享孔庙,而且还被奏准。天启年间是1621-1627年,离明朝灭亡1644年还差17年,此时士大夫的节操几乎丧尽,士风沦入谷底。
士风指的是整体的风气,固然,天启年间也有正直刚毅的士大夫,但整体风气的堕落实在触目惊心。魏忠贤不过是假借皇权,但贪慕权贵的人如潮水般聚集在他的周围,上演了一出出的闹剧。士大夫都是要生存的人,如果他们看不到坚守节操的意义,那要求他们高洁其实只是奢望。当皇权高度集中且又四处作恶的时候,士风的堕落也就难以幸免了。
三、 奋斗者?屈服者?
我有时想,如果天启皇帝好好活着,等到李自成打来的时候和明朝一起完蛋,上演一场吊民伐罪的大戏,岂不甚好?然而历史偏偏让天启皇帝一命呜呼,派出朱由检,来为这个王朝的结局抹上一层悲剧色彩。
朱由检于1610年出生,1627年登基,1644年自杀殉国,一共在位17年。这位亡国之君17岁登基,死的时候才34岁。可以说,他的青春真真正正是在忧患中度过的。
朱由检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了解了。他刚即位的时候,面临的局势很不好。朝内遍布魏忠贤和他的党羽;国内老百姓的负担极其沉重,加上自然灾害,民变不可避免;关外,满清几乎控制了东北,随时威胁北京。朱由检上台后,先是干掉了魏忠贤,然而之后错杀袁崇焕。在镇压农民起义与抵抗满清时两线作战,结局又很不利,结果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无奈殉国。
崇祯皇帝是一个很勤奋的皇帝,但不是一个能够挽救局势的皇帝。他能扳倒魏忠贤,不在于他有多么雄才大略,而仅仅是因为皇权的力量太强大了。魏忠贤的权势是天启皇帝默认给他的,一旦皇帝想要收回宦官的权力,魏忠贤是没有抵抗的力量的。在掌握皇权之后,崇祯犯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导致了他的失败。
我在这里不想去说他犯了什么错误了,历史学家已经有了很多的考证和总结。其实,以他17岁的年龄即位,而且由于他不是长子,即位前也没有受到合格的培养与训练,他又能做出什么好的决策呢?他被诟病最多的,是错杀袁崇焕。袁崇焕于1630年被杀,此时崇祯只是20岁的少年,放在今天也就是个大二的学生,能指望他做出什么英明的决策乎?
而他身边的大臣呢?经过一连几个昏君的折腾,国家的士风早就不成样子了。大臣们忙着获取私利,在朝堂上党争,却不愿意承担责任。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在网上传的很广,当崇祯皇帝知道国库没有银子的时候,号召百官捐款,但大家都表示没钱。就连国丈只掏出区区八千两银子,后来李自成从国丈府里搜出五十二万两白银。最终朝廷收到的捐款不过几万两,可北京城沦陷后,从城里官员处搜出银子三千万两。三千万两是朝廷五年的收入啊。
难道这些官员不知道国家没了,自己的钱也会被起义军搜刮走吗?这些官员饱读诗书,一定明白这个道理。可为什么他们仍然对此无动于衷呢?这要怪到崇祯的爷爷万历了,万历皇帝以敛财闻名,宫里据说有无数的钱。此时官员竟然认为崇祯是在哭穷,来讹诈他们。事实上,尽管万历驾崩与崇祯登基之间只差了七年,但实际上万历搜刮的财富早已花完(史书没有记载这笔巨款去向何处,但如果崇祯有这笔钱,不可能不拿出打仗的,毕竟是保卫首都和自己的性命)。 另一个原因就是崇祯性格急躁,官员害怕暴露自己有钱将来招致报复。 最后,士大夫对这个政权已经不报什么希望了,从北京城沦陷,没有几个官员殉节,就可以看出。
摊上这样一群士大夫,在加上崇祯自己政治能力不足,大明是没有救了。
我一直不明白崇祯为什么不迁都南京。明朝一直是两京制,东北有满清,西北有李自成,但江南没有经历战火,人民生活富足,对政权的向心力也很强,迁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可是崇祯却没有迁都,为何?其实,崇祯动过这个心思,但是大臣们为了“名节”,不愿同意他的主张。这就是后来“明粉”常说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其实,这些大臣哪里有什么名节,只是不愿意承担责任罢了。李自成攻破北京后,这批臣子纷纷投降求官,极其厚颜无耻。
我一直不明白的一点是,崇祯为什么不像正德、嘉靖甚至天启皇帝那样,不顾大臣反对而执意坚持自己的主张呢?因为只要崇祯坚持南迁,大臣再反对也没有用,况且大臣很多是南方人,心里巴不得回南方,只是没人敢说罢了。
他为什么不去拼一把呢?说不定又能弄出一个“苟延残喘”百来年的南明呢?可他还是没有选择迁都。或许是他不想背上遗弃“十二陵”(加上他的坟墓,就是今天著名的“十三陵”)的骂名。或许是他看透了这帮臣子,心里失望透顶,不愿挣扎。总之,他放弃了迁都,“南明”政权在史书上只延续到了1683年。
于是他的结局就是殉国,死的时候34岁。殉国之后,北京殉节的大臣不到十人,大部分等着做李自成“大顺朝”的官员。这些士大夫像李自成求官时的厚颜无耻,今天读起来还不忍直视。
我同情崇祯皇帝。不管他失误了多少次,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知道,一个17岁即位就面临如此难办的局面的少年,不能要求他什么了。至少,他很勤政,一直希望治理好这个天下。我是他的话,或许就及时行乐了,而他坚持到了最后,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是祖宗作孽他来承担吗?是又能怎么样呢?他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能回头。
那些士大夫们,我鄙视他们,但能够去理解。他们在爬到那个位置的时候,出卖了良知、理想,其实这种滋味也不那么好受。况且他们等来的也不是“大顺朝”的高官厚禄。他们迎来的是满清政权,他们还要去见证“剃发易服”,去体会“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他们中也只有少数人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在明清易代的时候,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天。等等,再加上张献忠在四川的屠杀,神州死难者据统计至少上千万人,甲申年的神州大地,可谓血雨腥风。老百姓总该是无辜的吧。可上天偏要告诉你,大势来了,谁都躲不过去。最坏的秩序也好过没有秩序,没有秩序的时候,到处是砍杀,是奸淫,是血与泪。
落幕总是难受的,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就这么结束了。我们将视角从狭隘的中原王朝切换到了中华民族,随后建立的清朝,在经历了初期的混乱后,统治者也开始休养生息,实行一系列好的政策。在清朝,我们重新恢复了对新疆的控制,统一了台湾,驻军西藏,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最终形成。今天我们的领土,就是继承自大清的。文化上有纳兰性德、著名的考据学,还有伟大的《红楼梦》。清朝固然也有诸多问题,但我们走到了今天,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走过的路,我们不能否认他们。
历史就是这样,让人看着产生代入感,从而为里面的人物去揪心。其实明朝能不能挺过去,或者搞不搞得出个南明,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以明朝的在中国历史上的专制程度,也不太值得我们去扼腕。有点遗憾的是清朝的“剃发易服”政策,一定程度上割断了汉族文化。可即使清朝不这么做,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我们也会去“剃发易服”的。无论是外表的衣着还是内战的政体,总是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走的。
站在大清的角度来看,明朝晚期确实一盘散沙,“嗟尔明朝,气数已尽”,从新生政权的角度,这又是恢弘的创业史了。
读史总是无奈,会去磨掉一个人的同情心。写史也是如此吧,真实发生的事情,从来都不好玩,很复杂,很残忍。但史官写史的时候,当看到过去的人物飘忽过去,想到后人对他们的印象将由史官的笔所塑造,也会有那么点满足感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龙床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