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祚密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国祚密码读后感10篇

2017-11-11 21: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祚密码读后感10篇

  《国祚密码》是一本由姬轩亦著作,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30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祚密码》读后感(一):周期的补足

在知乎上看到头像是猫咪,性别不明的社科大神,听说Ta处女作杀青,于是赶紧拜读。
开始以为又是一本讲述王朝轮回,盛衰有常并以繁杂的史学资料佐证的”史学著作”。这形式已成惯用套路,自从上世纪一派西方学者开始研究我朝历史并吸引大众眼球之后,各种着眼于单一的朝代——如清、明、唐等此类盛世百年却又倾塌于旦夕的典例的学者便在一本本的书中重复着貌离神合的道理。甚至于现代,从清朝末年到当代的《中国近代史》,也在这一”中国近代”的时间段内,重复着刀光血影、尔虞我诈,用人物说历史,于是落入史家的圈套。此书不同,着眼全局,纵观二千余年历史,用数学模型(虽然这模型仍有完善的余地)分析数字的关系,然后由此推出了一个崭新的结论,对”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句给出了新解。
只能简短给出模型:
通过观察统一和分裂的时间长度可以发现二者是大致相等的,进而发现如果把中国历史的各阶段每八个为一组,就有三个时间跨度大约为900年的周期,且统一和分裂交错出现,长短对应。原因是三个因素——气候、军事、社会三部分共同决定的。气候的周期变化减少了粮食产量并引来了边境的部族,引爆了新崛起的阶层与帝国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一个朝代的崩溃。
虽然论点新颖,但论证仍然显得薄弱,这决定了必然出现的争论,粉丝可以把此书捧上神坛,因为它的论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反对者也有理由,本书的全部引用似乎集中于数量有限的著作,而且在谋篇布局上更加明显。相对于长篇幅论述的春秋战国,作者在明清的说明略显不足。当然,要能够通读全史,的确如所说,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我相信假以时日,如果真的能把这个模型的细节完善,本书会选进”中小学生必读书单”。
但我认为模型是否适用仍要推敲,模型要求:1、人口陷阱;2、地理封闭;3、信息技术。我朝在力所能及之处,处处希望打破前提,人口红线限制国家发展,于是有了强制的计划生育,减少人口规模,后来出现的杂交水稻更是养活了十几亿人口——数倍于前朝的鼎盛期,这还怕不够,发展转基因技术,以图进一步减少粮食生产成本(由此可见,转基因推行势在必行)。其次,最有可能打破地理壁垒的苏联和美国,卧榻之侧的苏联已然结体,俄罗斯更一蹶不振,美国则更衷于引爆货币战争和输出普世价值,我朝对此二方面已经做了足够的应对,因此,我们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是否还在,尚需时日验证。最后是信息技术,由于通信发展,传统的控制严重不足,一旦追赶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我朝”就失去了对信息的把控。于是,造就了第二座长城。只要控制了内部的交流,就有了绝对的先机。于此三点,一一打破了模型的三条原则,那么,这规律是不是就真的灵验呢?看来还要且过且珍惜
转自:https://www.zgoing.com/fixes-to-circle.html

  《国祚密码》读后感(二):这是一份略显粗糙的读书报告

首先需要表达一下对书名的看法,我不认为《国祚密码》是一个很好的名字,相反我最喜欢的是第一版名字《试管中的神州》。密码二字的倾向性有些过于强了,仿佛本书就是一柄钥匙,可以解开历史的秘密还能通往未知的未来。而本书只不过是一套社会科学理论,作者以中国历史为观测数据,建立自己的模型,对历史现象做出解释并试图对未来进行预测。
正如现实主义大师肯尼斯•沃尔兹所说,“理论是对规律的解释”。对于中国历史,此前已经有过很多关于中国历史周期现象的表述,最直观和感性的应当是罗贯中于《三国演义》开头所感叹的“分久必合,合久比分”。而更早的邹衍的“五德循环说”,将周期归因于玄幻的五德终始,孟子则提出了“治乱循环说”,认为政治清明与否决定了王朝的交替,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将敏锐的捕捉到了“人口-资源比例”这一因素在王朝更替中的作用。这些,都是对于中国历史周期的描述与解释。
但是,这些解释都是朴素的、感性的甚至是玄学的,对于现代的学人来说,它们总是流于粗糙甚至荒谬。作者于本书中所希望实现的,是发现周期律背后的科学因素,将这个朴素而经验的认识理性化,科学化。
本书的出发点是假设中国历史周期律的存在,并通过王朝兴替的数字变化找到这一周期律存在的证据——结果显然是肯定的——自西周到共和国中国历史共经历了完整的三次周期,并在三个周期里一致呈现了八个特点鲜明的阶段。
当然,作者的王朝兴替(或者说统一——分裂)的标准与目前通行的有一定差距:首先,作者摈弃了华夷之辨和汉族政权正统的观念,这无疑是正确的,否则理论将在面对诸如东晋、五代、元清这些政权时束手无策;其次,作者将统一与分裂的标准划定为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其具体表现可包括财税、人事任命和军事力量对比。关于统一与分裂,葛剑雄先生的著作中曾从领土角度进行区别——将中国古代政权实际控制疆域最大定为中国古代疆域,并以此为统一/分裂的标准。这导致了在葛先生的著作中,分裂的时间——除了清朝的部分时期——远远多于统一,这无疑是不够客观的,在生产力未达到相应水平的时代拿古代大一统专制王朝的顶峰来对国家做出领土要求,是强人所难的举动。也正因如此,作者引入了华夏文明区的概念——这一概念将汉字与汉语的使用作为标准,统一与分裂都只在文明区内进行讨论。华夏文明区的具体疆界,在不同的年代是会有扩张和收缩的,以北宋为例,与盛唐相比,下一个相对统一的政权——北宋的疆域大大缩小。
从西周起,每个周期里遍历的八个阶段依次是——统一的腐朽、大分裂、短暂的统一、短暂的分裂、鼎盛的统一、统一的中断、统一的中兴、统一的衰落。对照历史,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每个阶段在历史上出现了三次,而且这三次所对应的朝代能够找到明显的相似性和渐变性——前者归因于周期内在逻辑的推动,后者则由于生产力、气候能外生因素的不断变化。
在周期内部,要解释推动力量演化的力量,作者的逻辑没有局限于传统历史学的视角,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乃至群体心理研究的思维痕迹随处可见。在作者的人口红线概念——给定个人最低食物需求,人口增长会快于土地或者说粮食产量的增长,这最终会带来饥荒和动乱——很明显的可以看到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的影子;而作者关于地方和中央力量的平衡、地方是否选择尊重中央威权的阐述,则运用了成本收益分析和博弈论的视角;而人心思乱与人心思定的变迁,则可以看成群体心理研究的经验化表达;对于不同时期朝代地理位置、地势对朝代变迁的影响,则借鉴了军事地理学的知识。
应当说,作者能够杂糅多种学科视角,不拘泥于已有范式,是本书的一大优点。但是,正如张岂之先生在序中所提,受限于本书篇幅和作者似乎刻意为之的文学渲染,本书的逻辑虽然严密且具有相当好的解释性,却并不具有与前者相称的说服力。这导致对于本书很可能陷入一种读者极端化分布的现象——即对于作者的粉丝或者说支持者来说,本书可称精彩,作者的逻辑可能会被当成定理不假思索的套用;但是对于另一些群众来说,作者算不上规范的学术表达范式,戏谑的文字描述,过于虚幻和小说化的布局,都会成为本书被斥为糟粕的理由。
最后,关于本书模型能否适用于共和国以来的历史,作者给出了自己的分析。一切理论/模型都是有自己的前提假设的,很少有理论能够在前提假设失效的前提下继续发挥对现实的指导作用。因此,本书模型能否使用的关键在于新中国以来本书的前提假设是否适用。仔细思考,很容易发现对于本书的前提,很多仍然适用,但是也有一些关键前提出现了变化。
第一个关键假设是马尔萨斯人口陷阱。诚然,工业化之后——尤其得益于建国后的农村水利建设以及化肥生产线的投产——土地单位产值有了极大的飞跃,华夏的人口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十亿量级(在古代中国的极限,清末人口曾经达到过三亿以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人口陷阱。在出现持续可控的新的能源——如可控核聚变——之前,人口陷阱的隐患将始终存在。当然,在全球粮食体系逐步一体化、转基因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或许可以将全国范围内的人口陷阱尽可能的推迟——这也是朝廷事实上在做的,东南亚越南、泰国两个粮仓的存在,是中国推进城市化的有力支持。但是,在局部地区,仍然存在出现粮食危机的现象,尤其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下,一旦粮食作物的利低于经济作物,市场会自觉的将资源向经济作物倾斜——现代版的“羊吃人”并不是不可能发生。
第二个假设是周期开始都始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迁和信息(知识)传播途径的发展。从这一点看,无疑我们所处的时代吻合这一假设。工业中国带来的生产力的飞跃远非此前农业时代的耕作工具、耕作工艺进步所能比拟的。唯一可以与之相比的,只有商周之际的耕作革命可与之比拟。另一方面,在信息(知识)传递上,网络时代带来的变革也是前人所无法想象的。电子邮件与传统邮件相比,成本近乎于零且具有速度上的优势。而在知识层面,正版的网络课堂教育,盛行于网络的盗版书/音像下载,借助IM工具得以实现的跨区域小群体,无不表明我们处于知识成本空前降低的时代。
第三个假设是华夏世界的相对封闭性。对于这一假设,现在的国际环境呈现出矛盾的两方面——一方面,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交通体系的发展,表明华夏世界已经不再是古代中国时期那样相对封闭,只需要考虑北方马背上的敌人的时代;但是另一方面,华夏世界的封闭性并不仅仅体现在地理上,更重要的是外在力量能否干预华夏世界的自有逻辑。从这个角度说,现代世界似乎并不具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华夏逻辑的可能。在中国最为衰微的近现代,无论是瓦德西元帅率领的八国联军,还是来自东洋岛国的士兵,都没能打破华夏世界的逻辑。而在当下,最有实力的、也是唯一有可能干预中国事务并取得成功的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苏联早在1991年就已经解体,他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又经历自由化时期漫长的衰退,从超级大国退步为区域性军事大国;同时受限于远东人口劣势,对中国的影响远不如前;而美国,以借助空军、海军实现全球霸权为基础,美军的陆军力量是否具有在中国本土战胜解放军的实力尚存疑问,而美国在建构“巧实力”的基础上,对于直接干预尤其是对大国的直接干预慎之又慎,更不用说中美密切的贸易联系进一步降低了被干预的风险。如果这两个国家都无法对中国进行强有力的干扰,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发展轨迹受到外界直接干扰而改变路线的几率,仍然是很低的。
最后,这本书的价值不限于整个模型,理论背后的逻辑是可以自主推敲的,而理论以外,张岂之先生的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阅读书单以加深理解
面向未来,拥抱未来,enjoy it~

  《国祚密码》读后感(三):所谓势

所谓势,是客观存在的,所谓合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就是正确的。
由表及表只能永远在后面追赶,上不去车。
一个人,首先要明白这势是什么,然后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再确立自己的使命。
那些活在新时代的旧时代的人们,只能是路上的肥料,争吵时无意义的,该流的血是必须要流的,浪漫主义也是没用的,带血的玫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君不见后人把菩萨认作无恶不作的魔鬼?
自古以来,大智慧就是一直存在的,百年前辜鸿铭叹国人心中的辫子未剪,鲁迅把阿Q写的活灵活现,只是这大智慧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就像四大名著存在了几百年,能真正看懂的却不多。
好在这势还未强大到成为宿命,也就是说,借势是有效的,但抗争也并非无意义。
只是那些旧时代的人啊,别在做那只会张嘴的金鱼,不想做肥料就赶紧把自己打碎再重新长出一个自己吧~

  《国祚密码》读后感(四):华夏第一共和国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讨论历史循环并非毫无意义,作者构建的历史体系里一部分是自洽而严密的体系,夹带私货与蛊惑,另一部分则传承自太史公的浪漫,史官们的刀笔恰好化成了永生者的眼睛。一如《南华经》云,以卮言为漫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华夏第三帝国随着西太后的死亡而陨落,漫长的内战里,东方岛国扮演了乌桓和契丹的角色,随后北方政权征服了整个中国,从清末的分裂到共和国的统一恰如三国和五代。

那么然后呢,所谓第一共和国的未来,像司马家的火并还是李世明的开拓。

结果似乎显而易见,气温的不断升高使得对北方的统治更加稳固,共和国对北方四岛仍有期许,温室效应带来的利好;恰好当代的匈奴和契丹正在不可遏止的衰退,新罗马帝国也将从神坛跌落;本朝太祖彻底打破了土地的分配和传统的文化体系,这一点看隔壁的三哥就是最好的反例;最重要的一点,本朝太宗高宗韬光养晦闷声发财,今上志存高远,逐唐宗汉武之丝路,明日之日或可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国祚密码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