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死桥》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死桥》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13 21:2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死桥》经典读后感10篇

  《生死桥》是一本由李碧华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3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死桥》读后感(一):三年何以看人生,诸漏皆苦

一个生不如死,一个死不如生,一个先死后生。
童年的铺垫时,丹丹/怀玉/志高每个人都想过:天哪我就是那个生不如死的人。可是其实最后生不如死的名额只有一个。不是你,也不是你,而是他。
故事结局看上去正好吻合了公公对三个人预言。
可是这只不过是在当上海和北京被割裂开的三年时间里发生的事,怎么就能说是一生了?
志高和怀玉还会活下去,还会经历更多的事情。
你怎么知道现在志高的红火,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是生不如死的开始?
你怎么知道变成制伞师傅的怀玉以后的人生不会变化?
你怎么知道冻死的丹丹,不会因为投胎,正好避开了后来中国的各种运动各种变革,一出生就是光明的时代,成为一个新世纪的女性
用三年去说一个人生不如死,死不如生,先死后生,都是一个幌子。
放长了看都是虚幻的。
诸漏皆苦。

  《生死桥》读后感(二):娱乐这个圈儿

    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静坐许久,说不出的难过在心头徘徊。再次拿起书翻到前几页,恍如隔世,前世今生近在眼前。再快速地翻过一遍,三个来自北平天桥误闯雍和宫的男女,真应了天意:你将来的人,不是心里的人。缘分这种东西真是无法预测。不知为书中的谁而难过,也许书中的结局才是他们最好的结果,只怕篡改了命运,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了。有遗憾的故事才会让人印象深刻,会让你有种遐想空间。或许每个人心中的结局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当初怀玉不去上海会怎样?丹丹留在北平又会怎样?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可在命运里压根儿没有假设这个词!它从未出现过。
    一个为了名利、虚荣只身来到上海的唐怀玉,一个为了儿时种下孽缘只身来到上海的丹丹,一个踏踏实实留在北平打拼的宋志高。一念之间,上了命运的当,从此无法回头。本人身为半个娱乐圈儿的人,也多少了解有关这纸醉金迷的黑暗。有些事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出名自然风光,但背后需要付出的是什么有想过吗?自古到今有句俗话“婊子无情,戏子无义”。戏子总也逃不出被当做玩偶的命运,即便你已名声鹊起,都逃不掉。当今社会,有部分职业是:要想人前显贵,必定背后失身。璀璨的舞台,背后也是如此的龌龊。尤其是演员这个职业,大伙并没真正瞧得起,虽然这已是个摩登的时代了,但每个演员让谁睡过,好像马上便已被揭发。大伙都用一种同情但又鄙视的态度来捧他们。长得稍好些的,自然睡客多,不是这块儿料的要想出名,把整组人都睡完了你也不一定能演得上。混得好的就有机会被包养,这期间还不防被他人娱乐。他们就像是中国足球一样,踢着踢着就没了信心。就像现在这扭曲的社会一样,即使你有实力有长相,没关系照样不行。现如今只有自己壮大了才不会容易被欺负。
    记得此书提到有关影视剧审查制度的问题。很多题材不让拍,好好的“抗日”,非得改成“剿匪”。生怕得罪谁似的,没骨气。
    此书虽写得是民国时期发生的故事,但映射了当今的社会问题,道出了国人自古到今从未改掉的臭毛病,习惯成自然就根深蒂固了。
    最后说下,本书中我比较同情的是金啸风这个角色。身边无一个真正爱他的人,和他在一起的女人都是心怀鬼胎。他为了一个不爱他的女人终生未娶。其实他的内心柔情孤独的,直到他遇到像极了小满的丹丹。终究是有缘无份。即使有再多的金钱,都换不来快乐幸福爱情真诚

  《生死桥》读后感(三):桥上红尘

昨日看完李碧华的《生死桥》,阖书而起,心里到底有几分憋闷。
     十载红尘风月,到底渡不过那贪嗔痴喜,爱怨纠葛,传说中的地老天荒,终是难以存在。
      印象最深的女子倒非丹丹,而是段娉婷。娉婷,古有‘‘明珠十斛买娉婷’’,这名字有美人的矜贵气。紫貂重裘,流光艳色,段娉婷一出场便是风情无限,注意到一细节——‘‘即使垂着眼,什么也不看,她完全知道,她是被看着的——忒烦人’’,这个细节很妙,让我对她生出几分怜意,那一如小女孩般柔软的喜色与傲娇。她是渴望爱的小女子。
        段娉婷与唐怀玉的初逢乍看并不愉快,实则又是难以磨灭的吸引,早已注定了的纠缠。怀玉对段娉婷的倔傲,倒也成了宿命的引。
        果然,他们在一起了。在怀玉最困迫之时,他就范了。他将自己输给段娉婷,以便完成一场更大的赌局。他经不起金啸风的冷落和压制,他想要重生。
        段娉婷贪婪地拥着他,寂寞了许久,如何不沉沦。鱼浸在清凉的海水中,幸福地痴愚地吐着泡泡。她忘情,‘‘不要紧,再来。我们再来十遍,一百遍,我们还有一生!’’一生,她已经想到一生了。女人总是如此容易地想到一生,因为平庸浪漫,脆薄的寂寞,似乎无可厚非男人贪恋春宵一刻,总想零买,不想批发。一生太重,难以承担。
        执念的种子咬牙切齿地发芽了,她义无反顾地沉沦。我想,若是没有丹丹,怀玉大概真的会爱上段娉婷。
        没有如果。十二岁那年初逢,那个执拗着与他比赛技艺的小姑娘,有着极长的辫子,深深浅浅,明明暗暗,泼进他的生命里,早已烙了印。记得一个场景,怀玉和志高去找丹丹,丹丹正在洗头,披了一身的黑发,惊心动魄的,像黑缎,又凉又深,第一次,怀玉满心满眼的都是丹丹的姿影,第一次如此直面自己内心的爱,羞耻慌乱刻骨铭心。后来怀玉目盲时,亦常常忆起丹丹黑缎似的发,‘‘满目是黑,当真应了,像他今天’’。
        初时不喜丹丹的蛮横与无理,后来见着她的不顾一切勇敢,心疼她的亮烈和坦荡。
        说丹丹是‘‘死不如生’’,我倒觉得死对于她何尝不是解脱,李碧华的笔太残忍,何不让丹丹在金啸风死后便死去呢?救了回来,竟又是在他人股掌之上颠倒晨昏,徒留心灰意冷
        民国廿四年的北平冬日,三人同处一地,却又不曾相逢。
        如何 相逢?
        怀玉送志高一伞,一把丝绸伞,染就‘‘翠堤春晓’’‘,西湖的碧水翠堤,冉冉春光,是希望,是怀玉无法再触及的希望。光阴太长。
         志高 偶尔会想起丹丹,但也只是惶惑而又悲哀地辗转一下,便又入梦了。昔时少年情事,今朝不过相忘于江湖。
        丹丹,抱着石桥而死的丹丹。尾生抱柱,至死方休。这生死一渡的红尘,她终于,跌了下去。

  《生死桥》读后感(四):生死桥

雍和宫的那一遇,三人的命运从此纠缠;雍和宫的那一卦,爱恨痴缠一语成谶。 一个,生不如死,一个,死不如生,还有一个,先死后生。唯一的共通处便是——岁月蹉跎,爱恨风逝,身边的人终不是心中人。 十万余字中,最无邪莫过于儿时相遇,青梅与竹马;最苦痛莫过于三年之约,昔日武生风华不在,儿时俏囡儿生命凋敝,徒留一个广和楼中唱着咿呀。师傅说,上海是个“海”。众人沉沦在情欲贪痴中。几段爱而不得的情感中,隐藏着阴暗与算计,却也恨不起谁:妖媚狠戾如段娉婷,用生石灰生生弄瞎怀玉的双眼,只为将他绑在身边,却也真正为他铅华洗净,柴米油盐酱醋茶;老谋傲岸如金啸风,身边女人换了又换,心中忘不掉一个小满,遇上丹丹信以为前世今生,无尽娇纵,无尽爱怜,像一个爱情的瘾君子,即使知道被背叛也欣然沉溺于她的温柔乡中,不舍得伤害她分毫;倔强泼辣如丹丹,爱惨了怀玉,也恨惨了他,为他堕落为他痴狂,可即便是掌掴,辱骂,恨不得噬其骨饮其血,当他愿意和她私奔之时,依然快乐单纯的像个孩子…

可生死桥中上演的这一幕幕人间情爱,得到的得不到的,哪一个不是伤痕累累,留下天地间一声嗟叹。

  《生死桥》读后感(五):性格带来的宿命

生不如死,死不如生,先死后生。 你心里有人,你心里有人,你心里也有人。你们最后的人,都不是心里的人。 ---李碧华《生死桥》 从第一次误闯雍和宫开始,怀玉,志高,丹丹三个在天桥卖艺的孩子命运就被这三支签牢牢绑在了一起。小说也因此笼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怀玉心气高只是出身不高,志高有小聪明但爱惹麻烦,丹丹外表柔弱却性子倔。这三支不清楚归属的签伴随了小说的情节发展,也昭示了当时不同的人们各自的人生走向。 从人物关系上看,相比于电视剧非常牵强地把志高写成怀玉的堂兄弟的写法,我更喜欢小说本来的处理:三个孩子偶遇后,结为兄妹。首先,电视剧的写法出于引人注目的目的,但从生活的角度看,没有那么多巧合,这样演增添艺术性的同时会大大地减少真实性。其次,这部小说的主题似乎并不在于这三个人的身世之谜,而是他们在家国的变乱中如何选择,最后又如何生存的问题。最后,电视剧否定了唐盛怀在怀玉成长过程中对他的影响,而将其全数转移到叔叔,也就是志高的亲生父亲的身上,导致三个人都相当于孤儿,而且使得本身情节就存在诸多的不合理。所以我更喜欢小说这种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情节发展。 同样,人物性格决定命运论在这里也适用,怀玉和志高都喜欢丹丹,而丹丹对这二人怀有不同的感情,但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让三人一直没有言明,丹丹喜欢使小性子,但怀玉又十分质朴,不明白对方的话外意,这一点不同步使二人一直在错过。一直到怀玉到上海去才揭晓。 怀玉心高气傲,势必要出人头地,所以随戏班去上海的确是非常合理。但上海的风气逐渐腐蚀年轻人的心,他被上海最红的女星段娉婷的美貌吸引,忘记了过去。本性纯良的他开始向往这种纸醉金迷生活,同时,看似华丽但感情脆弱的段娉婷却希望与怀玉回杭州做一对平凡夫妻。从段娉婷的身上,可以看出另一种困扰。她与前三者一样出身平民,凭借美貌,智慧和不服输的精神,成为当红明星。表面上是成功范例,但她受当地最有势利的金啸天的压迫,又饱受非议,甚至有了自杀倾向,所以她希望过回普通人的生活。而怀玉在娉婷和丹丹之间游移不定,最后被人收拾,双目失明,成为一名普通的做伞工人。 而丹丹倔强又有些叛逆,绝不会接受怀玉和志高私下里协议好的决定,安分地和志高过一辈子,而是大胆地随心追到上海,这一点与当时大多数女性不同。而她在目睹怀玉和娉婷的关系后,又出人意料地选择偷偷留在上海对这对“奸夫淫妇”进行报复,甚至不惜成为金啸天的情人。我个人觉得她爱的不是人,而是爱情本身,她要它的绝对圣洁,而不是对方是否幸福快乐,不是尊重对方的选择。这样刚烈的姑娘,因为过于看重报复的目的,最终只落得个惨死街头的下场。 相比于他们,志高追求的却是平凡安稳的生活。他极力催促作为暗娼的母亲从良,又在门口贴上“良宅”字样,这些细节可见他的生活态度,就像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一样。面对丹丹的拒绝,他伤心过后选择了阿翘姑娘,在北平唱戏,成为三人中最幸福的。 退一步说,即使怀玉娶了丹丹,去上海,遇上别人,生二心也在所难免。即使怀玉遇见段娉婷时是已婚,他同样可能后悔。其实,就他而言,娉婷的确是最好的选择。面对他双目失明的现状,娉婷选择带他离开,两个人在杭州过得很好,而丹丹再次选择报复,毒杀了幕后主使金啸风,最后辗转几个男人,对人生心灰意冷而自杀。在这一点上,二人一退一进的做法,获得了两种人生。也是不同女性的真正结局,不是因为你是女主角,你漂亮,就永远有人无条件为你付出。 从整部故事来说,丹丹是最惨的,她永远在为别人活,别人却没有带给她快乐,唯一一次是为自己死。她与娉婷一样,也在付出,就像那个为他们占卜的老太监一样,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方式为猫做了一切,最后死去,他挚爱的猫们,却选择分食了他的尸体。 班班血迹,多么惨烈。缘起缘灭,芸芸众生,付出的,又得到了什么?

  《生死桥》读后感(六):天下皆尽无情

     一个是生不如死,一个是死不如生,还有一个是先死后生。是故事的开头,也是故事的结尾。好像是从一开始,就已经设定好了一个圈套,昏暗迷眩之中,等待三个主角一步一步走向其中,完成命运的最后一笔。因为有了这个凄惶的暗示,所以开头的一切叙述,再是热闹,也显得触目惊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要滑向无法挽回的深渊了。只知道这是生生死死的无尽轮回,却不知谁是生,谁是死,谁在生死夹缝中苟延残喘。
    三十年代的背景总是动荡颓唐,人的命运在大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脆弱卑微。欲望,复仇,痴恋,人最终被自己反噬,就算是算尽天机的王老公,最后也被自己宠溺了一辈子的生灵们撕咬分食,生命来过,最终都归于死寂。
   直至现在,我依然无法准确辨别志高,怀玉,丹丹三人,谁是生不如死,谁是死不如生,谁是先死后生。从三人的签落地,混为一起的时候,他们的命运也就交缠在一起了,生死无从分辨,在万物轮回中,宿命凄迷惨淡。
  谁能想象到当初俊朗的少年最后成为了被遗弃的盲人,寥寥余生,谁能想象到牡丹花一样娇美的丹丹最后卑微瑟缩成老妇,抱恨自尽,谁又能想到机灵滑头的志高最后成为了角儿。一座桥,一头连着北平,一头连着上海。一座桥,一头连着生,一头连着死。当初在天桥下卖艺的他们,后来在桥上来回,跨过南北,跨过生死。
  李碧华的文字向来诡谲阴郁,疯狂的文字背后总是透着渗到骨子里的冷,总得摔碎了现实才好!总得痴狂成魔才好!一场盛大的繁华惨淡落尽之后,始见人间悲欢。
  ”天下皆尽无情“ 李碧华说。
   时代无情,命运无情,天下皆尽无情,只是由来红尘之中,不缺有情之人,他们轰轰烈烈,竭尽倔强,用生命谱响末世的挽歌。

  《生死桥》读后感(七):生死桥,每个人都是先死后生

志高是先死后生,怀玉是先死后生,丹丹也是先死后生,因为三人的命运已经混在一起。怀玉和丹丹去了上海,因着三年之约,他们的命运都还连接着北京,连接着北京的志高,志高就是那个中心,那么怀玉与丹丹的算命结果就与志高的产生了部分重叠。分明是三个人都算命了,那三人命运肯定会有所不同。
生与死,到底是爱情、事业、命运?(个人觉得这肯定是讲爱情的嘛!)
志高与丹丹、志高与小翘,这就是先死后生。
怀玉因自己的事业认为肯定是先死后生,结果命运弄人,最后还被弄瞎眼。瞎眼之后,可说是凄惨至极,娉婷对他不离不弃。很多人读到这,会说怀玉真是生不如死,我当时也是这样想的。虽然怀玉每次遭罪都与娉婷脱不了干系,但他最后那次却是不知情的,那么作为回报,作为转折,在最后一章,我们知道,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担负起了家庭的责任。怀玉与丹丹、怀玉与娉婷,可说是死不如生。
丹丹抛弃了志高又被怀玉抛弃,最后周旋与男人之间,这种生活肯定不是她想要的,我是多么希望最后那史仲明能够照顾丹丹,能够不抛弃她,那么丹丹自杀之后能与史仲明一起生活,一死一生之间,会不会就是死不如生呢?可惜,史仲明玩弄丹丹后就抛弃了她。女人可以是男人的动力,但男人在得到之后就不会再珍惜女人了。丹丹被抛弃后,当了娼妓,最终赴三年之约后自杀了。先死后生、死不如生,最终都是生,只有生不如死,最终是死,死的是丹丹,她抛弃了志高,她被怀玉抛弃,她想与怀玉私奔,她过上了生不如死的生活。就爱情而言,如果能回到过去,她最终是希望能够回到被她早早抛弃的志高身边的,结果被小翘秀了一脸。丹丹爱怀玉、丹丹也被上海的男人们各种意义上爱着,而这都不如早已逝去的志高与丹丹之间的爱情,这就是生不如死。
很喜欢一句话,是说“爱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冒险”,冒险太危险了,但有些人又买不到,怎么办?那么,爱一个人,就努力占有他(她),占有他(她)的身体,占有他(她)的人生。姓金的是这样做的,姓史的也是这样做的,连姓段的女子也是这样做的(想到一个词,病娇,敢爱敢恨的段娉婷还是很可爱很值得“学习”的……当我没说,咳咳)

  《生死桥》读后感(八):留在上海 葬身海上

从北平的两串糖葫芦、一把铁蚕豆、一碗卤汁、几颗青枣,到上海的可口可乐、泡芙蛋糕,三个人的命运交织纠缠不清,就这样一步步走入世间沉浮。

只不过是三个普通的小年青,倒道尽了艺人的生平、北平的舒缓、上海的摩登。究是中国人多或是这世间的变变换换使命运该是如此。王老公说破这世间的机密,却也逃不出世间的主宰,被亲手圈养的猫吃掉。更别提当年在散落竹筒前各个不信命的孩子们。

一个游手好闲有副好嗓子,一个会耍件件器物的武生,一个辫长杂耍的姑娘,都各怀有志,破出命去!

上海可是个抢占先机的地方,什么新奇玩意儿都要在这里走上一遭,什么北平、苏州、杭州都要往后排一排。这里吸引了这个北平第一武生,怀玉他要红透大江南北,吸引了这个姑娘丹丹的是这个青涩的武生,那位会各种鸟腔的志高说他在北平等三年后的他们。

这三年,忽的一下就变了,虎猛的武生遭了艳遇,当红女星的男人金啸风让他垮了台,无法,怀玉只能跟着段骋婷走。丹丹来到上海找怀玉却目睹这些,撕心裂肺,没想被金啸风看中,这个可以在上海一手遮天的男人。顺理成章,丹丹也立足了,名声不小。

谁也不会料到事情的变故直到发生一刻。一夜之间,金啸风倒了,怀玉发现自己挂念着丹丹,丹丹对怀玉多的不是恨而是爱。几个人的命运纠缠,他们在这上海留下的除了遭收纸醉金迷生活污浊的灵魂,还剩下咬牙切齿的爱、恨、虚荣。

后来,怀玉瞎了,丹丹亲手杀了一个她爱的爱她的男人。志高的身边人也不是了他的心中人,丹丹。三年,在上海,该得到的也得到了,哪怕只是昙花一现的名声,他们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北平。那时的志高正是滴滴金,北平已一个舒缓的速度前进,志高也按这种方式成长着,还是小打小闹,笑骂度日。今非前昔,今当胜昔。

东北的战事,抗日的浪潮。大国家的事没有对这些寻常百姓的生活造成大的波动。他们朝着雍和宫走去,最开始的地方。丹丹的血已从刀口子流出,就像那座砖石桥,万念俱灰,他们早已葬身上海。

人人之间,只在时也命也,得之,时也命也,失之亦然。错不在你我,一言难尽,寸心难表。

  《生死桥》读后感(九):你将来的人,不是心里的人

丹丹穿着一身红棉袄棉裤出场,名字里也是红红的,傲娇的小姑娘,却不娇气,也没法娇气,都是苦命的孩子,几乎到了社会的底层,还要下一层,连姓都没有的。

志高唯一一次跟他娘交心,还是没说出来的话是,“哪有什么好日子?漫漫的一生,起步起的冒失,都是命,跟个灯篓风儿似的,一点儿囊劲也没有。”起步起的冒失,从这句开始一直心疼志高,他是外表逞强没心没肺的,话又多,又爱搞不入流的小把戏,从一开始便注定丹丹心里只有那个刻苦练功又话少的怀玉。

唐怀玉一出场便在练功,“老鹰展翅,左脚满脚抓地,左腿徐徐弯曲成半蹲,右腿别放于左膝盖以上部分,双手剑指伸张,一动不动。”就好像谢苗演的李连杰的儿子那个武功超级高的小孩洪文定,也穿着青棉袄。然后三人抱着没有一点杂毛的黑猫去找王老公算命,死不如生,先死后生,生不如死,却弄乱了签不知道谁是谁的命。后来怀玉学了戏,成了第一武生,十八般武艺“九长”:长枪、大戟、大刀、铛、钺、戈、矛、殳、槊;“九短”:锤、杵、剑、斧、刃、盾、钩、弓、棍,样样精通,最绝的活儿是锤。怀玉的外貌我想着虽是武生,但像是更儒雅,应像哥哥张国荣的样子,不像霸王段小楼,但性格是武生,却比段小楼正,我不喜欢段小楼,觉得他是配不上程蝶衣的。不过后来唐怀玉连自己也配不上了,不过现实面前谁配得上谁,不像武侠里的大侠,武功盖世义薄云天就可以。最终是应了王老公的卦,唐怀玉生不如死,每次大辉煌迅即沉寂,第一武生,第一部有声电影男主角,只落得被石灰弄瞎了双眼,二十几岁便永远陨落了,可惜了这一身武功,和从小吃的苦。唐怀玉“死”的那晚,我想着秦先生应不会去弄死他吧,为了小丹也不会,再后来怀玉终于是来到了杭州,开始过段娉婷向往的生涯了——“最好的,便是他永远无法得知她是如何地老去,他永远记得她的美丽她的雍容她的笑靥。万一她也腐败沦落了,他的回忆中她总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红颜知己。”果然竟然真是她!

丹丹如果不从火车上跳下,是看不起她的,但她似乎也只做了这一次主,后来全凭着幸或不幸被男人摆弄了?可怜又可恨的,全没了倔强。关于她死不如生的卦却是不准了,她的死应是解脱,生对自己无恋,更无法恋别人了。从怀玉哥给她偷枣之前,亲了切糕哥之前,或者最好在他们雍和宫一别,就相忘于江湖,别再出现了就好了,她永远是记忆中的红,永远是无名无姓的丹丹,红棉袄棉裤乌黑锦缎一样的长辫子,也许再回忆起她时就是丹丹后来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爹娘,竟是富贵人家呢。死去的腐烂的是宋牡丹,记忆里的是丹丹。

宋志高是一见丹丹便毫不掩饰地喜欢了,但他是男二,三人行必有男二,从一开始我最揪心的便是志高的命运,怀玉和丹丹是一开始便耗着的,谁也不肯先鸣金收兵,他们是一定要有一番作为的,但结局势必凄惨。志高呢,娘是出来卖的,为了可怜的自尊喊作姊,吃了上顿没下顿,睡了今晚没明晚的,他自己的话漫漫一生,起步起的冒失,哪有什么好日子。这戏谑的起步起的冒失,他一直是不愿露出可怜样的。后来也成了角,不像怀玉一样爆红,却也满彩,娶了师傅家可爱的女儿,斗斗嘴,唱唱戏,亲自把娘嫁了,照顾着怀玉的爹,还在这天桥,等另两个人的三年之约。

三年多么短的时间呀,却已尽了多少人的一生,韶华盛极,不过刹那风光,你将来的人,不是心里的人。

  《生死桥》读后感(十):生生死死随人愿

李碧华的小说,最出名的一向是《霸王别姬》《青蛇》和《胭脂扣》,因电影的缘故吧。
她的故事合该是写给大银幕的。漆黑一片的场子里,只一块四方大幕,痴男怨女,绝代佳人,众目睽睽下千百世的离合悲欢浓缩成一出痴缠的戏,浓烈,潋滟。台下阒然无声,观众跟着大起大落,大悲大喜。
直到光影冉退,大幕升起,暖黄的灯一盏一盏晕起来。走出电影院,只觉这一天,乃至一生都过完了。
《生死桥》也是这样。
篇幅更长,人物更多,丹丹,怀玉,志高,娉婷,金先生……一众人物粉墨登场,丹丹的痴,娉婷的狠,乱世里孤身闯荡的女子仍然一身泼辣淋漓的痴绝狠勇,拚尽韶华,求的是一襟风月。而男人,少不得要挣一挣命,求的是一世风光。
——这部《生死桥》却又有点不一样。
它不是李碧华最出名的作品,名字诡谲,满纸却是最写实不过的人间世事。李碧华惯写中篇,《霸王别姬》《青蛇》《胭脂扣》《秦俑》《满洲国妖艳》……都是中篇,几万字里浓缩一生一世,几生几世,直至地老天荒。《生死桥》却不同,十万字皴染描摹,也不过是三男两女,三年两地发生的事。但细细想来,这三年两地,已把所有人的命运都写就了。北平是旧日酒旗歌板地,王孙公子五侯家,皇城根下长大的人都带点骄矜傲气,不知天高地厚,只以为凭一股血勇便能挣得一身荣华。上海是十里风月三秋烟柳,灯红酒绿人面桃花,诱惑多了,只让人目迷五色,稍不留神便沉下去,永劫不得翻身。——说它实,因为它抛开了鬼魅迷离,生死不灭,写的就是无比真实的现世人生。
《生死桥》让我想起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同样是天桥底下讨生活的男女,丹丹身上有凤喜的影子,渴望出人头地,过上风光体面的日子。指望不上自己,总要指望别人,豁上自己,却挣不过命。丹丹又不像凤喜,凤喜是月份牌上粉脸桃腮的挂历美人,美则美矣,柔顺却没有生命力。丹丹却是一朵鲜活的牡丹花,韶华胜极,怒放过了,凋残是她的命,却也不枉那样盛开过。无论是自北平南下,留在上海,还是委身金先生,只为报复怀玉,她总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自己的命,了结也在自己手上。
繁华盛极,只属刹那风光;
缘尽花残,不枉几度哀荣。
说到底,腰封上两句判词送给丹丹,虽香魂缥缈,空余遗恨,回望这一生,也当得起一声“不枉”了吧。古今毕竟没有真正的杜丽娘,任由她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大多数人到头来,也只能是这般——酸酸楚楚无人怨。
这是三十年代的民国,梨园男女的前尘旧梦,却也是当世人生。物换星移,在我们身边,还在不断上演丹丹、怀玉、娉婷、志高的故事,情节、脚本,甚至台词念白都一样,名气,财色,爱欲,怨念,无穷无尽的诱惑……其实早已有人写就了戏文,一出一出生生世世地演下去。
《生死桥》写的也是命。
李碧华的小说,或多或少都带着宿命因缘的譬喻,《生死桥》的意味更加明显。丹丹、怀玉、志高,三人的命一早就纠缠在一起,一个生不如死,一个死不如生,一个先生后死,十年前的雍和宫大庙前就注定了此生是何了局。
只是当局者迷,凌乱了的判词说不清孰是孰非,三人一番挣扎,都想做那个“先死后生”的命主,却无奈如何作为,还是天罗地网铁案如山。
真是这样吗?命里注定的,终归无法强求,非吾之所有,一毫而莫取——说到底,还是传统鸳蝴小说的旧底色。不过在宿命的大幕上描摹人性,李碧华却洞见得彻骨清明。
桥是衔接。有桥的地方总因有什么东西阻断了去路,隔着水隔着山,架一座桥,杳杳的两边连成一个世界。
桥是决断。过了桥,便是新的去处,那一边的人事已成故旧,远远抛在脑后。
桥上的人都是过客,脚步匆匆,毫无恋战,过尽千帆皆不是。
若有逡巡的,独倚栏干,看罢落日余晖,怅惘过了,少不得还是要怏怏下桥去,日复一日又过去了。
沧海桑田,不知多少人踏过多少次,豪华落尽,地老天荒,桥是见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