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阿甘正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阿甘正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15 22:30: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阿甘正传》读后感精选10篇

  《阿甘正传》是一本由【美】温斯顿•葛鲁姆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甘正传》读后感(一):还是更喜欢电影

看了电影后慕名而来看小说,但其实有点失望
电影中带给我最大冲击的是阿甘和珍妮的爱情,但在小说中我却感觉不到那种炙热的情感
电影中阿甘是那么的善良和纯洁,但小说中显然不是那么回事——比如对亨德森小姐动过的邪念。
电影中珍妮是阿甘从小就认识的、最好的朋友,但小说中居然落得个“半生不熟的朋友”一说。
电影中阿甘的第一次如果没有意外应该是让珍妮怀孕的那次吧,小说中居然早早给了一个女房客——法兰琪小姐。
电影中阿甘去越南前和珍妮告别那一段让人感动,小说里其实压根没有这一部分。
电影中珍妮从来没有给过阿甘一个和她一起生活的机会,小说里,阿甘却因为迷恋职业摔跤带来的虚荣而忽视珍妮的感受,最后导致珍妮的离开
用电影来评价小说确实不太妥当,毕竟是先有书才改编成电影的,但电影塑造的形象和人物的情感已经深入我心。
如果只论这部小说,讽刺意味相当强,但励志、爱情方面,并没有引起我的共鸣。

  《阿甘正传》读后感(二):为什么大家都爱阿甘

一本超级有趣的书,跟电影的部分细节略有出入。但是阿甘那种戏剧性的人生写照都差不多。一样的让人觉得荒诞滑稽。
读此书,一下子就让我想到了阿来的《尘埃落定》,感觉两个主人公很像。先是人人都知道他们是傻子,他们自己也对自己是傻子深信不疑。然后通过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大家开始质疑这样的人做的事情是不是真正的傻子。但是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从人物的际遇和世界看法上来看,阿甘的傻是傻得很认真,而二少爷的傻明显是在装疯卖傻,而且以傻的名义来碾压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所以相比较而言,我是更喜欢阿甘多一点。
没看原著之前,我看过很多遍的电影,觉得电影蛮不错的。里面的阿甘傻气十足,对世界永远充满善意,而且一直没有做过任何坏事,是个近乎完美的大好人。可就因为这样的完美,好看到了极点,所以显得有点造次。但是本书里的阿甘却不是那样的。每一次的改变之前是懵懂的傻里傻气,就像未经世事的我们,而自己每次接近成功时候,又会开始学着做一些看起来理所应当的虚荣事情,最终让他离真的成功又差一步。
其实阿甘的每次努力都是在接近成为一个主流社会所接受的完全人而已。但是每次都会把事情搞砸,这就像生活中的我们,每次都想尽最大的努力,想得到父母、学校、社会、主流的社会的一致赞扬,从而规范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因为学会很多规规矩矩的我们变得畏畏缩缩。但阿甘跟我们不一样,在阿甘那里,所有的规矩都是用来打破的,所以他可以在智障的情况下获得州橄榄球冠军,可以进入大学学习中级光学,可以成为战争英雄,可以代表美国到中国打球,可以成为宇航员,可以成为养虾暴发户,甚至可以去参选议员。这是很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都未必能做到的。但阿甘做到了,他代表了我们所有底层的人民去做了我们敢想而不敢做的这么多成功的事情,所以我们喜欢阿甘。他是美国梦的代表,也是当代社会所有人类的代表。只要敢去做,就会成功。

  《阿甘正传》读后感(三):一本励志而又令人回味无穷的书

今天下午偶然间在图书馆看到了《阿甘正传》这本书,然后就一直看根本停不下来。
         疯子自有疯子之趣味,不足为外人道也。阿甘生下来就是个白痴,遭受着别人的歧视,但他依然好好的去生活,生活依旧有着光明,周围有着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即使他因为做事有背于常理而被人骂为疯子白痴,但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才会有这么不寻常的奇遇吧。
               小说情节比较于电影过于荒诞,但是却引人入胜故事也让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

  《阿甘正传》读后感(四):谁又不是白痴呢?

在书的结尾,珍妮与阿甘最后一次相见时,珍妮深情地亲吻阿甘的额头,颤抖地说:“白痴,谁又不是白痴呢?”看到这儿,我特别触动,这句简直是整本书的点睛之笔,与书中时时飘落的“傻瓜”“笨蛋”字眼相得益彰。像珍妮在嘲讽自己,但我更愿意理解为是她内心的告白,是她真实情感的流露。
在参加越战后,阿甘因受伤在病房结识了他的知己——丹,丹看似懂得很多大道理,喜欢思考哲学问题,他说:“我们的一切遭遇,都是由管理宇宙的自然法则所掌握的。”可是日后丹自己都不信他说的“鬼话”,也许他也想相信,但世道艰难,心中已没有信仰。但他无意中给了阿甘信仰,阿甘的“白痴”就体现在他愿意相信,并一直坚信。
所以当一切变化突如其来时,他就配合演出,并且努力坚守那一刻他认为对的事情。
成为橄榄球队队员,成为战争英雄,成为乒乓球手,成为乐队成员、航天员、拳击手、国际象棋棋士、影视新星、养虾生意人……
这一切起起伏伏,阿甘都全盘接受,尽力去做。
正因为他心无杂念,真正的关注当下,他才能在机舱细致地体察到公苏的生理需求,而那个永远挑剔、不满于现状的少校,则只可能是因狂躁而大失方寸、一错再错,把自己推到危险边缘。
其实关于少校的命运,我还想多说一二。她这样的人物,生活中大有人在,我某些时刻也是这样的人物存在,但是难道不是“白痴”就过不好这一生吗?当然作者很照顾的让少校遇见了爱情,她的人生也可谓圆满。
我看书时会特别留意一些不讨喜的人物特征和性格,我想对照着我有没有这么讨厌,我想通过这些人物映照我的命运,还好作者都比较仁慈,还好每一条自然法则都不可能只顺从“主角”的意愿。
世上的事情都是一环套一环,都有其必然性,也许这样的命运安排让你痛苦,但“世事就是如此”!当你经受着不能承受之苦时,不妨选择相信,不妨学学阿甘!

  《阿甘正传》读后感(五):编辑推荐

2000年我上大学。听力课上,老师放《阿甘正传》给我们磨耳朵。对于看着金庸和TVB长大的小城少年来说,阿甘是一种别样的启蒙。至今回想,汤姆•汉克斯演绎的木讷仍无比清晰。我仿佛仍能看见他在一直奔跑,仍能听见那句不断回响的“Run! Forrest! Run!”
后来的我,也在一直奔跑,渴望跑过不同的路途,看到不同风景年轻的心,始终不肯安静。可是就这样奔跑着,悸动着,人生也渐渐落定。然后在某个看似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日子,我又想起了阿甘,想起了十年前曾经以为并不遥远的一些事情,想起了以为靠着双脚就可以抵达的那些终点
我知道不是谁都能做阿甘,我也知道不是所有梦想都能实现,但我至少可以做到现在的我能做的一些事情。
竞下《阿甘正传》的版权是个艰难的过程,十年来它的平装简体中文版销量不俗。但我们终于还是做到了。接下来的难关是翻译。智商接近白痴的阿甘,英文表达并不像电影里那么正常。断章残句在一位又一位译者尝试之后还是宣告放弃。于而彦的译本已经是个高点,不过好在还有空间让我做出改进。我改掉了台湾腔,改掉了病句错字,改掉了错译和漏译。你将看到的,是干净而饱满的文字。
下一关是出版审查。如果你知道书里面的阿甘都做了些什么,你就会知道这一关有多难。幸运的是,终究一路有惊无险。只是,本意是向电影上映二十周年致敬的书,面世时已经到了这一年的尾巴。
也许,下一个十年我会选择继续奔跑。但此刻的我,只想好好做完这一本书。其实,这是一本不需要编辑推荐的书。因为它曾经改编成这样一部电影:荣获1995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剪辑、最佳改编剧本六项大奖,及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等七项提名;荣获金球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等上百项电影界大奖。
豆瓣电影六十九万人看过,三万五千人想看,评论九万三千条。
我知道,你肯定是这七十万人中的一个。

  《阿甘正传》读后感(六):谁又不是白痴呢

当年《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角逐奥斯卡小金人,前者胜出。有人分析原因说:阿甘是世界的,肖申克只是美国的。那时候我年纪还小,一直没弄明白这句话。后来随着阅历增加,反复重看阿甘的故事,一次比一次感动。但是很惭愧,那份感动一直停留在电影上面,那只漂浮的羽毛、那盒神秘的巧克力成为很多艰难日子里支撑心灵信念。最近看了原著同名小说,才真的悟了:阿甘真的是全世界的,他无处不在,几乎就是我身边的某某。
我有一个朋友,像阿甘一样憨直,从不矫揉造作,也不扭捏作态。被老师问为什么作文写得又快又好,他说:“因为当时急着尿尿。”
我有一个朋友,像阿甘一样精通自己酷爱的东西。他从来没有考过高分数,但是他热爱天文和物理;他不知道两个球门门柱之间距离有多大,但是他擅长射门;他并不通晓乐理,但是他可以用吉他和口琴传达内心各种情绪
我有一个朋友,像阿甘一样完全不懂得恋爱的心计和手段,只是傻乎乎地对自己喜欢的人付出,甚至不求回报,只求对方安好。
我有一个朋友,虽然没能像阿甘那样打仗、搞乒乓球外交、当宇航员、做摔跤手、捕虾,却也和他一样经历丰富,年纪轻轻就体验各种冒险,品尝百味人生
这些朋友都带着阿甘的影子,简单天真,带着愚蠢的美好。他们曾经迷茫地服从,认为自己是“白痴”,只需要服从就好。就像刚刚上前线打仗的阿甘一样,“送我们到这儿不是要我们来了解战争,而是要我们听命行事。”可是经过社会这场大硬仗的洗礼,他们开始反思:“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打仗?”终于,看到满目疮痍,看到战友的累累伤痕,看到毫无意义的勋章在贫病交加的战友身上,他愤怒地骂出了那句:“那是一场狗屎。”
电影《阿甘正传》打的是温情励志牌,相比较而言,同名小说对战争的批判和对政治的嘲讽深刻得多。有人动员阿甘参政,阿甘说:“我只是个白痴,我对政治一窍不通。”对方却说:“那反而更合适!听我说,我们需要像你这样的好人。社会中间分子,我告诉你!社会中坚分子!”面对荒唐的邀请和追问,阿甘又像说真话的孩子一样,给出了答案:“我要尿尿。”更搞笑的是,这句话成了竞选口号,在大众中风靡一时
在所有英雄主义情结的故事里,绿巨人是我最钟爱的人物之一,“一愤怒就发威”、“愤怒越多,能量越大”的人物设定让众多郁积于胸的情绪找到的出口。我相信,表达愤怒的渠道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有人悼念:“现在没有诗人啦。”有人惦念:“现在没有摇滚啦。”其实,是因为缺少愤怒。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习惯了独自消化愤怒,原本健康的表达被看成是“不理智”、“不成熟”的表现,大家宁可笑着演逗比,也不愿意正面面对自己内心的情感。可是我分明看到有人说:“当我开始嘲讽爱和梦想,你没有看我的眼泪。”
情绪扭曲成这样,我更怀念那个叫阿甘的朋友。他随心所欲表达自己的愤怒。他抛出那块战争勋章,砸晕了国会议员记录员;洗衣店老板欺负他妈妈,他就把他塞进洗衣机里。他这么放肆,却摆出一副“我是白痴我怕谁”的态度,不禁让人高呼过瘾。“疯子自有疯子的趣味,不足为外人道也。”约翰•德莱顿的诗一语道破
当然,所有的愤怒和嘲讽都是形式,优秀的作品无一不是以爱为内核。阿甘这个“白痴”的爱正像小说中连绵不绝的口琴声,带着凄楚又动人的韵味,不间断地回想着。电影中的珍妮和阿甘是最后才在一起的,而在小说中,阿甘和珍妮是早早就在一起了的。可是阿甘像很多不懂如何去爱的傻孩子一样,用错了方式,反而让心爱的人带着失望离开。
失去朋友,失去工作,失去恋人……失去总是让人成长。傻孩子阿甘听到珍妮嫁人的消息之后,躲在丛林里,“我就好像内心有一部分死掉了,而且永远不会活过来。夜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哭了,但是并不怎么管用。”这样白痴的经历,谁没有过?
傻孩子终于在哭声中成长为坚定男人,变成珍妮期待的那样,“又高又壮又善良,过着单纯的日子”。他的身边有老友丹,又有大猿猴苏,有音乐,有啤酒,有思念。他从平凡中来,经过波澜壮阔,复归于平凡,却已经成就了不朽的传奇。战争终究会过去,将来做什么?也许,丹早年写给他的信,冥冥之中已经预言了他的前程。
“我完全不认为你是个白痴。或许依照测验的衡量标准或是一些愚人的判断,你属于某种类别,但是内里,阿甘,我见过在你心智中燃烧的好奇火花。顺流而行,我的朋友,让它为你所用,遇到逆流浅滩时奋力抗拒,千万别屈服,别放弃。”

  《阿甘正传》读后感(七):不甘的人生

      《阿甘正传》电影看了很多遍,因为很励志。阿甘从不会走路的孩子,变成妈妈给安装了辅助肢体后不但健步如飞,更是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奔跑特长。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而且是传奇的一生。
      这本书的情节比电影更精彩,更丰富。可谓天马行空、荒诞怪异、跌宕起伏。阿甘更是具有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无敌好运气。他除了表现出数学方面的天赋和惊人的奔跑速度之外,他还是出色的棒球手、出色的拳击手、出色的象棋手、出色的演奏者等等,还差一点当了参议院议员。他真的是一个天才,只有他肯认真学,就会学会。只要是他厌烦的生活,换一种活法后总会找到生存之道,而且是非凡的生存之道。他真诚善良,对待朋友始终如一。他曾经两次受到美国总统的接见。总之这么一位响当当的大人物,竟然是多次遭受牢狱之灾的人们眼中的白痴。他的一生饱受挫折,受尽了别人的讥讽和鄙视。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调侃戏谑的手法,饱含对美国参战的嘲讽和鄙视。爱好和平和民主自由,是全世界共同的目标和责任。而美国国际警察的形象,总是把无辜的民众拖入战争的泥潭。导致参战双方损失惨重,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很多家庭失去了亲人,很多活下来的士兵失去了部分肢体,还要面临残酷的生活。不管是曾经多么意气风发或者是充满理想抱负的人,在战争面前,一切都化为乌有。当然电视剧中是不会表达得这么淋漓尽致的,毕竟是要在美国播出的。所以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收敛的,没有完全表达出作者多战争的愤慨和嘲讽。
       书中阿甘曾经到过太空,但不幸的是卫星坠落在了食人族的领地。经历是四年的苦难才得以重返人类世界。他也曾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也有过不光彩的举动。但无损于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真诚善良的人性。书中满是对政府的不满,但却对平常人之间的友谊却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尤其是阿甘对朋友的真诚付出,更是感人至深。阿甘的虾场步入正轨后,他把所有有交情或者说是打过交道的人,就安置了工作,给了他们富足而自由的生活。这大概也是作者的一个理想之地,一个乌托邦。
       书中多美国的制度也给予了无情的抨击,连总统也不放过。阿甘应该算是这种制度下悲剧人物之一吧。虽然最后事业成功了,但他却是美国制度下的悲剧人物。到了鬓角发灰,才知道自己有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爱人却已是人妻。半生颠沛流离,过着艰难的人生,却没有完美的结局。很多人没有阿甘这般的好运气,过着更艰难的人生,这就是生活。而我们都心有不甘,我们想要有阿甘式的传奇人生,却又惧怕那些艰难险阻。事实上,我们有哪个人有阿甘的智慧呢,又有谁不曾是最不堪的阿甘呢?
       电影真的改编的很精彩,超过书籍的震撼力。书籍给人一种嘚啵嘚的感觉,放荡不羁。电影把不紧凑的情节都紧密的衔接起来,给人一种更振奋的积极向上的震撼,而且视觉更有冲击力。是电影《阿甘正传》让这部作品真正火起来的,真的是一部经典作品。

  《阿甘正传》读后感(八):《阿甘正传》读后感

我是先看了电影再看小说的,一开始总觉得小说没有电影好看,电影的阿甘虽然笨,但他仍是坚持自我的代名词,电影里的人的性格、结局也更为完美;小说则不同,小说里的阿甘有过迷茫、无措,有过找不到自己的时候,甚至也经历了一些在我们看来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小说里阿甘是白痴与天才的结合体,而在电影里的阿甘只是低智商与坚持的代表,电影里的阿甘离我们更近。直到最后,小说里的阿甘虽然也成了百万富翁,但是仍得不到完美的结局——他失去了珍妮。这时,我才觉得小说与电影不同,小说里的不完美也让人物的形象变得更为真实。

书里提到的,德莱顿所说的:“疯子自有疯子之趣味,不足为外人道也。”让我想起了“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也许,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把自己的经历完完整整的告诉别人,别人也不一定懂得这个中的滋味,而只能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你的这一段经历。

另外,仔细想想,当我回望过去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过去过得乏味、无知,而我现在仍在继续着这样的生活,说改却又总是跟自己找借口。

  《阿甘正传》读后感(九):借阿甘领悟生活态度


   尽管《阿甘正传》里充斥着反讽的黑色幽默,但主人公带给我们的绝对是满满的正能量,一个智商缺乏的阿甘,缺乏帅气的明星脸、也没有英雄般的神勇,即使他性格近于怯懦,却可以积极乐观地区面对人生,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态度。
两个肌肉发达、筋脉凸起、强壮如牛的半裸躯体,猛烈地撕打、撞击,四条胳膊似闪电般急速地挥动,四只拳头像闪电般左右飞舞,随着拳头通通的捶打声,汗水似小雨般四处飞溅,鲜血像玫瑰般绽开怒放。如此紧张激烈、近乎于野蛮残酷的拳击运动,能让我的心脏总是狂放地搏动、血脉扩张,一种男子汉大无畏气魄荡漾在我的体内,我好像变为一个全新的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人。有人欣赏拳击可能是把目光凝聚在拳击场上那个恣肆得意的胜者身上,认为他胜得精彩,胜得光荣。可我却恰恰相反,每当拳击台上出现了强者与弱者的区分,一旦弱方被击倒在地,我的目光从此便牢牢盯在那个被击倒的弱者身上,心中的天平也就自然而然地倾向于他。
阿甘就不是生活中的强者,在“生活”的拳台上,阿甘就像一个疲惫软弱无助的躯体,在承受了异乎寻常的重击后在嘘声四起的声浪冲击下,苦苦挣扎站起来,投入接下去的战斗,在这躯体里该蕴含着一颗多么坚强的心?从这个躯体里我看到了勇气,看到了光明……谁也无法估计那个强撑站起的躯体能挺几局,但至少可以断言,他挺身站起,便重新获得了争取胜利的权利,有了大逆转的良机。这就是阿甘面对挑战、面对生活,永远不服输的态度。
   每次看到阿甘遇到挫折苦苦挣扎的场面,总是让我体味到一种生活哲理: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并不总是处于胜者的地位,而在这个时候,生活呼唤的正是这种能够站起来的勇气和决心。正是这种勇气和决心,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也造就了生活中跌宕起伏的精彩场面。
   阿甘的人生稍显荒诞,他也接受了一层又一层的考验,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不再简单,而是充满梦幻色彩。只要自己不放弃,其实我们未来所面对的人生是无法预估的,只要我们做最真实的自己。我从来不奢望做无敌的胜者,我只是渴望尝试做一名拳击手,能站到拳台上,被打倒后再爬起来,比胜利者更坚强,比胜利更富底蕴。这就是阿甘让我领悟到的生活态度!
文/阿晨  

  《阿甘正传》读后感(十):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

(一) 8月14日一早我开始阅读美国作家温斯顿.葛鲁姆的《阿甘正传》。我不知道如何形容这些文字,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在读的时候是想知道下一章阿甘会有怎样的新境遇,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子,但读完后有隐痛压抑。 第一页有句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德莱顿的诗“疯子自有疯子之趣味,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什么要以这样一句话开始呢?疯子又怎么了?读完全文我理解了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其实也有一种“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就连“白痴”和“疯子”也不应该例外,而别人往往不能够明白你生活中的乐趣。即使阿甘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智商是八到十二岁的弱智,但是阿甘却并不埋怨,他自认为,他的生活可以说过得很有意思。 (二) 阿甘说,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是的,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待你态度恶劣。很多人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事实不一定总是这样。相反,对弱者有时候不是善待而是虐待,不是平等,是戏耍。就像阿甘用独轮手推车搬了十一二车泥土,大热天里,走遍大街小巷里去倒掉它。那个人却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为什么“白痴”的劳动不值钱? 在阿甘的成长期间,男孩子用棍子打他的背,女孩子都躲着他。嘲笑充斥着他的童年生活。被安排读傻瓜学校,而学校多半时间只教他们怎么系鞋带啦,怎么做就不会把食物弄翻啦,不要发狂大叫大哭。学校并没有教他们念书——除了认识路标,还有分辨男女厕所之类的。我们带着歧视去看待弱者,或许有时候我们宣称“我们不歧视弱者,平等对待弱者”。或许这些话语与暂时的行为就只是为了维持我们“善”的形象吧!我们的脑袋里就没有闪过“哦,原来他是个弱智,比我笨”?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道貌岸然的、虚伪的,我们充满了伪善。有人说是这个社会让我们变成这样的。去扶老人或许会被讹诈,去惩恶扬善最后却惹祸上身。不可否认,这个社会有着不可避免的因素,但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我们去找各种原因,放大别人身上的缺点,忽略自身的毛病。而善的人并不会因此而不善,或许,我们并不够善,甚至是自私的。其实我们戴了很多面具,我也不可避免。你或许在采访中会大方的说自己并不歧视艾滋病人,但你的行为却会不自觉得表现出嫌弃艾滋病人用过的茶杯,握手后躲在卫生间不断的洗手。即使你知道这并不是传染渠道。我们要慢慢的学会“真正尊重他们,善待他们”。让善的队伍壮大。 (三) 阿甘,一个智商七十左右的低能儿,一生却能够如此精彩:全美洲橄榄球奖、和柯伦.珍妮一起搞摇滚乐队、去中国打乒乓球、当宇航员、误入食人族丛林、当摔跤手、参加国际象棋大师赛、和拉蔻儿.薇芝拍电影、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参加美国议员竞选……他的生活过的很精彩,虽然很多事情在他明明成功时却又搞砸。在取得“全州美式橄榄球奖”的颁奖典礼时却说“我要尿尿”,去白宫见总统时却脱下裤子展现旧疤……在他可以辉煌的时候,小说却出乎意料的证明他是一个白痴,而阿甘自己也时常认为自己是一个“白痴”,这是戏剧性的。其实他并不是一个白痴,他只是将潜能发挥到极致,却不知道如何应付其他自己不熟悉的世界,比如,虚伪的演讲、商场的应酬、别人的欺骗、可怕的物质世界。即使养虾成功后拥有财富,但他更喜欢开始时事业的简单,退却浮华,与公苏(一只真正的公猿猴)和丹(在越南战争中失去双腿后成为流浪汉)在公园里吹口琴谋生。这样简单的生活是他追求的。阿甘说:“我依旧跟大家一样有梦想,偶尔也会想到,要是换个情况,人生会是什么样儿。然后眨眼之间,我已经四十、五十、六十岁了,你明白吧?唔,那又怎样?我或许是个白痴,但是,无论如何,我多半岁月都在努力做对的事。”是的,不管怎样,阿甘一直在努力向前奔跑,不放弃生活,努力去创造精彩,认真展现阿甘精神…… (四) 《阿甘正传》中流露出的主旨是一个无尽的话题,每一个人都会读到意想不到的答案。阿甘精神也会有不同的诠释。阿甘常说:“我妈妈说,要将上帝给你的恩赐发挥的到极限。”他简单坚持,认真地做,傻傻地执行。所以他打乒乓球成功、养虾成功……而聪明的人抱怨老板不懂赏识,希望付出一分获得三分,走捷径却找不到出路…… 其实,社会上很多“白痴”或者其他“残疾人”“艾滋患者”并不恶,反而单纯、善良,但“聪明者”却将他们孤立甚至打击他们。阿甘在越南战争中面对好友的死,面对众人的缺腿断臂,他流露出对战争的痛苦。在战场上救回中弹却依然有气息的人,在巡回征兵中大声说“战争,那是一场狗屎。”“白痴”也善良,拥有正义感。而聪明的人却在奶粉中掺入三聚氰胺,使用地沟油,贪污国家公款…… (五) 阿甘一生都想做对的事情,他希望在教练面前做对的事情,在爱人面前做对的事情,在母亲面前做对的事情……但太多时候阿甘的单纯、善良、付出败倒在“聪明人”面前,而所有人都可以用一个理由“他是一个白痴”来搪塞。我们永远把聪明者当作上等人,白痴当作下等人。把白痴者踩在脚下似乎是理所应当。所以,很多人喜欢骂一些话,例如“你是白痴吗?”“你蠢啊!”“你是猪吗?”这些话常出现在一些简单的口语中,我们不应该这样,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会让他(她)的心理产生悲伤。而这样的言语也并不能显示你有多聪明。而很多人口中的白痴或许有一天在白宫会见总统,飞上太空,像阿甘一样,他被很多人骂“白痴”,却会见了两届总统,所以不要低估“白痴”的潜能。 (六) 如今,我时常在新闻上看到父母丢弃身体有残缺、弱智、聋哑的孩子。当然也有相反的新闻。我想说“不要放弃他们”。阿甘的母亲从来没有放弃过他,让他上公立学校,保护他,相信儿子有一天能够成为她的骄傲。朋友丹也未放弃过他,丹在信中如此写到:“我意识到,阿甘,你正面临生命中非常重要一刻,或许是某种转变,或许是会让你改变人生方向的事件,你一定要抓住这一刻,别错过它。如今回想起来,你的眼睛里不时会出现一种东西,一种小小的火花,多半在你微笑的时候出现,我相信我所看见的东西几乎就是人类之所以能够思考、创造和存在的源头……我完全不认为你是个白痴。或许依照测验的衡量标准或是一些愚夫的判断,你属于某种类别,但在内里,阿甘,我见过在你心智中燃烧的好奇火花。顺流而行,我的朋友,让它为你所用,遇到逆流浅滩时奋力抗拒,千万别屈服,别放弃。你是个好人,阿甘,而且你有颗宽大的心。”在他们的支持下,阿甘有着精彩的生活,追求着自己内心向往的生活。所以,不要放弃那些人,他们是需要支持和人鼓励的,他们也拥有追寻梦想的权力。 (七) 我可以是别人眼中的白痴,但是在回顾过去时,可以这样回答自己:起码我的人生过得并不乏味,起码我从不停止奔跑。 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