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课经济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课经济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17 22:32: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课经济学》经典读后感10篇

  《一课经济学》是一本由[美]H·黑兹利特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裸背锁线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一):舍得微书评:历经时间考验的奥派经典

很多年前读过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具体故事情节早已忘得干净,但里面永泽讲的一句话却始终记得:不看没死20年以上作者的书,因为未经时间考验的书不值得浪费时间。以这个观点来看,《一课经济学》就属于那种历经时间考验,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了,因为这本书已经70岁了,比新中国还要大三岁。
本书的核心观点,可以用书中的一句话概括: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时影响,更要考察其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其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看到看得见的,也要看到看不见的。这是巴斯夏、黑兹利特、塔勒布、卡尼曼、霍华德·马克斯都推崇的思维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事情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估,无论是对于经济政策的效果、投资收益的评估还是日常的生活决策,都是如此!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无论是罗尔事件、林毅夫和张维迎激辩的产业政策还是去年牛市中杠杆投资者超高的投资收益,你都可能都会有更全面的看法!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二):一课经济学

本书是属于解释性质的面向大众的经济学入门读本 。书一开始就传达出作者的观点: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时影响,更要观察其比较长远的影响;不经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其对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然后作者就进行了举例说明。共23个例子。破窗谬论;战祸之福;公共建设工程与税收;税负抑制生产;政府信贷扭曲生产;诅咒机器;分散工作机会的企图;遣散军队和裁减公务员;盲目崇拜充分就业;关税保护了哪些人?积极出口;平准价格;拯救X产业,夹克体系如何运作?;稳定价格;政府管制价格;房租管制的后果;最低工资法;工会真的有办法帮助老公提高工资吗?有足够的钱买回商品;利的功能;通货膨胀的幻景;抨击储蓄。自己感觉还不错。我现在开始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涉及到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我更愿意从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中寻找答案,涉及到人自身的问题,我更愿意从心理学、思维科学去寻找答案,这样你才会认识到这个社会的本来面貌。
所以,要记住:一切都值得重新审视。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三):1608W:经济学一些论点的思辨

罗胖的《罗辑思维》将本书誉为初学经济学的第一本书。但一个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人面对书里不断涌现的需要与需求、价格与价值、关税与税收、就业与购买力、利率与市场调节、利润、均衡、通胀通缩种种概念,必然头晕转而昏昏欲睡(我就多次拿起来看半小时就睡着了)。
书里分了很多个章节讨论各个经济现象的利弊以及是否必要。其核心观点是任何干预市场运作的行为,都不过是把资本从A处搬到B处,本质上并没有产生资本的增量。而因为人的学识各有不同,在宏观上看,任何政府干预市场的动作,都会因为实际操作的人的无知而使这些资本放在效率更低的地方,从而比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产生的效益更低。基于此,全书的观点就是政府一点都不应该干预经济运转。
虽然书里的论点相对绝对了,但其中的逻辑推论和分析,对初学经济学的人还是很有作用。经济学对普通人的作用就是学会建立一个框架,在框架里面去理性分析各种优缺点,从而做出更有利的选择。而本书对各人这种逻辑思维的锻炼很有益处。
值得一看。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四):明明白白经济学

        这本书是在罗辑思维里面买的,原价,有点小贵,不过听罗胖一直力荐,还是买来看了,看完感觉也是力荐。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经常会想到,这本书的第一版写于20世纪40年代,在那个时候黑兹利特就能写出今天读起来都丝毫不落伍的经济学著作,而当时我国还处于抗战、内战期间,真是不能不让人唏嘘,读书的时候能感受到一种与古人跨越时空对话的感觉。
       再说说书的内容,就像作者序言所写的,用尽可能最精简的文字,最通俗的语言,将经济学的精髓传递出来,我想这应该是最难得吧,看完了书,对经济学有了更深的感触,尤其是古典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方面,我觉得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经济学能让你全面的看待一件事情的影响,着眼全局,而不是一小部分,我想这才是经济学给大家的最好的锻炼。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五):学好经济学,做个明白人

作者格外倾向于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主张大市场小政府,政府尽量少插手干预市场行为,任何初心善良的经济行为都可能因为没有掌握规律导致最差的结果甚至完全背离当初的预想。作者唯一纠结的点就在于“有益”的经济政策在初期针对局部利益群体的损害——尤其是社会底层最容易被代替的无产阶级,当然这个也是真正考验各种国体中政治家的大问题。同时,针对孩子教育也可以有一些借鉴:“我是为你好”——比这句话更有用的是有一个好的教育框架跟理念并且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少的干预孩子的成长。因为往往孩子是被差的教育给教坏了而不是教的更好。关键是作为家长你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优秀。本书推荐指数:三颗星。
本书作者还有一个事情没有明说: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因为劳动技能的单一跟可替代性,在任何技术革新,政策出台中都是最容易被冲击的一批人。他们往往在生存资料的竞争上更趋于白热化。同时也跟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解相反的是,这部分劳动者往往因为担心被替代对于“新政”最为排斥跟阻挠。因此,“代议”的政治制度,即每个利益群体都通过选票找到可以代替他们发声并获取帮助的“议员”就格外重要。如果没有议员也没有工会组织的帮助,加上拆迁、社保...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就可能再次联合起来。那么,你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人民军队的要求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了吧。
2015年10月30日星期五 20:20 PM 海门正余体验店内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六):过去永远没有过去

最近事挺多的,但总觉得自己有些事落在这里了——读书笔记吼吼——我怕日后忘记,在此随便谈谈。
观 一课 脑中冒出丰富的历史画面帮助我了解了很多事。在书中我得知在经济上为何当初国民党会败北的原因——政府过度管控(四大家族),恶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奔溃,社会糜烂;欧美工会的作用,随着时间,法律、社会福利的推移与完善,越来越成为阻碍生产力的一大毒瘤;各种政府因为不明晰自己的职责,而导致过度干预市场而带来的恶果;生产力的发展,除了给人们带来便利,还带来转型的痛苦与拼搏的汗水。
看完全书,最大的感悟是:忘记历史就是重蹈覆辙;不明确自己的职责(责任),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做决策时,除了思考短期利益以及特殊群体外,还要关注长期利益(其实,不长)和决策对全部人群的影响,要全面、谨慎——现在知道 北宋 范仲淹改革之难了吧?
观此书,除了历史感和一般经济学素养(政府与市场)得到提升外,还有一点在罗胖的视频中有所提及,并在书中获得确认:如何判断一个好的经济学家的标准:
1.是否承认产权私有。
2.是否提倡自由经济。
这两点,不断是书里和视频中有所提及,在网络小说《伐清》中也有形象的体现,故对此非常有印象(今日翻阅《杀戮与文化》发现,这两点被作者归纳为西方军队之所以强大的的原因之一)
原本 《一课》 读完,我想针对书中"机器替代人工""充分就业陷阱"等篇章,进行 读书笔记 分享——因为这里涉及的内容与我之前读的一些读物里内容相仿(《与机器赛跑》《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80后社会调查》还有一些生涯咨询的读物),还有与我当下进行职业选择有关;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如何理性看待"机器与工作",对于我们具体处理当下的问题,有很深的指导意义
但,犯懒了。。。不想写了。而且总结来总结去还是那些意思,没有新东西;加之又有好多书籍和任务要阅读和完成。所以,该笔记分享只能草草结束了——就十六个字:
流水不腐("永远的菜鸟,与知识和年龄无关");
功不唐捐("对自我以及周边人事的明晰认知"→"日拱一卒"→"优质人格体")。
逢山开路(将遭遇到的阻碍铲除),
遇水架桥(创造新的有利环境)。
最后,在未来绚丽多彩的当下,用 一课经济学的作者亨利·黑兹利特一再强调的格言作为结束语,送给各位追逐自由的理性乐观派们: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重蹈覆辙"。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七):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这本书叫一课经济学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它的确是只讲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看得见的,就是经济政策对某个或者某些特定群体产生的影响,而看不见的,就是它对另外的群体或者说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
        其实全书的开头就已经将这个内容讲完了,后面的那么多章节无非是在各个领域和各种观点下的展开。
        另外,我还觉得作者在分析某些问题的时候非常的理想化(可能是为了能简化问题使条理清晰),导致某些复杂的问题看上去简单的有些失真。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八):『书摘』

The Shortest & Surest Way to Understand Basic Economics
1. 关于这堂课
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时影响,更要考察其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其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2. 破窗理论
橱窗/裁缝店
3. 战祸之福
1) 将需要need 和需求demand(有购买力) 混为一谈
2) 用金钱衡量自己的财富和收入而不是购买力
生产力被摧毁多少,实际购买力就会被摧毁多少。
4. 公共建设工程和税收
政府所有的投资最后都必须靠纳税人来埋单;通货膨胀本身只是税收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是极其有害的形式。
政府投资的幻象,无非是通过牺牲其他的机会,把特定的财富创造出来而已。
5. 税负抑制生产
税负占国民所得的比率越高,民间生产和就业受到的抑制就越大。
6. 政府信贷扭曲生产
私营放贷者不肯拿自己的钱去冒的风险,政府去愿意拿纳税人的钱去冒险。(浪费资本,削弱生产)
7. 诅咒机器
机器带来的是促进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
机器能够提高货币工资,或者能够降低物价,让同样的薪水能买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8. 分散工作机会的企图
只要还有人的需要或愿望尚未获得满足,能做的事就没有止境。在现代的交换经济中,当价格、成本和工资彼此之间呈现最佳的关系时,市场所创造的工作机会最多。
9. 遣散军队和裁减公务员
在裁员之后,原来被征去养活这些冗员的钱就可以留给纳税人自己支配。
10. 盲目崇拜充分就业
经济进步的首要原则是:追求生产最大化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文明的进步其实体现在就业人口的减少上,而不是增加上。
11. 关税“保护”了哪些人?
我们投资去降低货运成本,然后又用关税降低运输的投资价值。这样做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关税使得相对效率较低的产业规模变大,对,效率较高的产业规模变小。因此,关税造成的总体结果是,降低美国的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相应贸易国的生产效率。……从长远看,关税一定会使实质工资下降,因为它将减少了,效率、生产和财富。
12. 积极出口
长期而言,进口与出口必然相等。
对外贸易对任何国家能有利益,最终并不在于其出口,而是在于其进口。是进口,让一个国家的消费者能以比国内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外国的商品;是进口,让他们买到国内制造商不生产的商品。总的来说,一个国家需要出口的真正理由,是赚钱来支付其进口。
13. “平准价格”
为了帮助农民,政府干预手段也仅仅是降低城市劳动力和其他群体的购买力而已。
14. 拯救X产业
放手让夕阳产业消失,允许朝阳产业成长,这是保证一个有活力的经济能够健康发展所必需的……保护落伍过时的产业,就跟保护落伍过时的生产方式一样愚蠢。
15. 价格体系如何运作?
商品价值取决于现在发生的供需关系。对于一种商品未来生产成本和市场价位的预期,将会决定那种商品未来的生产数量,这种预期会影响未来的供给。因此,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边际生产成本总是趋于彼此相等,但并不是由于边际生产成本直接决定价格。
为了让经济维持良性循环,应该放手让衰败中的行业消亡,并促使成长中的行业扩张,二者相辅相成。劳工和资本应该从衰败行业释放出来,被吸纳进成长中的行业。
16. “稳定”价格
一刀切限制生产的结果,意味着不准效率高、成本低的生产者以低价供应其全部产量,同时意味着效率低、成本高的生产者仍将被人为地保留在业内。这就使得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下降。因为土地、人力和资本这些资源被无效率的边际生产者继续占用,它们就无法转移到收益和效率更高的地方。
17. 政府管制价格
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是商品匮乏或货币过剩。法定价格上限根本无法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事实上,这只会加剧商品短缺的现象。
18. 房租管制的后果
房租上涨反映出居住空间供不应求,反映出通货膨胀的现状,这个情况下,个别租户精打细算,租用比较小的空间,或与人合租。相同数量的,就可以供更多的人居住,直到房荒得到缓解。
19. 最低工资法
我们没办法让大家分得的东西比大家创造的东西还多。从长期来讲,我们也没办法让全体劳工工资长期高出他们创造的价值。
因此,提高工资的最佳手段,是提高边际劳工的生产力。
20. 工会真的有办法帮助劳工提高工资吗?
工资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资本投资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但是造成错觉的根本谬误还是在于,只考虑工会要求提高工资之后,特定受聘劳工短期内受到的影响,却没有去追踪工资上涨对所有劳工(包括迫使工资调增的劳工)的就业,以及对生产和生活费用所造成的影响。
21. “有足够的钱买回商品”
在商品交换经济中,每个人的货币所得就是其他某个人的成本。
均衡工资和价格是指使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工资和价格。……任何迫使价格高于或低于均衡水平(自由市场经常倾向于使之趋于这个水平)的企图,都能导致就业率和生产量缩减到低于它们应有的水准。
22. 利润的功能
利润的一大功能是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向,依照需求来配置各种不同商品的相对产出,……自由价格和自由利润会迅速促成生产最大化,迅速缓解供不应求,这是其他任何体制不可比的。
利润来自成本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它不仅告诉我们生产何种产品最经济,而且告诉我们哪种生产方式最经济。
23. 通货膨胀的幻景
通货膨胀之所以吸引人,最明显、最古老、最顽固的错误,在于它把“金钱”和财富混为一谈。
货币收入在通胀前期增加的几类生产者,会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的价格或者工资上涨而获益,但是货币投入在通胀后期才得以增加的几类生产者,则必然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蒙受损失。
即使相当轻微的通货膨胀,也会扭曲生产结构。它会导致一些产业过度扩张,迫使其他产业萎缩萧条,以此导致资本的错用和浪费。
24. 抨击储蓄
现代世界中的“储蓄”,只是支出的另一种形式。
如果没有通货膨胀性政府政策去干扰资金利率,那么不断增加的储蓄也会为自己找出路,通过利率的降低来提高本身需求,也就是说,更多的储蓄供给要寻求投资机会,就会迫使储蓄者接受较低的利率。
25. 课后回顾
问题的解决方法,绝对不应该是武断地去减少供给量、去阻止进一步的发明或发现,去帮扶处境艰难的人继续从事已经失去价值的工作。然后,世界各国,竟然竞相利用开征保护性关税、毁坏机器,烧毁咖啡树、制定各种限制措施等手段,去解决上述问题。这是通过制造匮乏来创造财富的疯狂教条。
看问题时,要全面地去看,不要只看片段。这就是经济科学的目标。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九):地表之下,牵一发而动全身

作为一本入门级别的书来说,难度大了点。但难度不在专有名词,而在逻辑体系的构建能力。
即便拥有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倘若没有足够坚固的思维链条,仍然难以理解。
但它给我带来是比惯性思维更远一步的惊喜。
1.政府真是想尽了办法骗钱花,然而它们却是最大的资本家
战争、公共建设、放贷、储蓄、关税壁垒、全面就业、稳定物价、拯救XX产业、工会维权、鼓励消费等种种看似美好的措施,常常表面拥有一套合理的逻辑,但一经推理就难以成立,由此浮出水面的种种预定假设甚至显得非常可笑。
把一些人的钱转移到另一些人的手里,不过是做做样子,政府真正的职责在于如何优化配置资源,让生产力真正得以不断提升,给人类生活带来质的提升,而这正是自由市场正在做的事。
那些放在一个家庭中一目了然的经济逻辑,放大到一个国家层面,竟然会演变成巨大的偏颇。
即便如此,政府手中仍然拥有个人乃至资本巨头难以匹敌的大量资源,尤其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稀缺资源。
但与其指责政府种种短视行为,不如先从做一个不被舆论左右的理性人开始。
刚看完此书,头脑清明,不由觉得以往忽略的新闻都有了别样的味道:
最近印度发行新币,原本将钞票当做财富的印度人不得不拿出积蓄,让货币重新流入市场,这期间的微妙之处我还不懂得;美国大选引发的硅谷及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背后的运作,双十一国内电商的促销行为、种种数据及蕴藏的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真相……
这些问题我现在还无法自己解答,但问题总归是答案的一部分。
2.从繁至简,回归基本逻辑
以前对经济学的理解仅限于如何赚到更多的钱,现在才清楚意识到经济对整个世界运作的渗透之深,也看到政治对其影响之深,一如将草连根拔起,发现地表之下一脉千里。
任何一个看似简单的经济举措,波及到的利益团体和绵延不绝的辐射力竟如此深远,无论是宝藏还是顽疾,通常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能看出实际效果,涉足经济实在需要太清醒的头脑和更为宏阔的全局观。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懂得一点点经济学很容易引导人们得出自相矛盾的十分荒谬的结论,而真正理解经济学则会使人的思想重新回到常识。”
简单的总是最好的,连我这样一个不懂经济学的人听了专家讲座,都能看出来谁在故弄玄虚,谁在堆砌辞藻。
大道至简,最复杂的方程式也不过由最简单的逻辑构成,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拨开种种干扰心智的谬论,看到事情原本的样子,相信在经济学上也不例外。
也由此想到,如果能构建出不限于学科的强大逻辑体系,打通所谓的专业藩篱,整套体系搬过来就能解决问题,应该是很厉害的本领。
3.几个给我启发的语句:
“主张扩大政府支出的人,宣称他们的用意是要解决失业问题,然而到头来,税负反而制造出了失业问题。”
“私营放贷者不肯拿自己的钱去冒的风险,政府却愿意拿纳税人的钱去冒险。”
“人们存起来的这部分钱,被银行直接或间接投在了其他具有有效需求的生产资料上面,这种'储蓄'(节约)并不一定意味着总支出的领域。”
“通货膨胀本身是一种不公平的过程,穷人所承担的税负通常比富人重,因为穷人的财力不比富人,无法通过投机购买实质资产来保护自己。”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十):被遗忘与被掐灭

被遗忘的是零落的大众,被掐灭的是萌生的新物。
尽管心理学对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我还是认为,把人简单的划分为感性与理性其实就已经足够解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了。生活里,我们常常是这两种思维的混合物。感性是冲动的情绪,理性是冰冷的逻辑。但是事实上,总有那些一小撮人别有用心地利用他们的逻辑鼓动我们的情绪,企图让感性左右我们的理性,进而做出能够达成他们希望目的的行为。
阿尔法狗大败李世石的那段时间,机器是人类的终结者的论调甚嚣尘上,其论调无非就是那一套“机器导致人类失业”、“机器将取代人类”;猪肉价格飞涨,媒体竟然没有关注蹭蹭上跳的CPI,倒是替养殖户欢呼这风口上飞起来的猪;欧盟没有承认咱们的市场经济地位,情绪分子又开始叫嚣要以牙还牙,实行准入、提升关税。
你听,那套逻辑,好像无懈可击:售货机取代了售货员,可不是就是造成了失业;猪肉价格涨了,养殖户的收入不就高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好教材;一实行准入提升关税,国内企业的损失就少了,妥妥的有利之举。
可是,这些事实上的因果真的就是正确的么?
天上有乌云,就会下雨,是乌云的存在因而有雨的降落吗?那么,没有乌云的时候,也下雨了又该怎么解释呢?
只有规律才能解释事实,而事实绝对不能解释事实,当有人宣称用可见的事实来解释事实时,一定要当心这其中的用心。
机器普及之后造成大范围商品价格的下降,为资本的积累创造了条件,而后者又是新行业产生必要的条件,更大程度上的就业就潜伏在这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不仅仅是财富从城市转入农村这么简单,背后打击的是城市居民的购买力和投资的热情,还有大范围价格的失调、经济结构的失衡;关税的上升,确实保护了国内的产业,可是这明明就是提高了国民购买的成本,情绪或者国民利益,孰轻孰重?
这里,是不是有了更广的范畴、更多的人群,是不是看到了那些原本被消灭的新兴行业?
情绪,是最没有价值的东西,谁都会有情绪,动物也会有喜乐、恐惧,可是,认知世界需要的不是情绪、不是感性,是理性。学习就是一个不断与情绪做斗争的过程,是感性到理性的一次升华。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它企图解释特定条件下人的行为,找寻其背后的规律。这过程需要的是不断地剔除情绪偏好,冰冷的看待这个世界,时刻保持对大众的质疑。
好的经济学家受到质疑、抨击,不是没有理由的,他往往戳破传统认知的陷阱,研究的结果,只要有一丝与大众有出入,铺天盖地的谩骂就会如潮水般涌来,情绪性的叫嚣往往淹没正常的思考。
但是,我们需要的,恰恰是用冰冷理性温暖这个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