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抱着父亲回故乡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抱着父亲回故乡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18 21: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抱着父亲回故乡读后感精选10篇

  《抱着父亲故乡》是一本由刘醒龙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抱着父亲回故乡》读后感(一):至真至纯是吾乡

至真至纯是吾乡
 
 
 
 
    ◆彭忠富
    生活就是这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的母语里,蕴含着你和故乡连接的密码。一个人无论走多远,故乡的魅力无不如影相随。
    年届不惑,一直在出生地刨食,就算偶尔离开,也不过十来天。因为身在故乡,呼吸着这里的空气,享受着这里的物产,对于故乡反而体会不深。直到有一次在丽江旅游,晚上在四方街转悠,兜兜转转居然迷路了。鼓起勇气问旁边的路人,那人一听我的口音,居然说我们是故乡人。原来他在这里打工,已经好几年了。那一刻,我蓦然明白,不管时空如何变幻,故乡早在我们身上打下了烙印,而口音就是最难掩饰的。
    这正如湖北作家刘醒龙所言,最能体现湖北人性格一句话是:“你是个苕!”“苕”相当于“傻”,但是从湖北人嘴里说出来,别有一番韵味。不仅仅是惋惜,更多的是这个人个性的肆意张扬。你听到这样的话,看见说话人的神态,根本就无法生气。生活就是这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的母语里,蕴含着你和故乡连接的密码。当然,这需要我们用心去聆听,用岁月感悟,你就会发现至真至纯,还是故乡。
    刘醒龙认为“好的散文一定要懂得心痛,一定要发现仁爱”。我深以为然,一篇散文没有绵厚细腻的情感蕴藏在字里行间,怎么能够算得上是好散文呢?在刘醒龙的散文集《抱着父亲回故乡》一书中,多篇散文都体现了他的散文观。
    以《抱着父亲回故乡》为例,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抱着父亲的骨灰盒回故乡安葬一路上的所见所思所感。写母亲的文章数不胜数,写父亲的优秀文章反而很少,我们所熟知的是朱自清的《背影》,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细节:肥胖的父亲穿铁道爬月台,费劲千辛万苦给朱自清买橘子,一下子拉近了父子之间的心理距离。父爱至深,平凡却又伟大感动了朱自清,也感动了后世读者。
    刘醒龙在这篇文章中,同样非常注重细节的描述,例如“父亲太普通,也太平凡,在我抱起父亲前几天,父亲还在挂惦一件衣服,还在操心一点养老金,还在渴望新婚的孙媳何时为这个家族添上男性血脉,甚至还在埋怨那根离手边超过半尺的拐杖!”也许作者觉得还不过瘾,在《母亲》一文中,又这样写道:“譬如他不让母亲洗被子,母亲没有听信,父亲便夺过被子,放到砧板上,用菜刀剁得稀烂。譬如锅里的饺子煮好以后,两位孙子像请示工作一样去问他,可以吃几个。几经反复,他才哼一声:八个。”通过多篇文章中父亲形象的反复出现,我们对于父亲这辈子就有了一个立体印象。
    这本书包括三十五篇长短不一的散文,有关故乡,有关青春,有关欲望,有关救赎,但故乡涉及篇幅最多。作者在记忆现实时光交错中,如歌如泣地抒发乡土情结。他以富有哲思的文字深层次地思考与追问城市与乡村的关联,热切地呼吁对乡土乡村的人文关怀。
    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但事实上有几个人能做到在这一点呢?故乡总是和父辈和儿时联系在一起,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记忆里,就算时过境迁,也无法改变,这就是现代人灵魂深处的乡土情结。
    一个人无论走多远,故乡的魅力无不如影相随。因为一个人走到哪里都有收获思想智慧的可能,唯有故乡才会给人以灵魂和血肉。
    (《抱着父亲回故乡》刘醒龙著/重庆出版社2015年出版)
 

  《抱着父亲回故乡》读后感(二):浓浓故乡情深父母恩 ——读《抱着父亲回故乡》

浓浓故乡情深深父母恩
——读《抱着父亲回故乡》
                                                文 /张丽
最初知道作家刘醒龙是源于他那乡土气息浓厚且荡气回肠、情节曲折的小说,没想到刘老师的散文写的同样精彩,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字字入骨,如涓涓细流滋着读者的心房;如浓厚甘醇的老酒让人喝后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书中有对故乡的情,有对父母的爱,有对青春的怀念,有对生命的追问与生活的热爱……大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小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作者都饱含深情如歌如泣,给人以温暖的同时也感动人。
无法忘记,作者抱着父亲走在回乡的路上,那条蜿蜒起伏的路呀,是作者泣血的心路,是父亲走了一辈子的路,如今却再也不能走了。正是这条悲伤之路,触及读者的泪点和痛点,从而引起共鸣。读这样凄美而又沉重的文字再浮躁的心也会安静下来,再无情的人也会触动内心脆弱的神经。很长一段时间,整个人还停留在那个天空飘浮着白云、路两边长满茂密的芭茅草及油菜花的地方。脑海中还浮现着那块沾着油腻、补着补丁的抹腰以及一脸苍桑的老母亲。
虽然我的家乡没有芭茅草,我的母亲也不经常用抹腰,我生活的地方也未出现过松鼠,但让我感同身受的是作为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出的游子,对家乡袅袅升起的那缕炊烟、对那方养育了自己的热土和那里的潺潺溪流,对那里至爱的亲人,还有那略微凸起的土丘,都有着同样的眷恋与不舍。
为了生活梦想,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远离家乡,并在距乡村数百公里的另一个城市安家落户。由于每天在家庭与工作间穿梭忙碌,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之前对于这种和亲人相距千里并没什么感觉,但近几年随着父母的苍老,那颗归家的心越来越动荡不安。无数次在梦里相聚,和父母欢笑一起,醒来却是一场空。也曾无数次梦见童年时狭窄的小巷,以及早已故去的爷爷奶奶,梦中的他们一脸慈祥,那微笑、那关心的话语,竟像真的一般。读该书,让我再次找回这种感觉。
     散文的特性便是真情实感,读该书便是进一步了解作家刘醒龙的童年、青年和中年以及他生命中美好难忘的人与事。像《果园里的老爸头》,一位十足的乐天派,退体后仍不愿浪费光阴,要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不顾家人反对包下一片荒山,挖出一个个坑,种上一棵棵果树,六十多岁的他每天骑着一辆摩托车往返家与果园之间,忙忙碌碌的日子让他十分充实。他那种乐观、向上、快乐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正如作者所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还能挤在年轻人的道路上,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还能将只长杂草的处女地,开垦成鸟语花香的果园,我们能不喜欢并热爱他吗!”
故乡是有魅力的,无论故乡是大是小,她都能让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长久的记着她,念着她,这个长久是无期限的。许多游子无论年龄多大,总会落叶归根,也许这正是因为故乡那与无伦比的魅力。透过书中提及的山、水、人、事、物,我仿佛看到那位一直留着短短小平头的人正行走在故乡的小路上,偶尔摘一片翠绿的叶子,或者随意弯一下腰掐一根小草,放在鼻尖上嗅一嗅后,阳光才能从心中升起来。作者将心灵寄托于城市的公园,也是一种对思念故土的诠释。乡村有乡村的情,城市有城市的景,初次居住于城市的刘醒龙是那么怀念乡村的生活。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对于城市来说,公园其实是一处被微缩了的乡村,而乡村则是被过于放大的公园。”正是那些长在陌生地方的山水草木,帮作者找回了心灵中最不能失散的熟悉,便是故乡的味道。
刘醒龙有着乡村的质朴,其文也透着乡村的朴实。他经常留着短短的平头,戴眼镜,这也是他作为文人的一种内在气质这种气质形成一种强大的气场,吸引着人们又鼓舞着人们。读他的文章,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晴天还是阴雨绵绵的雨天,无论是朝阳初升的清晨还是星光璀璨的夜晚,捧着这样一本书,不禁思绪万千。那些落魄呀,不满呀,全都烟消云散了。留下的是对故土的敬畏,对故人的追忆,对亲人的感激,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
   
张丽,编辑记者,撰稿人,写作二十余年,大量作品见报纸、杂志、网络。

  《抱着父亲回故乡》读后感(三):思念,是每一个人的共同情

思念,是每一个人的共同情感
——读刘醒龙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
曹秀
刘醒龙的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写出了每一个人共同的情感,不论这个人的父亲是否还活着,都有着共同的思念,尤其是父亲,对每一个男孩子来说更是敬重。读罢刘醒龙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我感叹千万,我和他的年纪差不多,父母也到了相继去世的时节。在此之前,我是不愿意读这种文章的,我受不了文章里面的伤感痛苦,更担心有一天我的父母也是这种样式,想到此,我不能读,也不能想,谁愿意每天想着父母去世时的事呀?
可是不想也不行,父母到了这种年纪,到了风烛残年,到了我们每一个儿女尽孝的时节,不想也得想,不愿意想也必须想。谁让我们有父母,谁让我们的父母到了风烛残年呢?父母有病我们必须去医院,父母去世我们必须为他们送别,祝父亲在天堂一路走好。这不是做作,这是每一个人共同拥有的感情,哪怕是一个无业游民,在送父母这种问题上也不能失丢孝义。中国人讲究的就是这种孝义,讲究的就是这种风俗习惯,轮到我们难道还需要改变吗?我们没必要改变我们的风俗习惯,我们也没必要改变父母留下的优良传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继续发展我们的事业
刘醒龙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写出的就是这种优良传统,写出了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只不过读时让每一个人产生沉甸甸的思念,或多或少这就是他写出这篇散文的真实情感,读后振聋发聩。文学艺术现在缺少什么,作为作家可能意识不到,可是作粗有成就的作家是有可能意识到的,刘醒龙意识到了人之常情,因此写出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当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思念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正常情感,这种情感真实可信。
刘醒龙写出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是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少年时期曾经在故乡生活,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着很深的亲切感。尤其是,当他面对爷爷和父亲两代人的生命时,亲眼所见,更加深了他对故乡的尊敬和热爱。这种感情历历在目,催促他在为父亲守灵时写出这种散文,而且是写得淋漓尽致,每每读时荡气回肠。实际上这种情感每一个人都有,我跟刘醒龙年纪差不多,而且是长子,当父母去世时,长子的确要做很多事,这种共有的经历终于会有共鸣的。当我写出这篇文章时,恰巧是我母亲去世一个月,在这种情绪下我写出这种文章,其心可想而知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作家都如我一样,我记得我有一篇文章《今天的作家写什么》,说的就是这种思想,我在这篇文章里说:经常接到一些约稿,都是有稿费的,而且是很高。可是这种稿子与我们想写出的稿子背道而驰,有时我问朋友为什么要这种稿子,他回答说是为了赚钱,可是我说这种稿子我写不了。为什么不能写?朋友很惊讶,好象我不缺钱。其实不然,谁也不怕钱咬手。为什么不能写?面对眼花缭乱的文学,写什么都比写纯文学赚钱,哪怕是网络小说也有钱赚。或者写剧本,攻几十年终有钱赚,迟早有一天会有成功的,只要成功能没钱赚吗?可惜我总是问自己,每天我们写出什么,是为了钱写,还是为了什么目标写,我们总不能随随便便写出,随随便便发表,其实发表还是很好的,绝大多数是发表不了的。这种写作还有意义吗?可能有人会委屈,我们的稿子交给一个公司,几年了也不见出版,还需要等待吗?是的,有的出版社或出版公司的确做不到接一部稿子就可能出版,谁也没有这种能力,他们也是优胜劣汰。
然而我想问,同样是写作,为什么刘醒龙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会得到读者认可,为什么其他作家想不到,或写不出。在这里,可能会有各式各样问题,可是我感受到不是作品问题,是作家思想问题,有什么样的思想必然写出什么样作品,这就是优秀作家与优秀作品的来龙去脉,也是优秀作家与普通作者的区别。以前我读过刘醒龙很多作品,对他的《凤凰琴》记忆犹新,现在读他的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似乎找到了一点相识,这就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共同思念。
 
2015年8月11日
 
    曹秀、笔名叶愉,中国作协会员,现为辽宁省开原市作协副主席、开原市戏剧学会副主席,国家二级作家。先后在《文艺报》《中国校园文学》《微型小说选刊》《当代小说》等报刊发表作品;出版长篇小说《珠宝密案》等散文集小说集多部,并有小品歌剧等戏剧演出,创作简历入选《中国小说家大辞典》第18页。
 

  《抱着父亲回故乡》读后感(四):恰似那壶普洱茶——读《抱着父亲回故乡》


    “好的散文一定要懂得心痛,一定要发现仁爱。”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说的话,这点在他的最新散文随笔集《抱着父亲回故乡》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在这本书里,他以深情的笔墨描述了记忆中的故乡、父亲母亲岳父、在工厂里的青春岁月还有那山那水那人生。读过此书,更能理解他的小说《凤凰琴》、《秋风醉了》、《大树还小》、《挑担茶叶上北京》等。
   这部散文集首先打动人的是他那不折不扣如泣如诉的乡土情结。乡愁是历代文人墨客喜欢表达的永恒的主题,她总能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当然不乏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作品。而刘醒龙的《抱着父亲回故乡》是深沉而凝重,用心写就的,他是一个从哺乳时期就远离故乡的人,他一直用漂泊不定形容自己,成年后的他,很少回家乡,对故乡记忆模糊,却更加深沉。写故乡离不开故乡的人,《母亲》中的母亲是敦厚勤劳的,像千百个劳动妇女一样在丈夫大男子主义的高压下任劳但不一定任怨,作为儿子表达对母亲的爱也是含蓄的,心痛母亲,却难以表达,给人感觉是真实自然,爱意浓浓。这个感觉在《老爸头》里表现得也很明显,老爸头就是刘醒龙的岳父,一个善解人意脾气温和总是微笑的可爱老人。从字里行间看出他们翁婿间的默契。
    最打动人心的是《抱着父亲回故乡》这篇文章,作者用饱含深情地笔触,诗意的语言,字字千金,但看上去却不动声色,像表面平静的深海海底却暗流涌动,读罢让人潸然泪下,透过凝重的文字,一个外表刚强内心温情的父亲跃然纸上。这是作者在家给父亲守灵的日子泣血写成的,获得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也是这部集子的主打篇。
   其次是书中的山水人生,《走向胡杨》中王震的兵团人放弃驻守北京的优越条件,选择戈壁沙漠去垦荒,挑战生命极限,他们大部分人一辈子没有再走出沙漠就长眠地下,活着的一些老战士曾被专门接到乌鲁木齐住了几天,“老人们看着五光十色的城市景象,激动地问这就是共产主义吗?”他们从没有后悔没有留在北京,作者表面非常含蓄近乎白描地写他们,却极力地描写胡杨,象征意义可见一斑。类似的还有《在记忆中生长的茶》那愈品愈香的普洱不正象征了不事张扬温厚淳朴的女主人和作者的母亲吗?
   在作者笔下那山那水那红叶那松鼠都有着灵性,都透着人文,充满了仁爱,如《一只松鼠的城市》关于城市的公园,“对于城市来说,公园其实是一处被微缩了的乡村,而乡村则是被过于放大的公园。”《真理三峡》叹人性的妄大,表达对自然的敬畏。这些都蕴含着细腻的多层次的爱和深深的泥土的清香。
   刘醒龙扎根厚实的土壤,文风扎实,不事张扬,不急不缓,娓娓道来,充满着理性,总是在不经意间阐释着人生,给人启迪。这与他的人生历练是分不开的,读过他的《我的工厂我的青春》就会找到答案,十年的工厂生活,车床旁,“滚烫的铁屑会将接触到的肌肤烤出一股烤肉香”,他说“绝对了不起的青春锻造了我的近乎不锈钢一样坚韧的神经。”确实,作者自身独特的生活经历、丰富的人生历练对作家来说都是宝贵的。这也是他散文集能够让人懂得心痛和发现仁爱的深层原因。
    他的语言凝重而不缺乏诗意,《抱着父亲回故乡》就是不分行的诗。有的文章类似散文诗,比如《天姿》。他的语言也是细腻生动的,比如《天香》中形容树与石恋“若非美人暗自饮了半盏,趁那男人半立之际,碎步上前,将云水般的腰肢与胸脯,悄然粘贴身后,临街诉说心中苦情”。凡此种种,需要读完全集,细细体会。
    总之,刘醒龙的《抱着父亲回故乡》如那壶历久弥香的普洱茶,滋味醇厚,回甘绵长,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人佳作。
作者 谭德云

  《抱着父亲回故乡》读后感(五):大家不一定都是大作 ——《抱着父亲回故乡》书评

大家不一定都是大作
——《抱着父亲回故乡》书评
赵国燕王/文
拿起《抱着父亲回故乡》这本书时,看到作者的大名刘醒龙,本该是感到如雷贯耳的,但是我仍然对他没有感到任何好感,他作为武汉的知名作家,却对武汉的年轻作家似乎没有过任何互动。读完整本书,我是十分不满的,作为资深书虫的我对于名家大作的心态都是心怀敬佩的,而这本《抱着父亲回故乡》却让我得出一个观点:大家不一定都是大作。他的这本关于亲情、故乡的散文集丝毫让我读不到所谓的大家之言、经典之句。
 《钢构的故事》“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
哪怕只在匆匆路过中,远远地看上一眼!
哪怕只是在无声无息中,悄悄地深呼吸一下!”让我读到的是陈词滥调。
  《母亲》“大清早,母亲一边和我说着话,一边随手将我正在做的各种事顺手接了过去。而我也像以往每次回家那样,不自主地就顺从了母亲。”他一直没有放下作为大作家的架子,不去向一个儿子一样写文章,而总是这样高高在上。
  《老爸头》“实际上,老爸头是一个极随和的人。在数千里之外的武汉,太太每每提起老爸头的随和,深爱之下还含着一种深刻的不满。”说到此,让我感觉他这样写家人,总不能打动读者,不能让我感受到感动和真情
  《抱着父亲回故乡》:“父亲像一朵朝云,逍遥地飘荡在我的怀里。童年时代,父亲总在外面忙忙碌碌,一年当中见不上几次,刚刚迈进家门,转过身来就会消失在租住的农舍外面的梧桐树下。长大之后,遇到人生中的某个关隘苦苦难渡时,父亲一改总是用学名叫我的习惯,忽然一声声呼唤着乳名,让我的胸膛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厚。那时的父亲,则像是穿堂而过阵阵晚风,
父亲像一只圆润的家乡鱼丸,而且是在远离江畔湖乡的大山深处,在滚滚的沸水中,既不浮起,也不沉底,在水体中段舒缓徘徊的那一种。父亲曾抱怨我的刀功不力,满锅小丸子,能达到如此境界的少之又少。抱着父亲,我才明白,能在沸水中保持平静是何等的性情之美。”让我只看到了词藻的华丽,没有真情的亲情之作怎么可以让读者引起共鸣呢?
“我不敢直接用春秋称呼这小山。
春秋意义太深远!
春秋场面太宏阔!
春秋用心太伟大!
春秋用于父亲,是一种奢华,是一种冒犯。”
 “那小小身影还在盘旋,不离不弃地跟随着风,或者是我们。
小路弯弯,穿过芭茅草,又是芭茅草。
小路长长,这头是芭茅草,另一头还是芭茅草。
轻轻地走在芭茅草丛中,身边如同弥漫着父亲童年的炊烟,清清淡淡,芬芬芳芳。炊烟是饥饿的天敌,炊烟是温情的伙伴。而这些只会成为炊烟的芭茅草,同样既是父亲的天敌,又是父亲的伙伴。”
“小路,只有小路,才是用来寻找的。
小路,只有小路,才是用来深爱的。
小路,只有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
八十八年的行走,再坚硬的山坡也被踩成一条与后代同享的坦途。
一个坚强的男人,何时才会接受另一个坚强男人的拥抱?”读到这三段的时候,我开始笑了,他这几段怎么像高中生的作文一样?
在所有读者眼中,一个成名已久的大作家的文章应该是有很多优点,文字感人、故事真实、感情真挚。而在刘醒龙这本《抱着父亲回故乡》书里面,我读过的是一些见过很多的华丽词句,没有一些句子了可以让我回到我的故乡,没有一句话能让我泪流满面,没有一句话让我想称他为“大师”。
很抱歉,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失望。
我记得,在我还在学校的时候,读到史铁生老师的《我与地坛》,其中有一段讲过他因为生病,有一段时间很苦恼,脾气很暴躁,经常对母亲大吼大骂,有一次还一个人躲到一个暗处,看着母亲在公园到处找他。这段话读完后,我突然就像个女人一样泪落如麻,因为这一段和我的经历很像,很多次,我对于母亲的关怀不屑一顿,对于母亲的横言冷语只有到了自己心情平静下来才觉得后悔。
我一直在想,史铁生关于亲情的文章写得才是真的好,让我读来倍感亲切,文字细腻、真实、动人。写的故事有的时候可以触摸到读者的心,让他们跟着作家去流泪、去后悔、去感动……
  轻握着书卷,我开始仇恨起《抱着父亲回故事》的作者刘醒龙先生了,轻轻地将书丢入垃圾桶。

  《抱着父亲回故乡》读后感(六):大家不一定都是大作 ——《抱着父亲回故乡》书评

赵国燕王/文
拿起《抱着父亲回故乡》这本书时,看到作者的大名刘醒龙,本该是感到如雷贯耳的,但是我仍然对他没有感到任何好感,他作为武汉的知名作家,却对武汉的年轻作家似乎没有过任何互动。读完整本书,我是十分不满的,作为资深书虫的我对于名家大作的心态都是心怀敬佩的,而这本《抱着父亲回故乡》却让我得出一个观点:大家不一定都是大作。他的这本关于亲情、故乡的散文集丝毫让我读不到所谓的大家之言、经典之句。
 《钢构的故事》“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
哪怕只在匆匆路过中,远远地看上一眼!
哪怕只是在无声无息中,悄悄地深呼吸一下!”让我读到的是陈词滥调。
  《母亲》“大清早,母亲一边和我说着话,一边随手将我正在做的各种事顺手接了过去。而我也像以往每次回家那样,不自主地就顺从了母亲。”他一直没有放下作为大作家的架子,不去向一个儿子一样写文章,而总是这样高高在上。
  《老爸头》“实际上,老爸头是一个极随和的人。在数千里之外的武汉,太太每每提起老爸头的随和,深爱之下还含着一种深刻的不满。”说到此,让我感觉他这样写家人,总不能打动读者,不能让我感受到感动和真情。
  《抱着父亲回故乡》:“父亲像一朵朝云,逍遥地飘荡在我的怀里。童年时代,父亲总在外面忙忙碌碌,一年当中见不上几次,刚刚迈进家门,转过身来就会消失在租住的农舍外面的梧桐树下。长大之后,遇到人生中的某个关隘苦苦难渡时,父亲一改总是用学名叫我的习惯,忽然一声声呼唤着乳名,让我的胸膛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厚。那时的父亲,则像是穿堂而过阵阵晚风,
父亲像一只圆润的家乡鱼丸,而且是在远离江畔湖乡的大山深处,在滚滚的沸水中,既不浮起,也不沉底,在水体中段舒缓徘徊的那一种。父亲曾抱怨我的刀功不力,满锅小丸子,能达到如此境界的少之又少。抱着父亲,我才明白,能在沸水中保持平静是何等的性情之美。”让我只看到了词藻的华丽,没有真情的亲情之作怎么可以让读者引起共鸣呢?
“我不敢直接用春秋称呼这小山。
春秋意义太深远!
春秋场面太宏阔!
春秋用心太伟大!
春秋用于父亲,是一种奢华,是一种冒犯。”
 “那小小身影还在盘旋,不离不弃地跟随着风,或者是我们。
小路弯弯,穿过芭茅草,又是芭茅草。
小路长长,这头是芭茅草,另一头还是芭茅草。
轻轻地走在芭茅草丛中,身边如同弥漫着父亲童年的炊烟,清清淡淡,芬芬芳芳。炊烟是饥饿的天敌,炊烟是温情的伙伴。而这些只会成为炊烟的芭茅草,同样既是父亲的天敌,又是父亲的伙伴。”
“小路,只有小路,才是用来寻找的。
小路,只有小路,才是用来深爱的。
小路,只有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
八十八年的行走,再坚硬的山坡也被踩成一条与后代同享的坦途。
一个坚强的男人,何时才会接受另一个坚强男人的拥抱?”读到这三段的时候,我开始笑了,他这几段怎么像高中生的作文一样?
在所有读者眼中,一个成名已久的大作家的文章应该是有很多优点,文字感人、故事真实、感情真挚。而在刘醒龙这本《抱着父亲回故乡》书里面,我读过的是一些见过很多的华丽词句,没有一些句子了可以让我回到我的故乡,没有一句话能让我泪流满面,没有一句话让我想称他为“大师”。
很抱歉,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失望。
我记得,在我还在学校的时候,读到史铁生老师的《我与地坛》,其中有一段讲过他因为生病,有一段时间很苦恼,脾气很暴躁,经常对母亲大吼大骂,有一次还一个人躲到一个暗处,看着母亲在公园到处找他。这段话读完后,我突然就像个女人一样泪落如麻,因为这一段和我的经历很像,很多次,我对于母亲的关怀不屑一顿,对于母亲的横言冷语只有到了自己心情平静下来才觉得后悔。
我一直在想,史铁生关于亲情的文章写得才是真的好,让我读来倍感亲切,文字细腻、真实、动人。写的故事有的时候可以触摸到读者的心,让他们跟着作家去流泪、去后悔、去感动……
  轻握着书卷,我开始仇恨起《抱着父亲回故事》的作者刘醒龙先生了,轻轻地将书丢入垃圾桶。

  《抱着父亲回故乡》读后感(七):《抱着父亲回故乡》:往事

少年时的刘醒龙,在湖北黄州的山村里,用脚一寸一寸地丈量着家乡的河流。和许多山里少年一样,他攀上山顶仰望无际的天空,想起夜晚爷爷给他讲的各式古代侠义故事,也想着山峦的尽头,是世界的何处。多年后,他回忆起曾经被启蒙的一个瞬间:“我少年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躺在山坡上看天空。记得有一次一架飞机从天上飞过,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一种对生命的无奈,想着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东西都还没有尝试过,也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接触到,就很绝望。”一种小路有尽头,大路可朝天的期待逐渐打破了单纯的“天籁状态”。随着父亲的工作调动,他也离开家乡,随着挑夫起伏的背影,“一步一步地走进大别山腹地”。
在后来的成长岁月里,对于家乡的印象越来越遥远,逐渐内化成记忆中的一个焦点。他常用“漂泊无定”这样苍老的词汇来形容少年时光,“很多时候,连我都觉得自己的身份十分可疑,而更相信自己漂泊无定,没有真正意义的故乡、故土和老家,无法像大多数人那样,有一座老屋可以寄放,有一棵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树木作为标志,再加上无论走得多远都能让内心踏实可感的一块土地”。当他开始写作,并期望手中的笔写下家乡时,发觉家园虽惘然,根脉却抽出新枝,“人一旦离乡村远了,其心灵离乡土就会更近”。因为少,也便更珍惜笔触,他把家乡当作浓郁的精神意象,沉浸在小说中,发掘深埋的心灵,就如获2011年茅盾文学奖的《天行者》,主角乡村民办教师,被他视为“哺育二十世纪后半叶乡村心灵的英雄”。
少小离家老大回。成年后的刘醒龙,很少回家乡,他对记者说:“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在家乡待过一整天。”而每一次短暂停留,在他记忆中都是忘不掉的大事。第一次回老家,还是30岁那年,父亲带着他,“为了替垂危的爷爷选一块墓地”。那时他悟出了答案:“除了将心灵作为老家,我实在别无选择。”他再次踏上这条乡间小路时,手中多了父亲。也就是这一次,他决定第一次以形而下非虚构的方式,写下家乡,写下父亲。
他在2012年末写下的这篇散文,名为《抱着父亲回故乡》,而后发在2013年初的《北京文学》上,熟悉他的朋友看到这篇散文后,为其中隐忍的平和和流淌的回响所震动。他对记者说,这一次“一切都不再是抒情,而是一点都不含糊的真真切切的存在”。是第一次“父亲与故乡合为一体了”,也是他作为儿子,“第一次”且最后一次抱着父亲。相隔一年,这篇散文获2013年在场主义散文新锐奖,也为这“第一次”平添了一层纪念意义。被潮湿小径、寂静小垸所唤醒的家乡也在刘醒龙的答案中露出了原初模样。
记者:《抱着父亲回故乡》 刊发后,许多人感受是温情背后藏着深厚积蓄,延展出无限的家园感,是篇与众不同的纪念亲人文章。您写完后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刘醒龙:这些文字是为父亲守灵时写下的。当时觉得断断续续,写到最后才发现,几乎不需要再增删什么,依着原始的样子就行。主要的感觉是遗憾,是文学在表现情感时,无力达到真实状态的那种遗憾。对家乡的习俗我并不是太陌生,即便如此,当父亲被掩埋在土地里,我还是强烈震撼了。热心帮忙的乡亲们,将预先埋下的锄柄从堆土中拔起,留下一个通向墓室的小洞。作为长子的我,几乎是趴着将几样家乡食物放进小洞中,让深埋在土地里的父亲吃上人世间最后一顿午餐,再用双手捧起黄土堵上这洞口。这种震撼再过几辈子我也许会写出来,但在这篇文字里,我的文字是苍白的。
记者:这篇散文里,您是重新踏上了一条回归家园的真切小路,记忆都被唤醒了,鱼丸、炊烟、包面,散发出慢慢“寻到根”的感觉,语言也是克制的,并不张扬。这让我感觉,抱着父亲叶落归根,是情感上的仪式,寻回了许多往事。
刘醒龙:还有心痛。我这辈子没有见过奶奶和外公,外婆也只出现在我一岁时那早已找不到踪影的记忆中。爷爷和父亲都是88岁时离开我们的。爷爷走时,我正闹失眠症,守了两天两夜之后,我从下午两点一口气睡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失眠症就此痊愈。爷爷走时当事的是父亲,所以,父亲是我当事送别的第一个亲人。那种心痛,包含着对诸多无法弥补的往事的追悔。
记者:您说:“此时此刻,我才发现大路朝天也好,小路总有尽头也罢,都在自己的真情实感范围之外。”当自己切身感受到那种生命内在联系的复杂时,是否就不敢相信了?
刘醒龙:“根:是一种抚摸骨头的感觉,一个人寻找到自己的根并不是一件令自己特别快乐的事情。它会让人怀疑,从这根上生发出来的事物,真的与这根有着生生不息的关系吗?
记者:这篇散文虽不长,但感觉隐藏了不少故事,比如父亲只身在洪水来时抵抗决堤口,只希望全村人不用再出去乞讨。您想过将来会通过散文形式更多地呈现吗?
刘醒龙:散文是一种必须时刻保持警觉的文体,写作者稍有不慎就会被自我异化。这也是我很少写散文的缘故之一。除非我的情绪百分之百饱满,除非我的心态百分之分正常。当然,真正的百分之百也是不可能的,起码要达到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看上去散文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文体,实际上散文又是与读者最不相干的一种文体,其非虚构性决定了它必须是写作者的一种心灵状态。在散文中的任何虚构,所杀伤的不是散文,而是写作者自身。
记者:您曾提到30岁那年和父亲回家乡为爷爷选地时,因为当年栖身之所已成了别人的菜地,“关于故乡的梦突然裂成碎片”,以及以前也提到自己童年是“流离失所”状态,对家乡的记忆是零散的,但您的小说并不缺丰富的家园意象。
刘醒龙:每每见到一些作品将大量乡情恣意汪洋地堆砌其中,我就感到难受,是妒忌,也是遗憾。相比他们对家乡的日常起居有太多了解,因为我所晓得的量少,就会更加珍惜。家园意象可以是一百件事,也可能是一件事。重要的是它们在每个人心中的分量。
记者:身居武汉多年,您曾说时时刻刻想着如何改变这座城市让它更美好。城市也是许多人的“家乡”,包括您的儿女,对于城市生活,您希望它的情感秩序是什么样的?
刘醒龙:城市里的人反感拆迁,也是因为城市也是有故乡的。这种情怀现在有了根本的改变,只要有足够的拆迁补偿,就算一年拆一次,一年搬一次家,也难得有人反对了。随着城市建设的大功告成,生活相对稳定下来,人与人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情感秩序,也会慢慢回到城市。
记者:您主编《芳草》多年,观察到的乡土叙事写作,对于“在场”和在城市书写,这两者之间如今呈现出哪些不同的特质?近两年非虚构方式书写乡村的作品热议颇多,也像是在对以往小说大量煽情的一种理性反拨。
刘醒龙:合格的写作,优秀的作品,其状态都应当是“在场”的。当代文学,包括小说、诗歌和散文,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正是其状态没有“在场”。既不在文学现场,也不在人生现场,甚至连生活现场都不在。在这一点上,诗歌反而是做得最好的。这些年,我所阅读到的能撼动心魄的细节,既不是小说提供的,也不是散文提供的,而是由诗歌提供的。在这方面,小说做得最差。对细节的叙述原本是小说最核心的机密。这些年诗歌的活跃,在于诗歌发现并捡到被小说丢弃在田野上的麦穗。调查凶杀案的警察要弄清楚死亡原因,处理车祸的警察要弄清楚现场痕迹,文学若找不到文学的第一现场,就算每天上一次“排行榜”也不行。还是要听信那句话:再伟大的男人,回到家乡也是孙子。
(发表于文学报,作者郑周明)

  《抱着父亲回故乡》读后感(八):踏上一条回归家园的小路

        踏上一条回归家园的小路
                                             —读《抱着父亲回故乡》
                                   朱延嵩/文
湖北省作协副主席,矛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刘醒龙的散文集《抱着父亲回故乡》以深情的笔墨描述了记忆中的故乡,父亲母亲,在工厂里的青春岁月…那些关于文学,关于生活,关于人间万象的种种思考一一呈现,阅读文集也是与作者在精神层面深入沟通的过程,让我们与作家的心靠得更近。他也因《抱着父亲回故乡》一文获得第五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第七届老舍散文奖,受到媒体和评论界的高度评价。
在文学创作上,刘醒龙认为优秀的作品其状态都应当是“在场”的。《抱着父亲回故乡》一文讲述的是作者为父亲守灵期间发生的事。我们在追随他的讲述情境,为其中隐忍的平和与流淌的回响深深震撼的同时,也感受到那些事物的真切存在。在他重新踏上这条回归家园的小路时,久远的记忆被唤醒:鱼丸、炊烟、包面,散发出慢慢“寻到根”的感觉。这是第一次“父亲与故乡合为一体”,也是他作为儿子,“第一次”且最后一次抱着父亲。被潮湿小径、寂静小垸所唤醒的家乡也在刘醒龙的描述中露出了本初的模样。抱着父亲叶落归根,是温情背后隐藏的深厚积蓄,无限拓展的家园情怀。
刘醒龙被称为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领军人物,他说:“城市是乡村的梦想,乡村是城市的故乡。”也许记忆中的故乡印象是支离破碎的,但固有的乡土情结不会改变。在《钢构的故乡》一文中,他写道,“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哪怕只在匆匆路过中,远远地看上一眼!” 是啊,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满腔热血、充满好奇、志向远大,希望到外面闯世界,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待到中年,有了诸多历练,视野随之开阔,心态慢慢平和,于是故乡的山水人事成为温馨的回忆,越来越喜欢故乡、依恋故乡,期盼叶落归根便成为普遍的心态。把这种现实的心态用好的载体表达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就是创作的成功。在本文中,作者那深深的一跪,既是对乡土的膜拜,也找到了重生的感觉,让读者为之动容。
“散文的非虚构性决定了它必须是写作者的一种心灵状态。在散文中的任何虚构,所杀伤的不是散文,而是写作者自身。”正是秉持这样的创作理念,刘醒龙的散文在富有哲思质朴之美的同时,以其真实的情感表达征服读者。《母亲》、《果园里的老爸头》等散文中,把慈祥操劳的母亲,和善勤劳的岳父形象很好的刻画出来,作者抓住让自身刻骨铭心的生活事件,去表明至亲的可敬可爱,这种情感发自内心,也让读者感同身受。
刘醒龙的这部散文集让我们感受到返璞归真中涤荡灵魂的快感,这也像在返乡的小路上行走,接上地气,沐浴泥土的芬芳。
   

  《抱着父亲回故乡》读后感(九):返乡

作家刘醒龙先生是曾在工厂中历练过的人。用他在《抱着父亲回故乡》一书中的描述,他十年的青春岁月是在一家阀门工厂中度过的。每年工厂里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火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冰窖,曾经少不更事的他还差点被一次工伤夺取了生命。这些体验在我读来倍感亲切,因为我也是一名钢铁工人,一直都是。
我曾无数次想象过自己在逼仄的格子间奋笔疾书的样子,我也曾幻想自己衣冠整齐在电脑前指点江山。我从没想象过自己会是现在这副样子,穿着满是油污和灰尘的工作服,每天和冷冰冰的钢铁与钢铁粉尘为伴。可偏偏生活就是这么无常,它所给你的绝不是你完全想要的。
就算是工厂带走了刘醒龙先生那十年火热的青春岁月,但是他的字里行间并没有体现出丝毫怨怼,反而拥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平和。毕竟能让我们困苦不堪的只有当下的种种遭遇。但当我们回顾那些逝去的岁月时,发现往日的种种早已剥离了一切烦躁困顿,剩下的都是平凡而隽永的回忆。那不过是一段再普通不过的人生经历罢了,和其他的写作素材没什么两样。
刘先生的文字拥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虽然他在部分章节里对城市生活有所描绘,如《一只松鼠的城市》。虽然他已经在城市定居,但他在一开始的时候却和城市生活节奏格格不入,宛如一个随时可能转身离去的过客。能寄托他对乡村草木思念的地方是公园,按照他在书中的说法,“公园其实是一处被微缩了的乡村,而乡村则是被过于放大的公园。”这无疑是对秉持城市乡村二元对立论者的一个否定。他不会像那些诗人一样把麦田挂在嘴边,而是真正融合到了自己的细胞里,任他走遍大江南北都不曾丢掉自己的信仰。
他对家人的眷恋和对乡土的依附同样紧密而不可分割。《抱着父亲回故乡》一章中,他对父亲深挚的情感跃然纸上。我们每个人年幼的时候曾都在父亲的怀里度过漫长的岁月,但是我们这一生能有多少机会抱起父亲呢?如刘先生所说,“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抱起父亲,也是我最后一次抱起父亲。”偏偏这一刻是离别的一刻,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父子却已天人永隔,再想重聚已是无从谈起。
与其说是完成一场安葬,不如说是一次返乡的旅途。我们注定要在土地上劳碌一生而谋求衣食,最终都要回到泥土中去长眠,一如我们的先祖亚当。比起这段漫长的岁月,我们一生相识相见的缘分又何其短暂。不如和我们身边的人一同珍惜这转瞬即逝的岁月,才不负了这一辈子的旅途。

  《抱着父亲回故乡》读后感(十):大家不一定都是大作 ——《抱着父亲回故乡》书评

大家不一定都是大作
——《抱着父亲回故乡》书评
赵国燕王/文
拿起《抱着父亲回故乡》这本书时,看到作者的大名刘醒龙,本该是感到如雷贯耳的,但是我仍然对他没有感到任何好感,他作为武汉的知名作家,却对武汉的年轻作家似乎没有过任何互动。读完整本书,我是十分不满的,作为资深书虫的我对于名家大作的心态都是心怀敬佩的,而这本《抱着父亲回故乡》却让我得出一个观点:大家不一定都是大作。他的这本关于亲情、故乡的散文集丝毫让我读不到所谓的大家之言、经典之句。
 《钢构的故事》“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
哪怕只在匆匆路过中,远远地看上一眼!
哪怕只是在无声无息中,悄悄地深呼吸一下!”让我读到的是陈词滥调。
  《母亲》“大清早,母亲一边和我说着话,一边随手将我正在做的各种事顺手接了过去。而我也像以往每次回家那样,不自主地就顺从了母亲。”他一直没有放下作为大作家的架子,不去向一个儿子一样写文章,而总是这样高高在上。
  《老爸头》“实际上,老爸头是一个极随和的人。在数千里之外的武汉,太太每每提起老爸头的随和,深爱之下还含着一种深刻的不满。”说到此,让我感觉他这样写家人,总不能打动读者,不能让我感受到感动和真情。
  《抱着父亲回故乡》:“父亲像一朵朝云,逍遥地飘荡在我的怀里。童年时代,父亲总在外面忙忙碌碌,一年当中见不上几次,刚刚迈进家门,转过身来就会消失在租住的农舍外面的梧桐树下。长大之后,遇到人生中的某个关隘苦苦难渡时,父亲一改总是用学名叫我的习惯,忽然一声声呼唤着乳名,让我的胸膛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厚。那时的父亲,则像是穿堂而过阵阵晚风,
父亲像一只圆润的家乡鱼丸,而且是在远离江畔湖乡的大山深处,在滚滚的沸水中,既不浮起,也不沉底,在水体中段舒缓徘徊的那一种。父亲曾抱怨我的刀功不力,满锅小丸子,能达到如此境界的少之又少。抱着父亲,我才明白,能在沸水中保持平静是何等的性情之美。”让我只看到了词藻的华丽,没有真情的亲情之作怎么可以让读者引起共鸣呢?
“我不敢直接用春秋称呼这小山。
春秋意义太深远!
春秋场面太宏阔!
春秋用心太伟大!
春秋用于父亲,是一种奢华,是一种冒犯。”
 “那小小身影还在盘旋,不离不弃地跟随着风,或者是我们。
小路弯弯,穿过芭茅草,又是芭茅草。
小路长长,这头是芭茅草,另一头还是芭茅草。
轻轻地走在芭茅草丛中,身边如同弥漫着父亲童年的炊烟,清清淡淡,芬芬芳芳。炊烟是饥饿的天敌,炊烟是温情的伙伴。而这些只会成为炊烟的芭茅草,同样既是父亲的天敌,又是父亲的伙伴。”
“小路,只有小路,才是用来寻找的。
小路,只有小路,才是用来深爱的。
小路,只有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
八十八年的行走,再坚硬的山坡也被踩成一条与后代同享的坦途。
一个坚强的男人,何时才会接受另一个坚强男人的拥抱?”读到这三段的时候,我开始笑了,他这几段怎么像高中生的作文一样?
在所有读者眼中,一个成名已久的大作家的文章应该是有很多优点,文字感人、故事真实、感情真挚。而在刘醒龙这本《抱着父亲回故乡》书里面,我读过的是一些见过很多的华丽词句,没有一些句子了可以让我回到我的故乡,没有一句话能让我泪流满面,没有一句话让我想称他为“大师”。
很抱歉,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失望。
我记得,在我还在学校的时候,读到史铁生老师的《我与地坛》,其中有一段讲过他因为生病,有一段时间很苦恼,脾气很暴躁,经常对母亲大吼大骂,有一次还一个人躲到一个暗处,看着母亲在公园到处找他。这段话读完后,我突然就像个女人一样泪落如麻,因为这一段和我的经历很像,很多次,我对于母亲的关怀不屑一顿,对于母亲的横言冷语只有到了自己心情平静下来才觉得后悔。
我一直在想,史铁生关于亲情的文章写得才是真的好,让我读来倍感亲切,文字细腻、真实、动人。写的故事有的时候可以触摸到读者的心,让他们跟着作家去流泪、去后悔、去感动……
  轻握着书卷,我开始仇恨起《抱着父亲回故事》的作者刘醒龙先生了,轻轻地将书丢入垃圾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