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京纽约》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北京纽约》的观后感10篇

2017-11-16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京纽约》的观后感10篇

  《北京纽约》是一部由李晓雨执导,林志玲 / 刘烨 / 理查德·德克勒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纽约》观后感(一):三个人的爱情纠缠

        影片从两个不同的国家,同样的两个中国人用一种温柔的音乐,带动着慢镜头把故事逐步的推开。导演在开场时使用了类似于MV的拍摄手法,让我们感觉到这一部电影的配乐的确相当的不错。
        影片100分钟讲述的故事可以分成3段,前3分之一的时间用来交代茉莉的工作,独自一人在美国做着多份不同的工作,为的就是能够养活自己,但却又要面子不肯回国。似乎不做成一件大事,就没有脸回到自己的国家。而蓝一呢?则因为未婚期的父亲,自己得以成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这么一位有为青年。在故事的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介绍蓝一与茉莉之间的故事,而是用演员的表演来让观众猜他们之间一定是有故事的。
        没有错,他们之间的确存在着很多很多的故事,影片时不时的穿插一些他们小时候,他们年轻时候的影像。仿佛是在向我们暗示,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故事将会成为影片最核心的主题。所以影片中间的3分之一的时间就带我们进入到茉莉成为蓝一“情人”并且又因为两个人不在同一个国家,距离让寂寞让心的距离越来越远。让两跟人渐渐地隔膜越来越厚。钱,也许最初可以让两跟人走在一起,钱,也许最初可以让茉莉这个女人暂时性的屈服在蓝一的怀抱里。但是时间久了,钱,并不能满足茉莉,茉莉需要的是心灵上的安慰,需要的是有个男人在自己的身边。
        所以,影片最后的3分之一的时间让我们看到了,茉莉与艺术家那种若即若离的爱情,两人想要靠近,却又无法牵手。两人可以做任何恋人可以做的事情,但却始终因为蓝一的存在,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明化。蓝一,对于自己在两个女人之间,徘徊不定,妻子深知却因爱难以放手,茉莉因情未曾放弃,却又不想做情妇。三个人的矛盾越来越明朗化。
        导演在最后一段里处理的时候,电影的配乐没有了,更多的采用的是长镜头,演员特写镜头等来表达三人之间对于这份复杂关系不同的内心斗争。演员在这一部分的时间里需要更多的演技来发挥,来告诉观众究竟三个人究竟会成为怎样的结局
        这是一部不一样的关于三角恋的故事,导演对于最后的处理手法上也有所不同,茉莉的正牌男朋友究竟是谁?没有答案。似乎茉莉在玩弄着2个男人对于自己的爱。但明知如此却又无法逃避。犹豫造成了2个男人的正面交锋。为一个女人,两个男人的交锋导演没有让他们打架,没有让他们吵架。而是用了一种特别温和的方式出来——谈判的方式。
        影片的票房虽然不是很高,但是有时候一部电影是需要用心去看它所表达的东西是什么。这部电影虽然故事有点俗套,但谁能说我们生活里的每一天所经历的事情不那么俗套呢?最接近生活的电影,才是最真实的故事。

  《北京纽约》观后感(二):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文/公元1874
90年代的时候,姜文主演的《北京人在纽约》,曾经让很多人,包括我,在那个改革开放的年代,第一次认识到“海外淘金热”这个名词,也让我意识到一点——很多人去深圳挣钱的时候,有人眼光更远,从广东远远地放到了美国,进行跨洋式淘金赚钱。
《北京人在纽约》之后,《不见不散》等影视剧进一步的描述我国市民在海外的奋斗历程,当年陈可辛在《甜蜜蜜》里张曼玉和黎明的故事,开始变得稀松平常起来,于是看的人也没过去那么多了,观众也不再好这一口。
不过最近几年又不一样了,银幕上突然出现了大批怀旧系青春电影,如《致青春》《同桌的你》《一生一世》等等,都充满着主角出国读书、淘金的情节。大概是八零后那波被父母送出国留学的人,现在都学成归来,或者学不成归来,于是乎怀念自己的过去了?不管怎么样,当年的启蒙者《甜蜜蜜》都在二十年后重新上映了,再在电影银幕上看到《北京纽约》,觉得也挺合理的。
从片名到主演,《北京纽约》配上刘烨、林志玲的主演阵容,故事似乎很容易被大家猜出来——曾经青梅竹马的二人因为各种原因分开,多年后在纽约重遇,故事再度开始。这样的情节说成《北京人又在纽约》或者《不见不散2》或者《真的甜蜜蜜》好像都没有什么违和的地方,甚至电影里刘烨和林志玲在布鲁克林街道上步行的一段戏,从镜头到取景地都和《一生一世》一样……但这就跟拍当代北京十部有九部都在国贸CBD大裤衩去来个空镜一样。没办法,确实好看,怎能不拍?
大概是这类故事观众都猜的出剧情大概,《北京纽约》并没有在故事上做多少文章,而是尽量的文艺而又浪漫地展现刘烨和林志玲的个人演员特质。剧情退而求其次,状态上位,于是我们可以看见两人在这二十年里片段化的生活,以及两人的疲累、两人的努力、两人的欢笑与两人的忧伤
其实这些欢声笑语悲伤心情,放在没有经历过留学的人身上也会有。比如两人的分离,电影里是异国恋,而观众里经历过异国恋的就算不多,经历异地恋的也应该不少,这种情愫是一样的。林志玲一个人在纽约做几份兼职,在饭店当厨师,送外卖,苦逼的屌丝底层奋斗经历,也是很多从小城市到了北上广的大学生们所经历过的状态,所以,电影即便不是《北京纽约》,换成《北京云南》,或者《上海安徽》,也能一样的打动观众。
对于我而言,身边有不少朋友选择了去欧美留学,其中有些选择了归来,也有选择留在那边继续生活,甚至找了当地人结婚,其中也有生活得幸福美满的,也有落魄不尽如人意的,总之,当年觉得去国外就一定好,但如今却不一定了。看完《北京纽约》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里面林志玲在天台的那个镜头。里面的她如此美丽,以致于那一刻我忘记了她在现实里的模样,而记住了电影里那个不停在异乡奋斗的柔弱女人。她眺望纽约的迷离眼神,带着一丝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那种知道故乡在那里,却会面临回不去的苦楚,恐怕有过这种心态的人,都会明白那一刻,林志玲在自由女神像下的感伤……

  《北京纽约》观后感(三):我眼里的《北京纽约》

《北京纽约》,”当你终于找到了一个一辈子要找的人,发现你还是深深地爱着她,那种爱,既是亲情友情,也是爱情,最欣慰的是这种感情是一辈子的,最可怕的是这种感情远远超越一切……“ 为什么恰好在这个时候看到这样的一部片子,恰好在这个刚刚被某种情绪感染了的时候…男主的遭遇我近乎感同身受,全片看下来我都处在不断地回想和彷徨中,我晓得,男主的风雨历程就是某个平行宇宙中我的未来,那是我永远都不想看到的~~~ 如果命运当真是这样安排,既然我有幸提前看到,可能在面临某个选择时就能设法避开……
       男女主可谓青梅竹马,当初,女主为了儿时的梦想要去美国,男主则因姥姥的去世而发誓不再让所爱之人离他而去。
       于是,相爱的二人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女主踏上了美国的领土,十年不归;男主则拼命打拼,最终成为了一名成功的CEO。女主,在美国十年却依旧过得很苦很累;而男主,则因为要报答当年那个帮他在事业上发展的老男人而不得不娶他的女儿
       因为一次偶然的纽约出差,男主在那一刻离女主很近,同一座城市,甚至就在同一个街区,只是因为没有联系方式、不知道具体住址、再加上男主缺乏一丝勇气,二人擦肩而过…转眼一年过去,当男主因出差再次来到纽约时,这才见了面。十一年别离,难免生疏,所以当然也就少不了重温。可就当二人感情回暖,北京又来电,说男主的岳父不行了,男主只好牛在完成公事之后踏上归国航班,这一去,让等了十一年的女主没了安全感。而恰巧这时,出现了一个从金融业转行过来追求艺术梦想的男人出现在女主面前,而女主还正好就是他的菜,于是本来就难缠的三角恋中又多出一环,男、女主各自分处一方三角恋。男主,人在北京心在纽约,家有娇妻却还是一心念着旧爱;女主,漫无目的地活在纽约,朝思墓想地念着北京,身边有俊男才子却还是难以割舍梦中情人
       就这样,两年过去,男女主都已忍受到了极点,男主给女主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完全没法了解对方的生活状态,备受煎熬;而女主则一直希望男主就能真真切切地在自己身边。于是,两边都发生了爆发,男主的妻子也发现了男主异象,她深深明白男主的心根本就不在,所以很潇洒地放男主走。女主的男友也察觉出了女主身上那一直都存在的、抹不掉的回忆,于是在一次小意外后两人吵了一架,但很快就和好。男主义无反顾的带着行李箱搭航班刚到纽约,见到女主,为女主庆生,当然女主这边还有美国朋友也一同为她庆生。于是乎,男主和情敌见面了。大家都是文明人,没必要打打杀杀,其实胜负已经见了分晓,男主的败局已经无法挽回,就在和女主聊了几句之后,男主转身离去。不料,就在男主过马路时被车撞倒,从此就再没起来。看着男主死在自己的面前,女主的心也是碎了,后来便归国…而那个男友艺术家,成天看着那些曾经为女主拍的照片,回想着和女主相处的日子,最后意识到那便是自己的真爱后也就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出租车,随到此就谢幕,但不难想象,艺术家绝对是去北京找女主了,至于演与不演,那全看会不会拍续集了……
       首先说男主的结局,在最求真爱的道路上真的可谓近乎走火入魔,他的心里一直有着别人,可妻子却从来都没有跟他闹(或许说”闹“这个东西就不是该局要表现的东西,所以就没有;又或是妻子也知道跟他闹无疑是将自己的丈夫往别人怀里推…………),迁就他,到后来和平分手,彻底放他自己,让他去找自己的真爱,不带一丝犹豫。多么善解人意的贤妻,可他就是看不到眼里、记不在心上,而是赶着航班为”真爱“庆生,分明就很明显的结局,可他就是不甘心,就是要看一看(或许他去看一看只是为确保女主看上的不是什么不靠谱的家伙),结果,心彻底碎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他选择了转身离去,而这个离去则是更深层次的离去,永远的离去。可能他就是净身出户,所有的产业还是那老男人家所有,只是现在转到了他女儿名下,所以那妻子才不会闹,也用不着闹,所以才会平静地放男主走,潇洒地放男主走,因为这些在手,就很容易有新的”丈夫“。而转过头来再看男主,为了追求真爱,可谓抛弃了一切,最后明确地得知结果后,他就完全没了退路,他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妻子身边,所以他只有一死。那场车祸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就男主而言,已经没有了活下去的意义和理由,所以,他永远的离开了……
       从女主身上发生的种种,我晓得,其实女人多是相通的,在经历了某些事情之后他们的要求也就很简单,尤其是当真爱出现,哪怕是十年的时光,她的内心深处也依旧渴望着这个真爱能够抱紧自己,长相厮守,这个时候还是有着相当高成功率…(这也就让我理解了某人曾各种拐弯抹角说的那么些个话了,有此片的此番点拨,我是真的理解了…当然,就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是,一切随缘,来者不拒。)可事情往往坏就坏在很多外在因素永远不是当下的那个你能够把控的,于是乎,遗憾,遗憾接着遗憾……
       
       所谓爱情,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奢侈的精神享受,而很多姑娘觉得其实只要人在就好,人在精神就在,可却往往是精神了没多久就被残酷的现实所压垮。而类似本片的这种模式,也就是先建立物质基础的模式,最后也只是把”精神期“长存、延后,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美好的爱情还是需要探索和追求…………

  《北京纽约》观后感(四):我爱上你只是爱上了一场幻觉

这是一篇极私人化的影评,所以权当是日记也不为过。
看了很多豆友的评价,逻辑混乱,故事说不清楚,道德批判,等等等等。
我想,终于我能记住的就是那么一句,刘烨追到美国去,看到朝思暮想的茉莉,发现自己根本融不进去她的世界,只能出来落寞地抽烟。他说,这么多年,我们的爱情只是一场幻觉。
对啊。他怎么能够了解她每天的生活?茉莉是他幻想出来的得以逃脱眼前生活的精神寄托和灵魂慰藉。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超脱于现实生活的慰藉,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可耻。
他终于看清楚了这个真相。原来一直是自欺欺人。
茉莉呢。为了儿时的远大理想来到纽约,过起了为了生存苦苦挣扎的生活。心性的倔强和要强使她无法回头。故乡,已经成为回不去的地方。直到刘烨突如其来的车祸。她才明白自己苦苦追寻的到底是什么。
这是很多人眼中烂俗的文艺片。
然而生活往往比这烂俗无数倍。
因为,我也曾遇到这么一个人。
我以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能靠近他的气息多一点点。包括出国。我也去了纽约。当站在时代广场的那一刻,我看见的只是他的影子。无数的地方,都是我幻想出的他曾经历的。
我把这样的幻觉当做精神动力,也像吸食鸦片一样,欲罢不能。真的会上瘾。人对痛苦会上瘾。也许是痛苦让我们获得存在感罢。
没什么要说的,然而已经打了这么多字。我知道有些人会说泪水是矫情,但我看到了自己相似的经历,虽然没那么夸张。可是已经搭上了许多的时光。缅怀。我知道,这才是眼泪流下的理由。

  《北京纽约》观后感(五):颜值跨越时空打败一切


  导演用镜头描绘了一场远距离、长时间的爱情,刘烨扮演的男主蓝一和林志玲扮演的女主茉莉的爱情只能用距离和久远两个字来形容,一万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再加上十几年的未曾谋面,所谓的爱情也只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这样的爱情在现代人当中不鲜见,但该片的魅力在于导演把这种比较常规化的恋爱做了极为小清新化的处理,把距离美这种东西体现到最大化,同时融入进的个人情感又让影片看起来那样的动人心弦。
   刘烨和林志玲无疑是影片中的最大看点,二人郎才女貌,身高也登对,再加上江疏影和外籍演员理查德·德克勒克的出演,让这段四角恋颜值爆表。不仅如此,片中的美景也是看点之一,北京这个日渐国际化的大城市在没有雾霾的情况下散发出了现代与传统的别样美;纽约的夜景无与伦比,秋天洒满树叶的第五大道都预示着这座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快节奏城市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产生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北京纽约》观后感(六):林志玲请你醒一醒

不小心看了这部片子。
冲着一篇文章念念叨叨林志玲在娱乐圈的情商高而追去看的。一看联合主演是刘烨,于是就决定下载试试。特地选了一个清静凉快没有蚊虫的夏夜,洗完澡趴在床上,身上还有淡淡的玫瑰香,来看这部片子,终于还是没有看完。刘烨和林志玲的戏路在这部片子里实在是太不融合了,各自的塑造力都有很强的个人个性在角色里。想起吴彦祖和张静初那部门徒,各自深入骨髓的角色,仿佛角色即真实的人生。
第一次,觉得刘烨的戏路很窄。所有在《蓝宇》成名之后拍摄的角色都像这个大学毕业生蓝宇走上社会所经历的一切。一直是倔强中带着忧伤和童趣的眼神,隐忍的内向又有着极其温暖和丰富的内心。不管是那个大院里长大蛮横跋扈长情内省但又理智义气的钟跃民,还是黄金披甲中看似懦弱纠结但善良专情而无奈隐忍的大王子,那些说话的语音语调,那就是刘烨。
而北京纽约这部片子,看不出蓝一的个性在哪里,就是一个纠结无趣的男人在一段纠结无趣的感情中扮演一个纠结的角色,纠结的我都没法看完。感叹编剧的精神趣味似乎及其乏味,亦或是年纪还不大,社会阅历太有限,活生生将韩剧剧情和对海外华人生活肤浅的认识凑在了一起,让人看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想去查这部片的投资方是谁,导演是谁,是不是有什么别的商业目的才写这么个剧本。
而林志玲,亦或是学西方美术出身的她,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大家闺秀的美和矜持。也可能演戏时间不长,对角色始终都有一种距离。一种角色就是角色,林志玲还是林志玲的感觉。能看出来这位一直很美很礼貌的姑娘在电影中想要突破自己,亦如道士下山的药铺老板的太太(这里觉得用老板娘都不太合适)还是之前的决战山马镇的春娘。还是很努力,只是总显得不合时宜,电影出来炒作的成分远远大于电影本身的魅力。
也许这就是这姑娘的劣势,你对一个从小富商家庭出身受过高等海外教育且学的是西方美学还成绩不错而且是模特出道的千金,你要求她不漂亮没教养多困难!尽管看起来人家为了电影艺术各种献身关键还没表演的专业知识,又能有多高的要求?你只能叹叹气,哎,这又是一部烂片。
更可惜的是,姑娘是射手座,就是那么随性自由礼貌谦让敢于献身也不管自己是否适合缺乏外界对自身影响好坏的判断能力,任外界误解传谣污蔑形象也要撞到南墙。
祝福林志玲,希望看到突破。

  《北京纽约》观后感(七):《北京·纽约》:当梦想照进现实

文 / 赤叶青枫
“如果你爱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20多年前,热门剧集《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一句经典台词非常形象的表达了中国人对于纽约这个国际大都市爱恨交织的强烈印象。如今,新锐导演李晓雨的处女作再次将纽约作为故事的主要背景之一,讲述了生活在纽约的美漂女人茉莉(林志玲饰演)与中外两名男子的复杂情感纠葛,而片名就叫《北京·纽约》。
漂亮的中国女人茉莉背井离乡,独自一人在美国纽约执着寻梦,虽然多年来不断努力,但奈何现实和梦想的距离渐行渐远。当她和初恋情人蓝一(刘烨饰演)重逢在纽约后,不知不觉中她已逐渐被两个深爱着她的男人夹在中间而无力自拔:一个是蓝一,他们之间有深厚感情,但他在中国有妻有业,他什么都给不了她——除了钱。有了钱,她就可以过上有品质的生活,可以轻松地去实现梦想。另一个是乔(Richard de Klerk饰演),一个浪漫随性的穷摄影师,虽然其实是有钱的富二代,不过却坚持自食其力。他暂时不能满足茉莉物质上的欲望,但他理解她,他的爱给茉莉带来从未有的轻松、自由与自信。最终,茉莉不得不在两个男人、两种生活方式、两种文化之间作出抉择……
可以说,《北京·纽约》是一个爱情故事,而且还是一个拍得很美的爱情故事。王家卫的御用摄影师杜可风担任此片的摄影指导,在他的掌镜下,每一帧画面都如时尚大片一般完美的无懈可击,将那样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四角恋(蓝一与妻子之间也是一段孽缘)映衬的无比凄美浪漫,不过影片并不仅仅是个只想呈现爱情,其核心主题是主要从茉莉这样一个女人的视角来进行关于梦想、安全感与归属感的探讨,而当导演李晓雨将多元化、国际化的创作视野和中西方文化、观念等碰撞产生的火花全部融入到这部电影中时,其主题也就显得愈发厚重,引人深思。
其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因家境窘迫而导致九年制义务教育都可能没完成就被迫中途辍学的蓝一因为在北京得遇贵人,于是上演屌丝逆袭传奇,当上CEO,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后来还成功包养了自己的女神茉莉;而从小到大都品学兼优的茉莉到了纽约后,默默顽强奋斗多年,仍然毫无起色,最终还是靠被人包养才改变了命运;还有视茉莉为缪斯女神的乔,口口声声说要凭自己实力在艺术界闯天下,最后却是在茉莉的资助下才使得摄影展成功举办……此三人都不是坏人,更不是好逸恶劳之辈,都想凭自己的实力与努力追寻梦想,获得成功,结果却都不约而同靠包养上位,让人真不知该感叹金钱万恶还是金钱万能。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纽约》中的两位中方男女主人公蓝一、茉莉并不是北京人,而是重庆人,而且两人年幼时还是典型的青梅竹马,只不过在长大之后,一个到了北京奋斗,另一个则去了纽约继续追梦。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北京与纽约这两个城市的本质是一样的,一方面都承载着无数个蓝一和茉莉的希望与梦想,一方面又一次次以客观的事实提醒追梦的人们现实的残酷。
退一步讲,蓝一与茉莉同为无根的“漂一族”,在努力追逐梦想的同时,也都十分迫切地渴望在他乡异国寻求到一份安全感与归属感,而如果说在内地的北京生活打拼相对容易的话,那么要想走出国门在纽约实现梦想出人头地,而且还是作为一名像茉莉这般独自在纽约奋斗的柔弱女子,则更加难上加难。
因此,北京与纽约的距离绝不仅仅是地域上相隔15000多公里,换言之,它们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视为现实与梦想、物质与真爱之间的距离。想要成功跨越,绝非易事,而导演李晓雨坚持以两个城市名作为片名,想必用意也在于此。
梦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往往是骨感的。对这一亘古真理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懂,但为了得到一些,往往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这样的执着固然令人肃然起敬,但当梦想有一天终于照进了现实时,不知已经历经沧田桑海的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去爱。

  《北京纽约》观后感(八):巨变及心生貌

作者:浮生南
新人导演李晓雨在谈到这部爱情片的创作初衷时,最先提及的反而不是爱情,而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经历了巨变。作为80年代在中国大陆出生,随后又经历了各种异国他乡的求学与生存挣扎,李晓雨对祖国的巨变有着不同且深入的感触。一谈起讲祖国巨变电影,我们总想起主旋律式的歌功颂德。那种电影其实只是涉及了祖国巨变的“貌”。李晓雨要涉及的是祖国巨变所引发的“心”,因此,她选择了用爱情作为叙述的角度,承托巨变的载体。
         片中林志玲所饰演的茉莉是一大类中国人的代表: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国外去追求梦想,可是多年后却只剩下为了生存而在异国他乡挣扎。刘烨所饰演的蓝一是另一大类中国人的代表:在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的环境下,从未出国便在本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财富。一个是可望不可即的美国梦,一个是万一就实现了的中国梦。这两类人都经历着祖国的巨变,只不过一个在巨变之外,用眼睛去得知巨变,一个是处在巨变之中,用身心去接受巨变。
 
        这两类人成年和童年的境遇反差,造成了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便是在物质层面上,他们的需求差别可以采用物理方式来抹平,他们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差异却永远难以调节到同一频率上。台词直给的信息里,茉莉一直在抱怨蓝一不能给她她所想要的陪伴。在观众分析加工后的信息里,其实茉莉自己都没搞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这才是这代人最大的悲哀----面对巨变的“貌”,没能准备出一颗去承受的“心”。
        茉莉从蓝一那里没得到的东西,貌似完全可以从另一个人那里得到----理查-德克勒克所饰演的乔。如果真的如茉莉所说的那样,乔就完全可以胜任呀。她就应该与乔幸福地过完余生啊。显然,这种理想化的结局并未出现。茉莉与乔之前仍旧存在着看不见的隔膜。茉莉的境遇,就像在一个孤独的舞台上幽怨地低吟。台下有众多形形色色的观众在欣赏,可是没有一个欣赏会触动歌者的心。蓝一和乔都是这个孤独歌者的追随者。他们只能坐在台下静静欣赏,可以听得到她的心,却走不进她的心。
        在堪比《东邪西毒》和《春光乍泄》般晕染美感的画面下,通过这两男一女之间的爱恋纠葛,李晓雨细腻地展现了中国三十年巨变留在人心中的印记。带着这种抹不去的天然印记,他们的诉求发生着改变,又因为诉求的改变而引发了他们可观形态的迁移。正所谓巨变及心,由心生貌。外国的月亮并不圆,祖国的巨变也虐心。当我们看到这由心而生的貌时,便有了对巨变更深层次的体验。
(新浪微博@浮生南,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纽约》观后感(九):《北京·纽约》:唯美凄丽的双城爱情

爱情是世界电影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不仅是很多的类型片都会把爱情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始终,更是有一些作品直接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从经典好莱坞时代的《卡萨布兰卡》到前阵子重映的《甜蜜蜜》等,曾经一再的打动着观众的心。而摄而优则导的李晓雨,也把一个跨越空间的双城爱情故事搬上了银幕,以唯美的影像将一段“失去的”爱情娓娓道来,让人感动也让人唏嘘,即这部正在热映的《北京·纽约》。
本片的片名是当代的两座国际化大都市,而故事也主要是发生在这双城之间。2008年的美国金融海啸前夕,在北京经过不懈奋斗的蓝一(刘烨饰)首次踏上了纽约这块梦想里的土地,带着成功的喜悦,但为了追求梦想而漂洋过海来到纽约多年的、青梅竹马的茉莉(林志玲饰)则对他避而不见,且茉莉在楼顶的落寞之际遇到了跟她分享啤酒的乔;一年多后,蓝一因为事业再度来到了纽约,也终于找到了茉莉,两人在短暂的重逢里便能感受到彼此依然萦绕存在的爱意,只不过这时候蓝一已经为人夫,而茉莉也在与乔的交往中暗生情愫,今非昨,人成各……
影片不再是那种很传统的灰姑娘遇上白马王子而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童话式爱情,而是夹杂了社会、世俗的“驱逐”的现代爱情,不仅是梦想在现实的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脆弱,甚至青梅竹马的爱情在现实面前也会那么的纠结不清。所以,影片不断的贯穿着一种“失去”的情绪,借用影片高潮时乔的台词便是:你没有失去亲人,不懂得这种痛!多年以前蓝一突然从茉莉的世界里消失,便是因为他相依为命的奶奶离世,而正当蓝一与茉莉在纽约旧情复发几乎要再次一起时,蓝一岳父的病危/离世则再次成为了两人爱情里不可逾越的一道墙,甚至最后茉莉也是因为死亡才最终体会到了这份爱情的不可承受之痛/重!
但编导李晓雨并无意于刻意的、执意的为这份生离死别的情感煽情,而是通过摄影、画面、剪辑等渲染出这份情绪的忧伤,这点也发挥出了摄影师出身的导演的特长。在影片一开始时茉莉登台唱歌,便已经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为影片的整体奠定了梦幻般的情感基调——梦幻也意味着不真实,更何况影片还常常的以类似的摄影来营造这种梦幻感,即使是茉莉与乔之间的情感关系也是建立在“摄影”的基础上,带有着不真实的意味,这就使得结尾的忧伤水到渠成。
整体来看,影片《北京·纽约》以两座时间差12小时的城市为背景,娓娓道来两段在现实里都显得那么如梦似幻的爱情故事,情感基调有些忧伤,但摄影师出身的李晓雨,再加上多年创作经验的杜可风的摄影指导,使得这段爱情既让人唏嘘也让人共鸣。

  《北京纽约》观后感(十):《北京纽约》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蓝一还跟在茉莉的身后,憧憬着这一辈子都做她的跟屁虫;人生若只如初见,青梅竹马的两个人每天形影不离还在玩着两小无猜的游戏......人生若只如初见,他们何必他乡相遇却相对无语,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的憧憬和想象都是美好的。
    北京早已成为国际大都市,可是跟纽约比起来,北京还一直在追逐的途中一路狂奔。从小就是班上捣乱分子的蓝一(刘烨饰)一路打拼在北京成为中国最年轻的CEO,迎娶了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而从小钢琴成绩优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茉莉只身前往纽约,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分开多年,远隔重洋,连接着两个人的是长长的思念。
    现实太过残酷,已经成婚的蓝一心心念念想着远在纽约的茉莉,可是事业的牵扯跟前途的关联让他无法任性为止,所以他从心底很痛苦。对于茉莉而言,她处于两个男人的纠结中无法自拔,一个是青梅竹马的蓝一,多年感情一直珍藏心底,有事业有基础,但是无奈蓝一早已成家,还有一个是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美国摄影师乔,他对茉莉充满深情,但是事业却停滞不前,给了茉莉浪漫却给不了安全感。一个中国男人,含蓄又热烈,一个美国男人,浪漫又深情,茉莉该何去何从。
    蓝一去纽约,跟同学聚会喝多时根据别人胡乱画出的路线图冲出餐厅,纽约的夜晚,灯火辉煌,可是蓝一的内心却极其暗淡。此时此刻特别配陈奕迅的《好久不见》: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想像着, 没我的日子,你是怎样的孤独,拿着你,给的照片,只是没了你的画面,我们回不到那天......茉莉会不会突然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茉莉没有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却穿着一身华丽的舞服,跟蓝一站在纽约的巷尾抽烟,丝丝青烟悠悠而上,仿佛飘荡的不是香烟,而是忧愁。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说:“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蓝一就是这样,他远在北京的妻子是白玫瑰,久而久之成了饭粘子,茉莉是红玫瑰,成为蓝一心口的一颗朱砂痣。可是千思万念终究败给了现实,不是所有的爱情故事都能以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结局,哭到让人心碎的茉莉,惨到尸横异乡的蓝一,他们的爱情在重庆分开的那一刻就注定是没有结果的悲剧。
    选择无论对于男女来讲都是一样的艰难。在蓝一跟茉莉的爱情里,其实蓝一是胜利者,因为他先做出了选择,他的成婚早已将茉莉逼到被动的角落。可是当乔出现时,茉莉的内心还是挣扎的,所以乔说茉莉不懂什么是爱情,可是在茉莉的内心里,爱情就是多年前那个跟屁虫在阳光下天真无邪的笑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