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0 22:23: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经典读后感10篇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一本由[美]乔恩•克拉考尔(Jon Krakauer)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9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读后感(一):单纯的登山,单纯的活着


要不是因为这是18年前一次珠峰登顶意外伤亡的真实事故,我还以为这是本小说。前后跌宕曲折,险象环生,就算是小说家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构思,也不见得有这个故事那么惊心动魄。如果是一个从来没有参加过登山活动的人来看,一定会质疑这是瞎扯。而且一直有人信誓旦旦的说只要有钱,夏里巴人能背你登顶等等。但回想起我曾经在密林中的那些经历,我觉得这才是真实的登山。也许真实造就了这本书会被称为是登山圣经。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事故的确是个悲剧。“攀登珠峰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是欲望战胜理智的结果。任何真正考虑这样做的人,几乎都不够理智。”虽然登山应该就像书中描写的那样,但并不会经常发生悲剧。这次悲剧的发生感觉并不能全部责怪登山上。“人们之所以总在悲剧里扮演角色,是因为他们不相信现实生活里存在着悲剧,然而悲剧却真的在文明世界里上演。”所以不能怕那十年草绳。
相信只要看过书的人都会打几下退堂鼓,其实本质还是纠结在为什么要登山的问题上。“登山的魅力就在于它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单纯,个人交情被淡化而沟通协作得以增强,就如同战争,其他因素则取代了人际关系本身。”可以说这是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世界。虽然没登过山,但好歹也做过几年驴友。虽然曾担心高反从不涉足雪线以上的山峰,但登山的氛围仍然是一样的。
真正吸引我的还是那个单纯的世界。无论队伍是大是小,在那人迹罕至的地方你能沟通依赖的也就这些有限数量的人。无论在茫茫雪野还是密布丛林,前路都充满了未知和惊奇。这里没有信号,没有警察,没有人迹,没有避所,只有你身上的一切和旁边共生的几个朋友。在那时你也许会觉得孤独,喊声救命也许只能听到回声;疲惫,几十里山路的持续奔波;恐慌,和小青亲密接触近到吹口气就能吹歪她的信子;饥渴,汗流浃背的看着空空的水壶惦记着几公里外的小溪……有时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被激流冲走而幸运的牵住了一块巨石和死神擦肩而过。也许“正是因为其所具有的危险,才使得登山成为一项伟大而壮丽的运动”。但其实这些程度的苦难和凶险在现实中也会经常碰到,只是我们已经习惯了现实的磨练而已。而登山更像一个单纯的梦境,当你经历过一些磨练之后,适应了那个环境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单纯。
人变单纯了,在那个环境下,不管以前是否认识,都会或者必须成为朋友,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每个个体充分体现了他们个性中某些奇特的不可改变的特质。最真实最坦诚的人情只在那一刻迸发。真实是最可贵的,无论是善是恶。同时物变单纯了,远离了花花世界的诸多诱惑,只有最纯粹的自然围绕着你,你也只需要简单的生存物品,一切事物都简单了,一切都只是为了活着向前走。还有活着也单纯了,在那一刻只有一个唯一的信念,完成这次挑战,心无杂念毫无牵挂,整个宇宙的能量似乎都在为你所用去完成这个目标。于是你和这个世界的交流变的直接而简单,如果说要看穿这个婆娑世界,或者说真正认清自我,也许只能在这种环境下。这种体验是无法在水泥森林里体会到的,我们只有踏上登山之路。
当然现代的登山已经渐渐的被商业气氛所渲染,只能遗憾的说由于登山的魅力,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了,于是商人就进来了。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登山的重要意义,当然也帮助了很多人能快速锻炼成长,早点进入一个享受境界。但“登山运动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强调自立、决断、应变和责任感。商业登山将会被迫放弃所有这一切。”而且在登山活动中还有一个巨大魅力就是在于团队精神,最团结的队伍和最真诚的人际关系。而商业环境下这些已被利己主义所侵噬,金钱的魔力下,单纯的登山世界已慢慢沦为普通的社会。这也是种趋势,一个群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向普通的社会文化靠拢,比较都是来自于这个社会的个体。但无论无何,至少比现实要单纯些,我就喜欢这种单纯。我只愿单纯的登山。
回到书中的珠峰,对于这永恒的挑战里程碑,死亡似乎如影随行。但我们要知道“死亡无法经历,但可以目睹,不必害怕也无需藐视。”在我们的面前只有困难,很多人止步于山顶前的90米,甚至60米,都是因为到了挑战困难的极限。可能会有些激进,但很喜欢哈斯顿的这句话,“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你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若非如此,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对的,战斗到底,单纯的向困难发起挑战。
2014-2-28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读后感(二):#因为她就在那儿#

    三年前我去珠峰北坡大本营那天,因为天气的原因,看不到珠峰那巨大的雪山冰淇淋山体,所以在大本营过了一夜。好在没有怎么遇到让人苦恼的高反,反倒是帐篷里用牦牛粪作燃料而燃烧充分的炉子使整个帐篷内热的让人们无法入睡。
    第二天早上醒来天还没亮,我本来担心的是能不能看到珠峰。可当我出去看到黎明前的黑暗中一个巨大雪白的金字塔形山峰清晰完整的呈现在我的目视所及之处,当黎明渐至时的一束束阳光突破云层照射在山体上的一刻,当通体雪白的圣母峰被阳光染成金色的一瞬,自己深感雪山带来的震撼,因为我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这座世界屋脊。
     其实,从北坡大本营看珠峰,并没有想象中壮观,而且在所有14座8000米雪山中,珠峰也不是最难的。可从乔治.马洛里、安德鲁.欧文两位先驱功亏一篑并失踪在她脚下,到爱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诺尔盖完成第一次登顶,再到莱茵霍尔德.梅斯耐尔在1980年用阿尔卑斯攀登法无氧登顶珠峰,无数登山先驱总是纷至沓来这座被西方人称作圣母峰的壮丽雪峰。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对她如此热衷?除了世界第一高峰的名头外,乔治马洛里这位希拉里和梅斯耐尔之前最伟大 最接近8844.43那个高度的登山家曾说:Because the mountain is over there。
    这本书分析了96年珠峰山难悲剧的原因是商业登山让很多本来可能一辈子没办法登顶珠峰的业余人士拥有了珠峰梦并去付诸实施。可是我们后人终究没办法再去评论抑或指责那些在山难里幸存的任何人,毕竟在8000米雪山上,人是无法顾及平原上的道德的。而对逝者我们就更无法指责了,为什么?如果你去查找网络上那些长眠在整个珠峰攀登线路边的登山者遗体照片后,你就会找到答案。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读后感(三):登山的意义

从故事讲述了一群人登顶珠峰和回归大本营的故事,在阅读过程中我有很多次都被带入到海拔8000之上的死亡地带,空气稀薄无法呼吸却还要不停继续前进,高山缺氧导致一系列身体危机,雪盲症,缺氧大脑智力低下,肺水肿,在睡觉时候大脑直接停止工作,在极端环境下度过的72小时,在作者的描述下让我感觉自己都呼吸困难。看完此书后我从心底崇拜登山者,崇拜那些敢于挑战高山的人,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我都对他们致敬。在极度环境下,登上山顶需要的不只是强壮的身躯和强大的意志,这些都只是登山的基本,在海拔8000米之上,你的大脑里什么都没有,就连意志都没有,你就像一台机器,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空气,一步一步挪动。在不知过了多久之后,已经没有更高的地方可以去,你已经站在这个星球最高的地方。书中有太多的描述写会重击你的灵魂,让你对高山,对社会,对世界的认知多了一点点火花。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读后感(四):Because it is here!

1.背景交待。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登山者的圣经》是珠峰登山史上最惨痛的一场山难,12名登山者罹难,是自人类首次登上珠峰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个登山季。
       1996年,作者乔恩·克拉考尔作为《户外》杂志特派记者跟随一支商业登山队攀登珠峰。5月10日,克拉考尔及其他几名队友成功登顶并安全下山。然而数小时后他才获悉,其余的19名登山者在下山途中遭遇暴风雪,被困在海拔8000多米的地方。最终12人葬身风雪中,克拉考尔一个人坐在雪地上,想厘清过去72小时里发生的一切,事情为何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事情是否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2.经典回顾。“到达山顶是件容易的事;活着回来才最难”;“金钱本身对费希尔并不是至关重要的,但他明白,在我们的文化中,金钱是衡量成功的主要标准”;
    3.我的感受。书中一幕幕记实镜头的闪现,又把我带回前年,我的西藏之行,我是到过西藏北坡珠峰大本营的,越野车一路的颠簸加之高反、低温,到珠峰脚下已是晚上,眼前的珠峰像一位迟暮的老人,安详宁静,又像一坐巨大的狮身人头金字塔,神圣庄严,但大家已无心欣赏,下车拍了几张照片便返程了,这里有个插曲,同行的副队长下车撒了泡尿便感冒发烧了,也不知是他的随意性褻瀆了神明还是为了让我们真实的感知连珠峰脚下气候都如此恶劣,这便是珠峰给我的最初印象。我也无心留恋,我西藏之行最大的壮举是攀爬冈仁波齐,从塔钦(海拔4000多)出发,第一天走30公里到中点站(海拔5000多)宿板房,第二天凌晨三点即起床,要在太阳升起之前到达海拔6000多米的冈仁波齐转山的至高点,然后下山回塔钦,我第二天早上走了一段,整个人状态不佳,于是打了退堂,看完此书,我感觉我当时很明智,在毫无高原登山经验的状况下能有如此决断,启动关门时间
       再来讲讲贝克.韦瑟斯,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跟日本女人南比裸露在暴风雪中一整晚,暴风雪后,当已经非常疲惫的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他们的时候,以为他们已经冻死(当救援队员从南比脸上敲下3 英寸厚一块冰壳后,却发现她还有呼吸,同样贝克头上也包着厚厚的冰,可他也活着,但救援队员认为虽然有呼吸但肌体已废,拖回去也是死,不如保存队员实力)放弃把他带回营地。他醒来后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奇迹般的回来了,队友们都仍觉得他能活下来的希望很渺茫,只是给了相应的简单处理,让其单独在一个帐篷里,待其自生自灭。第二天早上,没人去看他叫他,都想当然的认为其已死,要不是乔恩决定在下撤前看韦瑟斯“最后一眼”行个注目礼,他可能已被冻死在自己的帐篷,但他又幸运的从死神手中逃出来。最终在紧急救助下,虽然他失去了一只手和鼻子,但他活了下来,靠着自己的力量走出了死神的虎口。如果,我说如果,搜救队员能够将他们及早带回,是否他还能更好地活着?是否日本女人也能活命?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自救。只有血肉至亲才会不顾生死拿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
       在自己的梦想与他人的性命面前,孰轻孰重
       最让我感到难过的是“疯狂山峰探险公司”的领队费希尔的死。他是一名真正的登山爱好者,是与霍尔齐名的高山向导,一生里抛妻别女,狂热地攀爬着世界各处的高地。他为人纵然狂妄自负、放浪不羁,但别具人格魅力,他与霍尔是死对头,关键时刻却能搭手援救。可是这一对冤家,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陷入同一绝境。危险来临的当口,他象头不知疲倦的鹰,来回奔波于雪山上营救自己的队员,却终究无力回天失去三名队员之后,他自己也葬身雪山中。自己一直那么遵守的关门时间,在自己手上破了规矩,便无力回天啊!
        最后要说的是,在海拔七八千米的地方,由于脑缺氧,人的智商仅相当于六岁的儿童,很多人因为缺氧造成判断失误走向死亡。所以,人在面临生死抉择,面临救援和不救援,抛弃和不抛弃的时候,所做的选择不能简单的用对与错来衡量。日本人与台湾人的冷漠我只当是冷静罢!
       为什么一定要去攀登雪山?Because it is here!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读后感(五):极限登山--------勇敢者的游戏

我是先看了电影,才第一次听说1996年珠峰的那场大山难。电影说的不是特别清楚,时间线、情节和人物结局都有点混乱,比如印象很深的一个情节是下山途中,一个向导一直在说没有氧气了,没有氧气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位探险顾问队的新西兰年轻向导当时由于缺氧已经思维混乱,他的氧气调节阀被冻住了,他对南峰氧气情况的这一错误判断直接导致了另一名向导的死亡,这部分关键情节是我看过书之后才明白的,电影里说的并不清楚。当时看完电影就丢在一边了,也并没多想。 今年本来想去西藏,并且去珠峰大本营的,然而因为很多因素,虽然我一直在努力促成这次旅行,前前后后抗争了两个月,但最后还是没能成行。心中极度失落的情况下,才买了此书。这是我读此书的背景。

这本书我一共看了三天,每次都是读一段停一会,尤其是最后几名登山者在暴风雪围困中,在距4号营地仅300米的地方迷路,最后导致康子死亡那段,还有最后霍尔被冻死那部分,我真是有种撕心裂肺,但竟无以言说的无力感。他们为了挑战自我极限,为了站在地球之巅而来到珠峰,他们也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难以想象人在零下70度的极寒中,眼睛被冻住在眼眶里,脸上盖着一层8cm厚的冰壳,手脚的骨头被冻住不能动,最后不得不截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户外运动记者,也是96珠峰大山难探险顾问队中登顶5人里活着回来的2位中的1位。初读本书的时候,我认为他是凭着他的好运气才逃脱一劫的,看下来才明白,他之所以逃脱,很大原因是因为他实在很强大,不仅因为他体力过人基本一直走在队伍前列,他12点登顶,早于2点关门时间两个小时,并及时返回。而且他有着丰富的登山经验,他熟悉各种攀登技巧和识别路线技巧,对自身情况的判断也往往有着惊人的准确性。以上因素叠加,他是唯一活着下山的登顶顾客,另一名幸存者是3号向导。

书中有两名顾客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个是最后冻死在雪地里的康子,探险顾问队里唯一一名女性成员。死状极其惨烈,书中描写到:找到她的时候,她的手套已经不知道丢到哪去了,在零下70度的极寒里,因为骨头被冻住了,她的手像鸡爪一样僵硬的蜷在一起,眼珠也被冻在了眼眶里无法闭上,虽然找到她的时候她还有微弱气息,但队里伤亡过于惨重,队员不得不把她留在原地直到冻死。还有一个就是那位极度坚韧的德克萨斯佬,在失明的情况下完成了一半的攀登路线,下撤到距营地300米的时候,由于躲避暴风雪迷路,在没有氧气补给的情况下,昏死在零下70度的雪地里17个小时后,顽强的走回了4号营地,最后存活。我往回翻看了一下,他是一名美国的病理学医生。他们都是勇士。

以上情节只占了书中震撼描写的很小一部分,书很棒,我想现实肯定比书中写的更震撼。这本非常精彩的书,我想每个看过的人,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忘得吧。另外,我连做梦都梦到自己登珠峰了。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读后感(六):登山者的圣经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我看的第一本户外纪实的书,1996年的珠峰山难看的真的很揪心。整本书包括后面的后记共252页,我看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看的很慢很慢。不是因为看不下去,是实在太精彩,舍不得看完,每一个小细节都不想错过,细细去体会,让自己整个人融了进去,仿佛我就站在那个令人生畏,却有着魔力般吸引的珠峰。

每天看一点,跟着书本的脚步,仿佛跟随着他们攀登,每天晚上睡觉都梦见书里描写的场景。也会想为什么他们要如此冒险为什么明知下午两点是必须下山的时间,还要往上冲,直至生命被大山吞噬。如果他们可以肯改变念头,是不是就可以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他们就可以回到温暖的家里,跟家人在一起。但,人生里没有那么多如果。

读到霍尔在山顶里明明还有活着,还能与下面的人通话,但却因为大风的阻挡,下面的人上不去救他。读到这里很心急也很无奈。想到霍尔就是这样,生命被大山一点一点的夺去。如果没有那场可怕的大风,下面的人就可以上去救他了。也如果他能如以往那样遵循大山里的“规则”,一到时间就必须往回走,他就可以活下去了。

读着一个一个攀登者的去世,真的感觉自己就是作者,他们就是自己的朋友,而陪伴着自己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一起生活了几个月,却遇难了,真的很难释怀。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夏尔巴人因为自己的过分自信导致从山上滑轮,见证着这刻的一个攀登者描述说 他抬头一看,那个夏尔巴人从上面开始滑落,就在自己隔壁滑过,伴随着恐慌的尖叫,还有滑过后在留在雪壁上的血迹,然后掉入了深渊。我看完这段,仿佛看了一段恐怖故事一样,心里一惊,毛骨悚然。但这却是真实的事情。

96年的这场珠峰山难的发生有很多很多原因,有人为的自然的等等,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尽管后人有再多的揪心与无奈,甚至有谴责也无济于事。珠峰对于攀登者来说就是有着很强烈的神秘的危险的美,无时无刻的在呼唤着攀登者、冒险者心里的那股冲动。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读后感(七):Have your passion found you yet?

今天早些时候, 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刚刚读完Jon Krakauer所著《进入空气稀薄地带》,阅读体验酣畅淋漓,阅读中时常都有魂牵梦绕,身临其境的感觉。作为接受《户外》杂志派遣的,带着写稿的“预谋”而来的户外记者,Jon Krakauer并未预谋,却成了1996年珠峰那场著名山难的参与者,见证者,甚至是现在看起来效应最大的传播者。他的个人记录向我们重现了那个春夏之交的五月,4只登山队伍中有12人罹难的惨痛经历。可是,读完之后疑问重重。事情明知有危险,为什么还要攀登?事中亲眼看到亲密伙伴离去,却爱莫能助,是什么感受?事后无数次午夜梦回,又要如何面对内心的苦痛?作者也在书中寻找答案。
他说:”我有很多不去攀登的好理由,但攀登珠峰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是欲望战胜理智的结果。任何真正考虑这样做的人,几乎都不够理智“,
他说:“哈里斯失踪了, 而且据推测已经死亡。想到这样一同电话,以及在导致他死亡的事件中我所扮演的角色,我跪倒在地上,一口接一口地呕吐起来,任凭冰冷的寒风吹打我的后背”,
也有人劝说过他在远离这次探险活动之前,找到某些重要视角之前,不要急于出书,可是他说在勇气被吞噬殆尽之后,写这本书也许能将珠峰从它的生活中清除出去。所以他也困惑,他也迷茫,他也想接着写书给自己一个了结的机会。
可是,他成功了吗?
“家庭生活中最平凡的快乐......都是令人着迷的快乐瞬间。而珠峰投下的长期阴影却与这些瞬间交织着,仿佛从未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淡忘一丝一毫。......而康子躺在南坳垂死之际,我却在距她只有320米之遥的帐篷里,无视她的苦苦挣扎,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安危。留在我心灵上的这个污点,并非经过几个月的悲伤和内疚的自责就可以被冲洗干净的。”
既然如此深度纪录书写,还要接受随着书本出版而伴随而来的责骂,误解,以及更多的负面的,完全不能让自己好受一点的回应,那到底是为了什么攀登?
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实在是有惑要解,意犹未尽,就那么“鬼使神差”地点开了Ipad上的Bilibili,开始看起了期待已久的《攀登梅鲁峰》。
从半年前在玻利维亚开始接触攀岩并顺藤摸瓜知道有这个片子时就一直想看想看很想看,但苦于地处世界另一头边远山区,院线当然不会上映,只好压抑住心中的念想。甚至记得去年九月底回国要从迈阿密转机并且中转时间够长,且正好是Meru全美大规模上映的时候,我有正而八经找到迈阿密的电影院线的网站,认真思考有没有正好有足够的时间,合适的上映时间能够排个满满的行程,解解心中的馋。最后,迫于机场酒店往返那家放映的电影院打车费用太贵,时间也比较紧张等原因,以及并未料到的严重牙髓炎的折麽,Meru feast in Miami并没有成行。
说来也是要感谢圣丹斯的好评,让国内观众们对这“第一部主流登山纪录片”产生了兴趣,也就有了Bilibili上面善良的Up主,也才有我今天终于了了的观影心愿。
在极高峰极多的喜马拉雅山脉要按高度论资排辈,梅鲁峰完全入不了登山者的法眼。可是由于其如鲨鱼鳍一般绝妙的外形,她的地位也如“鱼翅”一般珍贵;更由于对专业攀登技巧的极高要求,更是尚未有人类站在过“鱼翅”之上。就这样,她的身上聚集了严肃的,追求卓越的攀登者们的渴望。她是经验丰富的登山者Conrad Anker仰望了二十年的梦想,《攀登梅鲁峰》记录的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和同样优秀的Jimmy Chin以及Renan Ozturk组队多次尝试,最终成功登顶的故事。
"The game in climbing is..."
”The game in climbing is cut that line as fine as you can. But you don't wan to take stupid risk. If you die taking a stupid risk, not only are you dead, but you've embarrassed yourself and you've disgraced yourself. You're not supposed to take risk lightly. You're supposed to show that you're so good and so controlled, you can take it right to that line and go further."
片中三主角之一, 同时也是本片的导演和美国国家地理资深签约摄影师的Jimmy Chin会向自己病危的母亲做出承诺,不会让自己死在母亲的前面。所以他会在接连受到滑雪伙伴遭到几乎致命重伤和自己遭遇罕见雪崩却奇迹幸存的事件之后开始在“户外版图”中消失,进行严肃思考,要不要退出?要不要和高山告别?
三位主角在2008年的那次距离登顶”一步之遥“的撤退之后做出的再不回来梅鲁峰的决定时,一定是包涵有上述引文中类似的思考。他们技术娴熟,思考缜密,理智分析,不轻易为冲动埋单的精英攀登者,他们似乎也说服了自己。于是在之后的其它队伍尝试攀登这座依然无人问鼎的”鱼翅峰“时,并尝试向他们询问路线信息时,他们毫无保留,给予全部支持。特别是斯洛文尼亚的登山好手希尔沃.卡罗找上Conrad资讯并准备尝试的时候。Conrad说,“我们不对这座山峰拥有所有权”。
那么地令人尊敬,那么地思维冷静。可是,如果只是这样,世界上的高山传说就不是由他们主演了。也许Jon Krakareur说得对,“攀登珠峰本来就是一种非理性行为”?进一步说,所有这个类别下的极高山的攀登尝试都是非理性的行为?
所以接下来的故事走向也就理所当然了。当Conrad接到消息说斯洛伐克好手并未成功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毫不犹豫, “We are going back!”
幸存者的内疚
Jon Krakauer在书中直面写出了那一年的夏天,由于自己的不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导致了亲密队友哈里斯丧生珠峰的现实。可作为留下来的幸存者的内疚和忧伤,却一直伴随着他,挥之不去。Conrad又何尝不是如此。他还不止一次经历这样的悲伤。 先是在自己生命中扮演着精神导师和攀登伙伴的Mugs在Denali遇难,而后又见证灵魂伙伴一般的攀登伙伴Alex Lowe在喜马拉雅山脉一个看似风拼浪静的早晨瞬间被雪崩吞没。也许真的像Jon说的那样,时光的流逝并不能使那些瞬间淡忘。Jimmy在片中说:“They say the best Alpinists are the ones with the worst memory”。他们见证亲密伙伴的离去,甚至是瞬间消失,什么才能再次将他们支撑?当Conrad登顶梅鲁峰之后,双手在地香甜呼唤着自己精神导师的名字“Yeah Mugs! Got it for ya!”的时候,小小屏幕前的我也忍不住热泪盈眶。也许继续攀登,才是他们这样拥抱高山的人,缓解“幸存者的内疚”的最佳解药。
“因为山在那里”
Meru片头,Jimmy在对Conrad作为自己多年的攀登伙伴和精神导师一般的存在的大神级攀登任务进行开场介绍时就提到说虽然Conrad攀登技巧高超,攀登作品漂亮惊人,可令人惊叹的走入公众视野的缘由却是由于他在攀登珠峰时发现了75年前最后一次踏上珠峰征程却从此神秘消失的英国登山家Goerge Mallory的遗体, 就是那位面对记者无尽的追问,不得不说出“Because it is there!”以打发走记者的Mallory。话出口的当下,可没想到会成为众多登山者的珍藏金句,至理名言。
是啊,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会有那么多情节跌宕起伏,让观众和读者有如身临其境,惊叹人类生理极限和精神勇气竟至如此的登山故事。所以才会在那么多血淋淋的伤亡数字和一次次详尽的“事后诸葛亮”分析报告和经验总结后,还是会有那么一小戳人愿意付出时间,金钱,甚至生命却依然孜孜不倦。
所以为什么攀岩?
《攀登梅鲁峰》宣传记的时候,Jimmy Chin在自己的Instagram账号上分享了一段Jon Krakauer的话,是宣传,也是共勉。
“I think if you're lucky in life, you have something that [you're] passionate about and good at, maybe. You gotta figure out who you are and what you are, and what here to do. And that's a lot harder than it sounds. You don't get to pick what your passion is, it finds you. To not be true to yourself...is the worst of that bad choices." --- Jon Krakauer
So, have your passion found you yet?
20160224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读后感(八):生死极限

看过《绝命海拔》,迫不及待买来这本原作。同样是对96年山难的记录,书中自然是用的记者的第一视角。和电影相比较,整个事件的背景和参与的人员更加复杂完整,特别是对其中争议最大的俄国人,后面有不少篇幅讲述了在本书出版后,作者与俄国向导就事件经过的争执。书中有大量人名,就像电影里容易出现脸盲一样,需要前后确认。特别珍贵的是,无论是电影还是书,导演和作者都尽量用平实客观的角度来反思整个事件的经过。纵然有多重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导致了这起山难的发生,攀登喜马拉雅山本身,就是将自身无线接近生与死的极限。看完以后也更加明白,对于真正热爱登山的人,将生命终结在雪山上,或许是梦想的一个圆满,只是时间的先后而已。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读后感(九):人性的光辉

五一期间我看了乔恩·克拉考尔对1996年攀登珠穆朗玛峰山难的纪实《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和据此改变的电影《绝命海拔》。之后在新闻上报道了“瑞士机器”Ueli Steck从努子峰坠亡的消息。(他的伟大成就之一,是在2015年11月16日以自由单人阿式、耗时2小时22分50秒从艾格峰北壁登顶)今天又看了根据攀登艾格峰北壁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北壁》。我刚刚提到的这些事情,都是真实发生的悲剧,看完电影,心情并不好受。
一、人类从不驻足
像我这样从小被教育要注意安全、小心谨慎,又在民法影响下自认为理智的人,是绝对不会想去尝试挑战人类极限的事情,甚至连过山车我都不会去坐,去理解这些人——将生命用于挑战人类极限——的动机,是很困难的。但是,这并不会让我认为是愚蠢行为,并不妨碍我去钦佩、赞叹。“攀登珠峰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是欲望战胜理智的结果。任何真正考虑这样做的人,几乎都是不够理智”。(《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序言)或许这种不够理智,就是《大灭绝时代》中提到的“人类的疯狂基因”,“只有真正的现代人类才开始有这种冒险行为,敢于在望不到陆地的大洋之上漂。……但是,这之中也有某种我愿意称之为‘疯狂’的东西。要知道,得要有多少人出发远航并消失在茫茫太平洋之上,才能保证其中有人发现了复活节岛?我是说,这其实很荒谬。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能换来荣誉吗?能得到永生吗?还是仅仅为了满足好奇心?现在,我们又要去火星了。人类从不驻足”。(《大灭绝时代》P353)
二、人性的光辉
96年珠峰山难中死亡的冒险顾问队(Adventure Consultants)的领队Rob Hall和向导Andy Harris,如果他们在顾客Doug Hansen没有体力支持自己下山、已经走到鬼门关面前时,毅然、冷酷放弃他,或许就不会死掉。Hansen在登顶时消耗掉了全部体力和氧气,并且已经远远超出了关门时间2点,而Hall当时是有能力自己下山的,他的同事也建议他先下山保全自己,再营救Hansen。但是,Hall不管是出于保证客户安全、还是别的什么理由,总之他选择留下。我想,他选择留下帮助Hansen、带他下山时,是知道这样将面临更大死亡威胁。作为资深登山者的他本人,多次登顶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知道面临死亡禁区、氧气耗尽、暴风雪的多种困境中,多停留一分钟,生的希望就多降低一份。即便如此,他做出了一个似乎非“理智”的决定,留下来,并且送了命。再来看Harris,他是当天比较早到达顶峰的人,当时他已经在下撤到4号营地的途中,就是因为响应Hall的呼救,他返回到了山上,然后死掉了。
《北壁》的Toni和Andi,已经到达3350米的熨斗形山,离顶峰3970米不远时,放弃继续登顶下撤救援受伤的竞争对手,下撤中遭遇暴风雪4个人全部殒命。下撤途中,Andi被落下的积雪砸下,为了避免岩钉被拔出、Toni也被带下来,Andi割断了绳索坠崖。
我想这就是人性的光辉,人之所以为人的理由。我一直认为,求生是与生俱来的本性,是每个动物都有、不需要思索、融入血液的本性,而帮助他人、甚至为之牺牲并不是。在面对死亡威胁,是抛下队友独自求生,还是留下来共同面死,是自救的理智选择,还是唐·吉诃德似的高贵精神?人性的光辉,是不能简单的以理智来衡量、评价的。就像影评《悲剧的诞生》(小能七九西,来自豆瓣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2079676/)写道,“当我们在兴致勃勃谈论希腊悲剧的时候,往往忘记人性的光辉背后,必须笼罩着命运的巨大阴影。这终究不是一场角力或抗争,天平的两端,无论是人的肉体或者精神几乎轻如鸿毛,而这并不妨碍死亡的身后,一具体无完肤的尸体所散发的慑人的能量”。不论赞成与否,请为人性的光辉所感动。
三、做好每一件小事
反思悲剧,我想灾难的结局,并不单是因为恶劣的天气,过程中每一个小错误,单独来看无关紧要,但是累积到一起,最终结局就不可挽回。
96年山难中,如果疯狂山峰队(Mountain Madness)的夏尔巴领队洛桑能够按约准时在希拉里台阶固定攀绳,登山时间没有被延迟1个多小时,Hansen即使很慢,也能赶到关门时间,遇到暴风雪时已经下撤了;如果Hall严格遵守关门时间;如果队友意识到Harris因缺氧神智不清,把满的氧气瓶误认为空;如果疯狂山峰队的向导Anatoli Boukreev不是采用无氧登顶而早早下山,等等。
不要轻易放过每一个小错误、每一次小的错误决定。虽然不能避免,甚至我们在发生时并不自知错误,但一定要反省,尤其是发现错误时要努力改正。只有这样一点一滴,人生才能够进步。这是我的家庭传统、人生哲学,但是,我想很多人,都会认为揪住小错误不放,活得很累,也大可不必。但我们怎么知道小错误不会酿成大祸呢?即使不面对那样的高风险环境,如果反思、改正能够让我们不在同样的地方摔倒,人生的进步难道不值得追求吗?
四、放弃需要更大的勇气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甚至我们的文化(蔑视投降)中,都要求锲而不舍达成目标、永不放弃。但有时候,放弃需要更大的勇气,更值得尊重,放弃也是人生智慧。
96年山难中,冒险顾问队有三名顾客在希拉里台阶放弃了最后登顶下撤。乔恩感叹,“塔斯克、哈奇森、卡西希克以及菲施贝克每人支付了7万美元,并忍受了数周的巨大痛苦才获得这次攀登峰顶的机会。他们都是雄心勃勃的男人,不愿屈服于失败,或是半途而废。但当面临艰难抉择之时,他们是那一天当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作出正确选择的人”。(《进入空气稀薄地带》P135)《北壁》中割断攀绳放弃生命的Andi。
放弃并不可耻,相反,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加值得尊重。当然我并不提倡,一旦面临困难就放弃,但也要明白,在无法达成目标时选择放弃,不该被轻视,是一种可以做出的选择。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读后感(十):探险精神不灭

作者是Jon Krakauer,也是《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的作者,职业是记者,这两本书都是探险纪实类作品吧。与Into the wild中探求还原主人公的整个阿拉斯加生存精神和生活状态不同,这本书力求真实的还原了珠峰商业登山队从出发到最后的整个过程,涉及很多登山知识和细节以及登山计划安排等内容,所以也一直被认为是“登山者的圣经”。
珠峰,这个象征着人类靠自身体力可以爬到的地球最高点,承载了太多征服的故事。这本书就是记载发生在1996年5月的山难,其中12人永久留在了珠峰上面,这是最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山难之一。作者作为其中一只登山队的队员全程经历了这次事故。
攀登珠峰,靠人力到达世界最高点,这对于那些想要挑战自己极限的人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当然人们的动机是不同的,有的人是为了虚荣,以及由此带来的名利;有的人是为了克服自己的软弱,通过向外不断地征服来证明自己;有的人只是单纯的出于对攀爬的热爱,这种人并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他只是在做自己而已;如此等等。不管是人们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这样的勇敢和探险精神都值得敬佩,人类正是因为这样的各式各样的动机发明了电、发明了汽车、登上了月球。
攀登珠峰是极其危险的,变换的天气,人为的失误,各种意外事情以及对于自身能力的高估还有关键时候的决断失误都能让登山者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自从19世纪以来,依然有络绎不绝的人类每年登山季都蜂拥前来。答案在1920年代马洛里早就说过了:“Because it is there”。而这个答案是马洛里对面记者不断的穷追不舍时随口抛出的话,也被认为是登山者不断出发的最简练原因。因为山在那里,所以我要去。就像这本书里一位曾经距离山顶只有60米但是无奈下撤的登山者说的,“我一辈子都会想一个问题:山顶上究竟有什么”。
因为珠峰的难于攀登,也因为太多人想要攀登而这些人自身体力参差不齐,这两点催生了巨大的商业探险市场,指那些收取一定费用帮助登山爱好者,甚至是普通人只是头脑发热前来的人,达到山顶。当然更重要的是,安全返回。本书的故事其实就是发生于这样的几个探险队之间。
由于数目众多的探险队的存在,所以珠峰每年都会变得非常拥挤,这样的拥挤会大大增加登顶失败的概率以及山难的概率,因为道路的挤逼,登山绳只有一条。同时,登山者能力的参差不齐意味着总有人需要别人的援助,而援助通常意味着自己生存下来的概率降低。
所以这是个很复杂的场面,人性和道德,友情和冷漠,信仰和绝望,自我和他人被急剧的置于一个正面冲突的境地,有的情况下必须做出选择:是要救助限于危险的队友导致两人都无法下山丧失生命还是扔下队友自己逃命同时承受下半生的自责。或许只有书中冷酷日本登山队可以完全无视人道主义精神,对所有一路上需要救助的垂死之人不闻不问同时还能谈笑自若。
夏尔巴人是脚下通常被雇佣作为向导的民族,他们更适应高山环境。但是他们对于配合外来人屡次攀登他们的神山有很强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这可以给他们带来高额收入,另一方面他们的信仰和宗教让他们无法接受。在这里我们看到信仰还是屈从于现实,他们彼此竞争以求得当优秀向导的机会,但是他们的矛盾使得他们并不幸福。
在如今的局面,并不是攀上珠峰就很了不起。这是一个没有了探险的世界。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地域,如果说还有地理意义上探险,只有一些深洞和海底了。但是生命是一条无尽的河流,生活中处处都是探险。完成一件很难的工作,克服自己的恐惧面对那个懦弱的自己,这都是探险。
若没有探险精神,人类万古如黑夜,个人则永不会独立。
另外,爬山这种事情真的会上瘾,就像长途骑行一样。我每次在外骑行遇到那种特别窘迫的时候都心里骂自己:怎么又出来选择这种旅行了。但是下次仍然会选择这种旅行,因为它真正给我了一种away的感觉,一种自由的感觉,先不说这种自由是不是虚伪的,至少它是真实的。我猜爬山也是一样,爬上一座座雪山,克服自己的恐惧,挑战自己的极限,不断的认识自己:原来我可以做到这么多。这种感觉一定可以上瘾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