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万物静默如谜》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万物静默如谜》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0 22:39: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万物静默如谜》经典读后感10篇

  《万物静默如谜》是一本由[波]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静默如谜》读后感(一):种种思考的可能

读罢维斯拉瓦•辛波斯卡的《万物静默如迷》,我陷入巨大的沉思之中。这种沉思的由来,你可以认为是面对世间万物被激活之后争先恐后地表达它们自己观点,以至于自己一下子不知所措,所以只能逐一以沉默的思考分别对待。而之所以能感受到这种纷乱复杂的诸事百态,都源自于辛波斯卡出色的艺术表现手法。实际上,当我现在尝试着对这本诗集做出一些理解和评论时,内心是惶惶不安的。逐一品读其中的每一首诗,便可以在每一首诗里找到一个途径通往异域的世界,有时候这个契机可能只是一只甲虫,有时候则会是一次事件,甚至有的时候只是一种情绪。凡此间种种可能,都应值得我们深味一番,然后氤氲成迷漫空灵而若有所悟的状态,也就是因为这个,当我想极力捕捉这所有的一切时,便发现自己实在不具备这种能力,能一言以蔽之地解读出这本诗集的精髓。何况我认为,即使我真有这能力,恐怕也不愿做这等愚蠢而不负责任的事情。
  然而我终究还是做了这件不自量力的事情。我想这其中是有矛盾的地方,但也不在乎了。在读这本诗集之前,我只有零星地接触过现代诗歌。海子北岛食指顾城他们的诗,在我这儿看来并分辨不出什么区别,那些该被人记住的诗句我自然也能背诵,只是不知道具体出自谁的手来自哪首诗;对于外国的诗人,仅仅只限于名字而已,莎士比亚算一个,叶芝雪莱聂鲁达裴多菲波德莱尔拜伦算一拨儿,我不了解他们分别属于哪个时代哪个诗派,也没有读过他们的诗,或许读过,只道当时是寻常。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诗歌到底算什么?我曾这样问过自己,后来发现读诗这种事情,除了因为考试时被用到,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举措了。人们更倾向于在微博上转发段子,在论坛中各抒己见,在空间博客里评论时局,这样都已经是文化人的姿态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自己的圈子里,和自己熟知的一切无奈而坦然地相处。那我为什么会想到要读诗呢,最开始的理由好像都已经遗忘了,大概是因为有人这么建议过吧。当我翻开这本诗集,看到辛波斯卡写道“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我突然觉得自己有勇气了,仿着这句诗,我给自己打气:“我不读诗的惭愧,胜过我不懂诗的惭愧。”
  “诗——
然而诗究竟是怎么样的东西?
针对这个问题
人们提出的不确定答案不只一个。
但是我不懂,不懂
又紧抓着它不放,
仿佛抓住了救命的栏杆。”
这是辛波斯卡对诗的感悟。我不曾这么想过,毕竟答案不能只是一个。思考的结果,应该要存在多种可能性的。
2011年夏天我去西藏,看到了巍峨的雪山和无垠的碧蓝天空,内心当真汹涌澎湃。可是现在,你要我形容那究竟是一番怎样壮丽的景色,我不禁感到一阵阵的无力感。如果按照中国诗人的狡黠思维,我可以这么对你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愉悦,不堪持寄君”。可是毕竟还是没说呀。直到我读到《未进行的喜马拉雅之旅》这首诗,看吧,“噢,这些就是喜马拉雅了。奔月的群峰,永远静止的起跑背对突然裂开的天空。被刺穿的云漠。向虚无的一击。”我激动地浑身颤抖,没错,这就是我所看到那些风景,不仅是看到的,也是投影到我内心里的风景。语言的魅力,在此刻绽放光芒。我带着巨大的欣喜贪婪地搜寻下一个神奇的体验。于是我可以想象,人类之间的和解就好比老虎啜饮牛奶,鹰隼行走于地面,不再披戴锋芒;似乎可以理解,一张履历表的背后是一个与本人毫无关系的被架空与剥离的符号而一张照片中可能蕴含着未知而不可想象的未来;还可以学习到,讽刺一些人物时不必提及他们而只需要看看他们周围的路牌,赞美一些事物时也仅仅只需抓住某个瞬间。我想,这就是辛波斯卡说的种种可能,也是我在追求的种种可能。
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描写到,为了控制民众的思考,老大哥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举措来进行洗脑教育,其中就有削减语言的力量。当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我们是以语言为工具载体进行的。可是,当我们在脑子里找不到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就会受阻,我们便不能准确地了解自身的需求,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非常恐怖的。当你面对心爱的人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你的爱意,当你面对内心的质问却不懂得如何来解释,当你被周围的人以一致的言行所胁迫时却无法辩解并逃脱,一想到这些,我便恐惧到颤抖。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当然不至于像《1984》中那样,可是里面的恶灵,却似乎时时刻刻都觊觎着现有的一切。试想,当所有的人都高声歌唱伟大胜利时,谁还会允许我们为那些失败哭泣?每一个人都高声呼喊真理的口号时,又有谁愿意试图唱唱反调?而当我们都开始以同样一种方式消遣娱乐生活时,谁还愿意去做更复杂而怪异的事情呢?不!我一万个不愿意让这些发生。每一个人都该有自己的声音,都应该有自己思考的能力。即便是在现在这么一个语言堕落娱乐至上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社会,我们也应该拥有自己的声音,成为自己的角色。我相信,除了文艺青年普通青年二逼青年,依然存在着成千上万的不同类型的青年;除了屌丝高富帅女神黑木耳的角色,依然有成千上万的角色适用于自己。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凭什么一个简单的流行的词汇,就可以那么不负责任地概况我的一切?所以我想,语言要是能再丰富一些,描写自己的词汇再多彩一些,自己的一切依然会是充满与众不同的诗意的。
啊,我终究还是激动了。我之所以说到这些,是因为我发现诗歌的另一个意义这个意义的重要性,就是在于诗歌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回到《万物静默如迷》,我看到辛波斯卡对微小的甲虫,常人忽视的广告,默默无闻的歌手,日常习惯等只存在于思维边缘的事物都给予了巨大的热情。而在平易近人的语言下面,辛波斯卡又把隐藏的刀锋慢慢显露,为读者划开事物的表现,挖掘出更深层次的生命现象和生活本质,同时,又为我们对习以为常的事物提供全新的见解和观点,对于熟悉的事物,辛波斯卡又教会我们以陌生而独特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与鉴定。王小波有句话,“人仅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需要一个诗意的世界。”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而现在,辛波斯卡教会我,如何才能拥有诗意的世界。当我最终明白凡世间存在着种种事物的种种可能性时,我对这个世界就更多了一份期待和热爱。这是诗歌的意义,也是我的意义。

  《万物静默如谜》读后感(二):截稿之痛

其实不算是书评,只是恰好写在看完这本书之后。
截稿之痛
Juno
    各种巧合之下,这周读到了辛波丝卡的诗集《万物静默如谜》,她的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辞提到:
    诗人——真正的诗人——也必须不断地说“我不知道”。每一首诗都可视为响应这句话所做的努力,但是他在纸页上才刚写下最后一个句点,便开始犹豫,开始体悟到眼前这个答复是绝对不完满而可被摒弃的纯代用品。于是诗人继续尝试,他们这份对自我的不满所发展出来的一连串的成果,迟早会被文学史家用巨大的纸夹夹放在一起,命名为他们的“作品全集”。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的“截稿之痛”了。想象一下,辛波丝卡是如何心甘情愿停下笔来,将一首诗称作一首诗,而非继续修改被她视作绝对不完美的诗作的?无论哪次项目报告,从写提纲开始,写东西对我而言就意味着一场与时间的殊死搏斗。浩瀚的文献和更宽阔的现实世界,让我的清单越来越长,最后却在deadline到来之前草率地给出一个“成果”。日子久了,独立于我而存在的文字与经历越积越多。于是,从体验上,我对自己总是充满不满。然而,从回忆上,似乎自己又总是有点可取之处。这都是自己无限发散的怀疑向外界做出妥协所得到的结果吧: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但事实上得不到。
    看过《我们赖以生存的譬喻》、《经济哲学》和《实用主义》之后,对“意识形态”一词的敏感又增了一分。我开始将所有没有内容充实的概念称为意识形态,然而我没有体验的、不确凿的,难道都要包括吗?以至于,我真心觉得,除了人作为有机体需要补充六大营养素这一事实是确定的,其他我都无法负责任。因此,要问我愿意毕业之后承担什么样的工作,农民?因为农民会种菜卖粮,能够真实地被人需要,也不会收受不必要的虚荣。当然这个结论,更多是出于对焦虑逃避,我没有能力将经济学研究做成社会通常所标榜的科学。这又是在犯语言洁癖和完美主义的危险毛病了?就像《经济学的哲学》里所警告的:如果我们执着于语言上的清洁,那我们将一事无成
    当真要严肃追求这种完美,我该怎么对待我将来的工作?一是不做不能做的事情;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语言上的洁净也不是不能成为追求的目标,不过还是那句老话: “有规律就有例外”,没有完美的稿子,到了该交的时候,就考虑催稿人的感受,nice一点截稿了吧。

  《万物静默如谜》读后感(三):辛波斯卡

       我羡慕与敬仰辛波斯卡。
    她是一个自由潇洒的女诗人。
    我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她,没有听她开口吟诗,但我读她的诗,已经看到了一个优雅的灵魂,在高山上睥睨。
    那是一种独立,那是一种豪气。
    我看她的一幅照片:她已经老去,风华不再,但是面容慈霭,有一些细小的皱纹,点缀在她脸上,像花。她闭着眼睛,微笑,抽烟,陶醉地坐在书桌上。影影约约的灰色背景,是墙上凌乱而诗意的书籍。我无法言喻,只能勉强描摹,只能羡慕。
    我突然想到,几年前看到《一见钟情》时,她还活着;今日再读她种种可能,她已经去世一年。
    她死于2012年。
    她死时,波兰人都为她哀悼,像失去了一部分灵魂。
    人们从各地赶来,致以最后的敬意。
    我相信,爱诗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
    有伟大诗人的民族是骄傲的民族。
    我逐字阅读辛波斯卡,领略不同凡响的独特韵致,一种特别的干净,缓缓而来的诗意,像冰水。
    她让我再次对诗歌燃起火焰,诱发了我的饥渴。
    我开始偏爱辛波斯卡。
    我觉得辛波斯卡确是一位伟大的女诗人。
    只有这样伟大的诗人,才能让人情不自禁地捧起诗来,在深夜里偷偷阅读。
——2013年

  《万物静默如谜》读后感(四):却在地面到头骨之间 迷失了方向

我们通晓地球到星辰
的广袤空间,
却在地面到头骨之间
迷失了方向。
——辛波斯卡
好句,就是翻过这一页了还会翻回去。读了一遍又一遍,还是觉得意味深长
好的东西,总会让人觉得如沐春风般舒畅。
就是那样怦然心动,那样眼前一亮,那样不胜欣喜。
就像似有似无的一股力量慢慢渗入身体,侵入每一个细胞,触动每一根神经末梢,到达心的深处。
就如擦去玻璃窗上的雾气,窗外的景致清晰明朗的呈现眼前时的心情一样。
就连心也变得通透了。
各种共鸣,各种遐想蜂拥而至,不可抵挡,内心也变的丰富起来。
买了辛波斯卡的诗集,买这本书我承认自己标题党了,可是如此美妙又略带神秘感的书名,想必也是作者或者译者一番心思后才落锤定音,内容显然没有让我失望,只是看到第七页就心绪涌动。

  《万物静默如谜》读后感(五):“把自己和人们沟通起来……”


读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的诗集《万物静默如迷》让我不由地想起比利时画家勒内•马格利特的那幅令人费解的名画:这不是一只烟斗,在彼时它几乎成为美术史上的一句名言,也一度被视为新艺术发出的最强烈宣言之一。
那是一个极具写实意义的烟斗,画面原本也平平无奇,但却因为作者对于它——“这不是一只烟斗”的命名和“一幅画不是它所表现的那个东西”的观点而享誉世界。它是一幅画,是表现了一只烟斗的符号,却把绘画的艺术展现力从文字的说明中完全独立出来,还异常神奇地斩断了文字与图像本质上的联系,使两者成为完全独立的存在个体。
辛波斯卡的诗歌有将诗歌与文字有效剥离的神奇,也有将诗人情怀完全与现实生活较好融合的魔力,与勒内•马格利特的《这不是一只烟斗》所带给我的阅读感受有很多相似之处。她以诗歌的形式极具兴味地表达了我们生活周遭那些“微小的生物、常人忽视的物品、边缘人物、日常习惯……”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事物,和个体生命存在世界中那些早已被遗忘或无从表达的小小情绪以及些微情怀。 她会在不经意间为阅读者洞开一扇想象的窗,并任由那些总是被忙碌的人们忽略的阳光、雨露、花香……随意进进出出于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空间,也会在某一时刻倏忽间就关闭了这世界,使彼时还沉浸其中的我们也能超然地独立存在着而拒绝这世间的所有纷纷扰扰。
“辛波斯卡认为诗人必须能够也应该自现实人生取材;没有什么主题是不富诗意的,也没有任何事物是不可以入诗的”。 她俯视世界,与石头交谈,于是任何微小的事物都能引起她的极大写作兴趣,她关注存在,还用一粒沙的眼睛观察世界,于是任何与人类存在和自然存在的命题有着些微联系的思考都成为了她的写作主题。可以说,一个人和一个群体外化以及内化的所有都被她敏锐地捕捉,于是那些组成了生活的片段,组成了世界的碎片都被她赋以诗性而完美存在,于是她的诗歌、她的文字叙述都由无可计数的生活片段和自然片段所组成,她不依靠文字博得功名,也不依靠文字博得财富,而惟独依靠文字博得“把自己和人们沟通起来,把自己和世界沟通起来”的勇气与力量。

  《万物静默如谜》读后感(六):翻了几页辛波斯卡

她偏爱写诗的荒谬,胜于不写诗的荒谬
她的抽屉里,装着森林、水滴、和云朵
她以写作的喜悦,回应细微生活
"寂静"一词在纸上行过沙沙作响
希特勒的照片、静物画、履历表
恐怖分子、眼镜猴、梦境、广告
没什么不能收入宽阔的笔下
她与植物沉默,与石头交谈
在博物馆奇思,在剧场妙想
在黄昏点灯,说说喜马拉雅
"可对,可对"车轮发着声响
在夜里她听见寂静碰撞寂静
然而我,原来并不真正知道
她眼里的每样事物每个词语
在世上存在是何等丰富奇妙
=======
备注:上述引用了多个诗题和诗句

  《万物静默如谜》读后感(七):《旅行挽歌》——旅行的意义

最近又读辛波斯卡的诗集,读到《旅行挽歌》深受启发。4月中,和小伙伴结伴去四川,长达8天的游玩,有欢愉和惊喜,也有矛盾和困惑。这首诗完全表达了我对旅行的定义。
  “全部是我的,但无一为我所有
  无一为记忆所有,
  只有在注视时属于我。”
  旅行中的一切美景,在我未到达时,无一为我所有,它深藏在书中,照片中,攻略中。只有双脚站在它面前,双眼注视着它,我才拥有它,它才真正属于我。朦胧的印象与无边的想象从空中落地,此刻,深深地扎入了我的记忆库。
  “女神的雕像重现脑海,立刻又怀疑
  她们的头配错了躯干。”
  “索菲亚命运多舛的舞者,
  一具没有脸孔的躯体。”
  “分离——他的脸没有了眼睛
  分离——他的眼睛没有了瞳孔
  分离——猫的瞳孔”
  告别旅行,我以为我拥有了它,彻头彻尾,记忆库清晰而深刻,它穿透了我的大脑,它改变了我的思想,它篡夺了长期以往的价值观,它力量如此强大,它本该如此。但不知过了多久,当女神的雕像重现脑海,我疑惑了,她们的头配错了躯干,曾波动我情感的舞者那美丽的脸庞也面目全非。当我的双脚与它分离,目光与它分离,它变成了没有脸和眼睛的东西。一切都被迷雾所笼罩,甚至连感觉也日渐模糊。
  “多巧的列宁格勒
  只不过一座半座桥梁。
  可怜的乌普萨拉,
  大教堂落寞成碎片。”
  未到达时,我的心挂在遥远的天上,像个娇羞的新娘,等待她爱的人揭开遮住她动人脸庞的红盖头,兴奋、紧张、期待。憧憬着与她爱的人目光相遇那一霎,满面幸福的笑颜。但站到乐山大佛面前,才发现我已遗失了那份憧憬,现实的它竟比我心中的它小了一点点,或许心飞的太高,落地时没找准跑道,残存了些许失落。但它不像乌普萨拉那般落寂,和中国所有景点一样,身边充满了拥挤、喧嚣着的人们,热热闹闹。
  “无数,无穷,
  但一丝一毫皆各有特色,
  沙粒,水滴
  都是风景。
  我所鲜明真切地记住
  一片叶子的轮廓。
  问候与道别
  在匆匆一瞥间。
  过与不及,
  脖子的一次扭动。”
  你要问我旅行的意义,我不会说,它是一场心灵的洗涤,一次眼界的开阔,一次新文化的冲击,一次人与人的交流。这只不过是一次行走,在不同的风景间,人文间的行走,沙粒、水滴,都是风景。或许你会鲜明真切地记住所有的一切,你认为你即将拥有和已经拥有的一切,其实不过都是一次次问候和一场场道别,只在匆匆一瞥间,脖子的一次转动。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还有无数的照片。

  《万物静默如谜》读后感(八):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万物静默如谜》

岁末年终,翻翻书架上的老书,伴着轻柔的钢琴曲读几首小诗,世界瞬间万物静默如谜。
读书摘记:
《清晨四点》
“清晨四点没有人感觉舒畅。
如果蚂蚁在清晨四点感觉还不错,
——我们就给它们三声欢呼。让五点钟到来吧
如果我们还得继续生活。”
《有玩具气球的静物画》
“临死之前
我不唤回记忆,
我要召回
逝去的事物。”
《致友人》
“我们通晓地球到星辰
的广袤空间
却在地面到头骨之间
迷失了方向。”
《然而》
“在密封的箱型车里
名字们旅行过大地,
它们要如此旅行多远,
它们究竟出不出得去,
别问,我不会说,我不知道。”
《旅行挽歌》
“全都是我的,但无一为我所有,
无一为记忆所有,
只有在注视时属于我。”
《写作的喜悦》
“那么是否真有这么一个,
由我统治、唯我独尊的世界?
真有让我以符号的锁链捆住的时间?
真有永远听命于我的存在?
写作的喜悦,
保存的力量,
人类之手的复仇。”
《可能》
“你幸存,因为你是第一个。
你幸存,因为你是最后一个。
因为你独自一人。因为有很多人。
因为你左转。因为你右转。
因为下雨。因为阴影笼罩。
因为阳光普照。”
《从容的快板》
“我紧拉着生活的叶缘:
它是否愿意为我停留,仅此一次,
暂时忘却
它不断奔跑的终点站。”
《乌托邦》
“仿佛在此地,你只能离去,
没入深海永不回头。
没入高深莫测的人生。”
《一粒沙看世界》
“一秒钟过去,第二秒钟过去,第三秒。
但唯独对我们它们才是三秒钟。”
《在众生中》
“我就是我。
一个令人不解的偶然,
一如每个偶然。”

  《万物静默如谜》读后感(九):白色的回声:读辛波丝卡诗选《万物静默如谜》


       如果将“小说”视为参差繁茂的森林,将“散文”视为赏心悦目的花圃,将“戏剧”视为怡情养性的山水,那么“诗歌”则可看作是荒凉大漠中的一捧绿洲。现代文明就好比是这“荒凉的大漠”。因为其“荒凉”,更见此“绿洲”的“繁盛”,因为身处“大漠”,而更见得“绿洲”的稀有。
       古老中国可谓是“诗人的国度”。
       从盛唐“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醉态中走来的李白,慨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甫;到独自低语着人生“凄凄惨惨戚戚”的李清照,高歌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到欲语还休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李商隐,阅尽尘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再到怀着一腔报国情志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陆游和多愁善感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煜。他们留下的经典诗篇,如同一个个金光闪闪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向古典智慧的门廊。
       现代中国,尽管“诗歌”不再像往昔那般辉煌,但几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孕育出一批足可比肩国际的优秀诗人——徐志摩的浪漫,闻一多的悲壮,林徽因的含蓄,戴望舒的缠绵,艾青的炽烈,卞之琳的神秘,何其芳的激情,余光中的思念,北岛的梦想,舒婷的爱情,顾城的渴盼,海子的纯真......
       写诗的人,用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的话来说:“当代诗人对任何事物皆是怀疑论者,甚至——或者说尤其——对自己......诗人总要关起门来,脱下斗篷,廉价饰品以及其他诗的装备,去面对——安静又耐心地守候他们的自我——那白晰的纸张的时候,因为到头来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对万物的怀疑,对自身的拷问以及对内心的守护,使“诗人”这一群体,呈现出一种异于常人的“异质”风貌。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话语风格,诠释着形形色色的日常生活,不管这些日常生活是琐碎的、支离的、焦躁的抑或平淡的。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诗歌”微弱的声音——已经逐渐淹没在嘈杂纷纭的传媒环境里。每个人都渴望表达自我,都渴望言说,渴望被关注,被解读。而那些躲在纷繁世相背后的诗人们,还在自我的静默的一方天地里,独自拒斥着巨大的浪花与泡沫搭建的幻境,试图以自己智慧深邃的目光穿透复杂的人性表面。辛波斯卡,这位优雅的波兰女诗人,她的诗作,没有丰赡华美的辞藻,没有汪洋恣肆的想象,她时常游弋在平凡生活的表面,时常俯视庸碌的众生,她的短小精悍的诗作,如同一曲纯净的白色回声,掠过喜马拉雅傲岸的山巅,传遍欧洲大陆那参差交错的版图。
       “忧伤和眼泪隔着/银河系与银河系之间的距离/在从虚假通往真理的途中/你凋萎/不再有锐气.....”她的《致友人》以极短的篇幅描绘了人与人之间无形的情感阻隔,她试图将友谊的内涵放置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之上,用形象化的语言搭建了一条连通过去与未来的时空隧道;“奔月的群峰/永远静止的起跑/背对突然裂开的天空/被刺穿的云漠/向虚无的一击/回声——白色的沉默/寂静......”——这首《未进行的喜马拉雅之旅》一开头,就以其磅礴大气的姿态写出了诗人面对喜马拉雅山的敬畏之情。“群峰”在她眼中,仿佛直抵月球,然而它的蓄势待发又如同一种“静止的起跑”,既是一种积蓄,又充分拟人化,将山巅的傲岸与活力展现在对文字独有的驾驭力上,“背对突然裂开的天空”“被刺穿的云漠”,好像天空被喜马拉雅山劈开一刀,冲破了阻碍的天际;云层好似无边无涯的大漠,山尖将云层刺破,足见喜马拉雅山的伟力与不可一世。前三句都是写喜马拉雅山的外在形态(一种极致的力量)。“向虚无的一击”又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山巅的气势,这种壮阔,是向着“虚无”,向着一种虚空与无力的奋力一击,狠狠一击,然后,这一击产生了持久而耐人寻味的一席“回声”,是一种“白色的沉默”,一种“寂静无声”的白色的静默姿态。诗的第一段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个“奔”字提纲挈领,写活了山峰,笔锋一转,一个词语“静止”又是那么气定神闲,“静止”居然能和“起跑”搭配,可以看出作者的用词的机智。然而山峰是不会自己发出动作的,作者运用极致的想象,想象山峰面对着虚无的世界,发出了自己的致命一击,留给世人的是长久而深远的回响,这是山峰对人们的拷问。
       “她们的眼睛已遁入深处/并且向腺体的核心渗透/酵母由此进入血液......乳猪状的云朵奔驰过天空/胜利的喇叭鸣响肉欲的警报.....蓄短髭的太阳神汗流浃背地/策马进入骚动的神龛。”在《鲁本斯的女人》中,辛波斯卡与大师鲁本斯的画作狭路相逢,用自己一双慧眼解读鲁本斯画作中徐徐蒸腾的肉欲气息。在这里,一切都为欲望做好了准备,女人们的眼睛望眼欲穿(遁入深处),“腺体”这个词用的极为传神,后面搭配“渗透”,可以窥见欲望正一丝一丝的占领意志的高地,不断向体内的核心进发。“酵母”——这种催化剂也进入了人体的血液,预示着欲望的高潮即将到来。此时,“乳猪状的云朵”也正“奔驰过天空”。这个比喻很是精到,乳猪既是充满肉欲的,也是一种佳肴,好像身边的万物都因为这幅画作而进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后面的一句,欲望已经吹响了“胜利的喇叭”,肉欲完成了它自己的进攻。而那蓄着段胡须的太阳神,好像刚刚经历过一场肉欲的狂欢与追逐,致使他汗流浃背,他扬鞭策马,毫不犹豫的驰骋进入“骚动的神龛”,“太阳神”亵渎了神的崇高意旨,那神圣的灵位已经被骚动之心所占据。辛波斯卡用奇诡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看到鲁本斯的一幅画之后的想法。她不仅能写曲高和寡的事物,还能写出艺术作品外部所渗透出的狂放与活力。
      “我试图博取生活的青睐/赢得它的宠爱/迎合它的奇想/我总是率先向它哈腰鞠躬......我紧拉着生活的叶缘/它是否愿意为我停留,仅此一次/暂时忘却/它不断奔跑的终点站。”在《从容的快板》里,辛波斯卡描摹出一种她生活的状态。诗人有时也跟常人一样,需要向生活迎合,向生活点头哈腰,为了赢得那点滴的青睐与宠爱。诗人在与生活的拉扯中,耗尽了心力,渴望“暂时忘却”那“不断奔跑的终点站”。然而生活的道路是否会为诗人停留?仅仅那可贵的一次?诗人给予我们一个开放性的答案。
       在《乌托邦》里,诗人如是说:“唯一的道路是抵达之路”“越进入森林密处,越辽阔的展开‘显而易见’之谷。”这两句诗更有阅尽人世沧桑之后的豁达与澄澈,这不啻一种宗教般的情怀与形而上的思考。而在这篇诗作的最后,诗人最后写道:“没入高深莫测的人生”,想必是诗人已经沉潜入人生的内部,她已探寻到人生大彻大悟的真谛。任何一条道路都是殊途同归,我们只要迈开双腿,便会抵达心目中的密林深处。而往往是越是隐秘的地方,越易展开显而易见的存在,诗人意在指导我们:要深入事物看似复杂的肌理,探寻未知而又陌生的所在。
       “即使最高的山/也不比最深的谷/更靠近天空/任何地方都不比另一个地方拥有/更多的天空。”诗人在《天空》里用浅白的、哲理般的警句提醒着世人:你的眼界决定了你认识的深度与高度。
       事实上,辛波斯卡的诗作里鲜见那些晦涩的语言堆砌和让人费解的逻辑思辨,她的诗作洗练而沉静,儒雅冷峻而又意蕴丰厚。在这个属于辛波斯卡的诗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自由的呼吸诗中灵动飞扬的字句,聆听她温婉而动人心弦的白色回声。
  

  《万物静默如谜》读后感(十):只有你还未爱过我

你总能从各种途径接触到这位诗人的作品。比如收录在1962年《盐》中的《金婚纪念日》,又或者是1986年《桥上的人们》中的《写履历表》,然而,你从未爱过她。
你爱过她的诗,却未爱过她。
只有你还未爱过她。
多读几首吧,然后,你会爱她。阅读《万物静默如谜》会是一次美好的遇见,之于我是如此,希望对你来说也是一样。
湖南文艺出版社将陈黎、张芬龄翻译的辛波斯卡诗集以诗选的形式以“万物静默如谜”为书名结集出版。也多亏陈黎与张芬龄的帮助,我们得以与一位丰富、孤独的、看上去错误的、与世界抗争着、成为少数派的诗人相遇。
《万物静默如谜》一共收录1957年《呼唤雪人》、1962年《盐》、1967年《一百个笑声》、1972年《可能》、1976年《巨大的数目》、1986年《桥上的人们》、1993年《结束与开始》、2002年《瞬间》,共计75首诗歌。
喜欢《金婚纪念日》中,诗人这样写:
性别模糊,神秘感渐失,
差异交会成雷同,
一切所有的颜色都褪成了白色。
这两人谁被复制,谁消失了?
谁用两种笑容微笑?
谁的声音替两个声音发言?
谁为两个头点头同意?
谁的手势把茶匙举向两人的唇边?
谁剥下另一个人的皮?
谁依然活着,谁已然逝去
纠结于谁的掌纹中?
我20多岁,未婚,我无法想象金婚。
我喜欢《眼镜猴》中的猴子自嘲:只有我们这些极少数动物尚未被剥去毛皮,撕裂骨头,拔除羽毛,我们的骨骼,鳞片,角,獠牙以及富含蛋白质的其他部位都受到尊重。
这么偏门的作品也能找到知音,同样的事情,你诗的语言比我说的要好。
我喜欢《剧场印象》,辛波斯卡发现戏剧之荒谬。戏剧谢幕时,一切发生都宣告结束。只剩下演员期待掌声。
我喜欢《颂扬自我贬抑》,食人鲸的心脏也许重达百斤,和其他部位相比却算轻盈。
我喜欢《我们祖先短暂的一生》,她真的认真在写原始人的一生,认真的提出:长寿是岩石和树木的特权。
《写履历表》大概是最出名的一部作品。一方面与流行绘本作家全文抄录创作有关,另一方面因为这首诗写出了现代人的普遍境遇:地球上的居民多半是为了生存而工作,因为不得不工作而工作。他们选择这项或那项职业,不是出于热情;生存环境才是他们选择的依据。可厌的工作,无趣的工作,仅仅因为待遇高于他人而受到重视的工作(不管那工作有多可厌,多无趣)--这对人类是最残酷无情的磨难之一,而就目前情势看来,未来似乎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辛波斯卡语)
而找到工作的第一步是填写各种各样的简历表格。凭借几秒钟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了解一个人,对于不擅长自我介绍的人来说是比宇宙毁灭、外星人攻占地球更可怕的事。因为人们有偏见,他们认为外向的人,长的漂亮的人,家庭背景好的人更能做好工作。这样的偏见真可怕。
然而,有种偏见却会令人可爱。这种偏爱使得人超越于平凡的庸众,并且能够怡然自处。因此我最喜欢《种种可能》。
我偏爱电影。
我偏爱猫。
我偏爱华尔塔河沿岸的橡树。
我偏爱狄更斯胜过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偏爱我对人群的喜欢
胜过我对人类的爱。
我偏爱在手边摆放针线,以备不时之需。
我偏爱绿色。
我偏爱不抱持把一切
都归咎于理性的想法。
我偏爱例外。
我偏爱及早离去。
我偏爱和医生聊些别的话题。
我偏爱线条细致的老式插画。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我偏爱,就爱情而言,可以天天庆祝的
不特定纪念日。
我偏爱不向我做任何
承诺的道德家。
我偏爱狡猾的仁慈胜过过度可信的那种。
我偏爱穿便服的地球。
我偏爱被征服的国家胜过征服者。
我偏爱有些保留。
我偏爱混乱的地狱胜过秩序井然的地狱。
我偏爱格林童话胜过报纸头版。
我偏爱不开花的叶子胜过不长叶子的花。
我偏爱尾巴没被截短的狗。
我偏爱淡色的眼睛,因为我是黑眼珠。
我偏爱书桌的抽屉。
我偏爱许多此处未提及的事物
胜过许多我也没有说到的事物。
我偏爱自由无拘的零
胜过排列在阿拉伯数字后面的零。
我偏爱昆虫的时间胜过星星的时间。
我偏爱敲击木头。
我偏爱不去问还要多久或什么时候。
我偏爱牢记此一可能----
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
除非你是颗石头,必须板起脸孔,否则无法为人类的灵感之美所动。
对于灵感一事,我相信辛波斯卡说的:
现在、过去和以后,灵感总会去造访某一群人--那些自觉性选择自己的职业并且用爱和想象力去经营工作的人。……只要他们能够不断地发现新的挑战,他们的工作便是一趟永无终止的冒险。困难和挫折绝对压不扁他们的好奇心,一大堆新的疑问会自他们解决过的问题中产生。不论灵感是什么,它衍生自接连不断的“我不知道”。
因此,虽然我不认为灵感是诗人的专利,但我将他们归类为受幸运之神眷顾的精英团体。
                                                                      2014.4.2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