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渴望生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渴望生活读后感10篇

2017-11-20 22:50: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渴望生活读后感10篇

  《渴望生活》是一本由[美]欧文·斯通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52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渴望生活》读后感(一):爱上梵高,爱上印象派

用一个多星期,断断续续终于把500多页的《渴望生活》读完了。
这本关于梵高的个人传记,如同他的画作一样明亮多彩,我相信在他真实生活中,要比小说更加精彩,或许他并未感受的到。
梵高的成功一半功劳是提奥的,他从精神,物质上给予梵高太多。
梵高是一个共产主义者,深知自己就是一个农民,一个朴实的去劳动者。热爱他的土地,热爱他周遭的一切。
梵高从没有过太多的要求,只想通过自己的画,来养活自己。
他却没有看到多年之后他的作品上亿的价值留存在世界上。
就像是一场关于夏天里土地上面的追逐,看到了向日葵,跑到果园看到了杏树,跑到街上看到了咖啡厅,跑到了黄色小屋面前,在屋子上面的烟筒上升起了一团烟,到了夜晚又看到了满天的星空。

  《渴望生活》读后感(二):梵高

提奥之于梵高是上帝般的存在,如果没有提奥,梵高必然是要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的。可提奥又不完全等同于上帝,因为在某种角度来说,梵高将这位上帝拉下了水,使他一直在追随着梵高的脚步(比如他救了那个想要自杀的女孩、着手辞职去开创画廊等),即使哥哥激情乃至于疯狂时常让他抓狂,他也从未有过半点想要放弃哥哥的想法,并持续长达十年一直资助分文挣不到的梵高,直到自己生命的尽头,即使是在自己异常窘迫的时候。所以我们在惊叹于梵高伟大的天才的同时,更应该感谢背后默默支撑着他的提奥。

被在巴黎梵高与高更、修拉、劳特累克们成天充满激情的争论迷的不能自拔,同时想到一部电影《午夜巴黎》,再一次臣服于巴黎这个伟大城市的魅力

梵高是被天才的艺术逼疯的。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他无疑是个彻底的疯子。同时梵高又是善良而体贴的,无论是对于玛高特、克里斯汀,还是对于博里纳日和纽恩兰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亦或是对于安娜和提奥,梵高都展现出了令人感动温柔和爱,甚至于在最后也是因为不想给提奥继续增加负担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当然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绘画使命的完成)。

梵高的疯癫一点儿也没有显现出一般意义上所有疯子的那种偏执、毁灭和可怕,而更多的是一种令人可怜而悲伤的惋惜,疯癫的梵高依然是那么听话,以至于让我数次模糊双眼……

多么想,梵高那些与高更、修拉、劳特累克们在巴黎充满激情和精力的争论永无休止,提奥永远绅士的要么站在一边倾听时而插几句话,要么被逼的夺门而出……这是一副多么美好的画面,充满活力、富于生机和和谐,然而再美好的东西终有一天都要逝去。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这不能算是一本严谨的人物传记,更像是一部以梵高为原型的小说。在读书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某种对于故事真实性的怀疑,可是在读到梵高告别的时候,泪水不知不觉模糊了双眼。所以,真实与否开始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它带给我那么多感动与激情,而这感动,正是我期待从梵高身上所获得的。

  《渴望生活》读后感(三):向文森特·梵高致敬

之前我对梵高定义,是与世隔绝的疯子,是不谙世事的精神病,是天才艺术家。
但,随着MP3里面那些首九十年代的老歌,我终于把这本《渴望生活,梵高传》阅读完,我意识到我对于一个善良单纯炙热的生命之前是存在多么大的误解。
半年前看《月亮与六便士》,一本以高更为原型书写的书,文中的高更放弃了稳定的银行工作,独身一人背弃亲人来到巴黎忍受着艰苦的环境作画,孤注一掷、不通人情地作画使他靠近灵魂,最终创造了不朽的作品。
比起高更,我更崇敬梵高。文森特不仅有高更对艺术的激情与执着以及对于艺术理解的深刻,他还是一个可爱的人儿啊,他拥有一颗善感的同情心,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爱是包容性的。
他生于一个显赫的艺术商人家族,本应该能够过着拥有极高社会地位的工作,但是梵高认为那些出高价购买糟糕画作的庸脂俗粉并不懂得艺术,这样是对于真正的艺术的一种亵渎,他毅然决然放弃了这份耀眼工作。与此同时,他正以极大的激情投入到第一段爱情中,可惜心上人乌苏拉却以自己早已订婚的理由离开了文森特。家人都劝他就此离开英国,回到家乡荷兰,但他却在英国坚守到乌苏拉婚礼一刻,才将心中熊熊烈火化为灰烬,才为曾经炙热的初恋唱一曲葬歌。痛苦中的文森特此时在阅读圣经、信奉上帝中得到精神救赎。接下来他不断找寻生命的意义,学习拉丁文、去上传教学校、在矿区同当地人一样忍饥挨饿,身处陋室体察疾苦,为矿工传教,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沮丧之余他开始信手涂鸦,他惊奇地发现绘画能让人全情投入。就这样,他如同获得了新生,他精神振奋夜不能寐。他可以走得把鞋磨破去请教画作,可以一周只吃黑面包和奶酪、把省下的钱用来买颜料,他能在身体极其虚弱状态仍继续作画…他在挨顿拜表哥为师,向表姐表白。因为遭到表姐的绝情拒绝,他开始背着画夹来到海牙,有了自己的第一个画室。在这里他短暂地从师表哥,但最终因表哥教导文森特要对着雕塑绘画文森特嫌其死板而两人恩断义绝;文森特也常常受到画商的讽刺和挖苦;文森特租不起模特,妓女克里斯汀就免费给其当起了模特。两人渐渐产生了爱情,文森特不顾及家人的反对,世人的眼光为克里斯汀治病,给她生私生子的费用,为家里添置好的家具,养育她们一家四口,义无反顾。可惜后来的克里斯汀总是嫌文森特补贴家用的钱都用来购买颜料,对待他由理解变得苛刻,两个人的关系走到尽头。但是,文森特直到最后仍然说的是只要你想回来这一直属于你,还要求克答应他离开他之后一定不能去做妓女的勾当,这样对身体不好。文森特离开了海牙,回到了家乡纽恩南。虽然母亲对他很好,但是他却被家乡人嫌弃,他被称为游手好闲的人,人们生怕接触他之后染上了不良习气、怠慢工作。只有玛高特深深的爱着他,玛高特说我只希望你能同意让我爱你,她给了文森特巨大的感动。在这期间文森特创作了大量以田间农民为对象的画作,吃土豆的人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后来,文森特在弟弟提奥的劝说下来到巴黎接触了“成熟”的艺术,他顿时心灵受到了震撼、灵感得到了激发,他恍然大悟突然意识到绘画还能运用这么明亮的颜色。在这期间他遇到了许多画家(那些同道中人,当时受到世人排挤,但之后都很有成就的人,比如高更、塞尚等),他们一起切磋。当文森特吸收了巴黎绘画的精华,他认为他更属于“民间”画家,需要接触到真正的自然,因此他去了“色彩斑斓”的阿尔。在阿尔他租住了一间他最最喜欢的黄色房顶的屋子,在阿尔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后来还与高更在这所房子里共同生活了62天。(文森特为盼望高更的到来,省吃俭用给高更布置房间)但是由于两人的个性不合,经常发生口角。最终由于文森特长期下太阳下作画+持续以来用激情创作+与高更关系不和,得了热病(精神病),他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当他神志恢复正常之后,也不知道当初自己为什么做出如此举动)后来他被送到圣雷米疗养,在这期间他卖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幅画(也是最后一幅)。当他病情稳定一些后,他被弟弟送到奥威尔,在这里文森特觉得自己创作的激情已经殆尽+弟弟的儿子生了病+弟弟面临财务危机,而他不想成为弟弟的负担,因此选择了在神志清醒的时候自杀。半年后,提奥追随哥哥的脚步,因病去世。
在这里致敬文森特同时,不得不一起致敬同样伟大的文森特的弟弟提奥。九年间,他一直给予哥哥经济支持,从刚开始的一个月100法郎到后来的一个月150法郎,他始终相信他的哥哥早晚有一天能得到世人的认可,只是时机不到。他悉心地将文森特每一次给他寄来的画作和信件按照日期整齐地一幅幅(封封)珍藏好。提奥不但笃定地相信哥哥的才华,他也给予了文森特巨大的精神上的关心与帮助。作为读者的我,只想感谢提奥,当世人把文森特当作游手好闲的人与疯子时,是提奥让文森特感到了这个庸俗的世界里的少有的温暖,以至于让我读起文森特的故事时心里好受了那么一点点。
文森特,这个世界世俗,渴望成功,渴望财富,渴望身份地位,渴望肉体满足,活得循规蹈矩平淡无奇,它配不上你心中那熊熊燃烧的火焰,配不上你对于贫困人民生活的深刻理解(文森特的父亲劝说其去给富贵人家画像,这样能赚取财富,而文森特认为有钱人长得都一样,他更爱画没有钱支付花钱的田间农民,他认为从这类人脸上才能看到对于生命的理解),配不上你用精神支撑着肉体行动的执着,配不上你根植于内心的善良。(文森特你不仅是个艺术家啊,我看你你更像个哲学家,先于世人找到生命的本质。)
而如今的世界,我们理解了文森特,但,欲望牵绊,我们终究没有勇气成为文森特。

  《渴望生活》读后感(四):这个疯子。这个天才。

“你什么时候回家来,画那些墓园里的木头十字架呢?”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耳机里循环播放着马頔的“南山南”,一股巨大的哀伤扑面而来
梵高是不会无缘无故放弃这个他所渴望的生活的。他从不畏惧死亡,他怕的是变得不能死去,而拉着提奥一起堕入地狱。
那样的话,提奥、乔安娜和小温森特,这些世上对他最重要的人,将会遭受命运怎样的煎熬。所以,当他画完《麦田上的乌鸦》,他知道,是时候结束一切了。
这个疯子。这个天才。就这样自私的离开了。
而提奥。亲爱的提奥。“这个曾经为他经历了长久的痛苦,然而却一直爱着他,在迄今有过的兄弟之中最好、最亲爱的弟弟。”让我想起了北辰。
今天是8月5日,6天后,又是你的祭日了。我想说,梵高有提奥这样的弟弟,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而你,对我来说,也是一样。

  《渴望生活》读后感(五):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渴望生活

“我将尽力而为,我一点也不轻视‘平庸’这个词儿中所包含的朴素意义。如果有人轻视平庸的东西,那他肯定不会比平庸更高明。”
读《渴望生活》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晚上,大概战线是过于长了一点,但确实是一字不落的认认真真的读完了,这一个月的晚上在结束了白天的紧张的工作学习后都会迫不及待的拿起这本书来,而让我如此不可自拔的沉溺的原因大概就是本书的题目渴望生活,这本书从书籍封面的橙黄色开始就给了我一种热烈的生命感。
然而即使是这么伟大的人,在他的伟大的一生里也是谦卑的活着,他从未感到有过满足感,而是孜孜不倦的在怀疑自己质疑自己,正是这种不满足感才激励了他如此努力的活着想要将一切做的更好,开头是书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句话,他说他将尽力而为,是的,尽力而为才是最好的,我们的生活中需要的不是信誓旦旦需要的也不是山盟海誓,平凡人的生活里更重要的是尽力而为。然而即使是这么伟大的人,也从未轻视过平庸这个词,在他的生命里他爱过富贵人家的小姐也爱过平民窟里的妓女,他结识过上流社会的公子也结识过贫民世界里的矿工,他有着天才级别的画家朋友也有着普通的朋友,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包容和理解,不记得是曾几何时在书中读到过他说的这样一句话“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这大概就是他对艺术最深层次的理解。
通读全书,除了对于一个人如热爱生活渴望生活有感动还有震撼,我们无数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却都只是活着而不生活着,生活是什么,生活大概是对生命的敬重和对生命的热情,即使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他从未放弃过,他本可以走一条更简单更轻松的人生之路,然而他选择的却是更艰难的却是值得为之而活的人生。大概是从小学的课本上就学习过这个人,后来开始学画画,这个人的名字自然也就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了,直到今天才理解到如果提起梵高只知道他的向日葵是多么浅薄的事情,他更值得学习的部分是活着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渴望的一生,是炽烈的一生,慢慢了解才知道自己有多愚钝,越了解越意识到自己的不了解,而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才会知道自以为是侃侃而谈是多么的可笑。
真正的热爱是从骨子里透露出的热情和激情,所有坚持不下来的东西都是因为还不够爱。
梵高从别人的画里学习到“学会痛苦而不抱怨,这是唯一实际的事情,是一门大学问,是需要学到手的一门课程,是解决生活中一切问题的办法”。
他是经历过很多痛苦的人,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说的,这些痛苦是他选择的是他愿意承受的,因为他知道这些是为了他热爱的事情所付出的代价,所以他的一生都在寻找解脱,而解脱就是沉溺于深爱的画画世界中,而这个世界又会不断的给他带来痛苦,因此他在学画画的早几年就意识到要学会痛苦而不抱怨,我相信在他的一生中也曾享受过这样的痛苦。如果说痛苦带来的是成长,那么何必害怕痛苦?
梵高的一生都在学习,他从未放弃过学习,他从学习开始,就在向周围的人学习,向大师学习,向生活学习,向自己学习,他从来没有将自己视为标杆,而是深感不够,他的一生都觉得学习的不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到达了一个点,一个可以往回走的点,正是由于他的孜孜不倦的学习,他才拥有更完美的创作。再来细想自己,这几年下来,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之中,回头看的时候却是一无所获,但凡是学到了一点什么东西,就开始骄傲自大,以为自己多么了不起,殊不知才是皮毛功夫而已,再看看周围的人,似乎没有谁再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一本书,或者谁读了一本书似乎就要全城皆知。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
梵高在最后告别的时候只有这样的感叹,但《渴望生活》毕竟还是以小说的形式还原了梵高的一生,所以这句话是梵高亲口所说还是作者欧文斯通的看法就不得而知了,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在梵高的一生中,弟弟提奥是始终伴随其左右的,而他和弟弟之间的七百多封信件也很好的还原他对生活如此渴望的一生。文字可以写出告别,但告别却无法画出来,然而他的画确实没有对这个世界告别,而现在的我们通过他的画就可以看到他所热爱和炽烈的这一生,他在画里没有告别而是留下了永恒的生命力。他选择的离别,是觉得对所有人都好,而他却谦卑的从未想过他的存在才是对所有人都好。
所以读到最后,对于他放弃生命的这一段,我一度哽咽,我没办法想象一个对生活如此热爱,对生命如此虔诚的人会选择告别生命。
一本书带给人的感受太多,就没办法用简单的话说清,还是庆幸这些年下来阅读的习惯也一直保持了下来,人生所有的孤独感大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书读的太少,人生很多的抱怨大概也是因为书读的太少,以上仅为个人拙见。

  《渴望生活》读后感(六):对强烈的偏执

当我喜欢生活,对生活仍有渴望、希冀、与幻想时,我心中充满了蓬勃及激情。我是如此渴望去爱,去表达爱。当生活不再吸引我,不再让我有为了生存下去而克服种种苦难的决心时,也再没有活下去的必要。 是什么时候知道梵高的呢?那是小时候,距离现在已经很多年了。很喜欢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刘星模仿梵高割耳朵,那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听到梵高的名字。奇怪的是,他就那么印在脑海里,即使后来多年里没有了解过他,仅仅只是偶尔听到他的名字,就会有一股暖流流过心中。我对他总有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怪的亲切感,我有点自恋的感觉到我似乎与他有种联结。 我不会觉得他的死亡是悲剧或是结束,人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可以留下什么东西。我也不认为在他有生之年他的作品不被大众认可是他的遗憾。人生,说到底是自己的生活,人生的成功在于你所表达的,即你的行动,你的言语,是否都是你真心所想,你是否做了你发自内心想做的事。如果是,那便是成功的一生,完整的一生。赫尔曼·黑塞说人的一生所要做的就是成为他自己。文森特做到了。尽管在他的生命里没有顺遂的爱情、父母的理解与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他有提奥,有对绘画梦想的渴望。在经历过这追求过程中的巨大困难后,他也不曾放弃。正如尼采那句“当一个人知道他想要什么后,他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也让我想起《斯通纳》书页腰封上的那句话“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渴、望、生、活,仔细、认真地去感受这几个字。对如今90%的人的生活而言都是与这几个字所表达的那种强烈背道而驰的。在电影《唯爱永生》中,亚当和夏娃把世人称作“僵尸”,真是再合适没有了,对僵尸来说,觅食是其人生的主要目的,唯一不同的区别为:勤奋的人为追求高级的食物而努力,懒惰的人则只以勉强活着为目的。只有越来越少的人会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会去思考自己生而为人的使命。至少在我身边,从没有人去谈论自己的梦想,并且羞于说出梦想两字。当人们聚在一起时,讨论的全是别人的生活。 文森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甚至在某些方面是有点让人鄙视的。他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世俗,却又在另一方面追求世俗。他渴望家庭生活,用弟弟供给其画画的钱供养家庭,他不爱玛高特,却利用玛高特对他的爱享受温暖,享受被爱的感觉。但缺点让人物更鲜活饱满,他不是世俗眼中的艺术家,那一类艺术家是高高在上的,是常人无法触及的。但梵高呢?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农民艺术家,所以他的缺点反而让他更鲜活。 在这本书中,除了能够体味到梵高人生的起起落落外,最让人感动的,也是最有魅力的莫过于提奥了,没有提奥就不会有梵高。他是让人心安的存在,他温文尔雅,是真正的绅士;他拥有不俗的审美,为新时代的画家们争取地位;他一直都在文森特背后做他的强有力的后盾,在所有人都反对他时仍旧支持着他。他保存着他们彼此间的所有信件,他的所有画作,当他为了继续供文森特画画时不得不继续做不喜欢的工作时仍旧安慰文森特,“我的工作有一半是你的,你的绘画也有一半是我的”。

为什么人们喜欢了解名人的历史呢?我们通过传记了解一个人的一生,便更加理解他的所作所为,而对于画家来说,则是对他的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从其一生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经验,用其苦难鼓励自我,因为成功从来都不是容易的。

  《渴望生活》读后感(七):坚持

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看书只看到了作者表面想要表达的内容,肤浅的那一方面。不知道该如何去想作者背后想要告诉我们的哲理。
渴望生活,这本书是别人推荐给我的。开始的时候,看着那么厚的一本书,觉得自己读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没想到,断断续续的半个月时间,我竟然全部看完了。不得不说,作者这样写传记的方式给了我一种便利,让我更容易融入到主角的生活中。
文章的前半段,我很佩服温森特,觉得他超级有勇气,他能看清楚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弊端,明白自己要从哪一方面入手。但到了温森特决定自己的终身梦想是当一位艺术家,画家的时候,我是有些反感的。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除了画画其他事情都不去做的人,你有什么资格谈理想。幸亏当时温森特身边有一个弟弟一直支持他,给他每月提供生活费,材料费。其实,我很不懂,是不是艺术家就有要家人提供来生活保障,而自己不用管其他的任何事情,只需要画画、画画。我觉得这是温森特自己的自私的一种体现。
文中也提到了许多的其他画家,大多数都能使自己的生活有保障,或许是父辈留下来了一大笔遗产。然而,没有一个人像温森特一样,只能依靠弟弟提奥的资助才能使自己不饿肚子。或许是我不理解艺术家的生活态度,追梦方式。我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不否认温森特们对艺术的追求。
文章的最后,也是温森特一生的最后阶段,向日葵经过炽热的燃烧后,也有凋落的时候。温森特自杀了,这个伟大的艺术家的一生结束了。
总体看下来,我应该像温森特学习。他对于自己梦想的坚持,他从未说过放弃,即使有过病痛,但他坚持下来了。然而,21世纪的我们,可能连自己的梦想都没有找到,更谈不上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所以,梦想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
渴望生活,四个字,我觉得作者起这个名字主要是想劝诫我们不应该对生活失去信心。温森特一生贫困潦倒,已然保持着自己的初心,没有轻言放弃。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温森特一样,坚持到底呢。

  《渴望生活》读后感(八):如向日葵般渴望

“一个因善良受苦的天使,一个用色彩享乐的天才”
周国平对于梵高的魂的这句点评恰如其分。
从心直手快的画廊店员再到博里纳日惊觉自己绘画本真,这个转变过程是触目惊心的。
原本的文森特只是一名传教士,想要用圣经和上帝拯救贫穷煤矿小镇的人民,然而他发现他错了,所谓的指引和真言根本换不来一丝工人环境的改善,一场矿难与困在地底数十具冰冷的尸体让他心灰意冷——
“于是,他突然明白了自己长期以来就隐隐知道的事情。他明白了,有关上帝的那些话,其实全是孩子气的借口和推托,是一个吓坏了的孤独的人在寒冷、漫长的黑夜中,由于绝望而编造、散步的谎言。没有什么上帝,事情就是这样简单。压根儿没有上帝,只有混乱——悲惨的、痛苦的、残酷的、莫名其妙的、无尽无休的混乱。”
感觉他命运中的癫狂自此就已埋下伏笔了:“他失去了上帝,同时也失去了自己。”
随后无意间记录的上工身影,草草几笔令文森特意识到自己应该用画笔描绘与记录现实。他早期刻意模仿的是米勒的现实主义画法,《吃土豆的人》可见一斑,灰暗色调与写实交织,穿插在他早期的不断尝试中。
没有扎实的绘画功底,也所幸没有受到学院派刻板训练的荼毒,他总算第一次画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他注视着自己的作品。他笑了。这是他自己的晚钟啊!他终于把他画出来了。他终于捕捉到了那正在消逝的事物中存在着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在他的笔下,布拉邦特的农民从此获得了不朽的生命。”
而真正让他蜕变为一个追逐太阳的人的,则是在巴黎与印象派的相遇。
“这些正在墙上冲着他发出欢笑的画,是他从未见过,也从未梦想过的。平涂的、薄薄的表面没有了,情感上的冷漠不见了,欧洲几个世纪以来把绘画浸泡在里面的那种褐色肉汁也荡然无存了。”
“这些画表现了对太阳的狂热崇拜,充满着光、空气和颤动的生命感。”
在巴黎,他遇到了一批与他同样追逐梦想却备受冷落的新生画家们。
他遇见了抛弃高薪和家庭随后在塔希提终老的高更;他遇见了整日作画一年心血换一幅油画英年早逝的修拉;他遇见了身体缺陷却在红磨坊流连想要表现流动盛宴场景的劳特雷克。
“要是一个人能当上画家,他干吗非要当伯爵不可呢”,劳特雷克对他说。
当然,巴黎注定不是文森特生命中的重头戏。
一度所谓共产主义科勒尼的壮举,他却在运动即将到达顶峰时清醒过来。
他不是共产主义组织家,他是画家。
他需要的是有更多时间留给自己作画,不是逼仄的画室挤满天下攘攘。于是他南下法国,“向着太阳”。
在阿尔,他如自己画笔下的那株向日葵,炽热的燃烧着自己最旺盛的生命力。
他不断画着,画田野,画四季。画板上树的枝梢越来越尖,调色板上的颜料越来越浓烈而鲜艳。
他可以昼伏夜出,画钴蓝色的夜空和阿尔的小酒馆。
他可以在南法干辣辣的阳光与西北风的摧残下,日复一日描摹着捕捉着乡间的每一处美好。
然而,或许是他辗转多地常年清贫生活的累积,或许是世人对他曾有过的所有不理解与指指点点,或许是情感的颠沛流离使然......他的精神开始恍惚,情绪波动强烈,割下的那只鲜血淋淋的耳朵,将他自己送进了圣雷米精神病院的铁门内,也将自己送上了人生终焉之时。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丧钟已在低吟,为这位天才的画家,这个注定伟大却陷落平凡的巨人。
实际上在圣雷米的期间,文森特的神智在清醒的时候是无比清醒的。他知道自己发病的周期,也能冷静的与其他精神失常的人平淡相处,相互依偎与照顾。但是,这依然无法阻止他的生命飞速消陨。
麦田上飞过的群鸦,正是他对生前一切的了结与告别。“然而,语言从来不是他的表达方式。”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
“他抬起头,仰面对着太阳。他把左轮手枪压在自己的腹部,扣动扳机。他倒下去了,把脸埋在田野上肥沃而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泥土之中,像一种急速还原的泥土,正在返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里。”
梵高就这样,用自己的生命作画,告别。
他没有立刻死去。而是自己挣扎着从田野走了回去,到提奥身旁,在弟弟的陪伴下离开了。
文森特的一生受苦无数。
首先他在情感上频频受挫,年轻时暗恋的房东女儿,表姐凯,曾想要相依却无奈分开的克里斯汀,爱他愿意为之自杀的玛高特,前面只有心碎与成熟成长,后来,却总是被外界阻挠,只留他孤独的身影茕茕孑立,在自己的生命道路上前进着,前进着。
他和高更本是最能欣赏对方的知己,在阿尔却天天论战不休,讽刺与无情的话语狠狠伤害了对方,终不欢而散。
而天才似乎注定在世时便不受人赏识,梵高生前只卖出一幅画。
在阿尔时还自嘲,颜料自制、画布自制,若他再买下自己的作品就是真正的自给自足了。
然而他死后,他的星月夜,他的向日葵,他的光与热,却永存在我们心中。
不得不再提到他的弟弟,提奥,这位始终支持着哥哥的臂膀,为文森特能继续画家生涯提供一切帮助,在文森特迷茫之时坚定的告诉他,你不能一味模仿、把塞尚德加莫奈结合起来弄大杂烩,要保持自我摸索出的风格。
我想,没有提奥,就没有文森特的横空出世。
“他们死时也不分离”,纵使受尽冷落、无人问津,能有这样一位知心人陪伴,文森特一生过于空虚和孤苦的内心想必至少有一角是温暖的。
Lust for life,题目取的真好。
唯有lust才能表达出梵高与生俱来的这种强烈的欲望,热烈的渴求。
他渴求太阳,渴求着那绽放一切光华的向日葵,无论最后枯萎与否。
更重要的,他渴望着生活。

  《渴望生活》读后感(九):热烈的情感

文森特·梵高二十六岁时经历了第五次失败,拿起画笔开始了他奉献一生的事业;欧文·斯通二十六岁时候写下了这本书,让更多的人在艺术作品之外认识了梵高;同样二十六岁的我,拜读再三,被梵高的的一生和斯通的文字打动(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谈艺术,因为我不懂)。 “娃娃们的天使” “'我昨晚睡在床上给你想出一个名字'。他说,'我给你取名叫做娃娃们的天使'。” 当这个二十一岁的小伙子第一次恋爱,当他觉得找到了一生对重要的那个人,全世界都是美好的,夜不能寐的时候,大脑里全都是那个可爱女孩的美好形象,就像个天使。 当他以为这个美梦就要实现的时候,其实是这个梦就要破碎了。 “我要告诉你一件其实你早就知道了的事情,乌苏拉。我真诚的爱着你,只有你做了我的妻子,我才能幸福。” 年前的我们以为,我们的感情燃烧的如此热烈,不用说出来她也一定知道的,后来他才明白“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了烟。” 一切关于爱情的美好想象,轻而易举的被“红头发的傻瓜”击得粉碎。 “不,决不,决不!” “虽然父亲说你应该精力集中,不要去想这样的事情,可我还是认为,在《十字军史》中看到赛·马里斯的你,要比像个古板的乡下传教士那样高谈阔论的你可爱的多。” 第一次见面,凯就在梵高心里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她说他应该说与众不同的。 当凯的丈夫沃斯去世后,情绪低落的凯愿意接受亲人的陪伴,包括表弟梵高,愿意带着孩子与表弟一同在田野绘画、消磨时间。但这让二十八岁的梵高误以为是爱情,他认为凯的美丽及爱情的芬芳将他变成了男子汉。 情感热烈的梵高大胆而唐突的表白吓坏了凯,也吓跑了凯。追到阿姆斯特丹而未能见到并没告知永远也不会再见到凯之后,才明白了“不,决不,决不!”是发自她灵魂深处的喊声。 “她是我的妻子” “她把土豆放进锅里,又把肉放进去一起煨着。此情此景在他眼里显得那么自然,亲切,他觉得像在家里一样。” 当梵高不断努力后却还是个卖不出画的“外行”,被别人瞧不起的时候,遇见一个生存在底层的女人——克里斯汀,一个靠出卖肉体生存、生了五个“客人”的孩子并即将又生一个、她的母亲干这行,并打算让孩子继续干这行的女人。他们互相帮助、扶持、取暖,他觉得她让他的爱情复活了,他要与她一同经历一下家庭生活的忧与喜。他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嘲笑斗争,当克里斯汀又回到原来的环境,干起了本行,他为生活感到疲惫和失望。最终,克里斯汀带着两个孩子在车站送走了他。 “现在我也终于爱上啦!” 这一次梵高幸运的被爱了,玛高特,唯一一个主动爱他的女人。他在她身上得到了理解、欣赏和热爱,超越了生命的热爱。 当梵高解释同样爱她时,她说“不,亲爱的,你很想爱……然而你做不到,你不必为这件事难过,我只想做一个最爱你的人。”最终,没能抵挡过家庭的反对。服毒之前玛高特要梵高记住一点“那就是:我爱你!永远不要忘记,在你一生中,我爱你超过了任何别的女人。”短暂的被爱经历。 “鸽子” 拉舍尔,科莱特港1号妓院里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梵高喜欢过的最后一个女人。梵高叫她“鸽子”,“因为你有一双温柔的眼睛和肥胖胖的小肚子,你看起来就像一只鸽子。” 拉舍尔说她喜欢他那双“可笑的耳朵”,她开玩笑让他用一只耳朵抵过夜费,当他真的割下右耳,洗干净,包好送给她时,鸽子却被吓晕在石板地上。至此,梵高的爱情生涯彻底结束了。

拥有如此热烈感情的人,却一直得不到回应。当我们看到他笔下的太阳如此滚烫,画布上的一切都充满能量,我觉得感情总是要有一个出口的。

  《渴望生活》读后感(十):疯狂的献身——《渴望生活》

在我有限的认知中,一直觉得艺术家都是吃饱了没事干的,画一些不知所谓的东西,直到认识了梵高。画家这个称呼才在脑海中渐渐的清晰了,甚至触及灵魂。认识的第一副是《星空》,想起来梵高说的“那高耸的树是大地在展开双臂,想去拥抱星空”,那么一瞬间,忽然喜欢上了梵高,多纯洁的心灵才能说出这样的渴望。后来又发现了经典的《向日葵》,一个不懂艺术的人从画里读出了炙热的情感,每一片花瓣都是激情在燃烧,炙热的温暖着无波的世界。 爱情,永远是人之向往。 若今生都没有爱情呢?也许这是命运给予的劫难,却也是赠予的礼物吧。 梵高在博里纳日的生活彻底唤醒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就像曼德斯教士所说的“你在一生中也许会时常觉得自己不行,然而你最终一定会表现出你内心的一切,而那就是你一生成就的证明”,就像漆黑夜空中的星辰,让梵高在黑暗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被乌苏里忽视或鄙视的纯洁的爱在这里找到了归属。似乎人的社会总是这样,有教养的人或真诚或虚伪的相互称赞,这样被称为上流社会。而又有些人天生就在泥沼中跋涉,纵使多卖力也无法出淤泥而不染,博里纳日的矿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蜷曲在煤灰中度日,也就像监工说的那样,他们就像海员离不开船,很难评价到底是扎根在这里还是麻木的接受命运了。 而这里的上帝天生就是瞎子。 或许是时候该离开这偏心的上帝了。 寻找一个新的追求并不容易,对于梵高来说更是如此,人的一生总要有些最真挚的追求。书中总能看到梵高对苦难的忍受,经常徒步几十乃至上百公里,忍受极端的寒冷和饥饿,都为了寻找一些灵魂的解脱。尼采也是这样,宁愿孤独中死去。 在使命来临时,他激动的呐喊道:“也许我们的灵魂中有一团烈火,但没有一个人前来取暖。过路人只看见烟囱中冒出的一缕青烟,便接着走自己的路去了。那么。听我说,应该怎么办?难道不应该守护着心中的这团火,保持自己的热情,耐心等待有人来取暖的时刻吗?”多年后,你的画,温暖了我,你的人,感动了我。 似乎上帝总觉得生活不够残酷,就让凯出现了,像上帝的苹果,诱人可口,一口咬下要付出至高的代价。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时的梵高,一个极端、自我的人,丝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就像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朱兰一样,整个世界只有自己,难道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如此吗?高更的确是个疯子。可梵高明明对矿工们报以最深刻的同情和爱,却为何不能将这种情感的表达转移到爱情上?还是他在爱情上明明也是如此,却因两颗心不在一起而惨遭拒绝?中国有句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梵高身上一一验证,被命运选中的人注定无法拥有正常人的生活。 即使没有精致的凯,也会出现粗陋不堪的另一个凯--克里斯汀。家的吸引力超越了世俗的一切,不过梵高总是在挑战世俗、否定世俗,也被世俗社会所抛弃。不过维森布鲁琳说的好:艺术家就是要不停的经历苦难、饥饿、遗弃却仍能坚持下来,才会成为真正的大家。无论是梵高还是高更,尼采还是叔本华,都是那么格格不入,却都燃烧自己的生命成为那耀眼的恒星来照耀着我们。克里斯汀将家这个温暖的字眼带离了梵高的生命,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一次次内心的打击将文森特拉入痛苦的深渊,在他心灵的画布上涂上重墨厚彩。 他的画也总是用厚重的深色油墨涂就而成,也许是苦难来得太多,才让梵高创作出《吃土豆的人》这样的伟大作品。我想贵族们肯定是不喜欢这种乌鼻子灶眼睛的画,昏暗的画面中,一群农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欢声笑语,没有精致衣衫,因过度劳动而略显扭曲的五官,骨节粗糙的双手抓起土豆,在灯光下每个皮肤褶皱里都藏着泥土。一副听天由命逆来顺受的生活,或许就是梵高想表达的真实世界,这不是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没有能被称之为精致的,但这是苦难本来的样子。 人生若只爱他人,那多不完整,纽恩南的玛高特带着无私的爱来到梵高的身边。之前一直不懂这个女孩的爱带来了什么,直到这本书告诉了我。梵高因此离开了纽恩南小镇来到了巴黎,从此开始了真正印象派画家的生涯,作品的颜色也由深沉变为明亮的黄色、蓝色等。 作品中呈现的情感也越来越奔放。 梵高站在阿尔狂热的太阳下,西北风卷起太阳,卷起绿野,卷起怒放的鲜花,组成一副狂欢的画面,带走了梵高最后的一丝正常,这里诞生了《星野》——我最爱的一副。 《向日葵》像要跃出画布一样,像火焰在燃烧,像呐喊像嘶吼,像竭力伸出的双手,整副画都在跃动,热气腾腾的感觉。 此后,作为艺术家的生命在不断萎靡直至消失,从割掉耳朵到自杀,生命在一次次的疯狂中消散。 文森特的世界里没有天堂。 他创造了天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渴望生活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