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狡猾的情感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狡猾的情感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21 21: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狡猾的情感读后感精选10篇

  《狡猾的情感》是一本由Eyal Winter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00,页数:27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狡猾的情感》读后感(一):他喜欢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 、理智Or情感
理智和情感,向来被认为是对立面。
现实生活是理智和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我们有基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判断,也有愤怒、不安、羞愧、傲慢、谦卑、偏见、嫉妒焦虑等等。情感的丰富性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我们通常认为,理智让我们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和行为,而情感却常常表现为头脑发热,让这些判断付诸东流
巴金在《家》里也曾这么说:“你的理智可以征服感情,我的理智则常被感情征服。”
法国的莱文也说,理性分割一切,直觉连接一切.
二、负面情绪并不负面
理智和情感真的如我们想当然的认为,是对立面吗?
在本书中,作者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并佐以丰富的案例和数据。
作者是进化论的忠实拥护者,在他看来,情感是协助我们进行决策的机制。在我们的进化过程中,情感的出现、形成和发展均以增加我们的生存概率为目的。
比如说,为现代人认为负面情绪的愤怒,在很多时候是为了威慑对方以占得上风。
傲慢、消极、盲从、自负、嫉妒等等我们常常认为是负面并想竭力避免的情绪,却在我们的进化过程中,给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可小觑的正面作用。
三、你会察言观色吗?
既然情感如此狡猾,如此多面。那察言观色自然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必备技能点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若是看不出别人喜欢自己,这个世界将会怎样?
在作者看来,我们都拥有识别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若无此能力,我们的社交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试想,如果我们丧失了判断别人情绪和意图之间联系的能力。
别人的行为举止我们根本摸不准,你不知道你的什么行为会严重冒犯到他们,你不知道如何博得他们的信任,即便他们怀着善意来接近你,你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想何必带还是妄图攻击你?
他对你微笑,对你示好,他对你投以关切的目光,你却木然的读不懂他的爱慕。他喜欢你,你却看不出来,感觉不到。你自然也无法与他产生亲密关系进而生育后代。
在社交关系中,你看不出你面前的人是真笑还是假笑。你试图用理智和逻辑读懂他的情感状态,却发现根本无济于事
察言观色的能力,很多时候,又可以称为情商。对对方的行为和表情,察言观色并作出投其所好地回应着,毋庸置疑是情感层面能力,同时也是我们作出正确决策必不可少的依据。 这决定着我们做出让步妥协还是坚持立场的选择。
察言观色自然必不可少,那情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又怎样左右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为何会产生羞耻感,又为何会悔恨?刻板成见和我们的情感生活有关系吗?爱情是我们选择的结果?又或者,我们因何燃起爱火,又因何会从一而终男女为何在情感的各个阶段的表现,出现很大的差别?等等。
作者是出色的研究者,也是讲故事的好手。
毫无疑问,了解情感,可以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和我们周遭的这个世界。

  《狡猾的情感》读后感(二):【拾光书屋(书评)】情感的重要性

这本书纠正了我们一贯的思想感情用事就一定不会达到目的吗?冲动就一定是魔鬼吗?其实不是。情感是人类很重要的一部分它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安全、更理想。本书结合了博弈论、进化论、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给我们的思考方式乃至无意识的思考方式做出了辩护,让我们逃出认知的囚笼。
有时我们发过脾气或者冲动之后,可能会后悔,觉得如果没有这种情感该多好。但是埃亚尔温特向我们展示了有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情绪,比如说愤怒和嫉妒之类的也有出人意料的用处。读完这本书,你还是会生气,还是会有负面情绪,但是你会深入了解,是什么影响了你产生这样的情绪。
我们的情感与智力机制是共同作用,相辅相成的,有的时候二者不可分割。在很多情况下,靠情感和直觉做出的决定,也许就是那么一瞬之间,它的效果就提升了数倍,甚至可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这也可以比作是一场赌博。在我们生气的时候,对问题的研究可能会更加认真,分析能力更加敏锐。情感与逻辑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本书所面向的读者可以是任何人,没有必要必须了解最新的社会科学研究,目前,情感与理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引起了激烈的辩论,本书旨在于让读者加入这场辩论之中。所以说,这本书看起来并不会枯燥,虽然是比较学术,但是有让我们看下去的理由。这些对我们的未来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无论是在交友上还是工作上,这都能帮助我们提高效率,而不是无限的抱怨
何为理性,从定义说起,它有两种用法,第一种与主张和说明有关,第二种与决策有关。说到底,我们的理性是由情感补充和平衡的。如果把情感的选择完全投入到决策权当中是万万不可的,如果你的领导说了某句话冒犯了你,你能想方设法地去报复吗?也许他并不是故意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理智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件事也许会得罪领导,又也许会使领导自愧不如,从而因祸得福。
对待问题的根本,有时也许不是解决,而是去了解。了解了问题的本质,才能更从容地面对其他问题。如果问题解决不了就去化解它,关键是不要被问题弄得不知所措

  《狡猾的情感》读后感(三):当你比“情感”更狡猾~

为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是和人打交道的行为,如果想要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就要给对方营造一个舒服心理氛围?
为什么善于抓住人们情感心理需求往往会更有助于我们实现目标
为什么真正的亲密关系,除了两个人互相关心、投入感情,还需要双方都承担一定的情感投入风险?
这一系列问题既重要,又难懂,也许只有回溯去问一个源问题——”我们为什么有情感?“,才能更好的把这一切看透彻。
而一本好的参考书,一本结合博弈论、进化论、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著作,则更是能让我们了解情感,懂得情感,逃出情感本身的囚笼。
《狡猾的情感》,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关于“情感”一词,作者在开篇曾强调,他“笔下的“情感”一词含义要比该词在通用语境中所指代的含义更加宽泛……不仅包括愤怒和忧虑等人人认可的情感概念,也包括公正、平等和雅量等一般被视为社会规范的概念。”
很奇怪,不是吗?看起来似乎并没有这个必要啊~因为不论再怎么扩大所谓“情感”的研究范围,“情感”在我们眼里都是感性的,有偏向的,我们内心的情感与冲动机制会诱使我们做出“错误”选择。与之相反,同样存在于我们内心的理性与智力机制却能慢条斯理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最终做出正确选择。即便是现代科学已经很是发达的现在,还有很多科学家表示认可这种观点的,但抱歉,在作者看来,这种看法却过于片面,并不正确。
根据作者的研究,我们的情感与智力机制共同作用,相辅相成。比如,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就表明,在适度生气的状态下,我们对争议话题中的各种观点究竟有无意义会有更加敏锐的分析能力。而在作者自己参与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在生气于己有益的情况下,我们会更容易生气。
如果觉得以上两者有点离着我们太遥远,或者对实验结果存疑,好吧,让我们回到生活当中来,回想下,在游戏场所摔跤而轻度擦伤的儿童,看到自己的母亲,是不是很有可能哭出来?而如果母亲不在场呢,他多半会自己站起来,继续玩,他甚至可能会先忍着,等看到自己母亲再哭。如是这般例子,书中可以见到不少,甚至公正、平等和雅量等一般被视为社会规范的概念也在情感的驱动下有了显著的变化,这也就是作者在开篇便强调自己要将“笔下的“情感”一词含义要比该词在通用语境中所指代的含义更加宽泛之原因,为了能将导致完全理性的思考过程出现偏差的各类现象都纳入研究范围,他可真是用心良苦
这般看来,所谓“我们内心的情感与冲动机制会诱使我们做出错误选择”这一类论调,其实都是有失公允的无疑了。我们之所以“情感”用事,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判断这样做是有利于我们的,而这种判断本身,则就是一种我们“自认为正确选择”的一种表现。瞧,情感是如此的狡猾,我们太多人被骗了。
那么,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是不是应该朝着正视情感的作用并好好利用情感前进呢?理论上是这样,但,这又谈何容易呢?在本书的P78-79页,作者举例蜜蜂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大概数年前,德国科学家曾经做了一个实验:铺设一片人造花田,黄色的有花蜜,蓝色的则没有,然后让一群幼蜂前去采摘。当幼蜂们发现了两种花的秘密后,再也没有光顾过蓝花,即便是科学家后来将花蜜置换到了蓝花上,蜜蜂们的选择也依旧没有做出改变,直到整个蜂群饿死。
的确,在对既定认知的固执方面,人类与蜜蜂并无太大差别,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完成一个步骤——认知升级。“认知升级”,如何做到?当然,一本好的参考书,一本结合博弈论、进化论、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著作是很有帮助的,比如《狡猾的情感》。
本书的观点不仅限于经济决策,也涉及大量其他话题,包括有关社会、政治、宗教、家庭、性和艺术的结论,其中运用的博弈论和进化论思维的分析、记忆、直觉和技巧无数。毕竟在作者看来,控制情感,尤其是愤怒,并非易事,这需要用到分析、记忆、直觉和技巧,但肯定会有收获。
我们为什么有情感?
因为情感也是我们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组成。
怎样才能利用好情感?
先完成认知升级。
毕竟,你懂得更多,你可以利用的知识也就越多,
而当你灵活的应用“情感”,甚至当你比“情感”更狡猾~
狡猾的“情感”,也就不再是个麻烦了。

  《狡猾的情感》读后感(四):【拾光书屋(书评)】经济学家笔下的情感


                              

  《狡猾的情感》读后感(五):博弈论中的情感

一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狡猾的情感”,我就下意识认为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maybe是从情感上来解释各种心理学现象,但我再往下看,发现有八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联袂推荐此书,我又恍然大悟,这决不是只介绍心理学那么简单,在副标题“为何愤怒、嫉妒、偏见让我们的决策更理性”中,“决策”两个字其实就给了我们提示。 由于我自己是学数学的,所以我对“决策”这一专业术语比较敏感,决策分析是一门与经济学、数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有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科,再综合八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推荐,可以知道这本书就是介绍经济学里的狡猾情感。在序言,作者就提到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这两个学科。对于博弈论,我在学概率论的时候,老师特意介绍了它,它的来源就是赌博,只是有人好奇怎样才能在赌博中取胜,才慢慢的有了博弈论。 当然很多人都会认为赌博不就是靠运气吗?也许厉害的人可以琢磨出例如扑克的规律,甚至把每一张牌都记下来,再结合已经打出的牌,去算每个人手上会有哪些牌,不可否认,能这样做的人的确不简单,但真正作为博弈来说,就像《赌神》里,用各种暗示和语言以及下注多少,去干扰对手,让对手不断怀疑自己手上到底有哪些牌。博弈博弈,除了在心理上双方互相斗智斗勇之外,还有最后下决定的孤注一掷,这其中所包含的各种复杂情感,都与大脑自我的调节机制有关,也是作者想向我们介绍的。 在书中五个部分,作者介绍了各种各样博弈的案例,包括一些诺贝尔获得者提出的博弈论中的数学模型,以及作者认为计算机中的“自动机”都与情感原理差不多,去帮助我们理解一些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或概念,方便数学基础不好,对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都不太了解的读者,使本书更加通俗易懂。 以第一部分第三章为例,作者就举了个一个最简单的双人博弈——独裁者博弈,去检测在博弈中处于被动一方的受试者有何情感反应,由此可以发现,人们的大脑更青睐于识别愤怒情绪,故人类整体发展出了更强烈的愤怒倾向。大脑既然有表现情绪的能力,自然也有识别能力,所以我们在博弈的时候要学会去识别对手的面部表情,从而与相对应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去帮助自己取得最优化的胜利。同时在节目《平分或偷走》中,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到情感对酒测的影响,要么共赢要么一起一无所得,很少一人独享胜利果实,说明通过对对方的面部情感分析,两个很容易做出与对方一样的决定。 一直认为学数学的人都是理性动物,却从未深究,感性会对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什么样的影响,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博弈论里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所作出的决策,不仅仅是套用某个数学模型,几个公式一摆,找出最优化的解就能决定的。

特此鸣谢【拾光书屋】

  《狡猾的情感》读后感(六):我们的决策机制

其实本文探讨的是决策机制问题,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何人类还是感性和理性兼具的动物,而不是纯理性思考的动物,从进化上看,具备感性能力的人生存几率更大。
     这取决于以下三点:
     1)基于感性所带来的人类应激反应更迅速,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突出起来的问题时候,感性思考会让你“下意识”作出决策,而后你会感到“后怕”,这是一个典型的感性思维提高生存几率的实例;
     2)此外,感性思维也在各种博弈当中巧妙的影响着平衡,感性思维的不可完全预知,使得完全理性的一方不能够完全推算出对方的承受底线,从而保护了感性思维者所具有的利益,诚如一个感性的,爱发脾气的人可能免于收到不公平待遇一样;
     3)共同的感性思维所塑造出来的”共情”,或者上升为“文化”的概念会大大减缓一个社会的交易成本,例如在一个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文化当中,当你对一个陌生人口头作出一个承诺时,你违背承诺是更为理性的,但是责任感的感性思维要求你遵守承诺,从而实现了社会利益最大化,从而使得整个时候得以更加高效。
      由此,很欣赏书中最后说的一句话,“拥有优势的是多情善思之人,而非万事寄望于思之人”。
      备注,强烈推荐《进化心理学》,因为当你用带有概率统计思维的进化论看待很多问题的时候,很多问题的本质都会呈现出来。

  《狡猾的情感》读后感(七):情感的决策

“生气有何意义?”
“老板劣迹斑斑,却莫名其妙地得到员工的谅解?”
“为什么埃兹拉舅舅打扑克总是赢?”
......
埃亚尔·温特这本《狡猾的情感》就在告诉我们,情感在决策起的重要作用。我们用理性来判断一件事情的概率是有限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通过当时的情感状态来判断并决定一件事。
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个词语------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作者的父亲,在长时间受到老师不公平待遇时,均选择沉默,而在一次与老师的狭路相逢中,老师扶起摔在地上的他,并带他到就近的咖啡店点了一份热咖啡和蛋糕,告诉他,快乐成长才是老师的职责。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老师对孩子的健康快乐是富有责任的。这样他改变了对老师的印象,即使在后来的学校生活中,一样会受到之前的不公平待遇。他开始选择理解并宽容。
看到这个故事,我想到最近我其实非常抵触老板的一些蛮横无理的规章制度,即便这样,我也只能选择忍受,我的这种情感机制,按照作者开篇的三个定义二样,我应该是第二个。
即:假如就某人所知,他/她所采取的某项行为为其带来的益处(或福利)没有其他行为可以比拟,盖行为即为理性的。
我因为年底会有丰厚的奖金,所以会选择忍受。在这期间,无论老板做出任何决定,我都会去执行。
而上次开会到深夜,老板请大家吃了一顿火锅,并很真诚的告诉我们,加强管理才能有收益,并且声情并茂的跟我们举了很多例子,我们都表示能理解老板的出发点。这在后面是利于员工工作的,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员工工作效率。
  书里最吸引我的内容是关于博弈,在一定条件下,遵守一定的规则,无论情感这种传递机制有没有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博弈中达到均衡,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改善我们的社会境遇。
妻子与先生,各自都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只能选择一样,是双方都放弃,还是满足其中一方的愿望。当其中一方发出想要满足自己愿望的情感因素(提示),另一方都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要么妥协,要么坚持己见。
就像囚徒困境这一理论,即使只有一次博弈的机会,我们也能看到情感建立起的合作性均衡。
这些都让我们看到,在一场博弈中,情感就是传输信号的载体,当我们合理利用情感,就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均衡,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均衡是能够改变我们的处境的。
这是一本有趣的科普读物,作者用或长或短的故事,巧妙结合心理学、行为科学、、道德情感、博弈论甚至脑科学,全方位的给我们解读情感,这一狡猾的家伙。
感谢【拾光书屋】的赠书!

  《狡猾的情感》读后感(八):情感:决策中潜伏者


       大脑的决策机制一直都是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然而理性与感情在决策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又存在着怎样的秘密,埃亚尔在他的作品《狡猾的情感》中为读者们展开了一次别看生面的探讨。该书分《愤怒与承诺》、《论信任与慷慨》、《论爱与性》、《论乐观、悲观与群体行为》、《论理性、情感与基因》五个部分,共计二十三章,通过实验,讲述感性在决策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序言中,作者谈到,在做决策时,可能所有的人都会觉得恪守逻辑和理性,才能做出最符合利益的决策。但是情感也就是感性的认知思维却在其中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我们看电影时,屡屡发现电影情节乃至主题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却清楚地记得自己喜不喜欢这部电影,或是电影看起来非常枯燥或烦闷。明明不记得电影都有什么样的情节,但是凭借这样的感觉,我们常常可以决定要不要在看一次,以及要不要推荐给朋友和伙伴们去看这样一部电影。
       第一章《生气有何意义?》中,作者通过实验讲到,情感是协助我们进行决策的机制。在我们进化的过程中,其出现,形成与发展均以增加我们的生存概率为目的。加入我所倚靠的栏杆开始晃动的时候,我没有感觉到恐惧,我很可能会继续把身子探出去。最终栏杆一散架,我就会掉下去,摔死在悬崖脚下。或者假如我摔下悬崖却侥幸活了下来,但心无毁意,这种教训或许就无法铭记在心里。同理,若无迁怒于人的能力,我们会变得容易被人利用,争夺稀缺资源的能力也会收到削弱。
      爱情似乎是个缠绕一个人一生的永恒话题,在第十五章《找到爱的天作之合》中,作者谈到,“'爱是盲目的',这听起来很有诗意,但是现实往往索然无味。在多数情况下,我们爱上的都是自认为可以形成双向纽带的人,而避免爱上自认'高不可攀'的人。”这之中存在的秘密或许是“相貌和性格与己相似的人对我们多数人都会产生性吸引力”。在这之中,理性似乎只能起到一个判断要不要与这个人交往的作用,甚至不能控制这个人是不是应该喜欢。
       社科类书籍与文学性质的书籍,不同之处在于文学作品所讲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看做虚构作品,更多地是在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而社会科学则是以统计方法为基础,得出结论需要很多的实验,每一条结论的得出都是在经过许多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再反复验证得到的。相比于撩人的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虽然更加枯燥乏味,但是却更加贴近大众的现实生活。读一本文学书或许可以认识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但是读一本社科,或许我们可以更加认识自己。

  《狡猾的情感》读后感(九):【拾光书屋(书评)】书评《狡猾的情感》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当中,人的认识过程有两次飞跃:感性向理性的飞跃以及理性向实践的飞跃。所以,人们一直致力于追求理性深化认识,而对于感性中的情感,却希望早早的跨过它以免自己被阻碍,也深怕内心的情感和冲动诱使自己做出错误判断。但《狡猾的情感》一书中表明,或许人靠直觉和情感做出的判断要远远优于理性的决定。
       《狡猾的情感》,全名《狡猾的情感——为何愤怒、嫉妒、偏见让我们的决策更理性》,原名《Feeling Smart:Why Our Emontions Are More Rational Than We Think》。作者是世界顶尖研究决策的机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理性研究中心的教授埃亚尔•温特,曾在世界100多所知名院校演讲报告。而本书在经济学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同,8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联合推荐本书,甚至曾在央视被推荐过,阵容可谓前所未有。
       全书共有5个部分,分别谈论了愤怒、信任、爱、悲观、乐观等情感在生活中的应用,涉及了关于经济、政治、社会、家庭等话题,其中结合了博弈论、进化论、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理论,涵盖了许多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理性研究中心多年的研究成果,彻底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感情用事”这个词的理解,并在最后一部分探讨了理性与非理性情感之间的关系,从而也解释了为何在我们完全理性时作出的决策反而有时不如感性时所作出的决策。
       理性分析是协助我们进行决策的重要机制,但除理性之外,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感性。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其特征之一便是具备鲜明的主观性,是处于人在认识过程当中的低级阶段,即感性阶段。第一眼看见本书时便很自然的将其归为心理学一类,但深入读下去之后才知道,本书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平常的事物。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理性的决策需要感性的协助”这个大多数人看来难以理解的论点分析的透彻到位。其中不乏作者身边的日常事项,里面同样也涉及了多种情感表现,使得就算是论据也让人觉着妙趣横生。也引用了不少经典,比如“囚徒困境”,通过对其的分析来引出博弈论和重复博弈中的情感问题。耶鲁大学的Ben Polak教授也曾讲过博弈论中参与的人的不同作出的选择也将不同,最经典的就是神学院和商学院的学生所作出的选择,这其中也掺杂的是情感,再看看本书,两者的解释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让人容易接受。
       合上本书,想起前两日的报名,在情感与理性的偏向之间,我选择了理性,然而现在看到报名人数,开始后悔不迭。而本书也算能给我一个解释吧。

  《狡猾的情感》读后感(十):【拾光书屋(书评)】多变的情感——评《狡猾的情感》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正因为人所处的大环境,所以我们要认清人对情感的控制,抑或是情感对人的控制所产生的不同作用。人的情感是多样的,但不同的情感都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嫉妒、愤怒、偏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我们的决策将更为理性。
《狡猾的情感》一书的作者是埃亚尔·温特,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理性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及主任。于2001年获得德国政府授予的洪堡奖。他主要研究领域有:微观经济理论、博弈理论、组织激励、金融、实验经济学和产业组织。他是这方面研究的专家级人物。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二十三个小章节向读者讲述最新的社会科学研究,以及目前情感和理性行为之间的关系,而本书的最大作用就是通过情感和理性的碰撞让读者参与其中,并让读者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本书的通过论述愤怒与承诺、信任与慷慨、爱与性、悲观与群体行为、理性、情感与基因,向我们说明情感对我们决策过程有何影响,利弊的分析,在社会场合所起到的作用,集体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很多人以前情感主要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研究课题,而理性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范畴。而现下,理性与情感的研究都变成了上述学者经常做的研究课题。本书告诉我们现下通过科学知识我们对人类情感与认知不过是管中窥豹,其全貌远非一览无余。对于人类情感和认知行为的科学解释,读者可以在本书里找到想要的答案。我们要知道书里对,博弈论、心理学、脑科学、进化论的解释的真实目的就是帮助我们理解在不同情况下观察到的个人和集体行为。我们的内部情感和理性仅仅只是一线之隔,但它们的界线就显得错综复杂了。在要求我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做决策的大多数情况中,二者之间的间隔都会很容易变得模糊不清,直到消失。
情感是我们内在想法的所表现出来的外在部分,而我们的决策深受我们情感的影响和控制。而本书的完成则是帮我们完成了取舍。本书完成后在学术文化领域取得了非常高的赞赏,可谓是好评如潮。但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来说我建议拿到这本书的朋友们,要仔细的研读学习,毕竟这本著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经典案例加详细到位的解说促进对这专业知识的理解。细细品读这本佳作,我相信读肯定会获益良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