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活着再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活着再见读后感10篇

2017-11-21 21: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活着再见读后感10篇

  《活着再见》是一本由邵雪城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着再见》读后感(一):人活着,信仰很重要

       遇见军队题材的小说还是电视,都有一种喜欢,从骨子里的。所以在读完简短介绍以后我就毫不犹豫地看了这本书。
       人有一个不可动摇的信仰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可惜的是,大多数人是没有的。在看这本小说时,我的信仰就是,主角一定不会死的(结果也证明我是对的)。小说从头到尾,每每主角心中开始犹豫纠结甚至将要走错路的时候,都是他的信仰给他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信仰给了他勇气,给了他光明,给了他在身临险境时勇无畏走下去的动力。在小说中,这是好的。然而置于现实,我却是不信的。
       就小说本身而言,情节紧凑,很吸引人。但缺点也恰恰如此,事情发展快到让人接受不了,略有突兀。感觉心里七上八下提了又放,而且巧合过多,多到我都开始相信世上有好运气这一说。
       刚开始没看几页,就死了个人。没看几页,又死了个人。而且死的都是我认为还挺重要的人,要不你花那么大篇幅写他干嘛。我心里一直想着,战士能不能别再死了,不是主角人家命就这么不值钱嘛。以至于后来我想的都是:呃,又死了。甚至能脑补配角死掉的场景,他一脸麻木,被一枪打在脑袋上,心里想着,靠,打在脑袋上我还能活吗。拜托!你就这样让我死掉了?!
       不过这也许是小说最成功的地方,毕竟到最后,有一个声音一直在耳边响着,那就是“活着”。

  《活着再见》读后感(二):如果可以选择,是悲壮的死去,还是屈辱的活着?

我的心中一直存在一个命题——如果可以选择,是悲壮的死去,还是屈辱的活着?
这个问题,我想有时候,其实生命没有给我们选择的权利(除非自行了断)。
我们,曾经执行过的特殊任务。对于一个一直对军队充满热爱与向往,并有幸曾服役两年的我,开篇便会有太多的共鸣。
紧急集合,首长选人,封闭式训练,执行任务。这些都是我们军营生活中太熟悉的片断。为了神圣的使命,为了崇高的理想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永远是我们坚决完成任务的核心价值观。
邵大说故事的功力,天涯一位叫 江山改 的网友几句话保质足量地评得很好:本作品笔调朴实,谋篇布局独具匠心,故事情节峰回路转环环相扣,情节缜密,非凡之处在于对人物的刻画形象生动,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把人物勾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特别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根据场景进行贴切的心理描写把人物当时的处境以及故事的氛围充分且必要体现出来,恰当的心理描写在每一个情节中巧夺天工,给原本已经十分精彩的情节锦上添花
始终以一种严肃庄重的心情翻开序幕,看着屏幕上冰冷的文字,一个个场景音效在脑海里仿佛编织成一部恢弘的影视作品,除去人物细致的五官,空气、风向、植物、沙砾、泥土,孤独,肃静,眼神,举止,对白,甚至到半截抽剩的烟屁股,几丝漂浮着的茶叶,一一清晰勾勒
对于英雄,我们有许多个版本,英雄的特点,是充满力量,无私为民,关键时刻无所不能,总能救人民于水深火热当中。英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牺牲。故事的开始,邵大用主人公秦川回忆录似的语气开始,已经说得很清楚,那些死去的兄弟
徐卫东在即将毕业的指挥学院选出的三名战士,郑勇,宁志,秦川,并不是学院里最优秀性格也不是那么强大,或许他们最可取的地方仅仅就是两个字“简单”。是真的简单,在一开始接到任命时完全是初生牛犊的莽撞轻狂,总以为组织就是一把保护伞,什么都可以有交代说法,只看见了任务完成的光荣,却没有仔细估量面前的道路其实有多么艰难。
不管是多大的英雄,首先都是个人。是个人就会有情绪,有心理变化,有生命不能承受的地方。而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首要第一点,就是要认清形势,明确自己的身份。我们首先是个军人,然后才是个女人。这是从前指导员总在强调的一句话。用在他们身上,就是我们首先是一个战士,必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不顾一切,特别浑然忘我,然后才是一个人。
我们崇拜英雄,却没有人是注定就要被牺牲的,故事中主人公正经历着残酷的淬练。眼睁睁看着自己最亲密的战友死在敌方的残杀之下(这里可以学着周亚迪总站在别人立场试想一下,从来我们都不怕自己委屈,却最见不得自己兄弟受一点)却是无能为力,却是偏偏自己幸存了下来。也许有一些软弱和逃避责任,当郑勇牺牲,宁志断指的第一次任务归来,秦川一萎不振,我就在想,他会不会觉得如果是自己就好了,因为死了的人没有痛觉,而活着的人生不如死。
不应如此,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能为这个国家做什么?孙强,郑勇,宁志,都是为了任务的完成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程志邦埋伏在秦川左右的日子也是吃饱了苦头,甚至包括懦弱的阿来,当他衣衫褴褛形容槁枯的到达北京,这一路他是怎么过去的?
成长,这是邵大要表达的内容之一。没有人是生来的强者,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无数次徘徊在生死边缘,无数次游走于信念偏锋。卧底,间谍,内鬼,类似的影视作品记忆最深的当属《无间道》了,永远记得梁朝伟在天台对着黄秋生说:“你跟我说三年,但是三年又三年,三个又三年•••”对一个人最大的折磨就是心志上的折磨,这个过程中太容易如梦似幻,遗忘初衷,如秦川曾经幻想过的放弃或是各种临时不遵从组织命令的做法,最后不管是被迫抑或自我战胜,还好他都挺了过来,没有辜负组织对他的信任,其实他最没有辜负的是他自己,是他肩上扛的重量。
这里还要特别说一下阿来,胆小怕事,畏畏缩缩,是一个最普通小百姓的样子,倒霉地卷入纷争,家里还有苦命的家人。他先是为自保诬陷了秦川,后来又因良心自首进了监狱,他一直在秦川的身边,无用乃至像个累赘,却是秦川信任的人,秦川的强大保护了他,他也未必没有给过秦川一丝安慰。很多读者大概都揣测过阿来的真实身份,是敌是友,会不会背叛等等。不论他是出于害怕抑或人生无望抑或被秦川感化抑或其它才变得勇敢,至少最后,是阿来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将情报安全送达,不枉秦川对他多次维护,阿来的成长是鼓舞人心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阿来。
记得《毒战》上映后杜导受访时说:毒贩其实是没有良心的。秦川不怕对付一个残忍的人,他怕他的敌人身上会有人性的闪光点。故事里面邵大没有并对周亚迪赵振鹏洪古洪林胡经包总丹雷包括苏莉亚等反派角色倾注多少笔墨去写他们的情义或者身不由已。每一个人应该都有他善良的地方,但当他的善良是建立在千万人受苦受难的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善良未必不像一个笑话。
一个毒枭倒下了,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毒枭,军火、毒品等各种反人类反社会的行当只要仍有巨大的利益诱惑存在,就永远不会消失。
一个战士倒下了,会有千千万万的战士站起来!一个战士,在战场上英勇的牺牲或许才是他人生最完美终点。但是如果可以选择,宁可苟延残喘地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才有时间,才有机会,才有能力,服从命令,严守指挥,苦练杀敌本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也许我们现在的位置,不再能为祖国和人民直接付出什么,也许我们此生都经历不到那些出生入死,波澜峥嵘。
脆弱的时候,暴躁的时候,绝望的时候,静下心想一想,想一想他们的存在,我们的今天,是用他们的明天换来的,只有我们安康幸福,才就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战士,珍重!战士,请接受我对你的军礼!

  《活着再见》读后感(三):我的理想

在火车站等着检票,看到一个拿着捐款登记簿的聋哑人行乞,我知道这十有八九又是假的乞丐,但是我还是给了他10块钱。作为捐款他让我在登记簿上签上名字和钱数,我摆摆手,他还坚持,我把钱拿了回来表示要么不给要么不签,他做了个谢谢的手语走了。其实我一瞬间是想签上秦川两个字的,但是还是没有写,觉得若是假的乞丐甚至还可能因为没有登记,他向上级报账的时候可以留下来10块钱当私房钱。现在有组织的乞讨有自残的有卖艺的,唯独聋哑的比较文明,不血腥不强迫,只是静静的等候。
说起这件事,主要是我觉得自己有一瞬间想写上秦川这件事很奇葩。最近在看《活着再见》,不是大热的畅销书,却折磨着我无法自拔。这本书导致我最近心情很不好,去秦皇岛参加朋友婚礼情绪也没有调整好,没有以开心快乐的状态参加婚礼有些对不起朋友。
但是痛苦无法抹除。想起了理想,却明知道实现无望,所以痛苦。我的理想是当个特种兵经历非人的磨练训练然后去荒山野岭卧底,被折磨个半死完成任务。最后五星红旗盖在我尸体上。当然这种理想并不是为了什么主义,只是单纯的向往一种纯粹的奉献,还要不为人知的奉献,没有复杂的计算,只有肉体的磨砺,甚至成功之后还不被人知道,就像是默默拯救世界的超人,奉献了一切之后还要遭受世人的白眼与不解,不想做拥有光环的英雄,只想深藏功与名。这是有些变态的理想,我知道。这种理想不会实现。有人说单纯和勇敢是一体的,越单纯越勇敢,我之所以无法勇敢,就是不够单纯,想的多了变畏首畏尾身体素质不够好当然不能当特种兵,要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所以不能去当兵,要陪在父母身边要光耀门楣所以不能去做卧底。然后就长大了,就工作了,理想也就忘了,都怪这个小说让我想起来理想,让我痛苦。
有时候想想中国这几十年,像极了一个青年的成长史,从50年代的单纯浪漫到6、70年代的青春期叛逆,再到80年代那个梦幻一样的青春飞扬,最后90年代长大,正视现实,收起理想,拼命挣钱,直到现在满身病痛。我也是这样,一直对自己说,30多了,收起思想吧,认真工作,努力挣钱,好好活着,娶妻生子,孝顺父母,安稳过日。渐渐的,我也习惯于庸碌的生存,不去想那些不现实的理想,更不要提变态的理想了。青春总会逝去,不管是外力强迫还是自我成长,一切总会结束,都会迈向金钱铺就的前方。无法阻挡。
然而,理想这些东西,就像是潜伏了细菌之后自以为治愈的慢性疾病,总是在不经意间击打你的灵魂,让你知道他的存在。让我无法在正常的生存轨迹中获得快乐,这种痛苦,说出来没人理解,只让人觉得做作。不被理解的痛苦别人看着之所以做作,是因为没有心灵共鸣。我知道我的共鸣是那么的小众,所以找不到灵魂伴侣。真的让我去和谁过着日子,每天计算着工资、算计着升职,盘算着孩子上学和就业,我很难在其中找到乐趣,虽然很多人享受的就这种平凡的快乐和稳稳的幸福。痛苦的根源是理想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截然相反,是对自己的否定而带来的无法自我实现的抑郁。我知道这是抑郁症的表现。
理想这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买房不是理想,但是我觉得只要是他真心想要并为之付出努力的都是理想,只是恰好有人的理想不是买房罢了。所以羡慕那些理想和现实刚好吻合的人,他们大概会幸福吧。理想其实没有性质上划分的善恶好坏,也没有层次上划分的高低。我只是单纯被为一种人感动,那就是执着的忠于一个理念,并为之付出一切去坚守的人。至于这个理念是什么不重要。所以犯人会让我感动,军人也会让我感动。人进化到现在这种程度,过于聪明导致顾虑太多才无法坚守信念。我就想关闭我的思想,不去算计得失也不去分析对错,就像真正的军人,上级负责在两难中抉择,而士兵只负责执行,别人看来士兵或许只是炮灰和棋子,任人摆布,但是对于每一个单一的个体士兵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完满。单纯的坚守,舍弃自己的肉体,守住的是灵魂。
所以说,我的这种思想有些变态,很少共鸣。能感动我的往往是古罗马的角斗场,丧失自由的监狱,或者要承受非人磨砺卧底去的毒枭大本营等等这样极端的存在。因为只有在这种环境里,才能强迫已经进化的聪明的人类放弃所谓的思想,单纯的去战斗去生存去坚守。这样想,有些对不起人类千万年的进化,因为我的理想说白了居然就是是当个动物。或许只有放弃思想,才能找回灵魂。
很多很多积压在心口,说出来只能支离破碎逻辑混乱。但是不说出来又压的我无法呼吸。工业革命之后的人类就像是刚刚走出山村的孩子,面对繁乱的世界发现的越多越觉得不知所措。往后走,退回不去曾经平淡无知的田园生活;往前走,越寻找目标越模糊渺茫,对世界的各种解释和追求最后全都自相矛盾。我也一样,读书,思考,带来的都是更多的痛苦,这种痛苦是面对现实,无法坚守理想带来的。所有为了理想奋斗的人都是可敬的,不管你的理想是升官发财,还是传宗接代,是保家卫国,还是买房买车,只要是你想要的。不要像我一样,想要的不去争取,不想要的默默承受,只能坐在房间里痛苦。理想在路上,每一个为了理想坚守并奋斗的人,都值得我尊敬。
而我,只能继续懦弱的活着,把理想用报纸包好,再用透明胶粘牢,埋在没人的角落,或许偶尔想起还会痛苦,但是痛苦总会过去。懦弱的人最好的朋友就是麻木,我会麻木的,相信我。
微信订阅号:哈啤加奶

  《活着再见》读后感(四):是悲壮的死去 还是屈辱的活着

我的心中一直存在一个命题——如果可以选择,是悲壮的死去,还是屈辱的活着?
这个问题,我想有时候,其实生命没有给我们选择的权利(除非自行了断)。
我们,曾经执行过的特殊任务。对于一个一直对军队充满热爱与向往,并有幸曾服役两年的我,开篇便会有太多的共鸣。
紧急集合,首长选人,封闭式训练,执行任务。这些都是我们军营生活中太熟悉的片断。为了神圣的使命,为了崇高的理想。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永远是我们坚决完成任务的核心价值观。
邵大说故事的功力,天涯一位叫 江山改 的网友几句话保质足量地评得很好:本作品笔调朴实,谋篇布局独具匠心,故事情节峰回路转,环环相扣,情节缜密,非凡之处在于对人物的刻画形象生动,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把人物勾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特别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根据场景进行贴切的心理描写把人物当时的处境以及故事的氛围充分且必要体现出来,恰当的心理描写在每一个情节中巧夺天工,给原本已经十分精彩的情节锦上添花。
始终以一种严肃庄重的心情翻开序幕,看着屏幕上冰冷的文字,一个个场景音效在脑海里仿佛编织成一部恢弘的影视作品,除去人物细致的五官,空气、风向、植物、沙砾、泥土,孤独,肃静,眼神,举止,对白,甚至到半截抽剩的烟屁股,几丝漂浮着的茶叶,一一清晰勾勒
对于英雄,我们有许多个版本,英雄的特点,是充满力量,无私为民,关键时刻无所不能,总能救人民于水深火热当中。英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牺牲。故事的开始,邵大用主人公秦川回忆录似的语气开始,已经说得很清楚,那些死去的兄弟。
徐卫东在即将毕业的指挥学院选出的三名战士,郑勇,宁志,秦川,并不是学院里最优秀,性格也不是那么强大,或许他们最可取的地方仅仅就是两个字“简单”。是真的简单,在一开始接到任命时完全是初生牛犊的莽撞轻狂,总以为组织就是一把保护伞,什么都可以有交代说法,只看见了任务完成的光荣,却没有仔细估量面前的道路其实有多么艰难。
不管是多大的英雄,首先都是个人。是个人就会有情绪,有心理变化,有生命不能承受的地方。而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首要第一点,就是要认清形势,明确自己的身份。我们首先是个军人,然后才是个女人。这是从前指导员总在强调的一句话。用在他们身上,就是我们首先是一个战士,必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不顾一切,特别浑然忘我,然后才是一个人。
我们崇拜英雄,却没有人是注定就要被牺牲的,故事中主人公正经历着残酷的淬练。眼睁睁看着自己最亲密的战友死在敌方的残杀之下(这里可以学着周亚迪总站在别人立场试想一下,从来我们都不怕自己委屈,却最见不得自己兄弟受一点)却是无能为力,却是偏偏自己幸存了下来。也许有一些软弱和逃避责任,当郑勇牺牲,宁志断指的第一次任务归来,秦川一萎不振,我就在想,他会不会觉得如果是自己就好了,因为死了的人没有痛觉,而活着的人生不如死。
不应如此,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能为这个国家做什么?孙强,郑勇,宁志,都是为了任务的完成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程志邦埋伏在秦川左右的日子也是吃饱了苦头,甚至包括懦弱的阿来,当他衣衫褴褛形容槁枯的到达北京,这一路他是怎么过去的?
成长,这是邵大要表达的内容之一。没有人是生来的强者,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无数次徘徊在生死边缘,无数次游走于信念偏锋。卧底,间谍,内鬼,类似的影视作品记忆最深的当属《无间道》了,永远记得梁朝伟在天台对着黄秋生说:“你跟我说三年,但是三年又三年,三个又三年•••”对一个人最大的折磨就是心志上的折磨,这个过程中太容易如梦似幻,遗忘初衷,如秦川曾经幻想过的放弃或是各种临时不遵从组织命令的做法,最后不管是被迫抑或自我战胜,还好他都挺了过来,没有辜负组织对他的信任,其实他最没有辜负的是他自己,是他肩上扛的重量。
这里还要特别说一下阿来,胆小怕事,畏畏缩缩,是一个最普通小百姓的样子,倒霉地卷入纷争,家里还有苦命的家人。他先是为自保诬陷了秦川,后来又因良心自首进了监狱,他一直在秦川的身边,无用乃至像个累赘,却是秦川信任的人,秦川的强大保护了他,他也未必没有给过秦川一丝安慰。很多读者大概都揣测过阿来的真实身份,是敌是友,会不会背叛等等。不论他是出于害怕抑或人生无望抑或被秦川感化抑或其它才变得勇敢,至少最后,是阿来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将情报安全送达,不枉秦川对他多次维护,阿来的成长是鼓舞人心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阿来。
记得《毒战》上映后杜导受访时说:毒贩其实是没有良心的。秦川不怕对付一个残忍的人,他怕他的敌人身上会有人性的闪光点。故事里面邵大没有并对周亚迪赵振鹏洪古洪林胡经包总丹雷包括苏莉亚等反派角色倾注多少笔墨去写他们的情义或者身不由已。每一个人应该都有他善良的地方,但当他的善良是建立在千万人受苦受难的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善良未必不像一个笑话。
一个毒枭倒下了,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毒枭,军火、毒品等各种反人类反社会的行当只要仍有巨大的利益诱惑存在,就永远不会消失。
一个战士倒下了,会有千千万万的战士站起来!一个战士,在战场上英勇的牺牲或许才是他人生最完美的终点。但是如果可以选择,宁可苟延残喘地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才有时间,才有机会,才有能力,服从命令,严守指挥,苦练杀敌本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也许我们现在的位置,不再能为祖国和人民直接付出什么,也许我们此生都经历不到那些出生入死,波澜峥嵘。
脆弱的时候,暴躁的时候,绝望的时候,静下心想一想,想一想他们的存在,我们的今天,是用他们的明天换来的,只有我们安康幸福,才就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战士,珍重!战士,请接受我对你的军礼!

  《活着再见》读后感(五):我是战士,我叫秦川

特种兵,间谍。
听上去,便知道是很很热血,很残酷的一个身份。
在信仰的坚持下,在机缘巧合之下,秦川能够从一个出操的学生兵到王牌卧底。
卧底的情节固然刺激,与周亚迪的心战也很耗费心神。
但真正让人感动的,还是秦川的信仰。
那种,你可以用任何方式理解或解构我们,哪怕是辱骂和唾弃。相比而言,我更在乎的是,没有人能在这片国土上随便剥夺你的生命,如果有,我们将为你出征。
多热血,多正面,多么能刺激人起鸡皮疙瘩。一股热流冲上脑袋。
细细想想,跟让人钦佩。
用徐卫东的标准,选了秦川,是因为他简单。
他简单,知道自己的信仰,并矢志不渝。
他简单,知道自己除了信仰,一无是处,并矢志不渝。
他简单,程建邦告诉他相信上级,相信战友,他便始终相信,矢志不渝。
他简单,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目标,是接近周亚迪,便简单地接近下去。一切的心战,体战,也是为了这个简单的目标。
战友的“活着再见”,他便尽一切努力做到,活着再见。
他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知道自己必须干什么。在不断的锤炼中,他自己了自己怎么干最好。
最终的结尾。我是战士,我叫秦川。
一切的委屈,不甘,痛苦都有了理由和宣泄口。只因为“我是战士”。
很简单的一个理由,很简单的一个身份。

  《活着再见》读后感(六):万家灯火就是我的军衔——书评+剧评

“写书这件事从来没出现在我之前的人生理想中,你看到的,是个意外。——邵雪城”
感谢能遇到这样的意外,遇到这样的故事。大概一年前开始追《活着再见》系列,上周终于把三部曲和番外全部看完。感觉看完的已经不是一部小说了,而是秦川的一生,成长型主角的设定果然能增强读者代入感。
一直对缉毒涉黑题材特别特别感兴趣,我觉得可能是白羊座的英雄情结作祟,but不用救我了,我心甘情愿入坑,这样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总比看春晚要好。感觉《活着再见》=《湄公河大案》+《无间道》+《古惑仔》+《越狱》。括弧,我赌十罐程建邦同款青岛啤酒,作者喜欢古惑仔里的小哑巴。
啤酒镇楼,不许点右上角的叉。

  《活着再见》读后感(七):活着再见

两天看完了前两部,觉得第一部好看,想起来门徒,但活着再见的形象更加正面话,门徒倒是亦正亦邪。
感觉很干净的一部书,心理写的很细,也留有余地,毕竟人心果测,任何心理都有可能,也毕竟是小说,现实无法想象,也无法考证。
印象最深的是苏里亚,一个不会说话的倒是表现力很强,感觉很像一个漫画或是印象中看过的电视的角色还是什么,但就是想不起来,= =是最干净的一个形象,不过也很有可能是最大的boss(不过那种单纯的感觉还是留下来最好,别破坏了),系我纯扯淡。
打架的场景写的比较带感,不过有两面打架,每队出一个先干一下对面,对面又出一个干下自己的既视感,参考这方面的游戏,不多说。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部为了救阿来把酒瓶子塞到人家嘴里然后打爆的描写,think一下,没见过。
还有,秦川,,晴川,,不要有这种联想,会觉得男主长的太清秀。
最后猜一下,男主喜欢苏里亚,最后会在一起不,不在的可能性大吧,会很可惜,我也喜欢那妹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活着再见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