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雏菊人生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雏菊人生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1 21: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雏菊人生的读后感10篇

  《雏菊人生》是一本由[日] 吉本芭娜娜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5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雏菊人生》读后感(一):未知死,焉知生

 未知死,焉知生
            ——浅述吉本芭娜娜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吉本芭娜娜,是现代日本备受瞩目的女流作家之一,二十三岁时以《厨房》一文获日本“海燕”新人文学奖。其作品读者群体广,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在多个国家,甚至再版多次,掀起了“芭娜娜文学热潮”,被誉为日本“疗愈系”文学天后。
     其作品如同个人生活的素描,简单平凡而又具有神奇的想象力,用简单的笔调述说主人公生活中孤独绝望,文字运用的轻松娴熟,营造出一种熟悉而又感性哀愁的氛围,常常能使读者代入其中,与主人公同经历追求幸福过程中的挣扎痛苦,而后走出黑暗的成长。吉本芭娜娜的小说无固定结构,人物不多,但又因为童年漫画的巨大影响,写作风格带有漫画感,独树一帜的表现手法,给人一种与现实忽远忽近的神秘感。特别是思路奇特,行文变化莫测使得文章充满神秘色彩,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却饱含着现代社会里的黑暗,与人内心的阴暗。
其作品主题也是超常的:同性恋情、变性、近亲乱伦等,而作者的观点更是出乎意料发人深省,用平静如水的语调叙述夹杂在现代社会的阴暗,例如在《厨房》中谈及变性的“父亲”,当妻子离开人世,他觉得“世界并不是因为我而存在。所以,不幸降临的机率是不会变的,也是自己所不能决定的。因此,我斩断了其他事情。”其实,变性就是斩断和世界原有的联系的一种方式,很多东西都是注定要离去的,可是人却要继续活下去,因此斩断旧联系,是为了建立新的联系。作者所阐释的这一定义是为了告诉读者,人的举动再不可思议都是为了对抗这个物质世界,既然已成事实的物质不可变,那就改变与这个物质所相关的一切,找到新的物质关系。无论是爱情,还是生命,都大抵如此。
     所以当谈及人的行为时,总会想起在吉本芭娜娜作品里离不开的死亡主题。似乎芭娜娜的作品偏爱死亡,这个词汇无所不在,而且大量轻易的出现,而作品里主人公的奇特癖好似乎都与这一主题分不开,他们都经历了失去至亲至爱,因此面临着生命的低潮。但是芭娜娜本人说其兴趣并不在于描述死亡,而是描绘受伤的心灵如何被疗愈的过程,就是那种经历了死亡洗礼后的复苏,直面生死后更明白人生的真实,如同漫漫长夜后的黎明。这就让人想起中国古代哲人所讲述的向死而生的道理,“未知死,焉知生”,无法透彻亲身了解死亡,如何能真正了解生存的意义所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在诞生于这世上开始便注定了一天必须面对死亡,无论是他人还是自己,但是如何让生更有意义,才是死亡给予人们所需要探寻的答案。在周阅的《吉本芭娜娜的文学世界》一书中,对于死亡一词如此阐述“在吉本那里,死亡是如此轻盈、飘渺。一个人突然死了,就像是随手关掉的一盏灯,司空见惯、平静如故。只是,曾经照亮周围的光线在转瞬之间无声无息的消失了。我们来不及看到这盏灯熄灭的过程,自然也感觉不到这盏灯将熄灭时的痛苦与哀伤。但我们却身不由己的和作品的主人公们一起被光线消失后的黑暗所吞噬和熔化。这黑暗是遮蔽在生存空间的死亡的阴影,他的力量是无形的,却潜在而巨大,令我们无力挣脱。当灯光照耀的时候,沐浴其中的人已经习惯了那种光明与温暖,并逐渐对此感到理所当然。而理所当然的东西一旦消失,就会令人产生不能适应的失重感。”而在芭娜娜的作品里大部分的主人公都是处于这种状态下,描绘着生者遇见死亡后的挣扎、哀伤和无助。
      反映这种状态最明显的就是主人公的睡眠,还有梦。面对无尽的孤独,很多人选择了睡眠去逃避现实的状态,依赖睡眠仿佛生命的信心和希望会因为睡去能寻找回来似的,但是却又惧怕睡眠,怕一睡不起如同死亡降临一般。例如《白河夜船》的寺子,面对好友的死亡和恋人可望不可即的感情,她开始嗜睡,睡到失去了时间,失去了人生一般,每次都沉沉睡去,以至于每次醒来如同重新复活一样。但即使如此,主人公们还是喜欢上睡眠,因为睡了才能做梦,做梦才能与逝去的人相见,如同寺子说的“总觉得夜晚使得一切都成为可能”。但是即使如此,醒来依旧必须面对现实的无限孤独和空虚,转瞬之间的落差感总是让人觉得不如留在梦中,也许更加幸福,不必在梦中咫尺能触的时候,接受醒来万劫不复感觉,这种害怕现实覆盖身心的感觉,让主人公们在梦境中挣扎,渴望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来结束这种令人发狂的的孤独感,而漫长的黑夜却又是一种令人惧怕的等待。矛盾夹杂在每个失去至亲至爱的主人公心里,不断反复的痛苦在黎明与黑夜间重重困扰着。
     这样的深切的感受与吉本芭娜娜的童年经历分不开,这种死亡体验和她挚爱的漫画《妖怪Q太郎》有关。Q太郎总是给予他人温暖和莫大的救助,这让芭娜娜也决定了今后也要帮助那些处于孤独和挫折当中的人,但是这样一位视若挚友的Q太郎在故事接近尾声时,选择走掉,一去不复返,这种感觉让芭娜娜觉得如同面对死亡一样,一个每日陪伴自己的好伙伴突然离去,而自己却被孤零零的留在了这个世间,这种感觉就是死亡带来的别离后的孤独感,一种难以言表悲伤。这种精神上的死亡体验,让芭娜娜的文学创作更具有魅力亲人生命的消亡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但是生者面对精神死亡确实可以克服,并且通过克服这种阴影得到精神上的救赎,将孤独转化为自身的动力,获得重生。
     人的潜力总是不可估量的,当面对这种突然地离去会必然经历长久的不适应感,原本理所应当的存在突然地消失,恍然若失的无所适从。一些仍然与他/她相关的习惯在时刻提醒着你,他/她曾经真实存在过在你的生命里,可是为什么上天会选择让他消失,为什么是这个时候让他消失在你的世界里。一个个问题也抵不过现实的孤独感的追袭,落寞感充斥着生活,以为也许一切都会这样子持续下去的时候,却在日常生活中逐渐适应和接受了这个事实,告别了过去,将他们放在心底成为回忆。这就是人的潜意思里诞生了作为独立个体生存下去的渴望,由此诞生了不依赖他人,活出属于自己人生的期盼。这种转变的契机在芭娜娜的作品中反映的就是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在谈及《月影》的创作过程中可以看到,“对于每天早上跑步、吃饭、与人相遇这样的日常事物应当非常珍惜,要一边过日常的生活一边细细等待时机的降临。然后,即便不是直接的,也可以凭借这些时机获得救赎。......我想要肯定的说,人是非常敏感的,同时也是非常顽强的。”这里面芭娜娜所谈到的“时机”就是救赎的契机,在她虚构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不可思议的神奇事件,主人公会遇到具有超凡能力的人,获得重生。但是这并不表示,这个心灵的转变时依靠非自然力量达到的,反而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隐藏着,如同心情低落悲伤的人,在每日必经的道路上发现了美丽的花从而使自己的心境有所转变,明白人生总有美丽的事物存在,生活是美好诸如此类的情节一般。并且,要获取这个契机并不会凭空出现,需要人坚持寻找,不沉溺于过去的苦难错过了发现的时机,这一切都是需要人自身的意志完成的。
      而另一方面,芭娜娜关于死亡的描写也是十分特别的。现实的死亡场景往往恐怖丑陋,甚至无法面对,而芭娜娜的文字里从不细致真切的描绘死亡,仅仅是通过文字传达信息,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告知读者,轻描淡写而又普通至极,仿佛谈及的这个人不过是毫无关系的某某一般。因为在芭娜娜看来,死亡对于深爱他们的主人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事实,而且这是一个既定的结果,只是作为主人公心灵成长的一个设定,一个情节,更何况文学应当是愉悦的精神享受,这个观念让芭娜娜选择回避对死亡过程的丑陋真实的展现。这一点与先锋作家的死亡叙事相反,特别是零度叙事。在叙事过程中尽力抑制感情倾向和理性评价,是叙述者的主观因素保持不介入状态或者零度介入,这种无我的状态让叙事更加冷酷直接,甚至是不近人情。例如余华在《一九八六年》里对于疯子在自己身上实施酷刑时,那种零度的叙事状态使得钢锯锯开皮肤、肌肉骨头的详细情况和疯子忘情的残酷之举都表现了对于死亡描写的那种直面详细,暴露性的冲击力。同样通过死亡主题表达人生或者人性的本质,芭娜娜选择回避式的轻描淡写,而先锋作家选择暴露性的强烈冲击。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主题,人需要依靠自己坚强不灭的意志去摸索和发现生的契机和希望。芭娜娜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饱含了救赎的意味,蕴含着对于生命的悲悯,是一种对于生命的终极关怀。就如同《月影》中五月的内心独白一样:事后一想,命运就是当时一格也不容许踏空的梯子。无论在哪一处踏空都不可能最后攀顶,而且要踏空其实很容易。即使如此,也许打动我继续攀登的是濒临死亡的心中那一束微弱的光线,那是黑暗之中的闪光,没有这光将更容易沉睡。而芭娜娜就是企图在生命残酷之中寻找到温暖慰藉的微光,让人们透过死的悲伤、孤独挣扎从而明白生的珍贵
【论文记录留存】

  《雏菊人生》读后感(二):对banana从不热烈的爱

读过banana不少书,而我总是无法忆起书中人物的名字或是故事概要,只依稀记得那种缓缓流淌着的如水般的清澈质感。
永远爱着banana清淡如水般的文字带来的那种感同身受的存在感,故事终有结局而这种存在感没有。而这种爱从不热烈。
雏菊人生描绘出的那种流淌于人间的纤细脆弱灵魂,却因活着而熠熠生辉思念是雏菊幽香的气味弥散于孤独空气中的情感流露,无时不刻都在酝酿。这无需驱寒温暖刻意为之,只是最本能的流露,却能跨越时空传递开来。好似我非常欣赏的古人作风,君子之交淡如水,细水长流浑然天成,无需雕琢。
一切也只是短暂人生中的回忆,然而如果死后能留存这些温暖美好的记忆,也不枉生活过。

  《雏菊人生》读后感(三):人终有一死,难道就不需要活下去了吗?

       在大多数人的常识中,雏菊是个可怜人。本身就是个只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私生女,在贫困中挣扎,没几年母亲于事故中死在了自己眼前,雏菊也落下了身体上的毛病。虽然姨父姨母对自己很亲切,也不是没有朋友,甚至还有个喜欢的好男人,但对她来说最大的慰藉就是那个每年都会出现的梦。梦里她还是孩童,有着一个挚友达利亚,那个只要她一吹响竖笛就会飞奔而来的姑娘。有赖于她的陪伴雏菊才能从丧母之痛中安然走出来,可以说达利亚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尽管后来达利亚与母亲移民国外,渐渐与雏菊断了联系,但在雏菊平淡得近乎有些压抑的生活里,梦见达利亚依然能让她感到安心。然而那个梦最终还是结束了。当雏菊在梦中进入那个荒凉的别墅时,她就隐隐知道,达利亚死了。自己多年的精神支柱消失了。很自然的,那些被达利亚这顶保护伞挡了那么多年的软弱、在心底埋藏了那么多年的情绪一下子涌出了表面。虽然还可以像平常一样工作,聊天,脑袋里时不时还会蹦出些无厘头的念头,但雏菊的内心就像被撑爆的气球,渴望着发泄、摆脱和救赎。高春所讲述的那个脖子的故事为她打开了一个出口。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可怜的男人最终会死于脖子,他任何时候死了大家都会觉得在意料之中。但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地活着,也没有成日战战兢兢,他的朋友们也没有觉得既然他迟早都是要死的,还是保持距离比较好,以免到时太难过。相反,大家都尽可能地多与他相聚,哪怕多见一面也好,就能创造出多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是你曾活在这世间的证明,是你拥有友情的证明,这回忆是超越生死的。
    人是一种懂得趋利避害的生物,一件事若毫无益处多半会放弃。这个工作很辛苦,薪水又不高,也没什么前途,不如换另一个;跟这个人没有未来,这恋爱根本就没必要谈。但是所有人最终都会从世间消亡,你花费毕生精力所追求的到底有多大意义到最后你都不会知道。这让我想起《奇诺之旅》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地方的人世世代代都在建造一座塔,没有人去追究过原因,也没有人知道到底改建多高,大家只是辛勤地工作着。一个青年开始反思这一切究竟意义何在,请求奇诺将他带离。后来塔倒塌了,大家却并没有丧失活下去的动力,张罗着重新开始建。青年几乎崩溃,认为他的乡亲们都是疯子。奇诺却说,这塔建来就是为了坍塌的,并且建议青年。若觉得无趣,大可在建塔的砖上雕刻美丽的花纹。极端来讲,人生来就是为了死,既然一切都将归于虚无,那么至少从生至死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过得充实而幸福,尽可能多地创造回忆的珠玉,而且是专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珠玉,当我们死后,这些珠玉并不会消失,他们会串在一起,以我们为名,漂浮在宇宙之中。那么我们弥留之际大可以满足地说,我没有白活这一生,我留下了我自己的珍宝。
    这本书有奈良美智特意创作的插画,虽然我一直有点害怕奈良先生的作品,觉得有点恐怖,但是我不得不说,看完全书之后再回过头来一幅一幅地看那些插画,不由得敬佩先生的形象能力。难怪香蕉小姐说,这本书是由奈良先生和她共同完成的。
    香蕉小姐的作品所写的都是平凡的我们,她的角色身上都可以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她非常擅长写出平凡人生活中的痛苦、焦灼与无奈,但是与青山七惠不同的是(我不知道拿他们俩相比是否不妥,不过我觉得两人是由相似之处的),香蕉小姐的书看着尽管让你自怜自伤,却让你很有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写尽世事苍凉,坚信人间温暖。

  《雏菊人生》读后感(四):关于生与死思考的摘录

“人终究还是会死的。但是只要多见一回,就多了一个可供回忆那个时刻的空间。……上帝也好,命运也好,把他从我们这里夺走,但是那些快乐的时光是永远也夺不走的。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胜利,虽然这种胜利并不一定非要分个谁胜谁负。快乐的记忆能让我们超越失去他的悲哀,这就挺好。”

“无论是生还是死,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是尊严。有时活着未必就好,而死也未必就一定是件悲惨的事。那些能够给彼此带来力量和支撑的回忆,并不是只有活着才能留下的。”

“在我的人生的箱子里,装满了我能够记起和想象的全部东西。即使没有给任何人看过,即使没有对任何人说过,即使我死了,而那个曾经拥有过的箱子是会留下来的。在宇宙中,那个箱子漂浮着?箱子盖上写着《雏菊人生》。”

  《雏菊人生》读后感(五):悲哀和温暖的人生

一个人只要活着,就会不断地创造记忆,这样的空间,是他自己独有,也是和他有关系的人可以分享,即使天隔一方,也许就在某一天,除了过往的记忆,再产生新的关联。
而死亡,就是定格,从此不再有新的可能性。所谓失去,不只是失去一个人,也失去了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事。
不幸的雏菊,幼年没有父亲,又失去母亲,做为孤独的她,慢慢长大,挚友达丽亚,是她的慰藉,11岁分别后,两人失去了联络,然而在记忆里,却还是相守,直到有一天,25岁的一天,雏菊知悉了达丽亚的死讯。
那也不是突然的讯息,在梦里,早有知觉。
这样悲哀的故事,吉本芭娜娜只是用淡淡的笔触来诉说,就像是《夏目友人帐》那样的清新色调,会有痛哭,会有不能忘却的伤痛,但是岁月里,却也慢慢在愈合,学着去面对过去,也学着面对现在,以及未来。即使面临那么多的失去,也还是会看到希望。
竖笛的声音,友情的召唤,在一个人的成长记忆里,那样恒久,发端原不过是小小竖笛。这样的故事,却并不陌生,这样的失去,谁也都会面对。各种意料中的、意料外的。我在读的时候,也会牵动悲伤的情绪,同时,也会从雏菊的坚强和释然里,学到面对的方式。
即使“失去”是这样冰冷,共同拥有的记忆,仍然有独特的温暖,那些记忆,除非失忆,是再也不会被夺走的了。文字就像熨斗,轻轻抚平创伤。
奈良美智的画,我以前不太喜欢,然而从这本书开始,我喜欢奈良美智。

  《雏菊人生》读后感(六):「我和雏菊的人生」

奈良美智说的也是我想说的,这是雏菊和我的人生。
字里行间悲哀又温暖,和我的心境是那么相似。不想和别人有过于亲密和依赖的关系,因为知道终将还是一个人。体验过极致的痛苦和温暖,日后的生活也变得过于波澜不惊。
爸爸去世后,觉得生活都不真实。生命太脆弱了,人终将离去,为了不让知道这个事实后那么难过,所以大家都在让他人让自己相信,其实死亡并不是都是坏事。也许是吧,他做手术的时候肯定很痛苦,那时候我并没有在他身边,我偶尔会猜,爸爸有没有想过太痛苦了还不如直接死掉,我希望是这样,因为这样我就不会那么那么心痛了。
每次只是想着“雏菊人生”四个字就感觉到极大的悲伤,像看见躺在硬木板床上从小窗里往外看月亮的雏菊,像看见呆在反锁的房间里躺在床上无眠的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