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足球往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足球往事》读后感10篇

2017-11-21 22:14: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足球往事》读后感10篇

  《足球往事》是一本由[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足球往事》读后感(一):如果你是球迷,这本书不能不读

      奥运会上什么运动让人看着揪心?—足球!什么运动看着更揪心?—中国足球! 春节晚会相声小品拿中国足球开涮都成了家常便饭。不过,从今年开始,中国足球的从业者终于能够抬起头,因为足球要火了,足球的春天在招手了。足球发展都上升为国家战略了,咱怎么能不谈谈这项全球第一体育运动呢?
      看球的朋友真不少,有老球迷也有新球迷,有资深球迷也有伪球迷。假如你是一个刚刚接触足球的新人,怎样才能在你跟别人聊天时,看上去对足球有高深的研究呢?试着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吧,当别人跟你大谈特谈C罗、梅西时,你微微一笑,慢慢悠悠给他讲讲加林查、普斯卡什等老辈球星的陈年往事,相信他们会惊讶地合不上下巴,看你的眼神里满是崇拜。
       不要急,有这么一本足球秘籍——《足球往事》,可以带你那啥带你飞。文如其名,世界足坛的重要足球人物和比赛在这本书中都有涉及。作者带着你从当年的黑白电视跨越到现在的彩色电视,足球也由黑白相间变为色彩斑斓。带着你从热情奔放的南美丛林穿行到彰显工业文明的欧罗巴大陆。这不光是伪球迷的宝典,甚至也是真球迷的宝库,哪怕你对足球知识在了解,也会从这本书中读到很多让你惊讶的东西,因为这是本“足球简史”。
       足球的魅力体现在哪呢?总有不看球的人不解,22个人在球场上为了进球奔跑,90分钟内一个球也进不了有啥意思。故事往往是解决复杂难题的好方式,那就来讲两个关于足球又超脱足球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在纳粹德国占领乌克兰的时候,曾经逼迫基辅迪纳摩的球员跟希特勒的卫队来一场友谊赛。赛前基辅迪纳摩的球员接到警告:“如果你们敢赢,就死定了。”球员们开始还在恐惧和饥饿的折磨下准备输球,但他们无法抗拒尊严的呼唤。比赛结束了,11名球员穿着球衣在悬崖边上被处死。
       第二个故事是这样的:贝利随桑托斯队访问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当时尼日利亚正爆发著名的“比夫拉内战”。战争双方因此临时达成为期48小时的停战协定,为了能共同观赏球王的表演。这场历时3年的战争夺走了120万人的生命,“贝利停火”是尼日利亚内战唯一的安慰
       足球的意义早已超脱了体育比赛的本身,它代表着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勇气,它能让战火弥漫的战争停止。从足球运动诞生的那刻起,它经历了战争经历了和平,始终不变的是球迷对足球的痴狂。足球比赛如人生百态,复杂和丑陋兼存,还有人们常说“足球是圆的”所代表的无可预知。
       足球从中国起源,在世界风靡,绕个圈再回到中国。我想,中国足球的春天真的是到来了。
    
  

  《足球往事》读后感(二):从一场注定被湮没的比赛说起

虽然这本书的副标题翻译得很绿茶,且推荐人的名单让人略囧。但是阅读感受实在太妙了,爱德华多•加利亚诺展示了他的私人足球记忆,战火独裁屠杀流亡贫穷偏执纯粹天才灵巧美妙的记忆,于是我也想从一场在我私人记忆里的比赛说起。
这场比赛发生在2011年11月7日,在毕尔巴鄂的圣马梅斯球场,毕尔巴鄂竞技主场2:2战平了巴塞罗那队。
不是关键性的抢分比赛,不是生死存亡的决赛,也不是欧冠这样的国际级赛场,只是一场普通的西甲联赛。
这场比赛没有神迹也没有多么惊才绝艳的表演,尽管梅西在比赛补时阶段进了一个关键的进球,但这个进球和他诸多进球相比,非常普通。
要说这场比赛过程有什么异常,大概就是比赛当天下着瓢泼大雨,圣马梅斯球场仿佛是一个钢铁巨人才能站得住的战场。
这样一场比赛注定会被遗忘,在许多年后被淹没进西甲联赛的录像与数据里。
这场普通比赛,交战双方的主教练,一个叫贝尔萨,一个叫瓜迪奥拉。
5年前,瓜迪奥拉在开始自己执教生涯之前,和电影导演大卫楚巴一起前往阿根廷,他到了一个叫罗萨里奥的地方。
罗萨里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从这个地方曾经走出过一个叫切•格瓦拉的年轻人,成为革命青年们的偶像,后来一个叫做里奥内尔•安德雷斯•梅西的十二岁男孩也从这个地方出发,前往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去寻求治病的机会。
但是瓜迪奥拉来到罗萨里奥,是为了见贝尔萨,传说他们两个人交谈了11个小时。
写到这里,我想把闲扯的时间拨回得更久一点,拨到近四十年前的巴塞罗那。
那是1972年,一部名叫《教父》的电影上映了,而同年的“水门事件”同样说明了执掌美国的BOSS们在干什么。
在同一年的4月15日,西班牙巴塞罗那青年A队输给了达姆足球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名字是以一个啤酒品牌命名的。
输给正常的球队也就算了,输给啤酒公司是难以接受的。于是俱乐部请来了一个名叫劳利亚诺•鲁伊斯的教练重新打造青年队。
在2012年的一个球队身高的统计中,巴萨一线队的平均身高只能勉强高于越南队。他们拥有一条平均身高不到175的锋线。在中国足球论坛上,巴萨的敌对球迷经常拿这一点攻击这只球队。
侏儒、矮子、矬子。
其实在1972年,巴塞罗那俱乐部和这些敌对球迷的意见是一致的,他们在墙壁上贴了这么一条标语:“如果你是来推荐一米八以下的青年队球员,好走不送”。
劳利亚诺•鲁伊斯取下了这条标语。
他重视球员的才华甚于身高与体积;
他要求小球员在训练之外学习与工作;
他着重在教会孩子“如何去处理球”甚于提高体能;
和当时流行的不断长传、射门的风格相违背,他教导孩子如何去传球如何踢得精彩。
他在巴塞罗那工作了六年,所播下的种子仅仅是静默地埋在青年队的土壤里。一线队依旧奉行着更加直接的踢球方式。
离开后,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青年队的孩子们又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不够高或不够强壮而失去升上一线队的机会。
直到荷兰人克鲁伊夫的到来。他被今日的巴萨奉为“教父”。劳利亚诺•鲁伊斯缺乏的那种蛊惑人心的魅力和煽动性,克鲁伊夫都具备,他改变了高层的看法,并让那颗种子真正发芽开花。
马尔蒂•佩拉尔纳乌在一本描写巴塞罗那青训的书里这么形容劳利亚诺•鲁伊斯:
“他为我们今天正在看到的和经历的一切奠定了基础,他是一位足球界的浪漫诗人,相信足球并非要在赢得比赛与踢得漂亮之间做出选择,而是踢得漂亮会增加赢得比赛的机会。”
若干年后,刚刚接手巴塞罗那一队的“菜鸟”教练瓜迪奥拉,在取得联赛最差开局(一负一平)后很委屈地问自己的密友马努尔•埃斯蒂亚特说:为什么?为什么?这不符合逻辑!
瓜迪奥拉经常被称为一个哲学家,从褒扬或者讽刺的角度。
他在巴塞罗那执教期间讲过很多有趣的话,最知名的应该算是09年欧冠决战曼联前,他对球员说:如果你们输了,你们依旧是最好的。但如果你们赢了,你们就是传奇
他还说过另外一句话:重要的是我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踢球,而获胜是这种方式最合乎逻辑的结果。
这才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话,因为这是瓜迪奥拉的逻辑。
贝尔萨也有自己的逻辑。
贝尔萨现在是一个肥肥的、略秃的、爱穿宽大运动服比赛时常常蹲在场边的大叔,但是年轻时的贝尔萨长得极像他的罗萨里奥老乡切•格瓦拉,也一样从体面富裕的家庭出走了。他的祖父是阿根廷现代法律体系的奠基者,父亲是大律师,哥哥曾任阿根廷外长。所以贝尔萨要当球员的决定,无异于一个家族丑闻。唯有他的母亲鼓励他说:不管你做什么,你都要成为那个行业里最好的。
罗萨里奥有两支知名的球队,一支叫做罗萨里奥中央,一支叫做纽维尔老男孩。
出生于罗萨里奥,现在效力于瓦伦西亚的中场球员巴内加回忆说:那个叫做梅西的孩子走了,我们就不用再被虐了。可惜和小老乡梅西不一样,贝尔萨在代表纽维尔老男孩队踢了几场之后就知道自己不会是一个好球员。于是,后来他成为了纽维尔老男孩队的教练。
他不通人情、崇尚进攻。
他会自驾车远行8000公里在阿根廷国内寻找球员。
他不让妻儿和自己住在一起以免影响工作。
他随身携带战术板和水彩笔。
他同时开两个电视看比赛研究战术。
但按照我们通行的逻辑来看,贝尔萨并不是教练这个行业里最好的,按照他自己话来说,他是一个疯狂的“失败收集者”。
在我提到的这场2:2比赛前,在瓜迪奥拉一如既往表达他对贝尔萨崇敬之情的新闻下,有人问:贝尔萨拿过几个冠军?
尽管贝尔萨被无数的或中二或文艺的球迷奉为偶像,这句话依旧很戳痛处。
昭和棋圣吴清源说过:围棋是不折不扣的胜负运动,无论多么激动人心思想与布局,不获胜就无人承认其价值
阿根廷人把马拉多纳崇拜成了一个宗教,而智利人也曾经把贝尔萨绘画成圣徒的样子供奉。智利总统大选时,反对派领袖皮涅拉的口号是“我要成为智利人的贝尔萨。”
但无论是执教阿根廷国家队还是智利队,贝尔萨留下的绝对不是一地的奖杯。对于我个人来说,2002年,贝尔萨执教的阿根廷队在世界杯小组赛里出局,是我最为惨痛的足球记忆之一。但奇怪的是,内心深处我从来没有怨恨过他。就像我从来没有因为任何一场比赛的失败怨恨过瓜迪奥拉一样。
在带着智利队回到南非世界杯舞台时,贝尔萨说“现在的我,只是更老、更疯了。”
为了证实这一点,他在智利队的南非驻地,悬挂一面千疮百孔的智利国旗。这面国旗是2010年初智利大地震中保存下来的。
瓜迪奥拉在09年对曼联的决战前,将《角斗士》和球员竞技的画面剪到一起以鼓励球队,他也曾在球队更衣室里放coldplay的《viva la vida》或者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名句来提升士气。他热爱诗歌,善于交朋友,他把球员都看做孩子和学生,他说足球是梅西的糖果而阿拉贡内斯的口袋里也会有同样一枚糖果奖励给一个叫做安德雷斯•伊涅斯塔的孩子,他在菲戈“叛逃”皇马之后写道:
“二十年以后,路易斯,等到我们都挂靴退役了,我们去找个地方坐下来,等到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任何来自当下的压力了,带着内心的创伤,我们都知道你和我再不是报纸的主角,等到那时候,路易斯,我会问你,关于那件事的为什么。等到那时候,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二十年后,我等着你。”
拉美人民在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上,无论文化高低,都会展现惊人的文学感。
我至今记得西班牙主教练博斯克在06年世界杯时形容齐达内“他是场上的巴黎”;
记得马拉多纳说过“因为路变窄了,历史就发生了”;
记得带领阿根廷冠军教练梅蒂诺说过“足球就像生活。在生活中,你不可能每天早上6点起床就去寻找你的真爱,因为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记得贝尔萨告别阿根廷执教生涯时说过“在阿根廷,快乐只能持续5分钟,之后就是巨大的空虚”。
这一排读下来真是博尔赫斯附身。
我是很晚才读拉美系文学。之前只读过《堂吉诃德》这一部小说,一直有一个错误的印象,以为拉美文学都是这样热闹。后来陆续读了一些西班牙的诗歌和民间故事,惊讶地发现这里面有太多与死亡相关的意象,比如少女头骨做成的沙漏、情人的骨骸上开出玫瑰,化成累累白骨的新娘,附在战士身上的爱人的手……
但是,和同样充满着死亡意象的日本文学不同。如果日本文学是“唉,死亡。”那拉美文学就是“来吧!死亡!”一个是从生中探微死,一个是向死中迸发出巨大生的力量。
所以就可以理解贝尔萨说自己更喜欢恐惧,他说“街上打架有两种人,一种是打了见血了,害怕了收手了;另一种是见血了,然后全力以赴要杀了对手。我希望你们都想尝尝鲜血的味道。”
而在2011-2012赛季,瓜迪奥拉也说过“面对巨大的恐惧,你只能勇敢,或者非常勇敢。”
他说这句话时,正在经历从神坛走向巨大质疑的道路。
在上一个赛季,继创造了六冠王的神迹之后,他再一次将欧洲冠军杯冠军、西甲冠军、欧洲超级杯冠军、西班牙超级杯冠军和世俱杯冠军揽入怀中。评论界普遍认为尽管这一年他丢失了国王杯的冠军,但这一年才是他执教球队的巅峰,球队展现出了比“六冠王”那年更强大的控制力。
那时球迷们愉快地调侃他只会一种换人方式“70多分钟的时候,用凯塔换下比利亚”。这是球队取得胜利之后,由攻转守的信号。他在2010-2011赛季很少改变首发和阵型。
但是2011-2012赛季时,事情变得不一样了。以前媒体闭着眼睛都能写出他的首发,现在媒体发现他场场首发不同。他开始拿球场做实验,磨练新的阵型,即使是在非常重要的比赛上。
球队的成绩变得不稳定,往往是一场大胜之后接一场“2:2”的平局,有人开玩笑说西甲的球队都在掰指头数着赛程,看轮到自己那一轮的时候,是被屠个大比分还是2:2。
好在他是瓜迪奥拉,巴萨球员阿尔维斯说过:即使前面是一个悬崖,如果瓜迪奥拉要我跳下去,我也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因为下面肯定会有好东西。
是的,球员崇拜他、球迷迷信他,愿意去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相信他会带来新的革命。可能很难想象的是,在几年前,巴塞罗那还是一只“输不起”的球队,有着挑剔的球迷,在失败后对着球员满场挥舞白手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瓜迪奥拉为这支球队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十几个奖杯。
不幸的是他是瓜迪奥拉,他的成功把球队、球迷、评论家都给惯坏了,赢球变得理所当然,输给任何一个球队都会被冠以“冷门”的标题。巨大的压力伴随着巨大的质疑。瓜迪奥拉过去在足球界掀起了许多战术讨论热潮,比如“伪9号”,比如“边锋边卫的合一”,许多人在研究他球队的踢法。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他在试验新东西,但是太不稳定,无法保持胜率,这不是现代足球的耐心所能允许的。
大家开始讨论他所试验的3-4-3/3-3-1-3阵型是否过于冒险。
这是被烙下深刻烙印的贝尔萨的阵型,也是2002年我惨痛记忆的肇事者。
贝尔萨就像一个异端一样坚持着他的构思,像疯子一样输掉比赛,与预选赛的顺利不同,阿根廷在2002年的小组赛中连一个运动战进球都没有。
但是有些人或许不认为这是一个失败无能的东西。比如年轻一点的瓜迪奥拉,传说他曾经像一个小粉丝一样写信给贝尔萨,和他一起探讨这一阵型的可能性。
2012年加泰罗尼亚公投是否要留在西班牙成为新闻,但是真正彪悍的独立分子是毕尔巴鄂所在的巴斯克地区。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球员一起流亡拉美,被FIFA宣布为反叛者威胁取消比赛资格;在西班牙国内,在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球场就是非法的抗议集会地,唯一升起能够升起巴斯克区旗而不受警察阻碍的地方就是圣马梅斯球场。
在今天的职业足球环境下,毕尔巴鄂是一支很特别的球队。
在2007年有一条体育新闻叫做“毕尔巴鄂竞技准备引进外援!”,副标题是“球队前往南美洲寻找有巴斯克血统的球员。”
这支球队只招收巴斯克血统的球员,就像纯血瞧不上麻瓜一样奉行着骄傲的民族主义。比如,在这条新闻中,就提到俱乐部前主席谴责这种混淆血统的行为:有八分之一或者十六分之一血统的巴斯克人还能叫巴斯克人么?!这和雇佣兵有什么两样?
这样一支强硬的球队,依旧会被贝尔萨折磨得苦不堪言,他要求永不停歇的奔跑与奋斗。。他说:我的原则是不允许球员们放弃奋斗,过人、在场上跳舞等等都是允许的,只要是为了目标奋斗,都是允许的。”
2011年,在对萨拉戈萨的比赛中,毕尔巴鄂球员德马克斯在阴囊被撕裂的情况下依旧坚持比赛,我的一位毕尔巴鄂球迷朋友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情不自禁地吼道:难道疯是可以传染的么?!
2012年,毕尔巴鄂竞技客场3:2,主场2:1在欧联杯中淘汰了曼联队。在赛后球迷们开始讨论起拉美系足球与英式足球风格的区别。有英超球迷说不列颠岛的居民对足球敬畏和寄托得更多,多到让足球变得沉重,无法轻灵起来,但更能让人感悟生活。
不过,如果我们按照巴西人的说法把足球比作一位女性,一个情人。那么她在英伦半岛经历的战火血腥暴乱或者政治隐喻,在拉美的土地上只能算作茶杯里的风波。在这本《足球往事》中,爱德华多•加利亚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沉重的画卷:流浪在拉美半岛的巴斯克球员、被枪毙的巴塞罗那主席、被军政府利用的胜利、在国际足联为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唱赞歌时,“距此几步之遥,阿根廷的奥斯威辛,海军机械学校的集中营内,拷问和灭绝正在疯狂进行中,几英里之外,囚犯们正从飞机上被活生生地扔进大海。”
加利亚诺写道“英国队擅长长传和高球,不过这群被剥夺了继承权的遥远的美洲孩子并没有走他们父辈的老路,他们转而发明了脚下短传,闪电般变换节奏和高速带球的踢法。“
这群孩子面对着的人生是“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苦难驱使他走向足球或者走向犯罪。“
更可怕的是,在拉丁美洲,足球不仅仅被看做是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方法,更是一个国家的吗啡。
政府利用它,人民依赖它。
加利亚诺是这么描述乌克兰国家队的比赛——
“每一次国家队的比赛,无论对阵哪一支球队,整个国家都会屏住呼吸,政治家、歌手和街头的小商贩们闭上了嘴巴,情人们停止了爱抚,连苍蝇都停止了飞行。“
圣洛伦索队的球场于1983年年中被推倒的时候,哭泣的球迷们抓起一把一把的灰尘放入自己的口袋;
博卡糖果盒的看台上曾经一层层飞舞的是球迷的骨灰,他们拜托自己的亲友死后将自己撒到球场上。
你无法和这样的土地、民族探讨沉重。他们沉溺其中。
让我们把时间再次拨回到2011年11月7日的圣马梅斯球场。
瓜迪奥拉排出了一个4-3-3阵型,但是给出了一个奇特的锋线,由一个站位靠后的前锋(梅西)、一个中场球员(法布雷加斯)和一个边卫(阿德里亚诺)组成。
贝尔萨同样排出了一个4-3-3阵型,只是把穆尼亚因从左路换到了右路。
贝尔萨的球队对巴塞罗那实现了高位的压迫,迫使巴塞罗那的门将巴尔德斯开始长传。
在这赛季巴塞罗那客场3:1皇马的比赛,开场不到一分钟的时候,巴尔德斯试图把球传给巴萨后卫时出现了重大失误,球到了皇马球员迪玛利亚脚下,后者随之笑纳了这个大礼。此时,巴塞罗那队员连队形都没跑开。球队核心梅西此时还在慢慢遛弯,看到这一进球之后,面无表情地默默挽起了袖子。
尽管有这样一个大失误,巴尔德斯在此后的比赛里依旧坚持着把球准确地传到巴萨后卫脚下,由他们去发起进攻,而不是一个大脚将球解围到对方半场。
赛后瓜迪奥拉点名表扬了巴尔德斯的做法。但是这次比赛后他也无法去怪责巴尔德斯的做法,“我们从未遇到过如此高强度、如此有攻击性、压缩了我们如此多空间的对手”瓜迪奥拉在接受采访时这么说。
当然,在圣马梅斯的这场比赛,天气起了不小的作用,巴塞罗那的传球失误率明显增加。用我一位巴萨球迷朋友的话来说:简直就像在风雨中与巨人搏斗。
随着比赛的推进,瓜迪奥拉分别用桑切斯换下哈维、比利亚换下阿德里亚诺、蒂亚戈换下皮克。前锋换中场、前锋换边卫、中场换中卫。这是全面进攻的信号。但是依旧没有换来一个进球。
直到在加时阶段,因为阿莫雷比埃塔的犯规,巴塞罗那获得任意球机会,由梅西打进关键的扳平一球。
这次比赛之后,巴塞罗那在积分榜上落后皇家马德里三分,在赛季结束时他们丢掉了联赛冠军。
最终,在圣马梅斯,两支球队谁也没有赢。
这只不过又是一场双双丢掉积分的联赛。
终场哨音响起的时候,冒着从天而降的暴雨,成千上万的球迷开始为双方球员鼓掌。
瓜迪奥拉走向贝尔萨,在他耳边大声说:你的球员,是真正的野兽。
“你的球员也是。”贝尔萨回答。
贝尔萨在赛后接受采访说“我真的很喜欢这场比赛,几乎每一寸草皮都充满了战斗的痕迹。”“我的确想要换下那些踢得不好或者没有努力跑动的球员,但是我一个都找不到。”
而瓜迪奥拉说“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球队感到自豪:当你看到22个球员在今晚比赛中的表现,你怎么能不感到满意呢?谁都不能要求更多了。”然后他小声地说“至少我很满意”。
而媒体,无论是加泰罗尼亚媒体还是马德里的媒体都开始写诗。
《世界体育报》形容这场比赛“令人尊重。“
《阿斯报》说毕尔巴鄂竞技与巴萨用精彩的表现向足球致敬,他们完成了一部充满悬念、激情、足球的戏剧。
而《国家报》将其称之为“一场精彩的音乐会。“
在媒体报道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来自《马卡报》,这家马德里的媒体写道:。
在圣马梅斯球场,谁也没有获胜,因为毕尔巴鄂竞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用与巴萨一样的武器和策略对付巴萨。不过两支球队最终让足球获得了胜利,或许1分的积分对两队来说都不够,但他们让这场比赛载入了史册,有时候,足球里有比3分更重要的东西。
瓜迪奥拉将这场比赛比喻为一首献给足球的情歌。在过去他曾率领球队3:1战胜过曼联、4:0战胜过拜仁、5:0战胜过皇马,但是他认为这场比赛才是他执教巴萨以来最好的比赛。
“这是我执教巴萨以来最好的比赛。感谢22名优秀球员的表现,比赛精彩绝伦。当两支球队为胜利而战,足球就会是十分美妙的。“
在5年前的阿根廷罗萨里奥,即将开始教练生涯的瓜迪奥拉和贝尔萨坐在花园里将一把椅子扔来扔去讨论盯人战术,据说谈话的最后,贝尔萨对瓜迪奥拉说教练的生涯里会有很多黑暗的孤独的不那么光彩的时刻,“你是否已经做好牺牲一切的准备?“瓜迪奥拉回答”是的。
在这本《足球往事》里,爱德华多•劳利亚诺写道:
1994年在西班牙联赛中,皇家马德里被希洪竞技队击败,但是皇马的球员踢得激情四射,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如神附体”。球队主教练豪尔赫•巴尔达诺,在更衣室微笑着对球员说:当你们像这样踢球的时候,就是输了也没关系。、
在1972年那位从巴塞罗那墙上取下歧视矮小球员标语的劳利亚诺•鲁伊斯,后来去桑坦德一个公共学校担任了教练,他的队伍在一场比赛里拼尽全力,依旧被桑坦德竞技绝杀。鲁伊斯走进更衣室里,对那些流泪的孩子说:
 “你们并没有失败。当你们踢球时斗志昂扬、倾尽全力,那就永远不会是输家。”
很多人说爱德华多•劳利亚诺写这本书是向资本主义开战的又一战斗檄文。但是读下来,我觉得他并不像许多人以为的那样“左”。
他歌颂那些天才,他们“冒带球之大不韪过掉对方的整个球队,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享受被禁闭的自由而进行的一场冒险,并从中获得身体上的愉悦。”同时他也写这些天才如何被巨大的迷惘与失落吞噬。
他描写人们承受的暴政、剥削与不公。同时他也写人们如何将不理智的暴力、没有出路的愤怒以及生活的烦闷发泄在一项竞技运动里。
他描写拉美足球的美“第一位轻柔触碰皮球的克里奥尔人脚下,新风格从此诞生:足球像吉他般被弹奏,成为音乐之源。”同时他也写军政府如何利用足球粉饰太平。
他写道:
在拉丁美洲,很少有事情不和足球扯上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无论我们是在一起欢呼,还是在随着船只渐渐沉没,都能找到足球的身影,有时候足球比什么都重要,即使那些热爱人类却无法忍受人民的理论家对足球不屑一顾。
马拉多纳宣布退役的时候说:我的错由我承担,足球不必为此负责。
是的。船只沉没了,那是我们的错,航行本身是美好的。
作为生活在这个行星上的智慧生物,在任何一项竞技运动中,我们都在不断犯错、互相仇视、攫取利益、制造隔膜、掩饰罪行、创造财富、表达自己。我们渴望从这项运动中看到现实所缺乏的激情与奇迹,正如本书作者所歌颂的“当你不抱任何希望时,不可能的奇迹发生了,侏儒给巨人上了一课,骨瘦如柴、罗圈腿的黑人令古希腊雕塑里的运动员也自愧不如。“
我常常想一项竞技运动到底能够带给我们什么?
是赢的快感?还是仿佛与有荣焉的奖杯?
还在球队如日中天的时候,瓜迪奥拉送给过队员一本书,名字叫做learn to lose。
在一项竞技体育的历史上,有人输掉了比赛,有人输掉了金钱、有人输掉了名誉、有人输掉了家人、有人输掉了未来、有人输掉了生活的欲望。
没有人能赢得全世界,就像不会有不败的球队、不会输的球员。
一项竞技体育也好,或者这个世界上一切有人愿意付出热情与心血的事物。其实都不能教会你怎么去做一个“完美的赢家“,但是它有可能教会你怎么不去做一个”输家“。
就像,2011年11月7日,圣马梅斯球场,巴塞罗那和毕尔巴鄂谁都没有赢,但是谁都不是输家。
有人问我:如果你不踢球你为什么要看球?有时候我也会觉得迷惑。看完这本书之后,同样缺乏运动神经的作者给了我一个答案:就像我们拍不出电影却要看电影、写不出诗歌却要读诗歌一样,在你真正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并且将观赏它、研究它视作一种乐趣,那么它就会像指引忒修斯走出迷宫的那个线球一样,你跟随着它,走着走着,猛一抬头,就看到你所生存的世界前生今生的脉络。

  《足球往事》读后感(三):足球历史的百年不孤独

    读着加莱亚诺的《足球往事》,跳跃地想到来自哥伦比亚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马尔克斯,幽深而略带诡异的语言里,以足球的名义带你走过春天,穿过细雨,聆听一叶知秋的清凉,感受冰天雪地的冬季。足球,就是球迷的眼,带着这群疯狂的,理性的,执着的,感性的群体感受四季的变迁。
    一个圆圆的足球,竟然承载了如此多的欢乐和悲伤,它的魅力不是最高级,但却是唯一。拉丁美洲的动感,在这部书中时不时地有所闪现。难能可贵的是,在时光洪流的奔腾中,你能感到作者笔端流动的思考,却也充满着一丝丝静谧。就像开车穿行在山林里,那些阳光透过树叶的缺处,投射在眼前的斑驳影象。
    心,忽明忽暗,而那些往事躺在历史的风尘中,有阳光,也有阴影。阳光的,不是刻意弘扬主流旋律,阴影的,也不是内心灰暗,寻求一种冷色调的忧郁。
    一切,源于客观,源于真实,在此基础上,有所感悟,其中有道。
    这,就是足球,这,就是足球的历史,足球历史的百年不孤独。

  《足球往事》读后感(四):我們勝利,我們失敗,無論是輸是贏,我們都很快活!

這本書在沙老闆的節目中多次被提及,來廈門之後順手入了一本,前幾日拿出來翻了兩頁,覺得還行,今晚在家繼續讀,怎知道一讀就不忍釋卷,一口氣看完!
我想說足球類的作品我看得不多,這本是目前個人認為寫的最好的一本,木有之一!(注:聽說《極度狂熱》也很贊,偶還木有讀過,不過個人武斷的認為從綜合的角度來看,應該還超不過本作)
加萊亞諾筆下的《足球往事》就是一部足球簡史,關於足球的一切,諸多偉大的球員,經典的比賽和進球都在其的筆下娓娓道來。一方面是給偶好好的補了一課,很多八卦內容著實有趣,另一方面很多自己在電視機前親眼目睹過的比賽、進球隨著加萊亞諾的短文又浮現在眼前,往事歷歷在目。。。
個人最喜歡的是他的世界杯系列,那句『邁阿密消息靈通人士稱,卡斯特羅的即將倒台,這只是時間的問題』實在是太逗了,當然他對於當年的很多歷史事件還有很多精彩的總結,這裡就不再一一例舉了,還是自己看比較有意思。
另外他提及的一些人一些事,讓人印象深刻,比如說到阿維蘭熱,他說道『他統治的國家比聯合國還多,他旅行的範圍比教皇還廣,他擁有的獎章超過任何一位戰爭英雄』;他說貝利『他達到了黑人以前不被允許達到的權利和財富的頂峰。在球場之外他從不惠贈時間,也從不施捨分文,但是我們這些有幸看到他踢球的人卻收到了非比尋常的美麗的饋贈,那些堪稱不朽的時刻,正是那些時刻讓我們確信不朽真的存在』說了貝利,肯定要說馬拉多納,對於馬拉多納,他評價道『這世紀末的足球缺乏熱情,冷淡呆板、憎恨失敗、禁止一切玩樂,能讓奇思妙想也變得合理高效的人已經為數不多,馬拉多納是其中之一』。。。
只有真正熱愛足球的人才能寫出如此真摯、熱情、令人感動又深刻的文字。
誠如加萊亞諾說的:我們勝利,我們失敗,無論是輸是贏,我們都很快活。世界杯馬上就要開始了,希望大家能再次感受到足球帶給我們的快樂!

  《足球往事》读后感(五):卡斯特罗终于死了

古巴革命领袖、拉美左翼运动的领袖人物、中国的老朋友菲德尔·卡斯特罗在2016年11月25日晚逝世了,享年90岁。这当真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印象中这个大胡子革命家如同英国女王一样,简直是不会死的。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了一本书,一本同样来自于拉美的左翼赞歌。请不要担心,它无关于革命,只关乎浪漫。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足球往事》,作者是乌拉圭著名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当年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为了嘲讽奥巴马,特意送了他一本《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就来自于加莱亚诺的笔下。不过除了文学之外,加莱亚诺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足球迷。 在电视转播攻占这项运动以前,只有寥寥数人能够将那些足球史上的美妙瞬间记录下来,加莱亚诺就是其中之一。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曾经那些最精妙的进球和过人,那些让地狱般的体育场内山呼海啸的时刻。拉美文学的激情让这些时光的切片更添魔幻的魅力。加莱亚诺的祖国赢得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世界杯,在那个年代他们比巴西人更有资格称自己为足球王国。但除了那些拉美足球英雄们,加莱亚诺也以同样的热情描绘了迪斯蒂法诺、梅阿查、雅辛、克鲁伊夫和贝肯鲍尔们,毕竟足球的魅力不分国界。 这是一部私人的足球编年史,一部献给足球运动的赞歌。加莱亚诺从自己的视角,记录下了足球史上那些耀眼的点滴。他描写了每一届世界杯,也没有错过任何一个重大的足球革命。然而在这本对于足球的伟大礼赞中,我们却看到一丝悲凉。它的副标题叫做“那些阳光与阴影下的美丽与忧伤”。对崇尚美丽足球的拉美人来说,阿维兰热、布拉特最终一步一步地将这项运动捧上神坛,同时将它彻底毁灭。 书中最有意思的一句话,就是这段关于卡斯特罗的笑话。从1962年世界杯开始,每一届世界杯的笔记中,新闻记者出身的加莱亚诺都会先描绘一篇当前世界的蓝图与重大政治事件,而每一届中都有这么一句话:“迈阿密消息灵通的人士称,卡斯特罗即将倒台,只是时间问题”。这既是事实,也是讽刺。在他后来补加的2006年世界杯笔记中(原书首次出版于1995年),这句话依然屹立不倒,甚至还加了些许变化—— “像往常一样,迈阿密消息灵通人士不断散步菲德尔·卡斯特罗政权即将倒台的消息,言之凿凿地说也就是数个小时之后即将发生的爆炸新闻。” 这一年所有的新闻都被他冠以“像往常一样”——CIA横行各国、以色列入侵巴勒斯坦、墨西哥大选丑闻、大国政府对气候变暖的警告置若罔闻……足球运动员变得足以为人师表:不吸烟、不喝酒、出工不出力。工业文明吮吸着这些职业球员的血肉,而实用主义的理念则彻底终结了这项神圣的游戏,前锋变得和大熊猫一样稀缺,奇思妙想的冒险精神被速度和力量所取代。正如他在最开篇说的那样,“足球的历史是一段从美丽走向职责的伤感历程”。从此以后没有足球游戏,只有足球产业。

所以如果你真的热爱这项运动,一定不能错过这本奇书。 它来自于一种深沉的热爱,这份热爱超越了球星、超越了国籍、超越了金钱、甚至超越了竞技。这让作者成为了一个精彩足球的乞讨者,一个足球奇迹的信徒。 加莱亚诺于去年溘然长逝,比卡斯特罗还提前一年告别了这个世界,这个右翼政客、金融寡头、保守分子组成的无趣世界。 再见,理想主义者。再见,梦想家。

  《足球往事》读后感(六):足球的美丽与忧伤

 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哪怕两百多年前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写下的这句话已经被无数次被引用,甚至有点像那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到了有点烂俗的地步,但它依然是形容当下足球现状最恰当不过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一场西班牙德比能够吸引全球 数亿人关注的目光;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总有人会像我一样会因为曼联的一场失利而伤心数日。这是最坏的时代,足球已不再是单纯的一项体育运动,他成了一样政治的工具,远的有像弗朗哥独裁时期的皇家马德里,近的有像贝卢斯科尼手中的AC米兰;在这个时代功利主义盛行,人们再单纯地追求美丽足球(现在他似乎只是存在于nike的joga bonito系列的广告里),“摆大巴”,901阵容一再出现中各种重大赛事中。
 而爱德华·加莱亚诺的《足球往事》似乎是当下这一切现象的最好的注解,全书可以说算是一部足球简史,由时间为主线,由一众关于足球的事物,足球史上那些伟大的球员以及对于每届世界杯的回忆的短文构成。众所周知加莱亚诺乃是一位出了名的左派作家,当年查韦斯送给奥巴马那本《拉丁美洲,被割开的血管》正是出自他手。文中自然少不了对于资本主义的各种冷嘲热讽,例如在每一篇世界杯回忆的短文中必然出现的那句:迈阿密消息灵通的人士称,卡斯特罗的即将倒台,这只是时间的问题。又例如在《1974年世界杯》开头的那段话:软弱的尼克松总统正接受水门事件所引发的持续抨击,即将下台,此时一艘宇宙飞船正朝木星飞驰而去,在华盛顿,一位屠杀了近百位越南平民的陆军中尉被判无罪;毕竟人数没有超过半100人,而且他们只是平民,最重要的是他们是越南人。
当然身为一位左派作家更不会少的自然是优美的语句,例如书的副标题:那些阳光与阴影下的美丽和忧伤就足以让你陶醉大半天。又例如在《节日》中那段:在巴西有的乡村没有教堂,但是没有一个村庄没有球场,周日是全国心脏病专家的苦日子,在一个普通的周日,人们会死于参加足球弥撒的兴奋激动,在没有足球队的周日,人们会死于百无聊赖。还有在《迪迪和她》中的那段:“我总是对她充满了深深的爱意,因为如果你不能用爱待她,她就不会顺从你。”1958年那位巴西的伟大中场迪迪这样柔情的说到足球。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这样的对待她,但那些从南美洲贫民窟里爬出来的黑小子们就这样的对待她,从伊萨维韦利诺?格拉丁开始,到弗雷德里希,多明戈斯?达吉亚,莱昂尼达斯,济济尼奥,加林查,迪迪,贝利再到后来的罗马里奥,虽然足球是他们除了犯罪而能从贫民窟里爬出来的唯一方式,但也唯有他们才令我们看见了到底什么才是足球。有时,他们中的许多人最终仍然归于孤独和贫穷,但迪迪的那句话还是不绝于耳,“男孩们,加油,拿出你们的尊敬来,这是一个需要你们用爱去呵护的女孩……” 。在书中有太多这样的语句值得你去停下来细细品味。
    我想只有你真正热爱拉丁美洲,并对她的一切遭遇感同身受,你才能写出如《割开的血管》般炙热的文字。正如只有你真正热爱足球这项运动你才能写出《足球往事》这般诚挚而饱含热情的文字。如同作者在《游戏结束》中所说:通过写作,我将用我那双手完成我的双脚无法完成的任务:作为球场上无可救药的傻瓜和耻辱,我只能求助于语言来描述我这个如此渴望却无情拒绝了我的足球。
 当然无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总是一个不可抵挡的潮流。而毫无疑问足球是这条流水线上最为杰出的产品之一。越发脸谱化的球员,越发模版化的足球比赛,越发功利地追求结果而忽略过程。像伊基塔,奇拉维特那样桀骜不驯的天才球员离我们越来越远,而那种疯狂的大比分的比赛现在似乎只会出现在大洋洲的某场世界杯预选赛,而非已经经过各种精确计算的高水平较量之中。
 但这样的趋势似乎已经无法逆转,如同生活就像强奸那句话,我想关键还是你能在足球运动中找到属于你的那份快乐,无论是作为参与者,还是旁观者。就像加莱亚诺那样,在书中他依然然会去赞美贝肯鲍尔,克鲁伊夫这些欧洲的伟大白人球员。所以何不让我们放下己见,去欣赏足球的美丽,因为它本来就是美丽的!

  《足球往事》读后感(七):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2015年4月13日,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逝世。这位拉美的老左派以魔幻现实主义的笔触和一针见血的针砭作为武器,终其一生都在与西方殖民和资本霸权斗争,为拉美以及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群众发声。大家都知道他享誉世界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但鲜有人真正领略过这位铁杆老球迷同样行云流水、快意恩仇的球评。主流话语善意地提醒我们“足球无关政治”,但这种自我安慰又如何解释今天充斥着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种族歧视、流氓暴力和血汗淋淋的球场内外?今天我们重读加莱亚诺的《足球往事》,不仅是为了追思一位挚爱足球的同道中人,更是为了直面现实,忠于理想。
《足球往事》延续了加莱亚诺形散神不散又不失激情的叙事风格,铁血球迷必定能在其中感受到某种兄弟情义。有球迷说加莱亚诺是个资深情怀党,无比眷恋南美足球“美丽至上,胜负第二”的过往,对全攻全守始终死心塌地,对今日职业足球的功利丑陋捶胸顿足;还有球迷说老头子不愧是老左派,一如既往地反全球化,但考虑到无所不能的金钱机器和党同伐异的“左翼”极权政府,加莱亚诺还是太天真啦!笔者倒是觉得,这些观点都有误读加莱亚诺的嫌疑。加莱亚诺一眼就看穿了职业足球的原罪,一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洞若观火。他的私人足球记忆不只是一部怀旧恋歌,更是对西方殖民霸权、商品拜物教和资本积累的无情挞伐。
现代足球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随后它与殖民统治一道,迅速向全球扩张。这项从西方传过来的“国际”运动,在拉美大地生根发芽,逐渐成为跨越阶级和族群的第一运动。但直到加莱亚诺写作此书时,西方殖民霸权的幽灵依然在盘桓:欧洲球队和欧洲裁判一直在世界杯决赛圈中占大多数;南美本土足球人才流失,处于全球食物链顶端的西欧五大联赛豪门坐享其成;更不用说直到今天都还存在的种族歧视。另外,今天的职业足球也极力把球员商品化、足球产业化。1974年,阿兰维热甫一就任国际足联主席,就向全世界宣布自己将致力于“向全球出售足球这一产品”,从此电视直播和广告赞助成为职业足球不可或缺的元素,资本的触角开始伸进绿茵场每一个角落。职业球员也变成了另类无产阶级:他们“自由”地带着“身价”这个标签,被不同的俱乐部买来卖去。作为雇佣工人,他们必须如“工厂养殖肉鸡”(加斯科因语)般枯乏、填鸭地训练和生活,因为他们的老板(不管是俱乐部高层,还是广告赞助商)要赚钱。直到1996年末,才有马拉多纳、劳德鲁普、萨莫拉诺等知名球星筹备组建国际足球球员工会。更不用说那成千上万不是球星的职业球员:阿根廷每10个职业球员中,只有3个可以靠足球维生。考虑到职业足球运动员极短的职业寿命,以及要为运动生涯付出的严酷代价,这个数据是何其触目惊心!而那些终于登上竞技和名利巅峰的球员,主动也好,被动也罢,最终常常会沦为电视直播和广告赞助的奴隶。
今天一谈到左派政治,“独裁”、“专制”、“暴戾”这些标签就劈头盖脸地砸过来。一方面,人们渐渐不愿,也不屑再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左”。另一方面,我们已经陷入对资本批判失语的时代,虽然这场更大的阴谋正实实在在地笼罩着我们,让绝大多数人喘不过气来。如今的全球化是为谁服务的全球化?足球职业化的最大赢家又是谁?作为一位老KOP,父亲常常和我谈起利物浦当年的荣光,同时叹息今天的红军风光不再。殊不知正是资本主义运作的逻辑,让他心爱的利记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只能勉力做英超争冠集团中最尴尬的保级队。任他如何看不起皇马的财大气粗、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但他不能否认,即使在竞技场上,这艘银河战舰曾经折戟欧冠八年,也仍然稳稳当当地荣膺20世纪最佳俱乐部,一年又一年地砸钱吃进金球先生、世界杯决赛MVP、欧洲金童和功勋教练。风格这种情怀党的东西,还是要以俱乐部投入和经营为基础。如果考虑到联赛积分、比赛奖金、门票收入、电视转播和广告收益以及俱乐部在夏季转会窗上的议价能力等一环扣一环的利害关系,穆里尼奥率领蓝军,以30%的控球率收获无数个一球小胜,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他的算尽咫尺,不只是个人或者球队风格的问题,更是他那个挥金如土的俄国老板逼得他不得不如此,这个市场逼得他不得不如此。
在今天,资本的力量空前强大,强大到它不仅会利用民粹,而且用得游刃有余——比如耐克也学会了老头子心心念念的“左派足球语言”:漂亮,进攻,快乐,游戏,街头,儿童,民间,第三世界。他们还知道给大家灌鸡汤麻药,梅西、迪玛利亚、桑切斯、特维斯们无一例外地成了“足球/努力/志向改变命运”励志故事的主角。加莱亚诺当然不吃你这一套,因为不管这些资本吹得怎么天花乱坠,都不能洗刷资本积累的原罪,不能改变今天的拉美不仅血管已经被切开,而且血都快流干了的事实。所以,如果说左派足球是口水之争,那面对今天的资本席卷全球的狂潮,左派政治反而迫在眉睫,当仁不让。如果资本家的贪婪和剥削、嫌贫爱富、劫贫济富就是“异己”,那痛打一番又有何妨?如果为穷苦百姓和工人阶级说话、组建球员工会、为俱乐部派遣工争取生活工资、反对血汗工厂和工地就是“专制”,那这种专制有何不妥?左派政治没有过时,它更应该及时归来,直面我们还活在吃人社会的现实。
在加莱亚诺看来,今天的足球渐渐褪掉了从前的华美与绚丽,但不可否认,它依然散发着让人难以抗拒的魅力。《足球往事》中的每一个字都拨弄着球迷的心弦,读者一定会打心底与这位可爱的老球迷忘我共鸣。我就这样乘着加莱亚诺用语言打造的魔幻小舟,在大开大合的足球长河里流连忘返:我无缘得见博比•查尔顿的千里走单骑,但我见过追风少年吉格斯99年对阵阿森纳的一骑绝尘,尤其是读到“一个个后卫犹如被拍扁的虫子”时,不禁会心一笑;虽然金箭头迪斯蒂法诺的英姿永远定格在了伯纳乌球场陈列室的黑白瞬间,但我目睹白衣军团一代又一代7号的摧枯拉朽,深刻地感受到这个号码的份量;我看着齐达内那一记天外飞仙目瞪口呆,心想父亲当年初见马拉多纳也是这个反应吧;在算尽咫尺的今天,我有幸见证巴萨行云流水的tiki-taka,见证贝尔萨的疯狂;在球迷们愈来愈期望快来个石油土豪爹收了主队的今天,克洛普从多特蒙德辞职,杰队宣布离开利物浦,一个人到大西洋对岸独行的消息依然催人泪下;即使是不差钱如切尔西和皇马,我们依然会为他们浴血奋战到最后一刻喝彩。世界第一运动之美,也正在此。
是的,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今天的足球世界,尽管千疮百孔,但还能给我们带来美和感动。只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这份快乐建基在多少人的痛苦之上,球场内外都还远远不是一个文明社会。这时我们重读《足球往事》,重读老左派加莱亚诺,一点也没有过时。足球的魅力正是我们继续战斗的动力——它的魅力应该属于所有人,无论是巴基斯坦血汗足球代工厂的童工、英超俱乐部中底层的派遣工,还是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兴建球场的外籍工人,抑或是在球场旧址上建起的家乐福超市里,流泪缅怀1962的圣洛伦索老球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