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21 22:18: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读后感精选10篇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是一本由沐溪著作,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线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读后感(一):看,岁月留下的温柔感动

看书或生活,没有一点感想,那你的岁月得是多么的了无生趣
真的,有些话不及时说,真的很容易忘记。像我还是这样一个总是健忘的人,被母亲数落了无数次。
显然,我觉得沐溪姐姐就是一个喜欢记录的人。她不一定善于总结,却乐于观察生活的细节,固有烦恼,却更愿意寻找岁月能带给我们的趣味。
翻看这本书的涣散间,老是想起沐溪姐姐前天晒在微博的那段话,似是这样的:以前觉得朋友之间要忠诚,甚至上刀山下火海,会嫉妒会占有。现在却才觉得,要是能记得,说说话,有得聊就好。
看到沐溪姐姐写给岛姐的那篇,在朋友圈看见啸啸姐说想蓝姐姐。思绪突然飘到了好几年前,和这些人相遇的时候。想那时候很直接,总是唐突,害怕别人太过当回事或太过不当回事。许是没有支撑自己的事情,空虚了些。现在想,情谊还是那个情谊,记得是有,深深浅浅的,大致是缘分注定的,在来日,时间能告诉你。就像我和沐溪姐姐。
认识也有五六年了,想起来好久的样子。那时候,我们只是认识,在朋友的圈子里见得到彼此的身影,有时看对方的文章,偶尔问候。不是很熟悉。而后淡出……圈子就是世界,兜兜转转,能遇见的终究会遇见。前年,我们又聚集在一起,因为书与文字,因为缘分。想来庆幸而美好
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苦恼,沐溪姐姐也是。她的职业与文字相关,工作辛苦,有的时候也会去吐槽抱怨,但还是一个人把所有的辛苦都熬下来了。只是因为她爱文字,她是这样的坚持。我想正是有着一份对于文字热爱的初心,这本很有诚意的作品才会出现。
在我看来她一直是个待人温柔的姐姐。熟悉之后,更多邻家姐妹的亲和力。我和她一样,有时笨拙慎重;但一旦开启话题,也能很嗨。开心有更多了解的过程,见到多面的她。“约约是个小孩子,希望不要让她受委屈。”有时,对人对事总有困顿无奈,却感动于她说过的这句话,也突然又觉满足
过去看她的文字,喜欢她文字里带着哲思的一直的清新雅致,有时还带着些古色古香,总觉得惊羡。她的文字真的很美,很细腻。细细品读,生活像是变慢了。脑海会出现一个温婉女子的形象……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和那些大众化的文字并不同,它不是正能量鸡汤,没有说教成分。一本温暖随笔集,像她说的私人化物语,好似诉说自己一个人的生活故事,她的心里事,她所感受到的,点点滴滴,成了静好岁月。但是怎么可能是一个人的故事呢。与旁人的遇见,与事物的碰撞。心中有牵挂,才会有感怀。
当看到《棉布素衣》,感觉这样的姑娘很朴素,慢慢的,静静的,认真享受着日子的魅力。她们喜欢《用文字绣心》。我觉得这不就是沐溪姐姐吗?
她一直喜欢花。写莲花。写家里养着的很多植物。用花瓣做书签、用花瓣写字。想起家乡那些不知名的野花;她说:孤独是件很私密的事情。对她而言,更喜欢独处的。因为“总要有一些时刻,需要住在各自的宇宙;和她一样,都是爱信或明信片的人,收到或寄出一份礼物。来自远方的问候。那些瞬间,总是觉得很幸福,安心。她说寄明信片的时候总是写带着情绪话,被别人察觉,会有种被珍视的感动。
她喜欢白色。她说:白色不堆砌,不繁杂,简简单单的化开,像景,也像心情。白色就像是我们的底色。内心赤裸裸的时候,也许就是这种色泽。后来也知道,人生需要阅历。做人不要太直白。看着她的话,才忽然发觉白色和生活的最初,再到之后轨迹。那样相似。“但那一味白,从来没忘过。”
后面她写奶奶、写父母。大多写字的人通常在于写亲情这件事上,总是很谨慎。也许是一旦写出来,总是会感怀太多,与家人之间,爱和骨血之情一样真真切切,有的也或许还有少些抱怨和不满,或许相处方式。太爱太深太复杂的情绪。会一瞬间感动到自己,也触动别人。我想到自己与奶奶父母相处,是因为有与他们之间的故事有一样的地方,还是因为那些不一样的方式?看完那几篇,蛮感动的。
她也写爱情,连遗憾也带着一种美和温柔。不争不求。她说:曾经的故事印证这你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你只要知道,还有那么一个人可以等。
读一首诗亦或看一本书听一首歌、回忆、惊喜、亲人、朋友、万物之灵、行走中的触动……这些种种,每每溢出的温柔感动,都变成她所收获的礼物。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一份份真心诚意。
写作多年。从集稿件策划到上市,一年有余。这本《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终于到了我们的手中,也是在这渐暖的好季节。拿到这本书的感觉和拿到别的书的感受的确不太一样。虽然不是我们的书,但它似乎是更厚重的,更加有意义的。就像我们说的,这是家里人出的书。是小伙伴们期盼已久的书。沐溪姐姐的梦想实现了,真为她高兴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或许你也会回望自己的生活,人事物有自己所不悦的,但更多的是细腻之处,原来会发现生活之美。珍惜拥有的,遗憾所流失的,更努力的认真的过好以后的日子……
就像序里说的。“老去的时候,还可以在墓志铭上写:她认真活过这一生。”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读后感(二):我欢喜的。

这是一个挺罗嗦的书评,我和沐溪说,“怎么办,你写下的话我都好喜欢,可能会写出超级罗嗦的一堆文字哦”。沐溪说,“你喜欢,我也很开心”。
打开书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排版真棒,设计真棒,感觉像是一个hobo定页手账本,一页一页的翻过去,不会有需要压书的念头,观书体验棒棒哒。也确实,这本书的内容就像一本手账,絮絮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和小心情。
几天前我在霍霍的微博看到一张图片,图片的内容是一段文字:「也有些欢喜是别人投递过来的,伸手捧住,满是谢意,却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剔透的暖,所有能出口的话都在那样的漂亮失去了气息。因为这些善意的存在,让我无数次感动于这个世界的慷慨。或许你也遭遇过它的不公,可这些微小的力量,让你对它有了更多的宽容。」
看到这段话第一句的时候,我就被打动了,买了这本书。当时的我正处于被粉丝讲出的感谢弄得怪感动的时候,看到这句话,这段话,想到一句话:“世界待你以温柔。”我确信这一点,想到了“相互”这个词,正如沐溪在自序里写的:「把暖给了别人,别人又给了别人,温暖便流通于世。」世界对待我温和柔暖,我也想将这份被赠予的暖意赠予更多的人,这样低微而平和的暖意,“在我提不起气力的行程里,我发现了它们,也被它们感染”。
挺久以前,意意给我写的一句话。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读后感(三):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

        1.卡夫卡说,幸福的人啊,小心你们的笑声不要太大,因为你会惊醒隔壁的痛苦
        2.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笔底波澜。——黎戈《各自爱》
        3.适应宁静,却不是时时都能面对它。越是柔软的东西越容易让人无所遁形。避不开,所幸痛痛快快地接纳。
        4.总有一些风格是私人化的,间或类同,也会有细微的偏差。你控制它久了,就成了专属标签。人也一样,找寻自己,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定位的过程。为自己定位,在复杂的世界里开辟出特色。可以不漂亮,没有斐然的才华,只要有这么一份独特,也不乏可爱
        5.年少的时候负责青春,年长的时候负责修炼内心,年老的时候负责优雅,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负责美丽
        6.书写的过程,于我而言,是一种静默的抒发。一个人待着,不用说话,手中的笔不停,填满纸张上的空白,还有心间的空白。像弹奏钢琴的人,敲下黑白键。
        7.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得丰盛。
        8.我们追求内心强大,往往是因为还不甚满足于自己的状态。似乎向上一分,瞭望的更远一些,就能更有意义一点。追根究底,谁也不知道,这个强大的底线到底是什么,或者也不需要什么底线,追逐的过程本身就足够绽放。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读后感(四):像忍冬,冬月不凋,叶子常青

        我认识沐溪是因为写作。她找我约稿,从一篇文章到一个专栏,我们之间的互动由少变多。
        我一开始并不知道她也写字,一次聊天中才知道原来她会写一些散文和故事。自那之后,我们开始相互鼓励,关于文字我们都有一个小小的梦。它不庞大,不刻意,不坚硬,更像夏夜水边的萤火虫,闪着微光,只想照亮某些需要的人。
       沐溪是一个有心人,她会在邮寄样刊的时候夹一张明信片,写三五句温软的句子,读起来春风化雨,熨帖人心。她也会在年末的时候邮寄一份定制版的日历,让你仔细地过生活,记录每一个日与夜。
       在收到沐溪的新书《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之前,我们就聊过她所写的内容,她说,是关于她过去十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些感悟,一些经历,一些成长。她都将它们变成文字写在了书里。当我翻 阅这本精致的小书时,总觉得自己应该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带着它,晒着太阳,吹着风,享受着生活的安逸,然后慢慢翻阅。
       沐溪的文字很细腻温,她是那种诚恳且认真的作者,每一篇文章都仔仔细细地写,仿佛要把她在生活中感悟到的内容都倾尽全力揉碎了,用更容易读懂的方式写给大家。我可以看到她对花与草、人与物的动容,在她的笔下,所有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陪伴她,而她记录和感激它们。
       我一直觉得能够活得如此诚恳纯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至少生活的风雅已经被繁杂的工作、人际关系磨掉了保护层,像是一张掉漆的桌子,开始斑驳,露出原本的面目,纹路不再优雅,表面也失去了光滑。
       可,沐溪让我改变了这份认知。她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态度,并感染着周围的人,她读一些不太街边的书,做一些许多人觉得浪费时间的事,写很多清浅成不了爆文的字,一个人活出属于自己的甘甜
       在《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这本书里,许多文章前面都会有一小段沐溪节选的文字,它们对不太读书的人来说或许有些生僻,但真的很美。
       比如:
      《感觉》里描述的:夏日蓝色的黄昏里,我将走上幽径,不顾麦茎刺肤,漫步地踏青;感受那沁凉渗入脚心。
      《秋日》里所写的: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
      《我》里面的句子:我是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你再不来,我就要老了。
        每一段话都那么优美,像是流淌在琴键上的音符,我阅读的时候,会感觉到她曾经阅读时的微笑。
        我对沐溪后面部分所写的随笔很有好感,她像是在绣一件精致的旗袍,带着一点点古旧的气韵,针脚绵密,一针一线都落得诚恳。我想这真是一件华丽却不争艳的衣服,适合诸多场合,如她的气质,恰如其分。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适合春夏秋冬配着清茶阅读的好书。我常常想一个作者要有多安静的内心,才能写出如此沉静的文字。我一篇一篇翻过,不由如此惊叹。
       沐溪,你和这本书都让我惊喜。像忍冬,冬月不凋,叶子常青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读后感(五):《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

近日想淘书看,在朋友的推荐下,在淘宝上瞄了两眼沐溪的《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为啥仅是瞄了两眼了,因为它的封面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咋一看,是现代风的配图。就是几本红色的小书,一盏红色的台灯,一个透明杯中加点小鲜花,还有一个长方形的红色的小闹钟,都静静地躺在一张圆形的小铁桌上,桌边缘发亮的光晕显示着它苍老的年龄。然而旁边的两行小字,配上这样的小图。却着实的温暖了我。“懂得享受生活,才能从容优雅地面对一切。”于是我爽快的买下了这书。
轻翻书页,如钢琴上的黑白键般色彩鲜明的文字里,那些过往岁月里遗留的馨香,涩而甜的回味着。暖暖的。书中写的仿佛就是自己所经历的一般真实,动人。一有闲暇时光,我就忍不住坐在自家的阳台上,沏一杯,无糖的茉莉花茶。淡淡的清香,浓浓的韵味,它并不奢华,却足够吸引我。就和沐溪的文字,一样不奢华,但是很朴实,让人忍不住看了一篇,又一篇。并且心有余香。
自小就爱读书,读的书不算多,但至少也不少。我每个月都会给自己定至少15本书的读书目标。但沐溪的这一本《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读到一半时,让我忍不住想把节奏放缓一点。忍不住只想静静的去品读,她所写的每一句,每一字。于是我放慢了节奏,将这本书随身带着。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抱着很虔诚的态度,一字一句的“尝”完了。真的是“尝”完的,并且口齿留香,意犹未尽。
沐溪的书,就和她介绍她自己的个性一样,很“笨拙”又“稳妥”。她的这本书,共有5个章节。每个章节前,她都写了一个“大标题”,再加几句碎语组成的小诗。整本书结构框架,很稳妥,条理脉络非常清晰。
沐溪的文字,很平淡却有温度。
哪怕就是简单的两字“你好”,她都能通过她细腻的笔触,将“你好”两字的温度,给展现淋漓。“岁月不会说话,人会。时间不会作答,心会。往事风流,眼底落花。每一次遇见,都会认真的说一句:你好啊。那么多的‘你好’,呼唤着人生,归于静处。欢喜的,是每一程。
沐溪的文字,很单调却又丰富。
哪怕就是荒芜,都在她的笔下变得生机处处。“荒芜的时候,读一首诗,听一听日子打敲字的声音,叹息的时候,积攒下力气,抬头看星星高高挂起。随意的故事,都能悟出地久天长。这就是舒服的定义,心有繁华,看遍绿意。”
沐溪的文字,很纯粹却有灵气。
哪怕万物,没有留下痕迹。但在她的文字底下也能看它眨着眼睛的美丽。她在《花笺》一文中写到。“自然的纯粹在于它总能给人惊喜,无论败落还是盛放。该有的身份从不丢失。矜持的时候自是矜持,没有了娇气也不觉得颓丧。即便枯萎到最后,倘若你把花枝拿来插瓶子,捯饬捯饬也还是艺术品。”
沐溪的文字,很随性而安然。
哪怕不够清晰,只有个轮廓,在她的文字底下也变得。特别有安全感。"年久失修的记忆,是真的旧了。在回忆都不占分量。可它们的名字都叫珍贵,要不怎么会放在最隐蔽的位置,不给人看,走一程带一程?归纳这些旧,跟日子有关。提醒着自己,在陪着它赛跑的岁月里,是真真切切走过。为它梳过妆,为它盘过发。对,她一定是是个女子,也许好看过,也许不。"
沐溪的文字,很真切而温馨。
哪怕是陈年旧迹,都会被她写出自然喜悦。“一切不被束缚的时光,都有老旧唱片的味道,尘埃落上去,不用擦拭都动人,只当它是陈年旧迹,裱了做装饰"。
………………
   "你所遇见的,皆是因你而来。"沐溪笔下写的全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物件,很普通。却在她细腻的文笔下,变得很鲜活了。充满了灵气和美感。她很真实,所写的东西都很真切。不浮夸。不会让人觉得虚无缥缈或者无病呻吟,更不会觉得她在以一个长者的口吻在说教。她的书有一种魔力。让你读着读着,心自然的静下。不知不觉就看了一个下午。你突然觉得脖子酸了,眼睛累了时,你哪怕看到地上有一片纸屑,你都不会觉得它是垃圾,会变得烦躁。反而会觉得它仿佛是一只累了,正躺在那里休憩的蝴蝶。让自己不禁一乐。当然,我这是夸张的说法。但是我能确定的,它会让你的心变得明朗温暖很多。有个名人说过一句话:买书是最划算的高贵举动!那么买一本《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吧,它让你高贵的不仅是举止,更是你的精神世界。
对,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读后感(六):愿你我的执着,在微小生活里不动如山

自入了图书这一行,一直自认是菜鸟一只,所以每每有朋友让推荐书,我都不敢轻易说出那些书的名字。
信息爆炸的时代,想看什么类型的书上网随便搜索关键词,出来便是一大堆。
不敢向别人推荐书,怕自己一时被里面的段子晕了脑子;不敢向别人推荐鸡汤文,怕里面的道理谁都懂,鸡汤也不是可以像夏天的啤酒一样说干了就干了的;不敢向别人推荐热门文章,怕里面的文字因太贴近热点太过犀利,怕爱文字的人看了之后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爱上文字的理由。
在我们这个不上不下的年纪,抛却利我性不谈,可能真正想看的,也不过是顺从自己内心,又不流俗的文字吧。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这本书,从得知它开始制作到最后出版,一直都怀着期待的,时间可能经历得久一点,其中的挫折我也不尽知道,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好书,慢慢写,慢慢做就是了。
曾经,我也像写这本书的沐溪姑娘一样,爱写这样的文字,这样有点私人化的文字,但让别人读来,又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把小心思都放在生活上,放在文字里,坦坦荡荡,从不违心。
不得不承认,自己在经历一些世情后,不敢再轻易提笔,怕用词不好,怕句子写得啰嗦,怕不能把心中所想尽数表达。开始在世俗里设下许多的提防,细腻敏感地觉得许多人和事大多不怀好意。不肯再轻易把心事放在文字里,担心引来猜疑,担心写完又觉得欠妥。
被岁月肆虐过,窥过一些生活的真面目,开始承认自己微小而平凡的一生,但总有些不甘,总有些不服气。
其实,如果真的是心智坚定,又怎会生出那么多的忧虑?似沐溪在《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的自序里写的那样:去温柔,去细水长流。或许也只有一直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初的执着,一步步走下来,才不会被浮躁占据初心吧。若这样,应该就不会生出那么多的彷徨与迷惑了吧。
记得第一次看沐溪的文字,是在2014年的夏天,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只记得当初她的真名很好听,一度怀疑是笔名,后来得知她常给杂志投稿,用的是沐溪这个笔名,写的是美文。字里行间,温润有情怀,字字见性情。当时看完她的文章,又读了两三遍——真好,这么有灵性的文字。
我们都是属于比较笨拙的姑娘,人来人往中,或许不起眼,不擅交际,不会说多少讨好的话。旁人眼里,若揣度多一点的,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姑娘恃才傲物,心性高冷。但将心比心,沐溪的心里,她只是对一切都是平等的,若话投机了,我们多聊几句;若话不算投机,也不丢脸色。她用心做着杂志,用心经营着生活,用心写着文章,从不敷衍。也只有这样的姑娘,才能写出这样沉静内敛的文字吧。
我是一个以文取人的人,文字我喜欢了,就喜欢向身边的推荐她的文字,也更愿意和她保持恰到好处的关系。
之前跟沐溪约《文艺少女》的稿子时,每次她把稿子发过来,都很准时,她的工作很忙,但答应写的文章从不耽搁,从没有质量的问题。这一点,说真的,很是让我羡慕又懊恼,羡慕她写的文字又快又有质量,懊恼自己本来就缺乏天赋与才气,又克服不了懈怠没有坚持的性子。
生活中,我们年龄相当,相对新人,我们褪去了青涩,相对前辈,我们欠缺经验,夹在中间的处境,若不思进取,往后定会沦为平凡度日为生活琐事变得蓬头垢面的人吧。所以,只希望我们都可以保持对文字的热爱,即使不投稿,不发表,也能写一些不那么轻易沉到生活尘埃里的东西。
我不知道向我的朋友们推荐这本书,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看完这本书,想写一些东西,想起那些一起写文的日子。
毕竟,生活的风雨太多太急,常常打得我们狼狈不堪,很多想法淹于无谓的闲话八卦里,淹于应付不来的工作难题里。
一路走到这里,庆幸有些人还在,庆幸有新人相遇。
(不知道男生若看了这本书,会不会想起自己在校园里曾经偷偷喜欢过的某个文艺温婉的女生呢?哈哈哈。)
磕磕碰碰中,有人停在原地,有人已流浪到远方;有人拼命生活,有人平庸度日。即使我们的生活最后都是在失去,也要在失去中前行。
愿更多的人与《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这本书相遇,愿沐溪的文字一直清澈如初,愿你我不忘当初的执念。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读后感(七):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

       我找不到更好的所谓“标题”来写书评,最好的大概就是“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
       初识,我看见沐溪姐在文字里种下自己的喜欢,这不仅仅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更多的是有一双看得见美好的美好的眼睛于诺大的尘世之间。
      于是我爱上她笔尖流动的温暖,爱上一个能在平常最普通的事物中找到初心的姑娘,其实说爱上,也是有向往的心思在里面,向往着这样的人过着这样的生活。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是沐溪的第一本书,于我而言,还有另一个意义,是的,它还是我期盼已久的礼物,回头看了一眼聊天记录,15年三月我特兴奋的与她讲“我梦到你出新书了。”或许是真的对美好有预感,她回复我的是“在准备了,争取今年啊。”在这之前,我们从没有聊起过这个话题,只是简单的问候聊聊日常,你看,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带着几分惊喜。
       等待它,就像是为自己多添加了一个期待,这本书历经一年终于来到我身边,封面之前见过,一点都不惊讶,却被它的装订形式惊艳,因为我真的没想过它会采用线装版,再翻开书页看目录,从(与人生静处)到(心中繁华),从(万物有灵且美)到(随遇而安),那一刻,我看着那些有熟悉有陌生的名字,心下一片感慨,终于等到你,在三月花开之际,终于等到你,真好。
    忘了何时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种花、种菜,种简单的喜欢,种悲悯的情怀,种爱。”那时候只是觉得文字很优美便一直存于心间,越长大才越明白那种简单的喜欢是怎样的舒心、那种热爱给与你希望教会你珍惜。
       沐溪在《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里》种下了生活的味道,一米阳光、一味药香,俗世烟火中仿佛若有光,在你来我往中看的见童心、絮语、乡恋中的亲情,每读完一小篇,都会发现普通的生活中处处是时间留下的心迹。
      情绪的表达,有热爱就够了。平静才能愉悦,心素才能养绚。
      我想你会爱上她,爱上这本书,和我一样。
简单素净的装订风格大约使额外收获的小欢喜。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读后感(八):时光的绣女

      时至今日,于我而言,文字似乎更多的成了一种消遣。记得冰心说过一句话:娱乐不是‘消遣’;消遣两字的背后,隐隐的站着”无聊“。是呀,我对待文字的态度,并没有那么认真的执拗,像你闲暇时看电影、听音乐、逛街。一度觉得,内心里真正喜欢的东西,是绝对不能借以谋生的,一旦与金钱和生活沾上了关系,似乎,再怎么深刻的喜欢都会变得不纯粹了。她就会沾上功利,染上世俗。
       不同于我的散漫和随意,她在文字之中,却是一直附注了梦想的。 她在书中写到“做一个静默的书写者,比任何外在的称呼都要响亮,这是一项沉甸甸的荣誉,我把它做成勋章,挂在左心房。”这是一生的信念,做一个书写者,用文字绣心。她在《银戒》中写到:有时候看得太重,未尝不是累赘,少了许多原本能随意铺排的快乐,但也不悔,人生总归要有一两件执拗到旁人看来矫情的事。文字对于她来说,就是这样的吧,执拗到矫情却要用尽一生的追求。还记得以前她跟我说想自己做一本杂志,名字就叫良辰。那时候我还用电子杂志的软件,把她的一些文章编排其中,发给她看,想着,也算是为她的梦想做一点小小的安慰和鼓励吧。制作的很是粗糙,她却不胜欢喜。她就是这样的人 ,随便一点简单的事情,也可以让她欢喜很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悲悯心很重的人,也是很容易满足的。
       想起来,其实我们认识很多年了, 不论是文章中的沐溪,还是现实中的艾润,她都是人如其名,文如其名。安静美好,坦荡清明。 工作之后,我很少和她联系,心境不复从前的纯净,也知道她工作中颇多不顺心的事情,像她说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固执地守护着自己的城堡,任何附加的形式似乎都是打扰。想让我们之间的感情一如既往的纯粹,见不见面都不重要,可以分享一些细小的感动和美好的事情,偶尔表达一下问候,这样就够了,很多年以后,我们还是会想起,曾经从对方那里获得的安慰和喜悦,像是一道光,照亮在我们人生的每一段历程。
      一度觉得,这个社会已经进入了一种病态。饮食、交通、阅读,甚至于情感都进入了速食时代,并且人们也活的越来越粗糙,礼义廉耻,道德底线也越来越模糊。有很多珍贵的情怀,可爱的物什渐渐消失在沉寂的光阴里,只剩下一些长吁短叹,表达着我们偶尔的怀念。可是,沐溪的生活里却不是这样的。她依旧保持着,一份清明,一份认真,一份细致,一份敏感。她对所接触的人和物有着强烈的感知力,对这个花花世界心存着虔诚的喜爱和悲悯心,虽然她不止一次的说到,自己很笨拙;也许她口中所谓的笨拙,更像是对生活保持的那份和世俗格格不入的纯真以及朴素的执着。这些,你都可以从她的文字中感受到。
      她铭记所有好的一切,与人生静处。即便是她所珍视的这些不过是些诸如花卉市场淘回来的廉价的花或者两支莲蓬云云。这些,都被她视作生命里的小确幸。她说心中繁华哪里都有故事,随意的故事都能悟出天长地久。她笔下的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她写花笺写局部写糖果写高跟鞋写棉布素衣写银戒,写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物件,都充满了灵气和美感。她很文艺,又很世俗,并不会让人觉得虚无缥缈或者无病呻吟,因为那些都真切的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是我们生活中真真切切感受的。是的,每一样东西,在她的笔下都被赋予了生命,彻彻底底地透亮着呼吸。她想要这一生的轮廓,都有随遇而安的底色,可是她也清楚的知道,生活并不是那么安稳,没有那么多轻柔的色泽。平顺或者坎坷,都没有关系,坦然接受着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用坦坦荡荡的态度,才能去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她写经营着小生意的夫妻,在粗糙的生活里过得相濡以沫,好像理解了俗世烟火的意味;她写奶奶写父母亲,写一起长大的伙伴写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写教书的地方等待她故事结局的孩子们,一些寻常的事情,却让我无端的感觉到厚重。知道她的那段教书的岁月,似乎从最开始就是不甚美好的,但是,到最后她却收获到了孩子们最诚挚的喜爱和眷恋,我想,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珍贵了吧。
     我一直都知道,她很擅长遣词造句,用文字记录时光。但是,当我拿到她的书,并且随手翻来阅读的时候,还是又被她感动到了。一是文字的感染力,还有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梦想的光照进现实了,看啊,我们身边的人,终于破茧成蝶了,虽然,她的这本书,到现在还不是那么畅销,但是,她已经像一颗珍珠一样,在芜杂的世界里,展露了自己的第一缕光,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更多的人,被这束光芒照耀到,并且喜欢上她的文字和她。这是一本不忍猝读的书,因为每一个字,都可以体会到作者的用心和善意。再者,就是觉得这本装订成册的书,背后又承载了她的多少努力和辛苦呢。像她做编辑,写文字,到出书,背后所经历的辛酸是我所不能体会到的。这本书,就像她的孩子一样。由衷的为她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对她隐隐的心疼。当然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她一定是幸福多于辛苦的,希望如此。
      她在认真的活着,认真的书写,这本书也值得你认真的对待,细细的品味。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读后感(九):最简单,最动人

认识沐溪的第一天,她说想送给我一本书,我原本觉得刚认识就收书有些不妥,但在翻看完她全部的微博之后,我决定问她是什么书?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
于是在2016年的明媚四月里,这本书就这样来到了我的身边。
认识沐溪到现在还不满一个月,看她发的微博、写的这本《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之后,却意外发现她是这样令人觉得舒心的女子。就在这鸡汤文、情感文泛滥的时代,看完她的文字后我有些惭愧。人大多是易变的,即使努力保持自身,也仍会被环境影响。可是她的文字如水,每一篇都细腻自然,让我惊呼现在还有这样文笔的女子。沐溪说她用十年经历来写这一本书,书里记录的日常、风景、故事都真实舒服,像一个老朋友陪在身边,把那些逝去的时光一一道来。
书的最后一篇文题目叫做《还未讲完送你的故事》,描述的是沐溪交换去一个偏僻小镇教学的故事。与那里的人相识相处,过着简单质朴的生活,身边是一群单纯可爱的留守儿童。他们善良真诚,善意对待着这位老师。沐溪在书里写到:“明明是小小的人儿,却有了成年人的胆量,在几个孩子面前,我彻底败下阵来。这些年自以为成熟的心思在他们简单的笑声里被碾碎,成熟对应成熟的世界,而简单只需要简单相伴。倘若没办法让他们的人生在阳光下照耀,就尽最大能力给他们一点温度。选择不了躲开黑暗的时候,就在黑暗里学会找到光源。”
这么一篇文章看得我十分感动。仿佛那群偏僻小镇上的孩子就在我眼前,他们天真无邪,无比思念着大城市里打拼的父母,独自默默学会成长、学会照顾自己与家里的老人,每一样都令我触动。
沐溪把她的感情都放进自己的文字,打动了拿到这本书的我。
最动人的从来都不是添油加醋、绚烂无比的虐心情节,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往往还是我们都拥有的平凡生活。她把自己简单的生活记录下来,组成了这本书,打开的时候,那些故事就像一朵朵花骨朵开始次第绽放,安安静静,婀娜多姿。
沐溪在书的第一页写下送给我的话:“春天很好,和你相遇。愿此间时光,好好静度,每一个当下都有最美的风景。”

  《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读后感(十):沐溪:她终究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细数与沐溪相识的年份,一晃过去了许多年,细究起来,已是五年前的夏天。那时,她利用暑假在北京工作,我刚走出大学校园进入现在的工作单位。
一晃而过的这些年里,我依然在单位混吃等死,她则慢慢朝着自己想要的样子一步步前进,有艰辛,有泪水,也有孤独的时候,但她都走了下来,最终成了我们羡慕的模样。
也许,曾经的我,也是想要成为她现在的模样的。
那些年无意间进入新浪,像突然间找到了一个倾诉之地,满心的孤独与寂寞需要诉说,毕业离校的孤独,初入职场的疲惫与无助,似乎只有在文字里才能寻到一片安静之地。她是在那样的时刻进入了视线。
初时,只是无意中闲逛看见她的文字,那时的我,乐此不疲的在各个博客间转悠,看很多的文字和小心情,急于在陌生人中间找到相似的那一个,似乎如此,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就会少一些。是那样的自卑和孤独。
而那时的她,也是孤独的,一个人在北京的茫茫人海里,无助,孤独,住在小小的房间里,夏日炎热,工作艰辛,却依然不放弃。
三三的文字里提到,在网上写文字的人多是孤独的寻求存在感,对于这句话,我无言以对,因为那时确实如此。而我也不记得那样的日子过了多久。
而不知何时,我越来越懒于与更多的人说话,言语越来越少,只看极少数几个人的文字,内心的疲惫和倦怠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而沐溪,也认识了越来越多的人,半岛、紫堇,她们给她的温暖前所未有。而我,则在越来越沉寂的孤独里渐渐远离了那个曾言不会离开的地方。
有时候,两个相近的人,会因为越来越多的相似而逃离,那时我从沐溪身上感受到了那种相似,内心惧然,于是仓皇而逃。而她懵懂不知原由。
而我也从未与人谈起,那时的自己,似乎已进入一个完全封闭的孤岛,长时间不说话,周末若父母不在家,可以长达几十个小时在房间里如行尸走肉般,不出门,吃,睡,在昏暗的光线里重复播放电影电视,越来越懒于登陆网络社交平台,有时尽管登陆,亦是不言语,默默浏览,然后退出。
于是许久不曾与沐溪交流过,但一直知道她仍然看书、写字,微博和博客偶尔的更新里有关于她的动态。
不知何时,初时那个略为胆怯自卑的她,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信,与更多的人交流,在言语间给了更多的人温暖,让自己变成了一个温暖的人。
再次在群里说起话来,已经是许久以后。那时她开始在杂志社工作。她说,尾生,给我地址给你寄明信片吧。嗯,是的,只有故人,才唤我旧时名字。亦是一种感慨和温暖。
而沐溪,是那样一个细心的人,选稿的时候,她跑到博客里挑选能在杂志上刊登的文章,后来对我说没有找到合适的,我曾经那些琐碎的、自言自语的文字,与时下杂志的风格格格不入。然后她找了叶晚真的文字。
有一次沈善书与我谈起给杂志投稿的事情,曾在沐溪的帮助下,沈善书在沐溪所在杂志社的杂志上刊登了几篇文章。沈善书说,若我想给沐溪投稿,他可以帮忙联系。我说我认识沐溪的,从很久以前。
是啊,很久以前,那时我还将文字当做梦想,以为文字可以是全世界,还梦想过要去杂志社工作。而后来的我,渐渐屈从于生活,远离文字,慢慢忘了那份关于文字的梦想。再到后来,慢慢进入恋情走进婚姻,曾经的梦想更远了些。
直到阅读到这本书中的文字,似乎突然间回到了曾在博客里的那些时月,有时突然便有了倾诉的欲望,却不似以前那样,激烈、孤独、偏执,更多的,只是对生活的小细节或温暖的小事。
不同的,是她的文字越发情真意切,越发精炼隽秀,言谈细语间满满的都是温暖,都是对生活中的小物什、小确幸的感悟和欢喜,从一朵花、一只猫到失眠的夜晚或清晨,写送别、约会到跋山涉水而来的明信片,也有一些细微的不惜察觉的小情绪,或曾经喜欢过的人。是生活的随笔,细微,动容。
细微之处见温暖,温暖之处见人心。
是那样静谧美好的一本书,亦是平静的生活所感所想,是她生活的记录,从文字里,散发出馨香与生活的热气。
她说,要去温柔,去细水长流。
而她固执地只是坚持做自己。这是我们多少人渐渐散失或遗忘的,而她始终记得,不忘初心。
作为一个编辑,她自然知道如今是鸡汤文大行其道的时代,她亦写过鸡汤文,大受欢迎。但作为她的第一本书,她反而绕开了鸡汤文,只是坚持着固执地按照自己想要的模样,一字一句地记录了生活的小美好。
这,才是她对文字的坚持,亦是对自己的坚持,无论多艰辛,只做自己。
这亦是我的钦佩和羡慕。羡慕自己已经失去了许久的坚持和执着,钦佩她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而不知不觉间,她微信公众号的文字,也不再删除,存着慢慢阅读。
也许,生活多有艰辛,但始终,能坚持自己的方向,慢慢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亦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幸福。
这是一个速食时代,生活是,文字也是,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花时间去静静品读一篇文字,都在浮躁的、急切的想要通过鸡汤文、通过便捷的途径去换取物质、换取所谓的成功,于是慢慢忘了最初的梦想。到停下细想的时候,一片虚无。
而在这样看似微小的对生活的随笔里,才更显得生活的美好与认真,像沐溪说的,“平淡的生活,更足以滋养笔底波澜。”同样的,平淡的生活,认真活过,才不枉这好时光。
时挽,即日。
回忆翻涌的时候,更能感到时光易逝不可察。于是碎言碎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