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各有异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各有异读后感10篇

2017-11-21 22:37: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各有异读后感10篇

  《人各有异》是一本由(美)E·B·怀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各有异》读后感(一):需要的是慢慢的不断,慢慢的某种心态

---------怀特的选择以及面对生活上的变化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来调节自己内心的某种说不出来的苦闷和乐趣,对待生活敢于搬到乡下的农场里面回忆和写作,并且对纽约的诱惑以及自己每天所面对的生活该怎样的心态来衡量,对于周边的人的看法朋友都在远离他的欲望都市里面生活,而自己确实在乡下的地方。
         看着他的随笔跟着他的心境慢慢体会着生活中乐趣,他以前看到的世界现在正在发生的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世界趋势的改变,一九四几年的时候正是战争作为整个世界的主题时,他的内心又在想些什么呢,也许我们从文字中就可以感受他对于生活的见解,对人和周围世界的看法。保持着某种慢慢的感受着并且不断续写着自己的故事,淡然于在乡下农场中的某种感受,每天都在变化着写着,保持时刻清醒着并找寻着人生乐趣的一种历程。
         我们这里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人,想到现在都是以赚钱为目的的生活中,是不是会感受到缺失了很多其它方面的东西成就呢,是不是难以明白我们就不能够一直做着这件事情并且一直做着,不断精深的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不断修炼着某种代替不了的精神或者工艺在里面呢。
        需要的是慢慢的不断,慢慢的某种心态,安于现在并且不断做的更好。

  《人各有异》读后感(二):人确实各有异

打算读这本书有很多原因:
对美国辽阔大地有无限的遐想
缅因对我来说是遐想中闪光的明珠。
为什么不了解一下隐居的乐趣?
怀特这本书的介绍让人觉得这本书太牛了。
可惜,我是怀着勉强下咽,每读一页就盼着剩下未读的部分薄一点的心态去读的。 我本来可以弃之不读,但是我的强迫症让我每开一本书就要读完最后一页。
我觉得小村生活本可以更美和更加有趣,比如《万物有灵且美》。当然怀特的出身要比小村的兽医起点更高,所以思想更加深邃,但我事实上感觉过于絮叨。
拜读了其它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我觉得很自卑,我把大家认为的好书读得这么落魄,似乎觉得对不起作者。这样吧。20年后再翻此书,希望不负作者。

  《人各有异》读后感(三):世界、我和农场

《人各有异》是E·B·怀特的一部散文集,写作于1938年至1942年。那时候他刚刚辞退《纽约客》的专栏工作,在缅因州的一个小镇务农。
这个小镇有多小呢?1939年时只有798位居民。这一年只有7桩婚姻,6个人出生,9个人去世。(《报告》)镇上连外科医生都没有。(《欢乐牌冰激凌》)怀特就在这个小镇上生活,养殖家畜,种植蔬菜。后来养鸡场规模扩大,他甚至不得不为鸡蛋的销路发愁。(《咸水农场》)
为了这样一个回归乡间的转身,整个家庭都付出了代价。怀特将儿子从曼哈顿的私立学校转到了乡间的一所只有两间教室的学校,怀特的妻子不得不依靠邮政完成编辑工作。更不必说物资种类的匮乏。
但是怀特自得其乐。他是一位真正的农业爱好者。他将日常琐事说得很有趣,就好像劳作是世间少有的乐趣。春天是最繁忙的时节,栽种大黄、豌豆、小萝卜、菠菜和胡萝卜,给田地施石灰肥,要费心伺弄育鸡雏的暖房,不时察看羊羔;夏季去湖区钓鲈鱼和鲭鱼,养小海鸥;秋天收获完玉米和苹果,修理笼舍,出售多余物资准备过冬;到十一月份就去猎鹿和猎熊。当地的农场都一面靠海,许多农民索性将大半年的时光交给海洋,寻找收获。
这之后数十年漫长的农场生活中,怀特创作了《夏洛的网》和《精灵鼠小弟》等更具盛名的儿童文学作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突然像儿童那样去观察,去感受,去倾听。这属于一段少有的插曲,再难重复,一段心醉神迷的时期。“
这本散文集《人各有异》的原名是《One Man's Meat》,取自英文谚语“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上海译文出版社选用“人各有异”,可以说是不错的意译了。我听闻另有一种译名叫《吾之甘露》,确实美丽。怀特自认为是从过去社论的第一人称复数“我们”的写作转变为第一人称单数写作。
什么是“我们”的写作?你可以打开自己的朋友圈看看,那些你所转发的用来表达你的观点的公众号文章其实都是。譬如某作者指责关系社会的红文,气势磅礴,骂得酣畅淋漓。那就“我们”在发声。作者只是一个代表发言人,他的读者都被罩在“我们”这个大圈里了。这种文章的作者既要猜测读者的观念,也要稍加发挥煽动读者的情绪。而他个人想法如何是不被考虑的。八十年前的《纽约客》“且记且评”栏目就类似这样。
怀特的这本文集不同,他以个人的视角谈论他的生活和选择。所以说读者要小心,书里农耕生活的种种美好都出自一个爱好者的描述,并不是什么普世价值观。这就仿佛是朋友对话,喜好不同很正常。他对读者相当宽容,读者也回报以宽容。现如今宽容很难得。
我认为原书名还有另一层含义。在二战背景下“一个人的肉食”其实是“先管好我自己”的一种表达。
中国读者一看到乡村田园就会想到陶渊明和南山,如果涉猎再广一些,就会想到梭罗和瓦尔登湖,再想到理想主义和避世隐居。
不同于上述两位,怀特并不避世。无线电、报纸、政府报告、音乐和商业广告都构成过文章的主题。(《镇民会议》《石灰石粉》)。纽约人早上起来先看报,乡下人早起先看温度计,可是等到去商店打开无线电还是会听见战况新闻。他写道,没有人逃得了战争局势。显然,怀特所追求的是乡村生活本身,而非逃离媒体和战争。
人很容易被宏观的形势冲昏头脑,要么自高自大,不喝酒也吹牛胡扯政局;要么愈发觉得自己渺小,索性把脑袋埋在沙子里。怀特两者皆不是,他有清醒的头脑。他愿意去当兵(《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清楚自己并不适合当一个战士;他务农,以喜欢的方式填饱肚子,支援物资;他也写作,发挥文字的力量。
怀特不抵触科学技术。他去看“未来”展,看见一个小男孩中奖得以免费拨打长途电话告诉父亲自己玩得多么开心。科技产品冷冰冰的,人是温暖的。(《未来的世界》)他对未来科技发展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就像一个稚童蹲在地上看蚂蚁爬行,他是外部的观察者。书里有好几篇文章是谈论交通工具的:火车、汽艇和汽车。这些机器拉近了距离——人们移动的更快了;也拉远了距离——商店和医生都搬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怀特还是一个出色的“会做经济账的农民”。他记账,给自己的家畜记账也就算了,还给电影桥段记账。照他的估计《卿何薄命》中的朱迪要像电影里那样生活在新英格兰农舍,一年至少花费一万一千美元,却被好莱坞形容为“简朴”。(《电影》)他很愤愤不平
正是这种经济头脑让怀特在一年内从纯粹的“养鸡爱好者”堕落为精打细算的养殖户。1938年田舍里只有36只小母鸡,他写道,“乐意下蛋的鸡,只管下蛋,其他的鸡,不妨卧在丰盛的美味周围,想唱歌的唱歌,想卖俏的卖俏。”(《安全》) 一年后,怀特已经有近200只小鸡了,他 “毫不犹豫地剔除弱小”,“暴政下只允许适者生存。”(《第二次世界大战》)怀特果断地将自己从理想主义者的行列里开除出去。
E·B·怀特极具文学天赋,他的文字处理得很干净,文章如行云流水,可以说是杂志专栏文章的典范(也是微信自媒体的反面教材)。我很希望大家去读一读这位“儿童文学作家”的散文。

  《人各有异》读后感(四):生活的复兴——从《人各有异》说起

总有一些时候,活着活着就不知去向了。先前对自由生命的笃定,亦渐渐因对生活的不确定而犹疑不决。在“历史恐怖”中,阶段性的于无法释怀与难以进展的生活间自我怀疑,终至自我失忆。
人生活的完整性在这种割裂中,开始变得支离破碎一段时间以来,在一贯的假模假式之后,世人终已失去言说的能力,甚至已忘记如何生活。正如怀特在他的那个时代所预感到的,他“无时无刻不在警惕以国家、政府、集体等等名义,对个人自由的剥夺和侵犯。甚至《纽约客》要求编者始终以‘我们’的面目发声,也让他感觉不自在。正是在缅因的乡下,‘他找到了他的主题(就是他自己),还有和缓但真诚的语调’。他将‘我们’如何,改换为‘我’如何,成就了知识分子作为个人的独立存在”。
在个人真诚的小情感开始变得奢侈的当今,怀特的这本《人各有异》似乎难以合拍。迷失在“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中,态度似乎不太重要,心境亦无以谓,但生活的简陋化却是致命的,因再进一步你就与乏味沆瀣一气了。真诚生活需要的简朴似乎难从这种被高估的欲望中建立,而现代人所奢求的“与时俱进”的审美更是难以靠功利性的学习得来。这亦是怀特所怀疑的,于是他身体力行,”正当在《纽约客》事业顺遂之际,突然转身(不够华丽,但很坚决),跑到缅因州去当农民,由春到夏,由秋入冬,亲手操持了一个农场“。
全书如译者所言,“我们因此得见这一本书,是一本慢书,不妨慢慢去读。书中没有微言大义,但凡讲到社会,仍然还是常识。他写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心境。他要建立的,是一种简朴的,审美的生活,虽然这种简朴的生活有时也需要惨淡经营,忙个焦头烂额”。
……
(这本书翻译的亦相当得好,是近来读书看到的难得的好译本。)
精彩选段:
 《自由》:
“我从记事起,一向觉得自己大体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大自然中。倒不是说我可以自行其是,但我的生活似乎具有自由的性质。我揣了事关一段天机的密函,在世间行走。我始终直觉,人与自己订有极其重要的契约,必须保持自我,又能容受万物,独立自强,凭借与此一星球的偶然遇合,随机应变,又像猎犬一般执着,不离不弃。我的初恋刻骨铭心,就发生在我与我们所谓的自由一事之间,这位魅力无限的美人,危险,明艳,高贵,她使我们所有人回归本性,焕发生机。
它始于某种强烈的暗示(我想每个孩子都曾领受),关乎他的神秘的内心生活,关乎人的神性,关乎大自然通过“我”来宣示自己。这种难以表述的感情让人动容,铭记不忘。它来自人生的早期,比如,一个小男孩,夏日夜晚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无忧无虑,忽然像是靠了新的知觉,初次听见蟋蟀的唧唧声,一时间心潮澎湃,只觉得自己与天地万物,与昆虫、草木、夜晚融为一体,意识到对人世间那道难题:“‘我’为何物?”的隐约的应答声。又比如一位小姑娘,刚刚葬了她宠爱的鸟儿回到家中,凭窗而立,双肘支在窗台上,生疏的死亡气息扑面,忽然省悟自身也是整个故事中的一节。再比如稍大一些的少年,第一次碰到一位非凡的教师,话语或情绪不经意中点化了什么,他如梦初醒,从此有了自我意识,感受到生命元气淋漓。我想这种情感,在许多人身上,都是作为对上帝本体的感觉而生发的――过敏性反应,或感知神性存在全然不同于单纯的动物性存在,引起精神冲决。这就是热爱自由的开端。”
  《管制》
如今的利制度正在经历深刻变化,没准儿将变得面目全非,有时我想,如果它能得到公正评判,本不难让每个人都受益。利润制度的问题始终在于,绝大多数的人无利可图。利润归少数人,劳动归大家。我想“普通人”一词日渐意味着手上除了工资袋,从来什么也抓不着的人,有时甚至连工资袋也找不着。倘若有钱可以投资,有好主意可以发挥,就不再是等闲之辈了。通常你一无所有,不免如草芥一般寻常。利润只流向严密看管的渠道,汇入神秘的大海。
私人企业制度,是祸根也是产生利润和分肥的可爱制度,本来恰好适应普通人,只要设计者悉心关注芸芸众生。我相信他们需要的不过是参与感。他们从来没有这种感觉。他们将成为地球上最错综复杂的公司中的保单持有人,但即使保单持有人,除过死亡,在别的事情上也没有多少参与感。他期待的,回首自由企业年代,是利润中的一份。他期待起伏动荡的刺激,风险的煎熬,利润的奖赏。但无人拉他入伙。或者,很少有人拉他入伙。他挣一份寡淡的薪水,少年起步时寡淡,老来退休时任然寡淡。他工作,受苦,患病,死亡,无奈从来不曾参与。他没有资本,没有好主意,只剩下双手攥了一把时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人各有异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